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政府审计成本的全息思考
所谓政府审计成本全息思考,就是全面反映和剖析审计成本的所有信息,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细节的思维,多维度开展研究分析,谋求审计成本科学管理。一是强调系统性。运用全面、联系的观点,把审计成本研究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之中,将整个审计过程,整个审计机关纳入成本管理的范围,不能孤立、局部地进行成本研究和管理。二是
强调战略性。运用动态和发展眼光,不把成本视为一成不变的模型,而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动因的具体情况采用动态成本策略。不片面讲求节约,而从最终效益入手进行成本控制。三是强调层级性。运用链条和细节的思维,将成本管理控制与审计整个价值链联系起来,与审计机关人流、物流、信息流结合起来,明确成本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关注成本管理的每个细节,提高创造价值、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一、充分运用当代经济学原理,多维度研究分析政府审计成本,为政府审计成本战略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佐证。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恰当理解和认知关于政府审计成本的基础性原理,对于更好地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分析审计成本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的理解,人类一切行为其实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的经济性动机,都拥有尽量小的成本换取尽量大的收益要求。审计在提供公共物品、满足不同偏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中,无论是行政组织构筑、人力资源重组、物力资源占有,还是审计法定职能的履行等方面都有一个成本耗费问题。为此,审计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真实准确计量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管理成本和决策成本,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
多动因理论。成本作为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种代价,是多重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本动因或多或少能够置于控制之下,控制成本不是控制成本本身,而是控制引起成本发生和变化的原因。识别和分析成本动因有助于认识成本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为强化成本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库珀和卡普兰于1987年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的理论,认为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函数,是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自变量)合力驱动的结果。从这一观点出发,应从审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审计自身等方面认真分析审计成本动因,综合分析和协调处理影响审计成本的各类因素,寻找成本控制途径。
bpr的基本思想。bpr即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过程重构之意,是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过程导向,主张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再思考和激烈再设计,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突破部门间的界限,将分散的在各功能部门的任务整合成过程流。强调组织应以业务流程而不再是以职能部门为中心,以实现绩效的巨大提高。审计部门运用bpr的基本思想,改良审计体制带来的诟病和破解工作实践中的难题不失为一种上策。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罗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也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并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精神革命,即对于雇主而言追求事业的发展,对于雇员而言充分发挥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企业和行政管理。当前,对于相对比较清廉的审计部门而言,大力推行科学管理,充分激活干部潜力对于控制审计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而言,我国政府审计与其作为政府序列的监督身份相比较总成本偏低,但个体成本虚高的现象也不无存在。
1、在我国经济社会处于战略转型期,政府审计成本总量不相匹配,审计能力和工作效率难以有效提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跃至世界第四,平均增速9.7%,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目前处于战略转型期。为了扩大内需、提振经济,中央密集出台了“国十条”、“金融九条”等一系列宏调政策措施。审计作为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政策措施落实是法定义务。政府审计成本投入总量必须与审计在整个社会经济权责结构中的地位相匹配,否则,过低的审计成本总量必定是以牺牲审计能力和工作效率为代价。
2、从我国政府体系构造上来分析,政府审计成本尚不能完全保障法律法规赋
予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审计职能被虚置。国内外专家认为,政府体系构造应包括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系统。从审计对象来看,政府机构五级设置,规模大,部门多,全国审计机关仅有8万多人,而面对的审计对象却有百万个之多。据资料载,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有100多个,每年审计覆盖面为50%左右,二三级单位和中央垂直管理单位审计覆盖面则更小,甚至有的从未
审计。从审计总量看,2007年财政总收入为51304.03亿元,增幅达32.4%,且近几年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6.7%。此外,还要开展企业、政府投资、经济责任和绩效审计等。而现有的政府审计成本投入难以保障审计法定职能的发挥,审计真空必然存在,审计职能在一定范围和时段被虚置。
3、社会对审计需求旺盛与政府审计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明显有悖于市场供需规律。供需理论认为,审计发展的关键是审计供给与社会需求关系的协调平衡。审计是一种提供特殊公共服务的活动,其最终“产品”是广义上的审计信息。政府、人大、社会公众以及投资者、债权人等审计信息使用者,从各自对审计信息的价值取向提出审计需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委、政府和人大,以及社会公众对审计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期待审计在政府绩效、行政问责、国家安全、环境保护等新领域发挥作用。而目前我国80%地市县区审计机关经费不足,人员编制过少,审计手段落后,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审计有效供给能力偏低,明显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律。
4、政府审计有效产出不足反衬了审计成本虚高,同时个体成本偏高的现象也不容忽视。衡量审计成本的高低不单是以审计成本的总体发生额为标准,还要与其相应的有效产出相比较。目前,审计有效产出不足,造成了审计成本虚高的假象。一方面,审计产品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很多单位部门没有审计,很多深层次问题没有发现,审计整改乏力,审计的广度、深度、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产品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缺乏对现有的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同时,审计产品没有迎合市场需求,服务对象单一,服务层次较低,很多价值没有体现。此外,少数审计机关行政成本和个别项目成本偏高的现象也大量存在。
三、无论是理论预期还是时代背景都一再表明,我国政府审计应全面开展审计成本筹划,持续有序提升审计能力,积极谋求有效控制成本和审计功效最大化的动态平衡。
(一)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扩编增效,保障供给。
需求促生供给,供给必须保障。我国立法机构、党政机构及社会公众等对审计的需求,是政府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特别是目前改革步入“深水区”,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付诸实施,和谐社会的构建,审计需求表现出了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政府审计必须遵循市场供需定律,全面提高审计供给能力,确保有效地提供产品服务。一是确立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审计供给工作思路。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唯一的和最高的目标,充分认识社会需求是审计生存的基础,以积极的姿态最大限度地、及时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否则,继续生存面临困境,将被经济社会淘汰出局。二是开放审计产品供给市场。制定审计项目计划要充分征求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需求组织生产,有效供给,否则产品就没有市场,没有价值。三是适度扩编。随着经济总量扩张、社会发展,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因此要适度扩编。2008年,国务院出台各部门“三定”方案时,唯一没有减少编制反而给审计署增加编制300个。各级政府都应适度增加审计编制。同时,审计机关要以继续教育和培训为平台,加速审计干部队伍知识更新、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全面提高审计能力。四是加强审计经费保障。审计经费要全额纳入规范部门预算,积极改善审计工作环境。并且,条件好的地方,还要制定经费奖励政策,充分调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供给能力。
(二)以流程重组为核心,科学管理,全面控制。
审计产品服务是通过具体的审计业务流程完成的,所以高效率、低成本的审计必须要一个高效的审计业务流程的配合。受审计资源的限制,审计机关要有效控制成本,必须科学整合资源,设计最恰当的业务流程,并对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一是要再造业务流程。打破传统思想,重构整合审计管理流程、业务流程、价值流程、人事流程、信息流程,建立起运转有序、信息通畅、灵活高效、反应迅速的工作体系,为成本最小化提供组织载体。具体讲,可以进行四个层次的改造: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循环改造审计业务流程;实现审计人员分工专业化;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合并简化附属机构;整合与利用外部审计资源。二是要科学管理。标准化的概念来源于生产领域,逐渐渗透到执法领域。推行审计标准化管理,从成本定额、成本计量、审计作业、审计成果都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标准并制度化,逐步建立科学的审计成本核算数字化模型,促使审计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三是要全程监控。实行事前控制,科学合理确定审计计划和编制项目成本预算;以预算成本执行为依托,加强审计实施实时监控,高效地完成各项审计任务,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反馈控制,开展对比分析,与成本预算、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以防止问题的再度发生。同时,要大力推行干部自主管理,有效发挥干部道德品格在成本控制中的积极作用。
(三)以成本否决为导向,扩大成果,附加价值。
成本总是相对于产出(成果)而言的,成本否决实质就是追求最大成果。于审计而言,审计机关不应片面追求成本最小化,而应追求审计成果数量和质量,功效与价值,合理分摊和转嫁审计成本。按照规模经济的思维,加大审计力度,产出更多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提升成果,实现审计结果循环使用,全方位增值审计成果,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一是要在决策管理上实现增值。建立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制度,促进被审计单位采纳建议,整改问题,加强管理。加强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向上级提供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使更多的审计情况进入领导的决策圈,在服务宏观管理决策体现审计成果价值。二是在推进制度法规完善上实现增值。要从依法行政的角度和着眼社会民主法制建设未来,善于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发现和研究问题,利用审计掌握的资料对我国经济进行制度层面和法制层面的分析和探索,推进制度建设和法制完善。三是在扩大社会外部效应上增值。加强审计宣传,稳步推进审计公告制度,开放审计监督成果,放大审计成果外部效应,实现审计成果社会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
第二篇: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管理活动,从根本上讲是为维护财产所有人或出资人(股东、债权人、纳税人等)的利益服务的。对政府审计来说,其实际是代表纳税人(人民或公众)在监督政府对财政资金或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作为出资人,他们不仅应该知道政府将钱用在那里,而且还应该知道其实际的使用效果如何。这就要求,国家审计机关不但要对政府的财政、财
务收支进行审计,以检查其资金使用是否在国家预算范围内——这被称为合规性审计或财务审计;而且还要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审计,以检查其是否存在无效率或低效率现象—这被称为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其职责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和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与评价。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基于相对完善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下的财务审计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财务报告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报表审计体系,财务审计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法律制度相对完善,财政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相对较少,合规性已经不是审计的主要关注目标。我国的现状是经济生活中违法乱纪行为还大量存在,审计机关每年都揭露大量的违规行为,反腐败仍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的财务审计还没有实现对所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意见,主要还是针对有关制度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而且由于政府会计制度还不完善,加之相关的财务报表未经过审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还没有得到保证,开展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二)政府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适用的绩效标准。
在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审计事实、鉴定经济效益质量的标准,这就是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是管理部门或审计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是衡量经济效益优劣的尺度,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并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评价标准有两大类:一类是规范性标准,如有关的法规、制度、相关程序要求等强制性的标准;另一类是用来衡量绩效的计量标准和其他良好实务与规范化控制模式等非强制性标准。从我国的审计传统来看,使用强制性标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都容易接受,而要使用非强制性标准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一方面是由于非强制性标准的不统一、约束力与说服力弱等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公共部门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对规范化的控制模式和良好实务的认同程度不够有关。在这种条件下,对非强制性标准的使用就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结构均有待优化。
与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相比,政府绩效审计是面向未来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在揭露问题的基础上,要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具体的审计方法上,要根据审计目标而定,并没有固定通用的方式方法,往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审计目标进行分析评价,为审计结论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学科领域包括:公共管理和现代预算制度,成本效益与经济分析学的分析方法,应用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心理调查技术与其他行为科学,包括政治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等等。而我们现有的审计人才多具备丰富的财经、审计方面知识和经验,其他具备如法律、计算机、工程等知识的人才相对欠缺,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绩效审计开展的一个方面。
三、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推动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
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绩效审计的开展。当前我国正在探索绩效预算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将对政府支出提出相对明确的绩效要求与考核标准,这就为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反过来,绩效审计的开展也为绩效预算的实施提供了支持。通过绩效审计可以对项目或单位的绩效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为下期预算提供决策基础,也便于考核预算单位的责任履行情况。当前审计机关应积极与财政部门配合,共同促进绩效预算制度的建立。
(二)积极促进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
绩效审计归根到底还是对政府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而监督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政府及其部门(单位、项目)应有一个事先确定的责任目标,如果没有一个事先明确的责任目标,事后的审计监督也就难以进行。而要有一个明确的项目或单位工作责任目标,需要政府管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实现。我国的政府正在进行职能转变,在这个转变的同时也伴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正在建立责任政府。责任政府的形成,对于开展中国式的绩效审计将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审计机关也应通过自己的工作积极推动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如通过绩效审计揭示政府在预算管理、投
第三篇: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研究
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研究
一、审计效率的现状
(一)不少被审计单位年年审计年年违纪
在充分监督制度下的上市公司存在的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势必衬托出非上市公司存在会计造假的严重事实,审计打假也成了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于每一个工作在审计一线的政府审计人员来说,都有这样的感受:审计过的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是审计的悲哀吗?政府审计是经济活动中履行监督职能的专职机构,是需要有锐气和勇气的,可制度的非约束性,审计的无风险性和对问题处理的非规范性,不自觉地形成了对敏感问题的回避,弱化了审计监督的力度,审计的威慑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从而造成对同一个企业、同一个行业、同一个部门,甚至同一个经济个体年年审计年年问题不断,同样的问题有的被审计单位年年犯的情况。这样的现象,不能不使我们对政府审计的工作力度、威慑作用进行一番反思。
(二)权力寻租也是目前政府审计无法回避的社会丑恶现象
有权力的地方就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审计定位于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又相对独立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并依照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进行执法活动,这样毫无疑问地也会产生权力设租和权力寻租的社会陋习。
(三)政府审计中难以回避的政府情结,折扣了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之所在,没有审计的独立性就不能够完成政府审计目标。政府审计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难以回避的政府情结,又折扣了政府审计的独立性。首先,体现在地方保护主义上。地方保护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可审计过程出现的地方保护现象屡见不鲜。其次,体现在部门利益上。审计监督是要得罪人的,但又不能把所有的人全部得罪,在现行体制下的政府审计不得不考虑相关部门众口铄金的影响,审计部门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造成政府审计不足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政府审计人员素质低下:政府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审计效率。政府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政府审计程序混乱:审计程序在政府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在项目审计中无法保证审计工作有秩序进行,紊乱无章;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增大审计费用,阻碍了提高审计效率的提高。再次:机构设置不合理,由于政府审计机关在机构设置上的不合理,致使审计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着政府审计效率。最后:会计造假的惩戒力度欠缺,惩戒力度欠缺是导致审计单位进行会计造价的根本原因。被审计单位之所以进行会计造假,就是因为造假的收益大于成本。
三、为提高政府审计的效率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政府审计机关还应制订相应的准入制度对政府审计人员的资格做出要求。如可参照英国《政府审计法》的规定,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至少取得一个职业会计团体的资格证书。政府审计可以仿效注会,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是法定的,每年一次,否则不能通过年检。注册会计师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因为学习的结果与收入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学习可以降低执业风险和减少潜在失业可能性。这样政府审计增加了竞争就增加了活力,增加了危机感就增大了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规范政府审计程序
规范政府审计程序主要包括:①审计准备阶段要制定科学、周密的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是审计机关为达到预期审计目标,在实施审计前对审计项目作业所作的计划和安排。审计方案的科学与周密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效率和效果。审计方案对组织方式、分工协作、汇总、处理等事项作出行动纲领,提出要求。制定审计方案时,一是审计进度安排要明确,审计组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各项任务。要通过事前调查尽可能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因临时变更审计方案、打乱进行节奏而影响审计效率。二是审计人员分工要合理。既要充分发挥各成员的特长,又要均衡工作量。三是审计任务要量化。要具体到每个项目审计到什么程度、审计抽样的样本量达到多少比例等等。
(三)已精简高效为原则设置内部机构并爱妻附属机构进行合并与简化
政府审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英国政府审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英国审计署的内部机构只设立了六个局,其中第一局为综合行政部门,其他五个局为专业审计部门。我国的政府审计机关可以将许多综合的行政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及一些事业单位进行合并,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四)进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政府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及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行政型的审计模式影响了审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将这种行政型的政府审计模式过渡到人大领导下的立法行政型政府审计模式,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彻底消除各级政府的本位主义行为,提高政府审计效率。
(五)加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作为组织实现其目标,加强内部管理的一种手段,在组织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提高审计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要建立科学、完善、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必须解决合理授权、对被控对象的控制程度、企业具体控制范围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控制面和控制点的关系和内部控制运行的人文环境。
(六)健全法律法规,加大会计造假的惩戒力度,提高审计效率
政府审计法律法规是由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具有法定的约束力,由国家强制保障其遵守执行的审计规范。审计法律法规的强制力,能够对违规单位的惩罚力度。惩罚力度的加强能够给被审计单位以警示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审计客体的造价成本,最终得以提高审计效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政府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政府审计部门的不断改革,审计环境的不断完善,政府审计定能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四篇:我国政府运行成本过高的原因
我国政府运行成本过高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范畴的扩大和深入,政府机构不断膨胀,公务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根据历年《中国财政年鉴》的数据进行统计,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增大,已由“一五”时期的 12.72%上升到“十五”期间的17.70%。行政管理费用飙升的一个客观原因,是近年来政府机关公务员数量和平均工资水平迅速上升而造成的人力成本增加。此外,由职务消费引起的财政超编和政府浪费,几乎占了整个政府运行成本的一半以上,成为提升政府运行成本的显著因素。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差旅费及公费旅游等方面引起的财政负担严重现象呈愈演愈烈之势。
在我国,由于机构臃肿、层级过多和职能模糊等原因,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效率的优化,还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大幅度提高。从横向的角度看,政府系统内水平机构的增加和行政职能的分割,使得政府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相互掣肘,极大地增加了协调成本。职权关系复杂,加上权责不明,往往导致多个政府部门插手同一事情或管理同一对象,滋生了过多的行政决策和审批流程。
从纵向的角度看,我国目前有五级政府,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中政府层级最多的国家,五级政府对应五级财政,加重了政府的运行成本。从世界情况看,绝大多数国家设立中央政府和二级或三级地方政府。而我国现行政府层次是五级制,即中央、省、市(地区)、县(市)、乡(镇)。政府层次太多,影响统一性;管理幅度太小,影响宏观性。更为严重的是,每一级政府层次的设立,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机构、人员来支撑,增大了政府运行成本。此外,过多的政府层级,使中央到地方的分级职能分配和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过长的委托代理链。委托代理链越长,相对委托人、代理人就越多,他们之间的利益折冲、信息扭曲就越大,从而提高了代理成本。
(摘自《东南学术》2010年第2期 于立生/文)
第五篇:改进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的思考
改进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的思考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落实减排工作责任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新时期的政府环境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当前阶段,政府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相应的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的环境审计中也占有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因此,开展政府环境审计监督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防治体制是否顺畅、机制是否健全、环境政策是否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环境保护责任是否切实履行,是国家审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长久保护国家民众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责任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加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
一、政府环境审计的内涵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95年召开的开罗会议上,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其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并第一次提出了环境审计的定义框架:“环境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3个方面;只有在成为将受到审计的政府政策或项目的一部分时,可持续发展概念才成为环境
—1— 审计定义的一部分。” 2001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布的《从环境视角执行审计活动的指南》中,认为政府审计的所有类型— 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都适用于环境审计,其中,绩效审计具体可分为5种类型:(1)对政府执行环境法律的情况(即履行的环境职责情况)进行审计;(2)对政府环境项目的绩效进行审计;(3)对其他政府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审计;(4)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5)对提议中的环境政策和项目进行评价。可以看出,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是从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现有的职责权限和独立的外部审计条件出发来对环境审计进行界定的,并且超越了传统的财务审计框架。近年来,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内涵和如何有效开展进行了很多研究,根据有关观点,政府环境审计是“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和(或)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工作”。
二、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对开展环境审计存在危难情绪。《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的职责是: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该项规定并未明确涉及政府环境审计的有关内容,由于我国环境审计起步比较晚,省以下政府审计机关单独开展综合性的环境审计工作比较少,部分审计人员
—2— 对开展环境审计与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严峻性、对我国环境破坏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影响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对开展环境审计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尤其对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尽早发现和揭示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隐患,是审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过多受到当前开展环境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不足,审计无法可依;环境审计评价标准和依据缺乏,审计无据可循,环境审计缺乏理论指导等因素的困扰,对开展环境审计存在危难情绪。
(二)实践经验缺乏,对环境审计实施带来束缚。从2000年起,我国的环境审计实践主要以资金和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如对排污费征管、重点生态公益林征管、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专项资金审计等,最近几年环境审计实践从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逐步向绩效审计转变,如对“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建设资金、“三河三湖”、“环渤海”、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等审计调查,在关注资金使用真实、合法和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向关注体制、机制、政策等绩效转变。自2008年起,国家审计署率先在省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事项作为重要内容,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审计和专项审
—3— 计调查中将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情况作为重要的审计(调查)内容。环境审计内容和领域得到不断拓展。但是,由于参加环境审计实践的审计人员主要集中在审计署特派办和少数地方审计机关,因此,我国绝大部分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的环境审计主要内容还是围绕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情况,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情况,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等情况展开,其中的后两项内容,是以环境保护资金为载体展开的。由于我国环境审计实践起步比较晚,涉及领域比较窄,省以下审计机关单独开展综合性的环境审计工作比较少,综合性的环境审计实践经验更少,对实施环境审计带来束缚。
(三)技术方法落后,对环境审计开展造成障碍。审计机关在环境审计实施过程中,主要还是利用传统的审阅资料、实地核查、召开座谈会、审计抽样、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审计过程中对断面水质和达标情况、流域内地方各级政府主要水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污水和污泥处理达标情况、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达标情况、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及达标排放情况开展审计时,对大气污染、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等开展审计时,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审计技术方法,均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对环境审计的开展造成障碍。
(四)专业人才缺乏,对环境审计发展存在制约。目前,由于我国仍有一些审计机关存在对环境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局面没有
—4— 完全打开、审计领域比较狭窄等问题,机构和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审计机关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知识和专业相对比较窄,主要集中在财经和管理类,以从事财政财务收支的人才为主,加上部分具有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具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很少,既熟悉审计专业又熟悉环境保护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专业人才缺乏,对环境审计实施、取证、鉴定工作和审计评价带来了困难,也给环境审计结论带来了风险隐患,虽然,聘请专家一定程度弥补了人才缺乏的不足,但是由于受到利益等方面的影响,专家意见一定程度代表了部门和地方的利益,意见和结论的可信度打了折扣,有时反而给审计人员造成了误导,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环境审计发展是无法不容忽视的事实。
三、改进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的途径
根据《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环境审计的要求,按照《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今后一段时间,环境审计工作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检查环保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政府履责绩效,促进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行为;二是检查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揭露存在的偷漏拖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分析评价环保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检查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果,—5— 揭示和查处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资产流失等问题,促进加强环境管理,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为了贯彻落实审计署《意见》精神,笔者认为:今后,国家审计机关必须在转变传统观念、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理论研究、提高成果利用五个方面下功夫,不断加大环境审计力度、拓宽环境审计领域、提高环境审计水平。
(一)转变传统观念、不断积累政府环境审计实践经验。观念是创新的先导,惟思路常新才有出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强化审计监督”,“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新要求,需要我们确立“跟进”审计的新思路。因此,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大胆创新理念、创新思路,选择当地政府重视、老百姓关心的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开展政府环境审计实践,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纳入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范围;将银行在发放贷款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情况纳入金融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将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情况纳入经贸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将地方行政领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范围。在现有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拓展政府环境审计内容,不断丰富和积累环境审计实践经验,为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为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提高政府环境审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6— 创新是推动环境审计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环境审计由于与其他审计在内容、对象和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完全沿用照搬其他审计的方法,必将严重制约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环境审计人员必须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以同步审计或合作审计的方式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实践。结合当前地方审计机关环境审计工作刚刚起步的实际,以审计署或省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同步审计或合作审计的方式(指参加审计项目的审计组成员分属不同的审计机关的一种审计方式),由上下级审计机关共同参与审计和同级审计机关在其共同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领导下共同或交叉审计,开展上审下和交叉审计,不仅有利于加强审计协调和指导,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而且有利于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改善审计环境,加大审计力度,扩大审计影响,提高审计权威。Bpb中国国家审计网二是以开展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来更好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所谓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是指区别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基本取向,以全局性事项(包括资金、项目、政策制度、行政职责等)为客体,以对事项所涉及环节和对象进行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体制的效率、管理的效能、政策的效用、工作的成效、资金的效益、资产的安全、资源的节约、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为重点内容,以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等相对宏观层面突出问题为主要目标,向党委、政府、其他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报告或公告调查结果和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成果或问题导向型
—7— 审计,开展此类审计能够更好发挥政府审计服务性、建设性和成效性作用。三是以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提高审计质量。结合环境审计特点,创新审计证据收集方法。审计证据收集除使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常用取证方法外,要广泛采用符合项目特点的访谈、座谈、实验、调查、二手资料分析(研究报告、统计数据、历史材料、媒体报道等)、技术鉴定、专家咨询、委托第三方取证等方法。创新审计技术和手段,利用环境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环境质量进行测算和评价;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环境监测数据和收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实地取样检测、实地拍照取证,提高证据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利用审计专网,发布审计有关文件、资料和信息,加强指导。四是以创新环境审计考评体系激励政府环境审计工作水平快速提高。鉴于我国环境审计的实际,审计署应对环境审计项目作为单独项目类型开展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优秀案例、优秀审计课题、优秀评价指标体系、优秀审计操作指南、优秀环境审计论文等评选,旨在激励各级审计机关大力开展环境审计实践,以机制创新推进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
Bpb中国国家审计网
(三)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环境审计队伍。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应尽快建立环境审计机构和专职环境审计队伍,并建立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一是吸收优秀的环境专业人才加入审计队伍,二是加强对现有审计人才的培养,拓宽专业技能、优化知识结构。三是采用送出去,请
—8— 进来的方法,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快速提高审计人员的环境审计技能,建设一支思想认识到位、热爱环境审计工作、具有较高专业审计技术和水平、能够适应环境审计要求和发展的审计队伍。
(四)强化理论研究,推动环境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一是积极引进国外环境审计先进国家的经验,指导我国环境审计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二是组织国内较早开展环境审计的机关,总结已经探索的成功经验,尽快形成《环境审计实例汇编》,下发审计机关,指导审计实践,也可以组成全国环境审计指导组或者专家组,赴各地指导。三是大力提倡审计项目课题化管理。通过推行“项目审计课题化”,在审计实务的基础上进行课题化研究,以课题化研究的成果指导审计实务,实现“项目”、“课题”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审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良性互动,不仅可以通过系统内的行家里手、系统外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研究讨论,集众人智慧共同推进环境审计项目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推动环境审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五)提高成果利用,更好发挥环境审计成果的建设性作用。环境审计工作有为才能有位。审计成果只有紧紧围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保护国家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警示、防御和预防功能。一是通过强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力促问责机制建立。当前,国家环保总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
—9— 责任书》,国务院已通过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层层分解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审计跟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注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职责履行情况。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本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情况、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和环评程序合规情况,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在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引导和促使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二是通过强化宏观服务,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审计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环境审计成果应该注重环境安全对社会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围绕推进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家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财经法纪和国家利益、落实国家有关规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提出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充分发挥审计成果的使用价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