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统战优势促进非公企业发展
充分发挥统战优势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近年来,清浦区委统战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统战优势,以‚践行科学发展、助推非公经济‛主题活动为抓手,加大服务非公企业经济发展工作力度,非公企业经济逆势上扬,促进了清浦经济加快发展。
一、发挥人才优势,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协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我们积极发挥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在统战系统成员中深入开展‚我为实现‘六大突破’献一策‛、‚我为应对金融危机献一计‛及‚我为非公经济发展献良策‛等系列活动,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和部机关干部先后深入市隆达玩具制造有限公司、市淮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调研115人次,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2个,针对企业现状,提出建议和意见35条。副区长、民进清浦总支主委章侠同志多次深入市淮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了解企业情况,经积极协调,将该企业纳入省百亿元中小企业再担保贷款计划,促进了企业发展。江苏今世缘糖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是民建清浦总支会员,由于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产品原材料及水电等能源价格、用工成本上涨的影响,经营困难。统战部组织有一定管理和技术经验的党外人士到该企业调研,大家群策群力,就开源节流、减低成本、增加效益等方面建言献策,促进企业很快摆脱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发挥引导优势,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利用统一战线引导优势,从思想政治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入手,强化对非公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教育引导工作,进一步夯实非公经济人士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一是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近年来,我们把光彩事业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 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具体形式,以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投身于社会扶贫助困、公益事业等。今年来,在区委统战部的组织引导下,市诚信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和市蓝天化工有限公司向区内两所小学捐赠价值12000元的图书600余册;金源肉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向黄码乡周陈村赠送4000余株树苗,建成了东西长3公里、南北长1.5公里的成片意杨林;清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苏减金象等43家民营企业向西南旱灾、玉树灾区、特困家庭累计捐款27万余元;市诚信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向和平镇电站村捐赠100吨水泥,支持新农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我区参与光彩事业的非公经济人士达100多人,‚送温暖、献爱心‛、‚慈善一日捐‛、‚博爱在清浦,人道万人捐‛及向汶川、玉村灾区等捐款达180多万元。二是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安排非公经济人士担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及工商联常、执委等有效形式,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我区共推荐38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任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围绕经济建设提出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行业商会建设‛、‚加大园区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发展基地‛等许多议案、提案,为全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教育引导非公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了及时研究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我区建立了以区委统战部为成员的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在区委统战部的倡导下,区委组织部在淮安市工业园清浦工业园成立了企业党委,将原属于各乡镇、街道的26个党支部纳入园区企业党委,加强了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此外,我们还配合区委组织部做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确 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近年来,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90%以上。四是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企业保就业。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积极引导非公企业代表向全区民营企业发出了‚不减薪、不欠薪、不裁员‛倡议,民营企业纷纷响应,全区非公企业职工就业稳定。同时我们还会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农民工返乡情况进行调查,协助他们在一品梅广场举办了综合性大型招聘会,当场签定用工协议1000余份。目前,全区返乡农民工中需要在家乡就业的743人,已经实现就近就地就业658人,就业率达89%。
三、发挥协调优势,促进非公企业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统战系统协调服务的优势,以区工商联及基层商会为载体,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形式,切实做好服务非公经济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非公企业的科学发展。一是强化帮办服务,及时化解制约因素。建立了区委统战部和工商联领导干部与非公有制企业和基层商会挂钩联系的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有关问题。组织全区13名党外科级干部挂钩帮扶区内13家非公经济企业,定期走访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协调解决问题26个。二是搭建服务平台,保持信息交流畅通。协助区委设立服务企业专栏,及时向企业通报区委、区政府重大事项和决策,发布各类宏观经济信息,接受企业的相关政策咨询和信息反馈,不断加强政府与企业的互动交流。三是加强银企对接,畅通资金供应渠道。通过开展银企洽谈会、重点项目推荐会等,帮助银行了解重大工业项目和企业资金需求,向金融机构推荐投资项目,推动银企交流与合作。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政银企联谊会,为民营企业获得金融授信15.8亿元,获得贷款8.53亿元。四是组织学习考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组织非 公企业参加清浦发展论坛及当前经济热点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专题讲座380余人次。组织部分民营企业老板赴西部学习考察,学习交流西部地区商会发展经验,寻求发展商机。联合区经贸委组织区内60余户企业负责人参加税法暨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培训期间向与会中小企业赠送了《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政策文件汇编》和《淮安市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政策文件汇编》等资料。与区委组织部等部门组织全区近40家企业老板赴上海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培训,邀请了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芮明杰教授等专家学者为他们讲授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剖析、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及企业战略决策等方面的知识,组织他们参观了上海索谷电线电缆(集团)公司、上海德明能电池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会同区委组织部组织非公企业法人到青岛参加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风险防范等知识培训,考察学习青岛啤酒厂、海信集团管理经验,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组织民营企业法人赴上海参观世博会,到山东枣庄考察基层商会工作,去南京学习企业先进管理方法,开拓非公经济人士视野,拓宽企业发展思路。通过一系列的考察学习,使非公经济人士认清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增强了在危机中捕捉机遇的能力,提高了走出困境的本领,促进了非公企业的科学发展。
(作者系清浦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
第二篇:发挥统战优势促进泉州非公企业转型升级的探讨
发挥统战优势促进泉州非公企业转型升级的探讨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下,泉州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统一战线是我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文章就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组织协调服务优势,推动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泉州非公有制企业 转型升级 统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164-03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泉州市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占据了“十分天下有其九”的格局,成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但在经济新常态下,泉州非公有制企业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因此,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统一战线是我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笔者就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动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探讨。
一、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的利好因素
泉州人素以爱拼敢赢,敢为天下先而著称,泉州企业家对市场风向判断具备先天特质。面临经济新常态,他们执着创新,规避风险,为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利好的因素。具体如下:
首先,品牌力量支撑,企业渡过难关。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自1999年安踏率先走上品牌兴企之路后,泉州非公有制企业纷纷效仿跟进,通过一波又一波的“造牌运动”,一大批泉州品牌快速崛起。截至2015年底,泉州市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19.8万件,居全国地市级第二位,平均2.5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有效注册商标。与此同时,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4件,居全国地市级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品牌之都”。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名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同样,品牌在泉州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引领作用也日益突出。泉州中国名牌产品企业的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占企业总数1%的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接近20%。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之初,面对外贸结构调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来泉州时,曾预言:将出现10%企业关门倒闭。然而,这一预言只在浙南、广东一带出现,而泉州企业所受到的影响比这两地小得多。究其原因就在于泉州众多企业有自己的品牌,品牌力量支撑了泉州企业渡过难关。
其次,“两条腿”走路,企业加紧升级步伐。泉州是著名的侨乡,泉州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是改革开放之初,依托侨资发展起来的,具有很深的外贸烙印。即使现在已是国内知名品牌的企业,如七匹狼、九牧王、安踏、特步等,也都具有外贸业务,保持着外贸、内销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传统。面对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格局,泉州一些大型外贸非公有制企业加紧产业升级步伐,实现从OEM(贴牌生产)到ODM(设计生产),再到OBM(品牌生产)的飞跃。例如,盖奇如今已成功实现了从贴牌生产到设计生产的华丽转身。又如,七匹狼推出子品牌“马克华菲”,抢占国际高端服饰市场。再如,匹克通过与美国NBA球队、火箭队的合作,打入美国市场;通过赞助澳大利亚国家队和墨尔本老虎队,打入澳大利亚市场。如今,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匹克已拥有了当地代理商。另外,安踏、特步、寰球等泉州体育运动品牌,也早已把专卖店开到了海外,开拓国际市场。这一切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提升了泉州外贸出口的成绩,以2015年为例,泉州外贸进口额就达27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40%。
第三,应对新常态,企业启动“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是企业有效规避经济新常态下不利影响的途径之一。目前,从泉州“走出去”到东南亚投资办厂的非公有制纺织服装企业已超过30家,仅2014年就带动出口东盟的纺织面料、纺机设备达4.51亿美元和1.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1%和21%。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的好处在于:一是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力成本;二是利用当地政策优势,享受出口欧盟零关税和出口美国低关税等优惠政策;三是促进转型升级。例如,泉州峰亿纺织在柬埔寨建设服装生产基地,就带动出口4000多万美元,企业也由此成功实现转型升级。这样的优势产生了导向效应,吸引了更多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赴东南亚考察投资。例如,2015年泉州就有百家企业前往泰国考察,其涉及消防工程、新型建材、跨境电商等行业。又如,泉州企业在柬埔寨的投资,仅服装、机械生产项目就达1800万美元。
第四,国家级“综改”区试点初见成效,企业转型升级空间辽阔。泉州于2014年3月正式成为国家级民营经济“综改”区试点之一。根据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泉州将在2014年至2020年间,陆续开展促进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民营企业创业新发展等七大方面27项主要改革任务:陆续开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等四大方面13项配套改革任务。“综改”区实施两年多以来,泉州民营经济主要改革任务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5年底,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41.71亿元,增长8.7%;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084.55亿元,增长24.7%。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些增长数据,反映了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前景正持续向好的事实。随着《泉州市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应声落地和泉州市政府《关于扶持全市工业发展十八条措施的通知》正式出炉,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尚未完全走出困境。目前,尽管我国宏观经济状况逐渐趋好,但是企业的微观经济状况却改善缓慢,市场日益转向买方市场,消费品供大于求。这对泉州非公有制企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即使是传统优势产业也难免出现产能过剩、库存严重的压力。仅以体育产业为例,分别进入中国六大运动品牌之列的安踏、特步、361度和匹克,自2013年来受库存压力拖累,关闭了大量门店,即使关店数量最少的特步,仅在2013年一年就关闭了150家门店。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一是企业缺乏自主研发意识。泉州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数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途径往往是依赖购买国外机器、模仿国外技术。以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不足,获得代表技术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偏少。例如,根据泉州市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14年泉州获得的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2.92%,占全部专利授权量的4.72%。这与GDP连续17年居于福建省首位的经济第一大市的地位很不相称。二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泉州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企业正常运营资金并不充裕,再加上目前市场机制并不完善等因素,致使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据“2014年泉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泉州全市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投资额为25.77亿元,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0.25亿元的0.8764%,为第三产业投资1818.22亿元的1.4%。
第三,融资难、融资贵,企业发展受到制约。资金缺乏是泉州非公有制企业生存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的政策,但中小微企业却难以获得真正的利好。因为,在现实中,商业银行通常要求中小企业在获得新的贷款之前,必须偿还之前所借资金。由于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自身无力偿还,只好通过民间借贷先转借资金偿还银行,再获得新的贷款。但是,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和获得利润的原因,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不愿出资再次贷款给中小微企业,导致不少中小微企业,因无法偿还之前为填补银行贷款而转借的高息民间资本而破产。例如,泉州鞋服业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就相继出现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等问题。
第四,企业缺乏人才,发展动力不足。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泉州非公有制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整体较低,缺乏真正懂技术、懂管理的人员。由于企业主观念和资金的原因,泉州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着员工培训不足、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薪酬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再加上泉州家族企业管理机制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存在不少差异,以致难以留住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第五,家族式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泉州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管理工作往往由企业所有者兼任,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不少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来自亲朋好友,财务、营销等重要岗位都由自家人担任。据最新一次泉州民营企业普查资料显示,已婚企业主的配偶50.5%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9.8%负责购销;已成年子女20.3%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13.8%负责购销。这种“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化运作,容易形成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不分、越权行事。管理上没有相应的预防和约束机制,致使企业风险管控制度缺失。
三、发挥统战优势,促进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
(一)发挥统一战线政治资源优势,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一大法宝,具有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政治优势。从世界范围看,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统一战线看得如此重要,做得如此精细、如此规范。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都十分关注、尊重统一战线的建言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区工作特点的政策、决策。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体现统一战线决策设计和执行流程程序,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促进泉州市政府出台更多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市场监管、减轻企业负担、增进金融服务、完善退市机制等,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的利好政策。同时,我们还必须严格遵循“党委提出、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调研工作机制。增强各民族党派、工商联科学调研能力,做好调研课题的选择和开展调研活动的保障服务,提出建设性的提案,为泉州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促进政府有关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为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二)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资源优势,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员培训、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特殊的群众工作,统战对象遍及社会各阶层,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形成了独有的人才优势。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员培训、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第一,利用统一战线的人才资源优势,拓宽对非公有制企业家培训渠道,提高企业家素质。由于受自身素质的制约,泉州尚有相当部分中小微企业家思想较为保守,他们怀着“小富即安”的旧观念,对企业转型升级意识淡薄,甚至带有排斥心理。对此,我们一定要利用统一战线人才优势,拓宽非公有制企业家的培训渠道,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提升理念、增强现代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素质,激发他们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第二,整合统一战线的人才资源优势,促成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合力。一是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积极组织各界技术人才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创新技术的扩散与合作。二是利用网络和公共空间,增加技术的联系和传递,构建同行业企业间项目联盟。三是建设一批引领泉州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实现《泉州制造2025》目标的产业化基地。推进公共研发和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建设。四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实现智力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服务。
(三)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协调服务优势,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创建服务平台
泉州既是著名的侨乡,又是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统一战线成员遍布海内外。其中不乏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的人士,他们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牵线搭桥的组织协调服务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创建服务平台。
第一,创建政企互动平台,提高服务水平。《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参加统一战线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作为民营经济大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泉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一直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分片区召开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及时把握企业发展状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前,我们各级党委更要发扬这一传统,按照中央要求,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的体制机制。在党委负责同志联系党外人士制度的基础上,创建具有泉州特色的非公有制企业与政府之间信息互通和意见反馈渠道,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信息、人才和政策支持。
第二,创新融资平台,化解资金困难。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惑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道障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泉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据测算,泉州市本地民间资本超过4000亿元,加上外地侨资共可高达2万亿元。利用统一战线凝聚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的优势,创新融资平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盘活这些资金,已成为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条捷径。截至目前,泉州已发展了18家小额贷款公司,有效地解决了泉州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当前,我们必须全面落实国务院《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大力发扬泉州人“爱拼敢赢”的优良传统,力争在金融改革上率先突破,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第三,创建海外联系平台,拓展国际空间。作为全国著名的品牌之都和制造业基地,泉州始终把提升质量品牌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依托。不久前公布的《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及2020行动计划》,把实施“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确定为三大攻坚行动之一。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泉州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76个国家和地区,“侨牌”历来是泉州统战工作的优势所在,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海内外社会联系,为“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创建外联平台。通过外联平台加强与国外知名认证机构合作,实现多边互认、一证通全球,降低企业检测认证成本:通过外联平台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争取产业发展话语权,培育高端自主品牌;通过外联平台支持企业开展跨国兼并、商标收购和商标推广等工作,实施商标国际化战略,为泉州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拓展国际空间。
[基金项目:2015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重点项目(统战工作专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统战工作创新研究”[JAS151634]
参考文献:
[1] 康涛.在泉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的报告[N].泉州晚报,2016.1.20(1)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5.12.22(1)
[3]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光明日报,2015.9.23(7)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
(作者简介:郑云斌,男,福建泉州师范学院思政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区域经济)
(责编:若佳)
第三篇:发挥统战独特优势拓展“非公”工作平台
发挥统战独特优势拓展“非公”工作平台
杨元清
诸暨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独特优势,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同市委“保增长促转型,保民生促和谐”工作主线结合起来,出“组合拳”,服务企业应对危机,助推全市非公经济发展。
一、搭建凝心平台,在围绕科学发展中突出重点。一是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从经济形势的正确把握中坚定发展信心。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表明党委政府对“双保双促”战略部署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从市委、市政府保增长的决策部署中凝聚发展信心。通过对工商联会员企业、台资和侨资企业等92家代表企业进行调研,及时了解金融危机以来我市非公经济企业的诉求和意见,积极宣传党委政府有关“双保双促”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和扶持政策,让他们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利条件、积极因素。三是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从社会舆论的导向中增强发展信心。对部分企业转“危”为“机”好的做法或措施在媒体上进行报道,增强其他企业应对危机的信心。
二、建立聚力平台,在服务科学发展中打造亮点。加强诸暨人联谊会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个以诸暨人联谊总会为支点,拥有5个省内联谊会、13个省级联谊会和4个海外联谊会的立体网络,并调研出台《关于加强各地诸暨人联谊会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增强联谊会的生命力和向心力。一是在政治上联心。协商推荐9名市外诸暨籍优秀代表人士为市政协委员,努力为我市的发展拓宽纳谏问策的渠道。二是在情感上联谊。通过采拍《西施故乡人》专题片,建立诸暨人网、创办《诸暨人》报、举办迎春团拜会等形式,激发他们的信心和热情。三是在工作上联络。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协助我市有关部门赴香港、广州、郑州等诸暨人联谊会实施项目推介活动9次。2008年以来,通过诸暨人联谊总会共落实返乡投资项目11只,投资总额超7亿元。
三、建立合作平台,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彰显特色。一是发挥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的职能优势,借助诸暨人联谊总会、诸暨市企业家协会、政协企业家之友社三社团优势,在市内外企业家中组织开展了“创业创新,爱乡惠民”主题实践活动,先后举行了5次座谈会,举办了“月是故乡明”大型中秋系列活动,为市内外非公有制企业互利协作、抱团取暖搭好平台。二是发挥统一战线成员“经济硬实力”和“知识软实力”的独特优势,积极为应对危机献计出力。广泛开展“我为诸暨经济转型升级献一策”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统一战线成员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诸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第四篇:发挥统战优势 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
发挥统战优势 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
屏山县政府办课题组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轨道是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应放在激活、释放民间的潜能上,非公有制经济是最典型的内源型经济,是最可靠的内生经济,是扩大内需的主力军。近年来,屏山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经济基本民营化,去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0%。屏山县为加快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选准了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三农”为侧重点、切入点,动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到农村开发资源,创办企业,扩大内需。目前,拥有350O多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抓机遇、强措施、促发展
要加快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首先统一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及其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刻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央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富民强县的主体。民营企业家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去创办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努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屏山经济社会长足进展,但受制于各种因素,部分乡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个别群众生活仍较为艰难,是屏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薄弱环节,为了帮助贫困村立足村情发展优势,脱贫致富,需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予以更多的关注、关心、扶持。开展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培训,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贡献。通过宣传发动,深入了人心,凝聚了力量,形成了百企联村,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二、发挥统战优势、摆上位置、搭建平台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按照“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的工作方针,把促进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统一战线工作重中之重。我县采取了具体的强化组织措施。一是领导上强化,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统战部、工商联、经商局、招商局、工商局、司法局、民政局、卫生局、工会等有关部门和团体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非公制经济代表人士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二是制度上强化,以县委文件的形式把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突出出来,进一步明确非公制经济在全县经济建设中的性质和作用。三是载体上强化。目前组建了18个行业,118 户非公制经济企业加入商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四是资金上强化。为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成立了信用融资担保公司,实现了银企合作,破解资金难题。
三、民企联村、以村促企、村企双赢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非公有制企业,他们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扶持,还需要科学技术等智力的支持和投入。近年来,我县启动了“民企联村,以村促企,村企双赢”的活动。发动全县民营企业与乡村联姻。目前有26家民营企业与13个乡镇56个村结对,进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创办农业产业化企业,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逐步形成了村企合一型、产业推动型、回报家乡型、反哺农业型、培育农民等多种民企帮村模式,帮助发展生产项目29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8465人,每人年收入2万多元。屏山县双盛建材公司、龙湖翠、水中韵茶叶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结对互动,订单包销带动,光彩事业促动”措施,开展各种帮扶活动,为提高农民致富本领,组织邀请农技、茶叶专家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块,举办农业实用科技咨询、茶叶栽培、管理、采摘等技术培训25期,发放宣传资料8000多份,培训人员6000余人,培育种茶示范大户1800多户,发展生态茶园70000多亩,帮助茶农定点收购销售茶叶1200吨,年产值9000多万元。从资金、技术上支持农户发展生态水果2.5万亩,林竹15万亩,每户受助农户年增收8000至10000元。
四、弘扬爱心、无私奉献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贡献真知灼见,破解重大难题,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全县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遵循“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一片,不厌其小、务求其实”的宗旨,为农村慈善公益事业、扶贫助困、兴教助学捐款达138万元,解决了56名贫困大学生入学难的费用,扶持5个贫困村建设和发展,并为屏边、清平彝族乡5个村民组250户村民安装了电灯,铺设了水泥路。修建了学校,解决了彝族儿童就地就近入学。今年屏山县泰金公司总经理徐克全向县教育资金会捐资50OO元,扶持贫困学生上大学。
五、建立健全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长效机制
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是场攻坚战、持久战,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为此,必须重视长效机制建设,确保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一是县、乡成立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统一指挥协调。二是建立非公有制企业法律宣传、维权、调解、风险防范措施。三是银行、信用社、工商、经商、招商、农业、林业、畜牧、农机、水利等部门不定期派相关人员到企业和村、组、农户进行政策指导和技术培训。四是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大科技研发,打造自主品牌,努力提升竟争力。五是加强开发合作,大胆走出去,谋求产业、技术、市场、资源合作,实现共嬴发展。六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各部门要为非公有制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到农村去开办企业发展经济,在全县形成一个 “我为发展献良策,结交挚友建真情”,助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第五篇:八方面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促进非公企业发展
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促进非公企业发展
-----玉门市工商局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 创先争优”活动,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玉门市工商局积极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从机关、工商所中选派党员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并着重从八方面入手,切实发挥党建指导员在服务非公企业中的作用。
一是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市委提出的“两推六抓一加强”工作思路,把“保证抓党建”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指导未建立党组织,但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和符合组建条件的企业及时组建党组织。
二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正常化。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制定组织工作计划,每年年初召开党组织会议,帮助企业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健全工作机制;发现和培育在围绕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党建工作典型,积极推荐优秀员工和技术骨干加入党员队伍,并建议提拔到管理层中来;对符合条件企业做好建立党组织筹备工作,指导各类注意事项。三是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协助非公企业党组织,做好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对党的知识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辅导工作,举办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帮助做好对企业骨干成员的入党推荐、培养和教育、考察和转正
工作。
四是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分类指导。对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好的党组织帮助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积极帮助争创先进,以党建推进企业的发展;对开展活动、发挥作用一般的党组织加强督促指导,促其提高;对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差的党组织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帮助其加强班子建设,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促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五是加强与企业主的联系沟通。平时各位党建指导员注重与企业主的沟通,在每周二定期下企指导期间,及时向企业主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并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工作进行双向的探讨,帮助其进一步理解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同时,规定党工委每半年召开一次由党建指导员、规模企业的企业主和企业党支部书记参加的非公企业党建座谈会,彼此加强联系和沟通。六是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协调能力。帮助非公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企业党、工、团各级组织互促互建,使党建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协调解决企业内部矛盾,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的岗位工作特点,做好职工稳定工作,并配合组织办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七是加强对非公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积极向非公企业、企业职工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企业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教育职工爱岗敬
业,乐于奉献,关心了解职工工作生活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维护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八是加强破解非公企业发展难题的能力。在调查摸底和走访恳谈的基础上,党建指导员确定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难点问题,积极研究对策,落实工作责任和破解措施,集中精力进行调处破解。同时,对企业反映的其他难题均登记在案,通过充分协调沟通,适时给予解决。难题破解完成后,要及时总结提炼,并形成文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