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建设工程审计问题解决路径
高校建设工程审计问题解决路径
高校建设工程审计之“困”
1和谐审计之“困”
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间要构建融洽的气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说本身就存在固有矛盾。审计人员抱着对学校和被审计对象负责的态度去面对被审计对象,希望得 到被审计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与被审计对象保持和谐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审计工作开展;但是,在被审计对象的眼里,审计人员是来找问题的,是来“求疵”的,因 而,很容易产生防御、甚至敌对心理。而这种心理的隔阂常常困扰审计人员,使其无法拥有愉快的心情、很难在和谐的工作氛围里工作。2审计角色之“困”
目前,各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工程审计在工程建设中的职能定位不同,工作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学校的工程审计只是开展了建设项目的结算审计工作,其他环节 没有涉及;有的学校的工程审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直接参与建设过程管理,甚至主导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比如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审计处 参与招标文件和合同起草、设计变更由审计处签批、材料价格由审计处定价、现场施工签证由审计处签批、工程进度款由审计处签批等,审计参与了工程建设管理的 各个环节。在这种情况下,不知工程审计该并入基建处,还是基建处该并入审计处。如此审计,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审计人员也面临巨大压力,也给审计工作植 入了潜在风险。因而审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和履行的职责不明确。3审计无奈之“困”
根据有关规定,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即对已完成和正在执行的任务进行监察,对未实施而应该实施的工作进行督促。拿工程审计工作来说,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进行监察是工程审计应尽的义务,对工程建设管理中应实施的环节未实施而提出建议并督促执行,也是工程审计应尽的义务。根据教育部2007年下发的“关于加 强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的意见”,将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划分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这5个阶段中,绝大多数高校实施了施 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审计,进行投资估算审计和设计概算审计的高校不多,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有些工作没到位,审计部门自然无法介入,甚至包括有些关 键环节,管理部门没有到位,审计也无力可施。面对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审计部门究竟该何去何从,面对工程材料价格签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若建设主管部门没有 得力的管理措施,工程审计将无所事从。
4委托审计之“困”
全国的“211高校”中,审计部门从事工程审计的人员数量大于5个人的单位极少,但各高校工程审计任务繁重,因此,需要聘请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以下简称 “事务所”)来完成工程项目审计[8]。这样,审计部门与事务所就存在契约关系,很自然,事务所就应该为学校的利益而展开工作,当然,学校应向事务所支付 报酬。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的不完全一致以及内部与外部各种条件的不确定性,使学校和事务所之间的契约缺乏完备性,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这种契 约关系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包括队伍选择和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所蕴含的风险。再者,学校与事务所是所谓的合作伙伴关系,审计部门和事 务所是共同合作来完成一个又一个工程项目的审计,可以被称为合作伙伴。既然是合作伙伴,首先有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当然,这是在理想状态下,为了多一些审 减额,审计部门可以多为学校节约建设资金,事务所可以从审减额中多得到审计费,因此,有共同的目标,即加大审计力度,争取更多审减额。审计部门争取多审减 额是为了维护学校利益,事务所多审减的目的是多获得审计费。如果有其他方面的来源让事务所获取的利益大于审减额给其带来的利益时,或者,当事务所付出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一个审减额并不大的问题时,事务所未必会坚决地为审减额而努力争取,那就只能称为所谓的合作伙伴关系了。因此,审计部门如何处理好与事 务所本文best的关系,如何在充分信任的同时加大对事务所的监管力度,是需要探究的问题。
解决途径
高校工程审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在思想、制度、行动等方面全面着手才可能解决。1思想观念方面
(1)找准定位。《审计法》第5条“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作为学校的审计部门,其定位应 该是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即审计部门独立行使法定权力,不受其他部门和和个人干涉;审计部门行使的是审计监督权,而不是管理或处理权。工程审计必须严 格遵循这一定位。2003年出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内部审计准则》明确提出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监督和评价”。从这一职能定位可知,在 高校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审计充当“监察者”、“督促者”的角色。从审计部门内部来讲,应主要行使管理职能,让内部人员从繁杂、琐碎的业务工作中解放出 来,做好对事务所的监管工作,以免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高校工程审计管理的核心。(2)改进思维方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方式。面对新 形势和新要求,审计部门和工程审计人员要有战略思维,努力从促进学校发展的高度谋划工程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高校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发挥好 “免疫系统”功能;要有辩证思维,善于透过现象辨本质,透过微观见宏观,透过苗头看趋势,实事求是地做出分析和判断;要有开放思维,善于兼收并蓄、换位思 考、博采众长,充分借鉴各方面有益经验,认真分析采纳各方面合理意见,努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有创新思维,善于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和提炼意见,敢于突 破旧意识的束缚和桎梏,在继承中发展、巩固中提高。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及时引进先进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3)充分履职并把握工作尺度。审计部门应牢牢把握好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这5个关口,尤其是这5个关口所包含的一些关键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应参与或干预管理,不能替代管理部门履行 管理职能,而应扮演好“监察者”、“督促者”的角色,可以针对工程管理制度建设及项目操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2制度机制方面
(1)完善制度。为加强高校工程审计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流程,提高审计效率,提升人员素质,审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需要规范工程审计工作职责、各 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审计质量评价标准、审计效率考核标准、审计建议落实督查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事务所监管制度等。另外,在现行体 制格局下,审计部门是高校行政序列中的一个部门,作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的监督者,并不比其他被监督者具有更多的道德优越感和更强的免疫力,工程审计人员也 并非生活在可以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空里,其他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问题,工程审计人员同样可能出现。所以,审计部门和工程审计人员自身也必须受到严格 的审计监督,需要建立内部工程审计外部监督制度。只有完善了制度,工程审计工作才会朝着更加规范、有序、深入的方向发展。(2)建立机制。为进一步促进高 校的工程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一是交流沟通机制。为促进审计部门内部开展充分的工程审计业务交流,应建立内部交流机制;为促进同行间 的相互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学习的机会,应建立工程审计同行交流机制;要营造和谐的审计氛围,需要与其他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部门间的例行沟通和 项目实施中的日常沟通。二是考核激励机制。为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事务所的监管,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应在有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相应 的激励机制。三是竞争淘汰机制。首先应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优选工程审计队伍,审计过程中通过完备的监管制度以控制审计质量和效率,并通过有标准的考核形成 相应的淘汰机制。(3)和谐审计。塑造阳光心态,促进审计和谐。工程审计人员应该凡事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用阳光的心态做事。要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明确目标追求,牢记使命和责任;要改进思维方式,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辩证思考,学会用发展的、历史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 题,不钻牛角尖;正确认识冲突,主动交流沟通化解冲突;要学
会自我调节,注重内外兼修。(4)风险控制。由于社会、经济、法律等外部原因和工程审计人员素 质、技术手段、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等内部原因,给工程审计工作植入了一定的风险。要控制工程审计风险,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审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 力;积极主动加强对高校内各单位内部控制的督导;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建立现代化内部管理体系。
3行动实施方面
(1)准点切入。做好高校工程审计工作,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以建设工程全过程的5个阶段为目标,做好审计工作,为领导提供准确数据以支持其决策;应以帮 助高校建设主管部门完善内控制度为着力点,通过帮助完善内控制度,使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也给审计工作减轻负担,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应以工程建 设的关键环节为切入点,通过对5个阶段的工作做适度的分解,从而实现对关键环节的有效把控;应以促进管理为落脚点,加大审计力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投 资,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管理,使学校的基本建设工作能得以科学平稳发展。(2)狠抓落实。是一切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和保证。要做好高校的工程审计工作,必 须狠抓制度建设落实。首先应完善审计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还要帮助建设主管部门完善管理制度,并敦促其落实。除此以外,审计部门定期提出关于 工程管理的审计建议及针对特定工程项目提出管理建议后,要敦促建设主管部门落实,并改进今后的工作,即狠抓审计建议落实。(3)规范管理与专业指导相结 合。促进高校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是审计部门的基本职责之一。事前为建设主管部门提供专业指导,促使其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以确保其管理工作能有据有序地进 行,将能更好地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因此,在规范管理的同时,重视事前专业指导,对促进基本建设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结语
针对高校建设工程审计中关于找准审计的角色定位、委托审计质量控制、构建和谐的审计环境等几个关键问题,分析了目前的现状、深入探讨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做好高校工程审计工作,使审计部门能得以超脱、且能体现工作实效,审计部门要转变观念、找准定位,通过完善制度、建立相应的工作 机制、加强专业指导,同时能合理地控制好审计风险,使工程审计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第二篇: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及路径探究[最终版]
摘 要:基于审计全覆盖大背景,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问题。立足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实际,通过查阅文献、实证分析、归纳演绎、数据分析等方法,具体阐述了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内涵、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具体实施的路径,以期为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路径
引言:审计全覆盖是提高审计监督层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它是指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1]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内部审计全覆盖是审计全覆盖的应有之义。
关于内部审计全覆盖,相关学者和审计从业人员展开了有益探讨,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如:刘娜围绕实现有步骤、有重点、有深度、有成效的全覆盖,从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现场管理、审计质量审理、审计成果转化等方面具体探讨了内部审计全覆盖的有效途径。[2]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武汉分局课题组在分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全覆盖内涵及辩证关系、面临的困境及难题基础上,具体提出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的路径及措施。张巧秀在分析高校审计全覆盖瓶颈基础上,提出建立多类型结合的审计监督体系;建立高校审计人力资源库、审计项目库;建立高校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动态综合监督信息管理平台等审计全覆盖的对策。但总体而言,关于内部审计全覆盖理论与实务研究文献不多,还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实际,采取查阅文献、实证分析、归纳演绎、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内涵、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实施的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全覆盖提供有益借鉴。
一、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内涵
(一)计对象全覆盖。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流向哪里,审计就跟踪到哪里。横向角度而言,就是要在一定周期内,内部审计部门对所有人、财、物实施审计。党政同责、同责同审,高校内部审计要将全校所有部门单位党政负责人(含主持一年以上的领导干部)全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对所有财政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都要审计到位,防止监督盲区和死角;对各类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经营性产和非经营性资产都要关注到,防止不受审计监督的管理、使用、处置资产的行为。纵向角度而言,就是针对具体审计事项,循着资金链追查到底,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实现内部审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审计职能全面发挥。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依据该定义,高校内部审计具有确认、评价、咨询等三个方面的职能,实行内部审计全覆盖,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各项职能都要履行到位,不能顾此失彼。
(三)审计项目全面开展。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要严格依据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还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新的要求,探索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工作,不断拓展审计工作领域。通过以上项目的全覆盖,实现对人、财、物等审计对象的全覆盖。
(四)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一是要有深度,不因追求数量而降低审计质量,对每个项目都要审深审透;二是要有重点,不是所有职能、所有项目平均用力,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校领导关心、师生关注的问题,确定审计工作重点,以重点工作带动全面工作的开展;三是要有步骤,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划分审计对象,合理确定一个周期内不同审计对象的审计频次与方式;四是要有成效,要在“广”覆盖的同时,做到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
二、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员不足、素质不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长期不足,实现审计全覆盖,人员短缺问题愈加突出。以福建省省属高校为例,53所高校中只有21所设有内部审计机构,占比39.6%;内部审计共84人,其中专职审计人员58人,平均1所高校仅1.09人;绝大多数高校实行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审计人员要从事纪检、监察、审计等多项工作,难以集中精力开展审计。同时,审计人员以财务、审计出身为主,复合型人才缺乏,难以适应不断拓展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求。
(二)审计方法简单、工作效率不高。内部审计相较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审计对象体量小、资金量少,利用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处理海量数据的情况不多,以致于审计人员长期以人工审计为主,利用统计抽样和计算机技术批量处理数据的专业技能不足。这在高校内部审计表现尤为突出。实行审计全覆盖,必然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海量数据,从中查找关键信息,但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的软硬件还不能满足要求。
(三)缺乏规划,被动应付。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对审计规划缺乏重视,即使在内部审计机构健全的高校,也仅有审计工作计划,且多根据学校领导干部离任情况、基建工程建设情况、重点财务收支情况等安排,没有站在内部审计长远发展角度,明确发展目标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审计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四)公开力度不够,成效不明显。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普遍存在权威性不够,对审计发现问题跟踪整改不到位。同时,审计结果一般仅提供校领导、委托部门或者被审计单位,没有对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通报,不能达到“审计一个、规范一片”的效果,审计整体成效不高。
三、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具体实施路径
(一)做好内部审计统筹规划。一是要建立被审计对象信息数据库。在摸清全校审计对象底数的基础上,可以按照职能部门、学院(系)、附属单位进行分类,建立审计对象信息数据库,实现随时查阅审计对象的人员编制、内部机构设置、主要职能、资金额度、过去审计状况等信息。二是要编制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审计工作计划。根据部门单位类型、资金额度、内审工作成效和对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分类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频次,明确审计规划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任务。三是要突出审计重点。审计项目计划要依据中长期规划,突出当年的审计重点,对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实行跟踪审计,对问题多、反映大的部门单位及领导干部加大审计频次。除上级机关和学校党委行政交办的项目外,原则上不得随意改变既定的审计项目计划。
(二)整合各类审计资源。实行审计全覆盖,工作量将明显加大,必须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一是高校应严格按照要求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内部审计人员集中精力履行审计职责;应配齐配强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应不低于教职工总数的2‰,专业应涵盖经济、管理、法律、建设工程、信息系统等审计相关领域。二是要有“大审计”工作理念,将“审计”放在学校全局高度进行谋划,不仅要充分整合校本部、附属单位的审计人员,而且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教务、科研、资产管理等职能部门作用,建立学校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将这些职能部门人员纳入“大审计”人才库,根据审计项目需要随时调配使用,并用好这些职能部门掌握的问题线索。三是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作用,用好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成果,减少重复审计。有效利用社会审计资源,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审计项目(涉密项目除外),可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开展审计。
(三)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一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拟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中长期规划和计划,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缺什么补补什么,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参加计算机审计、工程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税收审计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努力培养审计复合型人才。二是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学习运用计算机审计软件采集、筛选、分析数据,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升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畅通数据共享渠道,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审计查询链接的数据信息不得设置障碍。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财务数据与各类教学科研业务数据的相互关联,为查核问题、评价判断、综合分析提供基础。三是规范审计制度流程。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力争做到所有审计业务都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实现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统一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整改通知书)等审计文书标准格式,严格按程序、规矩办事,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
(四)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一是开展后续跟踪审计。审计项目结束后次年应安排上一重点审计项目的整改情况的后续跟踪审计,通过实地查看、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落实整改是否真实到位,并出具后续跟踪审计报告。二是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追究。明确被审计部门单位、被审计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审计发现单位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对审计提出的意见,要认真采纳,逐一落实。严格追究问责,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可以实行“审计检查先行、纪检监察跟进”,从而确保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扩大审计监督的影响面,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推动提高审计威慑力。高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逐步在校内公开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审计结果;通报其他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逐步探索向社会公开所有审计结果。通过公开,让大家及时了解审计反映的情况,并对照自查,从而起到“审计一个、规范一片”的良好效果。
第三篇:浅谈建设工程结算审计
毕业论文
题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年 月
浅谈建设工程结算审计
摘要:工程结算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如何做好工程结算审计,如实反映建设成本及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关键词:建设工程 工程结算 审计
一、引言
工程结算审计是一项既综合又专业性很强的繁杂细致的重要技术工作。首先,对送审资料进行完整性和符合性审查。严格审查送审资料是否真实有效,手续是否齐全。
其次,要以合同约定为结算审核的核心依据。要精读合同,明确计价方式、价差调整办法、结算方式,重点关注合同条款中是否明确如现场发生签证或设计变更引起新增工程量项目的处理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特别要注意那些合同约定包干系数进行结算的工程,属于合同包干范围的情况一定不能再另算费用。
最后,在阅读和分析完所收集和整理到的资料后,就应大概判断出问题容易出现的方面,由于工程规模、繁简程度不同,施工方法和施工企业情况不一样,因此,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审查方法进行审查。
二、竣工结算审计的目的
竣工结算是完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同及经济关系的最后阶段,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它反映了建筑安装工程量和实物工程量的完成情况,编制竣工结算是一项非常细
致的工作,它既要严格地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又要正确的反映建筑安装工程的经济利益。通过对工程结算审计的实践,施工单位的结算普遍存在高估冒算,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通常所做的结算都大于实际工程量,所以结算审计对单位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审计监督部门必须进行结算审计。本人从事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八年有余,现就本人的工作经历谈谈对建设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一些认识。
三、建设工程结算审计方法。
为实现工程结算的快速审查,就要按照从粗到细、对比分析、查找误差、简化审查的原则,对编制的预结算采用对比、逐项筛选和利用统筹法原理迅速匡算等技巧、方法,使审计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审计方法有:全面审计法、分组计算审计法、重点抽查审计法、标准图审计法、筛选审计法、分析对比审计法、常见病审计法、相关项目、相关数据审计法等。
四、建设工程结算审计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结算审计是一项既综合又专业性很强的繁杂细致的重要技术工作。因此从事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对送审资料进行完整性和符合性审查。严格审查送审资料是否真实有效,手续是否齐全。其次,要以合同约定为结算审核的核心依据。要精读合同,了解合同
类型,明确计价方式、价差调整办法、结算方式,重点关注合同条款中是否明确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引起工程量增减的处理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特别要注意那些合同约定包干进行结算的工程,属于合同包干范围的情况一定不能再另算费用。最后,在阅读和分析完所收集和整理到的资料后,就应大概判断出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由于工程规模、繁简程度不同,施工方法和施工企业情况不一样,因此,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
五、建设工程结算审计过程中控制的重点。
审核程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审核质量保证的核心,对保证审核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何才能保证审核质量呢?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应该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投标文件的规定,根据竣工图、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等进行审核。
(1)深入现场,全面掌握工程动态。结算审核不能只是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还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审计人员要掌握工程动态,了解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有的洽商没有施工,是否有已经去掉的部分没有变更通知,是否有在变更的基础上又变了。如发现问题,出现疑问应逐一到现场核实。
(2)工程量的审核。工程量是计算一切费用的基础,工程量的真实性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因此工程造价审核
的重点首先放在工程量的审核上。实施审核时,应在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基础上熟悉竣工图纸,全面了解工程变更签证。审核工程量时应审查有无多计或者重复计算,计算单位是否与定额一致,是否按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是否重复计算定额中包含的工作内容等。如2005年《海南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中装饰工程规定:“墙柱面抹灰,装饰项目均包括3.6m以下简易脚手架的搭设计拆除”,脚手架工程中规定:“单排脚手架使用不在外墙轴线上的独立砌体柱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凡在外墙轴线上的砌体或钢筋混凝土构件,已包含在外墙脚手架内,不在重复计算单排脚手架费用” 很多结算中会重复计取这部分脚手架,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在工程量审核时,侧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墙体工程:审核时要注意墙体计算厚度,如图纸上注明标准砖砌筑,墙厚为180mm、120mm时,墙体厚度分别按砖的厚度即178mm、115mm计算;如是混凝土砌块墙,图纸上设计墙厚为200mm,墙体厚度按190mm计算(混凝土砌块规格为390*190*190mm);如是烧结节能保温空心砖,设计墙厚为200mm、120mm、100mm,墙体厚度分别按190mm、115mm、90mm计算;上述说明计算工程量时不能一味按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而考虑实际使用的砖、砌块的规格。
②钢筋工程:采用清单计价的项目,13清单计价范围中关于钢筋工程清单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按设计图示钢筋
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计算工程量时包括钢筋的弯钩、搭接长度,但计算的工程量不乘以损耗系数。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套管接头时如清单中没有说明,也没有项目编码时,在报价中投标人应自行考虑,结算时不得另计。关于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拉结筋,承包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图省事,拉结筋未预埋,后期采用植筋与墙体拉接加固,如设计图纸有明确规定或因发包人要求采用植筋且有设计变更单时可以计算;因其自身原因所增加是植筋费用,应由其自行承担。
③屋面刚性防水:执行清单计价,如招标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中将屋面保温、砂浆找平层、卷材防水等均在刚性防水清单中考虑,按13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而卷材在女儿墙、伸缩缝等处弯起部分就不予结算;同样在地面卷材或涂膜防水审核工程量时,墙体四周弯起部分不予计算。
④块料楼梯面层:按清单计价结算,工程量按13清单计价规范规定: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楼梯(包括踏步、休息平台及500mm以内的楼梯井)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楼梯与楼地面相接时,算至梯口梁内侧边沿,无梯口梁者,算至最上一层踏步边沿加300mm;而不能按展开(包括两侧)实铺面积进行计算。
(3)现场签证的审核。现场签证往往是承发包双方争
议最多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一些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责任心不是很强,对工程情况、现行定额都不太了解,施工单位提交的现场签证随随便便就认可了,所以审计人员就得擦亮眼睛,认真审核。对于现场签证的审核应遵循三个原则:首先是客观性原则,不仅要审查有无承发包双方的签字与意见,而且要审查签字、意见的真实性。例如本人审核的某防洪堤改造工程中施工单位提供的签证内容如下:由于防洪堤下游有大量淤泥,我单位用挖掘机挖淤泥共计3587立方米,自卸汽车外运运距为20公里。审核过程中经向建设单位负责人了解情况得知,防洪堤改造前每天都开闸放水,水流湍急,下游不可能有大量淤泥,由此可判断这份签证不真实。其次是整体性原则,应把签证事项放入整个工程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避免工程量的重复计算;第三是全面性原则,不仅要审查签证事项发生的真实性,而且要审查签证事项发生数量的真实性。例如本人在某工程结算审计中遇到这样一份签证:钻孔灌注桩入岩6.6m,结算时增加相应的费用。再查看打桩记录,每根灌注桩都入岩6.6m。本人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报告的结论并未提到地基存在岩石,于是可以判断每根灌注桩均入岩6.6m的现场签证是虚假的。这份现场签证经审计核减50.8万元。
除此之外,现场签证的还要重视签证单中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正确。
(4)组价分析
①对于采用定额计价的项目,审核定额的套用是否正确、合理,套用定额子目是否与该工程各分部分项特征相一致。套用定额分为直接套用与换算套用。对直接套用的审核,审查套用定额有无多套、重套定额的现象。对套用定额子目的审核还应注意定额子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要注意看各章节定额的说明,熟悉定额子目套用的界限,做到公正合理;对换算套用要审查是否按规定进行换算及换算方法是否合理、正确。最后审查是否存在忽略定额综合解释,不根据说明换算系数等情况。
A、定额的换算原则定额换算以后的基价=定额换算以前的基价-换出费用+换入费用
B、定额换算常见类型
a、材料品种发生变化,但数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 如:2011年《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4-97定额子目(商品混凝土 桩承台基础)
若实际工程中采用C40商品混凝土,则应查计价表下册附录C40商品混凝土的单价乘以用量代替C20商品混凝土的价格,注意各个部位的混凝土编号不一样,应准确套用。
b、材料品种不变,数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如:2011年《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16-55定额子目(有梁板模板高3.6m 钢支撑)
若实际工程中有梁板为斜屋面,则应根据斜屋面坡度的不同,根据定额附路说明相应增加人工、松杂枋板材、钢管支撑、铁钉、铁件用量。
c、2011年《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材料品种发生变化,数量也发生变化的情况
如:10-62定额子目(内墙面水泥砂浆粘贴瓷砖、瓷砖规格200*300)若实际工程中采用250*450瓷砖粘贴,则应先求出新瓷砖的数量再套用新价格中,以新材料费计入综合单价。材料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净用量=S/单块面积,损耗率见附表。
d、乘系数换算
如:2011年《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1-15定额子目(挖土机挖土方 一、二类土)若实际工程中现场为挖湿土,则应按定额附录说明,机械乘以系数1.18,人工乘以系数1.18。再根据调整后的人工+机械费用算出管理费和利润,求出综合单价,注意每个子目的管理费和利润的费率可能不同,应准确计算。
②对于采用清单计价的项目,要对承包人的报价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是否有不平衡报价(综合单价过高或过低),涉及的结算工程量与招标数量是否相差较大;有无单列的清单项目其内容包含在其它清单项目里;有无将甲控(甲供)材料、人工等的含量有意调整较大等现象。在施工合同履行
过程中,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量增减与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工程量有偏差时,是否调整其综合单价以及如何调整,如合同中未作约定,则按清单计价规范相关条款执行。
(5)材料价格的审核。对材料价格进行审核时主要审查有无价格不实,主要材料和特殊材料的定额用量是否按图纸和定额标准计算,是否提高材料损耗率等。材料价格是影响工程总造价的敏感因素,也是非常活跃的动态因素。材料价格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原则上应根据合同约定方法,再结合建设单位现场签证确定材料价格。合同约定不予调整的,审计时不应调整;合同约定按施工期间信息价格调整的,可以根据施工日记及施工技术材料确定具体的施工时间及各种材料的具体使用时间,有些工程工期较长,或有阶段性停工的,可根据各种材料的使用时期采用使用期间的平均信息价,这样比较贴近工程真实造价,也容易让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接受。
对于信息价中没有发布的或甲方没有签证的材料价格,需要平时对材料价格的收集积累,必要时可以三方一起进行市场考察确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建材市场上出现很多新材料,特别是装饰材料,施工单位一般申报价格较高,一些建设单位现场代表未能有效履行职责,往往是施工单位提出报价,建设单位现场代表不进行市场询价,不咨询材料代理商,不做材料分析,就草率地在签证单
上签字、盖章,使得所签材料价格不属实。对于这类签证,首先要到现场查看,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代表共同了解核实材料的生产厂家、购买地点、规格型号、运输方式等。其次要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做材料分析,进行市场询价,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进行签证单中的材料价格修正。否则,就会给国家利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如某机关办公楼项目,在现场签证中外墙玻璃幕墙用进口膨胀螺栓每个65元。经向经销商询价,该品牌同规格膨胀螺栓每个为25元。这项材料价格签证经审计核减6万余元。
(6)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费的审核。该部分审核重点是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是否经相关部门现场考评及文明工地评定,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要有现场签证。各项措施费取费基数及费率是否正确,措施费是否按要求计取等等。多计措施费的例子举不胜举,比较常见的是多计二次搬运费、维持交通增加费,这两项措施费都应作现场签证才能予以计取。
(7)变更项目价格审核。执行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工程单价,尤其是变更项目的单价应按照以下原则计取:第一、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第二、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第三、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
师确认后执行。
(8)附属工程、追加工程的审核。这部分结算核减率往往比主体工程要高,主要是现行招投标,只注重了项目承建人主体工程的招投标,却忽视了项目附属工程、追加工程的招投标。因此审核过程要更加认真,审核重点在工程量真实性的确认、材料设备价格、定额套用、取费标准是否合理及是否要优惠让利等。
(9)费用的审核。取费应根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定额、文件及规定,结合工程相关文件,如合同、招标投标书等来确定费率。审核时应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执行的取费表是否与工程性质相符、费率计算是否正确、人工费及材料价差调整是否符合文件规定等等。如计算时的取费基数是否正确,是以人工费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为基础,对于费率下浮或总价下浮的工程,在结算时特别要注意增加造价部分是否同比例下浮等,另外在计算下浮时要应把甲方供材扣除。
总之,工程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好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若不能严格把关的话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国家及人民利益将会受到损害。这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不少算、不漏算。同时要尊重实际,不多算,不高估冒算。审核时,要服从道理,不固执己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
自身信誉。
第四篇:OBE视阈下的高校“双创”教育问题解决路径研究
OBE视阈下的高校“双创”教育问题解决路径研究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分析高校“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引入OBE理念,提出从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三个维度探究高校“双创”教育问题解决路径。
关键词:OBE;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2013年,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3年5月以来,中央已连续出台20多份文件促进创新创业[1],国内掀起了创新创业风潮。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积极推动“双创”教育实践,取得了诸多成就,也呈现出了定位不准、“双创”育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引入OBE理念,对高校“双创”教育问题的解决路径进行了探究。
一、OBE概述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美地区Spady等人提出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即“成果导向教育”,该理念注重从人才培养结果入手反向设计教学过程,注重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后来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诸多国家得以应用和推广,实践反馈效果较好[2]。2006年,我国开始启动工程教育认证,OBE理念逐渐引入高等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OBE理念,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设计模式,更是实现了教育活动的“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以后,我国高校进行了不同形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划分为自发性探索阶段、多元探索阶段和全面推进阶段[3]。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双创”教育理念认识不够深入
新时代背景下的“双创”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超越,是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深刻变革,但部分高校仍然认为“双创”教育就是缓解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延续,偏离了“双创”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二)“双创”教育育人体系仍未形成
高校历来重视专业教育,但对“双创”教育有所忽视。有的高校未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必修课,仍以选修课为主,且课程种类少;有的高校局限于由第二课堂组织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培训等活动开展,“双创”教育育人体系仍未形成。
(三)“双创”教育支撑体系尚未健全
高校“双创”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短缺以及硬件设施不完善等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双创”教育效果。
三、高校“?p创”教育问题解决路径的思考
鉴于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引入OBE理念,可以从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三个维度探讨解决路径。
(一)突出成果导向,理清“双创”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双创”教育已成为高校开展供给侧重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它不仅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发生转变,更要求学校主要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理念观点必须改变。“成果导向”要求高校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在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方面要立足国家战略高度,肩负起培养直面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时代使命。
(二)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双创”教育育人体系
高校传统教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先于教学目标而存在并占据核心位置[4],一般由教师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目标先于教学内容,关照学生特点与需求,围绕学生达到的毕业要求进行反向设计“双创”教育育人体系:一是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双创”教育应该融入到专业教育中,既要扎实专业教育基础,又要通过“双创”教育实现专业对接社会需求的转化;二是“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的健全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要兼顾学生的全体教育与个性化培养,力求弹性化、灵活化、系统化;三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自主负责学习进程。
(三)坚持可持续改进,强化“双创”教育支撑体系建设
高校“双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支撑。融入OBE理念的高校“双创”教育,要在评估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双创”教育支撑体系。一是从高校内部体制机制建设入手,对比OBE理念引入前后的“双创”教育效果的实现程度,健全完善相关政策;二是从“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入手,通过鼓励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聘请创业成功人士补充师资力量等方式,持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三是从专项经费设置、硬件设施完善等教学条件入手,确保教学活动始终符合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晓松,王宇.王希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N].经济参考报,2015-10-26(002).[2]吴秋凤,李洪侠,沈杨.《基于OBE视角的高等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6(5):97-100.[3]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6-7.[4]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第五篇:高校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
高校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 2010-9-26 11:17 毛艳丽
【摘要】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审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审计工作发挥效益的重要措施。文中对目前高校审计工作有关规范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结合高校审计实践提出切实的建设性思考。
一、目前高校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审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用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是内部审计业内追求的重要目标。目前,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执行依据国家审计法规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等,而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法规建设方面,只有《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17号令)。“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日前已正式公布,尚未全面实施。近年高校普遍开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审计类型缺乏必要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和业务指导,各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应形成规章制度。
2.高校现行内部审计制度的立、改、废滞后于高校形势发展
审计制度要有前瞻性、保持稳定性,但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予以修订或补充,因其针对建设期间的项目管理带有局限性已不适应现在及未来的工程相关审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有必要对此类审计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保留成功经验部分、去除不适用内容、增加审计管理新理念。及时对现行内部审计制度进行修订、增补的工作应引起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
3.高校审计业务管理无统一规范
审计规范是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也是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教育系统应制定并实施统一的审计业务规范,并按照规范的规定标准评价和判断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实现审计目标;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应当遵循审计规范的要求,按照审计业务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
二、完善高校审计工作规范的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促进内审规范化建设
(1)建立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也必须依靠院系及相关部门、处室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根据《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精神,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参加联席会议的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借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已取得的经验,在其他审计业务中建立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是创新审计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的途径。
(2)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审计公告是指审计部门在学校范围内公布审计重要事项(或特指审计结果公告)。近年来高校的审计公告实践大多处于审计信息公告阶段,真正做到审计后公告,即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审计结果公告还有一定难度。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是把“双刃剑”。开展审计公告应 注重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防范审计公告的风险,积极稳妥地逐步扩大审计公告的范围。高校内审实行审计结果公告是体现内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
(3)建立审计结果跟踪整改落实机制。审计结果指高校内审部门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实施审计后,在审计结论中要求被审计单位落实的决定、意见、建议等。被审计单位须认真执行审计结果的报告,对需落实的审计结果要认真制定措施,进行纠正或整改,并及时将落实审计结果的情况反馈给审计部门。凡属违规违纪的问题必须及时纠正或处理,属于管理方面的问题应采取措施整改,同时应重视和健全、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落实审计结果应实行责任制,分管校领导应对分管的被审计单位加强领导,督促落实审计结果;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对落实审计结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被审计单位分管财务的领导负有具体主管责任。跟踪落实审计结果情况,能提高审计意见落实率,实现审计效益最大化。
(4)实行经济责任风险提示制度。审计部门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财经法规,提高经济管理能力和遵纪守法自觉性,增强防范风险意识,推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针对领导干部担负的经济责任,高校审计部门可总结归纳基本的经济管理风险提示内容,在领导干部上任之初以宣传资料形式发放或告知。对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风险提示制度,是对领导责任意识的提醒,更是对领导干部政治上的关心和经济工作上的指导。
(5)建立健全各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高校审计部门应结合学校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经济工作的重点开展审计工作,特别是在进行新的审计业务类型之前,一定要征得学校的同意、授权,及时建立相应审计业务的审计管理办法。
2.加强审计质量管理,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使审计过程、审计行为、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以提高工作质量的活动。不论是全面质量管理,还是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考核、检查的都是审计准则和规范的落实。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质量高,审计风险就小,否则,审计风险就大。审计人员不按照规范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实施审计、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就有可能引起诉讼。尤其是在人们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加强审计质量管理、防范审计风险的意识也要时刻牢记。
3.建设学习型业务处室,努力提高内审规范化建设水平
规范化建设是高校内审事业发展的基石。高校审计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规范的执行人—各级与审计工作相关人员的正确认识和认真执行。高校审计工作从坚持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到强调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这也是高校内审规范化建设的有力保证;高校审计部门应坚持将审计规范化建设做为重点工作,不断完善校内有关审计的规章制度,并将审计规范及时传达至全体审计人员,使审计人员明确审计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按照审计规范开展日常审计工作;高校审计部门还应注重建设成为学习型业务处室,鼓励审计人员在已有学历、职称等条件下,利用多种形式拓展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既是对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再提高,也是为审计规范化建设储备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2]赵耿毅.经济责任审计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国审计,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