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以致用——浅议国家审计的形势与任务

时间:2019-05-12 07:1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学以致用——浅议国家审计的形势与任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学以致用——浅议国家审计的形势与任务》。

第一篇:谈学以致用——浅议国家审计的形势与任务

最近中共中央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学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央的一贯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客观需要。学习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的收获体现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而奋斗的实践上,体现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行动上。

《若干意见》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学以致用!

目前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强调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突出了学习的实践性。因此,认真领悟《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质,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国家审计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以致用是人们求索真理,指导实践的基本观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新中国,是学以致用的光辉典范。

结合历史经验的回顾学习《若干意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一、学以致用的先导是学,学是为用构筑信念和灵魂;

二、学以致用有两种认识论和方法论;

三、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

四、学以致用要适时调整行动纲领,行动纲领要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来支持。

一、学以致用的先导是学,学是为用构筑信念和灵魂

说学是先导,是因为学具有借助书本知识或者通过对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为用构筑信念和灵魂的功能。

满足于自上而下一级一级鹦鹉学舌“复印”指示的学;满足于自下而上一层一层汇总态度表示决心的学;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的学;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的学。这些学都不符合《若干意见》精神,也是我党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整风时期就批判过、反对过的学风。

学应该是通过对自然的、社会的、科学的知识的汲取,对周围历史的、现实的事物辩证统一发展变化的思考,从中梳理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和一般原理,从而构筑个人的、行业的、集团的、部门的、民族的乃至国家的为求生存谋发展而奋斗的信念和灵魂。

我国革命、建设的历史告诉我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通过对苏联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斗争史以及旧中国现状的思考,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构筑了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灵魂。正是在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灵魂的驱动下,我党先后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就审计而言,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施过程向需求者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同时向审计客体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和结论,这是审计这一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一般原理,客观公正则是审计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念和灵魂。这一信念和灵魂对于任何国度里的任何性质的审计组织都是适用的、坚定不移的。坚定不移地恪守这一信念和灵魂是国家审计生存发展的基石;恪守客观公正,国家审计才得以铸就辉煌,从而得到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许和认可,这是二十多年来我们学习借鉴国内外审计理论,并将其付诸于实践最基本的收获。

可见,通过学而求得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和一般原理,并将其转化上升为信念和灵魂加以恪守,才能如《若干意见》中指出的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二、学以致用的两种认识论和方法论

学以致用有两种认识论和方法论,一种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的主要表现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另一种是《若干意见》中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主张学以致用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我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各个时期革命、建设胜利的优良传统和克敌制胜的法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革命的武装推翻反革命的武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唯一可以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

是在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上所引发的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导致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共产国际大员和党内左倾机会主义将这一基本原理视为教条,无视中国国情的实际,死搬硬套它国经验,狂热鼓吹极端错误的“先攻占中心城市,再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结果,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通过艰苦卓绝斗争建立起来的革命武装和根据地

几乎全军覆没,中国革命几乎被葬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顶着被诬陷、排挤、打击、处分的巨大压力,认真调查研究中国国情,针对中国农村领域广大、群众基础深厚、反革命武装薄弱等实际,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教育了全党,团结了同志,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自1983年审计署成立以来,在学习发达国家审计理论,借鉴国际通行的审计惯例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十多年来,围绕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等基本理论不同见解的商榷,就是两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互碰撞的突出反映。

我们应当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学以致用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习我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典,将审计的客观规律和一般原理、将客观公正这一审计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信念和灵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酝酿谋划出我们自己的行动纲领,进而发展审计事业。

解决国家审计本质、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等基本理论的纷争,达成共识;实现将国际通行的审计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国家学说的原理。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国体、政体多元化的国际大环境下,只有拿起这把钥匙才能解决理论上的纷争、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缺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必然是不正确的、不客观的、不牢固的,实践上也必然是盲目的、摇摆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国家学说的原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我国的国家审计具有鲜明的与党、国家、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的本质属性;具有鲜明的国家职能的本质属性;具有鲜明的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本质属性,这就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那种外来的所谓纯粹的、超然的、与委托者和审计客体无任何干系的受托责任审计理论和实践模式,脱离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是指导不了我国国家审计的。

三、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

理论联系实际是在信念和灵魂的驱动下,酝酿发展谋略、设计行动纲领的过程;是理论研究的延伸,是实践的准备。说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是因为酝酿发展谋略、设计行动纲领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可以实现。调查研究的成果既可以检验理论研究的质量,也可以决定实践最终成果的走向。因此,调查研究是学以致用的关键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和必经渠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出现了迈不开步的现象,同时引发了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大争论。国民经济建设究竟向何处去,形势异常严峻。关键时刻、危难关头,邓小平坚守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的信念,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工厂、农村,广泛听取工人、农民,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发出了“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总动员令,捍卫了改革开放,国民经济从此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联系实际和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如何做好调查研究,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作用及方法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先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调查研究要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要有“满腔热忱、求知的欲望”、要“随时去了解变化着的情况,向下做调查”。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指导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搞好调查研究的指南。

调查研究需要察实情、讲实话,因此要具有探求和坚守真理的无畏和勇气。历史证明:没有探求和坚守真理的无畏和勇气,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彭德怀的“万言书”;就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没有“文革”时期惨遭诬陷、迫害的干部群众的解放;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

调查研究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扬弃”的原理。“扬弃”不是对事物的简单否定,“扬弃”是实现事物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列宁对“扬弃”有一个十分生动深刻的比喻:“扬弃”好比给“婴儿”洗澡,我们抛弃的是“脏水”,而绝不能将“婴儿”和“洗澡水”一同抛弃。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初期革命武装受到严重挫折、近乎夭折的关键时刻和危难关头就是通过深入广大农村对国情进行详实的调查研究后,“扬弃”了不适宜中国的他国经验的外在形式,留住汲取了他国经验的“合理内核”,才酝酿设计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的。

四、学以致用要适时调整行动纲领,行动纲领要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来支持

事物的发展是渐进式、阶段式的发展,事物发展到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有其相对应的驱动力,即行动纲领;事物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换的关头,也必须适时调整行动纲领。不这样,事物就会缺乏向前的推动力,就不会有持续的发展。行动纲领必须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来支持。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是驱动力,即行动纲领的两个轮子,缺了这两个轮子,事物就无法前进。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相应的行动纲领、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如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制定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合作,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纲领;解放战争时期视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分别采取了防御、对峙、反攻的组织方式,并针对每一组织方式制定了相应的我军发展和消灭敌军的衡量标准。从而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一个时期向另一个时期的转换,保证了各个时期行动纲领的实现。

目前,国家审计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运用上述马克思主义学以致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分析国家审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制定相应的对策显得十分迫切。

2008年9月正值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之际,温家宝总理对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审计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建设廉洁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性政府的重要工作,必须加强,不能削弱。要求审计机关从机制上、体制上、制度上为党和国家提供宏观建设性意见;近几年,广大人民群众在充分肯定国家审计的同时,对“违纪违规问题屡查屡犯”、“贪污受贿个案屡查屡有”的现象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期盼国家审计从根源上解决弊端的意愿愈加强烈。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和表现出来的新的需求和意愿,标志着国家审计必然进入新的、更高的一个发展阶段,国家审计必须鼓足勇气向新的、更高的一个发展阶段迈进。决定国家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必须在以往的财政财务收支微观经济审计和近几年所侧重的查处重大个案审计的基础上,向在机制上、体制上、制度上、根源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党和国家提供宏观建设性意见的审计思路转换。这就是近一个时期国家审计面临的形势。

形势已经十分明朗,接下来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就以下两个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这两个问题关系国家审计能否在新的阶段起好步、开好局,关系到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国家审计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两个问题是:制定新一阶段的行动纲领;制定适应新的行动纲领的组织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

(一)关于新一阶段的行动纲领

今年七月,署党组依据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制定了《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完成了国家审计向新的发展阶段转换所必需的理论上、思想上、纲领上的准备。理论上、思想上的准备对于发展阶段的转换至关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非常可喜的是,五年规划将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作为国家审计的本质明确下来。在国家审计进入阶段转换的关键时刻,这一新的审计理念的提出,丰富了审计的基础理论,为推动审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上、思想上的基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年发展规划对行动纲领应必备的要素——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其出发点和主要内容完全符合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新的需求和意愿,本文不再赘述。下一步需要对行动纲领的另外一个要素,而且是事关行动纲领能否发挥其指导效能的要素——行动步骤,在做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五年发展规划。如规划中关于“着力加强五项基础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的规定,应当在规划的总体框架内,或者从更长远的发展考虑,就队伍建设、法制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理论建设、文化建设分别制定出有定性的、重要的是要有定量的阶段性奋斗目标的行动步骤,这样才能确保行动纲领落到实处。

(二)关于组织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

前面说过,组织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是行动纲领的两个轮子,有了这两个轮子,行动纲领才有可能得到贯彻落实,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行动步骤才有可能实现。换个思维方式,相对于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新的需求和意愿,我们可以把国家审计工作看作为满足需求和意愿而提供“产品”的“生产”过程。而人类社会自从有产品生产活动以来,组织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始终是维持人类产品生产、推动产品生产进步最重要的两大要素。从这样的思维方式看问题,我们说组织实现方式和衡量标准是行动纲领的两个轮子,是制定行动纲领时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工作和主要内容,显然是恰当的,是客观的、正确的。

学习理论,构筑信念和灵魂——调查研究,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酝酿设计行动纲领——以行动纲领指导实践,这是学以致用的基本逻辑。我们还应当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规律,将用视为学的总结和提升,是为新一轮的学以致用积聚动力和勇气的过程。增强我们随着事物发展阶段的转换,驾驭从一个阶段的学以致用向另一个更高阶段的学以致用迈进的能力,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审计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周宏仁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规划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未来5~10年,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而展开。

一、发展形势

过去10年,我国的信息化飞速发展,与信息化相关的主要指标均大幅增长。2000~2010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由8526万个增加至8.59亿个,计算机拥有量由2200万台增加至

2.6亿台农村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也增加了约10倍,计算机向农村普及的趋势十分明显。部分互联网相关指标增幅在20倍以上,如互联网网民数由2250万人增加至4.5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4.3%;IPv 4地址数由1100万个增加至2.78亿个,成为全球第二大IPv 4地址拥有国;域名数由12.2万个增加到866万个,10年间增长了约70倍。2010年年底,我国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099Gbps,比2001年年初增长了约392倍。自2003年起我国的网页数量基本保持每年翻番的增长态势,2010年网页数量达到600亿个。信息化的发展使现实生活不断向虚拟世界延伸,社交网站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30%。网络游戏和视频服务规模年均增长率在40%左右,使用率则在60%以上。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通过大规模开发应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信息系统,金融、电信、民航等传统产业变身为真正的信息时代产业,信息和信息技术也正在成为制造业、政府公共服务、教育等领域发展的基本支柱。信息化的发展还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特别是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信息化带来了一场人类发展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变革。

然而,我国信息化发展也面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2~2009年信息化水平的测度表明,这期间我国信息化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从0.6487增长到1.5458,年均增长率达到13.2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率(10.99%)。与此同时,我国区域间的数字鸿沟指数则在2002~2009年大幅上升,由0.21增长到0.57,年均增长率达到15.05%经济发达地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很快,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提升速度则相对缓慢。

过去1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信息化仍然是21世纪主要的时代特征,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和制高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根据信息技术和信息革命发展的新趋势,不断调整国家信息化的方向、战略和政策。全球信息化正在向高端发展,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可视化、泛在化、智能化。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持续提高信息化水平的问题。无论哪一个国家,如果沉溺于已经取得的信息化成就,不致力于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就很有可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落败。

多项国际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信息通信技术部展指数(IDI)全球排名中,我国从2002年的第90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73位之后,近年来呈逐年下滑态势。2008年位列第79位,2010年则下降至第80位,居俄罗斯、巴西之后。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表的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中,中国排名也呈先升后降的态势,由2003年的第74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57位,之后即呈下滑态势,2008年为第65位,2010年更是下降至72位,也在巴西、俄罗斯之后。在世界经济论坛推出的网络化就绪指数(NRI)中,我国由2007年的第57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36位,但上升幅度则呈逐年递减趋势。

总的来看,我国在信息化的可接入性和可使用性方面是全球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也落后于许多国家,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二、构建新一代的信息基础设施

构建新一代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其重点是宽带化、移动化、以及IPv6的应用。

宽带化是信息化向高端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目前,包括美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芬兰、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将下行带宽100Mbps、上行带宽50 Mbps作为2020年宽带化目标。我国虽然已经建成了广泛采用SDH和DWDM等先进技术、覆盖全国的全球最大的传输网络,但互联网络平均连接速度仅为100.9 Mbps,与上述目标相去甚远,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本文认为,“十二五”时期末城市下行带宽达到20 Mbps、农村地区下行带宽达到4 Mbps是较为合理的发展目标,而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则有可能实现下行带宽100 Mbps、上行带宽50 Mbps的宽带化发展目标。移动化(无线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因为没有移动化就没有泛在化,移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也因而成为移动化发展的重要问题。2008年,全球手机接入互联网数量首次超过台式机接入数量,成为固定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里程碑。2010年,全球手机的数据通信量首次超过语言通信量,凸显了移动互联网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0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达3.03亿人,但尚未超过以台式机接入互联网的人数。

移动终端的普及方面,我国仍较为落后。2010年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总数超过50亿个,许多国家移动终端普及率超过100%。其中移动宽带用户超过5亿个。2011年3月,我国移动终端用户超过8.75亿个,普及率为64.4%,低于印度的68.0%,也远低于俄罗斯的151.9%、巴西的110.4%和南非的82.9%。因此,中国移动终端和移动化的发展还有巨大空间。

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包括IPV6)的研究和商用部署。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各种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将大大增加对互联网地址的需求。2010年12月,中国IPv 4地址数量达到2.78亿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IPv 4地址拥有国。2011年2月,IPv 4地址最终分发完毕,由IPv 4向IPv 6的全面转换已经现实而紧迫地被提上日程。谷歌在2008年11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IPv 6使用率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0.76%)其次是法国(0.65%)、乌克兰(0.64%)、挪威(0.49%)和美国(0.45%),我国的使用率仅为0.24%,并未走在前列。此外,作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截至2010年,我国分配到的IPv 6地址数仅63块(每块为2的96次方),排名全球第18位,尚不及巴西(6.5万块)的1/1000,美国(1.5万块)的1/238,德国(9800多块)的1/155,日本(8300多块)的1/131。因此,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和商用部署任重而道远。

三、经济领域信息化

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是中国现代进程中遇到的最为关键、最为困难的问题,也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都提出了再工业化(reindustrialization)问题,目的是组织国家资源,改造提升过时产业,变衰退的或高污染的产业为新兴产业或绿色产业。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际上也是一个再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有赖于各工业部门的信息化改造,有赖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根据HIS Global Insight公司发表的报告,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为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9.8%,同年美国制造业产值为1.952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9.4%。就制造业产值而言,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报告同时也指出,从制造业人均产值衡量,我国仅为美国的约1/8。美国1150万名制造业工人创造的价值与中国1亿名制造业工人创造的价值相当,这表明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当然,从历史纵向比较的角度看,我国推进两化融合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04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21世纪初我国第二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大约只相当于美国的约1/30。

本文认为,未来5~10年,我国的两化深度融合必须以“重点行业、关键装备、核心技术”为引领,突出战略重点,力争在赶超世界先进制造业水平方面有所突破,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换言之,要从制造业中选出那些能够显著提升国家软、硬实力,加快提升国家比较优势,迅速强化国家竞争力的产业作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重点,动员全社会力量使其尽快实现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其他行业两化融合水平的提升。

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信息化推进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另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过去10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对改变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许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十二五”期间,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推进农业、农村、农民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面”上继续普及推广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利用电子商务扩大销路的同时,更需要将重点转向利用信息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城镇化发展。具体包括促进农村生产合作组织和各种农民协会发展;引导家庭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订单化方向发展;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也需要有新的突破。

四、社会领域信息化

过去10年间,我国信息化工作对经济领域关注较多、投入较大,而对于社会领域,特别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提供的各种手段,协助解决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则显得力度不够。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和缓解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仅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而且可以刺激新兴的信息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十二五”期间,应将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信息化公益性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全面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特别是加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管理、全民教育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现状。加强社会领域信息化发展是“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区别于“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医疗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任务最为突出。

医疗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全国一体化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使患者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医院或诊所就诊、检查和治疗,而病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根据病患需要调用。过去10年,我国的医疗信息化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病历也在逐步实现数字化。但各地、各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规范极不统一,医疗信息,特别是病历信息不能共享是建设一体化的全国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的巨大障碍。因此,尽快完成一体化的全国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制定和完善各种医疗信息化标准和规范迫在眉睫。

在社会保障系统中,当前最为重要和紧迫的是建设一个有效的医疗保障系统,杜绝或减少冒名顶替、营私舞弊、浪费资源、欺保骗保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实际上,医疗和医保信息化的成功与否完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取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即医疗和医保业务流程的改造是否成功。其中,核心之一是切断就诊、医检(化验、检验)和治疗(含药房)三个环节之间的利益关联或利益输送。解决的办法不是仰赖医生或医院的社会道德和责任,而是要从体制机制上予以制止。另一个核心问题是使病患、医生(医院)、医检、治疗四者通过医保部门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系统,确立医保部门作为“裁判员”和“监管者”的地位和功能。

五、电子政务

自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决定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以来,我国以政府核心业务为主线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信息系统。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开发和积累了海量数字信息资源,对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业务活动开展,协助其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这些信息资源的潜能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释放。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为各级领导机关和决策部门服务,显著地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过去10年,电子政务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90%以上的地级市和80%以上的县,中央和省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部门网站普及率达到99.1%,区县级超过85%。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为促进政府与群众互动、方便群众参与公共管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机会。网站论坛成为反映民意民智最集中最直接的渠道,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微博更进一步拓展了民众的表达方式。政府的政策出台之前可以广泛征求、准确把握民意,出台之后可以及时获得执行情况反馈,适时地进行再调整。这样,政府治国理政的过程就由一个开环的、政府下达指令的过程变为一个闭环的、民众不断反馈的过程,成为一个民众与政府的互、民众参与治国理政的过程,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国电子政务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要以促进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方便居民参与公共管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己任,不断探索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公民积极表达和参与、政府重视和吸纳民意的规范化、制度化的体制机制。

六、推动信息化向高端发展

推动我国信息化向高端发展,对于赶上全球信息化发展浪潮,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我国需要大力发展传感网、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泛在计算等信息化高端应用技术,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气象预报、地震监测、国土资源、水资源、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现代物流等领域,充分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为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服务。

信息化向高端发展必须与行业科技进步互为促进。当前,无论哪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向高端发展,都离不开对该行业科学技术前沿的掌握,并与我国该行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将行业前沿科学技术成果信息化,才有可能促进行业信息化向高端发展。很多信息化的高端应用实质上就是行业科学技术前沿成果的信息化表现。这种信息化的表现又可以作为工具,反过来促进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与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创新能力等,最后殊途同归,互为依存。

事实上,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一个新的思路,认真研究自身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方方面面,在“十二五”期间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篇:形势与任务教育

第一题

1.构建共赢挑战的伙伴关系。首先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需要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和动力。国际贸易持续低迷,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其次,全球经济治理处于重要历史阶段,二十国集团面临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迈出新的步伐。第三,气候变化、难民、恐怖主义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全球性挑战突出,需要寻找应对之策。

在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挑战下,全球主要经济体迫切需要建立起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共迎挑战的伙伴关系,通过此次杭州峰会,向二十国集团和世界展示了中国态度。

积极推动二十国集团成员加强政策协调,聚焦共识,妥处分歧,加强彼此正向联动。并且,峰会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杭州共识,公报强调,“二十国集团建立更紧密伙伴关系,携手行动,将为世界经济增长传递信心”,展现出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信心。正如习近平在峰会上的演讲:“二十国集团就宛若一座桥,让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这是一座友谊之桥,通过这里我们把友谊的种子播向全球。这是一座合作之桥,通过这里我们共商大计,加强协调,深化合作,谋求共赢。这是一座未来之桥,通过这里我们同命运、共患难,携手前行,共迎更加美好的明天。”

2.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杭州峰会让世界认识到,必须坚持走创新改革之路。必须以改革来破解增长瓶颈,以创新来激活复苏动力。杭州峰会强调,要把创新和改革进行到底,这让世界经济在困难面前重新找到方向,为全球增长塑造了全新的国际语境;必须坚持走完善治理之路。杭州峰会有效推动二十国集团从短期政策向中长期政策转型、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在完善全球贸易、投资、金融格局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对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从二十国集团的发展轨迹来看,未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一定会沿着这个正确方向走下去,更加平等,更加公正,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这既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期待,也是整个世界的需要;必须坚持走合作共赢之路。杭州峰会向外界给出了明确的信号,就是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满满地释放了正能量;必须坚持走共同发展之路。杭州峰会是二十国集团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发展成为杭州峰会的一面旗帜。要把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理念贯穿于二十国集团未来发展之中。这些成果在二十国集团历史上都是首创之举,有望使全球经济增长重现活力。

3.制定务实行动计划、谋求共同发展。发展是杭州峰会的一面旗帜。习近平主席总结峰会在发展领域的成果讲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第一次采取集体行动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这同我们全面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也是相契合的。这三个“第一次”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国,也属于全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这体现了中国办会的独特视角,也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愿望。此外,峰会还就气候变化、难民、反恐、反腐败等全球性问题进行了讨论,目的是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营造有利的环境。

第二题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第三题

1.历史遗留问题生纠纷。

1951年 9月签订了《旧金山对日和约》未明确南沙和西沙群岛的归属问题,这既未经得新中国(未参加)同意,更为越菲马等国争夺南海提供了“依据”,甚至埋下了祸根。自20世纪70年代起,周边国家开始抢占我南沙岛礁,进行实际控制,形成了多国占领、多方索求的局面。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都是当今

南海问题日趋复杂的重要原因。2.资源利益驱使起争端。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速,能源早已成为世界角逐焦点。1969年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埃默里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渔业、矿产和油气等重要自然资源,仅油气储量就达230至 300亿吨,被誉为“第二个中东”,其含有大量的富钴结核、铁锰结核等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之后,越菲马等南海周边国家深谙其义,纷纷觊觎南海资源,单方面在南海进行海洋资源勘探、开发,进而非法侵占岛礁,提出主权无理要求。

3.国际法理含糊留隐忧。

上世纪中叶以来,南海复杂斗争的背后,夹杂着十分尖锐的法理较量。南海有关国家借口国际海洋法调整,伺机炮制编造各类借口,开始从法律角度提出行使南海主权要求。中国于1996年签订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处理领海主权争端、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面对南海岛礁纵横交错的复杂情况下,特别是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的界定却因理解不一等问题,导致部分国家滥用法律,引发新一轮海权争议,并以此为面具,将非法侵占变身为“合法合理”管控。

4.域外强国干涉促波澜。

美日印等域外大国为其战略利益和遏制围堵我崛起复兴大计,处心积虑干涉介入。美国方面,随着冷战结束,美国及时调整国家战略,围绕“领导世界”和“控制全球”的“霸主”地位,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借维护贸易通道、航行自由和国际海洋法公约,多次直接介入南海事务,频繁与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卡拉特”“肩并肩”“金色眼镜蛇”等系列军演。可以说,是美国带头打破了20世纪90年代末南海地区趋于稳定的局势,美国既是当前南海矛盾激发的最大推手,也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最大障碍。日本方面,出于自身经济和安全利益考虑,处处紧跟美国步伐,改”间接支持”为”赤膊上阵”,先后以经济支援拉拢、参加南海军演等诸多手段,积极在东南亚地区活动,持续干预南海局势,体现”存在感“。印度方面,着力推进“东进政策”,通过与越南开展军事合作和参与石油勘探等,不断增强在南海的影响力。另有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自2016年以来也日益关注南海,逐渐介入南海问题。南海正成为美日印等国域外大国扩展势力及攫取战略利益的目标地区,南海争端已成为这些国家遏制中国崛起的筹码。

第四题 结合习近平“七一”讲话谈谈你对理想信念的认识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

第四篇:《保密工作形势与任务》

保密工作形势与任务

一、单选题

1.新修订的《保密法》的()是“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3.0分)

A.立法宗旨 B.实施方针 C.指导思路 D.重点措施

2.绝密级信息传输应采用()。(3.0分)

A.在公网上传输 B.加密传输 C.明文传输 D.在内网明文存储

3.下列符合计涉密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要求的是()(3.0分)

A.涉密信息系统未经审批擅自运行

B.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C.在涉密信息系统内处理高于本系统定级密级的信息

D.建立涉密信息系统,使用单机处理涉密信息,专机专用

4.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的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给予()的处罚。(3.0分)

A.判处死刑

B.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C.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D.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

5.国家秘密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应当()(3.0分)

A.永远保密 B.确定解密条件 C.及时解密 D.按最高年限保密

6.《保密法》规定,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3.0分)A.统一保护 B.分级保护 C.隔离保护 D.定密人保护

7.我国军事方面的国家机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指定。(3.0分)

A.国家保密局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8.新《保密法》规定,定密责任人为()(3.0分)A.机关、单位负责人

B.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人员

C.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承办人员

D.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人员 9.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3.0分)

A.绝密级、机密级国家秘密

B.绝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

C.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

D.机密级、涉密级国家秘密

10.()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3.0分)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D.保密级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行为触犯了《保密法》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规定?()(4.0分))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C.通过普通邮寄、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D.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2.涉密计算机的密级与使用该计算机的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关系是()。(4.0分))

A.涉密计算机的密级就是使用该计算机的人员的密级 B.涉密计算机的密级与使用该计算机的人员的密级无关

C.涉密计算机的密级必须与使用该计算机的人员密级一致

D.涉密计算机的密级与使用该计算机的人员的密级不一定一致

3.我国第三次《保密法》修订的新内容有()。(4.0分))

A.把行政责任的“结果论”改为“行为论”

B.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C.进行每年定期的解密审查制度

D.对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涉密业务进行保密审查制度、签订保密协议减

4.涉密会议的宣传报道应该注意哪些保密事项?(4.0分))

A.对不能公开报道的主要事项或者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B.凡是公开报道、播放的稿件、图片、录音带等都要经会议主办单位或负责会议保密工作的领导审查批准

C.统一对外口径,为防止会议内容因宣传报道泄密,大型会议可以统一组织新闻发布会 D.涉密会议的与会人员一律不能接受新闻采访 5.近期窃密、泄密的主要特点是()。(4.0分))A.发生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重大案件不断增多

B.故意出卖国家秘密的案件迅速增加

C.过失泄密量越来越小

D.新的技术产品和通讯工具泄密量增加

6.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也可由()。(4.0分))

A.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

B.原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决定

C.现定密机关、单位决定

D.现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决定

7.涉密人员使用通信工具应当注意()(4.0分))

A.不准使用明码或未经中办机要管理机关审查批准的密码设备传递国家秘密

B.严禁在移动电话和普通电话里谈论国家秘密事项

C.禁止在涉密会议上使用无线话筒

D.禁止使用3G手机

8.做好保密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4.0分))

A.抓好重点部门和要害部位的保密工作

B.强化保密工作的手段、措施,提升保密的能力

C.建立保密工作的科学理念、科学机制

D.必须要争取领导的多方支持

9.符合重大涉密活动和涉外保密管理要求的是()(4.0分))

A.使用无线扩音传输设备

B.采用手机信号屏蔽器或其他保密技术措施

C.落实对外业务、合作活动的保密提醒制度

D.对外提供资料、新闻报道执行保密审查制度

10.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方针是()。(4.0分))

A.积极防范

B.突出重点

C.依法管理 D.逐步推进

三、判断题(×)1.“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 的保密含义是“上网的时候不涉密,涉密的时候不上网”。(3.0分)

(√)2.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3.0分)(√)3.机关、单位的定密行为本质上是机关、单位内部的行为。(3.0分)

(√)4.制止和纠正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是公务员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之一。(3.0分)(×)5.只有单位负责人才能确定本单位的国家秘密。(3.0分)

(√)6.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3.0分)

(×)7.国家秘密文件在公共场合丢失后,凡是能够找回的,就不应视为泄密。(3.0分(×)8.任何情况下出国访问、考察等外事活动都严禁携带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物品。(3.0分)

(×)9.无线电话不保密,有线电话是保密的(3.0分)

(√)10.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3.0分)

第五篇:保密工作形势与任务

 1.新《保密法》规定,定密责任人为()。(单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机关、单位负责人

B.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人员 C.机关、单位负责人及承办人员 D.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人员

 2.()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单选题3分)o o o o 得分:0分

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D.保密级

 3.新修订的《保密法》的()是“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单选题3分)o o o o

得分:0分

A.立法宗旨 B.实施方针 C.指导思路 D.重点措施

 4.国家秘密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应当()。(单选题3分)o o o o

得分:0分

A.永远保密 B.确定解密条件 C.及时解密 D.按最高年限保密  5.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单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绝密级、机密级国家秘密 B.绝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 C.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 D.机密级、涉密级国家秘密

 6.我国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规定。(单选题3分)分:3分

o o o o

得A.国家保密局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 7.下列符合计涉密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要求的是()。(单选题3分)分

o o o o

得分:3A.涉密信息系统未经审批擅自运行

B.在涉密信息系统内处理高于本系统定级密级的信息 C.77国集团和中国

D.建立涉密信息系统,使用单机处理涉密信息,专机专用

 8.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的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给予()的处罚。(单选题3分)o o o

得分:3分

A.判处死刑

B.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C.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o D.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

 9.绝密级信息传输应采用()。(单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在公网上传输 B.加密传输 C.明文传输 D.在内网明文存储

 10.《保密法》规定,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单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统一保护 B.分级保护 C.隔离保护 D.定密人保护

 11.我国第三次《保密法》修订的新内容有()。(多选题4分)o o o o

得分:4分

A.把行政责任的“结果论”改为“行为论” B.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C.进行每年定期的解密审查制度

D.对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涉密业务进行保密审查制度、签订保密协议减

 12.做好保密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o A.抓好重点部门和要害部位的保密工作 B.强化保密工作的手段、措施,提升保密的能力 o o

 C.建立保密工作的科学理念、科学机制 D.必须要争取领导的多方支持

13.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也可由()。(多选题4分)o o o o 得分:0分

A.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

B.原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决定 C.现定密机关、单位决定

D.现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决定

 14.涉密计算机的密级与使用该计算机的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关系是()。(多选题4分)o o o o 得分:4分

A.涉密计算机的密级就是使用该计算机的人员的密级 B.涉密计算机的密级与使用该计算机的人员的密级无关 C.涉密计算机的密级必须与使用该计算机的人员密级一致 D.涉密计算机的密级与使用该计算机的人员的密级不一定一致

 15.下列哪些行为触犯了《保密法》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规定?()(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o o o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C.通过普通邮寄、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D.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 16.涉密人员使用通信工具应当注意()。(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不准使用明码或未经中办机要管理机关审查批准的密码设备传递国家秘密

o o o B.严禁在移动电话和普通电话里谈论国家秘密事项 C.禁止在涉密会议上使用无线话筒 D.禁止使用3G手机

 17.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方针是()。(多选题4分)o o o o

得分:4分

A.积极防范 B.突出重点 C.依法管理 D.逐步推进

 18.符合重大涉密活动和涉外保密管理要求的是()。(多选题4分)分

o o o o

得分:4A.使用无线扩音传输设备

B.采用手机信号屏蔽器或其他保密技术措施 C.落实对外业务、合作活动的保密提醒制度 D.对外提供资料、新闻报道执行保密审查制度

 19.近期窃密、泄密的主要特点是()。(多选题4分)o o o o

得分:4分

A.发生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重大案件不断增多 B.故意出卖国家秘密的案件迅速增加 C.过失泄密量越来越小

D.新的技术产品和通讯工具泄密量增加  20.涉密会议的宣传报道应当注意哪些保密事项?()(多选题4分)分

o o

得分:0A.对不能公开报道的主要事项或者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B.凡是公开报道、播放的稿件、图片、录音带等都要经会议主办单位或负责会议保密工作的领导审查批准

o C.统一对外宣传口径,为防止会议内容因宣传报道泄密,大型会议可以统一组织新闻发布会

o D.涉密会议的与会人员一律不能接受新闻采访

 21.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判断题3分)分:3分

o o

得正确 错误

 22.无线电话不保密,有线电话是保密的。(判断题3分)o o

得分:3分

正确 错误

 23.“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 的保密含义是“上网的时候不涉密,涉密的时候不上网”。(判断题3分)o o

得分:3分

正确 错误

 24.国家秘密文件在公共场合丢失后,凡是能够找回的,就不应视为泄密。(判断题3分)o o 得分:3分 正确 错误  25.只有单位负责人才能确定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判断题3分)o o

得分:3分

正确 错误

 26.机关、单位的定密行为本质上是机关、单位内部的行为。(判断题3分)分:3分

o o

得正确 错误

 27.制止和纠正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是公务员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之一。(判断题3分)o o 得分:3分

正确 错误

 28.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判断题3分)3分

o o

得分:正确 错误

 29.任何情况下出国访问、考察等外事活动都严禁携带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物品。(判断题3分)o o

得分:0分

正确 错误

 30.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判断题3分)o

得分:3分

正确 o

下载谈学以致用——浅议国家审计的形势与任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学以致用——浅议国家审计的形势与任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土资源形势与任务(精选)

    国土资源形势与任务 本讲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国土资源是什么样的形势?第二个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国......

    反腐倡廉的形势与任务

    反腐倡廉的形势与任务 这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同志们谈谈这个方面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一、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

    反腐倡廉的形势与任务

    反腐倡廉的形势与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我们今后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总书记用“五个坚持”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

    保密工作形势与任务96分

     1.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的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给予 ( )的处罚。(单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判处死刑 B.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C.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表明了执政党的旗帜、立场、态度;当前目标任务是坚......

    建行面临形势与任务

    建行面临形势与任务 今天看到我们的会计队伍还是年轻有活力的,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一、新形势下会计业务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 目前会计工作新内容,结算产品营销,对公服务,小额......

    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材料

    XXXX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材料 一、当前国内煤炭行业面临严峻形势 今年以来,在煤炭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总量难度增加、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煤炭市......

    形势任务部分

    形势任务部分 1.就集团公司的基本面而言,我们现在仍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有哪几点?(简答题) 答:一是集团公司优质资产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发展项目储备不够,发展后劲不是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