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 设计》实验大纲
《建筑设计初步》实践教学大纲
一、实践课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课,通过阶段性的学习、交流、创作活动使学生基本能够达到具有一定的建筑设计能力,以丰富的设计表现语言表达各类不同的设计效果,更好的为专业设计服务。
二、实践形式和实践环境要求
1、实践形式:课内实验。
2、实践环境要求:计算机、投影仪
三、实践总学时和实践资料
1、学时:24学时。
2、资料:自编实验指导书或配套资料。
四、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
五、实践任务与学时分配
实验一市场调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给建筑设计在同类市场中做一个准确定位。设计完整全面的市场调查的表格。形式不限。
(二)参考学时:2
(三)实验环境:多媒体
(四)实验过程要求:找准基本点进行调查,综合分析。
实验二草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能用简明的图形传达要表现的设计形式,要有色彩及细节部分的体现,任选一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定位,然后构思设计的方案,画出草图。徒手绘制草图,可辅以马克或彩铅上色(或水粉水彩等);与同学或者老师进行讨论,对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图面清晰准确,方案明了,内容充实,并严格按照既定比例进行绘制,在完善方案的同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参考学时:10
(三)实验环境:绘画室、绘图设备
(四)实验过程要求:注意效果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三设计方案汇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要求有理论的文字分析,并画出详细的设计图,设计思路汇报吐字清晰,语言生动流畅,解说到位,手法创新。培养学生的作品解说能力。
(二)参考学时:6
(三)实验环境:电脑及绘图仪器
(四)实验过程要求:将建筑方案分析与建筑设计很好的融合。
实验四建筑设计正稿绘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建筑物的立面图(正立面与侧立面)、平面图(首层平面图与二层平面图)、效果图、设计说明(300字以上)等。制图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及制图标准规范要求。图纸要求: A2图纸(2张及以上)。比例适当,层次丰富,图面整洁,字迹工整。
(二)参考学时:6
(三)实验环境:绘图室
(四)实验过程要求:建筑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并与环境充分融合,并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以及展示的表现。
第二篇:990建筑设计考试大纲(3小时)
中南大学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建筑快题设计》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3年7月5日通过。
I.考试性质
建筑快题设计考试是为中南大学招收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考试对象为2013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建筑快题设计的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掌握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的程度以及进行具体建筑设计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合格或合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能力,并有利于学院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建筑快题设计考试在考查考生基本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其在短时间内完成方案的构思能力以及能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快速表现自己方案设想和构思的能力。要求考生:
1、掌握建筑方案构思的一般方法,能够迅速对设计题目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其核心问题和核心要求,找到方案的切入点;
2、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合理组织建筑的外部空间,并完成总平面设计;
3、掌握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合理进行建筑的功能布局,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并完成建筑平面和剖面设计;
4、掌握建筑形式构图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具有建筑单体设计和群体组合的形式处理技巧,并完成建筑立面和形体设计;
5、掌握建筑技术的一般知识,熟悉基本的建筑尺寸数据,了解相应的建筑经济和技术法规,设计方案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合理性并符合建筑规范要求,应列出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
6、掌握一定的建筑表达方式,能全面、正确、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方案构思和设计成果。
Ⅲ.考试形式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2、答题方式
根据建筑快题设计任务书进行方案设计,以图纸形式提交。
Ⅳ.试卷题型结构
考试通过一个适当规模的建筑方案设计对考生进行考查,图纸内容包括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透视图以及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设计说明等。
Ⅴ.考查内容
1、建筑构思立意与总体设计
(1)建筑构思的方法;
(2)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总体设计的内容;
(4)总体布局的方式;
2、建筑内部空间组织
(1)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2)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
(3)建筑内部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
3、建筑外部造型
(1)建筑形式元素及母题的运用;
(2)建筑形式的对比与统一;
(3)建筑群体组织的方法系和视觉层次处理;
(4)建筑细部处理以及色彩、材质等形式要素的运用;
4、建筑技术与法规
(1)建筑结构技术;
(2)建筑构造技术;
(3)建筑物理与设备技术;
(4)建筑经济与技术法规
5、建筑表达
(1)建筑制图规范;
(2)建筑快速表现技术;
第三篇:植物病理学实验大纲
实验部分
实验
一、植物病原学(3学时)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传染性病原物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态特征、致病机制等,明确重要病原生物的主要分类鉴别特征及其致病特点,初步掌握不同类型病原生物的诊断和鉴定要点,学会识别诊断和防治不同类型病原物所引起病害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植物病害的描述方法,包括的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病状类型主要有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等,病症主要有霉状物、点状物、粉状物等类型;非侵染型病害主要包括缺素、环境因素、药害等类型。
实验
二、植物病原真菌形态与分类(3学时)
实验目的:认识病原物致病性因素及其变异,明确寄主抗病性的类型及其复杂性,初步掌握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学会用运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生产上品种抗性丧失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实验内容:植物病害病原物的营养体形态特征、营养体的变态与组织,真菌繁殖方式:有性无性繁殖类型,以及繁殖体孢子类型;真菌分类概述;病原生物其他类型如: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形态特征。
实验
三、植物病害循环与病程与防治(3学时)
实验目的:认识病害循环和侵染过程,明确病害流行的时空动态、流行类型及影响因素,掌握病害预测预报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制订有效的防治病害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内容:了解植物病害侵染植物原物侵染植物病发病的过程,影响病程的因素,以及植物病害循环的特点,越冬越夏场所,了解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并掌握病害防治的常用技术。
实验
四、小麦病害和杂谷病害(3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小麦和杂谷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
实验内容:小麦三种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黄矮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玉米病毒病等的症状标本和玻片标本。
实验
五、薯类和棉花病害(3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薯类和棉花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
实验内容:马铃薯晚病病;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环腐病;棉花苗期病害;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的症状标本和玻片标本。
主要实验用书及参考书: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李宏连主编,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第四篇:生物化学实验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代码:120005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总学时:72学时 实验学时:20学时 前期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有机化学 使用专业:护理、助产、临床、药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它主要以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要手段来研究生物体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在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规律。生物化学是本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它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发展,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实验内容的持续发展。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实验室所开的实验课均随相应的理论课进行,通过生化实验课教学应达到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1、加深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实验技术。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对所有参加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学生做出以下具体要求:
1、实验课前要预习实验教程,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规程。
2、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及时并如实地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按规定格式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操作步骤
四、实验结果
五、结果分析
三、主要仪器设备
离心机、电泳设备、722分光光度计、电冰箱、可调式恒温水浴仪、恒温浴槽、培养箱、移液器等。
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生化实验基本操作(2学时)
1.了解生物化学实验室的一般规则。2.熟悉生化实验室的基本操作。
3.练习玻璃器皿的洗涤、刻度吸管的选择和使用。4.掌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一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的测定(定量实验,2学时)
1、验证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2、掌握测定酪蛋白等电点的原理及方法。实验二 血清总蛋白测定(选修、2学时)1.熟悉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原理及基本操作。2.掌握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三 血清蛋白质的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半定量实验,2学时)1.掌握电泳法的原理及应用。
2.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3.了解血浆蛋白质的分类及功能。
实验四 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选修、2学时)1.验证核酸的三大组成成分。
2.熟悉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的基本操作方法。3.了解核酸的理化性质。
实验五 酶的特异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定性实验 2学时)1.验证酶催化的特异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通过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观察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3.学习使用恒温水浴箱。
实验六 尿淀粉酶活性测定(选修、2学时)
1、验证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2、观察淀粉及其水解产物分别与碘反应呈现的颜色变化。实验七 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抑制(选修、定性实验,2学时)1.加深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及其特点的认识。2.学习琥珀酸脱氢酶的提取方法。3.通过实验观察酶的竞争性抑制现象。
实验八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定性实验,2学时)1.掌握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测定物质的原理。2.学习使用722 分光光度计
实验九
血糖的测定(定量实验,2学时)1.了解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原理。2.能熟练进行血糖测定的操作。3.掌握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十 酮体的生成与利用(定性实验,2学时)1.掌握酮体的概念。
2.了解酮体生成和利用的生理意义。
3.通过实验加深对酮体生成部位的认识并学会酮体的鉴定方法。4.学会从动物肝脏提取酶的粗制品。5.学会正确使用离心机
实验十一 血清甘油三酯的测定(定量实验,2学时)
1.熟悉酶法测血清TG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2.熟练进行实验操作。3.了解TG测定主要临床意义。
实验十二 血清胆固醇测定(定量实验,2学时)1.了解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的原理。2.能熟练进行血清胆固醇测定的操作。3.掌握血清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十三 血清ALT测定-赖氏法(定量实验,2学时)1.掌握转氨基反应并了解常见转氨酶测定的临床意义。2.熟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的原理及方法。3.了解酶活性单位的规定。4.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
实验十四 血清BUN测定—二乙酰一肟显色法(定量实验,2学时)1.熟悉血清尿素氮测定的原理及方法。2.了解血清尿素氮测定的临床意义和正常值。3.学会使用微量进样器
实验十五 血清胆红素测定(定量实验,2学时)1.熟悉血清胆红素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胆红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实验十六 血清钾、钠的测定(定量实验,2学时)1.了解火焰光度计的作用原理。
2.了解血钾、钠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实验十七 血清总钙测定(选修、定量实验,2学时)1.熟悉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测定钙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血钙测定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实验十八 血浆碳酸氢根浓度测定(定量实验,2学时)1.熟悉滴定法测定血浆碳酸氢根浓度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血浆碳酸氢根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十九 胡萝卜素的柱层析分离(半定量实验,2学时)
1.了解柱层析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2.学习柱层析法的基本操作技术,利用柱层析法分离菠菜叶(或红辣椒)中的胡萝卜素及其它色素。
实验二十 凝胶层析分离血红蛋白和核黄素(选修、定量实验,2学时)1.掌握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2.熟悉凝胶层析的操作过程。
五、考核方式
实验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加深理解、掌握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师生上好、学好实验课程,特制定实验技能考核办法。
实验课考核内容如下:
1、考勤:四分之一实验课未做者,实验成绩为不合格。
2、预习:课前要预习所做实验的目的、内容。
3、实验课:上课时必须穿白大褂。严格实验课纪律,熟悉实验的目的、方法。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好的完成实验。
4、实验成绩包括以下几方面:(1)考勤(10分);
(2)实验技能掌握优劣(40分);(3)实验结果(20分);(4)实验报告完成情况(30分)。
5、教师要精心组织实验教学,认真带教,学期末教师应将学生实验成绩单交教研室存档。
以上各项由实验课教师按相应比例酌情给分,总分再按30%的比例折算出实验成绩,汇入期末总成绩。
六、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王文玉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教程与习题》.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9 参考书:李玉兰主编.《生物化学实验》(供高职高专使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6
七、说明
选修实验不计在总学时内,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本大纲中编写的有些简单实验项目可以合并上,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开设设计性实验项目,给学生增加动手的机会,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第五篇:2014天津城建大学建筑设计考试大纲
天津城建大学
2014年硕士生入学初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招生专业代码:081300
招生专业名称:建筑学
考试科目代码:501
考试科目名称:建筑设计
考试形式:笔试
卷面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6小时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试内容按考生所报方向实行一卷两题的形式,卷内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共答题(90分),第二部分按照考生所报方向选择相应题型必答(60分)。
(注:考生分为建筑历史及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及应用研究三个方向)
1、运用建筑设计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完成建筑设计方案的基本内容。
2、方案应正确安排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做出相应的环境设计,并依据设计任务的要求达到合理的功能区化和流线组织。
3、设计方案应具有较好的空间组合,并能体现建筑的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4、设计方案应具有工程技术方面的可能性,主体结构布置合理,构造合理。
5、考生应掌握常用的建筑基本构造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技术深化设计。
6、考生应具有较熟练的表现技巧,设计图面表达准确,符合制图规范要求。
7、图面一律用白纸黑绘。
二、考试的内容
1、考试范围:为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或旧建筑的扩建、改造设计及其环境设计。
规模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决定。
2、试题内容:
第一部分:共答题部分(90分)
包括:建筑各层平面图、剖面图、主要设计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部分:根据考生所报方向选择相应题型必答,报建筑历史及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方向的考生应选选题一。报考绿色建筑技术及应用研究方向的考生应选选题二。(60分)
选题一:环境设计(总平面及周围环境)、立面图、透视图、选题二:技术深化设计(节能、采光、通风、日照等方面)具体根据题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