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印象:实习生如何走出尴尬边缘
企业印象:实习生如何走出尴尬边缘
暑期即将来临,在校大学生们蜂拥至各种企业成为实习生,对他们的抱怨再次成为白领聚首时的重要话题。实习生,拥有双重身份和不同于正式员工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给企业管理带来诸多难题。有关机构曾对一批知名外企做过一项调查,其中有个问题就是“你们单位愿意接收实习生吗?”调查结果显示,52%的单位回答“不愿意”。另一方面,大学生中也有不少人表示出对实习单位和岗位的不满。“实习生”俨然正成为一个尴尬名词。
企业之实习生印象——没能力、耍大牌、太功利
【案例一】蓝夕秋是一家知名外企的HR,最近为带教的实习生小敏伤透了脑筋。小敏是某名牌大学研究生,每次带教老师指导工作都会很认真地记笔记,但独立完成工作时却还是会出差错。
蓝夕秋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主动询问小敏是否存在困难,但实习生仍旧在回答“没问题”后错误百出。
专家点评:这类实习生具有较强烈的自尊心,在遇到困难时不好意思向他人求助。企业中如果有这样的实习生,可以通过日常交往与之建立比较亲密的信任关系,从而使其摆脱自尊的羁绊。实习生本人也不应该一味逞强,而丧失了与带教老师进行良好沟通的锻炼机会,因为无论实习还是正式工作,有效沟通都非常重要。
【案例二】在媒体工作的王先生对他带教的实习生Sissy有点无可奈何,对方曾在校电视台当过记者,所以自我感觉很好,常常发表高谈阔论,甚至还看不起非名校毕业的王先生,对他的改稿建议嗤之以鼻,爱理不理,几乎整个办公室的记者、编辑看到这个小姑娘都只能摇头。
专家点评:这类实习生通常在学校中“众星捧月”,一帆风顺,周边所有人都对其比较照顾。因此自我中心的膨胀使得他们抗挫折的能力非常差,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批评都无法承受。实习生本人应该对此进行好好反省,对自我进行正确定位,并且增强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毕竟在真实的职场中,到处充满竞争。
【案例三】在国企工作的Cindy遭遇到一个将实习经验当作一切的功利型实习生小周。实习半年中,小周的表现说不上好坏,只是像“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动一下。实习期满后,小周拿出一张实习鉴定表让Cindy填写,并一口一个“姐姐”地催促Cindy尽量写得“漂亮一点”。
Cindy委婉地告诉小周,实习鉴定表是真实反映实习表现的唯一凭证,希望小周能够真实对待过往的实习表现。没想到,小周的脸色骤变,等到Cindy填完表格,没说一句“再见”就离开了办公室。
专家点评:这类实习生对实习本身的定位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往往认为实习经验只是简历上的重要一笔,而忽略实习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身能力、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工作。
实习生之烦恼——坐冷板凳、廉价劳动力
【案例一】前不久,小张在父母的介绍下,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实习。除了第一天认识了办公室的新同事之外,接下去的一个多月,他都在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喝茶看报中度过。小张的带教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年干部,也是他父母的好朋友。也许是怕朋友的孩子受累,他通常只安排打印、复印、送材料等简单的跑腿工作给小张。而由于实习的办公室职责相对明确,每位职员都有各自的工作,即使看到其他老师忙得不可开交,小张也没办法帮上忙。虽然最后“名不副实”地获得一份不错的实习鉴定,但是小张却不太乐意再去这样的国企实习了。
专家点评:熟人介绍的实习工作,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实习鉴定通常都很漂亮,缺点就是可能像小张一样什么都学不到。如果处于这样的境地,实习生可以主动与带教老师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许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
【案例二】John在一家外企实习了将近一年,虽然怨声连连,却因为公司响当当的名声坚持到现在。在他看来,实习没有报酬或者只有低廉的报酬,是令他最为头疼的问题。
在公司中,John几乎是整个部门20多位老师的共用实习生。工作主动,加上对公司环境的熟悉,让他在每天工作的八个小时内不会有一分钟的空闲,但是报酬却仍和其他实习生一样,只是10元/小时。每次接手一堆报表,却看到其他实习生在一旁无所事事,John心里总会有些怨言。他表示,一旦自己找到更好的实习,就会立马走人。
专家点评:大学生实习应该明确目的,历练比报酬更重要。如果自己在意报酬,最好在实习开始时就与单位签署相关协议,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案例三】大二学生Lily在一家杂志社实习已经快一个月,初次实习的她没有想到带教老师居然同时带了四名实习生。而由于“同门”中不乏名校的高材生,因此能力平庸的Lily在第一次搞砸了采访后,就常常遭遇“冷板凳”。
Lily表示,自己也知道带教老师不可能一次采访同时带所有实习生出门,但是一个月中,自己真正参与的采访只有两次,这不得不让她有点伤心。
专家点评:在工作中,没有人会主动把知识塞给你,关键在于实习生自己愿不愿意去学。就算实在没有事做,可以观察其他实习生或者老师如何处理具体问题,也会有许多收获,并主动争取工作经验,这个过程也是对自身自信与胆量的考验。
第二篇:让后进生走出尴尬-后进生转化
让后进生走出尴尬
文/刘霁虹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并且到现在仍然深信不移:“每节课都应该是每位学生的成长历程。”
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作为现在的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发现“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中,有时候课堂氛围虽然很好,基本上都是优等生在和教师“互动”,而后进生却坐在一旁,无所事事,在分组讨论时,他们无话可说,在分组教具制作中时,他们无从下手……偶尔有机会起来发言,也是胆战心惊,语无伦次,生怕自己的回答会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一旦回答错了,有时还要面对老师的批评,你说,下次他还有勇气举手回答问题吗?更多的时候,教师们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顺利的上完一节课,也不会在这些学困生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就这样,他们在“放任自流”中度过一节课,逐渐远离群体,无法得到发展。这样怎能实现课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目标呢?学生怎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怎么还能有学习的自信呢?所以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坦然的面对这些问题,并采取的一定的方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下面是我采取的一些方法,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在自主学习或者是分组实验的活动中,我总是有意的把一些后进生安排、掺插在其他各个小组,让其他组的优秀生带动这些后进生,给他们自信,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给他们自己动手做操作的机会。这样,在小团体的合作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升。就能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渐渐地找回自信,除此之外,还能感受到小组合作的效率和实验探究的乐趣。更加热爱学习。
在“自主”与“合作”学习中对后进生的关注,这样,课堂上没有被老师遗忘的学生,只有无数渴望学习的学生,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交流,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学习差的后进生,让他们能主动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及时纠正。自觉的向优秀生学习。
每个班几乎都会有这么几个后进生,他们一般都坐在班里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容易被人发现,其实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笨,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懒,也许只需要我们老师们多关注他们一些,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他们就能够发现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他们就能够走出只有自己的那个圈子,走进班集体,走进学习中,融入班集体,融入学习。
在这里我想请所有老师们给后进生们一个台阶,让他们走出学习的尴尬。积极的投身于学习生中去,对学习充满更多的热情。
第三篇:大学实习生的三种尴尬
大学实习生的三种尴尬
暑假期间,很多大学生都纷纷到企业去实习。地税部门提醒,实习所得要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缴税款,相关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据悉,大学生小恒到一家公司实习20天,前几天得到实习费1200元,但公司扣了他132.8元的税款。为何工资薪金按规定未达到计税标准,还要计缴个人所得税?(8月20日《南方都市报》)因为笔者也是个即将毕业实习的大学生,再联系到大学实习生的现实,对实习生的尴尬颇有感触。
尴尬之一,有些像报道中小恒这样的实习生能得到够缴税标准的实习费(800元以上),而有些实习生不但没有报酬得还要给实习单位交“实习费”。也就是说现在的实习费有两种,一种是实习单位给实习生的报酬,另一种是实习生交给实习单位的“培养费”。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感觉奇怪了,实习生通常都是白给实习单位干活的,不给报酬就算了,怎么还收钱啊?!您别奇怪,现实就这样,我所在城市的一家电视台就收300元的“实习费”。谁让现在的大学生多呢,谁让现在的实习单位难找呢,市场经济社会就是这样子啦。
尴尬之二,很多大学生把实习和就业挂钩。实习是一种社会实践,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本应该在多家不同体制、性质的单位实习,才会有更多收获,而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就认准了一家实习单位,不论是假期实习,还是毕业实习都在这一家,目的就是希望能留在这家单位工作而顺利就业。这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写照,它体现了大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方面的尴尬。
尴尬之三,联系实习单位也要靠关系、请客送礼。一方面大学生实习一般都是白干活,有的单位也会适量给些报酬,实习生可谓是廉价劳动力,可实习单位却还非常难找。作为企业本应该承担培养实习生的责任,却有很多企业嫌麻烦而不收实习生。现在的情况是,家里有关系有钱的大学生一般可以去最好的单位实习,而且会受到特别接待和培养。而那写没有关系没有钱的大学生,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才能找到一个条件一般的实习单位。同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接受着一样的教育,那些平时学习不努力实践能力也不强的学生靠关系可能在一家好的单位实习,而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可能只能在一家比较差的单位实习,这公平吗?这不令人感到尴尬吗?
其实,大学实习生的尴尬遭遇还有很多,比如在实习单位的位置、人际关系处理等等方面。而笔者所列举的这三种尴尬之处,反映出的很多深层次问题是值得注意的。要是不能够逐步加以解决,就很容易酿学校教育与社会轨道脱离或者说错位的局面,这是我们的学校不愿意看到的,更是我们的社会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一些单位理应勇于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为大学生实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企业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也将起到助推作用。
第四篇:公务员涨工资应走出“自说自话”的尴尬
公务员涨工资应走出“自说自话”的尴尬
2014-01-21 08:23阅读(5925)评论(16)
广东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呼吁给公务员加薪。一名人大代表称,深圳公务员工资六七年未变,而企业员工收入增长非常大,自己的职位到企业工作将是现在工资的四到五倍。但为了退休后较好的体制内待遇,无法“下海”一搏。(1月20 日《第一财经日报》)
尽管是地方两会上的讨论,但值得注意的是,提出要给公务员涨工资者的身份并不仅仅是人大代表,而是其本身也是公务员。当然,我们大可不必以身份来判断是非,但公务员自己喊着给自己的涨工资似乎已经成为现象。
公务员希望涨工资的诉求是可以理解的,每个群体都希望自己能多赚一些,但若在一个社会中,只有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工资低,而其他人都认为其实一点儿都不低,实在显得有些吊诡。每每谈及这个问题,往往是公务员一边倒地认为自己工资太低,摆出一副马上就要过不下去了的架势,而公众又一边倒地认为公务员赚得不少了,比他们赚得少的有都是,怎么还要涨工资。最终,双方都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之中。
客观地讲,公务员的工资确实算不上高,但也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加上各种体制性福利,以及职业稳定性这种职业性福利,公务员的总体待遇相当说得过去。
但再说得过去也怕比,就像提议涨工资的人大代表刘林所说,“企业里工程师一级别的五六十万很正常。”姑且不论这个数字有多大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就算真的这样,企业里不是所有人都是工程师,公务员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工程师,拿自己行业中的低收入着去跟其他行业的高收入者相比,除了搞坏自己的心情外,对解决问题丝毫没有帮助。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些年物价持续上涨是事实,大部分公务员还是要依靠工资来维系自己和家庭的生活,一直不涨工资也不合理。但问题是,在当下对于公务员的工资增长既缺乏制度上具体的依据,也缺乏程序上的操作规范。可以说,如今公务员涨工资没法靠制度,只能靠扯嗓子喊。甚至,就连公务员和正常职工的工资到底差距如何都缺乏详细的数据,究竟谁赚得多,公务员和普通职工都只能停留在各自的想象中。正因为如此,才让公务员涨工资的话题屡次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之中。
要想破解这种自说自话的尴尬亟须建立公务员工资增长机制,配合公务员财产公开和养老金并轨,对工资增长实行透明、可操作,有章可循的规范。比如说,按照这位人大代表的说法,既然公务员工资与普通职工相差如此之多,那不妨建立公务员工资与普通职工的联动机制,明确规定公务员工资与普通职工工资的对应关系,然后由人大审议确认。
如此一来,不但能让公务员涨工资走上制度的轨道,还能让公务员有更大的热情为提升百姓的收入水平努力,因为只有百姓都赚得多了,公务员才会赚得更多。更重要的是,这能让普通职工和公务员更加清晰的看清对方的收入,消解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鸿沟和自说自话式的对立诉求,共同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
至于这位提议涨工资的人大代表称“为了退休后较好的体制内待遇,无法“下海”一搏”的言论,笔者在此前的一篇评论中已有论述如下:
前不久,上海一名市级机关80后公务员在看完《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等系列文章后,自述辞职的心路历程,称在机关工作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1月14日《解放日报》)
近年来,基层公务员的抱怨屡屡见诸报端,公务员对于待遇的抱怨常常被评价为“矫情”,然而,公务员的抱怨事实上并不仅仅局限在福利的减少,还有不少是在抱怨上升空间小、工作沉闷刻板等。以更理性的目光看待这些抱怨,会发现并不只有“矫情”这么简单,而是有不少真问题。
正如这位自述辞职历程的公务员所感慨的:“这些年每每看到公务员考试大军,我难免心生感慨:公务员真的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这样的感慨更像是一种信号,说明年轻的公务员群体也不乏对流动的渴望。人员渴望自由流动的诉求不再仅仅局限在体制外,体制内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走出去。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权力红利”的减少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接连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公务员队伍,其中不乏非理性的跟风者,上升空间自然会被压缩,帕金森定律日益凸显,基层公务员生存状态的恶化几乎不可避免。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人才的通过自身的选择,实现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人们听闻公务员的抱怨常常会反唇相讥,“嫌公务员不好你别干”,如今这句话已经不再是一句挖苦或是赌气的说法,更像是一种由衷的期待。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所说,“我们希望看到聪明的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去了!”
在公务员超国民待遇构成的围墙下,被禁锢同样包括年轻公务员这一群体。事实上,如今不少基层公务员之所以没有下定决心离开体制,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公务员群体依旧享受着不少制度性的福利,首当其冲的是养老双轨制的优待,其次是偶尔见诸报端的权力自肥现象。如今,养老金并轨已提上日程,权力自肥现象也得到了相应的规范,这道阻碍人员优化配置的围墙正在松动。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给那些准备离开公务员队伍的人以更多的勇气。
事实上,公务员人群向社会流动十分值得期待,对于公务员本人来将,他们遵循了自己内心的选择,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会变得更好。消除了“超国民待遇”后,公务员队伍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留下的年轻人将是那些真正有志于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同时,更多的人才流动到更适合的岗位,也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可以说,是公务员队伍、流动者本人,社会三方共赢的局面。
而且,这对于消除不同人群之间的对立情绪和日益固化的利益群体,也大有好处。如果围墙不拆除,不同人群之间难以实现自由流通,即便是基层公务员的抱怨再真实,恐怕也只会是“人们不懂公务员的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刘兴伟评论
第五篇:数学教学,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
数学教学,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
莱州市梁郭中学 孙伟艳
阅读是人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可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似乎形成了一种偏见,习惯性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
一、数学阅读特点
许多学生自学能力差,认为数学阅读很难,许多老师也认为阅读教学很难把握,这是由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决定的。
(1)语言抽象性与内涵丰富性。
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符号、图形符号等,理解每个数学术语,而这些符号往往内涵丰富,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要求在阅读中语言转换频繁,是一个内部语言的转化过程,最终要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数学定义或定理等,是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这样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
(2)逻辑严密性与思维严谨性。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数学材料主要以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呈现,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记忆、理解、抽象、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
(3)数学的阅读需要细致。
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正如学生所说,数学阅读“费脑子”,它不可能像语文阅读那样可以一目十行,只重情节,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需要认真细致,需要读写结合,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参与,所以也就更需要细致耐心的支持。
二、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 ,让学生学会阅读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有些教师常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翻开数学课本,缺乏数学阅读的习惯。这种状况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有时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教师依据数学教材的内容特点,可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适宜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设计了一个翻牌游戏,无论学生怎么翻牌,我都能够一眼看出哪张牌没动过,学生多次试验后感到不可思议。这时我便乘机说:“想知道我取胜的法宝吗?请阅读教材。”阅读兴趣的激发使学生有了自学的愿望,这就具备了愿意自学、掌握阅读策略的前提。
(二)、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学习方法”核心是方法,因此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课采取以下方法:
1、图文结合法。
由于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是不理解题意,分析不出解题的思路,因此,就休要教师引导学生写画并用,是抽象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可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每读一句话,对已知条件加以思考,得到部分结论,并写在旁边或标在图上,逐步推理,得到基本结果,为全面理解题目预作铺垫。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基本知识》这一章时,我就发现学生理解上出现了问题:把“点A在直线上”误认为“点A在直线上方”,“点到直线的距离”误解为“点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连线的长度”,“角的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线段AB的延长线”与“线段BA的延长线”等概念也经常混淆,我采用了以下措施。①写画并用,在读题目时要求学生把这句话画出来,例如“线段AB的延长线”,就要求学生画出图像,并与“线段BA的延长线”比较,使相似的语言得以澄清,“线段AB与CD互相平分”画出三个图:“AB平分CD”“CD平分AB”“AB与CD互相平分”。通过作图,理解图形的形成过程,加深概念印象,避免错误。例如:看到“角平分线”就标上两段相等的弧,看到“线段的中垂线”就标出两条相等的线段。利用画图可以做到数形结合,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加深理解,感悟新知。
2、推敲文字法。
文学语言的附加成分多用来渲染修饰,附加成分去掉了,一般不会影响主体的表达;而数学语言具有简练、严密、准确、抽象的特点,附加成分多是条件,如果忽略了,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失误,因此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要在阅读的前提下,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如,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法则:“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学生阅读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进行推敲:①法则中的“改变符号”是什么含义?②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是什么含义?③移项法则依据的是等式的什么性质?这样紧扣结论,细琢磨、深推敲,不仅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而且使学生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又如:“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里的“在同一平面内”就是不可忽略的附加条件,省略了该条件,这两条直线就可能是异面直线。
3、前后联系法。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阅读学习时,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只言片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如,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教材出示例题 后,有一段启发性文字:它们的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式才能计算。学生阅读后,对“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实质含义并不理解,为此,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异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思考:异分数加减法中“通分”是什么含义?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通分”、“同分母”的实质都是指相同分母的数或式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与教材中所提示的内容在算理上是一致的,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像这样融会贯通的阅读思考,不仅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增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从机械阅读到意义阅读的转化,真正增强阅读效果。
(三)、拓展内容,培养习惯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图文并茂,很对学生胃口,习题也形式多样,因此和适合学生独立阅读。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带得多,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真正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无论阅读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等)、数学学习指导读物,还是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或缺。拓展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从培养能力入手,多给予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多给一些阅读时间,多给一些阅读的材料;学生就会改变只要认真听讲,多做练习就能学好数学的观念,转而从培养自己的能力出发,培养自己的数学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普遍得到提高。
数学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