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如何走出语文教学的尴尬(大全)
质疑,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如何走出语文教学的尴尬——
景德镇市第七中学语文组李敏 “语文是大太太,有地位但不得宠!”
不知何时起,语文已陷入如此的尴尬境地,不禁感到几分悲哀。面对学生的漠视和身上肩负的责任,我们来不及悲叹,确实,我们更急于去做的是在学生心里播下学习语文的火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则会有兴趣,而兴趣又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所以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引领学生走入语文的殿堂。
点燃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我在这只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些许心得。新课程改革提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从“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次新的课程改革中,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转变,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主观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质疑,不仅有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也有怎么引发学生提出疑问。“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
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1.鼓励质疑,促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教案只是指导教学的依据,而不是束缚思想的牢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在《红楼梦》教学中,介绍林黛玉出场时,谈到了其眼中的贾府时,我说了一句,“当时的贾府富庶一方,它的富丽和气派远不是林府所能比拟的,所以初进贾府的林妹妹便心中暗自打算——以后不乱说一句话„„这也是她性情孤僻的主要缘由所在„„”过了几日之后,有同学在课堂上提出:“林府的光景与贾府相较差距并不是太大,首先以贾府当时的门第,绝不可能把自家唯一的女儿嫁给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家;再则,林家世袭为官,也是钟名鼎食之家,而林如海又任“巡盐御使”,这个职位有相当大的经济利益及财产来源,所以林黛玉绝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家碧玉。故而,我认为,黛玉初入贾府时举动只能说明她母亲亡故、父亲远离、孤身赴贾府的情怯。而黛玉性情的孤僻,多半应归于她爱诗词,且自小缺少母爱所造成的„„”我频频点头,大夸该生有思想,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甚至有同学站起来说,“我并不觉得林黛玉性情孤僻,我认为她是曲高和寡„„”面对这局面,我把手头的教学计划停了下来,干脆让学生自己写一篇以“黛玉”为话题的作文。
2.鼓励学生的“好奇”,培养学生主动质疑探究。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预想不到的问题,如果让它们悄然无声的飘过,只会给学生好问的热情加上一把锁,这时必须靠着老师的适度引导,才能有“乱”无忧了。如在做课外阅读《蔚蓝的王国》一文时,有不少学生对结尾的“她”到底是谁产生了兴趣?面对学生的好奇,我趁势引导“作者在文中把大海描述的不仅美丽,而且温情脉脉,她会不会是作者追求的恋人?”教室里一片喧哗:有的说是大海,因为在许多诗人笔下,大海一直具有女性的柔美,像慈爱的母亲;有的说是情人,因为自古就有诗人借物来抒写自己的爱恋之情„„我说,“关于这个这个问题要联系作者本人的经历和写作的时代背景,请同学查相关资料,明天再下定论。”到了第二天,许多学生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找到我,说是明白了„„课堂上,我趁势利用了一把象征手法,“在诗歌写作中,象征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如屈原作品《离骚》中的香草美人,就代表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孔雀东南飞》中枝叶相连的梧桐,就代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当然也有许多表达了对爱情渴望,如舒婷的《致橡树》,现在我把这首诗介绍给你们„„而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象征手法写一首现代诗,写写我们的憧憬,两三句都可以„„”
3.鼓励“打破砂锅问到底”,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打破砂锅问到底”也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利用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特征,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培养其窥一管而见全豹的感悟能力。如讲《茶馆》时,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完毕之余,学生对文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产生了兴趣——庞大监买老婆。“为什么太监买老婆”“太监怎么可能买到姑娘当老婆”“作者这样写有的目的是什么?”面对学生对此的追根问底,我不禁暗暗叫苦,也只得强打精神,“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问你们,在他做太监之前,他是什么?(小声的有人在说,当然是男人)当然,作为男子到了一定年纪都会娶妻,这叫成家立业。庞太监现在有了一定的地位,理所当然,他渴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面子上满足自己„„”“至于他怎么可能买到姑娘当老婆,同学试想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才能买到?(有人嚷到,当然是有人卖啦)是啊,一个要买,一个要卖,自然成交。但同学试想一下,买卖的是什么?是自己的女儿哪,都说虎毒不食子,人却能把自己的女儿卖掉?”一下子,教室一片哗然,说什么的都有,有批评的,有指责的,也有同情的„„“同学们,孩子都是父母心头最珍爱的宝,而文中的父亲卖掉自己的女儿,一定是无法生活,希望能给孩子一条活路„„农民无法生活,不得不卖儿卖女,这些描写说明清末社会不仅反动、黑暗而且腐朽不堪。作者这样的安排,就是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大家‘大清国完了’„„” 4.巧用矛盾,寻找质疑的切入点
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问题,从而培养提问的针对性。如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时,我请同学分别介绍“纪念”和“忘却”在字典中的解释。因为有课前的准备很快就有了答案:“纪念”即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忘却”即忘记。随即就有同学提出疑问了:既然是纪念,又何又用上忘却一词呢?我趁势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者想纪念的会是什么?想忘却的又会是什么?作者究竟是想纪念还是想忘却?经过一轮的分组讨论,很快就有同学得出了结论:作者在“纪念”与“忘却”的心理矛盾冲突中,一方面表达对几个青年作家的遇害,心情极为沉痛,悲愤之情始终不已,所以两年之后仍写文章悼念他们;另一方面又表达了我们不能只陷入悲痛之中,要将悲痛化为力量,完成先烈未竟的事业,这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因而作者要忘却的是一味的悲痛,要纪念的是烈士的精神。所以作者看似矛盾的心理正是他满腔悲愤和勇往直前情感的表露。通过矛盾的产生与解决,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质疑的反思
古人云:“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让学生质疑,是突出主体,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然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敢问、爱问,这是前提。然则,学生敢问、爱问还不够,还要使学生会问、善问,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从而使得全体学生在掌握质疑方法、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这才是进行质疑问难的最终目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辗转而求之。
第二篇:“减负”应从调整中高考“指挥棒”入手
“减负”应从调整中高考“指挥棒”入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吴志明等108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联名提交了《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该提案戳中了社会的痛点,引发部分教育界人士和家长的热议。
近年来,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负”,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却未能实现根本性减负。吴志明委员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指挥棒。国家的教育资源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有限,而且发展不均衡,家长和孩子都想考取名校或达标学校,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只能靠考试分数来筛选。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家长、学校、教师想方设法让其考高分,如此层层加码,学生负担岂有不重之理?
有人认为,减负是个伪命题,只要有中高考这个“指挥棒”在,只要按分数对学生进行层层筛选的制度不变,无论出台多少文件,无论学校怎样压缩学生的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学生的负担都不会减下来。从目前形势看,这一说法并非毫无道理。
为中小学生“减负”,需要调整中高考的“指挥棒”作用。通过转变育人理念、改变中高考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实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首先,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观。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政绩观,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学校排名的做法,建立健全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切实为学校减负。教育行政部门给校长减负,校长才能给教师减负,教师才能给学生减负。
其次,改革中高考考试评价办法,发挥考试“指挥棒”的引领作用。中高考文化课试题命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察,严禁超纲、超标命题。同时,要坚持“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探索将音体美劳等课程纳入中高考的科学方法,引导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再次,改革学校的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校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评价观,引导教师追求学生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此,学校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借鉴优秀学校的课改经验,引导教师开展轻负高效的课堂革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最后,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念。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各项减负措施并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支持。在部分家长看来,课外不补课等同于对孩子不负责任。家长的培训需求旺盛,即使校内减负,学生的整体负担也不会轻。
为此,应破除家长唯分数、唯升学的观念,加强对课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管理,引导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如此,孩子才可能以学为乐、乐学善学,负担才能真正减下来。
第三篇:让高考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指挥棒”
让高考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指挥棒”
QMQ 今年元旦,刚毕业出去的学生回来看望我,说是看望,实属诉苦。“老师,高一的物理学咋就那么难呢?”,“老师,我的物理考试考了45分。”„„要说这些学生在初中可都是物理高手,中考还考了个A+呢。怎么回事?究其原因,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没有真正的把高考作为指挥棒来指导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
随着“普九”的完成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等教育的普及与推广势在必行。初中物理教学应以高考作为指挥棒,以高中物理教学为航标,适时地将重点放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源上,为普及推广高等教育奠定基础。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初中物理教学是普及物理基础知识和训练初步能力的教育;这两者并不矛盾,“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是二者最好的统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巧妙地渗透高考要求,对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能力在普及的基础上适当拔高,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让高考进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这就是新形势下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新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由大量物理概念、定律、原理为主干构建起来的严密的理论学科。初中物理教学以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为重点。将物理基础知识划分为“知道的”、“理解的”、“掌握的”三类,而高考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分为A、B两类。在具体的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在完成普及的前提下兼顾高考要求,让学生一开始就学到较系统的物理知识。例如在机械运动一章的教学中,通过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引伸到运动的相对性,涉及到相对速度和速度的方向性,使学生对机械运动和速度的认识更完整、理解更准确;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通过分析特定条件和环境中的具体实例,掌握定律的适用范围,理解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渗透加速度的知识,明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机械能的教学中涉及到其它形式的能,让学生对能的概念的建立较系统完整;在电和磁及其联系的教学中,通过学习奥斯特实验和电磁感应现象指出电和磁是统一的,引导学生探索其统一的基础——磁现象的电本质等。最终要达到的要求是:不仅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还要知道它的外延;不仅能在有关问题中正确识别,还要了解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仅能叙述和解释简单物理现象,还要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例如在解题:人扛液化气瓶从三楼下到一楼,哪些力对液化气瓶做功?此题是考查学生对“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掌握,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同时也涉及到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受力分析的知识。解此题的基础上在设计“人沿斜坡推小车时哪些力做功”,引入合力做功和分力做功的知识,从而为高中学习功能关系做好铺垫。由此可见,在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前提下,适当扩充物理知识和拔高对学生的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让学生掌握尽量完整、系统的物理知识;既可分散高中物理知识教学中的某些难点,又有助于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理解、掌握更系统深刻的物理知识,还有助于学生进入高中后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物理基本概念、定律、原理的教学中,以较多生动的感性材料和许多直观形象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规律的提出、推导、归纳过程。要求学生清楚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含义、适用范围和条件;记住其表达形式(文字表达和数学表达);掌握其简单的运用;养成根据条件和物理实事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并能对某些结论作出正误判断和区分相关知识的异同。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能力教学的重点,也是物理能力考核的核心,更是学生学习掌握的难点。从刚接触物理开始,就着手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耳濡目染,到高中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中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对简单的物理问题花一定时间引导学生分析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物理情境,找出主次因素和相关条件;根据所学的物理规律和己知的数量关系,应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分步求解;而后再进行综合推理,并对物理结论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出规律;在以后的实际中加以应用。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可以在新授课中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具体物理过程中进行培养;也可在习题教学中积累总结。如“杠杆平衡条件”的教学中,先通过具体实验操作,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并在具体的物理问题中应用。电学欧姆定律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I与U成正比(R一定时)”和“I与R成反比(U一定时)”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对以上实验结论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推出,则得到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初中物理教学中在学生形成初步概括、应用能力的同时,有意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训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严谨、科学、有效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养成解决物理问题思路流畅、方法灵活、推理严密的习惯,这将成为高中学习物理的“法宝”。
实验是物理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是物理学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验证物理理论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只训练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操作能力,其实验以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为学习物理理论知识服务的为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其次要求学生严格照实验操作规则做实验,掌握科学、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方法;还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实验仪器,了解其性能、实验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最后增加适量探索性和设计性小实验,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布置课外实验和设计,巩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如用实验验证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后让学生设计检验两条未知钢条是否有磁性和其磁极的情况;由串、并联电路知识设计楼梯开关、自动保温电饭锅的电路;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灵敏报警器等,为高中设计更复杂的实验积累经验。
针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要跟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相适应,首先,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其次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自学能力。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再次,要求学生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一章学完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我们有选择、有目的的选择合适的章节采用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我们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对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并设计了一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在定义概念和总结规律时,我们直接用教材中的有关叙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对物理概念表达不清而造成的错误,我们结合教材的讲述加以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阐述的是一清二楚,应该认真的阅读教材。在总结时,要求学生做好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并教给他们总结的方法: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
此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应加强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我们在讲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时,多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物理习题。讲解例题时,应非常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做好示意图,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将物理习题由抽象变形象,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静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好受力分析图,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一个复杂物理问题的解决,仅靠扎实的物理知识,熟练的分析综合、数学应用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丰富的物理思想,独特的物理思想是物理学的灵魂。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理想化的科学假想推理思想;欧姆定律教学中的实验归纳的思想;串、并联电路中的等效代替的思想;浮力教学中近似求解的思想„„这些都是今后学习物理的关键。
让高考介入初中物理教学,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法的指挥棒,并不是不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盲目求成,而是以中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身心特点为基础,在普及物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对学生提出的更系统、更深刻、更科学的要求。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要放眼未来,从更高的层次要求自己,从终身教育的高度要求学生,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第四篇:语文教学应如何走出
语文教学应如何走出“模式化”的复制和僵化
美国教育家埃根所说:“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应于所有教学的模式或结构。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相适应,世界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所谓语文教学模式化,指的正是在传统教学中”把适应于个别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推而广之变成了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不仅扼杀了教学模式自身的意义,而且极大地消解了人自身的丰富内涵。由此将学生培养成模式化的人。
“模式”就相当于“砖架”,用这个“砖架”既可以做出“好砖”,也可以做出次品,关键在于做砖人的灵活运用。也可以这样说:教学模式是“教学有法”的具体体现,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纷繁多样的教学模式反映了教无定法。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模式“贵在得法”,应活学活用,切忌死套某一种模式。说白了,模式就是教学方法。但要把“模式”固化为“模式化”,那就是认识上的错误。近三年以来各地大兴“模式化教学建构之风”,一时间,“模式化教学”可谓大行其道。为此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各地都亮出了许多雅致漂亮的名词。有些学校甚至不考虑学科性质的不同,一味的要求教师套用统一模式。使得一部分教师教学十多年竟然不知如何上语文课为好。
我不是要一味的去“棒杀”模式化教学,当然在课改尝试的过程中,也有突破和创新,也有成功的“模式化教学典范”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等。教育和课堂应该是沉下心来研究的,它不是“搞运动”,教育是不可复制的。“东施效颦”的结果是可笑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语文?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哪里?
现在学生上课只会学套话,作文东拼西凑,很大程度我认为是所谓的“模式化”教学制造起了语文的“新八股”。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美国语文教学《灰姑娘的故事》,这堂课也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思索。
当我们的孩子对守时的概念还不刻骨铭心的时候,美国教师的这种潜移默化让我们释怀:其实有一种教诲可以是幽默。不经意间的守时教育,与那些疾风暴雨般的训斥效果哪个更好,不言自明;得体的妆扮的重要性,在孩子们会意的笑声中得到了认同。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学生的精神养成和培育方面看:真实地面对,没有半点做作。这是另一种价值观,一种对爱的另类的诠释,一种不矫情的演绎,让孩子对爱的理解升华,直至升华成一种博大的胸襟。今天的中国,离婚不是一个新鲜事,后妈并不少见,他们不是不好,只是有时不够好,而做到体谅和理解,是我们许多孩子将来幸福的前提。这里没有对爱的批评,没有对爱的任意曲解,一切在平淡中升华。而所有学科最好的教学就是人文的阳光撒满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允许存在差异,允许张扬个性,这应该是今天社会我们追求的教学理念。
最后从课堂的教学艺术气氛来看:美国的《灰姑娘的故事》课堂教学,有疑问:善于在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有惊讶:善于在学生迷茫时释疑,轻轻点拨后茅塞顿开。有猜想:通过猜想,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求职的心理定势。有笑声:课堂生动有趣,幽默诙谐。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教师处处给学生留下“空白”,让学生联想,透过有限去展望无限。
同样是一篇《灰姑娘》,中美教学模式的差异,体现出教育观念的不同。
中国版的“灰姑娘”,更多的是把语文课当作“语言训练”课,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
而美国的阅读教学,更强调品行教育,挖掘其中蕴含的意志品质,传授价值观和处世之道。
语文教学不能过度追求和框定“标准答案”,而失却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魅力。文学作品的写作与阅读,都是主观的感悟过程。
教学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正确认识”教学模式”与“教学模式化”的不同。在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像北京人大附中的王君老师那样善于咬文嚼字,推敲生成语言,在语言玩味中绽放语文异彩的教师;更需要有像余映潮那样教学思路清晰,板块分明,懂得选点突破,重锤敲击的教师„„还需要„„但我们应清楚:教育创新不是搞运动,没有任何教育理念的支撑,自己添几个雅俗的名词;比如“八学四环节”“三段五套路”“快餐教学”等等就想登堂入室,这不是教学得法的体现,更又有悖“教学模式”。这是理念认识上的误区,把“模式”固化为了“模式化”。语文教师必须尽快走出“模式化”的复制和僵化里,要不真成了“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了 语文教学应如何走出“模式化”的复制和僵化
美国教育家埃根所说:“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应于所有教学的模式或结构。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相适应,世界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所谓语文教学模式化,指的正是在传统教学中”把适应于个别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推而广之变成了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不仅扼杀了教学模式自身的意义,而且极大地消解了人自身的丰富内涵。由此将学生培养成模式化的人。
“模式”就相当于“砖架”,用这个“砖架”既可以做出“好砖”,也可以做出次品,关键在于做砖人的灵活运用。也可以这样说:教学模式是“教学有法”的具体体现,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纷繁多样的教学模式反映了教无定法。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模式“贵在得法”,应活学活用,切忌死套某一种模式。说白了,模式就是教学方法。但要把“模式”固化为“模式化”,那就是认识上的错误。近三年以来各地大兴“模式化教学建构之风”,一时间,“模式化教学”可谓大行其道。为此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各地都亮出了许多雅致漂亮的名词。有些学校甚至不考虑学科性质的不同,一味的要求教师套用统一模式。使得一部分教师教学十多年竟然不知如何上语文课为好。
我不是要一味的去“棒杀”模式化教学,当然在课改尝试的过程中,也有突破和创新,也有成功的“模式化教学典范”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等。教育和课堂应该是沉下心来研究的,它不是“搞运动”,教育是不可复制的。“东施效颦”的结果是可笑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语文?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哪里?
现在学生上课只会学套话,作文东拼西凑,很大程度我认为是所谓的“模式化”教学制造起了语文的“新八股”。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美国语文教学《灰姑娘的故事》,这堂课也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思索。
当我们的孩子对守时的概念还不刻骨铭心的时候,美国教师的这种潜移默化让我们释怀:其实有一种教诲可以是幽默。不经意间的守时教育,与那些疾风暴雨般的训斥效果哪个更好,不言自明;得体的妆扮的重要性,在孩子们会意的笑声中得到了认同。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学生的精神养成和培育方面看:真实地面对,没有半点做作。这是另一种价值观,一种对爱的另类的诠释,一种不矫情的演绎,让孩子对爱的理解升华,直至升华成一种博大的胸襟。今天的中国,离婚不是一个新鲜事,后妈并不少见,他们不是不好,只是有时不够好,而做到体谅和理解,是我们许多孩子将来幸福的前提。这里没有对爱的批评,没有对爱的任意曲解,一切在平淡中升华。而所有学科最好的教学就是人文的阳光撒满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允许存在差异,允许张扬个性,这应该是今天社会我们追求的教学理念。
最后从课堂的教学艺术气氛来看:美国的《灰姑娘的故事》课堂教学,有疑问:善于在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有惊讶:善于在学生迷茫时释疑,轻轻点拨后茅塞顿开。有猜想:通过猜想,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求职的心理定势。有笑声:课堂生动有趣,幽默诙谐。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教师处处给学生留下“空白”,让学生联想,透过有限去展望无限。
同样是一篇《灰姑娘》,中美教学模式的差异,体现出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版的“灰姑娘”,更多的是把语文课当作“语言训练”课,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
而美国的阅读教学,更强调品行教育,挖掘其中蕴含的意志品质,传授价值观和处世之道。
语文教学不能过度追求和框定“标准答案”,而失却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魅力。文学作品的写作与阅读,都是主观的感悟过程。教学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正确认识”教学模式”与“教学模式化”的不同。在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像北京人大附中的王君老师那样善于咬文嚼字,推敲生成语言,在语言玩味中绽放语文异彩的教师;更需要有像余映潮那样教学思路清晰,板块分明,懂得选点突破,重锤敲击的教师„„还需要„„但我们应清楚:教育创新不是搞运动,没有任何教育理念的支撑,自己添几个雅俗的名词;比如“八学四环节”“三段五套路”“快餐教学”等等就想登堂入室,这不是教学得法的体现,更又有悖“教学模式”。这是理念认识上的误区,把“模式”固化为了“模式化”。语文教师必须尽快走出“模式化”的复制和僵化里,要不真成了“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了。
第五篇:数学教学,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
数学教学,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
莱州市梁郭中学 孙伟艳
阅读是人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可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似乎形成了一种偏见,习惯性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
一、数学阅读特点
许多学生自学能力差,认为数学阅读很难,许多老师也认为阅读教学很难把握,这是由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决定的。
(1)语言抽象性与内涵丰富性。
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符号、图形符号等,理解每个数学术语,而这些符号往往内涵丰富,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要求在阅读中语言转换频繁,是一个内部语言的转化过程,最终要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数学定义或定理等,是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这样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
(2)逻辑严密性与思维严谨性。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数学材料主要以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呈现,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记忆、理解、抽象、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
(3)数学的阅读需要细致。
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正如学生所说,数学阅读“费脑子”,它不可能像语文阅读那样可以一目十行,只重情节,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需要认真细致,需要读写结合,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参与,所以也就更需要细致耐心的支持。
二、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 ,让学生学会阅读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有些教师常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翻开数学课本,缺乏数学阅读的习惯。这种状况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有时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教师依据数学教材的内容特点,可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适宜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设计了一个翻牌游戏,无论学生怎么翻牌,我都能够一眼看出哪张牌没动过,学生多次试验后感到不可思议。这时我便乘机说:“想知道我取胜的法宝吗?请阅读教材。”阅读兴趣的激发使学生有了自学的愿望,这就具备了愿意自学、掌握阅读策略的前提。
(二)、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学习方法”核心是方法,因此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课采取以下方法:
1、图文结合法。
由于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是不理解题意,分析不出解题的思路,因此,就休要教师引导学生写画并用,是抽象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可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每读一句话,对已知条件加以思考,得到部分结论,并写在旁边或标在图上,逐步推理,得到基本结果,为全面理解题目预作铺垫。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基本知识》这一章时,我就发现学生理解上出现了问题:把“点A在直线上”误认为“点A在直线上方”,“点到直线的距离”误解为“点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连线的长度”,“角的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线段AB的延长线”与“线段BA的延长线”等概念也经常混淆,我采用了以下措施。①写画并用,在读题目时要求学生把这句话画出来,例如“线段AB的延长线”,就要求学生画出图像,并与“线段BA的延长线”比较,使相似的语言得以澄清,“线段AB与CD互相平分”画出三个图:“AB平分CD”“CD平分AB”“AB与CD互相平分”。通过作图,理解图形的形成过程,加深概念印象,避免错误。例如:看到“角平分线”就标上两段相等的弧,看到“线段的中垂线”就标出两条相等的线段。利用画图可以做到数形结合,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加深理解,感悟新知。
2、推敲文字法。
文学语言的附加成分多用来渲染修饰,附加成分去掉了,一般不会影响主体的表达;而数学语言具有简练、严密、准确、抽象的特点,附加成分多是条件,如果忽略了,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失误,因此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要在阅读的前提下,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如,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法则:“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学生阅读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进行推敲:①法则中的“改变符号”是什么含义?②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是什么含义?③移项法则依据的是等式的什么性质?这样紧扣结论,细琢磨、深推敲,不仅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而且使学生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又如:“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里的“在同一平面内”就是不可忽略的附加条件,省略了该条件,这两条直线就可能是异面直线。
3、前后联系法。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阅读学习时,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只言片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如,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教材出示例题 后,有一段启发性文字:它们的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式才能计算。学生阅读后,对“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实质含义并不理解,为此,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异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思考:异分数加减法中“通分”是什么含义?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通分”、“同分母”的实质都是指相同分母的数或式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与教材中所提示的内容在算理上是一致的,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像这样融会贯通的阅读思考,不仅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增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从机械阅读到意义阅读的转化,真正增强阅读效果。
(三)、拓展内容,培养习惯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图文并茂,很对学生胃口,习题也形式多样,因此和适合学生独立阅读。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带得多,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真正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无论阅读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等)、数学学习指导读物,还是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或缺。拓展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从培养能力入手,多给予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多给一些阅读时间,多给一些阅读的材料;学生就会改变只要认真听讲,多做练习就能学好数学的观念,转而从培养自己的能力出发,培养自己的数学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普遍得到提高。
数学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