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http://www.qklm.net/qklb/2009_18_7287.html
(王丽菊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信息系)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学结合是解决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困境的途径,并给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实践性、新颖性很强的专业。交叉性在于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网络技术、商务贸易、企业管理等学科。实践性主要是电子商务在实践中对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新颖性在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去年的讲课内容在今年就可能过时,要求授课内容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随时调整。因此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日益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明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迫在眉睫。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实务性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巩固,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教学计划中的独立实践环节,如大型作业、实训周、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也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
2.缺乏完善的实践指导教材与师资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受教育观念转换滞后性的影响,使得目前许多实践教材比较陈旧,漏洞较多,不能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使得实训的要求与最新岗位需求不吻合,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新型专业,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没有一个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教授,而多是从事其他专业的教师,一类是从事经济管理类的教师,另一类是从事计算机类教学的教师,在讲解电子商务的技术理论和商务理论、电子商务实践时不能兼备,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从而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也会随之创新,电子商务专业相应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更难于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理想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性和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 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因此,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重视不够、管理松懈等原因,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提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措施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课程建设
构建完善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充分理解“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在实践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建设上,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工作中的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能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依托区域经济的结构和特点,充分采取多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模式,如定期定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外包等方式,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校企合作模式,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实践教学全面发展的局面。
3.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实践教材,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各门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均应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及规范的教学大纲和职业标准。在编制实践教材时,一定要明确该课程所支撑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明晰企业需求与职业标准,做到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有效衔接和融合,避免漏缺或重复。同时,在制定教材编写方案时应充分征求和采纳本行业有经验人士的意见,尽量争取吸引企业人士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去。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实验;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在职人员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发挥专职教师静态结构和兼职教师动态结构的互补作用;三是派送学院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4.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化
(1)大力开展“激发兴趣―感性认识―理性了解―感性接触―理论提高”的教学模式。
课程学习项目实施按照“项目导入―工作任务示范演示―基本知识讲解―工作任务训练―项目总结评价” 的流程。项目导入:对学习项目以案例式或问题式进行导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工作任务示范演示:对工作任务进行示范和演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本知识讲解:对所要掌握知识进行介绍,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识;工作任务训练: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工作任务训练,使学生具备相应工作能力;项目总结评价:由学生对本学习任务进行总结,老师进行评价,进行理论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积极推进“模拟与实务结合,实训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利用电子商务专业实习软件(例如南京奥派电子商务,武汉乐天电子商务实习软件,金碟沙盘实习软件等)进行电子商务与企业经营等模拟训练,借助淘宝网、阿里巴巴、拍拍网、电子商务专业实训网站进行真实商务运作。利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利用合作企业和依托学生社团成立的商务联盟(内含营销模拟公司、网上商店、物流模拟公司等)及所属网上商店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
(3)大胆引入“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的教学模式。
最大化利用学习时间,把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内学习和实训与课外实践创业,达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最大化利用学习空间,把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校内仿真实训与校外真实体验,达到校内与校外结合,从而走出工学结合新路子,达到职业能力的最大提升。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创新工作,我们应摒弃陈规、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拓展新路,本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努力开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龙德毅.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研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2] 俞建新.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4,(2).[3] [1]张启富.关于构建高职教育“行动导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4).
[4] 王德耀.开展产学结合,促进高职教育[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第二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论文讲解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论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企业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还有就是国家没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企业参与。所以,国家必须要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通过一些税收政策上的支持,来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
高校在寻求合作企业的基础之上,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条件和质量,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学校在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主动调整学校培养 “工学结合”概述
所谓工学结合,通俗地讲就是把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实现本质与内容上的沟通;企业与高校相结合,保证在校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的联系。这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环境与资源,把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校园学习与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为学校、企业、学生。
目前高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电子商务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多,所以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现在有些院校将该专业归类于计算机领域,还有些属于管理院系。所属专业领域的不同,学习的方向就不同。为了力求覆盖范围广,学科设置全面,很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科目非常之多,如商务管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宏观/微观经济学等等。这种课程结构设计虽然满足了全面性的要求,但是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不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专攻哪个方向。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基本没有时间去参与到电子商务实际应用工作中,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锻炼。
实践教学条件严重不足。电子商务专业的根本就是直接参与到社会经济经营活动中,它的很多课程都具有极强的实践特性。也就是说,该专业想要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学生实践课程的开发是非常关键的。不管是通过学校上机仿真课程实践,还是直接深入到企业中去学习,每学期至少要有一半的时间是参与实践的。但经调查显示,目前的情况是很少有院校可以提供充足的条件,去构建电子商务实验实训室,而且校企合作不充分,给学生提供的校外实践实训机会也非常有限。
教学方式落后,难以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大多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因为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难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设备较为落后,甚至于有些仿真课程变成了“不同教学环境下的理论教学”,学生无法长时间通过计算机来演练网上交易流程、网络营销模式等电子商务基本业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来说影响非常巨大。在当前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直接“拿来用”的人才。但是现在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只能称之为“半成品”,企业还需要花费一定的经费来培训,这样势必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人力资源成本。
构建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主动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我国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企业必须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很多高校都会感觉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处于学校“一厢情愿”的目前状况,企业基本没有参与到其中的意愿。这里既有学校自身合作能力不足的理由,还有就是国家没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企业参与。所以,国家必须要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通过一些税收政策上的支持,来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
高校在寻求合作企业的基础之上,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条件和质量,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学校在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主动调整学校培养方案,把学生的双重身份考虑进去,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结合企业与学校的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在模式中的作用。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对学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策略进行联合制定,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依靠这种紧密沟通合作,来完善校企双方共赢方式。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企业发展过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方向,定期的开展校企双方交流会,让学校明确企业需求,让企业了解学校的培养情况。长时间高频率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对企业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企业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系统化课程体系。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应该基于合作企业以及该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准,通过考察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标准。把企业实际经营过程转换为相应的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就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形成以企业工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学科体系知识结构,设定具体的工作任务来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为具体全面的策略、技巧。根据企业具体岗位来确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整合学校与企业实训资源,根据企业需求来制定课程实训技能培训方案;学校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训考核相结合,构建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而言有非常大的实际作用,例如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产品采集、商品图片处理、商品描述等技能,这些都是将来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的助力,高职教育是直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地,只有更好地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可用、实用”人才。
第三篇: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 作者:宋森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的财务系统逐步完善,财务活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因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来那种单纯记账的会计和出纳人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既能进行账务处理又能进行基本的资金运营和财务分析的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然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特色,大力开展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尤其是通过教育部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我院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第四篇: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潘菊素,傅琼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构成。其中,目标体系包括学习与发展能力、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实践情感与观念的培养;内容体系包括“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与三课堂联动的实践内容;条件体系包括实践师资,校内外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包括组织、运行、制度的管理;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条件;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6)07-0033-03
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其中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就是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浙江省教育厅在2002年高校教学评估中指出:“从抽测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情况看,学生在基本技能掌握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有的学校抽测的成绩很不理想。”许多高职院校“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被高职教育教学评估列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同样有所反映,从总体情况看,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规格、水平、质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构建一套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更是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
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据此,可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5个子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S.Bloom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应当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高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其次,培养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4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二是职业素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学习社会化对高职教育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三是创业能力。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谋生本领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高职院校推动就业的必然选择。四是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第三,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公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培养的学生更需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一部分可以由知识转化而来,但是更主要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
教育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在附件中更明确提出:“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两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这些规定明确地体现了以实践为重点和核心的高职课程取向。
(二)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形成“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第一课堂:除实验、实训外,还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
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见图1。
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并共同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轨道。凡是从第一课堂直接延伸到第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如社会实践、外语与计算机的自主实践训练、体育俱乐部等均作为必修学分;对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以及承担科研项目等设置创新学分;对获得各种专业或其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设置技能学分;对学生自主参与提高素质的各种活动(包括各类讲座、报告会、上机等)可以按时间计算设置素质学分。这3种学分均作为第二课堂的选修学分,而且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的部分选修学分,以实现学分在“三课堂”中的互动,从而有机地形成了“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三、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实践教学条件体系是实践教学的保障层面,服从于教学内容体系,涉及教师队伍、实验实训设施、场地和环境等诸多方面。
首先,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生产领域、掌握过硬技术、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是学校要注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可以让教师到企业为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或到企业实际操作,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需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在实验实训管理机构管理下,建设一支过硬的实验员队伍,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通用的岗位技能培训,使其在技能上至少有中级以上岗位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定期换岗制度和专业理论教师限期通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制度,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实践基地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其次,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投入和校企共建等,不断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大力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各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工场、实训室、实训工厂等。此外,积极拓展实验(实训)室创建渠道,鼓励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建设,共创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同时,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将实验(实训)室资源向社会、企业开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重视校外实
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3个方面。(一)组织管理
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二级学院作为办学实体,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二)运行管理
各专业要制定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并针对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根据行业的实际任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做到6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抓好4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开展检查环节和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三)制度管理
制定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
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训都有实训报告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作好记载,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集中实训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次单独记人成绩档案。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提出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通过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其次,建立一个教师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使之制度化,严格规范执行。再结合同行评价结果、学生评教结果,在学末给每位教师写出评语,同本人见面,并纳人人事考核之中。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3]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马陆亭.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5]叶宏.以评促建以评促改——200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评估综述[N].教育信息报,2003-02-08.
[6]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2,(1).
《职业技术教育》2006/07
第五篇:基于网上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研究
基于网上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
合研究
[摘 要] 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通过走访、调研河南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实训现状和高职生网上创业情况,并立足本校,积极探索创业教育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网上创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拓宽毕业生创业方式和创业途径。
[关键词] 电子商务;网上创业;实践教学;整合doi : 10.3969 / j.issn.16730194(2015)07-0234-03
0 引 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河南省中小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增长,对复合型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许多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但学生整体就业的状况并不是很乐观,跟踪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对口就业率只有30%,网上创业人员不足5%。如何重构科学、完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河南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践、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平台、实践基地实训、专业技能竞赛、毕业实习等。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商务运作的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营销、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熟悉了网上交易的模式和运作的流程。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1 课程实践项目缺乏明确的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与核心技能课实践课时占50%,一般安排在信息技术中心进行,通常是一次理论课,一次实践课。但是个别教师上实践课时,没有明确的实训要求和任务,疏于对学生的辅导和管理,造成部分学生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看视频,直接影响到实训的效果。
1.2 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平台无法做到同步更新
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平台通过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开展电子商务操作技能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为以后从事网上创业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功能落后,技术升级存在一定的困难,脱离了真实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致使学生实训积极性不高。
1.3 校外实践名存实亡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虽然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外实训基地,但学生人数多,实训基地少,一些企业接纳学生实训的名额有限,而且从事的大多是电话营销、前台接待、客服方面的工作,涉及专业技能的岗位很少。
1.4 具有综合实践技能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招生规模扩大,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对口的专职教师仅占30%,缺乏电商企业实践经验,创业竞赛指导、实习指导难以担当,很难胜任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基于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创业为导向构建模块化、分层递进式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创业教育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业技能、提升创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共分5个模块,即创业辅导模块、创业基础模块、创业核心模块、创业实践模块、创业能力提升模块。该课程体系遵循高职学生由认知――实践――能力提升的基本规律。
2.1 创业辅导模块的构建和实施
创业辅导模块包括专业教育和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专业教育通常在新生开学后两周内安排,由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负责实施。通过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明确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引导学生树立网上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
根据创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结合高职学生的创业阶段开发创业课程体系,对创业教育内容重组优化,满足不同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定期开办的创业讲座,使学生掌握了创业的流程,并及时把握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创业论坛是学院为学生创业者搭建的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创业者在这里可以畅谈自己的创业梦想和创业计划,交流创业的得与失,分享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我院每年都邀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返回母校做创业讲座,坚定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让学生看到:高职生的创业人生一样精彩。
2.2 创业基础模块的构建
重新审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教育知识嵌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构建创业基础模块。将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整合为“创业经济学”,将“管理学”课程整合为创业管理学,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创业经营实践中的经济学问题,启迪学生重视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创业基础模块还包含了“会计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商务概论” “市场调查与预测” “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和学习,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重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重视品牌建设,培养学生市场调研和预测的能力,能够进行会计核算,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
2.3 创业核心模块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渗透创业教育,突出电子商务创业核心能力,构建创业核心模块。主要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络营销” “财务管理” “网络广告实务” “网店经营与管理” “网站建设与管理”等课程,一般在第三、第四学期开设。这些课程的开设和学习使学生具备设计、开发和维护网站的能力,把网店界面的版式、色彩、动画等相关知识应用于个人网店制作中;掌握网络广告设计与创意、网络广告发布的方法;培养学生网页设计、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网店运营和资金运作的能力。
2.4 创业实践模块
在掌握创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校园电子商务创业与实训、ERP经营沙盘对抗、参加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大赛。
2.4.1 校园电子商务创业与实训
学校依托校园网硬件资源搭建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安排专业教师指导,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轮流负责这个网站的宣传、日常维护及运营。学生借助这个平台开设店铺,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进行经营,也可以在线网购日常消费的商品。学生通过个人店铺的实际运行管理,切身经历了账号注册及实名认证、网上银行开通支付、货源选择采购、商品上架及陈列、物流、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商务活动,提高了网站建设、开发与维护能力,真正感受到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优势,增强了经营管理的能力。
2.4.2 ERP经营沙盘对抗
ERP经营沙盘对抗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每班集中进行对抗演练1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建立经营团队,分角色模拟企业经营。根据未来市场产品需求预测,讨论协商确定战略规划,参与市场竞争,合理筹措运用资金,开展供应、生产、销售、产品认证等生产活动,经过6个经营周期的激烈角逐,对比评价每个团队的经营成果,总结得失。学生从中深刻领悟ERP经营管理的精髓,培养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2.4.3 技能大赛
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大赛体现了行业应用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紧跟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前沿,将电子商务核心运营技能转化为竞赛内容,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帮助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学生提升包括网络营销、店铺运营、客户服务在内的各项专业技能。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的技能大赛有,全国电子商务沙盘大赛、电子商务运营技能大赛、ERP经营沙盘对抗大赛、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用友杯”河南赛区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建行“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和操作技术得到了考验,开阔眼界、创新思路、提升创业技能,增进就业创业成功的信心。
2.5 创业能力提升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商务沟通与谈判、客户关系管理、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课程。目的是培养与客户沟通的技巧、促进交易成功、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岗位职业能力,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应用
3.1 将互联网应用嵌入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
为了营造真实的商务环境,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将互联网应用嵌入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深入挖掘当前互联网应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精心筛选互联网应用项目,择机嵌入课堂教学。比如,将微信、微博等热点应用工具嵌入到“网络营销”课堂教学内容中,指导学生利用微博平台进行网络推广和销售;选择运作成熟的电子商务网站嵌入“网站经营与管理”教学中;在“电子商务安全管理”课程中嵌入互联网数字认证,让学生申请个人数字认证,掌握个人身份认证体系和运作流程。
3.2 完善开放式网络学习的平台
依托校园网搭建的电子商务创业平台,设置在线学习模块,充实完善资源库,把精品教学课件、专业课程实训指导书、教学案例和精彩的教学视频、竞赛试题上传到平台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并在网上设立讨论专区,搭建师生直接交流的平台。
3.3 倾力营造校园创业环境
我院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创业就业指导中心,逐步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创业教育有效开展。定期聘请企业家到学校做创业知识讲座,激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协会”和“电子商务协会”的作用,举办专题讲座,解读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培育校园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3.4 建设校外创业实训基地,培养高职生创业实践技能
通过河南省共青团组织和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等公共实训基地平台,发挥实训基地教育、培训功能,选择一批郑州周边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安排教师和学生参与电子商务应用项目的研发,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轮流到企业进行实习,提升电子商务实践运作能力。结 语
把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与网上创业有机融合,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将创业素质教育嵌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既突出专业特色,又能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陶军,杨晔.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与运行研究[J].价值工程,2011
(4).[2]徐丽娟.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实践与研究[J].浙江水利水
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6).[3]楼晓靖,丁文云.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J].视角,2012(3).[4]苏益南,齐鹏,朱永跃.创业型经济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培育[J].企业经
济,2011(9).[5]胡亚波,沈涛,刘卫华.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
年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