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4:1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第一篇: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摘 要 多媒体走进课堂,是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件大事,它在某些方面确实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但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过多过滥使用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而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误区 主体地位 文本对话 板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86-0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走进语文课堂的多媒体,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语文课堂通过多媒体方式,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静为动,突出重点、打破难点,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然而现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原来没有使用多媒体,一支粉笔一本书,全凭教师一张嘴;而如今课堂上全方位使用多媒体,学生老师却成了看客,已经陷入了另一种误区。

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由主动学习者演变为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语言文字材料的个性化的感悟。有的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制作画面精美、引人入胜的课件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一节课中教师不停地拖动着鼠标,屏幕上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交替上映,五彩缤纷的课堂,令学生应接不暇,由于较快频率的放映,表面上看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信息,然而多数学生走马观花,对于所学知识囫囵吞枣。整堂课老师轻松了,指导学生的时间少了,学生舒服了,练习的时间也少了,学生积累运用文本语言,感悟课文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荡然无存,教师和学生完全成了多媒体课件的看客和俘虏。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鸟岛》时,先是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鸟岛的位置,接着让学生观看多个鸟岛的视频,出示大量的飞鸟、鸟蛋图片,学生整堂课在图片、动画或者视频之间徘徊,并没有深入文本,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整堂课传统教学手段中的诵读感悟、师生情感交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都在美妙音乐、动画特效等光、声、图像的多媒体展示中被湮灭了,学生成为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

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从语文课的题材和内容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多媒体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师生对话、生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黄山奇松》时,为了防止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我没有按以往那样把课堂活动预设好,而是一上课,师生交流: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想让同学们轻松点,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什么地方呢?板书(黄山),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这几位同学有机会去过了,留下了印象。班上还有不少同学没去过,今天这节语文课,会带你走进黄山,让你饱览它的无限风光(一起看视频),然后,让学生说旅游感想,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你说黄山石怪,我说黄山松奇,同学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老师、同学交流、分享。而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可丰富了,在他们眼中黄山的松都变“活”了。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去读课文中优美的段落,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完全陶醉在文本中。最后我又及时鼓励学生回家继续搜集有关黄山松的资料,让他们自己去获得更大的收获,整堂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了课堂的参与者,而不再是看客。

二、忽视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以视听代替朗读

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能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很多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容量越大,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多,因此让学生以视听替代朗读、想像。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即使朗诵水平很好的教师也用班班通录音作范读,学生诵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已逐渐减少甚至没有了。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江南春》时,用的课件十分精彩,在典雅的古筝音乐声中,屏幕上出现一幅幅美丽的江南春景画面: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特定的情境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诗的内涵,提高他们欣赏古诗文的情趣。接着这位老师利用精美的课件逐字逐句为学生剖析诗意,领略诗的意境,分析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的写作方法。但令人遗憾的是,整堂课学生只朗读了两次课文。如此优美抒情的诗,仅依靠多媒体的展示解释、教师的讲解是难见效果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诵读感悟是理解诗中所含特有的韵味的唯一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怎么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得益彰,如:在诗歌教学时,多媒体绝不能替代学生的朗读,诗的意思、意境需要学生自己用心去感悟,可以让学生结合多媒体精美的画面、音乐反复地诵读,在声情并茂的诵读感悟中学生自然而然领悟了诗的意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是老师的精心讲解无法替代的。

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必要途径,诗句里包含的诗意,许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用画面和声音来表现,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才能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学生才能真正提高文化鉴赏水平。教学中我常利用多媒体创设让学生想读就读的情境,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同时,读的形式多样:齐读、个别读、引读、带读、赛读、分角色读、变姿势读等,根据读的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趣盎然的读书状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多媒体课件的幻灯片成了活动的黑板,而真正的黑板成了“白板”

一位教师教学《海底世界》,多媒体课件下了很大的功夫,海底动物的图片应有尽有,视频、音乐令人眼花缭乱,一节课上完黑板上居然没有写一个字,把本来应该写在黑板上的重点词句都挪到了课件里。课上完了,学生都沉浸五光十色的声影中,对这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十分模糊。

板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是一堂课全部知识的凝练和浓缩,是一种思维的再现。板书具有制作与呈现同步的特点,它可以帮助学生识记课文的重难点,也可以调节课堂节奏,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消化,符合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心理规律。多媒体教学缺乏传统板书对课堂知识的规划性、整体性功能,多媒体的分屏显示,使相互关联的教学内容处于分离状态,扰乱了学生获取文字信息的心理规律,因此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难以掌握。小学生年龄较小,如果将注意力都放在画面、声音、动画上,就会忽略授课内容。教师板书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课文里体现重难点的关键词句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历历在目,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我在教学《蚂蚁和蝈蝈》时,在出示课件的同时,把“蚂蚁”“搬粮”“勤劳”,“蝈蝈”“乘凉”“懒惰”,“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些重点词句有条理地板书在黑板上,学生通过板书复述课文、背诵课文,更好地把握了课文的主题。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要恰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找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发挥多媒体现代化作用。

第二篇: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也导致我们的教学也在发生悄悄的变化,教学工具的变化就显而易见,由以前的黑板板书变成多媒体的展示。在多媒体普及的同时,问题也开始出现。所以本文就现代教学中多媒体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多媒体教学。本文主要就多媒体制作、多媒体使用、多媒体的辅助性、多媒体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四方面提出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教学,融入了课堂实践,并以其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喜爱。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服务于教学,现就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谈我的观点和看法。

一、在课件制作上,粗制滥造,随意下载。有很多老师喜欢到网站上去下载课件,然后“东拼西凑”地组合成一个课件,甚或是看到一个还满意的课件就直接在课堂上使用。课件的教学步骤似乎符合教学的基本常规,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课件有些杂乱无章。在制作课件时,我们应注意进行优化。Ppt视图背景应统一,风格最好与课文的主题相契合。在制作内容上,应该注意内容的条理性与简洁性,不能什么内容都堆砌上去,尤其注意不要把课本上已有的东西在放到幻灯片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幻灯片中 1 文字的字号与颜色应统一规范,可以选择易于接受的颜色进行编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在课件的使用上,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有些老师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得很好,所以课件中总会插入一些精美的图片、生动的声音,这些固然能适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也会削弱学生思考的能力,而一味地去关注图片。而我们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欣赏图片,图片这时占据了“课本”的主人地位。曾经听过一个老师公开课上的《杨修之死》,她先从导入入手,然后作者作品简介、字词过关、整体感知、探讨研究、拓展延伸。整个课堂教学程序严谨而又流畅,但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一个字板书课件完全代替了板书,老师成了幻灯片的播放者,学生成了欣赏者。若是这样。便人人都能做老师了,只要会播放幻灯片就行,照着幻灯片念一遍内容即可。而多媒体只是我们教学的辅助工具,绝不能代替了老师。比如在作者作完成品简介时,我们应该做的只是对课文注释的补充,字词过关应采用填空的方式完成,以免去我们板书于黑板上的时间浪费,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三、在课件的辅助性上,课件完全成了教师的“代言人”。比如英语单词的朗读上,有的老师在网上一下朗读,自己在课堂上就完全不进行示范朗读了,而一味地“交”给了课件的录音朗读。这种情况发生在语文老师身上也不少见,整篇整篇课文都是录音朗读,甚至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未听过自己老师的朗诵。而作为这两门语言学科,朗读很重要,老师的亲自朗诵不仅展示语言类教师 的基本素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理工科类教师,经常会遇到绘图等情况,可现代多媒体也能制作图形的绘画、物体的变化等,于是老师变成会操作电脑画圆柱,在黑板上却画布出一根直线。作为一个理科老师,这些能力难道可以消失?现代社会的老师。不仅要能熟练地操作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要更能把黑板字写好、图画好、课文朗读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四、忽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显得本末倒置。下面是一小学老师讲的《坐井观天》课例:

师:这节课,两个动物朋友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学习,他们是谁呢?

(课件展示:一只飞翔的小鸟和一只呱呱叫的青蛙)

生:(很兴奋)小鸟!青蛙!

师:可是,小鸟和青蛙不知为什么事争论起来,你们想知道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请听故事《坐井观天》。

(大屏展示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动画演示,并配有课文朗颂带)

生:(抬头看着大屏,津津有味。)在这个教学导入片段中,教师利用课件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十分钟内,学生的教科书始终搁置在一边,教师在学生还没有通读教材的情况下,就直接向学生展示与课文配套的演示。虽然文本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少了,对语言的运用也少了。文本的内容并非是由学生通过阅读而感知,学生缺少了与文本的直接交流,阅读能力也随之降低。而小学阅读教学,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要注重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特别是低段的阅读教学,只有在文本中字、词、句上下功夫,才可能产生实效。

多媒体教学确实在现代教学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千万要弄谨记它只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如果教师正确地使用,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第三篇: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南宁市白沙路学校 刘宁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世纪呼唤创新教育,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它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然而,目前这种教学方式正处于试验阶段,难免有弊漏之处,我就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所见几个误区。

误区一:形成固有模式,才能保证“节节通”

所谓“节节通”,一般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程序通、教师课堂应用通、教学口语引导通、学生思维应变通等,一些教师用一种模式去上课,一节或几节下来,经总结认为那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其效果比较乐观,于是认定了这种模式,甚至在今后的多媒体教学或比赛中全盘应用,不可否认,这是找到了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但是,要知道,书是死的,但是书的内容是活的(即内容不一,形式、文体多样),人也是活的,再者,“多媒体”的内涵也是活的。一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同一种或几种教学内容中,学生配合良好,也许效果不错,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这种模式,也不代表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都乐于接受这种模式,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固有模式,成了教学模式推陈出新的障碍,没有体现“多媒体”教学这一内涵。

误区二:教学互动过程中,计算机应用起主要作用

多媒体课堂教学,无疑给师生一个很广阔的互动空间,其交互性与广域性的特征,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奠定了基础。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辅助消化——形成认知——吸收保持,而计算机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因此,不应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说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通过网络进行合作学习,并和教师形成互动。如: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就某一专题进行小组讨论等等。这样教学方式灵活,学生参与意识更强,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有利于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在课堂教学上,对多媒体的应用要用到实处,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应合理、有效地利用仅有的几十分钟。我在去苏州比赛的时候也听了几节课,发现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教学交流手段的多样性,老师就通过网页与学生进行交流课文问题,一节课下来,老师把时间大量花在电脑上,很少出声讲课,我觉得一些简单的问题,老师和学生口头交流就可以了,而且可能效果会更好,也更有利于语文教学中所要求的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没有必要太注重应用电脑这种形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一堂计算机应用课。所以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某些传统教学经验不能丢。

误区三:紧系课件内容展开教学,就是成功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离不开课件,一个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有形有色地把授课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而且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于是,有些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紧扣课件内容展开教学,就是满意的多媒体教学。这使得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容易不知不觉走入这一误区。对于这点,我感触较深。有一次,我到一中学上课,那节课,我上的是八年级下册的《春酒》,课前我做好了充分准备,我搜集大量的图片做课件,版块很多,做得很细。上课时,我根据课件一环扣一环的上,不断点击鼠标,课堂上所涉及的问题和答案几乎都投到大屏幕上,课堂很热闹,我也很忙。课后,评课的老师说,你的课件做得很精美,但是,你被课件牵着走,跳不出来,我们是用课件辅助教学,而不要被课件束缚。至此我才认识到,我们应本着课程主要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而不是依着课件顺序逐项展开教学,不应拘于课件、依赖课件、视课件为关键,不要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多变的特点。

误区四:越是精巧的课件越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可想而知,缺少课件,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能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象、声音、动画等手段,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器官,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有的教师以制作精美课件、引起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把课件制作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作为重点抓,却疏忽了其“科学性”和“教育性”。就我个人认为,课件制作要有三忌:一是华而不实、花里胡俏;二是呆板单调、索然无味;三是生搬硬套、胡拼乱凑。一个多媒体课件应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不能单纯为吸引学生而“艺术”。

以上仅为我个人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发现的几个在多媒体教育教学中常走的误区,有些观点尚或不够成熟。

总之,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它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生动机。据有关实验研究表明: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利于知识的保持。但我们也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正如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陆天池所长所言:“在多媒体教学上,现实的操作策略是,走一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的符合认识规律的道路”。因此,我们面对今天新的教育局势,要勇于进取,不断探索适应新局势下的新型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努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走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走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化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毋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但由于国内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的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和设计上存在科学性和必要性问题;有的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些是阻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提出自己粗浅的想法,与同行交流: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多媒体课堂教学决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形式都是不可取的。如我们在讲授“晶体结构”这一节时,可设计NaCl、CsCl、CO2等结构模型,通过不同角度透视、旋转及切割,使学生从课本插图中对晶体结构的平面感觉上升到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设计课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犯科学性错误,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笔者曾见到一个胶体的课件,其中演示胶体的电泳实验中粒子移动的动画时,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完全地从阳极流向阴极,从阳极到U形管的中间部分的溶液全部变为无色,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可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编制多媒体课件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

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只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当前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认识,认为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有三维动画,若课件中没有三维动画的演示,则此课件的档次就不高。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多媒体课件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如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况且三维动画不能替代真实的模型。

总之,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误区才能使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发展少走歪路,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第五篇:走出物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走出物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对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的反思

青铜峡市邵刚中学 师树军 75160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逐步普及和推广,勿庸置疑,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教师认真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作为教学信息的传输渠道与载体,其容量之大、传输效率之高是多媒体教学成为当前教学技术手段主流的直接原因。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处在起步阶段,一些教师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具体表现在,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在多媒体课件制做中犯了科学错误等。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关系

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可见多媒体教学必须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来简单地代替教师的授课,笔者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将多媒体生吞活剥到自己的课堂中,或大屏幕投影,或大屏幕电视,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静悄悄地看,声光流动、有趣、多彩,但华而不实,本该由学生操作的实验变成了动画图象,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例如,笔者曾听过一节被某学校领导认为是大胆尝试多媒体手段教学的示范课,授课内容是“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教师首先播放了历时6分钟的卡通故事——猴子捞月亮,接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就故事中看到的现象说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笔者在此不敢妄下结论这是一节事先排练好的作秀课,但我身为一个多年从事物理教学的人也难以从中看出所谓的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更何况初学的孩子!平面镜成像规律本该是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得出结论,结果授课教师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多媒体手段,导致顾此失彼、本末颠倒。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又有多少呢!

二、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历代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推广使用,一些教师正走向一种“误区”,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每节课必言多媒体,而不去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撇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课堂效果,一味地去追求表面上的丰富多彩,课堂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象,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类似看一场演出,教师成了电影放映员,这反而降低了课堂效果。这种认识误区在一些学校的管理者身上也很突出,机械性地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上够规定数量的多媒体课时,甚至是要求教师每节必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活动中竟然以教师在课堂中有没有使用多媒体或者是使用了多少媒体手段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管理者的错误认识使授课教师往往勉强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堆积到计算机上来,难怪有许多教师发出“这是书本搬家,毫无必要”的感叹,在一些评优课竞赛活动中,一些评委还存在“没有电教手段不予考虑”的思想也是要不得的。

本人认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要充分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必须破除“多媒体迷信”,不能认为有了多媒体手段才算得上是现代化教学,迫使一些教师生搬硬套多媒体,本无必要也非用不可,最终结果是表演作秀、哗众取宠。我们不能置课堂教学效果于不顾,而应客观地考虑传统方面的因素,如教师教学语言、教态、板书等,也只有如此,才能指引多媒体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致于顾此失彼。

三、多媒体教学必须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这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精华所在,我们应用多媒体的目的就是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直观、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但决不能只停留于表现形式上,那样就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误导学生,笔者在讲授“磁场的性质和特点”这一抽象的概念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模拟了磁场的性质和特点,将这种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非常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原本很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无论是听课教师还是学生都反应良好,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取得了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可见,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概念的理解程度,增强知识记忆效果,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必须注重科学性和必要性

随着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通常喜欢用自己开发的课件,应用时会更加得心应手,但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和必要性,防止课件的“文字化”、“过量化”、“单一化”、“杂乱化”及课件的不可操作性。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公开课教学,这位教师设计的“并联电路的连接”课件中,当开关将电路接通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设计者将电流设计成像河水一样从电路的一端慢慢流向另一端,事实上当开关闭合时,整个电路中同时有电流流动,而不是缓慢地从一端流向另一端。可见,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必须要吃透教材,绝不能出现科学知识的错误,对学生产生误导。

五、应用网络媒体资源要坚持博采众长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眼下,随着校园互联网的开通,广大中小学教师拥有了巨大的多媒体资源库,我们能够充分汲取他人优秀的多媒体软件为我所用,既节约了时间又减轻了工作量。但是,我们在利用别人劳动成果时,必须坚持博采众长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切忌照抄照搬。一些教师不研究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懒于自主开发课件,习惯照搬别人现成课件,常常使多媒体教学 产生东施效颦的结局。岂不知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都是有差别的,古人早就懂得淮南之橘种到淮北便成枳的道理,我们当代教师怎么能不懂得这个道理呢?有些教师甚至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案例、课件、论文等竞赛活动中,急功近利,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严重地违背了学术道德,产生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多媒体教学逐渐代替传统的课本加粉笔是时代的必然,然而它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其“辅助”作用,正确运用于课堂教学。只要我们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优秀教学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开发多媒体软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恪守学术道德,就一定能够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殊作用,为多媒体的普及运用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下载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媒体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已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求。多媒体教学是今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一个......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与策略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与策略 上饶市第六小学 郑水芳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误区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 教学中的运用与误区 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信心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

    语文教学应走出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

    语文教学应走出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正以令人惊喜的速度走进课堂。。但是,毕竟这是一种新型的手段,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

    走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5篇

    走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对多媒体辅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李红 女 大专 黔西县新仁小学 4671200 551505) 摘 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90年代以来重视以教学设计......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顺河学校 张修群 内容摘要: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使用,它既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动力,也提出了该如何把握好多媒体在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