第一篇:发挥统战优势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发挥统战优势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深入发展,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不断拓展,职能作用不断强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参与经济建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创造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的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举足轻重。为此,探讨统一战线为实体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
实体经济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建筑业等领域的物质产品生产与服务,也包括教育、文化、信息、艺术、体育等领域的精神产品生产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广泛性和有形性决定了其对于群众经济生活的重要性。“民心顺一切皆顺,民心稳社会就稳”。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扎实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就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要深化认识,把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将统战工作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大事,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检查考核内容。要把有没有统战观念、懂不懂统战政策、会不会做统战工作作为衡量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要强化措施,把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落到实处。统战工作尤其要注意贴近群众、体现群众的要求和愿望。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优势,通过发扬民主、反映社情民意来维护群众利益,协调群众关系,稳定群众情绪。特别要把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作为维护团结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民族、宗教人士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为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三是要创新方式,把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不断提升。统战部门必须充分认识统战工作的特点,增强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在统战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做到参政为人民,议政为发展。要充分调动非党人士、工商界非公有制人士参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抓好城市建设、园区开发、招商引资等几篇大文章,极大地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智力优势
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基本生活资料,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以及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古往今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在追求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要有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保证这一切的就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所提供的。统一战线聚集了以大量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成员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具有明显的智力优势。这个庞大的“人才库”、“智囊团”,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要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优势,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献计献策。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统战工作要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考察论证,针对某些重大问题开展调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办法,为各级党委、政府进言献策。
二要充分发挥专长,为开发智力服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
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智力与经济相结合,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至关重要。高校统一战线范围内荟萃着不少造诣高深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在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办学体制的运行岗位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统战部门要准确掌握他们工作情况,通过不断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促进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
三要通过高等教育、社会办学、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为经济建设培训各类专业人才。统战部门除了要重视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作用外,还要发挥有专业特长的科技人员,通过社会办学、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需要实现再就业的职工、农民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培养他们掌握多项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优势
从人类经济发展史来看,实体经济的范畴在不断扩大。生产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进步,产品有了更多剩余,交换的规模越来越大,服务业的衍生使得实体经济的范畴进一步扩大。产业的外延不断扩展,无论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还是精神产品的生产,不断发展出新的实体经济形态。
统战系统联系着一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及国内其他一些有实力的人士,对于实体经济的广泛性更体现出了极强的助推力。很多工商界、知识界人士可以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牵线搭桥,积极引进海内外资金、人才和技术,为招商引资和改革开放服务。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海联、台联、侨联以及工商联的作用,加强外引内联工作,广交朋友,联络友谊,宣传政策,鼓舞人心,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扩大对外开放作出努力。
一是发挥“三胞”及其眷属的亲缘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侨胞、台胞、港澳同胞及其眷属与港、澳、台及海外许多国家都
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他们向境外介绍经济发展状况、招商引资政策,推荐合作项目,联系合作伙伴,吸引港、澳、台及海外各界人士到国内考察,投资办企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二是依托有关社团组织的网络优势,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通过加强社会团体与海内外的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向海内外充分展示我国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形象。
三是深化统战工作长效性,着眼建设活力和谐经济氛围。坚持经济统战与民主恳谈相结合,拓宽企业员工参与渠道,巩固实体经济统战群众基础。坚持经济统战与培育文化相结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开展工商界文艺汇演、民营企业运动会、表彰激励先进等活动,引导实体经济营造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二篇:发挥统战优势服务经济发展
发挥统战优势服务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的正确指导下统战部始终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充分发挥统战优势,积极服务经济发展,用发展聚人心,汇力量,为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参政议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
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是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的最佳切入口。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统一战线为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的最佳工作平台。我们充分发挥利用好这一优势,乘势而上,走上经济发展建设主战场,结合我县人士建言献策“直通车”,使党外人士的真知灼见能迅速、直接地反映给各级党政领导。近几年来,我县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围绕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产业发展、金堤河治理、饮水安全、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县城建设、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台前,以及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每年都选择二到三个课题,组织统一战线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影响的意见建议,受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大批合理化建议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果。经过多次开会的讨论,也提出一些具体化建议。促进了经营环境的根本好转,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引资引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
统战部门联系广泛,各界朋友众多,具有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先天优势。我们始终坚持“在围绕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的宗旨,立足本职,发挥统战工作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服务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积极服务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方面,做好宣传方面的工作。为中牟县的发展尽心尽责。努力为本县的发展引进优秀的人才,为中牟县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三、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的优势,积极化解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支持
统一战线联系面广、包容性强,回旋余地大,在协助党委、政府促进和谐保持稳定方面能够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我们牢固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的思想观念,一手抓引导,聚集力量促发展,一手抓管理,促进和谐保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民族工作制度。三是依法加强对宗教工作的管理。认真落实宗教工作十项制度,举办宗教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开展“爱国爱教建小康活动”、“勤劳致富好教民”评选活动,引导信教群
众把信教同发展经济、勤劳致富相结合,把弘扬教规教义与弘扬社会正气,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教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多次结合公安部门,积极协调政法、公安等相关部门,深入各乡镇开展非法宗教活动排查,切实做好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工作,认真落实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处理、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管理。
四、发挥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积极凝心聚力,共建和谐社会。
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主题,统一战线在改善民生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统一战线成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激励和引导统一战线特别是从事经济工作的统一战线成员立足本职,无私奉献,是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另一新的途径。可以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作用,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的作用,发挥社会正能量。通过典型示范,积极引导的方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共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发挥统战优势 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
发挥统战优势 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
屏山县政府办课题组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轨道是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应放在激活、释放民间的潜能上,非公有制经济是最典型的内源型经济,是最可靠的内生经济,是扩大内需的主力军。近年来,屏山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经济基本民营化,去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0%。屏山县为加快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选准了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三农”为侧重点、切入点,动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到农村开发资源,创办企业,扩大内需。目前,拥有350O多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抓机遇、强措施、促发展
要加快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首先统一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及其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刻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央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富民强县的主体。民营企业家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去创办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努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屏山经济社会长足进展,但受制于各种因素,部分乡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个别群众生活仍较为艰难,是屏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薄弱环节,为了帮助贫困村立足村情发展优势,脱贫致富,需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予以更多的关注、关心、扶持。开展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培训,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贡献。通过宣传发动,深入了人心,凝聚了力量,形成了百企联村,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二、发挥统战优势、摆上位置、搭建平台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按照“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的工作方针,把促进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统一战线工作重中之重。我县采取了具体的强化组织措施。一是领导上强化,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统战部、工商联、经商局、招商局、工商局、司法局、民政局、卫生局、工会等有关部门和团体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非公制经济代表人士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二是制度上强化,以县委文件的形式把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突出出来,进一步明确非公制经济在全县经济建设中的性质和作用。三是载体上强化。目前组建了18个行业,118 户非公制经济企业加入商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四是资金上强化。为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成立了信用融资担保公司,实现了银企合作,破解资金难题。
三、民企联村、以村促企、村企双赢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非公有制企业,他们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扶持,还需要科学技术等智力的支持和投入。近年来,我县启动了“民企联村,以村促企,村企双赢”的活动。发动全县民营企业与乡村联姻。目前有26家民营企业与13个乡镇56个村结对,进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创办农业产业化企业,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逐步形成了村企合一型、产业推动型、回报家乡型、反哺农业型、培育农民等多种民企帮村模式,帮助发展生产项目29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8465人,每人年收入2万多元。屏山县双盛建材公司、龙湖翠、水中韵茶叶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结对互动,订单包销带动,光彩事业促动”措施,开展各种帮扶活动,为提高农民致富本领,组织邀请农技、茶叶专家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块,举办农业实用科技咨询、茶叶栽培、管理、采摘等技术培训25期,发放宣传资料8000多份,培训人员6000余人,培育种茶示范大户1800多户,发展生态茶园70000多亩,帮助茶农定点收购销售茶叶1200吨,年产值9000多万元。从资金、技术上支持农户发展生态水果2.5万亩,林竹15万亩,每户受助农户年增收8000至10000元。
四、弘扬爱心、无私奉献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贡献真知灼见,破解重大难题,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全县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遵循“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一片,不厌其小、务求其实”的宗旨,为农村慈善公益事业、扶贫助困、兴教助学捐款达138万元,解决了56名贫困大学生入学难的费用,扶持5个贫困村建设和发展,并为屏边、清平彝族乡5个村民组250户村民安装了电灯,铺设了水泥路。修建了学校,解决了彝族儿童就地就近入学。今年屏山县泰金公司总经理徐克全向县教育资金会捐资50OO元,扶持贫困学生上大学。
五、建立健全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长效机制
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是场攻坚战、持久战,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为此,必须重视长效机制建设,确保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一是县、乡成立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统一指挥协调。二是建立非公有制企业法律宣传、维权、调解、风险防范措施。三是银行、信用社、工商、经商、招商、农业、林业、畜牧、农机、水利等部门不定期派相关人员到企业和村、组、农户进行政策指导和技术培训。四是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大科技研发,打造自主品牌,努力提升竟争力。五是加强开发合作,大胆走出去,谋求产业、技术、市场、资源合作,实现共嬴发展。六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各部门要为非公有制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到农村去开办企业发展经济,在全县形成一个 “我为发展献良策,结交挚友建真情”,助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第四篇:发挥统战优势 推动**发展
发挥统战优势 推动**发展
统一战线是我党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法宝。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统战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引导、服务、联谊、稳定的职能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一要坚持正确引导。加强对各阶层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意志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区是XX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个行政新区,基础差、底子薄、开发建设任务繁重,更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为此,我们以开展“凝聚力”工程为主线,通过召开经济形势报告会、各界代表人士座谈会,开展入企入户谈心活动等形式,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三胞”眷属等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发展动力。广大统一战线人士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全员参与招商引资,积极争上项目。全区上下形成了万众一心创大业、群情激昂建新区的可喜局面。
二要坚持真心服务。强化服务职能是统一战线不断作为的生命线。统一战线是非公有制经济、党外干部、知识分子等各界代表人士的大家庭,要体现家庭的温暖,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不遗余力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设身处地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两年来,我们突出服务宗旨,强化服务职能,努力在真心服务中发挥作用。围绕广大统一战线人士所想、所急、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举措,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代表人士认真开展行风民主评议,加大“四乱”现象的整治力度,不断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发挥统战优势,牵线搭桥,积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引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助推其做大做强;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少数民族聚居村解决吃水和行路难等问题,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一系列服务,增进了与统战人士的感情,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要坚持加强联谊。团结联谊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政治基础和工作核心,加强联谊始终是统一战线充满活力的重要保证。我们紧紧围绕团结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为人要求和“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坦诚相见、平等相待”的做事原则,真心实意地用情感去广结识、深结交各阶层和各界代表人士,通过情感交融,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凝心聚力。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经济性也日益凸显与重要,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联络已成为统一战线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统战工作,注重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方收集信息,广泛推介**新区;注重发挥工商联、台联、侨联的民间优势,加强与海内外的经济联谊,激发“三胞”回乡投资兴业热情;注重发挥统战人士信息灵通、熟悉市场的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联系,加强交流,谋求发展,促进全区经济快速膨胀。
四要坚持维护稳定。统一战线始终以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为重大责任。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坚持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妥善解决宗教领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区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人员均在万人以上,民族宗教工作任务较重。为此,我们从强化干部队伍入手,重点培育了一批群众基础好、善做会做工作的民族干部,注重发挥他们在带头发展经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的能动作用。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巩固发展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建立完善突发事件监督处置机制,对引发的民族矛盾做到发现在先,上报及时,协调到位,处置得当。进一步加大对乱建庙宇和私设堂点的监督整治力度,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及教职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严防非法宗教渗透,保证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第五篇:优化金融环境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优化金融环境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保障。只有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才能共同推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历史经验和实践表明,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实体经济稳步推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不仅是金融良性健康运行的内在需求,也是实体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体经济不仅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也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我国超过95%的实体经济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问题,正是当前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优化金融环境,落实好各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有助于吸纳就业、科技创新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广大中小企业,从而引导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实体经济,推进实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面临的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有所加大,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自身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诸多因素导致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复杂而又严峻。在新情况和新形势下,加强金融改革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金融效率,而且可以满足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需要。金融改革与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提离不开金融环境的安全稳定。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要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优化金融环境,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不断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实现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共同繁荣。要健全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督机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确保主要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泛滥,从而有效防范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金融基础建设,为实体经济提供便捷服务。金融基础建设是金融正常运行、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务的重要保障。金融基础建设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会计标准、征信体系、公司治理、反洗钱体系、支付清算体系等。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环境的主体,其结构是否合理、功能是否齐全、金融资源配置和流动是否高效有序、组织体系是否完备等直接决定金融环境的未来走向,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服务效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金融业的经验,积极建设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金融管理总部,进一步完善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总部的管理和调控,重点发展对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外资银行等区域金融管理总部的建设,并为各类金融总部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培育和引进商品、股权等金融要素市场;完善保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着力建设一批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金融、投融资行业协会的自我完善;建立良好的行业信用体系和及时准确发布行业信息。
第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社会环境。信用环境对金融安全稳定和金融运行效率、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以及资金流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环境是金融环境良好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成为信用高地,才能吸引各类资金的进入,在全社会形成诚实信用的良好氛围。应不断深化以区域信用、社区信用、农村信用以及企业信用为主题的信用工程建设;重点做好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完善和推进营销创新,积极提升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层次和水平,逐渐完善中小微企业信贷管理和营销机制,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提升金融效率,加强信贷资产自由流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服务体系内的流动速率较为缓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扩大信贷投放,改变长期偏低的贷存比长期偏低现状,是改善金融环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出台相关办法,有效激发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的积极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放宽准入条件,支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机制,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积极推进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缩短授信审批和办理贷款时间,提升金融服务层次和水平。
第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金融法治保障体系。针对当前经济金融活动中存在的恶意拖欠贷款、非法集资以及逃废银行债务等违规或违法行为,尽快研究和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金融法治保障体系,以确保健康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如,出台相关金融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法律职责,保护金融合法权益以及规范金融行为,加大对金融违规犯罪的打击力度等。
第五,加强金融监管,密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极为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加强金融监管,密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信贷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依据信贷资产行业、区域分布现状,积极进行信贷资源配置与优化,优先支持“三农”经济、小微企业以及个人消费,同时做好贷款的投量、投速等的有机管理和控制。深入调查和研究,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资产流动性。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对贷款实行全程精细化管理,确保放款和收款自如。另外,重点监管和规范民间借贷资本的规模、流向、借贷操作方式等,从而有效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应对未来金融领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现代金融系统,着力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推进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