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李克锋+社会保障教学大纲与实施方案 2[推荐]
《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实践目的与任务
(一)实践目的1.增加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对前期理论教学效果进行检验;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深入基层的作风和习惯。4.培养学生深入调查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践任务
1.根据任务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 2.结合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发言,并提交总结报告; 3.观看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相互交流心得。
二、课程实践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实践的要求 1.总学时:9学时
2.开课班级:2011级人力1班;2011级人力1班﹡、2班﹡
3.指导教师:李克锋
(二)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1.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关要求相一致,并服从学校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2.《社会保障学》授课教师是实践课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3.课程实践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或分组完成。
三、课程实践的内容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
依据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的态度、整个活动有序展开的程度、相关实践的效果和报告的质量综合进行评定。课程设计成绩按百分制进行记分,占期末考试成绩的20%。
《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实践任务1:走近社会保障经办机构
【实践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加深学生对社会保障模块的认识,熟悉社会保障业务流程;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实践的内容和要求】:
学生分组到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阳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安阳市社会保障中心、安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参观和学习。
1.组织形式:采用分组指导形式,每组学生6—8人,分工合作
2.考察地点:各政府社保经办机构办公场所,可自由选择
3.学时安排:3学时
【实践时间】:国庆节后2周之内
【实践成果】:观摩报告(附相关考察图片)
【注意事项】:
1.全组分工合作,同出同归,安全第一
2.做好前期筹备工作,不仓促行动
3.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得影响参观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和环境,杜绝有损学校和个人形象的行为
4.观摩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不得造假
实践任务2:东风路老人麻将一条街访谈调研
安阳市东风路(文明大道至文峰大道段)路西(老人麻将一条街),每天下午附近的很多老人都会聚集在这里聊天、打麻将、锻炼等,热闹非凡,是学生们了解安阳市老人状况的理想去处。
【实践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加深学生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全面认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
4.培养学生尊老、爱老、亲老、敬老、助老的优良品德;
5.向安阳市民展示安阳师范学院学院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养。
【实践的内容和要求】:
1.组织形式:采用分组指导形式,每组学生6—8人,明确分工,配合完成2.访谈形式:组内学员根据任务分配,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可采取一对一、二对
一、多对
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做好访谈记录。
3.学时安排:3学时
【实践时间】:每周均可(可考虑中秋、国庆、重阳、元旦等节日前后)
【实践成果】:小组提交访谈调研报告(附相关现场照片和表格、数据)
【注意事项】:
1.全组学员同出同归,安全第一。
2.务必做好前期筹备工作,不仓促行动。可先到现场进行观察体验,了解熟悉情况。组与组之间可相互借鉴学习,组与组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3.最好备有调查问卷表或访谈问题表;组内最好有能听懂、能说安阳话的本地学生(如果没有,可请其他专业学生或社会人士帮忙);访谈对象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年龄、性别、健康、生活状况等要合理选择(比如不能都是女的)。
4.组内学员务必明确分工,相互合作,同心协力。
5.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杜绝有损学校和个人形象的行为。注意与老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态度要诚恳,尊重老人,理解老人,关心老人。做到有礼,有节,有进,有退。
6.报告格式要规范,内容要详实,不得造假。
实践任务3:经典电影观摩
电影是创作者价值观的艺术化表达,电影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现实社会的影子,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中反映或折射了更多的社会问题。推荐的几部经典电影中,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看电影来学习,是学生们非常乐意做的。
【实践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习惯和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思考、分析艺术品中存在的社会保障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践的内容和要求】:
1.推荐电影:《女人四十》《桃姐》《盲井》《暖春》《三峡好人》《迫在眉睫》,任选一部或多部观摩
2.组织形式:可以分组或集体观影,但观影心得报告须独立完成3.学时安排:3学时
【实践时间】:第四章 社会保障相互关系讲授之后1-2周之内
【实践成果】:电影观摩心得报告(自拟题目,报告核心主题是运用所学的社会保障知识分析电影中反映的社会问题)
实践任务4:深度透视:壹基金与慈济会
民间慈善组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陆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的是李连杰的壹基金,而华人世界最具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当属证严法师的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把这两个典型组织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非常有意义。
【实践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使学生深入了解民间慈善组织在社会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熟悉民间慈善组织的运作和管理;
4.了解李连杰和证严法师,以及二人创办的民间慈善组织。
【实践的内容和要求】:
1.组织形式:个人独立搜集李连杰的壹基金和证严法师的慈济会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提交心得报告
2.时间选择:个人自由选择
3.学时安排:3学时
【实践时间】: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讲授之后1-2周之内
【实践成果】:心得报告(word格式,1000字以上,打印提交。同学间不得相互抄袭,内容不得雷同。)
第二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大纲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大纲
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大纲》的说明
1.课程的性质、任务:
课程的性质:专业必修课
任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在第三法域中居于基础性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重要。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是法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科,目前各高等院校法学院系均已开设,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知识结构合理的法学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既涉及第三法域中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涉及数量众多、内容庞杂的法律法规的运用。
2.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各项劳动保障制度的重要法律规定,了解本学科的全貌及内在联系、前沿热点问题,并具备分析、解决常见劳动保障争议案件的基本技能。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学时数:34学时(课堂讲授28学时,集中式的案例讨论4学时,机动2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系私法公法化、公法私法化法律运动之产物。既与私法、公法的一些理论有涉,也在不断完善的社会法理论中丰富自己,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但由于与民法的天然联系及民法之重要性,学习本课程之前,须已掌握了民法总论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郭婕主编,刘俊副主编:《劳动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3)关怀:《劳动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贾俊玲:《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覃有土、樊启荣:《社会保障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参考书:
(1)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德)W·杜茨著:《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美)罗伯特·A·高尔曼:《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英)凯瑟琳·巴纳德:《欧盟劳动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5)林嘉:《劳动法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董保华:《劳动合同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7)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8)黎建飞:《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0)种明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主要教学方法:
传统讲解并结合课堂讨论及案例教学、积极推进诊所式教学法。
7.开课及编写大纲单位、课程负责人:
开课及编写大纲单位:经济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研室 课程负责人:刘俊教授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劳动法的地位、劳动法的适用范围。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劳动法的概念(包括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概念和内容、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确定方法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了解劳动法的地位以及与相邻法律部门的联系和区别、劳动法的价值、劳动法的法律渊源、劳动法学体系。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本章难点为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雇用关系的区别,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学时:共2学时。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掌握)
广义: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1994年7月5日颁布、1995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二、劳动关系(掌握,并能在案例中运用此项知识认定劳动关系,正确区分劳动关系和与雇用关系、承揽关系等。)
(一)含义: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社会劳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2、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
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
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
三、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掌握)
(一)确定标准
(二)种类
1、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2、某些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3、某些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关系
4、工会组织和职代会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
5、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与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第二节
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
一、劳动法的地位(了解)
(一)法学认定独立部门法的标准及意义
1、标准:调整对象、调整方法、调整对象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程度。
2、意义
(二)劳动法是否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探讨
二、劳动法的作用(了解)
从劳动者、用人单位、国家三个方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探讨劳动法的作用及价值。
(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
(四)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第三节
劳动法的形式、体系和适用范围
一、劳动法的形式(了解)
劳动法的渊源、各层次立法之间的效力关系
二、劳动法的体系和适用范围
(一)劳动法的体系(了解)
劳动法的体系划分、各组成部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适用范围(掌握,并能准确认定相关人员是否适用劳动法)
1、地域适用范围:劳动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境内包括我国的领土、领空、领水及其地下层和上空,根据国际法视为我国领域的我国驻外使馆和航行于公海和外国领域内的劳动关系主体。无论是中国人、中国组织还是外国人、外国组织,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律适用劳动法,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国家的主权原则。
2、对人的适用范围:《劳动法》总则规定“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3、时间适用范围:1995年1月1日,无溯及力。
三、劳动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劳动法的各项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思考题:
1、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雇用关系、委任关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劳动法为什么在调整劳动关系外还要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3、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吗?为什么?
4、劳动法有哪些法律价值?应如何理解这些价值?
5、我国劳动法对哪些人适用?家庭保姆、出租车司机、邮政代办人员、保险业务推销员、公司总经理、工厂厂长、学校教师等是否适用劳动法?为什么?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主要是中外劳动法、国际劳动法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动态。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劳动法产生的标志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国际劳动法的范围、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性质、特征和立法原则、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了解劳动法在产生初期的特点、20世纪后各国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国际劳动法思想的产生及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法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劳动法产生的社会基础、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法的影响 学时:本章所有内容由学生自学,教师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第一节
劳动法的起源
一、劳动法产生前对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了解)
二、劳动法的产生及其社会基础(掌握)
(一)产生时间及标志
(二)产生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外国劳动立法简况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了解)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立法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立法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了解)
第三节
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掌握)
(一)中国工人阶级争取劳动立法的斗争
(二)北洋政府的劳动立法
(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劳动立法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劳动立法
(五)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
二、新中国的劳动立法(掌握)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劳动立法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劳动立法
(三)我国劳动立法的低谷时期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立法
第四节
国际劳动立法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掌握)
(一)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
(二)国际劳工组织机构
三、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原则与内容(掌握)
(一)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原则
(二)国际劳动法的形式与内容
思考题:
1、哪些社会因素决定了劳动法的产生?
2、从历史发展来看,劳动法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3、劳动法产生初期有什么特点及局限?为什么?
4、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法有什么影响?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何不同的体现?
第三章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讲述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是劳动法价值与具体制度间的桥梁。学习本章要掌握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各项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其具体内容。
重点和难点:确定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各项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 学时:本章所有内容由学生自学,教师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第一节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掌握)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与依据(了解)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了解)
第二节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掌握)
二、贯彻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掌握)
三、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掌握)
四、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掌握)
第三节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不同观点(了解)
思考题:
1、应当确立哪些原则作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为什么?
2、劳动法各具体基本原则各有哪些内容?
3、劳动法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劳动法基本原则有哪些重要作用?
第四章
劳动法律关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围绕劳动法律关系这一劳动法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而展开。学习本章要掌握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及主体资格、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征,劳资双方的基本劳动权利和基本劳动义务、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种类,各类劳动法律事实与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之间的关系。应学会运用本章的基本原理分析具体劳动法实例。
重点和难点: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资双方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和各类劳动法律事实与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之间的关系。
学时:共1学时。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掌握)
(一)概念: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经劳动法调整的结果,劳动法律关系必须反映现实劳动关系的内容。
区别:劳动关系属于经济范畴,而劳动法律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思想意志关系;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的产生前提是劳动,劳动法律关系的前提则是劳动法律规范。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掌握)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一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了解)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劳动者(掌握,并能在实例中运用)
(一)劳动者的法律含义
(二)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
法律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所基于的两个条件:
1、达到法定年龄。
2、具有劳动能力。
(三)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1、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2、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只能依法由本人实施,不能由他人代替。
3、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要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差别的限制.4、公民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劳动法律关系,一般就没有条件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
二、用人单位(了解)
(一)用人单位的概念和种类
(二)用人单位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
(三)用人单位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的含义(了解)
(一)一般权利义务的含义
(二)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的含义
二、劳动者的劳动基本权利(掌握)
(一)劳动权
(二)劳动报酬权
(三)劳动保护权
(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五)生活保障权
(六)合法权益保护权
三、用人单位用人权(掌握)
(一)招收录用职工权
(二)合理组织调配权
(三)劳动报酬分配权
(四)劳动奖惩权
(五)辞退职工权
第四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了解)
二、有关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几种不同观点(了解)
(一)劳动力客体说
(二)基本客体与辅助客体说
第五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了解)
二、劳动法律事实及其种类(掌握)
(一)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
(二)劳动法律事实的种类
三、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条件(掌握)
(一)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
(二)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变更的法律事实
(三)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
思考题:
1、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2、劳动法规制的劳动者应满足哪些主体资格要求?已退休但仍在工作的自然人是否是劳动者?
3、自然人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相比,有哪些特殊之处?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殊之处?
4、劳资双方各有哪些基本劳动权利和基本劳动义务?
5、请举例说明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劳动法律事实各有哪些?
第五章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内容为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经劳动法调整后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学习本章要求掌握: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劳动行政部门的职责、工会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以及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重点和难点: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工会的权利和义务。学时:本章所有内容由学生自学,教师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第一节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一、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掌握)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了解)
(一)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二)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三)工会活动方面的法律关系
三、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掌握)
(一)是集管理因素与服务因素为一体的法律关系
(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且不许以营利为目的的法律关系
第二节
劳动行政部门
一、劳动行政部门的设置(了解)
二、劳动行政部门的法律地位(了解)
三、劳动行政部门的职责(掌握)
(一)国务院劳动部的主要职责
(二)各级地方劳动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
第三节
劳动服务机构
一、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了解)
(一)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概念
(二)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任务
(三)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劳动就业服务管理
二、职业介绍机构(了解)
(一)职业介绍机构的概念
(二)职业介绍机构的职责
三、职业培训机构(了解)
(一)职业培训机构的概念和种类
(二)职业培训机构的条件和审批
(三)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对象和经费来源
四、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了解)
第四节
工会
一、工会的性质和地位(掌握)
(一)工会及工会立法
(二)工会的性质
(三)工会的法律地位
二、工会的设置和职能(了解)
(一)我国工会的设置
(二)我国工会的职能
三、工会的权利与义务(掌握)
(一)工会的权利
(二)工会的义务
思考题:
1、附随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有何联系与区别?
2、国家(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起到哪些作用?
3、我国法律在劳动者组织、参加工会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4、工会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5、结合当前我国出现的劳动者权益屡被侵害的现象,谈谈我国工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第六章
促进就业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国家或政府在劳动就业方面的职责,职业介绍的概念,职业介绍机构的种类及我国法律规制职业介绍的主要规定,特殊群体的就业保障和就业服务的概念和内容。
重点和难点: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我国法律规制职业介绍的主要规定。学时:共2学时。
第一节
促进就业制度概述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掌握)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
劳动。
(二)劳动就业的特征
1、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
2、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行为能力
3、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4、劳动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5、劳动就业必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二、我国劳动就业的立法概况(了解)
(一)我国劳动就业立法建立和形成阶段
(二)我国劳动就业立法低谷阶段
(三)我国劳动就业立法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三、政府对劳动就业的职责(掌握)
(一)促进劳动就业
(二)保障劳动就业
四、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了解)
(一)统包统配的行政性劳动就业制度
(二)以市场为主导的劳动就业制度
五、劳动就业的意义(了解)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意义(了解)
(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二)劳动力市场的分类
(三)劳动力市场的意义
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掌握)
(一)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含义
(二)职业介绍所
1、设立条件
2、设立程序
3、权利义务
(三)境外就业服务机构
1、设立条件
2、设立程序
3、权利义务
第三节
就业保障
一、妇女就业的保障(了解)
(一)保障妇女就业的法律依据
(二)妇女就业保障的主要内容
二、残疾人就业的保障(掌握)
(一)就业方针
(二)优惠政策
(三)保护措施
三、退役军人就业的保障(掌握)
(一)退役义务兵的就业规定
(二)退役志愿兵的就业规定
(三)退役军官的就业规定
四、少数民族人员的就业保障(了解)
第四节
就业服务
一、就业服务的概念和内容(掌握)
(一)就业服务的含义
(二)就业服务的内容
二、发展就业服务事业(了解)
(一)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二)发展职业介绍机构
(三)开展就业训练工作
(四)办好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五)搞好失业救济,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三、就业服务的管理体制(了解)
(一)国家就业服务管理机构
(二)地方就业服务管理机构
思考题:
1、什么是劳动就业?法律上所称的就业与经济学上的就业是否相同?
2、什么是就业(或职业)歧视?法律应当如何规制?
3、政府在劳动就业方面有哪些职责?并请举例说明。
4、申请设立职业介绍机构及境外职业介绍机构各应具备哪些条件?申请程序依次是什么?
5、我国对哪些群体进行特殊就业保障?为什么对他们要予以特殊保障?
第七章
劳动合同
学习目的与要求: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别劳动法的核心。学习本章要掌握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劳动合同变更、终止、解除的概念,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劳动合同解除的事由、程序及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终止时的特别规定,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要能运用本章相关知识解决劳动合同争议案件。
重点和难点:劳动合同的内容,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劳动合同解除的事由及程序,劳动合同终止时的特别规定,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学时:共7学时。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掌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掌握)
(一)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职责上的从属关系
(三)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的规定
(四)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五)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三、我国劳动合同的立法(了解)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一、法定条款(掌握,并能运用)
(一)劳动合同的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合同终止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二、约定条款(掌握,并能运用)
(一)试用期
(二)保密事项及竞业禁止
(三)当事人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掌握)
(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
(二)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了解)
(一)要约
(二)承诺
三、工会在订立劳动合同中的作用(了解)
第四节
无效劳动合同
一、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了解)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对当事人全部或部分不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掌握,并能运用)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三、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了解)
(一)撤销合同
(二)修正合同
(三)赔偿损失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与终止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了解)
(一)实际履行原则
(二)全面履行原则
(三)合作履行原则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掌握,并能运用)
三、劳动合同的终止(掌握,并能运用)
第六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掌握,并能运用)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掌握,并能运用)
(一)过错性解除
(二)非过错性解除
(三)经济性裁员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掌握,并能运用)
(一)预告解除
(二)即时解除
四、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掌握,并能运用)
五、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掌握,并能运用)
思考题:
1、劳动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相比,有哪些特殊之处?
2、对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规定应当如何理解?应如何认定和处理事实劳动关系?
3、劳动法为什么要规定不定期劳动合同?
4、竞业禁止的约定的正当性基础是什么?如何衡量其合法性?
5、劳动合同解除、终止与一般民事合同解除、终止的法律规定相比有何特别?为什么存在这些特别之处?
6、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性质是什么?在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否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八章
集体合同
学习目的与要求:集体合同制度也是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集体劳动法的核心。学习本章要求掌握集体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的发挥作用的机理,平等协商代表的确定、义务和保护性法律规定,集体合同订立的内容和程序。
重点和难点: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义务和保护性法律规定,集体合同订立的内容和程序。
学时:共1学时。
第一节
集体合同概述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掌握)
集体合同,也称集体协议或团体协约,是指工会或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或其组织之间就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书面协议。
二、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掌握)
(一)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
(二)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企业职工权益的规定。
(三)集体合同的订立必须经过双方协商谈判,达成书面协议。
(四)集体合同签订的直接目的在于规定本企业职工的一般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五)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三、集体合同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四、集体合同的作用(了解)
(一)集体合同是确保职工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的必要手段
(二)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与公平的有效措施
(三)集体合同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四)集体合同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集体合同的内容与订立程序
一、集体合同的内容(掌握)
二、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掌握)
(一)集体协商,拟定集体合同草案
(二)讨论并通过集体合同草案
(三)签署集体合同与审查备案
第三节
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与终止
一、集体合同的履行(了解)
二、集体合同的变更与解除(了解)
三、集体合同的终止(了解)
思考题:
1、在劳动法体系中,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有什么重要意义?
2、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3、在平等协商中,协商代表有哪些义务?
4、试述集体合同的效力。
5、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实现的状况怎样?你认为有何成功与不足?
第九章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涉及劳资关系中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劳动基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概念、种类以及法律法规于此方面的主要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及其法定条件。
重点和难点:几种特殊的工时制和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定条件。学时:共2学时。
第一节
工作时间制度
一、工作时间概述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及其特点(掌握)
1、概念:工作时间,是指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一昼夜之内和一周之内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
2、特点:
(1)既有标准工作日的规定,又有标准工作周的规定,同时也有其他标准工作时间的规定。(2)无论是标准工作日,或是标准工作周的法律规定,都仅仅确立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上不得突破的上限标准。
(3)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制度,是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
(二)工作时间立法概况(了解)
二、工作时间法律规范的作用(了解)
(一)利用工作时间制度,协调劳动报酬分配关系
(二)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三)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
(四)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促进社会就业
三、确定工作时间的依据(了解)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二)劳动者在生理上能够承受的限度
(三)人口因素
(四)劳动者在心理上能够承受的限度
四、我国现行工作时间立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并能运用)
(一)标准工时
(二)计件工时制
(三)缩短工时制
(四)其他工时制
1、不定时工作制
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二节
休息时间制度
一、休息时间的概念(掌握)
休息时间是劳动者按法律规定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由自己自行支配的时间。
二、休息时间的种类(掌握,并能运用)
(一)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
(二)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三)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日
(四)法定节日休假时间
(五)探亲假
(六)年休假
第三节
加班加点制度(即延长工作时间制度)
一、加班加点的概念(掌握)
职工在法定节日和公休日进行工作,称作加班;超过日标准工作时间进行工作,称为加点。
二、加班加点的一般规定(掌握,并能运用)
(一)严格限制加班加点
(二)加班加点的一般规则
1、实行三方协商原则
2、不得超过法定限制时间
三、加班加点的特别规定(掌握,并能运用)
思考题:
1、我国规定了哪些非标准工作时间制度?分别适用于哪些劳动者?
2、各国关于工作时间立法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3、我国法律对劳动者休息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4、对我国目前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学术界存在哪些争议?
5、我国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应遵循哪些特别规定?
第十章
工资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涉及工资有关的劳动基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工资的概念、特征,工资的主要形式,工资分配原则,最低工资的概念、确定的因素及程序,最低工资的计算、支付及其适用范围,特殊情况下工资的支付和工资保障措施。
重点和难点:工资的概念及特征,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及其计算、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和工资保障措施。
学时:共2学时。
第一节
工资概述
一、工资的概念及其实质(掌握,并能运用)
(一)概念
工资,是用人单位按照法定和约定的标准,以货币形式向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
(二)实质
工资是按照劳动计算的劳动者的必要劳动的转化形态,是以劳动为计算尺度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二、工资分配原则(掌握)
(一)按劳分配原则
(二)宏观调控原则
三、我国工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一)建国初期工资制度初建阶段
(二)第一次工资改革阶段
(三)第二次工资改革阶段
(四)第三次工资改革阶段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制度
第二节
最低工资制度
一、最低工资概述
(一)最低工资的定义及其特点(掌握,并能运用)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条件下,由所在用人单位依据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支付的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具有以下特征:
1、最低工资保障范围,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也包括劳动者赡养的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
2、最低工资数额由最低工资率确定。
3、最低工资只确定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
4、最低工资标准只有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才能适用。
(二)最低工资与标准工资和基本生活费之间的关系(了解)
二、最低工资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三、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掌握,并能运用)
(一)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
(二)最低工资标准的构成
(三)最低工资的确定程序
(四)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
(五)最低工资的计算与支付
第三节
津贴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一、津贴制度(了解)
(一)津贴的性质及其作用
(二)津贴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掌握,并能运用)
(一)加班加点工资
(二)休假期间工资
(三)停工期间的工资
(四)履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
(五)学习和培训期间工资
第四节
工资保障制度
一、保障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立法(了解)
二、保障工资按规定支付的立法(掌握,并能运用)
三、严禁非法扣除职工工资的立法(掌握,并能运用)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劳动者常见的劳动所得中哪些属于工资?哪些不属于工资?为什么?
2、工资分配时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对最低工资制度,学术界存在哪些争议?你作何评价?
4、最低工资制度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举例说明哪些劳动者不适用?为什么?
5、按我国现行法律应如何计算加班加点工资?请举例说明。
6、如何确保劳动者及时、全额地获得工资?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涉及劳动者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劳动基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特征、基本方针,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关系中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重要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关系中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重要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
学时:本章所有内容由学生自学,教师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概述
一、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概念和特征(掌握)
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立法基础(了解)
三、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方针(掌握)
四、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了解)
(二)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掌握)
(三)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掌握)
五、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立法概况(了解)
(一)外国及国际劳工立法概况
(二)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立法概况
第二节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基本规定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掌握)
(一)国家直接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
(二)用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安全卫生教育制度(了解)
三、安全卫生标准制度(了解)
四、安全卫生认证制度(了解)
(一)对企业安全卫生生产资格的认证
(二)对特殊岗位或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认证
(三)对特殊设备和产品的安全认证
五、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了解)
六、安全卫生检查与监察制度(掌握)
(一)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二)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
第三节
劳动安全技术规定
一、劳动安全技术规定的概念和特点(了解)
二、劳动安全技术规定的基本作用和法律意义(了解)
(一)劳动安全技术规定的基本作用
(二)劳动安全技术规定的法律意义
三、劳动安全技术规定的基本内容(掌握)
(一)工厂劳动安全技术法律规定
(二)矿山企业劳动安全技术法律规定
第四节
劳动生产卫生规定
一、防止粉尘危害的规定(了解)
二、防止有害有毒物质中毒的规定(了解)
三、防止噪声和强光刺激的规定(了解)
四、防暑、降温和防冻取暖的规定(了解)
五、通风照明方面的规定(了解)
六、个人防护用品和保健方面的规定(了解)
七、职业病防治及处理规定(掌握)
第五节
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一、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了解)
二、伤亡事故的种类(掌握)
三、伤亡事故的报告和调查(掌握)
四、伤亡事故统计(了解)
五、伤亡事故的处理(掌握)
思考题:
1、劳动安全卫生立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2、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3、我国目前关于职业病防治及处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4、我国目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劳动者职业健康经常受到侵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从法律层面解决该问题?
5、简述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框架。
第十二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劳动过程中的特殊保护。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含义和主要法律法规规定。
重点和难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规定。学时:共1学时。
第一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概述
一、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法律意义(了解)
二、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立法概况(了解)
(一)外国及国际劳动立法概况
(二)我国的立法概况
第二节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
一、女职工劳动权的保护(掌握)
(一)以就业为核心的保护
(二)以不被非法辞退为核心的劳动权的保护
二、禁止安排妇女劳动者从事有损生理机能的工作(掌握,并能运用)
三、经济权益的保护(掌握)
四、女职工生理变化过程中的保护(掌握,并能运用)
(一)女职工的经期保护
(二)女职工的孕期保护
(三)女职工的产期保护
(四)女职工的哺乳期保护
五、女职工权益被侵害时的保护(掌握,并能运用)
(一)女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保护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
(二)对女职工权益保护处理的及时性
(三)加大了对侵害女职工权益的单位负责人或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第三节
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一、最低就业年龄规定(掌握,并能运用)
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掌握,并能运用)
(一)缩短工作时间的规定
(二)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三)强制体检规定
思考题:
1、各国在近代为什么纷纷对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工进行特殊保护?
2、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进行特殊保护是否会影响他们就业?为什么?
3、试比较我国、国际劳工组织及欧盟关于女职工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
4、简述我国法律关于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社会保障的结构,社会保障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救助和扶贫。
重点和难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救助。
学时:共2学时。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性质、特征(掌握,并能运用)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二)社会保障的性质
(三)社会保障的特征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了解)
三、社会保障的结构(掌握)
四、社会保障的立法概况(了解)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
第二节
社会救济制度
一、社会救济概述(了解)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掌握,并能运用)
三、农村救助和扶贫(掌握,并能运用)
四、自然灾害救济(了解)
第三节
社会福利制度(了解)
一、社会福利概述
二、公共福利
三、职业福利
四、专项福利
第四节 社会优抚制度(了解)
一、社会优抚概述
二、社会优待
三、社会抚恤
四、退役军人安置
思考题:
1、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有哪些不同之处?
2、从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来看,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3、为什么法律要设置社会救济制度?
4、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社会实践中的执行情况如何?有哪些成功与不足?
第十四章
社会保险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为职业劳动者在遭遇劳动风险时有权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最为重要和主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学习本章要掌握社会保险的概念、特征,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区别,我国社会保险的结构和项目,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基金的筹集、给付条件、给付项目和标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社会保险争议。
重点和难点:社会保险的概念、特征,各项社会保险的给付条件、给付项目和标准。学时:共6学时。
第一节
社会保险制度概述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性质、特征(掌握,并能运用)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
(二)社会保险的性质
(三)社会保险的特征
二、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了解)
(一)风险分担、互助合作、所得再分配原则
(二)先尽义务,后享受权利的原则
(三)统一立法,强制实行的原则
(四)社会保险基金统一筹集的原则
三、社会保险的结构(掌握)
(一)国家基本保险
(二)用人单位补充保险
(三)劳动者个人储蓄保险
四、社会保险的立法概况(了解)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立法
(二)中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第二节
养老保险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和形式(掌握)
二、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掌握,并能运用)
(一)退休年龄条件
(二)退休工龄条件
(三)离休和退职条件
三、养老保险的待遇(掌握,并能运用)
(一)退休、退职的待遇
(二)离休待遇
四、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掌握,并能运用)
五、养老保险待遇标准的确定原则(了解)
六、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管理(掌握)
第三节
失业保险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掌握)
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掌握,并能运用)
(一)一般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
(二)我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
三、失业保险待遇的内容、标准和支付(掌握,并能运用)
第四节
工伤保险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和特征(掌握)
二、工伤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掌握)
(一)过错责任原则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工伤和职业病的认定(掌握,并能运用)
(一)工伤的概念和范围
(二)职业病的概念和范围
(三)工伤和职业病的确认和鉴定
四、工伤保险待遇(掌握,并能运用)
(一)工伤医疗期间待遇
(二)工伤致残待遇
(三)工亡待遇
第五节
医疗保险
一、医疗保险的概念和特点(掌握)
二、医疗保险的立法概况(了解)
三、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的任务和原则(了解)
(二)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掌握)
(三)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掌握,并能运用)
(四)医疗服务管理(了解)
(五)有关特别人员的医疗待遇(掌握,并能运用)
第六节
生育保险
一、生育保险的概念及意义
(一)生育保险的概念(掌握)
(二)生育保险的意义(了解)
二、生育保险的立法概况(了解)
三、我国生育保险的主要内容(掌握,并能运用)
(一)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
(二)生育保险的待遇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保险?它有哪些重要作用?
2、社会保险作为社会法毫无争议的组成部分,与传统私法、公法相比,有哪些特殊的理念和原则?
3、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做实个人帐户”的政策?
4、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法律上应如何规制?
5、认定工伤时应参考哪些因素或标准?
6、你对工伤优惠原则如何评价?
7、你认为农民工在参加社会保险上有特殊之处吗?为什么?法律应如何规制?
第十五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涉及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性规定。学习本章要掌握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劳动争
议的分类,尤其注意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个别争议与集体争议,在掌握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和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的基础上,重点和难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及处理程序,劳动争议仲裁的特点和对这一程序的具体要求。学时:共2学时。
第一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述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掌握)
二、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了解)
三、劳动争议的范围(掌握)
四、处理劳动争议的意义(了解)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一、着重调解原则(掌握)
二、及时处理原则(掌握)
三、依法处理原则(掌握)
四、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掌握)
第三节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一、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掌握)
(一)调解委员会的设立
(二)调解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三)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四)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原则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掌握)
(一)仲裁委员会的设立
(二)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三)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四)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五)劳动争议仲裁员和仲裁庭
三、人民法院(了解)
第四节
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一、调解程序(掌握)
(一)当事人申请
(二)审查和受理
(三)调解
二、仲裁程序(掌握)
(一)当事人申请仲裁
(二)立案
(三)仲裁
(四)结案
三、诉讼程序(掌握)
第五节
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
一、集体劳动争议概述(了解)
二、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掌握)
(一)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
(二)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
(三)一般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劳动争议?如何区分劳动争议与一般的民事纠纷?
2、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有哪些主要的规定?有哪些利弊?
3、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有照此主要规定?存在哪些弊端?
4、集体劳动争议与一般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相比,有哪些特别之处?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特别之处?
第十六章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为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的行政监督。学习本章应掌握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与一般劳动监督检查之间的区别,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和实施程序,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权限及劳动保障监察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和实施程序,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权限 学时:本章所有内容由学生自学,教师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第一节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概述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掌握)
二、劳动保障监察与一般劳动监督检查的联系和区别(掌握)
三、劳动保障监察的基本属性(了解)
四、劳动保障监察的意义(掌握)
第二节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主体(掌握)
(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二)劳动保障监察员
二、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掌握)
三、劳动保障监察的基本原则(了解)
四、劳动保障监察的权限(掌握)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检查权
(二)劳动保障监察的调查权
(三)劳动保障监察的建议权
(四)劳动保障监察的处分权
五、劳动保障监察的程序(掌握)
(一)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的程序
(二)案件受理的程序
(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思考题:
1、劳动保障监察的特征是什么?
2、简述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工作程序及其权限。
3、劳动保障监察对劳动法的执行有何意义?
4、试对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行评价。
第十七章
违反劳动法的责任
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应掌握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其责任形式,明确违反劳动合同、劳动纪律、劳动基准法、劳动行政管理的法律责任。
重点和难点:违反劳动合同、劳动基准法的法律责任。
学时:本章所有内容由学生自学,教师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其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也可分解在相关章节合并讲解。
第一节
违反劳动法责任概述
一、违反劳动法责任概念(掌握)
二、违反劳动法的责任归责原则(了解)
(一)过错责任原则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违反劳动法的责任分类(掌握)
第二节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掌握)
(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表现形式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标准
二、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掌握)
三、第三人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掌握)
四、违反集体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违反劳动纪律的法律责任
一、承担违反劳动纪律的法律责任条件(掌握)
二、违反劳动纪律的法律责任形式(掌握)
(一)纪律处分
(二)经济处罚
第四节
违反劳动标准法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工作时间的法律责任(掌握)
二、违反工资制度的法律责任(掌握)
三、违反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法律责任(掌握)
四、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法律责任(掌握)
第五节
违反劳动行政管理的法律责任
一、就业训练(掌握)
二、职业技能鉴定(了解)
三、社会保险基金(掌握)
四、劳动监督检查(了解)
思考题:
1、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形式?
2、为什么劳动法侧重规定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3、如何理解第三人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三篇:l李克小课题总结2
小课题第二阶段总结
初中思品活动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的第二阶段总结
塔什吐力克
本学期八年级下册主要学习法律的知识,我在上课过程中都会设辩论赛和模拟法庭两个活动,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们也很喜欢这个环节,所以我们奇台六中政治组会继续开展活动教学的方法,继续贯彻生本理念。
在课题实施的阶段里,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裴红组长的带领下实施活动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已有1年多了。基本每周都由一位教师上一节研讨课,学习和听取别的政治老师的意见,大力开展有效教学研讨课。为了保证开展课题研讨课的质量,我们规定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做到“四个要”:一要集体备课,二要全员听课,三要说课反思,四要重视评课。每节研讨课都采用各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做到:“一个突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品德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两个关注”(关注活动设计有效策略的渗透,关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必须”(必须是有效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情商和学习欲望;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提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开放的课堂,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讨论,展开一系列的辩论赛,提前让学生去收集课外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从而确保活动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的有效开展。
本学期,我们八年级的课本多以法律知识为主,所以,我特意开展了课堂小法庭活动,让学生们展开模拟法庭,提前让学生去准备相关的知识,更好的去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活动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能让学生在学习了新课后,能够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收获,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x学生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思维也宽广了,从而大大提高了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回顾一段来的工作,当然也会有很多困惑,但我相信,在奇台六中政史地组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一定会更好!
小课题第二阶段性总结
初中思想政治活动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第二阶段总结
阿曼太 通过开展思品有效活动教学,明显感觉,在课堂中学生“动”起来了,变得爱参与学习了,爱思考、爱动手、动口了,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了,我知道,学生只有亲身参与了,看了、听了、做了、想了,那些心灵感悟到的事物和知识才会慢慢地丰满起来、具体起来、生动起来、鲜活起来,最终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将活动教学引入到思品课堂中来刻不容缓!这样思品教学才会走出封闭的空间,走向社会生活的实践,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实施思品有效活动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如下几点:
政治课堂,有效活动教学的开展提高了教师能力和水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学习的能力。
有效活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设计课时要动脑思考:哪一部分知识内容可通过怎样的活动及活动方式最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就来确定最佳的活动及活动方式。这样,渐渐地教师在思考与实施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时,自身的素质及教学水平也就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老师给设置的活动,进行加工、锤炼,最后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不但只有教师的素质及教学水平提高了,而且学生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本阶段实施过程中,我主要是这样做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树立了思品活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大胆放手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课题研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教学活动的重心应放在如何促进学生“乐学”、“爱学”、和“会学”上,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解放了老师。
1、辩论赛活动,提高了教师设计、组织、评估有效活动的能力。以往的思品课活动总是局限于问答,做某个游戏等,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取,这样学生学得很被动,没趣味、没激情。通过1年的思品有效活动教学,教师的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悟、体验生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主线,组织多种形式的思品有效学习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组织、设计、评估有效活动的能力。
2、模拟法庭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强化了探索、实践意识及能力。学生思品活动教学加强了活动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动力,而活动的动力又来自学生对活动的渴望,使学生不断地体验到活动的愉快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师在设计的活动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在动脑中动手,手、脑、身协同作用。
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不断深化,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迅速性、准确性、协调性、灵活性的培养。活动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互相协作、互相帮助的活动内容,如:在活动中学生能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关照、互相提醒把活动搞好。从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通过实施有效活动教学,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更多适合农村学生有效活动教学的新模式,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有不少矛盾,尤其思品课实施“活动教学”受时间的限制,每节课内容多,时间有限,这样在活动中出现学生在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所以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确实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和组织活动,把握好时间。切切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和实践,我们的思品活动教学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第四篇:李哲-餐厅服务与管理教学大纲
阜新市博创工贸学校课程大纲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餐厅服务与管理》课程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餐厅服务与管理
开课单位:经管系
学时总数:32学时。
适用专业:酒店服务与管理
授课学期: 第一学期
修课方式:理论讲授与随堂练习相结合考核方式:考勤+作业+期末考试=考试成绩
先修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
参考教材:中等职业教育统编规划教材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性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体系一方面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既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适应餐饮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餐饮服务与管理》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餐饮业务内容、工作标准,具备餐饮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做到动手能力强,管理意识强,具备餐饮企业主要营业点基层督导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后续课程为《康乐服务与管理》、《形体训练》《礼仪》。本门课程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一学期,共计32课时。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摒弃餐饮职业低人一等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价值观,逐步确立爱岗敬业,竭诚服务的职业理想;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级餐厅服务员”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初、中级餐饮管理人员”。通过餐厅服务与管理理论的透彻讲解,切实有效实训项目的强化锻炼,使学生具备积极的服务意识,熟练的服务技能与有效的管理技能,具备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岗位协调与人际沟通、处理突发问题与创新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课程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篇、技能篇、管理篇、相关知识篇四部分组成。每堂课一小节,共计32节。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概述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餐厅的涵义与类型第二节 餐厅服务的特点与质量
第三节 餐厅服务人员的作用和岗位职责
2.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餐饮部的地位和作用,星评标准对餐饮的要求;熟悉并掌握餐饮部的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餐饮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二)餐厅服务的操作技能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托盘第二节 铺台布第三节 餐巾折花第四节 摆台第五节 斟酒
第六节 上菜与分菜
第七节 插花技艺、其他技能
2.教学要求
使学生扎实基础技能,基本掌握多种餐饮服务类型;能够根据具体的中、西餐就餐场合选择适合的服务方法
(三)餐厅服务规范1.主要内容
第一节 零点服务规范第二节 宴会服务规范2.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宴会预订、中餐宴会服务、西餐宴会服务及酒会服务等内容。
(四)其他服务规范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酒会服务规范、酒吧服务规范第二节 常见失误及紧急情况的处理
2.教学要求
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酒吧预订、酒会服务、常见失误及紧急情况的处理等内容。
(五)餐厅服务管理1.主要内容
第一节 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第二节 餐厅服务环境的布置第三节 餐厅服务质量的控制第四节 零点餐厅的收银控制
2.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餐饮技能以及中餐、西餐、自助餐、团队用餐等服务流程及服务规范。掌握餐饮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与方法。了解餐饮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的方法。
(六)餐厅营销管理1.主要内容
第一节 餐厅营销组合策略第二节 餐厅产品价格策略第三节 餐厅产品促销策略2.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餐饮市场特点、分类;了解餐饮市场营销策略。
(七)菜单设计与管理1.主要内容
第一节 菜单及其作用、菜单的种类
第二节 菜单的策划、菜单的内容编排与设计2.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菜单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
(八)菜点介绍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名菜介绍第二节 外国名菜介绍第三节 中西式面点简介
2.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国家菜单介绍的要领。
(九)酒水知识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名酒简介第二节 外国名酒简介第三节 基础调酒知识
2.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国家名酒和调酒的知识。
(十)客源国(地区)的饮食习惯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欧洲主要客源国的饮食习惯第二节 北美洲主要客源国的饮食习惯第三节 亚洲主要客源国的饮食习惯第四节 大洋洲主要客源国的饮食习惯
2.教学要求
6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国家饮食习惯。
六、学时分配
七、教学实施
(一)教学建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教学内容注重“用”,教学方法强调“活”,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通过制作精美的幻灯片,编写学习指南,建立教学资源库,完善视频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补充网站资料等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扩充课堂容量,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施建议
本课程需利用完备的中、西餐实训资源。除建立和完善中、西餐实训室,配备以三星级酒店为标准的物品配备外,还需给学生制作工作服装,营造工作氛围。建议设立校内营业餐厅,使之成为学生体验、学习、实践场所。
(三)教材选择建议
教材编写要突出“工学结合”特点,充分与合作企业商讨,符合本课程标准,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部分突出职业技能培养,除讲义外需辅以实训指导书。
八、考核与评价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考试成绩 1.评价原则与内容。
7要在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考核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注重考察学生对课程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等综合素养。
要关注学生整体水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形成富有个性的创新与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评价方式与方法。
要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提倡简便有效的评价方法。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信和成功。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进步做出积极评价。应将学生参加课后科技创新活动情况也纳入考核和评价范围。
教学大纲撰写人:李哲 编制日期:2014年5月27日编制单位:经管系 系部负责人:审核人:
第五篇:2、2013年李河小学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
2013年李河小学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思想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美好幸福新禄劝。我校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为了弘扬文明新风,深化“生命教育”理念,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结合上级有关精神,少先大队决定于2013年3月集中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以“与时俱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为主题,大力宣传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学雷锋先进典型;
2、通过开展具有教育特色的学雷锋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以自己的言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3、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雷锋精神,长期形成学雷锋的氛围。
三、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营造爱心校园
四、活动时间:2013年3月
五、活动地点:班级、校园内及福利院
六、活动内容
活动一:营造学雷锋氛围
1、周一(3月4日)国旗下讲话,主题是“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少年”。安排部署学习雷锋活动方案。
2、课间音乐播放学雷锋歌曲。
3、张贴学雷锋标语,办学雷锋板报。
活动二:讲雷锋、寻雷锋、唱雷锋各班班主任主持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通过讲雷锋故事,唱雷锋歌曲等形式,去追寻雷锋的足迹,感悟雷锋的品行、体验雷锋的心灵。让队员们谈谈身边的“雷锋事迹”,学习禄劝地税局孙显才的先进事迹,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围绕如何塑造新时期少先队员新形象,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中发挥少先队员的模范作用这一中心展开讨论,号召学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在奉献中体验生命含义。每班学唱一首雷锋歌曲,三月下旬评比。
活动三:学雷锋、做雷锋
1、立足身边,学雷锋。
深入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主题的“四个一”教育活动,号召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2、立足校园学雷锋
①、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搞好学校、班级卫生。
②、开展“一帮一”活动,树立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继续深入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使同学们共同进步。
③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争当文明学生”主题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演讲等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立足社会学雷锋
时间:周二下午第二节课
(1)
一、二年级捡取校园杂物
(2)三至五年级清扫校园路面
(3)六(3)、六(4)班清理学校围墙外农田内的垃圾。
4、爱心献给妈妈
3月8日
以“三八妇女节”为教育契机,为妈妈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干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5、爱心献给福利院3月7日李河小学组织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为孟楼镇杨岗村福利院的孤寡老人、烈军属送温暖、做好事。
活动四:树新风、促学风从感悟生命的角度出发,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心奉献为核心的精神;从实践出发,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中队可以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扬雷锋钉子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鼓励成绩好的、有特长的队干部或同学与班上学困生结成“手拉手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高年级可为低年级做好事(如为低年级打扫班级卫生等)。
六、活动要求:
全校每个班都要在学雷锋活动月中行动起来,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力求做到全校范围内地面清洁,校园无纸屑,出言无脏话。同学们要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力争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每班要召开一次学习雷锋的主题班会,3-6年级同学出一期学习雷锋活动的手抄报。
七、表彰
评选学唱雷锋歌曲、讲雷锋故事“优秀班级” 和“学雷锋”先进个人、先进班级
各班要认真总结本次主题教育,要将学雷锋活动与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相结合、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让“雷锋”活在新世纪的今天,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李河小学 201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