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审计厅(大全)
安徽省审计厅
皖审科“2009”24号
关于2009年度审计科研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市审计局,各审计学会,省经济责任审计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总结、提炼审计实践经验,进一步增强审计理论研究对审计创新和审计转型的指导、服务作用,根据我省审计工作实际,结合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科研所2009年度重点研究课题安排,经研究,现将2009年度全省审计科研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开展审计工作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研究
2009年是‚审计创新年‛,安徽审计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是各级审计机关必须面对的课题。各市审计机关应围绕审计转型、审计创新中的总体及某个侧面(工作思路、方法、经验)开展研究,系统总结审计转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和展望安徽审计发展的趋势,为加速安徽崛起提供审计支持。该项研究由省审 —1—
计科研所、合肥市审计局牵头,完成时间为10月底。
二、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研究
加强专项审计调查是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省审计厅要求2010年除审计署和省政府交办任务外,省厅自定项目以专项审计调查和绩效审计为主。审计调查在目的、范围、程序、评价、报告等方面有别于项目审计,因此,要把专项审计调查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方式进行研究,充分发挥专项审计调查在问责、问效中的建设性作用,为领导决策服务。各市审计局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其中合肥、芜湖、淮南、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市审计局为重点研究单位,完成时间为9月底。
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转型研究
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规定了政府、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六个方面的内容,以尽快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从‚财务型‛为主向‚绩效型‛为主的转变。各市审计局要选择2009年实施的一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总结和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的把握、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审计整改和结果利用。请各市审计局于2009年10月底以前提供总结和研究成果,争取于2009年底结集出版,以指导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该课题由省审计科研所和省经济责任审 —2—
计局负责组织。
四、开展审计“免疫系统”论研究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为了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各市审计机关应围绕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这一主题,对‚免疫系统‛论提出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及‚免疫系统‛论指导下的审计项目评价标准、功能作用发挥等开展研究。该课题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市审计局承担,芜湖市审计局为具体牵头单位,完成时间为9月底。
五、开展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该课题由省厅综合法规处和省审计科研所负责组织,各市审计局在去年分工研究的基础上,按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审计计划管理、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分析性复核方法、内部控制测评方法、审计抽样方法、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事项评价、审计档案、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划分及责任追究、审计信息化与审计质量、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控制等子课题,由原承担子课题研究任务的审计局确定执笔人,按照专著的要求进行充实完善。初稿完成时间为今年年底。
六、开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管好用好新增 —3—
中央投资,关系到保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政府公信力的重大考验。为积极发挥审计监督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建设性作用,服务领导决策,推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各级审计机关应加强对我省新增中央投资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服务宏观决策角度提升审计监督层次,加速审计转型,服务安徽崛起。该项调研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完成时间今年年底。
七、积极参与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审计科研所重点课题研究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2009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为:1.公共治理视角下审计的职能作用研究;2.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途径和方式研究;3.新形势下国家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研究;4.国家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研究;5.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预警和防范金融风险研究;6.金融监管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研究;7.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难点及对策研究;8.资源审计研究;
9.我国联合国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2009年度招标课题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基本理论;2.绩效审计指南;3.审计文化建设;4.审计职业道德建设;5.当前金融审计领域若干重大问题。具体包括如下3个分别招标的子课题:(1)会计政策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2)扩大内需: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3)我国新型的金融监督体系框架。对以上所列课题,各市审计局可根据自己的力量,有选择地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由省审计科研所 —4—
和省审计学会秘书处负责推荐。
八、组织全省优秀审计科研论文评选活动
为提高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科研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利用,省审计厅将组织对近两年(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全省审计人员在全国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审计科研论文进行评优,请各市审计局做好推荐上报的准备工作。具体评选要求和时间另行通知。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三日
—5—
主题词:审计科研工作通知
安徽省审计厅办公室2009年4月13日印发
—6—
第二篇:安徽省审计厅债务清核文件
安徽省审计厅
安徽省财政厅文件 安徽省卫生厅
皖审发„2011‟77号
关于印发《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3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核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11]149号)等文件精神,现印发《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方案》,请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在组织实施工作中有关事项,请及时反馈。联系电话:省审计厅文卫室,(0551)4678357;省财政厅社保处,(0551)5100438;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0551)2672338。
附件: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方案
安徽省审计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卫生厅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2 附件:
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 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3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核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11]149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以下简称“债务核定”)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本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的目标是,摸清底数,锁定债务,分类处理,划分责任,为有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进一步巩固我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
二、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的债务范围
本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是指由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债务,主要包括发生于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和医疗设备购臵等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债务计算的截止时间原则上为2009年12月31日。
各地可参照本方案,对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 3 30日形成的债务进行清理核实,一并上报清理核实结果。
三、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的工作内容
本次“债务核定”工作的对象,是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债务清理核实是审核认定的工作基础。各地应按以下内容要求,对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债务逐项、逐笔进行清理核实。对债务进行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均以县(市、区)为单元,实行项目管理。
(一)债务来源
本次需要清理核实的债务,按其来源分为资金借入、资金欠付两类账面债务。前者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账面反映的向金融机构贷款、向单位借款、向个人借款。对有基础资料能证明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职工集资款,可纳入本次“债务核定”的范围。后者包括账面反映的应付工程款、应付医疗设备购臵货款。
(二)债务用途
本次需要清理核实的债务,按其用途分为业务用房建设维修、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医疗设备购臵三类项目债务。坚持以负债项目为主线进行清理核实,对每笔债务必须核实其来源,必须落实到具体使用项目。对债务用途不明确、项目不真实、借入资金未用于上述三类项目的,应予剔除。
下列情况不纳入本次“债务核定”的范围:
1、村卫生室建设所形成的债务;
2、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臵医疗设备产生的、已明确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有资金偿还的债务;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付未付的药品和耗材货款等。
(三)债务发生时间
本次需要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的债务,是截止至2009年12月31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账面反映的未还债务。对于2009年12月31日在册、本次“债务核定”之前已归还的债务,不纳入本次“债务核定”的范围。
(四)债务数额
对债务数额的清理核实,应按照“分段计息、息不转本、利不滚利”的原则,严格区分债务本金和利息。债务合同约定利率的,从其约定,但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部分,不予认定。对于过去已支付的高息部分,要冲抵本金。合同未约定利率的,不计利息。对用于项目建设的职工集资,无论其收益率是否约定,不予认定。
(五)形成债务的证据资料
本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债务数据,以审查财务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项目形成的债务,要审核立项批复文件、项目建设中标文件、施工合同、项目决算审计报告、建安发票及相关支付凭证等原始资料;对医疗设备购臵项目形成的债务,要审核购臵合同、购臵发票、付款凭证等原始资料。
针对债权人有关信息的核实,要审核金融机构贷款合同、向单位借款和向个人借款的协议、向职工集资的证明文件,以及债务资金入账凭证。债权人信息与负债项目、债务资金来源,要一一对应关联。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的,应 5 以债权债务抵消后的净额计算。
(六)业务报表及工作报告
1、县级清理核实报表由三张表组成。《债权债务基本情况表》(表一)、《负债项目登记表》(表二),按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填列。《债务清理核实情况汇总表》(表三),依据表一内容,按县(市、区)汇总填列。
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权债务数据资料,可由表一合并生成,项目债务台账可由表二合并生成。各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债务台账、债权债务数据资料的电子版,以及表三的纸质件和电子版,随同工作报告一并上报。
2、市级复核初定报表由两张表组成。《债务数据初定情况表》(表四)、《债务数据初定情况汇总表》(表五)。市辖各县(市、区)的表四合并生成的表格电子版、表五的纸质件和电子版,以及县级项目债务台账、债权债务数据资料合并后的电子版,随同工作报告一并上报。
以上各业务报表及填报说明见附件。各地应按本方案明确的报表格式,在Excel电子文档中制作填报。县级清理核实、市级复核初定的各报表原件(含纸质件与电子版),同级审计、财政部门均存档备查。
3、县级审计、财政等部门完成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后,将工作报告提交本级政府审定上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清理核实工作的主要做法,债务数额、类别结构及成因,债务化解工作措施及建议。
4、市级审计、财政部门完成复核初定工作后,将工作报 6 告提交本级政府审定上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复核初定工作的主要做法,县级上报债务汇总情况,债务数据的初定意见及依据,债务化解工作建议。
(七)注意把握的有关事项
1、原始资料不全的债务。对于时间较长或其他历史原因造成原始资料不完备的债务事项,各地应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其他证明材料,并对照相应的资产、负债事项的会计凭证和其他资料,进行分析核实。
2、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债务。鉴于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对于流动负债中反映的、经核实确能证明用于业务和辅助用房建设与医疗设备购臵的负债,应实事求是地予以认可。
对于发生债务时已作为原始凭证入账、且有当事人及相关证人等签字确认的“白条”,经公示无异议后,可视同形成债务的有效凭据。对公示中有异议的,要认真鉴别核实。对虚报债务而伪造“白条”做假账的问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3、2010年以后的债务。各地参照本方案明确的内容要求及报表格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0年以后债务进行清理核实,前后两段债务数据清理核实的统计口径要保持一致,防止重复计算。
4、各地在清理核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过程中,要对其流动负债进行清理、分类、统计。
四、组织实施及时间安排
本次“债务核定”工作,按照“分段推进、明确责任,分级组织、联合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具体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县级组织实施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各县(市、区)政府统一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每一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每项、每笔债务,认真进行清理核实,并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和资金用途进行分类,逐笔登记造册,建立项目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10月31日前各地完成本阶段工作。县(市、区)政府对清理核实结果负责,并将清理核实结果及相关资料上报市级审计、财政部门。
对各地组织实施债务清理核实工作情况,省审计、财政、卫生等部门将适时进行督查。督查通知不再另行印发。
(二)市级组织实施债务复核初定工作。各市政府统一组织审计、财政部门,自11月1日起,对各县(市、区)上报的债务清理核实资料进行复核,并对债务数据提出初定意见。11月16日前各市完成本阶段工作。各市政府对债务复核初定工作情况负责,并将本市债务复核初定情况及相关资料,上报省审计、财政部门。
(四)省级组织实施债务审核认定工作。省审计、财政部门联合组成若干工作组,结合调研、督查掌握的情况,通过重点抽查、延伸调查等方式,对各市上报的债务复核初定情况进行审核,最终认定债务数据。11月30日前,省审计、财政部门将全省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结果上报省政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级审计、财政、卫生等部门要按照本级政府的组织部署,明确责任分工,迅速抽调力量,认真实施“债务核定”工作。要树立大局意识,围绕目标,把握要求,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二)规范操作。各级、各地在“债务核定”工作中,要坚持统一政策,实事求是,规范操作,严谨细致,做到程序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债务清理核实工作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监督,确保债务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
(三)严明纪律。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实行责任管理。各地上报债务数据的真实性,将与省级化债奖补资金挂钩。严禁弄虚作假、虚报冒估。凡发现该类问题,一经查实,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领导的责任。
(四)讲究效率。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调好配足人力,细化工作安排,努力提高效率。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按照规定时限上报工作结果。
附件:业务报表及填报说明
附件:
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核实报表填表说明
一、表格组成
(一)县级债务清理核实报表由三张表组成。《债权债务基本情况表》(表一)、《负债项目登记表》(表二),由清理核实组按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填列,并由该单位签章。《债务清理核实情况汇总表》(表三),由清理核实组依据表一内容,按县(市、区)汇总填列,并由该县(市、区)审计、财政等参与清理核实工作的部门联合签章。
以上三张表填列经签章后的纸质原件及电子版、表一合并生成的债权债务数据资料电子版、表二合并生成的项目债务台账电子版,县级财政、审计部门均存档备查。
(二)市级债务复核初定报表由两张表组成。《债务数据复核初定情况表》(表四),由复核组按每县(市、区)分别填列,并由该县(市、区)政府或该县(市、区)参与清理核实工作的部门联合签章。《债务数据初定情况汇总表》(表五),由复核组按市汇总填列,并由该市审计、财政等参与复核初定工作的部门联合签章。
以上两张表填列经签章后的纸质原件及电子版,市级财政、审计部门均存档备查。
二、释义及填报要求
(一)清核对象单位。属于本次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对象范围的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项目编号。为方便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对所有经清理核实的债务项目,按以下规则进行编号:AB(市)CD(县市区)EF(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G(项目类别)H(机构类别)IJ(项目序号)。每字母代表一个数位,每一项目编号均为十数位,具体内容为:
1、市代码:11合肥市,12亳州市,13淮北市,14宿州市,15阜阳市,16蚌埠市,17淮南市,18滁州市,19六安市,20芜湖市,21马鞍山市,22安庆市,23池州市,24铜陵市,25宣城市,26黄山市。
2、县(市、区)代码:由各市协调所辖县(市、区)设定,但须为两数位。各市设定的代码,及时向省审计厅反馈。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代码:由各县清理核实组设定,须为两数位。各县(市、区)设定代码后,上报市有关部门,市有关部门及时向省审计厅反馈。
4、项目类别代码:1业务用房建设维修,3辅助用房建设维修,5医疗设备购臵。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类别代码:2乡镇卫生院,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6、项目序号:由各县清理核实组按每个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的具体负债项目编流水序号,须为两数位。
(三)项目名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有债务的具体项目,按立项批复或会计资料反映的具体项目名称填列,注意选择该项目的类别代码,并设定该项目的序号。
(四)批准单位及文号。批复同意建设项目立项的有关单位及文件字号。项目建设未经批准的,填“未经报批”并在备注栏反映原因。
(五)批准建设内容及规模,实际建设规模。前者根据具体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填列项目实施内容、数量等。如辅助用房扩建××平方米、购臵××设备××台套等。后者根据中标文件、施工合同或采购合同、决算审计报告等,填列该项目建设的实际规模。
(六)项目计划完成时间、计划投资总额及其中的政府投资。根据立项批复文件的内容填列。未经报批的,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会议决定、财务计划等资料填列,并在“备注”中说明。
(七)实际完成投资额及政府投资到位。按债务计算截止时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负债项目对应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账面数,以及收到政府拨款数填列。项目债务大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账面数的,须在“备注”中说明原因。
(八)债务来源类别。分金融机构贷款、向单位借款、向个人借款、职工集资、应付工程货款五类据实填列。
(九)债务发生时间。核实贷款合同、借款协议及账面记录,按每笔债务形成的具体时间填列。如某笔债务发生时间为2008年11月26日,填“2008—11”。
(十)债权人及身份信息。债权人是单位的,填列单位名称与法人证书编号。债权人是自然人的,单笔债务数额五万元及以上的,填列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单笔债务数额少于五万元以及职工集资,按“某某等××人”汇总填列债务数额。
三、表格数据关系
(一)《债权债务基本情况表》(表一)
1、“债权方有关信息”、“债务核算情况”、“项目未还债务清理情况”的明细栏,均须按具体项目,与债权人相对应填列。利率栏按折算后的年利率填列。
2、项目未还债务合计=未还本金+应付利息+应付工程货款,即第9列=第10列+第11列+第13列。
3、项目未还债务合计=债务核算情况合计,即第9列=第16列。
4、“项目未还债务清理情况”明细列中,第17—20列以正数填列。第21列如属核增的债务,以负数填列;反之以正数填列。
(二)《负债项目登记表》(表二)按具体项目,本表“项目未还债务”=表一“项目未还债务合计”。
(三)《债务清理核实情况汇总表》(表三)
1、“项目未还债务”=“债务核算情况合计”,即第3列=第6列。
2、本表“项目未还债务清理情况”明细列填列要求同表一,经核调表一“项目未还债务”明细列后,填列本表“上报清理核实债务数”明细列,“高额利息”直接核减表一“项目未还债务”中的“应付利息”,其他情况分别核调表一“项目未还债务”中的“应付本金”、“应付工程货款”。
3、本表“上报清理核实债务数合计” = “项目未还债务”—“未还债务清理情况合计”,即第16列=第3列—第12列。
(四)《债务数据复核初定情况表》(表四)
1、“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须与县级上报有关表格的“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内容一致。
2、本表反映经市级复核后,初定债务数据与县级清理核实债务数存在差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具体项目债务数据变动情况。
3、差异情况明细列中,经核实调增的债务情况以负数填列,核实调减的以正数填列。“复核初定债务数合计”=“县级上报清理核实债务数”—“差异情况合计”,即第5列=第 4列—第16列。
(五)《债务数据复核初定情况汇总表》(表五)
1、“复核初定债务数合计”=“县级上报清理核实债务数”—“差异情况合计”,即第5列=第4列—第16列。
2、本表由表
四、县级上报的表三有关内容综合汇总填列。本表各县(市、区)差异情况合计,与表四对应的县(市、区)差异情况总计一致。
主题词:审计 医疗 债务 方案 通知
抄送:各市、县(区)审计局、财政局、卫生局。
安徽省审计厅办公室 2011年9月23日印发
第三篇: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皖国土资„2009‟36号
关于开展2008全省耕地
占补平衡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市国土资源局:
为全面掌握各地耕地占补平衡情况,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的有关规定,现就2008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考核范围 凡是在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已完成补充耕地的所有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项目。列入本耕地占补平衡考核范围进行考核。
二、考核内容 按照《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的要求,主要考核补充耕地资金落实情况、项目挂钩情况和补充耕地数量与
-1- 质量情况。为使考核更客观、合理和易操作,全面掌握建设用地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情况,2008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内容进一步细化为八个方面,即考核补充耕地资金落实、项目挂钩、补充耕地项目管理、项目验收、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土地变更调查或登记以及补充耕地方案执行情况等,分项考核,按权重评分,进行分数汇总(《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见附件1)。
三、考核方法 采取省级检查评分和市级自查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省厅对省辖市已批准的单独选址和分批次建设用地项目各按10%的比例进行抽查及评分,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对本行政区内纳入考核的占补平衡项目逐一进行自查评分,项目自查资料作为抽查备查资料。
四、考核步骤
(一)清理考核项目。省辖市国土资源局要认真清理纳入本考核范围的建设用地项目(跨省辖市行政区域的项目列入各所在市考核范围),按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占补平衡挂钩统计制度的通知》(皖国土资„2008‟346)要求,规范整理2008年建设用地项目占补平衡挂钩台帐,收集整理考核项目资料,及时部署考核工作。
(二)组织自查。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应按照占补平衡项目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考核项目进行全面自查,逐个项目考核评分;如实填写《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表》(占补项目不在同一省辖市行政区域内的,无法填写相关内容的,在考核表备注栏中说明,-2- 见附件2)、《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情况汇总表》(见附件3);认真核对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面积及补充耕地面积应与土地变更调查相关数据;整理完善上述自查资料,并作为考核备查资料。
(三)省级检查。省厅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的要求组织检查,检查项目按10%的比例由省厅随机抽取,提前3天在省厅网上公布。计划从2009年3月上旬起利用10天左右时间、组成4个检查组开展检查。所有被抽查的项目,均由检查组按《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填写抽查项目《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表》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情况汇总表》(见附件3),以抽查项目的平均得分作为该市本占补平衡工作考核得分,并予以通报。
四、考核成果 各市国土资源局应于2008年2月28日前将占补平衡考核工作成果报省厅(纸质材料、电子文档各1份),其中包括:
(一)市国土资源局2008占补平衡考核工作报告。所提交的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报告,应包括考核工作的组织、耕地占补平衡有关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等情况,以及今后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对策措施等;
(二)所有考核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情况汇总表》(见附件3)和《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表》(见附件2,作为表3的附件);
(三)其他有关说明材料。
五、有关要求
(一)认真组织考核工作。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是耕地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举措。
-3-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加强领导,积极为考核工作提供条件;安排必要的业务骨干和工作经费,确保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坚持考核工作客观、公正,如实填报考核情况,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信。
(二)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各地要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组织考核,无论是自查评分还是抽查考评,都要认真执行细化后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充分利用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图件和相关资料进行核实,客观评价建设用地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有关情况。省厅将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把关,确保考核质量。一旦发现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要限期整改或重新考核。
(三)确保考核工作进度。在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各地要妥善安排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注意与土地变更调查等相关工作的结合和衔接,拟定好工作计划,把握好工作进度,确保按规定时间向省厅提交考核成果。
附件:1.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
2.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表
3.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情况汇总表
二○○九年二月九日
-4-
附件: 1.附件一 2.附件二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主题词:录入主题词
抄送: 录入抄送单位。录入印发单位
2000年12月28日印发
-5-
第四篇: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皖国土资„2009‟179号
关于我省实施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
资质分级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国土资源局: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测绘局《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范测绘资质许可行为,维护测绘市场秩序,做好我省测绘资质管理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乙、丙、丁级测绘资质审批并颁发《测绘资质证书》;负责受理本省行政区域内甲级测绘资质申请并提出初审意见。
设区的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乙、丙、丁级测绘资质申请并提出初审意见。
县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绘资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申请测绘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二)有与申请从事测绘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与申请从事测绘活动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四)有健全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和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五)有与申请从事测绘活动相适应的保密管理制度及设施;
(六)有满足测绘活动需要的办公场所。
三、测绘单位生产、加工、利用属于国家秘密范围测绘成果的,其保密管理工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照国家有关保密和测绘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
(二)设立保密工作机构,配备保密管理人员;
(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本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明确岗位职责,设置安全可靠的保密防护措施;
(四)与涉密人员签署保密责任书,核心涉密人员应当持有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涉密人员岗位培训证书;
(五)对单位职工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培训,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工作。
四、申请丙、丁级测绘资质的,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和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下列规 定执行:
(一)用人单位可以向社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订立有劳动合同并经劳动部门备案;
2、聘用已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不得超过60岁,身体必须健康,能适应所从事的本职工作;
3、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2个(含2个)以上测绘单位。
(二)申请丙级测绘资质的,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不得少于2人和6人。其中,取得中级、初级测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不得少于1人和3人。
(三)申请丙级房产测绘专业测绘资质的,且专业范围仅限于房产面积预测算、房产面积测算和房产变更调查与测量的,取得中级、初级测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不得少于1人和2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取得工民建、规划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申请丁级测绘资质的,中级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1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在县级城镇以下(含县城)申请丁级测绘资质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人,取得中级或者初级测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 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1人(初级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为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年限不少于3年、专科不少于4年、中专不少于5年)。
五、申请丙、丁级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专业测绘资质的,仪器设备的数量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申请丁级工程测量、地籍测绘专业测绘资质的,全站仪(5秒级精度以上)的数量不得少于1台;
(二)申请丙、丁级房产测绘专业测绘资质的,且专业范围仅限于房产面积预测算、房产面积测算和房产变更调查与测量的,对GPS接收机和水准仪的数量可不作要求,但手持测距仪的数量不得少于《标准》的规定。
六、测绘资质的申请、升级、注册、业务范围或者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及申请补领《测绘资质证书》等,应当采用《测绘资质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管理软件》),以数据电文的方式进行在线申请。
七、初次申请测绘资质和申请测绘资质升级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法定代表人、分管测绘工作负责人、测绘生产负责人的简历、任命或者聘任文件、身份证等证明材料;
(三)符合规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明确聘用时限的任命或者聘用文件或者劳动合同、毕业证书、身份证等证明材料;
(四)符合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测绘仪器检定机构出具的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购买发票或者调拨单等证明材料;
(五)测绘质量保证体系、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以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文件;
(六)单位办公场所的房屋产权证书或者附有房屋产权证书的租赁合同或者附有房屋产权证书的其他证明材料;
(七)反映本单位技术水平的测绘业绩及获奖证明材料(初次申请测绘资质可不提供);
(八)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申请变更业务范围的,应当提供前款第(三)、(四)、(七)项材料。
从事生产、加工、利用属于国家秘密范围测绘成果的,还应当按照《管理软件》设置的“保密管理”栏目的内容提交有关材料。
申请单位性质属于企业的,还应当提交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八、测绘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或者申请补领《测绘资质证书》的,应当按照《管理软件》设 置的内容提交有关材料。
九、资质注册实行分级负责制。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乙级测绘单位的注册,并受国家测绘局的委托承担本省行政区域内甲级测绘单位的注册工作。各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承担丙、丁级测绘单位的注册工作。
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测绘单位测绘成果的质量认可。
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省行政区域内甲、乙级测绘单位测绘成果的质量认可。
设区的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丙、丁级测绘单位测绘成果的质量认可,涉及到县及以下所在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参与。
二OO九年六月十七日
抄送:国家测绘局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2009年6月18日印发
第五篇:审计研究报告-四川审计厅
审计研究报告
第9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17年6月2日
最高审计机关在大数据 审计实践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13个最高审计机关在“世界审计组织大数据 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上的大数据审计经验综述
*
* 在本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数据司刘星司长、武汉办张海燕副特派、数据司秦晔、唐志豪同志等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内 容 摘 要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加快世界各国大数据审计的发展,实现信息、知识和技术的共享,世界审计组织成立了大数据工作组。本文即基于13个最高审计机关在“世界审计组织大数据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上的大数据审计经验介绍,概括了这些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在大数据审计方面的实践经验、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审计能力建设、以及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大数据审计业务的特点和要求,列举了部分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具体做法,并对我国大数据审计工作提出了研究制定数据标准,是保障大数据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提高数据的时效性,是保障大数据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加强专业技术及业务培训,是提高大数据审计工作水平的基本保障;加强与国外大数据审计经验的交流,是提高大数据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四点启示。
— 2 — 最高审计机关在大数据 审计实践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13个最高审计机关在“世界审计组织大数据 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上的大数据审计经验综述
2017年4月17日至19日,世界审计组织大数据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南京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举办,来自18个国家的49位审计专家参加了会议。其中工作组主席、中国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同志做了主旨发言,工作组副主席、美国审计署审计长基恩·多达罗,泰国审计委员会主席猜西·达初坦,印度尼西亚审计委员会委员阿古斯·佐科·普拉莫诺均对大会致辞,来自13个国家的参会代表分享了各自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相关工作经验以及对未来展望等。本文基于会议材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概括了这些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在大数据审计方面的实践经验、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审计能力建设、以及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大数据审计业务的特点和要求,列举了部分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具体做法,并对我国大数据审计工作提出了四点启示。
一、大数据审计的内涵与作用
大数据可以认为是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
— 3 — 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即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巨大的数据价值。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在经历深刻的改变,大数据已成为各类机构和组织,乃至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资源,诸多国家提高政府公共治理水平的实践与其大数据战略都密不可分,大数据正有力地推动着国家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2016年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二届大会上,主议题是讨论“世界审计组织如何促进履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良治,打击腐败”。因此在政府实施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当最高审计组织把自己的使命确定为促进国家良治和全球良治、全球可持续发展时,迎接大数据时代,开展大数据审计,已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和现实选择。
大数据审计即依照法律权限采集各公共管理部门、社会公开的海量数据,利用跨领域、跨层级、跨行业、跨系统的全维度数据,开展智能化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进行综合审计判断,形成审计结论。
开展大数据审计,不仅只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而是会对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单位的数据或网络数据等进行综合关联分析,所分析的数据涉及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模式由抽样分析发展到了全数据分析,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也由传统的查询统计分析发展到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因此,创新审计方法,扩大审计范围和领域,开展大 — 4 — 数据审计工作,有利于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对于提升国家审计对经济社会风险预警能力,提升审计发现重大违法违规线索的能力,更好发挥最高审计机关在促进和谐包容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 为促进国家良治和全球良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工作,加强最高审计机关对大数据的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分享,2016年12月,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第68次会议批准了知识分享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成立大数据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的动议,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二届大会对此予以认可,并将其列为世界审计组织“知识分享”委员会下属的工作组。中国审计署担任工作组主席,美国审计署担任副主席。截止2017年3月,工作组已有19名正式成员和1名观察员。工作组的目标是:研究在大数据时代,最高审计机关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各国最高审计机关提供建议;总结大数据审计领域的知识经验和相关实践,促进各国最高审计机关提升大数据审计技能;通过编写相关指南和研究报告,分享知识,为大数据审计领域的能力建设活动提供支持;加强最高审计机关在大数据审计领域的双边、区域和世界审计组织框架下的合作等。
会议中,工作组主席、中国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同志提出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需树立“责任观、系统观、数据观、创新观和人才观”五种观念,并对各国审计机关提出了“携手共进,交流互鉴;心怀梦想,勇往直前;认真谋划,脚踏实地”三点主张。工作
— 5 — 组副主席、美国审计署审计长基恩·多达罗,泰国审计委员会主席猜西·达初坦,印度尼西亚审计委员会委员阿古斯·佐科·普拉莫诺纷纷表达了要加强各国之间大数据审计交流合作和知识共享,提高审计大数据获取、分析、管理能力,提升审计在促进国家良治和全球良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此外,来自13个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参会代表所做的交流发言,向我们展示了相关最高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做法及未来展望等。各国参会专家一致认同,充分认识到了在大数据时代,提高审计人员大数据分析能力,开展大数据审计分析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希望借助工作组这一平台,充分实现信息、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推动大数据审计的发展。本文对13个发言国家的大数据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归纳提炼,概括总结目前有些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现状与经验。
(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为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机遇。
国家层面实施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为大数据审计工作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和政策等,对最高审计机关的大数据审计工作是一大契机,有利于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审计能力、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
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通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中国大数据应用与发展;2016年,中国 — 6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2015年,中国政府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国家对大数据及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大数据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条件。
2014年,美国发布了《数字问责与透明度法案》(《数据法案》)旨在推动政府工作的数据化,建立政府通用数据标准;2015年,新的《纳税人权利法案》要求预算信息与联邦和合同中雇员的信息以一致格式集中在一起,使政府开支更加规范。这些法案的制定,提高了政府开支数据的透明度和标准化,从而确保了审计机关所采集的政府开支数据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更好的服务于联邦政府。
挪威的《挪威审计运行规程》规定挪威审计长公署可以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任何信息或文件;被审计单位应确保审计获得所需的任何信息,并以审计长公署要求的格式免费提供;审计长公署可以获得任何个人信息。
厄瓜多尔政府签署了《透明度和工作信息法案》、《国家公共数据登记法案》,授权审计署可以访问安全数据门户、国家信息系统门户、公共采购门户,并可获得电力部门、劳工部、财产登记机构、社保机构等信息,为充分利用数据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了重
— 7 — 要保障。
最高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审计机关能够顺利获取工作所需的多源数据集,以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综合运用多种大数据技术方法,开展大数据审计。大数据审计环境下,审计数据具有数据量大、跨领域、跨行业、跨系统的特点,对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关联、挖掘分析等需借助多种大数据技术方法。本次会议交流中,多个参会代表对各自审计中使用的大数据技术方法及相关案例进行了介绍。
中国审计署开展了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数据比对和关联分析,提出了“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以及“中央到省市的纵向关联,一级、二级预算单位的横向关联,财政、金融、企业的数据关联,财政与其他多部门、多行业的数据关联,财政数据与业务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的关联”五个分析要求,并在企业审计、金融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中多次运用了云计算、智能挖掘、社交网络、自然语言理解、可视化、词云分析和地理信息技术等大数据分析技术。
美国审计署采用了多种新技术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以及网页数据挖掘。在具体审计实践中,通过将社会死亡人员名单与领取联邦补贴人员名单相关联,发现了潜在的欺诈行为;通过对健康保险数据的分析,评估支付机制和分析保健趋势;利用地理 — 8 — 信息技术,评估联邦政府的地震风险等。
奥地利审计法院在进行大数据分析时,考虑到R(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等的软件)的免费开源性及较好的统计计算和绘图能力,主要采用R工具,并建立了R工作组及R-辅导计划,R工作组主要讨论审计数据分析工作,并及时跟踪报告R软件的新发展,R-辅导计划是由有经验的R用户辅导新用户,以不断提高R工作组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审计法院开展了“对2100个奥地利社区多年来债务情况进行监测”、“通过相关性排序,确定要审计的社区名单”、“社区财务关键数据分析”、“医疗保险资金流审计”、“词云分析审计报告”等项目。
英国审计署的大数据分析侧重于增加价值、降低成本,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文本挖掘和可视化等技术,通过创新自动化的审计模式来降低流程成本、减少时间、提高效率。所做的审计业务分析包括:对政府采购数据和工资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文本分析方面,通过采用无监督机器学习,使用R对网站上收集到的文本进行建模,并做成可交互的仪表板,允许用户查看不同的主题及他们的相关性,对twitter数据进行了情绪分析,对页面数据做了可读性分析;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了国家住房信息的在线查询等。
芬兰审计署进行财政审计时,从审计计划到报告都系统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分析工具,IT系统审计已经成为了财务和合规审计的一部分,在“机构性基金计划的绩效审计”和“基于国际学
— 9 — 生评估项目数据的芬兰移民学生教育审计”中采用了数据分析方法,并在“中央政府的预算和其他财务数据审计”中尝试使用可视化技术,以及正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寻找试点审计主题。
此外,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巴西、印度、泰国等国家最高审计机关也尝试了一些大数据审计技术方面的实践。如印度尼西亚审计委员会使用crisp-dm跨行业数据挖掘标准流程,将审计业务分为商业理解、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建模、评估、部署六个步骤,并尝试使用了预测分析、仿真技术、文本和多媒体分析等技术;厄瓜多尔审计署开发了诸如“家庭地址查询”、“负债证明”等应用程序;巴西联邦审计法院开发了“财政风险分析模型”;印度审计署使用可视化技术构建了审计计划的标准模型;泰国审计署开展了IT审计等。
(三)各国最高审计机关普遍重视大数据审计的基础设施和审计能力建设。
大数据审计基础设施和审计能力的建设直接影响大数据审计开展的效率和效果。在交流发言中,多个国家参会代表介绍了本国最高审计机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及未来的工作安排等。
中国审计署在2014年10月成立了数据司,建立了可远程互通互联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同时定期开展大数据审计方面的培训;美国审计署针对大数据审计工作进行有目标的招聘、举办专业培训,建立内部实践团队,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及他国审计机 — 10 — 关的合作交流等;印尼审计委员会采用RDBS(关系数据库服务器),hadoop(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文件索引等技术搭建了大数据审计分析总体框架;印度审计署在2016年建立了数据管理和分析中心;芬兰审计署准备招聘数据分析师并与高校开展项目合作,以提高审计数据分析技能;挪威审计长公署建立了数据收集中心,并于2017年4月启动了新的数据服务建设,将采用数据仓库技术、web应用和可视化技术等开发自定义应用模块。
从参会代表交流发言可以看出,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均意识到了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政府高层的高度重视,为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具体的大数据审计开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的挑战,如审计人员大数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的多媒体数据等利用较少;大数据审计专业分析模块急需开发;数据安全和数据利用率权衡困难;大数据审计风险难以防范等。
三、对我国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启示
各国参会代表在交流中表示,我国在大数据审计的思想理念、工作模式和技术方法及取得的实际成效等方面均位于世界前列。但在大数据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在数据标准制定、人才能力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仍有欠缺。通过对发言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在大数据审计方面经验的总结归纳,以及参会代表对当前大数据审计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交流探讨,对我国最高审计机关在大数据审计建设方面具有以下启示:
— 11 — 一是研究制定数据标准,是保障大数据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标准化的数据是顺利开展数据分析的前提。当前我署所采集到的数据具有跨层级、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特点,面临着行业内、行业间难以发现数据间关联关系的问题。因此根据各行业领域数据的特点,制定不同系统关联的数据标准,形成固定采集模式,综合考虑实现审计所采数据的标准化,是确保审计多源数据融合使用、综合分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前提。
二是提高数据的时效性,是保障大数据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产生的速度非常快,为及时挖掘大数据价值,审计机关应根据不同部门特点,制定数据定期采集或联网实时采集的数据获取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所需审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同时,对于所采集到的数据,加强开发实时或较短时间间隔的数据多维扫描分析等,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问题,发挥审计的事前预防作用。
三是加强专业技术及业务培训,是提高大数据审计工作水平的基本保障。大数据审计工作需综合运用多种大数据技术方法,审计人员只有了解并能较好使用这些方法,才能将技术和业务进行结合,开展有效果的大数据审计分析。当前我国审计系统内既精通审计业务又精通大数据技术的人才较少,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开展大数据审计是未来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应用大数据技术水平,是各国开 — 12 — 展大数据审计的有效经验。因此可在各特派办、司局等部门内选拨一批业务精的人员和一批技术强的人员,分别进行技术、业务方面的高质量培训,为各部门建立一支高精尖的大数据审计业务团队,并通过“强帮弱、老扶新”的团队帮扶计划,带动所在部门其它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升。
四是加强与国外大数据审计经验的交流,是提高大数据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相关工作,各国最高审计机关也均意识到了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并采取一定行动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我们一方面需积极参加大数据审计相关会议、组建专门科研团队跟踪他国大数据审计工作在组织方式、管理模式、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等,加强与他国大数据审计实践的交流,并积极学习符合我国审计工作特点的优秀做法。另一方面需充分发挥好工作组主席的主导话语权,利用好工作组这一平台,采用视频会议、网络交流平台、电子邮件等多种沟通方式,加强各国之间的大数据审计经验交流,知识共享,实现互惠互利。
作者: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李培培
报:署领导。
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署机关各单位、各派出审计局、各特派员办事处、各直属单位,中央
纪委驻署纪检组,南京审计大学。
发:本所所领导、各处,存档。
共印40份
编辑:卢益群
审核:刘力云
签发:姜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