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崔鑫吴金鹏董金萍宋继梅王晓军郎秀婷
(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寿光262700)
摘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学院实际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特点,通过研究和借鉴其他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经验,我们提出了以“四层次,四模块”为基本框架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应用化工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1 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2005年,我院申报并被批准承担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委员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专项研究课题“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一年多来,课题组围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 实践教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1指导思想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为背景,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创新素质为目标,构建并逐步完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适应人才培养规律和符合学校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中。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实践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高度重视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运行保障机制的建立,积极探索复合型、立体网络状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2.2实践教学改革基本原则 2.2.1系统性原则
把实践教学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使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整个教学服务,而不是孤立的去研究,以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知
识、能力、素质结构。
2.2.2可行性原则
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要便于操作,便于评价和监督,让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能落到实处。2.2.3连贯性原则
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置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实践课程,进行连贯性教学。克服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连贯性和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上的缺陷,使学生在各种实践方面得到较系统的训练。
2.2.4 循环性原则
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安排分阶段进行合理配置,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相互协调和配套。3 立体复合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结合学院实际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特点,通过借鉴其他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经验,我们提出了以“四层次,四模块”为基本框架的立体复合型实践教学体系。
3.1 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层次
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所属的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内容,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划分成人文基础、化学、化工和综合四个层次。
(1)人文基础层次。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军政训练、社团活动以及各类人文社科竞赛等,并将其融入到其它相关实践教学环节之中。
(2)化学层次。主要包括:四大基础化学实验、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等,并
将其融入到其它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和活动之中。(3)化工层次。主要包括:化工原理实验、化学工艺专业实验、计算机化工模拟仿真控制实验等,并将其融入到其它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和活动之中。
(4)综合层次。主要包括: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科技小论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并融入课外科技活动与科技作品大赛及大学生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和活动之中。
课题或者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选定实验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经与教师讨论后实施实验,最后写出实验论文并在报告会上进行交流。安排在第五学期,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
化工实验中心包括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工艺实验室、计算机化工模拟仿真控制实验室等。计算机化工模拟仿真控制是通过计算机再现实际化工生产过程的片段,使学生如同坐在化工厂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划分成上述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内,各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属于同一学科群,便于进行纵向整合。同一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模块,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能够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化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划分成四个层次后,还要注意不同层次间的联系与融合,加强横向整合。
3.2 实践教学体系的四大模块
根据学生能力生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可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划分成实验类、实习类、设计类和活动类四大模块。3.2.1 实验类模块
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给学生提供基础性实践训练的模块。这一模块的实践教学应由中心化管理的实验室群,即按照学科群建立的各实验中心承担。通过中心化管理,能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实现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的广泛交叉与相互渗透,为学生开设逐步升级的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得到以学科为基础的整体化能力培养。按照这一要求,我们组建了化学与化工实验中心。在基础化学实验中,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对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大改革,打破原有的四大基础化学实验独立分开的教学模式,将与实验密切联系的理论和先进的化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课程——《大学化学实验技术》,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是基础训练实验,包括基本操作训练和简单的合成实验,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完成。
第二层次是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验,包括大型仪器的操作,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完成。
第三层次是综合设计实验,根据教师的科研的控制室内,就计算机采集上来的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会诊,分析操作参数的合理性,以及设备和仪表是否运转正常。教会学生进行生产过程评估、调优、控制、监测的方法,可达到高于常规下进厂实习及一般仿真操作的教学效果,填补了常规化工生产实习教学训练项目的一个空白。
3.2.2 实习类模块
这是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模块,包括工厂见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其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及专业素质培养。这一模块由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部分组成。这种组成结构能使两个实践基地在教学功能上得到互补,能让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链条式专业训练。也有利于采取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运作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1)校内实践基地:由若干个能实现或模拟化工生产实践真实环境的实训基地,或是由利用学科群优势发展起来的校办企业组成。目前,我院已建成化学与化工实验中心、化学化工分析中心、石油催化裂化实训中心、计算机仿真模拟控制实训中心、化工设备认识及装配技能实训中心、精细化工研究所、光谱研究所等校内实训中心;建有校办生物制药厂、造纸助剂厂、校办化工厂等校办工厂。与校外基地相比,校内基地自主性强、容易管理。利用这一优势,应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更为具体的化工生产实践训练。
(2)校外实践基地:主要采取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但由于学生在工厂实习前,没有在大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的经验,工厂不愿接受实习生,即使接受了实习生,一般也不让学生上岗操作,结果花了时间和经费,又没有实效。要让学生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能直接参与
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了解现代化工企业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就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产学密切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将我们的理论优势和科研优势渗透到企业之中,力争做到“双赢”。并根据企业的改革趋势优化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改革以往企业被动接受学生实习的局面,使校外实践教学能真正收到实效。几年来,我们与十多家省内知名企业进行了联合办学,并为山东海化集团、山东联盟集团、山东富康制药集团、莱钢集团委托培养了300多名优秀毕业生,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3.2.3 设计类模块
这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给学生提供研究性、创造性实践训练的板块,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各专业课课程设计(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工工艺等)、小设计(小论文)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三个环节。其中课程设计最能考察每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最为重要,它是考察学生在高职三年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机会,是对学生能否在实践中应用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考验。
3.2.4 活动类模块
这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给学生提供辅助性、提高性实践训练的模块。活动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实践表明,活动教学有助于知识的获得,有助于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人格的完善。活动类模块,包括各类社团活动、科技活动、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等。例如,在大学一年级中,开展四大化学竞赛和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在大学二、三年级中,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作品大赛。为了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大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我们利用师资上的优势,实施了学生科研导师制,让每个博士和硕士必须带一个科技活动小组,提高学生科研的积极性。
上述“四层次、四模块”,纵横交叉、相互融合,构成了具有网络状结构的立体复合型实践
教学体系。立体复合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及初步成效
4.1 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
政策体系构建是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保证,是确立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基础。在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运行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建立与之配套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先后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和办法,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保障实践教学的可靠进行。先后出台了《实验室设置办法》、《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教学管理规定(试行)》、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条例》、《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大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奖励办法》、《关于加强开放实验室和学生科技活动的意见》、《计算机化工模拟仿真控制中心管理条例》、《化工系学生实习管理条例》、《化工系学生毕业环节管理规定》、《校内实习基地管理办法》等,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4.2 积极开展实践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
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内,我们加大了各系列课程的“纵向整合”以及四大模块的跨系列“横向整合”。如打破原有的四大基础化学实验独立分开的教学模式,将与实验密切联系的理论和先进的化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课程——《大学化学实验技术》,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化工工艺专业实验按章节内容设置多个单元模块,采取“套餐式”教学;化工原理与化工设备基础两大课程设计整合;仪表自动化、计算机仿真与计算机控制三方面内容整合等等。新编或修订了《大学化学实验技术》、《化工操作模拟仿真实习讲义》、《化工原理实验指南》、《化工单元操作实验讲义》、《毕业设计(论文)概论》等一批实验实习教材和讲义。
4.3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以上教师比例应达到30%以上。我们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8人、在读硕士3人,硕士以上教师比例应
达到45%。但是高校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大多是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普遍缺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经历,缺乏实践意识。我们利用学院政策,要求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行业实践训练半年以上。在经费和待遇上,对到企业、行业实践训练的教师给予支持。现在我们专任教师中取得高级技师2人、技师5人、高级工15人,双师型教师占到71%。经过几年建设,形成了一支既注重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既能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践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们实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有力保障。
4.4 重点建设一批校内化工实践教学基地群
要使实践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必须重点建立并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几年来,我们建立了多个实行中心化管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化学化工分析中心、石油催化裂化实训中心、计算机仿真模拟控制实训中心、化工设备认识及装配技能实训中心、精细化工研究所、光谱研究所等校内实训中心。建有校办生物制药厂、造纸助剂厂、校办化工厂等校办企业作为我们培养学生生产、管理、销售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校内实践基地。4.5 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几年来,我们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先后研制了《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石油催化裂化实验》等一批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其中,《石油催化裂化实验》多媒
体课件2003年获潍坊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引进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理工4A网
络教学平台,储备了丰富的化学化工数字化资源,学生学习积极兴趣高,教学效果好。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趋势,我们组建了计算机化工模拟仿真控制中心,引进了一整套完整的化工仿真软件,内容涉及化工领域多项关键计算机技术,包括分子模拟、过程模拟、过程设计、过程仿真与控制等,有效地提高了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结论 综上所述,围绕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我们以实践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建立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障,积极开展实践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几年来实践表明,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方来,谭属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05,(5).[2]程宜康,李平.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3]刘晓峰.改革实践环节是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4]林西平.化工类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3,4(3).收稿日期:2006/11/29 作者简介:崔鑫(1967—),男,山东寿光人,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化学
责任编辑:董良军
The Research and Theory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n Applied Chemical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CUI Xin, WU Jin—peng, DONG Jin—ping, SONG Ji—mei, WANG Xiao—jun, LANG Xiu--ting
(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Shouguang 262700,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dition of our college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jor of the applying chemical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 we put forward a stereoscopic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ith the basic structure “four levels, four modules” by study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ot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erience.The years’
practice indicated that the new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have a good effect on the practical and creative abilities of the students majored in applying chemical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and make them more competitive in job-haunting.Key words: Applying chemical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The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Experiment
第二篇: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潘菊素,傅琼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构成。其中,目标体系包括学习与发展能力、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实践情感与观念的培养;内容体系包括“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与三课堂联动的实践内容;条件体系包括实践师资,校内外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包括组织、运行、制度的管理;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条件;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6)07-0033-03
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其中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就是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浙江省教育厅在2002年高校教学评估中指出:“从抽测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情况看,学生在基本技能掌握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有的学校抽测的成绩很不理想。”许多高职院校“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被高职教育教学评估列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同样有所反映,从总体情况看,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规格、水平、质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构建一套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更是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
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据此,可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5个子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S.Bloom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应当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高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其次,培养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4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二是职业素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学习社会化对高职教育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三是创业能力。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谋生本领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高职院校推动就业的必然选择。四是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第三,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公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培养的学生更需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一部分可以由知识转化而来,但是更主要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
教育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在附件中更明确提出:“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两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这些规定明确地体现了以实践为重点和核心的高职课程取向。
(二)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形成“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第一课堂:除实验、实训外,还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
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见图1。
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并共同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轨道。凡是从第一课堂直接延伸到第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如社会实践、外语与计算机的自主实践训练、体育俱乐部等均作为必修学分;对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以及承担科研项目等设置创新学分;对获得各种专业或其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设置技能学分;对学生自主参与提高素质的各种活动(包括各类讲座、报告会、上机等)可以按时间计算设置素质学分。这3种学分均作为第二课堂的选修学分,而且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的部分选修学分,以实现学分在“三课堂”中的互动,从而有机地形成了“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三、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实践教学条件体系是实践教学的保障层面,服从于教学内容体系,涉及教师队伍、实验实训设施、场地和环境等诸多方面。
首先,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生产领域、掌握过硬技术、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是学校要注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可以让教师到企业为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或到企业实际操作,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需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在实验实训管理机构管理下,建设一支过硬的实验员队伍,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通用的岗位技能培训,使其在技能上至少有中级以上岗位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定期换岗制度和专业理论教师限期通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制度,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实践基地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其次,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投入和校企共建等,不断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大力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各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工场、实训室、实训工厂等。此外,积极拓展实验(实训)室创建渠道,鼓励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建设,共创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同时,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将实验(实训)室资源向社会、企业开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重视校外实
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3个方面。(一)组织管理
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二级学院作为办学实体,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二)运行管理
各专业要制定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并针对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根据行业的实际任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做到6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抓好4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开展检查环节和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三)制度管理
制定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
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训都有实训报告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作好记载,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集中实训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次单独记人成绩档案。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提出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通过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其次,建立一个教师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使之制度化,严格规范执行。再结合同行评价结果、学生评教结果,在学末给每位教师写出评语,同本人见面,并纳人人事考核之中。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3]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马陆亭.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5]叶宏.以评促建以评促改——200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评估综述[N].教育信息报,2003-02-08.
[6]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2,(1).
《职业技术教育》2006/07
第三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作者:白德淳 罗大伟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4期
[摘要]文章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践内容体系的构建方法,旨在探讨解决当今人才供需脱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 软件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白德淳(1955-),男,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技术。(吉林吉林13202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67-02
自我国高职启动实施“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以来,尽管在高职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从目前软件技术人才就业情况看,高职培养效果仍与市场需求存有较大差距。本文旨在通过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探讨解决当今人才供需脱节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目标与原则
作为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是面向专业培养目标、基于课程体系独立进行的一系列技术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可概括为:在实践内容上最大限度地涵盖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术方法,能够使学生沿着客观认知规律和近似职岗的实践环境,将课程体系内涵有效地转化为职业能力。其构建原则有以下几点:
其一,必须强调实践教学是对培养目标负责的独立教学体系。高职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验证知识、熟练技术,形成并积累职业能力。因此,这一过程是面向培养目标最终确认教育成果的过程。其二,必须结合专业特征来确定能力培养的内容与形式。软件技术专业面对一个极具个性的职业领域,技术发展快,团队作业,明确分工,任何成员均独立完成团队最终成果的一部分。因此,必须重视适应这种实践环境的内容体系建设。同时,还需考虑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的课程背景以及社会活动因素。其三,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是一个学识基础不均衡的群体,加之本专业许多课程带有广泛的课外或社会活动背景,随着个人喜好不同,表现出群体发展的不均衡或技术上的多取向。所以,必须明确,高职教育并不提倡按照一个技术规格与标准来培养一个群体,而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职业技能。因此,构建实践内容体系必须考虑有利于全方位、多层
次培养。其四,必须将核心技术实训抵近职岗前沿。使实践内容和形式接近实际岗位的职业活动,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必须强调核心技术课程向职岗需求的延伸,以求专业培养与职业活动间的平滑过渡以及对职岗的零距离适应。这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行为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重视职业性实训项目资源的建设。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方法
专业培养目标规范了实践教学的技术领域与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则为内容体系提供了基础框架。
1.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是指需要以实践方式完成的教学内容和标准。它应以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为主线,以职业技术与素质内容为基本单元,完整地涵盖能力体系的演进与构成,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2.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包括教学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构建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是形成能力目标体系的学习线路。
第一,构建内容体系的基本原则。(1)在高职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习并熟练应用职业技术,形成工作能力,表现学习成果。因此,应依据职业活动的内容背景、能力的客观构成,遵循形成职业能力的认知规律,整合课程内涵,从职业工作单元角度组织和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单元。(2)高职教育是面向能力培养的短学历教育,需要实践内容应能从方法性的单元问题快节奏地转向任务性的职业活动。要求学生能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及时地整合、溶解相关的知识、技术以及素质教育成果,以求个性化的能力积累。这时,学生面对的问题不再属于特定课程。因此,必须考虑实践内容、形式和进程间的协调性以及先期教育成果的综合运用,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效率。(3)课程是构成目标能力体系的基础资源模块,控制着专业教学的基本进程。由于能力实训是面向职业活动的任务型综合技术实践,强调特定意义上的技术完整,这难免会需要某些特定小规模技术单元的支持,而这些技术模块又不易纳入课堂教学。因此,构建内容体系必须考虑实际任务需求,切勿忽视无课程背景的特定技术单元,要充分发挥实训活动的学习和训练特点,确保能力训练的针对性与实用性。(4)本着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原则,针对实际岗位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地组织实训项目。尤其注重以能力培养为主题、带有岗位实践特征的内容建设。
第二,实践项目。实践项目代表具有特定内容和既定目标的基本实践单元,也是学生在特定教学形式下的具体实训任务,实践项目总体构成了实践教学的资源体系。项目的课程目标与其内涵必须符合专业培养进程。依据这个观点,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项目可进行以下分类(如表1所示)。
实践项目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技术支撑点、行动领域和进程要求、考核标准等。(2)题目。明确实践活动“根据什么”“做什么”,用什么形式描述训练结果。(3)实践指导书和其他辅助资料。说明如何进行专业实践,据此还能“做什么”。
第三,教学形式。鉴于学历教育特点,教学形式仍可参照传统模式设计,见表2。
3.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评价。实践教学是基于课程体系具体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运行系统,它必须在一系列管理文件的规范下才能有效实施。具体包括:操作规则、基本环境、基本进程、考核方式和教师的职责等。
评价体系是面向培养目标的质量检测机制,它有两个面向:面向学生实践活动,制定成绩考核方法、管理考核信息、分析考核结果、评价教学质量;面向实践教学体系,依培养目标和就业情况,分析、评价当前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条件(教师、设备资源)的可行性,提出改进意见。
三、案例
1.专业背景。目标:软件技术、软件测试、Java、VB.NET开发技术方向。
学制:两年或三年。
2.实践内容体系。基于表
1、表2构建实践内容体系,其中,主要实践项目构成如图所示。
3.实施说明。(1)进程中的三个过程目标。一是掌握典型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和一般设计技术;能够基于面向对象技术,运用Swing和JDBC编制简单C/S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掌握一般网页的编制与发布环境管理技术。二是基本掌握应用SQL语句访问数据库技术、T-SQL编写存储过程技术;运用JSP开发动态网页技术;运用VS.NET编制一般性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技术;能够自主管理开发环境。三是基本掌握应用ASP.NET编制Web环境的数据库应用程序;能够创建和应用XML Web Service,初步掌握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工程参与能力。或者,基于J2EE概念,运用jBuilder2005,Weblogic,Struts,开发一般性JSF体系结构的应用程序。(2)独立技术实践单元。本方案设置XML、水晶报表两个实践单元,以下仅以XML为例。一是课程目标:学习、实践XML基本概念,编写、显示XML文档,XLS转换方法,文档对象模型。掌握一般应用技术和意义。二是课程形式:综合技术实训(24学时,其中以多媒体课堂讲授10学时)。
本文是作者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的有益探索和经验总结,经过两个循环的实践验证,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义宗.实用教学艺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IT领域高职课程结构改革与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课程组.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解决方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第四篇:关于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开展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实习基地为教学服务、实现双师队伍建设、完善好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实现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是通过开展以教育教学为目的、学生亲身体验和参加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认知,并逐步形成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形式,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开展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实践教学如何实现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目标,使实习基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双师队伍建设、完善好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分析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这就奠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配合理论教学,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时间教学,即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与课程理论学习同步进行实践活动,包括课程作业、平时作业、综合练习、模拟考试、大作业和课程实验教学等;二是独立设置的集中实践教学也叫综合性实践教学,即需要综合运用课程知识集中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课程设计、社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针对当前高职毕业生所面向岗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大幅度增加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基本要达到50%)。实践教学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关键性环节,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测试、分析、比较、操作、增强对生产对象、环境和条件的认识,学会制定生产方案,获得从事实际生产的基础知识,通过直接参加生产实践,总结经验、训练技巧,掌握技术环节,学会更多工作方法,培养交往、学习、研究、信息传播等能力,达到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参与生产管理,掌握生产指挥、市场营销的知识,获得立体型知识和能力结构。
二、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教育能否办出职教特色,职业学校能否取得应有的办学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只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实现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目标,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突出抓好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同时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际生产。以培养学生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目的,以改善实训条件、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为重点,以多方投入和内部挖潜为手段,以行业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水平为标准,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建设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群,充分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高职院校的经济实力有限,基地建设要用两条腿走路,公共课、基础课实训基地应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专业课应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建设的基础,必须认真抓好学生平时实验和模拟实习管理,形成一套良好的实验量化考核标准。学生每次实验后,教师都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得出平时每个实验或模拟实习项目的量化考核成绩,并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平时实验成绩不合格,该科总成绩不能及格。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改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教师指导水平等,形成校内实验教学和校模拟实习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质量标准的实现。
校外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办学条件。要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其投资是巨大的,在当今教育经费短缺、生产设备与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的情况下,学校要全面建立起与自身专业设置、职业能力需求相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在专业发生变化时,势必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与企业携手,开辟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与资源共享,成为了解决此难题的一种发展趋势。事实上,充分发挥企业生产场地、设备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办学效益,使学校在调整专业时更加轻便灵活,还为有效解决实训条件落后于生产第一线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提供了现实的途径。2.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职业教学的特殊性,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懂得教学规律,是教学的行家;又要懂得行业技术,是专业操作的能手。把传统的“学术型”教师队伍改建成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示范、讲解、指导具体的操作过程。这些都要求实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是由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来校任教,没在工厂、企业、生产一线岗位上任过职,缺乏实际经验和专门技能。为此,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关专业课教师培养规划,创设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聘任实习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课,吸纳社会上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加盟扩充职校的教学、科研和生产队伍以此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1)专业课教师要成为“双师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师资不但要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相关专业(或工种)高级工(或技师)的技术素质。为此,要形成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生产一线工作制度,通过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专业技术开发与服务,安排专业课教师去企业顶岗实践等手段,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
(2)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充实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学校管理干部和相关教师要力求掌握若干项实践技能,担任实践课指导教师或协助指导部分实践课程。要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的原则,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提高,不可滥竽充数。指导实践教学能力,应当成为所有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升级、晋职等结合起来。
(3)搞好兼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除了可以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到有关单位(企业)参观学习外,还可以从社会选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接触实践机会较多,对于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了解较多,对于生产中存在问题也有更深认识的并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以优化教师结构、解决师资力量不足。
3.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形成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综合作业)、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共存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形式上,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增加有助于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训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实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项目课程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到学做合一。在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要以企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为主,原理和陈述性知识为辅。在评价方式上,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按照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笔试、机试、闭卷、开卷、工作过程、项目评审、毕业答辩等多种考核形式,全面评价实践教学质量。
(1)以职业应用能力为主体来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改革,使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真正达1∶1。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项目);在训练方法上,通过实物演示、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创新制作、毕业设计等,使学生接收仿真或真实的实践训练。
(2)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能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将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效率与效益、遵纪守时、团结合作、质量安全、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一般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各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素质结合起来。大到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小到实训时的穿衣戴帽和考勤,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和监督。通过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行为,建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现代文明生产意识,使之逐渐养成符合现代工业要求的职业行为习惯。
(3)建立具有能够涵盖各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鉴定体系。各专业要通过积极引进和建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或点)、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使专业实践教学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对于少数专业,还可选择其他部委、行业、外国政府机构证书或一些跨国公司证书。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实践教学的实效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以及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扎实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必须加强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考核、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在实践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实践教学进行过程监控,既要坚持实践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又要抓好实践性教学的过程管理,也要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
第五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姜华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存在问题较多,收效甚微。结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四项该进措施,一是制定优秀从业人员标准,彻底消灭“高分低能”的现象;二是严格规范教师聘任制度;三是政府与企业协商向高校提供实习场地;四是科学制定实践考核制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所以在教学体系的安排中,除了理论课程外,实践课程也是同等重要的,它不但使学生学以致用,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联系学校学习和社会工作的桥梁作用。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进展的并不尽如人意,收效甚微。
一、高职院校实践课程进展收效甚微的原因
1、不重“技能”重“证书”
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选择标准就是以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在做评判,真正从考核应聘者能力素质出发的非常少,这一现象就在高校中催生了学生们只是一门心思考各类“证书”,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是浪费时间,不认真对待。
2、大部分学校 “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众多专家都提出过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应该改革的问题,可见从“学校到学校”这一只适应理论教学的教师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校和社会的需要,脱离实践讲理论,明显是违背高职教育的定位的。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其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必须过硬,才能指导和引导好学生。
3、适合的实践课程模式较难实现
目前的实践课程模式基本为在本校建设软、硬件实训基地,和联系校外企业进行实习。
(1)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对于物流专业来说,课程内容牵扯到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供应链等很多相关行业,在校内建设硬件实训基地投入成本大,设施设备简陋、和实际企业中的操作流程和使用的设施设备都有很大的区别,这样的实训基地很难达到实训的目的,学生毕业后来到用人单位还是无法直接上手操作。
(2)与校外企业合作实习。因为需要实习的学生并没有完全离校,考虑到安全等问题,很多企业不愿与学校合作实习,再加之企业普遍认为当今大学生动手能力差、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不服从管理,一批实习者的加入会破坏企业自身的运转节奏,企业还必须抽出专人负责这一事项,实习完毕后能留下的学生很少,有过一两次尝试后,大部分企业认为综合成本大,不愿意轻易再试。
4、毕业考核标准单一,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时还是采用修够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等考核标准,既然与本科类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同,那么在人才考核方式上也应该不同,可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标准,使学生放松了对实践课应有的重视,二、改进措施
综合以上现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应该进行如下调整、改革。
1、政府主管教育的职能部门、物流行业协会与高校共同努力,制定优秀从业人员标准,彻底消灭“高分低能”的现象
用全新的、正确的思想引导在校学生,使学生不再盲目追求所谓的“证书”,而是转为扎实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锻炼实操能力的务实精神。
2、加强教师培训,严格规范教师聘任制度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拓宽实践教学的基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就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应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物流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二是聘请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发挥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三是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四
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关于实践课程的课程大纲、授课内容、考核方式等也可与行业专家共同商定。
3、由政府出面解决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政府可以与业内运营、口碑较好的企业协商,企业向高校提供实习场地和学生培训的工作,同时可得到政府的相关优惠待遇。这样实习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就成了互惠互利的事情,对学校和企业以及国家的长足发展都是好事情。有能力的高校可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作报告。
4、与行业专家共同制定毕业考核标准
合理均衡毕业论文和实操技能的考核比例,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全面、客观。使学生们从根本上重视实践课程,真正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而不再把实践课程作为一种形式。
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为例,从2005年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以来,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物流活动过程为主线,以六个具体物流岗位任务为驱动,以三个核心能力培养为内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专业标准框架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了以物流管理职业为主线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针对各岗位在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能力开设相应课程,加强了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任务驱动、现场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对学生技能培训共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初步技能训练,目的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对理论教学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是专业技能训练,目的是配合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单项管理能力的仿真实训,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第三层次是职业综合技能训练,目的是以校外实习的形式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运用到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在真实环境里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收集素材,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由指导老师、学生、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等基本要素构成。与理论教学管理相比较,实践教学管理的特点是:所需物质条件多,投入量大;制约因素多,涉及面广,教学过程复杂,可控性差等。因此,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完善软硬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
系。这需要社会各阶层、校内外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工作才能把这项工作更好的持续推进下去。
【参考文献】
[1]钱廷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中国市场,2008,02
[2.李定清.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3]严雪怡.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作者简介】
姜华,女,陕西省铜川市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