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性课堂
“发展性”课堂课题实验工作总结
一、做了什么
1、通过研究语文学科“三模小组化”教模式的多种策略和具体操作方式。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成功经验。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的设计和实施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教学手段运用研究”的实施,使学生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能力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成效。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教学手段运用研究”,其关键是学生主体地位,真正确立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参与。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学习者自我教育、自我理解、感悟拓展的过程。
1、引入、定向。这一环节有两项任务:一是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二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法。目标的确定可由师生共同商讨,也可由某一方提议供大家商计。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才能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否则,自主学习就是盲目地无效学习。
2、自主探究学习。包括两个过程,即独立感知、理解、探索的过程;小组讨论、商议交流的过程。独立学习时要边学、边思、边记,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小组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加入讲座启发、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解决,实在弄不懂的待到下一步再提出。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创新的过程起始于疑难,在疑难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可以了解各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情况,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都要求学生自己去解决,还有一些问题,教师要抓住时机,予以适当的点拨。这一环节要根据年级不同而采取不同程度的收和放,要注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还要不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注意营造学习的氛围。
3、质疑、释疑。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疑点或重点
问题加以点拨、指导。点拨一定要“精”,要点到、点透,千万不能重复学习已掌握、理解的知识,更要注意不能摆出一幅盛气凌人的架子。不要一言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互相交流发表意见,各抒已见,达到由知识交流向情感交流升华的境界,以期收到既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拓展的热情,也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的效果。
4、实践操练,研究合作。学生在学懂、学会了之后,人人投入实践训练。可自主独练,也可小组互练,或统一训练。采取多种手段激发鼓励研究合作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学生在合作中感悟体验,鼓励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5、归纳,拓展。师生共同总结或归纳本节所探索的学习
内容及学习方法,也可延伸、拓宽内容或方法。这一环节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确良学习情况加以总结,以激励为主,追求“激励”的后续效应,使学生在自信中产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为使这一课题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首先要狠抓实验
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以此来带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该课题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采取:
1、调查研究法:在课题开题前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前的基本情况。即学生学习状态、教师开展科研能力、水平和实践经验等,同时确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开展研究活动。
2、经验总结法: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考核,认真记载总结,经过实验,学校和教师会形成很多很好的经验,我们要注意经验的积累,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以实现研究的重新跨越。
五、课题实验的过程
(一)建立领导机制,确立实验班级。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由校长、主任、学年组长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实验的管理、指导及实施工作,确立了12个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并于2008年3月20日召开了课题开题会。
(二)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研究学习。
学习是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的理论水平重要措施,实验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有正确的实践活动,才能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科研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与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学校科研办学整体水平。我们围绕研究主题——“自主、合作、探究”,进行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办法”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策略指导”等集中专题讲座、学习、讨论。并将学习资料打印成册,分发给实验教师,进行自学,写出学习感受。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使教师们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最新信息,提高了科研的意识,明确了科研的目的和意义,调动了实验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加强课题管理,保证研究质量。
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了“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促发展”的思路。学期初,课题负责人及时组织实验教师,召开科研课题工作会议,与实验教师一起认真认真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深入实验班级听课39节(每月1节),课后及时与实验教师交换意见、跟踪指导。实验教师互相轮听后,交流研讨,写出教学反思,评出优秀的在全校推广。其中赵凤兰等5名实验教师的教学反思上传到了欣虹校园网的“科研之窗”上。课题负责人对实验教师的有效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了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课题研究交流
课堂教学是发展性教学体系中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实验研究的最实在、最丰富的实践活动,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应重视和上好每一节有后劲的实验课。我们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备课,特别强调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它是研究活动的起点。我们要求要研究知识点的前后联系,理解教学要点,研究教学手段的应用——各种手段的使用方法。要研究学生、设计教学过程、编拟出教案。课题小组每月一次研讨活动,交流各自心得。
(五)开展课题汇报课活动
1、开展了“一课两讲”课题研讨活动
2008年5月21日——22日,承担“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学手段运用研究”子课题的刘晓丹等4位教师,采取设计——案例——对比——体会的形式,开展了“一课两讲”课题研讨活动。研究组以《画鸡蛋》一课为例,集体研究设计出教学初案,由第一位教师试讲,大家听后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进行调整,再由第二教师执教,直至调整为最佳设计。学校课题组将此教学设计挂在校园网,为全体实验教师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例。
2、进行课题汇报课活动
2008年6月17日,我们召开课题研讨活动,由张淑博展示一节《找刺猬》课题研讨课。这些研究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行为主题,针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研讨,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发教师对课题的研究欲望。
3、开展“课题优质录像课”评选活动
根据总课题组“十一五”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实施方案》的规划,展示各子课题取得的成果,交流课例、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我校《语文学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教学手段运用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10月份进行了“课题优质录像课”活动,实验教师都积极参与,认真的准备,实验课上的有声有色,达到了实验课题的要求。课后又进行互动交流,对展示课进行研讨,谈听课的感受和体会。最后,推出徐晓光等5人的录像课,上报市教育学院初教部,参加国家级“课题优质录像课”评选。
六、扎实研究,初见成效。
本学期即将结束,课题负责人和实验教师针对实验情况做出研究与分析,进行阶段性总结。实验教师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明显增强了。广大实验教师都将实验中积累的点滴收获及时整理,完成阶段经验论文。本学期我们有8篇科研论文参与省市督导论文的评选,有6篇教学设计参加省优质课评选。
七、存在问题
1、个别实验教师理论认识还很模糊,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师教学手段使用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不强,还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和获得成功体验;
3、学习机会少,视野狭窄,急需走出去,多学多看。
八、下一步工作思路
1、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力度,引导教师将理论认识,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2、要广泛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在实践中自主合作,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自主发展。
3、加大实验经费投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第二篇: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
5.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
6.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7.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发展性学生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在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教师应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学生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更要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改进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性学生评价归根结底必须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育。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环节
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程序: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1.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
一般来说,发展性学生评价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是学科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了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如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应该注意的是,在实施评价时一般性发展目标与学科学习目标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学科学习是实现一般性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学习目标中应该也必然要包含或渗透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内容。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有了评价标准后,还需要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这是在评价的设计准备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发展性学生评价除了使用纸笔测验以外,更为强调使用质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究竟选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资料数据是评价学生的客观事实依据,评价资料的有效性是保证达成恰当的评价结论的基础。学生评价的资料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作品集、活动过程记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二是来自各方面的对上述内容的评价,如教师给学生的分数、等级、评语、改进意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观察记录与评价以及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各种相关的能说明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等。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改进,促进发展。因此,光得出一个客观描述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改进要点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出来,明确、具体地描述我们期望看到的学生通过改进以后达到目标时的行为表现。改进计划还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背景,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个体化特征的改进要点。
第三篇:发展性评估
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估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者:韦汉宣 更新时间:2008-1-4 23:51:54 访问量:
1554
在鱼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鱼峰区教育局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柳州市二十四中根据学校的自身发展的实际统一对发展性督导评估的认识,把开展发展性督导评估当作是一次难得的实现学校自主发展的良好机遇。为了扎实有效地探索发展性评估这一新的评估模式,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该校开展了“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子课题“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估”的研究。该校把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作为评估的根本目的,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评估的全过程,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确定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的核心。该校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不同的教师,即在强调共性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个性和差异性。这样的评价方式,给该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契机,为该校的创特色、创品牌提供了空间。
学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估的有关理论和文章,了解教师发展性评估的内涵和实质,了解教师发展性评估对学校发展的意义,使全体教师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学校还成立了以学校党政领导和各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估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其次,学校还认真做好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估标准的制定工作。该校就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估的可行性、实施步骤、评价标准等问题对老师们进行细致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确定了该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估的指导思想:挖掘教师潜能,充分激励、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每一位教师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提出该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措施,再根据教育发展性督导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提出该校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指标。该校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由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师德、师风状况)、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工作状况)和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三个维度构成。教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考勤情况等;教师职责包括育人管理职责、教学及科研职责等;教师绩效包括教学成绩、教学论文、公开课情况、教研情况、获奖情况等。这些指标的确立,旨在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杜绝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的陈旧评价模式。根据这一新的评价思想,该校制订了《柳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估管理方案》,下发到每一位老师手上,广泛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再把修改稿提交教代会讨论、修改,审议通过后实施。
审定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估方案包含两个部分:《柳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估手册》和《柳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成长记录袋》。确定了发展目标,制定了评价标准以后,该校提出“教师与学校同发展”的口号,要求教职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制定个人的发展目标,按照个人制定的目标努力奋斗。
全面评价,注重过程,关注起点,纵向比较,通过评价引领教师的发展。这是该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估的核心理念。为了让这一新理念能落到实处,该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 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性
一个人要发展,首先要有发展的内在需求,有求得发展的内部动力。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本策略是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因,通过教师主体作用,使之自身发生改变,最终达到发展的目的。主体意识的强烈,决定着对自身发展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进而决定着其个体发展水平和自我教育水平。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自身成长历程和素质分析,分析成长的过程和现在所处的阶段,分析自己专业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及个性特点,每个教师都仔细分析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总结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看到自己的差距,产生危机感,为自身发展作一个正确的定位,比如有些年青的教师可以通过高学历进修提高理论水平,有些教师可以增加实践经验积累,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建立有效的个人发展规划。同时,引导教师自觉地重新理解教育现实,重新认识学校,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努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该校十分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体性、内在性和主动性,注重对教师个体生命的人性关怀。他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强调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教师的自主发展强调的是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他们注意老师的个体内在性,充分考虑教师内在的需求与愿望,以此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自觉的、主动的行为。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从工具主义的教师观转向了人本主义的教师观,把教师从被改造的对象提升到了发展主体的地位,让教师们自主发展。这些举措的实施对促进该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2. 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条件与外部环境
该校健康向上的、宽松的学校校风较好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无论教学氛围、学习氛围亦或生活氛围,该校处处呈现出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气息。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成为催人奋进,促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学校还根据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师培养的长期规划与近期计划——“蓝青工程”:构建“培青——育优——拔尖”的三级层第式动态发展模式,为教师的发展搭建舞台。从而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引导机制、保证机制。学校主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学习、专业进修的机会,使教师走出校园,感受变革,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创造教师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心;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氛围,创造教师发展特长的机会,促使其专业化水平不断地提升。
3.加强教科研培训
学校领导班子深深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教育科研能力作为教育素质的一项基本内涵,对于教师由“经验型”角色向“科研型”角色的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校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让教师们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该校大力开展科研培训,引导老师们亲自参与教育科研活动,让老师们在教育实践中研究问题,更新知识,完善自身的能力结构,使学习成为教师的主动需求。我们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反思,进而指导其在反思的基础上行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教育科研也成为该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之一。学校设有科研处,有专人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现在学校已有超过70%的老师参与到国家级或省级课题的研究中,已形成科研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学进步的良好风气,极大地促进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该校“科研创特色”的办学进程。
4.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
该校非常重视新教师培训工作,制定了新教师培训章程,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示范性初中的教育和教学要求。新教师培训章程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教与学的关系,带教教师的教与青年教师的学是一种双方共同活动,是一个信息获取、传递、储存、加工、变换的运动过程,是一种双方传导过程,这种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务处选择现代教育观念新、教学业务水平高、师德优良的教师为带教教师。初进校的青年教师都必须接受带教,带教期为一年。二是带教内容要求。为使青年教师能在一年内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求青年教师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做到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主,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具备优良师德,并努力抓好教学全过程。带教教师在带教期间,要能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所任学科、所教年级的教材及教学的基本规律,要求青年教师能够独立设计教案,安排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目标。
二十四中注重通过校本教师培训来促进教师的专业、个性发展。每个教师由于个性成长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其成长的快慢和素质结构中各个要素的发展也不平衡,所以,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教师,靠工厂式的批量生产是不可行的,必须通过适当的、灵活的,甚至特殊的方法和途径去培养。统一计划的培训活动,能满足工作过程中的共性要求,但难于实现教师发展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因此,二十四中的校本教师培训特别强调制定符合教师实际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根据教师的素质特长加以有针对性的培养,让教师们成长为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老师。这一举措施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又能丰富学校的教学风格,为突出学校的特色服务。
5.建立和健全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评价机制具有导向、保证和激励等综合作用。公平、公正、客观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非常有效的外部激励政策,它不仅可以找出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又可以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们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在对教师的评价过程中,该校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引导老师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主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因此,二十四中对老师的评价始终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始终关注教师日常行为表现和点滴进步,注重发展过程,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在二十四中,教师发展性评估的目的,不是要给教师排队,把教师分成好、中、差几个等级,而是要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专业发展水平。该校的发展性评价的鲜明特征是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个体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和评价方法,采用的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一人一标”。为了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获得发展,学校特别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根据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并通过发展性评估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发展目标和进修需求等,使教师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此外,该校的发展性评估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达成结论时强调教师的积极参与,重视通过反馈与教师一起提出改进建议。鼓励教师参与讨论修订指标体系,从而明确了教师评价的具体内容;然后,让教师根据职责再次制订书面的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使教师感觉到他的一步一步发展是有目标的,这个目标学校清楚,自己也清楚,这本身就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主发展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中没有把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利益直接挂钩,以免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该校的发展性评估始终根据发展性原则,提倡教师自我的纵向比较,以专业化发展为我们的最终目标,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持续性发展,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在发展性督导评估的理论指导下,该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估工作尽管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但这种评价确实引领了教师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确实让老师们获益匪浅。通过引导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自我设计,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转变,由“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自我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
学校在变化,教师在变化。发展性评价,唤醒了评价者的主体意识,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强信心,发现不足,促进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第四篇:“发展性生本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总结
“发展性生本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总结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给每位教师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机会。共有二十名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展示的科目有:数学、语文、音乐、科学、体育、微机、英语、美术等科目。教师参与的热情较高,尤其是体育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全体成员都参与了此次活动,先不说课的优劣,就是这种热情和研究的风气,就值得其他各组老师向他们学习。本次教研活动已结束了,教导处将从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学思想、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教学思想正确,都在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努力,尽量创设开放的课堂。
二、创设情境,学习氛围轻松、娱乐。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很多教师创设了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如:语文课,教师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引发感悟。英语课、体育课教师使用游戏、竞赛活跃气氛,音乐教师利用旋律、肢体语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这方面冯倩老师给大家做出了示范,这也是她平时课堂教学的一个展现。
三、认真钻研教材,知识传授准确,学习效果良好。参加活动的老师课前认真积极准备,深入挖掘教材,客观分析学生和教学内容,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由于策略得当,知识的切入点准,因此重难点突破巧妙,预设性问题抓得准确,课堂教学效果好。数学课刘延玲、路国超都能抓准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剖析。陈艳红的习作课在使用外班学生的情况下,仅九分钟就有近半数的学生完成了一篇日记。一是学生有一定的储备,二是老师设计科学,打开了学生习作的思路。冯子真老师
《赵州桥》一课采取变序式设计,紧紧抓住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通过朗读品悟,认识到赵州桥的独特设计,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综合实践课的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搜集资料,结合现状分析,利用儿歌达到学习目的。体现综合实践的生活性和实用性。体育课设计的游戏既能训练体能,又能训练反应能力。
四、注意组织教学,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状态很好。每节课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视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一年级的两节课,学生能如此专心地听讲,教师能轻松有序地进行教学,不得不让听课的教师佩服。另外,老师也很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一点是很多教师要学习的。如说完整话这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3+2=?学生站起来就回答5。结果是正确的,但话不完整。应让学生站正说3+2=5。这一点刘延玲、于秀娟做得非常好。她们的学生上课会听话,能跟从教师的指令,清楚地表达,而且语言比较完整。希望其他教师能在这方面多进行训练,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不是完美的,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有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科都要重视此项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数学学科,目前教学中教师提问的多,问题或任务都是教师提出的,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少。如观察直尺让学生自己发现离0越远数字越大。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才懂得这个知识的。不要只追求结果,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研究的过程。
二、明确各年段的要求,课内实施有效训练。任课教师心中要明白每一年段学生应达到的程度。教学中既不拔高,也不滞后。如体育课同样是队列训练,但每年级的要求、难度是不一样的。而且每阶段侧重什么训练应在课堂中扎实落实。如一、二年级的语文课以字词为主,阅读课主要是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三年级则主要抓重点词,四年级要重视段的训练,五年级应重视全文的布局谋篇。三-五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单单是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一些相关语文知识,还要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明白作者为什么国这样写,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要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写既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也指模仿作者的表达形式练笔。今后的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有机地将读写结合。
三、教师的基本功还要加强,每科教师都要用普通话授课。方言或口语尽量少用,这一点体育、微机学科教师应加强。另外教师授课时的音量、语速要适中,音乐和英语课上有的教师音量太低,不利于学生听讲。
四、各学科需探讨的问题: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语文:阅读课上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英语:如何利用游戏大面积对学生进行操练?音乐:如何做到形式活泼,效果良好?体育: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运动和游戏?综合:综合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科学:如何引导学生实验既有序又有效?微机:
希望本次活动后,教师的教研意识更强,研究风气更浓,课堂教学更加优质高效。
“发展性生本课堂”教学
开放周活动总结
皇城镇中心小学
2012年3月28日
第五篇:发展性教学评价
发展性教学评价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中,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能力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以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的。一方面注重教师个人价值、专业价值的体现,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业务能力和创新素质,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发展性课堂教学平台,有效地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点
1.形成的而非终结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答案吻合的程度,而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思维品质漠不关心。而发展性课堂评价虽然也注意到学生答案的正确度,但更重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发展、推理与创新能力的显现。2.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简单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追求答案的一维性和纯知识化方面,运用单一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性的课堂评价则强调丰富性原则,从多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评价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评价的标准是多重的;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
3.互动的而非单向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绝对裁判者的身份来评判学生,主观色彩过浓,使学生难以获得客观的评价,也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严重对立。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注重评价中的互动,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4.发展的而非奖惩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以奖惩为主要目的,视奖惩为引起学生重视教学和使学生课堂表现更为优秀的法宝。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承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立价值,尊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尽管偶尔也会使用一些必要的奖惩,但它的本质特征是发展的而非奖惩的。5.动情的而非冷漠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客观性,由冷静变为冷漠,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而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强化情感的因素,学生能够从教师情感化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态势语中,充分领略课堂教学的乐趣,感受老师的澎湃激情和殷殷期望。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评价
1、基于学生发展评价的理念
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评价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该以此为己任。基于此,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主体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的理念和评价体系,就是我们所提倡建立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发展——全人发展、主体发展和差异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是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而不是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对学生进行分类。它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评价理念,其理想的情况是,教学和评价融为一体。它的根本特征是:结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重,重在学生的思考和发展过程;评价角度多元化(评价对象面对全体学生、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标准多重性、评价方式多样化);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一种互动的评价,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非奖惩;评价要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暖意和鼓励,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交流。2.常用的发展性评价方法 1)学习过程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还可以使学生从一系列考试的消极应付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档案袋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存”、“反思”、“交流”——存放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之间的互评和交流。一般来说,典型的档案袋只包括已经完成的作品。
学习过程档案袋不只是一个储存各种材料的容器,主要是提供了一种方法,使教师和学生针对学习与个人发展进行对话。这样的对话也可以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进行,这样课堂就变为了学习的实验室,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思考,有助于他们的发展,也能较为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2)真实性评价
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有时也被称为“能力评价”、“绩效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应该包含一个真实性任务,即类似于某一具体领域的专家所面临的那些真实生活活动、表现(performance)或挑战,它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征,需要像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这样的高级认知思维。而高级思维技能指需要相对复杂认知操作的技能,像概念形成、分析以及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是指运用高级智力过程的思维,如认真分析论点、思考其他观点、评价其他观点并做出适当的结论。真实性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展示出他们对必要学习知识的掌握,其评价的关注点是学生能够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学习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了解评价的标准,以便学生能够运用标准评价自己的工作。
(三)基于教师发展的评价
教师评价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在功利主义弥漫社会各个角落的时候,功利性追求也影响着人们审视教育价值的视线。这导致目前教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评价实证化,并且将实证结果与教师奖罚、聘任与解聘直接挂钩。这种评价仅强调了社会和学校的需求,却忽略了教育主体教师的发展,不利于教师健全人格的形成,形成恶性竞争,造成教师团队的不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在呼唤教师评价中“人的回归”。
近十年来,在国际上教师评价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正在形成和完善。这种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要日的,制定明确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发展性教师评价重新审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适应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评价受到管理观念的影响。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X理论认为,被管理的人员不喜欢工作,没有抱负,他们需要被强迫、被控制和被威胁。相反,Y理论认为,员工在条件适当的时候愿意承担责任,在实现业绩指标时有能力自我管理,对于达到目标的奖励有所回报。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更多的受Y理论的影响。
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为根本目标。它直接指向教师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因而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提倡教师自我评价是突出教师主体地位的典型表现。教师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促进有密切的联系。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收集有关自己的教学数据,对其进行判断和反思并考虑提高和改进的途径。总结起来,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1.与奖惩制度脱钩; 2.全员评价、全面评价; 3.评价的有关材料保密; 4.评价过程民主化;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6.单相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7.反馈评价信息;
8.面向未来,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
9.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本地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程序。
(四)发展性教学评价应该注意的地方
1.发展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或若干个时期的努力和奋斗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仅靠几节课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沉积下来的思维定势,但试验课又不适宜搞得太多太繁密。所以,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设立发展目标(近期和长期的),在适合的周期内调适以满足发展需求。
2.对于任何一堂课的评价都不必刻意求全,重要的是把握课堂教学的灵魂,让课堂充满师生的生命活力,体现课堂的生命观,即课堂中的生命意义,在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感受并获得新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