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改革

时间:2019-05-12 06:2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算化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算化改革》。

第一篇:电算化改革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内容:

以现在企业实际运行的会计流程为导向,改革现在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模式。成立模拟内部财务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代理记账、代理申报纳税、代办公司注册、代办工商年检、代办验资、税务筹划、会计证年检、会计相关培训等内容,涵盖会计专业学生全部实践课程,如会计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纳税实务、审计、验资及财务管理等相关实训内容。可以说,模拟财务公司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搭建了一个最好的平台。采取的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改革现在实训室设置格局,从空间上和真实职业环境对接,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仿真办公环境;其次,改革实训课考核评价方式,变传统的纸质账、证、表为纸质与非纸质账、证表相结合的实训评价方式。最后按照会计流程及目标设置相应的岗位,并安排学生以职业身份参与实践教学,并采用轮岗制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改革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在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依托校企实习及实践基地,按照仿真和在真实环境的再现状态下,将手工会计操作实训和电算化会计操作实训放在模拟财务公司这个实验平台上,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和综合操作技能,又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并能带动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即用型应用人才,促进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质性改革。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工学的脱节问题,解决教学与实际财务运作脱节的问题。重点解决职业技能培养从学校到真实职业环境的平滑结合,从而来自实践,高于实践,为学生进入职场,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好职前准备。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实施方案及方法:

该项目分主要分三步完成:

(1)组织相关成员及参与学生到商学院校企联合实习企业进行需求调研,了解企业财务核算模式,收集相关的资料;

(2)组织成员及相关学生对商学院现有电算化会计实训资源进行整合,按照实际财务公司模式组织运行,制定模拟财务公司运作方式及管理规则。制定实训室的建设、计算机硬件与会计核算软件规划方案;编写实训教学大纲。

(3)按财务公司运作模式进行教学与企业实训,并总结成果。

具体实施计划:

(1)10年12月~11年01月,收集资料,进行教学和企业需求调研。

(2)11年1月~3月,成立模拟财务公司,进行综合实训室建设和软硬件配套调整,编写新综合教学大纲及教学资料。

(3)11年4月~10月,按财务公司运作模式进行教学和企业实训。

(4)11年10月~12月,总结和撰写论文成果。

可行性分析:

目前,商学院会计专业共有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1个,其中最新计算机110台,为开展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改革提供基础。同时,配置的最新用友ERP-U8财务软件为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课题组成员长年从事手工会计实训教学或从事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经验丰富,且有相关实务界企业与会计事务所的加入,为课题完成奠定了有力的组织人员保障。学校计划2011年投资40万为商学院增加软硬件实验实训设备与场地,这为进一步开展实训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第二篇:电算化课程改革总结

《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总结

在前期进行充分调研、精心设计及实施课程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我校主干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实践证明,实施课改后本课程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做到了以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打破学科型体系结构;加强项目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会计课程体系。推进以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学分制。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现结合近两年来课改实施情况作一个小结。

一、配合学分制的实施,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电算化实践教学课时

原来只是开设《会计电算化应用》课程,每周4个课时,课堂教学与上机的比例为2∶1,从实效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不能兼顾会计软件的实训,上机时间远远不够。于是我们进行了改革,一是增加了电算化相关课程的设置;二是增加实训的强度,将会计电算化应用课程分为两个学期上,增加上机的时间,比例调整为1∶1。

二、实现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衔接,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模拟实习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单单进行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性教学,会计作为以“数字”为主要表现的一门管理技术,只有经过强化训练,经常进行会计实战模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拟企业一个月从初始化设置到会计报表整个账务处理流程的案例操作,才能促使学生对“数字”,对企业会计操作产生一定的“敏感度”,“熟能生巧”便是这个道理。当然在强化训练过程中,要有计划和针对性的搜集、组织案例材料,及时进行上机指导,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好课堂的演示教学,以化解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目的的逐步提高案例的难度和复杂度。目前我们采用用友财务及广州市《会计电算化》考证通用财务软件演示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帐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

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同时为了让广大学生对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的操作有更全面、更感性的认识,我们实现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衔接,在教学中将财务会计手工实习资料用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当中。通过实习让学生深刻认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联系与区别,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基地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我校投资约十万元,建立了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从软、硬件系统、数据系统、运作过程,都全真模拟企业,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基地。

四、加强是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要提高电算化的教学水平,师资水平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

1、派员参加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培训。相继派出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班;用友财务软件公司、安易财务软件公司、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等举办的电算化软件应用培训班。

2、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

通过以上措施使我校的财会教师拓宽了知识面,让其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大大提高了我校的电算化教学水平。

五、创新学习模式,进行会计电算化社会调查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将社会调查作为高年级学生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由于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或相关软件在企、事业单位中已经比较普遍,因此可由学生在节假日自己选择单位进行,调查内容由任课老师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一 2

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

总之,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我们转变教学观念,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电算化软件实操能力明显加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近两年来我校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黄埔本地、广州及珠三角其它地区各行各业财会工作岗位上,他们能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去财会实践能力基本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学正一步步朝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目标迈进然,我们在改革实践中,还遇到不少困惑和困难,但仍会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深化课程改革,努力使我们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三篇:企业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李 清

来源:《财会通讯》2005年第10期

第四篇:浅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浅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张小红,吴平萍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财经管理系,重庆市 400052)

摘要: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严重脱节,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深入企业调研,对会计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没有进行系统分析。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会计工作任务和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为导向来设置课程。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会计工作过程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1]。因此,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应依据高职教育的目的和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为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特别是主干课程体系。基于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和分析,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以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来设置课程。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不强,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目前,在会计人才市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有经验、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在招聘中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大量刚刚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企业普遍认为大学生仅有理论知识,但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即使找到工作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也认为企业实际的会计处理与课堂上讲授的东西不一样,有时候学校学习的东西根本用不上,到企业后要重新学习后才能进行实际操作。比如,目前企业会计人员对于Excel的运用相当普遍,会计工作中要用到的许多电子表格资料都需要用Excel来处理,许多高职院校仅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会计专业的学生仅学了Excel的基本操作,对于工资管理、库存管理、成本分析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基本没有涉及,学生毕业后要从事会计相关工作还得从基础学起。由此可见,现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岗位知识的需求相脱节。

2.课程内容重复

通过对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在课程内容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重复和交叉。下面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来探讨课程设置的情况。

(1)理论课程设置

《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3门课程都涉及到会计核算的理论和方法,但各有侧重点,这3门课程一般不会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有部分内容重叠,如《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均有成本分析的内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均有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项目投资、本量利分析、存货管理、全面预算,而《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中都有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2)实践课程设置

会计实践课程分课内实训与集中实训,课内实训主要针对某门理论课程重要知识安排的实训,集中实训是综合几门课程或几项业务进行的训练。在《基础会计》课内实训、《中级财务会计》课内实训和手工会计模拟实训(集中实践)这三门核心职业技能实训中,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编制试算平衡表,根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三门课程分别都有集中实训课程,实训内容主要是用Excel来建立理论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模型,但由于几门理论课程内容本身有交叉重复,因此实训内容也有交叉,比如都有项目投资模型的建立及应用,预算编制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等。

3.理论内容偏重,真正的实训不足

尽管各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都增加了实训课程,但大多数实训是授课教师参考各种版本的会计教材,设计出虚拟的企业会计业务,而这些业务依然存在对某个理论知识点的强化训练,类似于练习题,并不是要求学生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职业判断和分析。比如,中级财务会计实训课程主要集中在学生做会计分录的练习上(强化理论的吸收和消化),及怎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上(简单的重复劳动),而不是让学生进行具体的会计业务判断训练。高职一名学生毕业后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会计,却不知道如何对房地产公司工程项目的调入调出材料单进行账务处理,这就是缺少职业判断能力的表现。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只学习了工业会计的处理,实训也是以工业企业的业务为标准,学校课程设置中没有非工业企业的会计业务的训练内容,因而学生毕业后遇到实际业务时往往无所适从。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

学校的课程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节,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用不上,而企业岗位需要的知识却没有掌握,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一方面,学校没有对企业进行真正的了解,没有对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及素质进行详细分析;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请会计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会计负责人真正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尽管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大多只是形式上的一种合作。因此,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没有脱离本科课程设置的框架

由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不长,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借鉴本科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就是本科的“压缩饼干”,即课程设置类似,仅仅压缩内容。由于普通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于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其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学科研究有交叉和重复,有的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现象。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普遍参照普通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所以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也十分严重。

3.缺乏“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需要大批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对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需要有企业经验的人员来参与,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符合企业实际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没有实践经验,他们更喜欢理论课程的讲授,没有能力进行实践教学,没有精力开展企业工作过程研究,无法提供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

4.缺乏贴近企业实际的教材

目前,几乎每个出版社都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但即使是高教出版社的规划教材,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科的教学体系。有的仅仅是对理论知识进行了简化,没有从实际工作过程对知识技能的需要来安排课程内容,缺少任务驱动型教材。因此,许多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只能按照现有的教材来设置课程。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

1.搭建真正的校企交流平台,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让学校专职教师真正深入企业,也让企业专业人士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来。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专职教师分批次真正深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等实体单位进行定岗实习,了解企业实际会计岗位群及其技能要求,厘清主要的会计职业技能及所需的核心知识,构建以职业需求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专业会计人员真正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比如邀请他们对合格的会计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进行描述,或者请他们就已开设的课程及其内容进行评价,以摒弃过时的、不用的知识,增加企业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校企合作可以解决学校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以及“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家劳耐尔教授倡导的“以劳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认为,以劳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其宗旨是向学生传授劳动(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劳动(工作)过程知识不是从学科知识中引导出来的第二手知识,它具有自己的品质,隐含在具体的实际职业工作中。根据这一理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要弄清楚会计工作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工作任务有哪些?为了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用到哪些会计理论知识?然后据此设置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思考问题,获取职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编写合适的教材,按照工作任务将会计工作划分为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完成一个或一组类似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知识设计出对应的课程。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掌握职业技能知识。通过实际初步调查,企业会计工作过程主要涉及两大工作过程:会计核算过程和财务成本管理过程。

(1)会计核算过程的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及课程设置

①会计核算过程的主要任务及岗位。会计核算过程主要是指记录企业供应、生产、采购、分配各个业务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并提供会计报表的过程。涉及到的岗位有出纳、材料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往来会计、总账与报表会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有:资金运动理论、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理论、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成本计算、会计报表编制原理,手工处理会计核算业务理论和技术、财务软件处理会计核算业务理论和技术。

②会计核算工作涉及的课程及主要内容。一是基础会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二是中级财务会计

(一)。处理一般会计业务所需要的会计职业判断和具体会计准则要求,它是各类岗位会计(材料会计、往来会计、销售会计等)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三是中级财务会计

(二)。处理企业特殊业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会计具体准则的要求,它是总账会计、税务会计等岗位需要掌握的。四是成本会计。主要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各种费用的核算,是材料会计、成本会计等岗位需要的知识。五是手工会计模拟实训(集中实训)。设计会计核算工作的情景(真实情景),将会计核算岗位集中在情景中进行训练,让学生通过完成各个岗位工作任务,强化岗位知识和技能。六是会计信息系统。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采用电算化进行会计处理的企业的所有会计岗位都需要掌握基本财务软件理论和操作技能。七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集中实训)。企业具体经济业务的电算化处理,即用各种通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的操作处理。

(2)财务成本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及课程设置

①财务成本管理过程的主要任务及岗位。财务成本管理过程主要是指财务预测、筹资、投资、资金日常管理决策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等过程。涉及到的岗位有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税务管理、资金管理等。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有:预算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利润预测、现金流的预测、各种税金的计算与申报、现金管理、存货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各种Excel财务表格的制作与分析。

②资金管理过程涉及的课程及主要内容。财务管理:资金如何筹集、如何投出及资金如何有效使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岗位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各项指标分析,财务分析岗位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管理会计:主要是关于企业短期决策中所需要的会计理论知识。Excel 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Excel的基本操作以及在财务中的具体应用,各种会计、财务管理岗位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纳税筹划:税收的计算及申报,主要为税务管理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北京:教育部,2006

[2]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第五篇:浅析电算化

浅议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论文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 措施;数据;程序控制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基本上从单纯的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这些改变既给企业带来效益,同时也带来了内部控制上的问题和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必须结合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特点,建立起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算化系统下内部控制的应对措施。

一.要明确手工会计系统与会电的不同之处。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的不同

1.1 内控制度形式的变化

原手工操作下一些内控制度措施在电算化后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等;原手工操作下一些内控制度措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计算机内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因此,电算化的内控制度也由手工条件下的单一人工控制转为人工、计算机和网络的控制。由于电算化系统中内控制度具有人工控制与计算机程序、网络控制相结合的特点,所以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都包含了内控制度的功能。这些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加上人们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要性,就会使控制失效且长期不被发现。因此,内控形式的变化需要制订与之相配套的新措施

1.2 存储介质的变化

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是肉眼看不见的,且可很轻易的被删除或篡改并做到不留痕迹。另外,电磁介质易受损坏,会计信息丢失或毁坏的危险更大。因此,在电算化系统下如何使磁性介质上的数据安全可靠,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3 内控制度范围的变化

由于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其内控制度既有传统手工系统的控制,也有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以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等。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会计的内控制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4 职责权限的变化

授权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控制度。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自然形成了层层复核、道道把关,具有严格的审核复查机制。但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审查、复核等控制被削弱,甚至消失了。

1.5 财务网络化带来的新问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日趋普及,网络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机电算化系统的不足,使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目前,财务软件的网络功能主要包括:远程报账、远程报表、远程审计、网上支付、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实现这些功能就必须有相应的控制,从而加大了会计系统安全控制的难度。

二.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变化。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由原先的单一人工控制转变为人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相结合。应注意的是,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同,程序化控制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

说,电算化程度越高,采用的程序化控制要求也越多。

(二)内部控制的范围发生变化。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稳定的特点,有很强的逻辑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加上电算化会计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复杂性,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其中包括一些手工系统中不曾有的控制内容,如,对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以及对调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

(三)内部控制的重点有所转移。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重点转移到对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等几个方面,尤其是原始数据的输入方面。我们都知道,电算化系统下,电子数据如会计报表的输出均是靠会计软件对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后得出,其输出数据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数据的正确度。如果输入数据是错误的,计算机不会自动识别,只能将错就错地得出结论。因此,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准确的基本前提。

三.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进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存储方式改变面临的控制风险问题。在手工方式下,会计数据以证、账、表等形式记录在可视的纸质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但是,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数据被直接存储在磁盘上,是肉眼不可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由于在技术上对电子数据非法修改可以做到不留痕迹,因此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更大。

(二)因数据输入不当导致的控制问题。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所有的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一旦输入操作不当,将会引发明细账、总账乃至会计报表等一系列错误,造成输出信息的失真。因而数据输入不当的控制问题成为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控制环节。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控制不到位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会计应用软件的使用普遍重功能、轻安全;计算机硬件设备配备不全,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会计软件的正常运用;磁性介质本身易受环境影响,会计数据存在意外丢失或损坏;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特点使大量会计信息在通过网络通信线路传输时有可能被非法拦截,窃取甚至篡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有可能遭受“病毒”入侵或“黑客”攻击等。这些问题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组织管理控制不严带来的问题。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层层复核、道道把关,具有严格的审核和复查机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电算化功能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使得某些人员既可以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以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此外,一些计算机操作人员对整个系统及控制措施比较了解,系统内部人员彼此也相互熟悉,往往不能严格执行一些安全保密措施,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

四。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控制。包括:对使用计算机的数据输入人员加以控制,规定经济业务在由计算机处理之前必须经过适当的批准,即适当授权和审批,从而防止操作人员违规操作;设置责任控制,通过登记日记文件,防止经济业务被遗漏、添加、重复或不正当地更改,并对不正确的经济业务进行删除或更正;在会计数据正确输入后,严格遵循输入、复核、更改、汇总、分类、登账、对账、转账、结账等流程进行,确保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在数据输出时,对于输出的纸介质会计资料必须进行核对,检查其完整性、正确性,如账簿和报表页号是否连续、有无缺漏或重叠现象等,检查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是否正确。

(二)加强会计档案控制。在这里,会计档案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报表、账簿、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储介质。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也

更加严格。一般包括: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采取各种安全保证措施,做好防消磁、防火、防潮和防尘等工作;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的,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所有的软件文档资料、数据结构形式、程序说明书和源程序清单均应按机密文件管理;报废的计算机,应将其硬盘彻底格式化,以防数据泄密。

(三)加强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软件方面,应注意及时对软件进行升级补漏或更改控制参数,将错误存在时间控制在最短。硬件方面,必须保证质量,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应采用双系统备份。网络系统安全方面,应注意:对用户进行权限和密码设置,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能在系统中进行相应操作;对重要的操作日志进行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方式、查询和修改的数据等,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核查;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并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未经授权,禁止用户自行安装或卸载软件,尤其是数据库系统软件的安装,以防止利用数据库系统打开账套数据库进行非法篡改。

(四)加强组织管理控制。所谓组织管理控制,就是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以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如将业务审核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数据输入输出与数据审核相分离、程序设计及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相分离、程序和数据文件的保管与计算机相分离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企业管理层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些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因此,加强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不容忽视。要不断深入研究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进而不断调整、改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为准确、完整的信息,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五. 建立和完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控制度

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严格的内控制度和系统正常、安全、有效的运行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内控制度要求处理同一笔经济业务的人员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防止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计算机本身处理出错的可能性很小,假如单位治理制度不健全或实施不力,都会给各种非法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因此,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1.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证实现会计电算化安全、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各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确定各种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其考核办法。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治理等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系统治理、操作、系统维护等工作岗位。(2)安全保密制度。制定口令密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机房、保卫、数据资料安全等方面应遵循的制度。(3)机器操作管理制度。规定应遵守的机器操作过程和应注意事项。(4)数据管理制度。规定输入、输出、存储、查询、使用数据应遵守的制度。(5)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修订《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重新规定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办法以及领用手续。(6)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规定系统维护的申请、审批和应完成的任务。通过上述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舞弊行为的。

2.加强系统日常操作规范控制

系统操作规范控制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2个方面。操作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权限接触系统,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权限控制常采用设置口令来实行。操作规程控制是指系统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重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如对进入机房内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规定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规定软盘专用以防病毒感染、规定不准在计算机上玩电脑游戏等等。标准操作规程还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工作运行规程、上机时间记录规程等。

3.完善系统维护控制

系统的维护是指日常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而对系统硬、软件进行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方面的工作。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硬件维护主要包括对硬件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要及时排除并做好故障分析记录。软件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在软件修改、升级过程,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

4.注重数据和程序控制

数据控制的目标是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丢失、不泄露、不被篡改。通常采用的控制包括接触控制、丢失数据的恢复与重建等。而数据的备份则是数据恢复与重建的基础。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定期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程序的安全控制是要保证程序不被修改、不损毁、不被病毒感染。常用的控制包括接触控制、程序备份等。接触控制是指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到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从而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程序备份则是指有关人员在注明程序功能后备份存档,以备系统损坏后重新安装之需。程序的安全控制还要求系统使用单位制订具体的防病毒措施,包括对来历不明的介质在使用前进行病毒检测,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使用网络病毒防火墙等。

5.强化网络的安全控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加强网络安全的控制,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性指标主要有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如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字签名技术、隧道技术等。

6.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

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方面为企业的经营治理带来便利,一方面也带来了风险。在计算机环境下,除了有意篡改或伪造会计记录等人为的因素之外,又加入了计算机技术因素,因此出现了新的特有风险:(1)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对人员接触系统缺乏控制,数据的毁损和失窃,对外来入侵者和病毒入侵缺乏严密的防御。(2)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不合逻辑。由于系统开发人员并非专业的业务人员,对业务很难全面、准确地理解,由此可能导致无法准确地反映业务的实际发生状况,进而导致治理和决策的失误。(3)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虽然计算机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等特点,但它究竟是一种机械工具,在进行业务处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计算机硬件的故障,软件的设计因素,用户非有意的操作错误等都有可能导致差错发生。(4)不能消除人为的舞弊行为。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扩展,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盗窃的犯罪案件随之出现,并且在数量上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计算机犯罪舞弊行为主要发生在不易引起人们注重的地方,舞弊的手段具有极大的隐蔽性,造成的损失更加惊人。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以后,对其监督更有必要,计算机审计工作也就变得非常迫切了。电算化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因而是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电算化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各种控制手段的弊端,找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应有内审人员参与,定期检查和测试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工作情况,参与制定和监督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建议修改或选择会计软件。

六.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几点设想

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有力保证。如果忽视制度建设,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造成的危害也是在手工方式下无法想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力度不够,将可能造成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篡改数据等严重的后果,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的领导与财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制度建设是摆设,根本就没有建立有关的会计电算化制度;或者是照搬其他单位的,从来就没有考虑到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忽视制度建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竞

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电算化程序操作控制

为了保证财务信息处理质量,必须减少差错和事故的产生,要制定必要的上机规定和操作程序,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表现。上机规定主要是对计算机机房内工作所作的一般性规定,操作程序是对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包括各种操作命令、设备的使用说明、病毒防治、黑客的攻击以及非常情况处理等等。具体包括:1.无关及外来人员不能随意操作带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计算机;2.财务人员要根据严格审批、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录入数据,对输入的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得擅自修改,输入有误,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负数应冲正凭证或编制补充登记凭证加以改正;3.对外不得擅自提供任何数据和资料;4.不准使用外来的存储介质,如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以防病毒的侵害和黑客的攻击;5.开机后,不得擅自离开工作现场,如有事离开时,需将计算机引入休眠状态,再次进入时,需提供用户密码或口令,以防他人非法使用计算机,窃取资料和数据;6.做好日常数据和资料的备份,以防数据丢失,同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只有加强内部控制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

(二)要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人员安全、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人员安全是指操作人员的权限限制、密码控制、操作日志记录、以及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接触电脑等;硬件安全是指电脑本身及其附属设备的安全性,比如电脑硬盘的生命周期、单独的安全供电系统、保护性设备的配备;软件安全指财务软件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对抗病毒、黑客攻击的能力,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和识别、入侵检测以及网络防火墙等等。因此要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安全。

(三)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既是企业自我监控、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手段,同时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在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由于“人机”这种特殊的表现形态,内部审计工作将更加严格和重要。具体包括:1.定期和不定期的对会计资料进行审计,确保电算化下会计处理的正确性,正确执行《会计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审核费用符合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凭证附件的合法、完整;2.对计算机内数据与纸质数据一致性进行检查,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进行相应的更正和调整;3.监督检查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防止人为篡改历史数据。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非常普遍,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和新课题也将增多,同时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也将不断出现,使得会计电算化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也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调整、改善,真正做到财务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总之,我们要围绕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结合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的特点,选择新的更多的控制对象,采取更好的控制方式,来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以适应更高的控制要求,使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向更高的高度和广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华:《企业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财务与会计,2000,3

[2]付丽:《网络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商业会计,2008,7

[3]张文贤、孙琳:《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理论实务案例》,立信会计出版

[4]丛彪,宋秀芬.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税务与经济,2005, 2.[5]徐俊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渤海大学学报,2005, 1.

下载电算化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算化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算化(5篇材料)

    模拟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一、公司简介 公司名称:宁通花茶之翼餐饮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58号 行业性质:服务业 经营项目:主营花草茶,兼营鲜花及糕点 公司介绍......

    2014电算化题目

    41.下列关于工资数据录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筛选需要录入的人员和项目B录入工资数据前,必须设定好工资项目 C不是每个工资项目都需要每月重新输入D所有工资项目都可录入 42......

    电算化大题

    2、在出纳管理的支票登记薄中,要利用系统的自动报销功能应如何设置?经办人持原始单据报销支票时,会计人员据此填制记账凭证。在录入凭证时,系统要求录入结算方式和支票号,填制完......

    电算化会计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一. 时间:2011年8月20日~9月2号二. 地点: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新迎校区三.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熟练掌握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工作环境下......

    电算化练习题

    1、利用电子数据系统的会计,称为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简称会计。 A、ERPB、EDPC、REPD、CAI 2、存货计价方法中的在计算机中应用非常得心应手。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移......

    电算化选择题

    1会计电算化初级人才的培养目标是______。 A、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B、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工作过程 C、进行会计软件分析设计D、对会计核算信......

    电算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的目的 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及企业业务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实际需要对于会计人员做账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手工做帐既费时间又费人力而且容易......

    电算化小结

    电算化小结 Word操作题总结 一:将不是word的文件转化为word文件 在word中单击“打开”,在“文件类型”中设置为“所有文件”,选中文件,单击“打开”打开文件后,打开菜单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