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控制诸要素
质量控制诸要素
质量控制不仅仅是指室内质量控制(IOC)和室间质量评价(EQA),还应包括其他许多作业技术和活动。美国CLIA88将Qc诸要素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结合我国情况提出如下要求:
(一)设施与环境
1.用于检测的实验室设施,应有助于检测活动的正确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照明和环境条件。
实验室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实验室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测时,应予特别注意。对影响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应制定成文件。
2.检验场地及设施。检验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其承担任务相应的空间及设施。且布局合理,满足工作流程的要求。
3.临床实验室所在位置应尽可能方便于服务对象或服务科室,即为服务对象或服务科室进行检验、输送标本最方便、易于寻找之处。
4.实验室内有符合工作要求的工作台、橱柜;规模较大的实验室应按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安排。
5.特殊检查的实验室(如基因体外扩增实验室)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实验室的建筑和安排。
6.临床实验室的建筑、布局还必须按生物危害等级,并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生物安全实验室准则》要求满足生物安全防护等级要求。
7.当相关的规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或当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级等应予重视,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的结果时,应停止检测和校准。
8.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隔离。应采取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
9.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区域的进入和使用,应加以控制。实验室应根据其特定的情况确定控制的范围。
10.应采取措施确保实验室的良好内务,必要时应制订专门的程序。
(二)检验方法、仪器及外部供应品
实验室必须使用能保证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的检验方法、器材、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校准品、供应品。
凡是可能影响实验室服务质量的外部供应品,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其选择和使用制定政策、程序,并形成文件,记录归档。政策是指宗旨、方向,即实验室所购买的各项物品应持续符合实验室的质量要求。这里强调的是符合实验室的质量要求,而不是片面追求质量最好。程序是指行动方案,即:采取何种形式选择、评估、验证、监控、再评价外部供应品。对可能影响实验室服务质量的供应品,应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制定检查、接受/拒收及存放的程序,在确认这些物品达到规定标准或有关程序中规定的要求之前不得使用。验证供应品的质量,可通过检验质控样品并验证结果的可接受性而实现,还可以利用供应商对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声明来验证。
实验室对外部供应品应有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系统应包括全部相关试剂、质控物质和校准品的批号,实验室的接受日期和使用日期,还应包括这些供应品的质量记录。所有这些记录应保存一段时间。
实验室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包括:供应商的声誉;供应品的质与量;供应服务的好坏等。评价应有记录并保存。
1.必须选择能保证检验结果在实验室所确定的方法性能规格内的方法。
2.实验室必须有与所作检验的专业和工作量相适应的,足够量的器材、仪器、试剂、供应品、校准品和质控品。
3.实验室必须确定正确制备、储存和使用上述体外诊断用品的条件:①这些条件包括:水的质量,温度校准。保护器材和仪器,不致由于电流的波动和中断引起对检验结果的不利影响。②必须将纠正由于达不到规定所采取的改正措施文件化。
4.用商品试剂盒时,对于国家规定应有生产许可证,注册登记证的品种,决不能使用没有生产许可证,注册登记证的商品试剂盒。尚未规定者,生产厂家应提供该产品的性能规格以及质量保证书。
5.试剂、溶液、培养基、校准品、质控品和其他供应品,必须加以标记,标记上应有:①识别名。当有意义时应标明浓度、效价、滴度等;②储存要求;③制备日期和/或失效期,④其他与正确使用有关的信息。
6.应根据仪器制造商说明书,权威机构的要求来选择和使用校准品和质控品。实验室自行选用的校准品或质控品,应有实验依据证明其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当试剂、溶液、培养基、校准品、质控品和其他供应品超过其失效期,可能已经变质或者质量不合格时,不能使用。
8.除非有生产厂家的说明,不同批号试剂盒中成分不能相互交换。
9.仪器设备的检修及档案管理。
临床实验室管理层应建立程序,用于监测并证实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都处于正常功能状态。每件仪器和设备上均应有唯一性标签、标记或其他识别方式,该标识必须明确表明该仪器或设备所处的状态,对于需要校准或验证的状态以及下次校准或验证的日期。无论何时,一旦发现仪器或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清楚地标记其状态并妥善存放。修复后的仪器和设备应经校准、验证或检测表明其已达到规定的标准后方可使用。
实验室应检查该故障对已经提供的临床检验服务是否造成影响,如果确有影响应立即通知申请检验的临床医师或其他使用检验结果的人员。
(三)操作手册
1.实验室所有使用的检验方法都应该有操作手册。所制作的操作手册应符合实际工作情况并为操作人员所熟悉和遵守。
2.操作手册必须包括
(1)标本收集和处理的要求,以及标本拒收的标准。
(2)方法的每个操作步骤,包括检验的计算和结果的解释。
(3)用于检验的溶液、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染色液和其他用品的制备。
(4)校准和校准验证的方法。
(5)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
(6)室内质量控制规则和失控限。
(7)当校准或质控结果达不到实验室预设的标准时,所采取的纠正步骤。
(8)方法的局限性,干扰因素的影响。
(9)参考区间。
(10)威胁生命的“危急值”及报告规定。
(11)标本储存的条件,以保证在完成检验前标本的完整性。
(12)当检验系统(仪器)不能工作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3.操作手册须由主任批准,签字和注明日期。
4.实验室改变领导,手册须由现领导再批准,签字和注明日期。
5.任何改变都必须由现任实验室主任批准,签字和注明日期。
6.必须保存有开始和停止使用的操作手册副本,并保存到停止使用两年后才能销毁。
(四)方法性能的确立
在检测标本前,实验室必须对所使用的方法的下述特性进行确认:准确度、精密度。如有必要可添加特异性和分析灵敏度,以及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参考区问以及其他适合的特性。
1.引进在我国注册登记的国外方法(试剂盒)或在我国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方法(试剂盒)时,在报告检验结果前,必须得到下列特性的性能规格:准确度、精密度、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或者线性)、参考区间。实验室至少应检查其准确度、精密度。必要时增加特异性和分析灵敏度,以及报告范围,参考区间是否符合本实验室的服务人群等。如与厂商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应取得相符合结果。
2.自行建立的方法,在报告患者结果前建立每一方法的性能规格,包括: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干扰因素的影响、分析灵敏度、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或者线性)、参考区间、其他需要检测的性能。建立该方法的校准程序和IQC规则。
3.必须有上述活动的记录和文件,并保存到停止使用这些方法后半年。
(五)仪器和检测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
实验室必须进行仪器和检测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
1.仪器和检测系统的维护
(1)对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生产的本国仪器和检测系统以及注册登记的进口仪器和检测系统:①按制造商规定的程序进行维护;②所进行的维护应进行记录并写成文件。
(2)对SFDA尚未要求进行批准生产和注册登记的仪器和检测系统:①建立维护方案,以保证仪器和检测系统能维持在良好的运转状态。保证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②所有进行过的维护,应进行记录并写成文件。
(3)对下述仪器按我国计量法规定,定期接受计量检定机构的校验,并保留校验证书:天平、分光光度计、其他有关仪器。
2.仪器和检测系统的功能检查
(1)对SFDA批准生产的本国仪器和检测系统以及注册登记的进口仪器和检测系统:①安装仪器时,按制造商规定的程序进行功能检查;②如有规定,按制造商规定的频度进行功能检查;③所有进行过的功能检查。应进行记录并写成文件。
(2)对SFDA尚未要求进行批准生产和注册登记的仪器和检测系统:①如有需要,应建立功能检查方案,规定功能检查的方法及检查频度;②所有进行过的功能检查,应进行记录并写成文件。
(六)校准和校准验证
校准和校准验证对于检验结果在规定的报告范围内的准确和可靠是必要的。
校准是一个测试和调整仪器、试剂盒或者检测系统以提供检验反应和所测物质之间的已知关系的过程。
校准验证是按检验标本方式对校准品进行分析来检查并证实仪器、试剂盒或者检测系统的检验结果,在规定的报告范围内保持稳定。
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是指实验室建立或确认仪器、试剂盒或者检测系统的检验反应在此报告范围内的准确性。
除非在各个专业的特定要求中注明可以不作以外。校准和校准验证必须按本节要求和步骤进行并写成文件。
1.SFDA批准生产和注册登记的仪器,试剂盒和检测系统。实验室应使用制造商规定的校准品和规定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并确认结果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2.当使用标准方法、自己开发的方法、SFDA暂不审批的方法或者实验室修改的方法,实验室必须:
建立校准方法:a.选择合适的校(标)准品,包括校(标)准品的数目、类型和浓度;b.如有可能,校(标)准品应溯源到参考方法和/或参考物质;c.确立校准的频度。
校准验证:a.有可能,方法应追溯到参考方法或已知值的参考品;b.确定校(标)准品的数目,类型和浓度,校准验证的接受限,以及校准验证的频度;c.确定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确定时必须包括一个最小值(或零),和此范围上限的最大值。
3.至少每六个月以及有下列情况发生时,进行一次校准:
改变试剂的种类,或者批号。但如实验室能说明改变试剂批号并不影响结果的准确,则可以不进行校准;
仪器或者检测系统进行过一次大的预防性维护或者更换了重要部件,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检测性能;
质控反映出异常的趋势或偏移;或者超出了实验室规定的接受限、采取一般性纠正措施后,不能识别出和纠正问题时。
所有进行过的校准和校准验证工作都必须记录并写成文件。
(七)室内质量控制(IQC)
应在日常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进行IQC以监测方法或者检测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室内质量控制或简称室内质控(IQC)系统,使用质控品,确立质控标准,可以间接评价检验结果的精密度,结合室间质量评价(EQA)可以间接评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在各专业的特定要求外,一般应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质控工作:
1.对于SFDA批准和注册登记的仪器和检测系统,实验室要遵守制造商对质控的要求和说明。
2.当使用自己开发的方法、SFDA暂不审批的方法、或者实验室修改的方法,实验室必须建立相应的质控方法。包括选择和确立质控品的数目、来源、类型以及测定的频度,并建立在一次操作中决定是否接受检验结果的质控规则。
一次操作是指在此一段时间内,仪器和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是稳定的。但是一次操作的时间不能大于24小时或制造商建议的时间。对每一个方法,实验室可使用校准品或/和质控品来监视分析过程的稳定性。
定性检验:实验室在进行患者标本一次操作时,应含有一个阳性和阴性质控品。定量检验:每一次操作至少要进行一次质控测定,最好包括两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每一工作日,实验室必须用证实的阳性或阴性质控品评估进行抗原抗体测定的方法的质量。如果方法中包括提取步骤,应最好用被测定的靶物质的提取物作为质控品。
如果得不到校准品和质控品,实验室应设立一个取代办法来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3.质控品必须按患者标本那样进行检测。
4.使用质控品时,实验室要重复检测来决定每一批号质控品在本室的统计学参数(如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定值质控品的值,可用来作为IQC的靶值,但要保证声称的定值和所用的方法学和仪器相比配,并被实验室所证实。进行IOC时,可以对定值质控血清的靶值进行一定的修正。通过同时检测校准品或者已有统计学参数的质控品,实验室应建立起所使用未定值质控品的统计学参数。
5.在报告检验结果前,质控品结果必须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标准。
(八)室间质量评价(EQA)
1.室间质量评价的作用和目的室间质量评价的作用:室间质量评价或简称室间质评(EQA)是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能力的活动,实际上它是指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参加EQA计划,可为评价实验室所出具的数据是否可靠和有效提供客观的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a.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检测工作的能力。由组织EQA的权威机构等进行;b.作为实验室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c.是对权威机构进行的实验室现场检查的补充;d.增加患者和临床医师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而这种信任度对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室间质量评价(EQA)的目的:EQA是为确定实验室能力而进行的活动。是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进行EQA的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六点:
①确定实验室进行测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质量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
②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③确定新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④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⑤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⑥确定某种检测方法的性能特征。
2.室间质量评价的纠正活动在EQA活动中出现不满意结果(离群值)的实验室,应依照EQA纠正活动的要求进行整改。纠正活动程序如下:
要求实验室尽快寻找和分析出现不满意结果的原因,开展有效的整改活动,并将详细的整改报告以书面形式保存。有效的整改活动包括对质量体系相关要素的控制、技术能力的分析以及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有效地利用反馈信息等。
3.对室间质量评价的要求和评价对参加EQA的实验室有以下三个基本要求:①有明确的职责以确保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②有参加该活动的文件化程序;③执行该程序并提供证明参加活动的记录,以及有效利用EQA结果。必要时应提供出现不满意结果时所采取的纠正活动的证明资料。
(九)纠正措施
实验室必须建立纠正措施的政策,以维护实验室有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下列情况时,实验室必须将纠正措施进行记录并写成文件。
1.实验室的一起或检测系统没有达到所规定的操作性能要求,包括但不只限于下述情况。未达到仪器,检测系统所建立的性能规格的要求;检验结果在实验室可报告范围以外;所提供的某一方法的参考区间对实验室的检验对象不合适。
2.质控和校准的结果超出实验室确立的控制限,此时应对不能接受的那次操作的检验结果或者是上一次可接受检验以后的检验结果进行评估,以决定检验报告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实验室必须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和报告的可靠性。
3.实验室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报告检验结果,则应在考虑对受检者情况是否有危害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发出此耽误的检验结果,并通知有关人员。
4.如发出的检验结果有错误,实验室必须
立即通知申请者或者使用此错误报告的人员;
立即对申请者或者使用此错误报告的人员,发出纠正过的报告;
保存原来以及纠正报告的副本至少1年。
(十)质控记录
实验室应该按本章中规定要求记录的项目进行记录,并形成文件。
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档、存放、维护和清理质控记录的程序。
所有记录应清晰明了,并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应规定各种记录的保存期。
所有记录应予安全保护和保密。
实验室应有程序对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进行保护和备份,并应防止未经授权的侵入或修改。
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工作时予以记录。
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划改,不可擦掉或涂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填写在其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第二篇:质量控制五要素[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重点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2
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 3
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第三篇: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五要素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五要素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
一、人的因素
网易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止常施工。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材料的检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通过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中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里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行到位管理,施工队伍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百年大计,质量策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第四篇:COSO内部控制要素
COSO内部控制要素
COSO是指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它包括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财务经理协会,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协会。标准名称:《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标准组织: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 隶属机构:美国国会的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NCFR)
标准作用:研究导致虚假财务报告的偶发因素,并为上市公司及其独立审计师,为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其他监管机构以及教育机构提供建议 形成时间:形成于1985年,报告1992年发布
COSO报告:1992年COSO委员会经过多年研究,针对公司行政总裁、其他高级执行官、董事、立法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高度概括,发布《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报告,即通称的COSO报告。
根据COSO内控框架,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监控
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下列五个方面的要素支持:(五要素)–控制环境
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人的活动在环境中进行,人的品性包括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等,它们是构成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要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要素的核心。–风险评估
企业必须制定目标,该目标必须和生产、营销、财务等作业相结合。为此,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控制活动
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以帮助管理当局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其用以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所必须采取的行动业已有效落实。–信息与交流
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是信息与沟通系统。这些系统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 监测 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监控是一个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组织的过程。
2004年9月,COSO委员会顺应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融合的趋势,吸收了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结合《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正式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组成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和监控五个要素组成。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对这五个要素进行深化和拓展,演变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八个要素,并首次提出了清晰的风险管理流程:
1)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2)以企业内部环境为基础,借助信息与沟通进行,并处于监控之下。
COSO于2013年5月14日发布《2013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整体框架的17项原则:
本框架确立了十七项原则代表了与每个控制要素相关的基本概念。因为这些原则直接从控制要素中提炼,一个组织可以直接应用全部这些原则来实施内部控制。
这些原则都可以应用于运营、报告和遵循三类目标。这些每个控制要素内的原则如下:
控制环境
1、组织对正直和道德等价值观做出承诺。
2、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并对内部控制的推进与成效加以监督控制。
3、管理层围绕其目标,在治理层监督下,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汇报条线、合理的授权与责任等机制。
4、组织对吸引、开发和保留与认同组织目标的人才做出承诺。
5、组织根据其目标,使员工各自担负起内部控制的相关责任。风险评估
6、就识别和评估与其目标相关的风险,组织做出清晰的目标设定。
7、组织对影响其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全范围的识别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来决定风险应如何进行管理。
8、组织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考虑潜在的舞弊行为。
9、组织识别和评估对内部控制体系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改变。控制活动
10、组织选择并开展控制活动,将风险对其目标实现的影响降到可接受水平。
11、对(信息)技术,组织选择并开展一般控制以支持其目标的实现。
12、组织通过合理的政策制度和保证这些政策制度切实执行的流程程序,来实施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13、组织获取或生成,并使用相关、有质量的信息来支持内部控制发挥作用。
14、组织在其内部沟通传递包括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责任在内的必要信息以支持内部控制发挥作用。
15、组织与外部相关方就影响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事宜进行沟通。监督活动
16、组织选择、推动并实施持续且(或)独立的评估以确认内部控制的要素是存在且正常运转的。
17、组织在相应的时间范围内,评价内部控制的缺陷,并视情况与那些应采取正确行动的相关方(如:高级管理层,董事会)沟通。
第五篇: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
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五项基本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正确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控制活动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的沟通机制等。
5、对控制的监督。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做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连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1、内部环境是基础,是企业建设内部控制的土壤,是一切内控制度、流程、控制点得以实施的根本条件。一个企业内控好坏,首先应对其内控环境进行评价,如果环境不好,就需要更仔细和深入的进行建设,换句话说,如果环境建设得好,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文化,即使一些小方面存在控制不足,也并不重要。
2、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这是内控体系核心三个环节。
风险评估是内控建设得方向。并不是说企业所有的任何的操作都需要管控,使用无比繁琐的流程进行防范。内控体系强调成本效益原则,注重企业经营效果效率,就必须注重风险评估,以风险为导向的建设内部控制体系,非重大风险可酌情简化,但是重大风险就需要认真将制度、流程和控制环节建设好。
控制活动是内控体系的核心环节,应该是嵌入在业务流程当中得以保证实施,病应该注意留下控制痕迹以供检查监督。
信息沟通包括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两个部分。信息采集和信息传递指的是企业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管理级层次之间是否存在良好的沟通渠道。信息系统内控合规又是一个大课题,专门可以采用COBIT框架进行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基础环境、总体控制和应用层控制三部分。
3、监督检查是使内部控制成为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这个环节内控工作就不是一个PDCA循环,或者说就不能不断优化和提升,体系就是一个静态儿非动态的,监督检查方式包括了自我评价和独立评价,从事实频率来分可以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内部控制的目标
提高企业运营的效果和效率。这里所谓的效果,就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比如组织十分取得赢利、利润的多寡等);效率就是一定资源投入所带来的产出。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由于财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经验效果和效率的文件,也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依据,因此财务报告应该是可靠和完整的。这里的可靠性是财务记录应完全忠于企业的资产财产状况、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同时要求对财务记录进行处理的手段和方法是正确的,技术和表达是准确的;所谓完整性,就是财务报告要全面详尽地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而非有所保留或有所遗漏。
法律法规和合同的遵循性。法律法规和合同的执行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企业的风险。一方面,违反法律和合同,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违法或违约层报(诸如罚款、索赔),另一方面,违反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行为,可能隐含着对企业资产或股东利益严重的危害(诸如转移资产、破坏企业信誉等)。
总结:如何理解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贯穿企业运营的全过程,涉及所有部门。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结果本身。
内部控制会受到企业内部各层次人员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制定出一本制度或规章。
对管理曾或董事会来说,内部控制提供的只是合理的保证,而非绝对的保证。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的一个或几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