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4 21:5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第一篇: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摘要】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电子商务在专业建设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必须开辟一条新的路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和现代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制度结合起来,借助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这个平台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时代改革和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路径。

【关键词】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1.9文献标识码:B

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商务活动的主流。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国家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到2015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并指出要共同推动建立规范有序、社会共治、辐射全球的电子商务大市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国家接连发布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文件,持续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大力发展,在不断强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重要性的同时,充分说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紧迫性。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未来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呈稳步上升趋势。因此,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急需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的重要使命和担当。截至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1346所,大部分院校都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有约40万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该专业已成为全国高职院校中布点量大、受众人数多的专业之一。然而,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社会需求的不断转变,当前高职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材建设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课程体系职业性不够突出、不能?c区域产业链以及电商企业进行深度对接等具体问题。鉴于此,高职电子商务在专业建设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必须开辟一条新的路径,以适应时代改革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职电商专业推广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以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企业参与办学,各学校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进行教材建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开展联合科研及共建技术中心、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以协同育人为宗旨,以“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为突破口,推进职业教育机制创新,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能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趋势。而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入,我国的职业教育逐渐具备了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为推行现代学徒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为落实《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7〕4号)关于‘启动第二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要求,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持续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足以说明教育部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视程度。课题组通过了大量的调研认为将现代学徒制融入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实践势在必行。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外学者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较多,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研究很少。国内学者近两年只是将现代学徒制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当中来研究,而且大部分停留在归纳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和实施困境上,实践研究尚有不足。从研究方法上看,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个案研究最多,而调查研究、试点研究较少。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实践的系统性来看,建立一套完善的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与实践体系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总结试行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建立“递进式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建立“双导师制”教学运行模式,努力将本专业打造成为具备鲜明专业特色,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创新标志性专业。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路径

笔者调研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岗位设置、工作内容、职业标准,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建立“双导师制”教学运行模式,构建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体系。

1.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学徒培养管理机制,要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实施不同阶段递进培养模式,即“基础岗位技能训练阶段――专业实践技能训练阶段――电商运营技能训练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需要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规律和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变化,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实训步骤,并根据学习和培训的内容要求学生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2.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达到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目标。

3.整合校内外实训基地。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4.开启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企业真实运作的项目设计教学活动,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教学与工作“零过渡”。以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真实、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不断挖掘最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效用,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工作历练及职业精神的培养融为一体。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现策略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它从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性教学设计,以及“学生+职工”双重身份的规范重叠过渡这三个方面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功能建设,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1.职业标准化工作岗位调研与分析。首先,通过图书馆资料和电子文献检索系统充分了解国内外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相关成果。其次,采用访谈调查法,对省内外大型电商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标准以及高职电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瓶颈。通过访谈了解职业标准与高职课程的融合情况,以及将职业标准引入高职课程的限制因素等情况。

2.校企协同培养。以?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为例,与电商企业实行联合招录,夯实现代学徒制实施基础。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做好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程设计,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轮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实践培训,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岗位技术水平得到相应保障。

3.联合建设保障机制,整合校企优质资源。为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校企双方在双师队伍、课程、实训实习条件等方面进行整合,围绕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双方经过沟通,完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和各种标准。整合校内外实训资源,供学生轮岗实训和顶岗实习,为学生电商技能的提升提供了实践场所的保障。

4.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增强学生作为企业员工身份的意识,逐步植入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冯燕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电子商务》2016年第6期,第69-70页。

[2]童红兵、毕志明、姜晓洁、任文杰:《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电子商务》2017年第10期,第7页。

[3]林禄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河北职业教育》2017年第6期,第103-105页。

[4]徐文瑞、廖敏慧、秦法萍:《融合现代学徒制关键要素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8期,第151-153页。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第二篇: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当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切入点,在分析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当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双主体;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当今世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现代学徒制开始在国内许多职业院校试点。根据欧盟发布的题为《就业及社会状况评论2012》报告,27个欧盟成员国中,在中等教育阶段开展了严格意义现代学徒制的国家有24个,14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层面开展了广泛意义现代学徒制。世界其他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我国十分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学校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化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入了实质推进的阶段。

1.现代学徒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并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一直处于不断地增长与创新之中,在不同的国家体制与背景下,其实现形式也不同,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国纷纷开展了新的学徒制改革,相关的立法、政策和项目层出不穷。根据培养形式和学徒学习方式的不同,产生了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瑞士的“三元制”和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也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国家战略层面具有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形成了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机制,形成了校企联合为主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徒具有合法的双重身份,教育培训具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形成了广泛性、综合性和开放性教育性质。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共同发展趋势:学徒的对象不断扩大,并从传统行业向广泛的职业领域扩张;学徒制项目层次呈现的阶梯化和模块化;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基础理论与行业通用技能的培养;学徒制与正规教育系统走向融合;出现相对成熟的第三方培训与中介机构。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经历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实现形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的调整与升级,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过程没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国内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现在实行的“现代学徒制”多是对西方“学徒制”的引鉴,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还是停留在学校本位的教育模式上,尽管高职教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调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展顶岗实习、实施订单式培养等,但所有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学校组织,企业参与。这种培 养的人才是否学以致用,是否满足企业需要,是否真正具有岗位职业能力,还值得探讨。

2.构建校企“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依托职教集团,搭建“政校企行”协作的现代学徒制实施平台。发挥职教集团优势,选择部分知名企业或者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面对面”、“点对点”,在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搭建紧密合作的校企共建、衔接培养平台。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构建由政府引导、行业引领、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2)分段培养、协同育人,构建校企“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总体思路,实行分段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基于校企“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学期每学期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专业所需的各项基本技能,同时到签约企业见习或实习1-2周进行专业文化或基本职业技能训练;第三、四学期每学期到企业进行2-4周的专项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在签约企业进行主要岗位轮岗实训;第六学期到签约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制为三年的专业,学徒总的学习时间(含顶岗实习)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实施企业班组管理模式的班级,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1个师傅可以带2-5个徒弟,分组学习,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每个轮训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3)校企共建,构建适合现代学徒制的“课岗融通、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以学校德育与企业管理为切入点,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以制图与电气CAD、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为职业基础课程,以电力系统分析、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工厂供配电技术、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等课程为职业能力课程,以新能源发电技术、电力市场营销、电力法规为职业拓展课程,以校企共同开发的专业选修课为职业方向,融合维修电工(高级)、进网作业电工等职业资格标准,借助国际化平台,引进国际专业认证,专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构建了“课岗融通”为特征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在专业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强化专业技能、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以专业认知、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电机与拖动实训等基础能力培养;变电运行仿真实训、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训等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以进网作业电工实训、顶岗实习等全面能力提升的“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面向专业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课程流程相互平行;课程知识内容与技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专业核心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培养不断线,始终贯穿。

(4)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参与”的考核评价方式。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鼓励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全天候开放实验实训室、图书阅览室、自习室、微机房等场所,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由校企共同参与考评,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访谈了解教师课堂组织的真实情况,将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评价与学生评教意见进行比较分析,尽量做到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通过企业跟踪调查、第三方机构评估等“多元参与”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持续评价。

(5)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校企搭建一体化教学“云课堂”体系。针对教师、学生、企业人员、社会学习者等四类用户的不同需求,校企共建共享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实现辅教辅学、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融入慕课建设思路,开发在线课程,制作微课资源包、实验实训项目包等,同时要考虑到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的难度,校企共同研发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达到提升技能训练效率,实现真实项目的虚拟化,校企搭建一体化教学“云课堂”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6)实施“双元育人”、“交互训教”机制,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带头人”、“双导师”、“双向挂职”等“双元育人”机制,建立健全双方教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实施现代学徒制导师的岗前培养制度和达标上岗制度,学校和企业导师通过“交互训教”授课的方式培养学徒,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的企业导师,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建设一支由行业专家、教学名师、企业技术大师、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技术能手等组成的“明师德、会教学、能科研、懂行业、精市场”,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教练型”师资团队。

(7)健全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保障机制,促进现代学徒制有效运行。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和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管理工作,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搭建校办企业和学校组成的联合、一体化育人。制订学徒管理办法,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法权益。完善“过程共管”的实训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共管。建立“责任共担”的运行约束制度,校企双方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等共同负责。建立“多元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制订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和中介机构评价结合,定期检查、反馈,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媒体等的信息反馈,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育人的质量。参考文献:

[1]鲁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Z].2014.[2]曾照香等.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分阶段、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3).[3]吴建设.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J].高等职业教育,2014(7).[4]赵有升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5]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5).[6]吴建设.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

[7]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82.刘哲,女,1988.12-,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电话:***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世纪路30号 邮编:255000

第三篇:高职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实践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梳理了国外现代学徒制典型国家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其主要特征和对我国高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结合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从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酒店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要、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然而,在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实践中,由于缺乏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保障,多方参与利益均衡的运行机制,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融通制度等等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措施,符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是发展现代学徒制,非常适合改善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学者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是见仁见智,虽然在普遍性阐述上有一些共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徒制有差异,具体专业的操作也不一样,如何在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

现代学徒制是西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导模式,代表国家有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士等。许多学者对这些国家实施的现代学徒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这些国家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德国

德国以《职业教育法》确定了双元制的法律地位,对企业培训进行了明确规范。职业学校的教学要遵守各州制定的学校法规。政府的公共财政和企业的双元经费投入,保障职业教育的实施。以职业性为首要原则,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完成学徒制的学徒可以获得行业颁发的全国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2、英国

1993年制定了现代学徒计划,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并把学徒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结合起来。英国通过现代学徒制带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形成企业、学校和培训中心为支撑的“三元制”。在完成学徒制后,学徒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技术证书和关键技能资格证书。

3、法国

政府在现代学徒制改革中起主导作用,改革的重点是经费制度,通过税收制度和拨款政策激励企业提供学徒制岗位,将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完全等值。法国对学徒制的质量保障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对学徒评估培训中心的评估,对教学方法的评估,对学习成果认证过程的质量保证。

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实施“新学徒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学徒培训项目根据全国统一的资格认证框架下“培训包”来设立,根据职业和行业要求进行培训,“培训包”规定职业标准和能力标准具有高度统一性,培训证书具有通用性。

5、瑞士

政府鼓励发展现代学徒制下的职业教育,实行二元制培训,师傅取得政府颁发的技能证书才能上岗,学徒取得技能证书才能成为技术工人。行业协会承担校企合作的沟通任务,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合格的师傅。

二、国外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和启示

现代学徒制虽然在西方各国的具体实施各不相同,但是都具有一些典型的特征。第一,现代学徒制被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许多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从制度上规范学徒制的实施,还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构。第二,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充分保障了职业教育与学徒制培训的经费。第三,为推进以企业为主的工学结合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重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学生多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建设。第四,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来控制现代学徒制的教育与培训质量。第五、现代学徒制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相融通。目前从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来看,还面临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模式,政府应尽快从法律法规、财政支持上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各地区的教育部门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明确实施各方的职责。其次,改变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制度流于形式的现状,其核心就是缺乏运行保障机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奖励措施,引导企业和高职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第三,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高职院校从教育思想观念,到人才培养方法、手段的改革。真正体现了职业院校的高等性和企业职业性的融合,这也回归了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改变高职教育是学科型教育模式的压缩这一尴尬现状。第四,大力推进“双证融通”,学徒完成后可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内容和措施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2011年实行了1.5+1.5教学模式改革,2013年开始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教学改革,2014年与三亚亚龙湾五号度假别墅酒店合作成立“五号别墅精英班”,在酒店管理专业几年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验,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

酒店专业教学团队与三亚校外合作的十多家五星级酒店在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对于“酒店员工最重要的素质”这一问题,酒店人力总监给出的回答几乎一致,位于前三位的是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礼仪及受挫能力。而大多数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主要侧重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不是用人单位最看中的,职业技能只能说明学生会干什么,通过实践可以提高,而职业态度却不是短期能培训出来的,学生的职业态度决定着对行业的热爱和职业的稳定性。由此可见,职业素养应该是酒店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学徒制就是将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中,学校负责酒店基本理论知识和单项技能的训练,酒店负责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传授,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不仅学习综合职业能力,而且职业素养在耳濡目染的环境里逐步养成。这种在酒店职业场所的工作和学校学习场所的学习,“工”和“学”交替的教育模式需要酒店专业教学团队在职业教育理念上的转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模式重新设计,多元评价体系的探索和完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的构建等等方面不断探索,通过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真正实现了体现高职教育本质的高等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探索

学院与三亚亚龙湾五号度假别墅酒店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酒店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特点,实施“工学交替”的合作培养、共同育人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采取1+0.5+0.5+1的教学模式,一共是6个学期,每个学期培养计划明确。首个1是第一学年学生在学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相关的专业平台课程,每学期由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组成;第一个0.5是第三学期学徒实习,学生到酒店跟师傅学习工作过程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第二个0.5是第四学期,学生返回学校学习专业拓展课程,由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组成;最后1是第五、第六学期学生在酒店的顶岗实习,即准员工制,在此期间学生需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需要学校的教育制度和企业的资源深入融合,学生和学徒身份在工学交替中相互交换,通过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合作育人的新机制,如校企定期的沟通机制,合作开发教学资源,横向科研课题的开发,企业文化走进校园等等,校企合作的机制向纵深发展,可以使企业更积极投入对学徒即自己员工的培养,企业最大的收益就是员工的留任。

2、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

酒店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必要的酒店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内容主要通过课程体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来实现,课程体系的改革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关键。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摆脱学科体系以知识系统性为主线的束缚,增加适应企业需求和学徒制教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应与酒店服务流程,岗位工作流程相结合。学院酒店专业教学团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首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调研,校企共同确定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营销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课程达到学习一门课程,能完成一件事情。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三部分组成。实践体系由学徒制实训和准员工实习两部分构成,分别在第三、五、六学期在企业由师傅实施。校企双方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实施的标准,真正形成融合学生认知学习和职业成长规律的人文通识知识、专业知识,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括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学徒实训、准员工顶岗实训的递进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的建设

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酒店专业教学团队由学校酒店专业的骨干教师—“教学导师”和酒店一线工作的主管和经理—学徒师傅”组成,实行双导师制的教学组织模式。学校的“教学导师”承担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并跟踪学生在企业的培训、学徒、顶岗实习的表现,学徒师傅负责学徒在企业的培训和工作指导。由于专兼教师各有所长,高职教师擅长专业知识,酒店师傅擅长操作层面。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使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改变,高职教师需要学习酒店工作过程的知识,努力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兼职教师需要提高执教的能力。双方可以通过业务培训、教学研讨、共同实施课程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实现专兼教师的共同提高,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4、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探索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跨越了职业和教育的两种教育类型,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使职业教育不仅跨越职业和教育两个领域,还使教学空间跨越了学校和企业,工作现场和课堂教学的领域。现行的以学校为主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显然不适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教学团队定期的校企座谈会制度,通过学校班主任和酒店班主任对接,教学导师和企业师傅对接,工学合理衔接,共同实施企业课程管理,校企共同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等方法,构建以目标为主和以可持续工作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充分体现酒店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建立学生动态评价机制,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也纳入动态考核机制,实施学习过程性评价。座谈会制度可以使校企双方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沟通、反馈,加强学习过程的质量控制。从现行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来看,关键和难点就是实践环节中学徒制的设计,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师傅如何带徒弟?怎样调动师傅们的积极性?学徒期间发展性学习评价的设计和质量控制等等问题,需要教学团队认真思考,校企双方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育,2011,(31).[2]关晶.法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13,(4).[3]杨敏.简论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4]鲁婉玉,王洪斌.中国特色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3,(1).[5]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6]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何宇媚.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

第四篇:岱山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专业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专业)

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双主体,全过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学校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学徒制,把此项工作作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质量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我校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28号)的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特制定《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专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技能为本、能力为重,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以实习计划及实习大纲为统领,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增强中职教育对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力,提升中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学生实习管理体系,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中职学生质量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实习专业对口率,切实提高学生岗位技能。为实习学生投保相对应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等险种,保障实习学生权益和合理报酬。

三、基本原则

(一)试点先行。以汽车维修专业为试点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加强统筹,制定本校试点具体实施办法。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试点再推行,稳步推进,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和经验。

(二)强化内涵。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行岗位达标制度和轮训制度,注重学生岗位技能提升,健全学校实习管理制度机制,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三)改革创新。从我校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实习管理体系,形成“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第三方(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中职学校的发展活力。

(四)注重实效。建设目标切合实际,管理措施具体可行,建设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规范健全,技能素养全面提升。

四、重点任务

(一)改革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学生第1学年在学校完成文化课程学习任务,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知识;第2学期实行工学交替,每周1-2天到厂里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学习,3-4天在校内进行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模仿、尝试、感悟企业文化;第3学年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让学生真刀真枪践行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同时,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1个师傅带4-5个左右徒弟,组成学习小组,确保学生切实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技能。

(二)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现代学徒制。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学校专业教师作导师,下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实习单位选派技术人员作师傅,负责实习生岗位技能教授。以各种车型的维修维护场所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注重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帮助学生在实习中积累国家职业资格评估所需的证明材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创新实习内容。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汽车行业用人需求、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实践内容改革。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汽车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按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制定每个岗位的实习考核标准。同时,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

(四)加强队伍建设。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汽修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学校与汽车行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建立实习师傅人才和考评员人才库,保障实习考核工作质量。

(五)完善内部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实习管理工作。在现有1家汽车行业的基础上,再建立几个实习管理机构,制定实习管理流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学校实行公开招标,选拔有文化、有规模、有技术、有市场、有感情、有层次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可采取1+N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某一汽车行业独立承担、某几个汽车企业联合承担、校企联合承担)。建立严格的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完善实习巡视和跟踪管理制度,分人分片负责,并对实习班主任的实习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规范学生实习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实习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六)改革评价模式。以能力为标准,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对实习生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要求实习生所实习岗位须达到初级工要求,其中每人须有一核心岗位技能达到中级工以上水平;高级工班学生所实习岗位须达到中级工要求,其中核心岗位须达到高级工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的目标。

五、组织实施

(一)2017年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义波 副组长:陈启恒、倪中发、吴昊、庄芳雷

组员:刘君、张勇、张志芬、於岱军、周祥华、刘国华、徐燕华、张鹏天、李建飞。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考察、挑选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

2、向学生及家长宣传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

3、组织实施现代学徒制具体工作,护送学生到企业学习;

4、企业学习过程中信息联系、思想沟通、具体管理和考评工作。

(三)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7.7-2017.9)

(1)出台《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确认试点专业及人数和合作企事业;(3)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4)制定试点专业实训计划、实训大纲,编写实训教材和实训手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7.10-2018.6)(1)完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并实施;(2)举行拜师仪式

(3)2017学年第一学期每周1天到企业实训,做到每周一考评,并于2018年1月底进行学期考核。

(4)2017学年第一学期每周2天到企业实训,做到每周一考评,并于2018年6月底进行学期考核。

(5)学生做到岗位技能全部过关,于2018年6月参加汽车维修中级考证,从学徒转为准员工,方可顶岗实习。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2018.7)(1)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不足;

(2)检验和修正《实施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3)表彰奖励先进师傅、学生;

(4)确认新一轮学徒制开展的专业及人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机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企业负责人、学校相关处室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等组成,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协调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办公室具体实施试点工作。

(二)强化政策激励。制定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评选并奖励先进师傅和优秀学徒,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三)加大经费投入。设置专项经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学徒培养,学校充分利用国家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并从办学收益中提取相应比例用于试点工作。

(四)创新工作机制。以课题科研为载体,建立企业行业专家、职教工作者、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学生实训标准,编写校本教材;以督查工作小组为载体,建立试点督查工作新机制;以人力社保部门的专家考评委员会为载体,建立社会第三方(行业、企业)评价新机制。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2017年9月

附件1: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专业)任务书

附件2: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协议书 附件3: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专业)四方协议 附件:4:职责类 附件5:管理制度类

附件6:2016级汽修班企业实训计划 附件7:考评类

第五篇: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的内涵发展模式尚未形成,短期内现代学徒制还无法在高职教育大范围推行。基于这一实际,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时宜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策略,同时营造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整体环境,引导高职教育形成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项目导师制

一、现代学徒制发展概况

国外,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重心,辅之以课程讲授,以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参与为载体,以教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这一模式在以德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尤为完善。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企业广泛参与其中,大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使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以及产品的高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学徒制教育体系:有效地将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人才培养投资,政府的公共资金辅助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最大化的发挥个人,社会,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作用。

国内,大力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如在江西新余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新余市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办,通过学徒对接岗位、学校对接企业、教育对

接产业,实现招生与招工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企业先招工后培训再上岗。企业新招收的工人,上岗前,安排进职业学校培训。企业在与其签约之际,同时签订培训合同。学校先招生后学习再就业。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通过自身推荐,或人力资源市场与企业签订培养和就业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和协议就业,学生在校学习并进入企业带薪学徒。在2012年9月至今,重庆27所高校、中职学校相继启动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还有许多高职院校,顺应高职教育发展潮流,结合本校实际,推行符合自身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面临的困境

教职成[2014]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这就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现代学徒制教育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许多地方、院校也大力鼓励和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但是,在研究和实践的同时,出现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主要问题: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与学校很难协调统一;学生管理工作难;质量与考核体系难维持;经费支持难以保障。上述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三、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改革实践

尽管当前我省高职教育并不具备大规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条件,但这并不妨碍高职院校借鉴现代学徒制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学校)就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学校软件技术专业自2013年开始调整为移动应用开发方向,聘请技术能手指导特长生的项目开发、技能竞赛等,实施“项目导师制”的现代学徒制。

1、“项目导师制”的具体做法

以职业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进行“分层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就好业。师徒结队、个性化培养学生。每位“师傅”最多收6-10名“徒弟”,师傅为“徒弟”量身制订培养方案并负责实施。以真实项目(任务)、竞赛等为载体培养学生。“师傅”更多是通过企业项目(任务)、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等来培养“徒弟”。

2、“项目导师制”的实施成效

提升了“徒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2014―2016年,“徒弟”先后在各级技能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促进了“徒弟”就业、就好业。2015年毕业的6名“徒弟”在离校前全部签约,薪水比同专业学生平均高出50%左右。2016年毕业的10名“徒弟”在离校顶岗实习前全部签约,薪水比同专业学生平均高出80%左右。

3、对“项目导师制”的反思

总体来看,学校“项目导师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以及企业的认可,“徒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一方面,充分借鉴、吸收了现代学徒制的经验。一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就好业”为目标,体现了就业导向;二是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紧密合作;三是加强考核,培养期结束后,学校按培养协议规定对“师傅”和“徒弟”进行考核,并基于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要求“师傅”为“徒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四、我国高职试行现代学徒

1、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

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总体策略。既可以自上而下,如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再通过经验总结与交流来逐步推广。也可以自下而上,即由单个的高职院校进行各种形式的试点和试验,如实施带徒工程,逐步积累经验,将其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并通过某种形式上升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度或文件,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

2、营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整体环境

首先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整体环境,通过出台诸如《校企合作促进法》《职业教育法实施细则》《学徒制培训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学徒制培训的法律地位,明确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各方的权、责、利,为试行和逐步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法律依据与保障。二是要建立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政府应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利益与诉求,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和加入学徒培训,如对接受学徒的企业给予奖励或经费补贴,将学徒培训的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起来。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逐步形成企业公民文化,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企业充分认识到现代学徒制对于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引导高职教育形成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就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而言,由于政府在引导策略与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我国高职教育一直未能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本途径的内涵发展模式。具体来看,一是政府对高职教育尤其是对其促进就业功能的期望值过高;二是政府对高职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政府对高职院校采取的“生均拨款+专项经费”投入方式弊端明显;四是政府对高职院校办学的干预过多;五是政府对高职院校采取了准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从干部任免到收入分配,再到职称评定等,无不套用行政管理的模式,不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正因为如此,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政府的供给引导不当,不但削弱了高职教育发展的供给引导动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反应动力。

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高职院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不断完善高职办学的制度环境,大幅提高生均经费投入,大幅减少对高职院校办学的直接干预,使高职院校能真正面向市场独立办学,逐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院校自主办学、行业评价、政府保障的高职内涵发展模式。

4、重视制度创新和方案设计

从实施项目导师制情况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在学习和借鉴现代学徒制时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微观的制度创新,如学校为顺利实施“项目导师制”,专门出台了制度,学生在学期内可以整天或整周地进行实践,在学期外可以整月地进入企业学习和实践;制定了企业学习与课程学分的互换制度,学生在企业获得的学分可以代替其课程学习;二是科学、系统的方案设计,如“项目导师制”在实施之前,主要围绕着“师徒结队”“个性化培养”“企业环境培养”等关键词进行了系统的方案设计,使得“项目导师制”具备了很好的操作性。这为预期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斐.构建软性内涵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j].软件工程师,2015(01).[2]高由东,朱?h璇.缩短输送链“适销”育人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新模式[j],职业.2015(02).[3]时武略.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5(01).[4]张勇,江萍.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英国与德国之比较[j].江苏高教,2015(01).[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作者简介:李红日(1980.10―)男,籍贯:湖南邵东,软件技术专业带头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移动互联技术研究和应用软件开发、高职教育研究。

下载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考核评价制度的研究

    摘要:本文是在电子商务专业推行“四段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通过多方评价参与,引入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形成了新的考核评价制度。......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产教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形式;是将以理论知识......

    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近年来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度。2015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遴选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成为......

    涉农专业现代学徒制交流材料

    产教联动同育技能新人才 校企联姻共谱农教新篇章 ——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推行“现代学徒制”交流材料 2011 年 6 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强调,中......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研究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实践王吉乐摘要:围绕职业素质内涵作者调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现状,总结分析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质培养实践,以期通过项目化教学、校企融......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http://www.qklm.net/qklb/2009_18_7287.html ( 王丽菊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信息系)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

    畜牧兽医专业践行现代学徒制的策略研究

    畜牧兽医专业践行现代学徒制的策略研究 邢勇 , 卢国卫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农牧园林工程学院 ,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当前现代学徒制在农业职教领域的试点工作刚刚开始,......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顶岗实习改革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顶岗实习改革与实践 【摘要】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有效推进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阐述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