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2006年审判质量效率指标评估及对策[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6:5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院2006年审判质量效率指标评估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院2006年审判质量效率指标评估及对策》。

第一篇:法院2006年审判质量效率指标评估及对策

通过对2005年全年的审判态势分析,我们看到了成绩,找到了不足,看清了差距。2006年我院将深抓审判质量效率、提高审判管理水平,确保司法效能的最大化上,挖掘潜力。具体而言,我院将从以下几方面的制定措施及打算。

一、树立科学的审判质量管理理念,增强审判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是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审判管理科学化的时代产物,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与必然。2005年,我院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去芜存菁,开门纳谏,继续深化法官评价体系的完善,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自动生成和通信便捷的优势,着重从提高审判质量效率,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管理水平,确保司法效能的最大化上入手,按照最高法院肖扬院长提出的“六个方面求实效”、“八个方面加大力度”、“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的要求,将省高院质量效率考评体系与我院的法官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审判工作正确导向,从而真正把握审判工作的规律性、整体性、连续性、趋向性。

二、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法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法官形象。

基层法院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队伍的管理是提升自身形象的关键,只有从严治警,科学管理,才能有所为。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法官的大局意识和主题意识,并贯串于审判执行工作的始终,根本的是不断加强法官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才能确保形象公正裁判公正;其次,全面落实“司法为民”的宗旨要求,大力改进法官的审判作风,强化审判纪律建设;再次,按照廉洁从政、廉洁执法的要求,加强法官队伍的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 “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新时期法官队伍,不断提高执行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的水平。

三、认真学习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在调解息讼上下功夫。

针对信访系数、上诉率、申诉率、发改率、判决率较高的状况,虽然2005年,我院案件审理调解结案率在全市法院中排名第2,但从全省诉讼调解的实践情况看,我们的调解工作不容乐观,仍处于较低水平,调解工作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人民法庭的调解工作亟待加强。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加以改进,充分利用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调解,不能完全单一拘泥于开庭调解。基于此,今年诉讼调解工作将着重针对去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研究改进措施和方式,以切实提高案件的调解率。总之,我们要充分学习和理解最高院关于人民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精神内涵,对争议不大、当事人自愿的民事案件,在开庭审理前即进入调解程序,以方便群众诉讼,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及时解决民事争议。同时,进一步重视开庭审理时和开庭审理后的调解工作,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做调解工作的人和组织,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切实把纠纷解决在最低层。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四、加大执行力度,改进执行方法,攻克“执行难”。

我院2005年的执结率、执行标的额到位率指标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很低的。各项指标虽然自己心里有杆秤,但毕竟执行的基数和执行案件的信访系数仍然较高。2006年执行局加大了案件的考评力度,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人人有了压力,但我们还应当在实践中加强执行技能与执行方法的探索,多从自身找原因,找出影响指标的症结,对症下药,全力解决“执行难”问题,通过强有力的执行工作更充分体现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

五、规范信访接待工作,从源头上降低服判息诉,有效解决信访申诉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我院的投诉率指标及在全市排名居后,处于不容乐观的位次,当然不排除有缠讼投诉的个别因素,但这毕竟是极少数,说明我们的工作让当事人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在践行“司法为民”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通过各项数据指标的分析,无论从审判效率还是审判作风上都应该深找原因。我们应该将审判、执行工作让当事人和社会群众满意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和价值取向。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强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释明、说理及调解工作,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克服机械执法、孤立办案的倾向,以取得当事人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压降投诉数量。具体从下列几个方面采取对策措施:一是继续完善信访接待和投诉案件的处理制度。过去,我院明确了院长与中层负责人定期联合接待制度,定期通报信访分析,如实上报信访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在信访内容的处理上力度还不够,今后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将投诉数量以及投诉案件的处理情况与法官业绩考评相结合,明确奖惩;二是加强和改进法院机关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审判和执行工作作风。在审判和执行工作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执法理念,在注重法律效果的同时,兼顾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从司法为民、便民的高度,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依法维护和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正当利益,注重法律实体和法律法规的释明,最大限度地取得当事人和人民群众对审判和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将加强和改进法院机关作风建设增强团队精神。法院是一个整体,每个干警执法行为直接影响到法院的整体声誉,全体干警必须具有共同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始终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司法为民这一主题,才能使团队精神发扬广大。现阶段,总体而言我院绝大多数干警都能以院为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将我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做了努力,但也有个别干警存在着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对个人的利益过于计较,对集体利益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这种思想是极不可取的,没有集体的利益就没有个人利益。四是切实依靠基层组织的力量,进一步做好信访的疏导和息讼工作。无论是到访的还是信访的案件均要本着及时处理为原则,对投诉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做好耐心的解释和疏导工作,对投诉确有理由的责任到人彻底解决投诉事项所涉问题,该纠正的纠正,该处理的处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投诉人,杜绝同一事项多次投诉的发生;同时注意避免出现因投诉事项处理不及时、不彻底而产生上访户甚至上访老户、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

第二篇:切实加强审判管理 优化审判质量效率 法院

切实加强审判管理 优化审判质量效率

努力实现司法双赢局面

为使 法院审判工作进一步合法、有序、高效地开展,根据 要求,我院于 年实行 审判质量效率评估指标数据,以此对案件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地分析、监控、调配等,从而有效地保证各环节的公正高效运转,但由于我院每年需受理的案件数不断递增,审判任务逐年增加,审判力量相对不足,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就如何进一步科学管理审判工作,民主考核法庭办案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法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做好审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新时期、新问题下我院各项工作进一步稳步发展所面临的一大瓶颈。对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审判管理工作,提高办案质量,不断增强司法能力,从而优化审判质量效率,真正彰显司法为民的宗旨。

一、加强领导重视,强化制度管理

随着我省经济基础的快速发展,司法案件的数量、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我院司法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标准、严要求地制定审判管理相关政策,并对现有审判工作 1

机制进行优化,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首要任务。一是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统筹兼顾审理各项环节。案件在法院内部的流转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有些案件的办理还需与上级法院及时沟通衔接,期间由于受时间、空间等因素或个别法官自身司法能力、综合业务能力的限制,不免对案件的审限、质量、效果等起到负面影响。为优化审判质量效率,要求我们在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部门联系制度,以审管办为牵头,通过审管办对案件的及时跟踪、有效评估,及时联系案件流程中所涉及的各庭室进行矛盾协调,提高案件质量效率。同时,应当根据案件的简易程度健全立审执兼顾工作机制,积极做到统筹兼顾、环环相扣,对于个别超审限案件实行有效的督办制度,对于个别无法执行落实的案件发挥当事人权益,强化执行措施,从而切实体现立案、审判、执行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以此保证司法审判工作的法律地位。二是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深入贯彻落实 评估指标,对各季度各庭室指标数据进行详细排名排序,并统一通报,根据排名情况对个别业绩突出者给予一定奖励,以充分激发各庭室干警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推进审判工作进度与质量。

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法院作为司法审判机关,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必须立足法律知识,发挥综合素质,切实体现司法的公平、公开与公正性。根据 要求,我院结合工作实际,将其作为我院管理审判工作、考核审判绩效的标准,虽然29项指标从随案执结数、上诉案件数、二审改判数等多个方面衡量了法官的业务能力,但数据指标只是工作实际的一种反映形式,对待每季度汇总的数据应辩证地看待,不能只追求数据的达标而造成“形式主义”,也不能“主观”判案,失去司法审判的科学性、统一性。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依据29项评估指标数据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要求法官必须内强素质,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熟知并正确使用各类法律条款,同时,要求法官丰富综合素质,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从而确保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案件审判工作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维护法院的司法公正。二是注重培训力度,强化专业知识。司法审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此应当采取全方位、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方式,通过专业的培训以填充个人法律盲区,及积极调动各审判人员灵活运用各类法律条款,从而切实提高我院审判工作的质量效率。

三、创新创优审判管理,切实实现双赢局面

法院的主要职能在于履行审判职权,保证审判工作的公正和效率。对待新机遇、新挑战,要求我院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通过对各庭室深入宣传、贯彻 评估指标数据,使广大干警精确掌握指标中所涵盖的各审判流程,引导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务必以评估标准衡量案件质量,在结案了事的基础上真正体现司法公正,从而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达成双赢局面。一是严格执行评估指标,优化案件审判工作。通过我院近几年对 评估指标数据的探索与推行,有效地提高了我院司法能力与公信力,但个别法官仍按旧有审判理念,对案件的知悉度、法律条文的运用度仍处较低阶段,办案拖沓、敷衍了事现象仍有发生,针对此类问题,我们必须坚决执行评估指标数据,对各类案件进行系统量化,从宏观把握案件进程,从微观评定案件质量,进而优化法官的司法作风,创新法官办案理念,切实提高我院办案效率与效果。二是加强法律知识,提高答疑效率。为降低 评估指标数据中提出的信访投诉比列、申诉率等,对我院所宣判案件和上诉案件判后答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答疑工作一方面需要加强我院干警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 4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宣传活动,例如法律知识进校园、进社区,“五五”、“六五”普法,深入乡(镇)村、企业开展巡回审判等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普及法律知识的良好平台,在优化法律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的同时,使答疑工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切实体现司法为民的宗旨,也为繁荣、和谐、生态、宜居新大通建设积极发挥部门职能。

严格落实 估指标数据是今后一时期我院各项工作开展的纲领性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严格执行,从而有效提高我院司法能力,提升法官综合素质,同时,也对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六日

第三篇:法院案件质量与效率评估考核办法

关于《全省法院案件质量与效率评估考核办法(试行)》运行情况的分析报告

【 发布时间:2007-12-28 01:58:41 点击数:2305 】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课题组

科学、合理地界定公正与效率的评判标准,确定审判、执行质量和效率的具体考核指标进行量化管理,从而建立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对促进案件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推进审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全国各地法院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2004年7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全省法院案件质量与效率评估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十率”考评体系),全面推行以上诉、抗诉率,申诉上访率,改判、发回率,案件未结率,审限内结案率,调解、撤诉率,执结率,执行标的到位率,人均结案数,已结案件归档率等十个指标为评判依据的“十率”评估考核系统。该评估体系试运行一年多来,省高院每月对各地市中院进行评分排名,使各地法院的审判工作通过十项数据指标直观地显示出来,对衡量法院审判工作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如何科学地评价法院的审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作为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该考评机制也促进了各地法院积极抓好审判管理,特别是抓好与考评机制相关的“十率”指标,从整体上推动审判质量与效率的共同提高。

为了考察“十率”运行过程中的特点,分析总结“十率”考评体系试运行以来的情况,探讨如何完善考核指 标的设置和评估体系的构建,思明区人民法院成立了“关于„十率‟运行情况的评估分析”司法统计分析课题小组,自2005年7月起,对2004年7月以来全市法院以及全省各地法院“十率”指标完成和排名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中,课题组搜集了各地法院的相关数据资料,深入思明法院各部门以及集美、同安等兄弟法院实地调查,并组织了四场专题座谈会,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报告。

关于“十率”指标运行情况的特点

为了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十率”指标运行情况的特点,我们把考评体系中的十个指标分成了三组,第一组包含主要反映审判质量的四个指标¬--上诉、抗诉率,申诉上访率,改判、发回率,调解、撤诉率;第二组包含主要反映审判效率的四个指标--审限内结案率,案件未结率,人均结案数,已结案件归档率;第三组包含反映执行工作的两个指标--执结率,执行标的到位率。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在“十率”中没有“结案率”这一指标,但实际上由于“结案率”是长期以来法院展现审判业绩的习惯性指标,目前仍然是主导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因此在“结案率”的影响下,“十率”指标大多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有些工作甚至陷入恶性循环。

上诉、抗诉率,申诉上访率,改判、发回率,调解、撤诉率是相互之间关联性较强的四个指标,并且与长期以来各级法院通常使用的“结案率”具有密切的关系。

1、上诉、抗诉率:

上诉、抗诉率指统计期间上诉、抗诉案件数与同期一审、二审案件结案数之比。分析思明区法院2004年7月-2005年8月的数据,我们发现上诉、抗诉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见表一、二)

表一:思明区法院2004年7月—2005年8月上诉、抗诉案件情况表

月份 上诉抗诉案件数 一审结案数 上诉率、抗诉率(%)

二○○四年七月 80 296 27.02% 二○○四年八月 224 618 36.25% 二○○四年九月 106 719 14.74% 二○○四年十月 126 653 19.29% 二○○四年十一月 120 919 13.06% 二○○四年十二月 52 1592 3.37% 二○○五年一月 308 306 101.65% 二○○五年二月 175 348 50.29% 二○○五年三月 297 602 49.34% 二○○五年四月 95 643 14.77% 二○○五年五月 109 660 16.52% 二○○五年六月 79 1212 6.52% 二○○五年七月 146 417 35.01% 二○○五年八月 103 681 15.12%

通过上述二表可见,思明区法院一年中结案的高峰期在6月和12月,上诉、抗诉的高峰期则在7、8月和1、2月,特别是1月份的上诉抗诉率更高达101.65%。

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达到半年和年终结案率目标,法院全力以赴清案。在有限的时间下,案件能判则判,法官无法在案件的调解上花时间,很多案件都以判决形式结案,案件的服判率难以保证。而判决的案件大多在随后的7月和1月生效,生效后,当事人对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从而导致的上诉案件数量大增。同时,经过年底高强度的清案活动后,法官办案能动力下降,7、8月和1、2月的结案数也相应大幅下降,两方面的因素必然导致该期间成为上诉、抗诉率的高峰期。

因此,要避免这种周期性的上诉抗诉高峰,就必须尊重审判规律,以人为本,摒弃以“结案率”为中心的审判业绩评判标准,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2、调解、撤诉率:

调解、撤诉率指统计期间一审、二审、再审民事案件中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数与同期一审、二审、再审民事案件结案总数比。设置该率的目的是鼓励、引导法官尽最大可能争取调解结案,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但同样由于“结案率”的影响,调解、撤诉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周期。(见表三、四)

2004年7月至11月调解撤诉案件数与结案数呈同步缓慢上升趋势,2004年12月和2005年6月结案数最高,调解撤诉案件数也最高,但相应这两个月的调解撤诉率在2004年7-12月和2005年1-8月这两个期间内却都是最低的。

诉讼调解工作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充分沟通,需要法官居中主持双方互相让步。但在巨大的案件压力面前,在高结案率的压力下,法官的精力是有限的,选择了提高结案数,就必须牺牲调解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超乎寻常的高结案数必然导致低调解率。

我们还从厦门各基层法院调撤率图表中发现,思明区法院基本上一直处于最低点,这除了案件量的因素外,还与每个法院的地域特色有关。思明区地处厦门市中心区,民商事纠纷多,新类型和疑难复杂案件多,案件难度相对较大。例如,2004年7月-2005年8月,该院受理的人身权纠纷、股票证券纠纷、股东权益纠纷、居间合同、行纪合同等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达到823件,占民商事案件的11.8%。

3、申诉、上访率:

申诉、上访率指统计期间向本院或上级法院、有关部门申诉、上访案件数与同期裁判生效案件总数之比。申诉、上访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向本院或上级法院、有关部门申诉、上访的案件数。申诉、上访案件数在本内一案多投的,不重复计算;隔年再投诉的,可重新计算;向不同层级法院投诉的,则分别计算。

信访问题的实质是案件质量问题,因办案人员的责任引发的信访案件,要追究原办案人员的责任。把办案的社会效果作为审判质量考评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引导法官在办案中自觉将法治意识与大局意识机结合起来,将法律条文的准确适用和司法目的的实现结合起来,既要严格司法,又要善于司法,讲求司法艺术,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做到定纷止争,“化干戈为玉帛”,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节选了2004年12月及2005年1月结案数有较大反差的两个月份比较(表六),全省申诉上访率的走势相似,表明结案数的多少并未对申诉上访率造成影响,而且,调撤率高低也与申诉上访率没有关联。福州地区一直处于较高态势,厦门一直保持相对较为平缓的态势,这可能与每个法院对申诉上访案件数的统计口径理解不一有关,也可能与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有关。因此,申诉、上访率对考量法官司法能力、审判业绩、业务水平的作用并不明显。

4、改判、发回率:

改判、发回率指统计期间经二审、再审改判及发回重审案件数与同期二审、再审结案总数之比。它仍然是衡量一个单位、部门和法官个人审判质量的重要指标。体现着案件实体裁判的公正程度。设立实体裁判公正率这项指标,旨在引导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严格依照实体法作出裁判,确保案件裁判结果处理公正,最大限度降低发回改判率。

从表七、八分析,改判发回率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有些法院在个别月份的改判发回率达到100%,而他们的改判发回案件数仅仅为个位数。全市的改判发回案件主要集中在思明、湖里两个基层法院,显然与受理案件量成正比。

针对发改案件量居高不下的现状,思明法院在今年第二季度组织了发改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对今年以来被二审发改案件进行了全面的评查。评查结果表明,发改案件中存在大量的系列案件。而除了少数案件确实存在程序或实体上的问题外,绝大多数的案件属于一、二审法院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分歧。为了有效地控制发改率,提高一审法院司法的公信度,我们认为,有必要充分加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业务指导和上下级法院的沟通交流,并努力提高司法的统一性。

5、审限内结案率

审限内结案率,是指统计期间一审、二审、再审案件在法定审理期限内结案数与同期一审、二审、再审案件结案总数之比。统计2004年下半年的数据,全省除福州、泉州、厦门三地两级法院在个别月份审限内结案率未达100%外,其余地市两级法院的审限内结案率均达100%。进一步分析这三个地市两级法院关于该率的具体情况,我们发现仅仅是个别法院因个别案件未能结案,而导致该率未达100%。特别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所有超审限结案的案件数量仅为个位数,所占的比例达不到一个百分点。以厦门为例,2004年下半年厦门市两级法院中,仅湖里法院四件案件超审限(见表九)。

表九:湖里法院审限内未结案件情况

审理月份 各类案件在法定审理期间内结案数 各类案件结案总数 审限内结案率 2004年7月 304 305 99.67% 2004年8月 324 327 99.08% 统计全省2005年1-4月的数据,仅泉州两级法院1、2月,莆田两级法院4月该率未达100%。因此,可以说各级法院基本上均能于审限内结案,超过审限结案仅是例外情况。

关于各类案件的审限,三大诉讼法均作了相应的规定,在司法解释中对审限的期间计算也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相对于审判质量而言,审判效率更偏向于定量范畴,更容易通过数字统计加以考查,且现行法律对审限在期间上均有明文规定,为这样的考查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审判效率的考量即应在现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审限内结案率基本达100%说明诉讼法上关于期间的规定在目前的审判工作中是合理的。能否在审限内结案,是评判效率的参考标准之一。将审限内结案率作为审判效率的一项数据具有合法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该率应作为评价审判效率的主要依据之一。有意见认为该率基本上为100%无须统计即可得出,意义不大,可予省略。基于前述的理由,我们认为,恰恰相反,该率体现了法定时间内完成审判工作的情况,是规范司法的一项重要体现,是办案法官追求效率的体现。统计数据的价值关键在于是否反映质量或效率而不在于因数据稳定、变化不大而不予考虑。在审限期间内结案依法体现了法定的效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在审限内能用更短的时间结案且能保证案件质量,则是更为理想的情况。

6、案件未结率

案件未结率指统计期间各类未结案件数与新收及旧存案件数总数之比。

从图表十、十一中我们发现这个V字的“两翼”平缓,在中间突然向下深入,形成角度极小的锐角。V字的底部正是12月,是全省各地法院未结率最低的月份,也就是(新收及旧存)案件数总数的结案率最高的,其余月份的未结率相差不大,相对稳定。

在通常的语境中,结案与未结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案件未结数与结案数总和即是案件的总数(指统计期间的各类案件含新收、旧存),相应的结案率与未结率总和为100%。因此,在“十率”中虽无案件结案率,但从本率中则可简便地、反面计算出案件结案率。正如前文所述,多年来案件结案率作为基本效率指标体现在对外的信息中,在习惯地将该率视为重要指标后,该率反过来影响着法院工作,成了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近年来,这一指标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因为案件的质量、案件的公正性难以量化,而即便可以量化仅单纯的以某项数据为标准是难以保证准确性的。因此,相应地“拔乱反正”的措施是淡化该数据甚至不体现案件结案率,各地法院用其它数据取而代之。

从表十、十一以及前表三可见,各级法院至12月时集中力量清理当年未审结所有案件,并未考虑到诉讼案件的各种实际情况和法律的规定。首先,司法是消极地被动地,法院不能主动上门揽案,各种案件的起诉均由当事人主动提起,法院被动立案受理。受理案件的类型、数量,特别是何时提起诉讼均不能由法院主动控制,按照诉讼法的规定也不能主动控制。从概率学的角度而言,每月平均受理的案件数量应该是接近的。但从这几年来看,法院受理的案件总量是逐年递增的。而因为拖欠工资、企业年终结算等原因,往往到12月时案件激增。要求在该审结案件包括对12月份新收的案件亦予以结案,在这样的工作量下,是难以完成的。其次,司法具有严格的诉讼程序及诉讼期间要求。不管是哪一类型的案件,诉讼法上均有相应的送达、期间、期日等规定以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即便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也仅是相对普通程序缩短了时间,所以也难以做到在当年对所有案件及时结案。为了提高年中和年底的结案率,在每年的5、6月份和11、12月份,法院往往采取集中清案的方法以减少未结案件数,并且在6月和12月上旬就截止收案。这造成了每年年底新收案件数暴跌,结案率大幅提高,第二年1、2月份上诉案件数猛增的现象。更严重的是,这种一味追求结案率的做法对广大法官产生了错误导向,挫伤了法官严格依照法律办案的积极性。从前文数据分析中可见,审判工作的许多方面甚至陷入了恶性循环。

因此,应当改变对案件未结率的认识,如果继续以提高该率指导法院的工作,让“指挥棒”的反作用继续存在,对内则自加压力,使法官违背审限规定、程序规定,加班加点地争取于12月份审理案件,如此提速、加速办案,势必难以保证案件质量。以12月1日立案的民事案件为例,依民事诉讼法之规定审理期限至下一的5月结案,而强调结案率即该所收案于当结案,则把有六个月法定办案期限的案件要求于一个月内办结,审判质量令人担忧。片面强调效率,质量将可能下降。而对于审判工作而言,公正的价值是优于效率价值的。

7、人均结案数

人均结案数指统计期间本院办结各类案件总数与该院上年底全部正式在编人员总数之比。

表十二:2004年下半年福建省各地法院人均结案排名表:

名次 地区 案件数厦门 32.9 2 莆田 30.5 3 泉州 28 4 福州 21.3 5 龙岩 15.4 6 漳州 14.7 7 南平13.3 8 宁德 12.5 9 三明 12.2 上表显示各地法院人均办案20件,假设上半年的收案同下半年一致,则全省各地法院人均年办案数为40件。这个数据与全国的数据几乎一致。中国2001年平均每位法官审结诉讼案件27件,加上执行等案件,平均每位法官审结39.8件。以全国20.44万的法官为基数,按照最高院公布的2003年全国审结的“各类案件和执行案件”共8138944件 计算,我国法官的人均结案数仍然是39.8件。

那么,让我们与美国法官的人均办案数进行比较。美国法官的年结案数:在2002年,联邦巡回法院法官的人均办案数为485件,而作为初审的地区法院则达到人均518件。当然,这是直接数据的比较,不能仅据此惊叹两国审判效率的悬殊,除了审判程序等因素的不同外,还应详细分析数据统计的差别,因为如此差距的原因之一即在于“人均结案数”中的这个“人”所指对象不同,美国指正式任命并实际审理案件的法官(甚至因法律程序规定的不同,主要由辅助人员完成工作量的案件亦统计为法官审理的案件),而我国则指所有具有法官职称的人员(其中包括行使领导职务、行政职务、司法研究而未审理案件的法官,甚至包括后勤等无法官职称的工作人员)。这种关于主体(审理案件人员)统计的差别,可从如下关于全省人均结案率的统计中更为详细分析中得出。

在全省关于该率的统计是以全部正式在编人员为基数计算人均结案数。当前法院在编人员主要由法官(包括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书记员、法警、后勤人员组成。我们认为,以这样人员作为统计基数利弊各半。有利的是:以全部在编人员作为基数计算人均结案数,有利于促进法院领导合理地调配审判资源,将审判人员与其他人员的比例调整到最合理、最利于审判工作的限度,同时可以考察一个法院是否善于利用资源、是否具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改革的能力,即“司法能力”。另一方面也便于统计口径的统一性。而不利的是:由于不具备审判职称的人员依法不得审理案件、一部分具备审判职称的法官(如院长、副院长、纪委监察室)因从事领导职务而无法审理案件或极少审理案件,因此,将未办理案件的人员也列入办案法官之列统计人均办案数,则混同了不同的主体,得到仅是笼统的总体人员“生产力状况”的数据,是一种行政管理与司法审判等同的粗略统计数据,这样的数据并未进行职业区分,无法体现专业分工,难以准确体现审判效率。虽然脱离后勤和其他辅助人员单纯依靠法官则无法从事审判工作,但这种计算方法与目前对法官职业化的要求和科学设立内设机构的趋势尚存在一定矛盾。

8、已结案件归档率

已结案件归档率指统计期间各类归档案件总数与全部生效案件总数之比。之所以强调该率,与有些法院对案件归档工作重视不够,案件卷宗管理混乱甚至发生卷宗丢失事件有关。案件及时归档有利于查阅、参考、保密等重要意义,卷宗的归档会影响到审判工作。基于各地法院归档工作十分混乱的现状,该项指标在有效地引导法院加强归档工作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04年7月起,仅思明区法院累计清理多年来积欠未归档案卷就达6000余件。因此,虽然已结案件归档率更多地体现了法院行政管理的效率,与案件的质量和效率没有直接联系,但对于实际工作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9、执结率

执结率是指统计期间执行案件结案数与同期新收及旧存的执行案件总数之比。“执行案件数”指自动履行完毕、强制执行完毕、和解履行完毕及依法终结实体执行的案件总数。

从表十三我们看到这个图形的顶部正是12月,是全省各地法院执结率最高的月份,其他月份的执结率普遍偏低,特别是第一季度的执结率基本上在10%左右徘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前述结案率的弊端时已经阐述,执结率实际上就是执行案件的结案率。目前采用的执结率统计的是每月执行结案的数据指标,一定程度的避免在某段时间内刻意追求数据的提高,影响执行工作的正常运行规律,配合其他各项综合指标就更能准确体现各个法院执行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10、执行标的到位率

执行标的到位率是指统计期间所结执行案件中实际执结标的总额与同期申请执行标的、上期未执行标的总额之比。执行标的到位率和执结率实际上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不可分离。执结率高,执行标的到位率就相应的高,相反执结率降低,执行标的到位率要提高也就无从谈起。从表十四可见执行标的到位率普遍较低,在全省各地市中厦门地区的执行标的到位率排名第一,2004年下半年的执行标的到位率为78.56%,其他地区就更低了。造成执行标的到位率低下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厦门地区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执行标的到位率高一些说明了该率与地区经济息息相关。应该说执结率是完成案件数量的指标,执行标的到位率就是执行案件的执行工作效率指标,执行标的到位率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执行工作效率的高低。值得一提的是执行标的到位率的计算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不能单独取某一小段时间内的执行标的到位率进行考核。对该率的统计期间可以按月或按季,但考核期间应该更长,这样才更科学合理反映法院执行工作。此外,执行标的到位率也仅仅是法院各项工作指标的一项指标,因此评判执行工作不能仅根据执行标的到位率,而应当全面的考核各项综合指标。

关于对“十率”考评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案件质量考评体系是一项综合性评估指标,目的是通过制度性有效管理,建立起各单位、各部门较为客观、全面的档案资料,实现对审判工作管理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客观性。长期以来,人民法院大都采用以年结案率为基本效率指标,以案件的改判发回率为基本质量指标的评估模式,很难准确评价案件审判的总体情况和个案审判的质量和效率,对法官更缺乏客观具体的考核标准。通过实际运行,可以说“十率”指标的设置对法院内部长期的考核制度带来了冲击力和革命性的影响。考评指标为法院审判业绩考核、对法院党组管理法院工作、调配审判资源等方面提供了量化的数据,有力地促进了法院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法院法官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十率”指标的设置具体细化到每一项指标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第一部分的数据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十率”考评体系的作用

一是“十率”把法院的日常审判工作分解为10项具体工作目标,明确了各项工作的主管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将工作任务和量化目标分解到每个法官,做到了管理有确定的程序和完善的规范,考核有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标准。二是通过通报存在的问题对每一位法官都起到警示作用。有的法院还对每个法官的工作业绩逐月统计,定期通报计入法官的业绩档案,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使承办案件的法官有压力和动力。通过工作绩效和个人利益的结合,把监督检查结果纳入到岗位目标考核中,从而使每一位法官对自己的工作成果的质量和效率给予的极大关注。三是各级法院通过对“十率”指标的关注和研究,针对审判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通过总结审判工作经验,对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进行推广,有效地促进了与之相关的各项审判工作的发展。例如,为了缩短办案周期并提高调解率,思明区法院成立了小额民事诉讼调裁庭,专门负责审理标的5万元以下的简单民商事案件,今年上半年调裁庭人均结案326.5件,调解率达到63%,高于全院大约10个百分点。

“十率”考评指标对审判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作为审判质量和效率的考核体系,它应当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考,可以通过数据指标的变化发现问题,适时调整工作重心和决策,而不应当作为评价法院工作的绝对标准。作为被绝对化的统计数据,其将丧失客观性,而且极易滋生为了数据而工作的错误观点,使这一考评体系偏离原意。

二、对完善“十率”指标的建议

1、取消上诉抗诉率、案件未结率。

上诉抗诉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息诉服判方面的工作情况,但上诉和抗诉是诉讼当事人所享有的法定权利,案件质量的高低并不必然导致上诉抗诉率的高低,当事人行使上诉抗诉的权利也并不能够必然推定案件质量的问题,因为这里还包含有诉讼技巧、规避法律等其他因素。因此,上诉抗诉率在反映审判质量方面并不具有代表性。在考评体系中已经有调解撤诉率这一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法官息诉工作的成效,上诉抗诉率指标建议予以取消。

案件未结率与结案率属于“孪生兄弟”。如前文所述,由于结案率的影响,人为地分割了正常的审判期间,使上诉抗诉率、改判发回率、调解撤诉率这些反映案件质量的指标都产生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期间内不正常波动的现象。目前,结案率已经演变成评判法院审判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左右着一切工作决策。根据指标决定办案数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背离了审判工作的客观规律,其弊病影响了法院及其法官正常的工作秩序,使多项工作陷入了恶性循环。我们认为,审判效率可以通过人为因素进行合理调整和提高,但如何提高效率,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包括如何促进法官提高办案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审判机制等等,当然这并非本课题探讨的内容。而衡量审判效率,可以通过法定的审限内结案率并增加其他相关的细化指标,如平均审理天数等得以实现。

2、增加平均审理天数指标。

审理期限是法定期间,仅以审限内结案率尚不足以全面考察审判效率,因此建议增加对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的统计,同时不同类型案件审限要求不同,对各类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也应进行统计,以更详细直观地体现该方面的审判效率。另外,增加对依法延长审限、中止审限、中断审限、暂停计算审限未结案率的统计,亦有利于更全面地为考查各种情况下的结案率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我们认为,司法工作的性质特别是关于审判质量,难以通过简单量化而得出,因此,在数据统计上应尽量细化,以便更大程度上的确保准确性。

3、改变人均结案数的统计方法。

据前文人均结案数一节所述,目前人均结案数基数的统计方法虽然各有利弊,但为了使工作量的计算更为合理,建议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案:一是按照目前的统计方法,但增加以实际办案法官作为基数统计人均办案数指标,两个指标互为参考,通过二个率的比较可以体现职业法官与其他人员效率。二是将目前的统计基数修改为具备审判职称的人员。这样,有利于引导法院对法官和书记员、辅助人员、后勤人员等不同人员进行序列化区分,充分体现专业分工,利于法官的职业化发展。

另外,对于沿海地市与内陆地市的案件数及办案数相差较大问题,例如排名第一的厦门与排名最后的三明人均结案相差接近二倍,其根源在于各地法院在工作人员比例、内设机构的配置上的标准一致,虽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案件数量远高于其它地区,但人员编制和机构都按照同样的级别标准设定。因此,我们认为法官的人数与其他人员比例、机构设置,应以该地区案件数量作为主要参考依据,以免造成严重的忙闲不均现象。

4、统一申诉上访率的统计口径。

申诉上访率由于在统计口径方面存在理解不一的情况,该率的统计在准确性上不足。“申诉、上访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向本院或上级法院、有关部门申诉、上访的案件数。申诉、上访案件数在本内一案多投的,不重复计算;隔年再投诉的,可重新计算;向不同层级法院投诉的,则分别计算。”对于申诉上访案件数的计算,产生口径不一的就是 “向有关部门申诉上访”中的“有关部门”的范围,应当予以明确。鉴于司法的特殊性,建议有关部门的范围确定为:党委、人大、政协、纪委,对于向不同层级的部门重复投诉的,不重复计算;一案向不同部门多投的,亦不重复计算。同时,对于向不同层级法院投诉的,建议也改为不重复计算。这样,有利于比较准确、直观地反映申诉上访的案件量。

第四篇:法院完善审判质量与效率考评体系纪实

文章标题:法院完善审判质量与效率考评体系纪实

东风新上数枝藤

__省__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规范司法行为作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治本之策,强化审判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今年8月15日,__省委贯彻《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会议在__召开,__省三级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参加了会议

。会上,__省省委副书记__在讲话中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他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推广__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经验,强化办案流程管理,严格实施覆盖执法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落实对执法活动的内外监督,形成按法定程序办案问题的监督“链条”。

借“东风”明确思路

2005年,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__中院党组借这个东风,认真查找不足,明确整改思路和目标。

2004年,__两级法院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案件262件,提起再审的30件,分别占当年审结诉讼案件的4.38%和0.4%。当事人之所以不服从裁判,甚至缠诉、上访,其主要原因是司法不规范所引发的。

__中院党组认为,要使当事人胜败皆服,不仅需要裁判结果的公正,而且更需要程序的公平和公正。为此,他们明确提出:围绕掌好用好审判权、执行权这一根本问题,从基础、从规范、从细节抓起,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要形象;将规范司法行为作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治本之策,把专项整改和强化审判管理融为一体,制定全面系统的操作规程,建立符合审判规律和特点的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规范各岗位的程序和行为,用规范化的思路去整改,再把整改的措施规范化,扎扎实实地推进专项整改活动深入地开展。

操作规程抓细节

2005年初,__中院随机抽样查找不足。对792件民商事、732件执行、290件刑事、287件行政案件进行检查,大多数案件不存在实体问题,而是“常见病”程序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法院的公信力,有的还成为少数当事人上访的“理由”。为此,__中院制定了8册共50万字的民事、刑事、行政审判、执行、立案、审判监督工作和司法政务管理等操作规程,将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内部规章、司法礼仪、审判经验、工作要求等融为一体,培养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严守法定程序的良好意识。

在《民事审判操作规程》中,他们重点将诉讼法中有规定但在审判实践中做法不一的环节进行规范和细化。如在诉讼保全中,民诉法仅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实际上操作起来难以统一。__中院结合实际,将此条细化为三种情形:一是必须责令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的情形;二是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情形;三是可以不让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情形。因而法官在采取保全措施时,能够更好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刑事审判操作规程》中,对不止一次出现问题的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工作的程序进行全面规范,重点增强案件审理和裁决的透明度,严格审批权限,规范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听证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上述案件的徇私舞弊和枉法裁判。在《执行工作操作规程》中,重点对缺乏规范、监督、制约的环节作出规定,明确了执行中必须进行合议的情形,对中止执行、债权凭证发放的条件、数量,以及恢复执行的情形、执行笔录的制作、执行卷宗形成进行规范,进一步严格查封、评估、拍卖执行财产的程序和审批,最大限度地解决执行中的不作为、消极执行的问题。

审判监督抓规范

2003年,__中院制定了《关于落实审判监督责任的暂行规定》,这个规定对司法公正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相关环节的衔接、监督的主体和对监督结果的运用不到位。为此,__中院将内部监督系统的完善作为规范司法行为最重要的保证性措施加以落实,对原规定进行了全面修订。

以审限管理为重点,落实审判流程监督责任。立案一庭通过微机网络对法定审限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提高了结案率。同时,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案卷送达时限进行监督,除公告送达的以外,要求必须在两个月内将装订完整的卷宗送到二审法院,否则按超审限案件处理。办公室对审结案卷归档期限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自文书向当事人送达后必须在一个月内归档,法官结案数以案卷归档数为准,彻底解决了案卷不能及时归档的“老大难”问题。

以解决涉诉上访问题为重点,落实审判监督责任。审监庭通过审理再审案件和国家赔偿确认案件,对经本院再审改变终审判决的案件、确认本院违法引起的国家赔偿案件的改判和违法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责任认定意见。立案二庭通过审理申请再审、申诉案件和接待涉诉上访当事人,分析引发上访的原因,对责任性上访的相关部门及责任人提出责任认定意见,增强了法官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意识。

第五篇:法院审判文化建设

法院文化建设

1、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

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有着内在联系。务虚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务实则是重实际,重实干,重实效,属于操作与实施问题。如果只务虚不务实,工作就缺乏实践性,而只务实不务虚,工作就会出现盲目性。

2、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内强

素质就是要把案子办好,把队伍带好,把管理搞好;外树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搞好宣传工作。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好了,并适时地把工作情况宣传出去,争取社会的认可、民众的认可、领导的认可,同时也有助于鼓舞法院干警的士气,进一步促进我们的各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这样讲,把工作干好只是完成了一半,这另一半就要靠抓信息、宣传和调研,就要强调务虚,就要善于务虚。

3、是要大力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信息宣传和调

研工作是既贴近领导,又贴近群众,位置十分重要,但工作艰苦,待遇清贫。因此,这项工作岗位上的每位同志都要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要加强党的理论、政策学习,用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做到撊財:上级文件必读;重要报刊必看;重大工作部署必知。:一是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要有深入的理解、认识、把握;

4、要大力加强队伍的业务建设。信息宣传和调研工作

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整理、资料统计,而是一项需要深入付出的复杂劳动,需要有高超的业务水平。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要具备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通过分析综合,能够发现和揭示信息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真实、精练地反映客观情况;要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能够从全局高度对材料进行筛选和加工。这就要求同志们一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钻研业务,练就干好工作的本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勤奋学习。是很有道理的。要学习各种公文的章法,学习遣词造句,多读点书,多看点报,特别是对一些好的文件、文章、讲话,要做为范文精读细研,悟其真情。要勤磨多练,通过实际磨练,使每个同

志的笔头子更硬朗一些,工作效率更高一些,作品的质量更好一些。要精益求精,写文章。起草讲话、报告,一定要反复推敲,只要时间允许,就要不厌其烦地修改,每改一遍都会有收获,力求遍遍都有新提高,真正做到精雕细刻,一丝不苟,切忌马虎敷衍,草率应付。领导应该为他们提供和创造学习磨练的时间和条件,可通过短期培训、以会代训、以老带新,专题讲座、集体研讨等形式,培养提高业务素质。

5、要为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条

件。搞文字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复杂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任务重,时间紧,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节假日也不得休息。用撁幻髅灰梗患⒚槐ィ煌昝涣藬来形容,是不夸张的。这项工作的特点是经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工作环境,并且,文字工作人员还需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这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我们的领导同志,应该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在奖励政策、办公条件上向文字工作做适当的倾斜,主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办公技术,优化文字材料的采集、编辑、整理、传输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下载法院2006年审判质量效率指标评估及对策[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院2006年审判质量效率指标评估及对策[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院审判质量评查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审判质量管理和监督,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实现,根据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审判质量评查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评......

    法院审判质量评查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审判质量管理和监督,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实现,根据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审判质量评查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

    构建基层法院审判质量监督管理5篇

    构建基层法院审判质量监督管理 李振洪 长期以来,全国各法院就如何加强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为基层法院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

    提高审判质量效率 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

    提高审判质量效率 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 中国日报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吕冰)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开机关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交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情......

    影响法院公正独立审判的因素及对策(推荐)

    影响法院公正独立审判的因素及对策法院独立审判的公正与否与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最直接、最密切的关联,关系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法院的独立......

    影响法院公正独立审判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法院公正独立审判的因素及对策法院独立审判的公正与否与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最直接、最密切的关联,关系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法院的独立公......

    浅论法院审判文化(合集五篇)

    浅论法院审判文化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政党的代表,历来十分重视对其先进的文化根基的铸造和保持,从党建立之初,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一直将......

    法院审判情况工作报告5篇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的安排,前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对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其间,听取了市人民法院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汇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