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人应该以家庭为重大全
现代人应该以事业为重
开宗明义,所谓事业,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有一定影响的经常性的活动。古语有云:“所营谓之事,事成未至业”,事业偏重于指事业的成就、功业。家庭是指,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事业和家庭作为天平的两端,被一次次的讨论。而我们今天就是要立足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基于以上前提,我方认为,现代人应该以家庭为重。第一,从个人层面上讲,家庭是人的情感载体和归宿,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机械化大生产的今天,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进一步深化和广化,业缘关系逐渐取代了血缘和地缘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常年相似的、狭隘的工作劳动带给人的体力压迫变成了心灵与精神上的折磨,与此相对应的是,家庭作为“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的作用逐渐减弱,家庭的核心功能有生产变成了情感满足。相对于可以替换的工作关系,家庭是情感的主要载体和归宿,对于其他家庭成员而言,个人所扮演的伴侣、父母、子女的角色具有唯一性,拥有不可替代的情感满足作用。
第二,从社会层面上讲,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幸福感的提升。
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单细胞组织,包含婚姻、血缘、收养关系,有着满足情感、赡养老人和教育子女的各项功能,以家庭为重,用心的正确地经营家庭关系,对于解决现今社会中突出的老年人赡养、青少年犯罪问题有着更直接、更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物化的社会,人与人的关怀逐渐被物质的追求掩盖,倡导以家庭为重,呼唤家庭关怀和归属感的回归,对家庭满意度提升意义重大,也才能更好的提升现代人的社会幸福感。
第三,以家庭为重才能更好的解决当下现代人面对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告诉我们,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的今天,原有的社会共同体解体,现代人在社会中失去了身份认同感,从而产生焦虑、不安全、异化等心理威胁着现代人的生活幸福感,在现代社会,家庭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革,由之前的父系家长权威制发展为现在的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而相应的家庭观念的转变却在这个事业第一的价值观占主导的社会中被次要化(边缘化)。
第二篇:听课心得-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重
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重
——送教听课心得体会
合面镇马桥小学
李胜云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心校精心组织的送教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课堂上教师成熟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亲切而恰到好处激励的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有条理的组织与展示,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一些体会。
我听了四位老师上的四节语文课,这四位老师上课的风格各有千秋,但总的来说,他(她)们在课前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他们有的准备了多媒体教具,有的准备了卡片。除此之外,他们还充分利用课前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他们按照“三段六步”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交流,在小班内展示,再班级展示,这种模式既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组织、展示的能力,真正的做到了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
在这几节课中,老师们严谨的语言,对学生恰到好处的激励,学生们很强的组织能力,对同学的汇报作出的精彩点评,都深深地触动着我,这些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努力的方向。但是,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文本为基础,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文本,把课文读通,读熟,并让学生在和文本接触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在这几节课中,几位老师都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文本,有的只是让学生把词语、句子从课文中提取了出来,独词独句地理解,这样,有许多学生下去根本就没有去预习、读书,对课文的内容也不了解,又怎么能理解词句的意思呢?当然也就更别说体会课文的感情了。再者,这几堂课中,有两三位老师都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且要求速度要快,更有甚者,要求学生默读要一目十行,还要在书上作批注。这就让人感觉到这几节语文课的读完全是浮在面上的,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这几节课让我感触比较多,既看到了课改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美好前境,也看到了课改重于形式的一面,给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留下了许多困惑。
第三篇:现代人应效法太公钓鱼.毛遂自荐
现代人应效法太公钓鱼/毛遂自荐
理辩11级 赵嘉敏
一、辩题的背景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同时它具有信息化的特点,即媒介发达,媒介的影响力很大。另外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非常之快,这也催生出现代人的浮躁之风。现代人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需要费一番心力,单从现在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就可见一斑。今天的辩题就是就古代的成语中所蕴涵的价值观来讨论,究竟何者更有利于现代人高效得谋得适合自己的职位。今天辩题的意义就在于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以期达到人才与企业双向选择的最佳境界。
二、成语的含义、出处
太公钓鱼:太公姜子牙原本在朝歌任职,但他意识到自身能力不止一县之史,于是长途跋涉赶至西岐,布下某局,希望能引起周文王的注意,以建功立业。他早知周文王对奇贤异士情有独钟,睿智的太公选择了“无耳直钩,背水而钓”这种奇特的钓鱼方式,并巧妙地利用了百姓的好奇心与八卦特质为自己做宣传,其名声与睿智自然而然传到了文王耳中,使文王主动寻找太公,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最终太公以其过人的治国之智享负盛名。成语出自《武王伐纣平话》。
毛遂自荐: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前往。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因为先生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答应毛遂一道前往。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使楚王心悦诚服,答应派兵去救赵国。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三、正方
1、价值观 1)“运筹帷幄,以退为进”的大智慧——求职讲策略,出奇制胜
太公钓鱼是一种有技巧性的手段,用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为自己创造机会,从而主动把自己推销出去。
2)明确自我定位,了解统治者(领导)——有自知、他知之明,从而使求职更有针对性 文王还有个特点,就是对奇贤异士更情有独钟,睿智的太公便选择了“无耳直钩,背水而钓”这种奇特的钓鱼方式,使文王能够欣赏他、任用他。
3)借用媒介的力量,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吸引伯乐。——利用媒介来宣传自己
现代人应效仿太公钓鱼,利用媒介宣传自己,是自己声名远播,主动、真实地展示自身的才华,以吸引自己的伯乐。
4)淡泊豁达,不夸夸奇谈——踏实平和
由于社会发展进程太快,现代人往往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我们应该学习太公钓鱼淡泊豁达的修养,不夸夸奇谈,用能力说话的态度。
2、观点
现代人求职应该讲策略,借助媒介,踏实平和。
现代人:当今时代的人。在我国历史上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的人。今天辩题讨论的就是21世纪的当下,面临找工作问题的人们。
应:价值判断上认为正确,价值选择上选择,价值行为中遵照去做。效法:仿照别人的做法去做,学习别人的长处。
太公钓鱼:代表着一种价值观——求职讲策略、不浮躁。标准:何者更有利于求职者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3、立论思路和方向
1)现代人应效法太公钓鱼,求职讲策略。2)现代人应效法太公钓鱼,求职不浮躁。
4、战术安排
两个论点先顺序打,再轮流打,观察场上局势,哪条占上风就主打哪条。必要时进行论点的拆分。
讲策略:出奇制胜、知己知彼、媒介宣传。不浮躁:淡泊的心境、不夸夸奇谈、深厚的积累 可以针对当下社会现代人的浮躁之风(毛遂为代表),进行分析,将第二条论点升华,渲染。
四、反方
1、价值观
1)挺身而出,在短时间内展示自己,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自己。——自荐
节奏的加快使得社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去评判和发掘一个人,如果现代人不主动进行表现,而是等待他人的发掘,只会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错失良机。效仿毛遂既有效率,又抓住了主动权。
2)充分展示自身的特长和潜在的能力。把握机会,把握主动权。
太公钓鱼是将行为的主动权把握于他人之手,更多的是依赖于自身之外的因素的决定。而毛遂自荐则更多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个人的价值,主动权更在己之手。更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3)高效地寻求人才与企业的双向选择。
2、观点
现代人求职应该主动自荐,把握时机,掌握主动。
现代人:当今时代的人。在我国历史上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的人。今天辩题讨论的就是21世纪的当下,面临找工作问题的人们。
应:价值判断上认为正确,价值选择上选择,价值行为中遵照去做。效法:仿照别人的做法去做,学习别人的长处。
太公钓鱼:代表着一种价值观——求职讲效率,积极主动。标准:何者更有利于求职者找到心仪的、合适的工作。
3、立论思路和方向
1)现代人应效法毛遂自荐,求职把握时机。2)现代人应效法毛遂自荐,求职积极主动。
4、战术安排
主打核心观念,即求职积极主动的价值观。太公钓鱼在现代社会指的是一种比较含蓄内敛的行为方式。它并不是积极主动向对方展示自己,而是等待对方认识自己。而毛遂自荐,其行为特征是主动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这在当下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社会,更有利于(高效得)找到心仪的、合适的工作。如果求职没有高效率的话,好的职位都被别人获得了,也就没有什么好工作留个给自己了。况且很多机会只有一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切莫因为错过了适合的职位而悔恨终生。
第四篇:现代女性应以家庭为重
从个人层面来说,首先,女性的人生价值更适合在家庭中实现。女性的心理特点普遍表现为在创造力,积极情绪和理性分析等方面略为逊色却具有较好的耐性直觉与记忆,富有感情且思维细腻,擅长处理情感问题。因而,相对于更要求理性思考等心理的事业来说,家庭更适合情感细腻的女性去一展所长 去实现其人生价值。事实上,心理调查报告显示对女性而言,将子女培养成优秀的人才,照顾老人颐养天年等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大于事业上的成就感的。其次,相比事业来说家庭对于女性乃至所有人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家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为女性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感和稳定性,以此为基础才能去谋求更多的譬如说事业上的发展。家是情感的归宿,受伤时家是遮风挡雨的伞,开心时家是洋溢幸福的河,而事业永远也无法取代家庭成为人情感的港湾,给你慰藉。
从社会层面来说,首先,家庭比事业更需要女性,女性对于家庭是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据调查显示,女强人的家庭,其幸福感普遍偏低。缺失了女性的家庭纵有再优越的物质条件,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因为女性的特质决定了她在家庭中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就事业来看,90%以上的职业并没有性别的局限。也就是说,女性对于绝大多数的职业来说,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其次,社会的和谐更需要家庭的和睦而非事业的发展,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事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在推动社会进步,而非社会和谐,而我们必须明白,社会的进步是必须建立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上的。所以,再重视家庭的前提下去发展事业,无疑更符合当今时代,稳中求进的发展观。
因而,女性在面对家庭和事业的抉择时,无论是从自身出发,还是从大局考虑,都应以家庭为重。
第五篇:辩论赛(安全应该以奖惩为主)(本站推荐)
安全工作以奖惩为主
立论(反一辩):
感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职工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奖惩教育主与次的问题,首先安全工作最根本目的就是要防止事故的发生。据统计,事故中的80%都是由于违章引起的。而职工的违章行为之所以屡教不改,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处罚不严,奖励不公,而并不是教育不够。因此我方认为:安全工作应该以奖惩为主。
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所以就有了习惯性违章,仅靠批评教育是起不到效果的。何况对于说教,人们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造成左耳进,右耳出的局面,而奖惩的效果就非常明显。惩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你在物质方面感到心疼,有了切肤之痛才会永远牢记它。奖是对你的正面激励,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有奖励就有积极性,有奖励就有自觉性,有奖励就能减少隐患。在时效性方面,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安全工作等不起啊朋友们。而奖惩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说教育和奖惩都是安全工作的一种手段,放着如此具有优势的奖惩方法不用,紧抱教育不是舍本逐末了吗?
现代企业安全工作的先进理念,法制化是根本,本质安全是基础,经济方法是手段,安全文化是先导。以交通安全为例,每位司机都是经过正规教育考试合格后取得的驾照,但是人们依然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车辆超载,也有能在侥幸的怂恿下,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车,难道我们的生命安全就仅仅依靠他人的自觉来保障吗?如果我们对这样一个个“马路杀手”采取以宣传教育为主,那我们拿什么保证他们在交通活动中遵章守纪?又怎样保证我们的生命不受到侵害呢?同样的,我们每一位职工都是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才走上的生产岗位,不过为什么依然会出现那么多的习惯性违章?安全教育我们是时时讲月月讲年年讲,不可谓不尽心。不过就我公司安全工作现在面临的严峻形势真切的反映了以教育为主的安全工作是无力的,这也正好印证了我方的观点:安全工作应该以奖惩为主。
攻辩
1.(正二辩):你方一直在强调惩罚的重要性,你罚他的目的是什么,会不会引起职工情绪的对立?
(反二辩)奖罚的目的是让你牢记违章的严重性,同时也是对你生命负责的一种态度。我方一辩已经说明惩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你在物质精神中感到心疼,心疼你才会永远牢记错误,达到我们生产零违章的目标。正如新加坡的环境非常优美,但并非他们的素质高,而是对政府破坏环境的处罚非常严厉。在巴西,道路交通非常安全,正是因为他们采取了酒精零容忍的法令,才有了这种成绩,惩罚的效果有目共睹。职工情绪对立只是说明奖罚力度有问题而奖罚本身并没有错。正所谓良药苦口,在帮助职工纠正违章的过程中有些对立情绪也是正常现象和可以接受的。教育是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不过没有效果啊。
2(反二辩)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有用吗?为什么都说屡教不改而不是屡罚不改?不正说明教不如罚吗?
(正二辩)对方的问题是在咬文嚼字,但我也要感谢对方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所说的恰恰证明了安全教育是普遍性和深入人心。职工在接受安全教育过程中由于能力有限会犯一些错误,但这并不能影响安全工作应以教育为主的观点,比如老师教育学生,有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有的学生由于接受能力问题没有考上大学,拿到说没有考上大学就是因为教育的失败吗?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职工的自我管理。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职工们不断增强安全意识,练就过硬的安全技能。实现不断的自我提高和自我激励。我们需要奖惩之下的要我安全,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通过教育后发自内心的我要安全。我要安全,我要平平安安的生活,我要幸福的生活,所以安全工作应以教育为主。
3(正三辩)对方一辩立论中说道奖罚的时效性,就时效性方面,奖罚是短期行为,教育是长期行为,请对方辩友不要这么目光短浅
(反三辩)对方的认识明显是错误的,奖罚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虽然奖罚的处理过程很短,不过它的威慑力却是持续的。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所以安全工作只要看效果就可以了,只要能制止违章不发生事故就达到我们安全工作的目的了,不管长期行为还是短期行为,奖罚效果明显那么就应该以奖罚为主。况且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如何解决将来,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长期的安全生产正是由安全的每一天所构成的,依靠奖罚来保证每一天的安全,正是在保证长期的安全生产。而正如我方一辩所说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反应太慢,说不定在教育还没有起到作用的时候,事故已经发生,这种后果和学费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承受的。所以我们的安全工作主要依靠奖罚立竿见影的效果。
4(反三辩)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见奖励制度对人行为的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那请问对方辩友,教育如何激励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正三辩)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曾说过“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意识就是说:“乱加奖惩会受到真正做事情的人和正直的人的痛恨,由此可见奖惩不不是理想的处理方法,奖惩只是一时之需,是不得已而为之,根据辩证唯物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要素,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当前企业的激励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技术力量和员工素质的竞争,但如何提高我们员工的素质呢?答案很明显,这离不开教育啊,各位评委,各位听众,安全教育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这难道是奖惩所能比拟的?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安全工作以教育为主。
自由辩论
正方:辩论赛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让职工接受教育吗?
反方:这次辩论赛的目的就是为大家辨明安全工作应以奖罚为主而不是以教育为主啊。所谓教育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没有强制手段有用吗?
正方:怎么能说是老生常谈呢?我们的教育是丰富多彩的,安全给予的签名活动,安全板报,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寓教于乐,不刻板,深入人心。而且大家都知道有安全教育栏,没什么没有安全惩罚栏呢? 反方:但是我所看到的安全教育栏里却都是安全奖罚的内容啊。正方:这不正说明奖罚也是安全教育的一种形式吗?
反方:请对方辩友在好好理解一下辩题,应该说教育是奖罚的一个环节。教育只是为了告诉职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真正对职工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的是监督和奖惩机制。有句俗话说外交谈判来的东西都不如枪炮打下来的可靠,所以,安全工作应该以奖惩为核心。如果按照对方的观点,钓鱼岛事件只需要派一艘小船,一个教育家告诉日本钓鱼岛是中国的,你们是错误的,就不存在纠纷了。不过请问对方辩友这可能吗?
正方:关于钓鱼岛问题,我们坚信党和政府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对这一点,对方辩友大可放心。但是,按照对方只重奖罚,而轻教育,用牙齿和斧子解决一切的话,那么人类恐怕早就销声匿迹于荒漠之中了,又何来今天的辩论呢?同样的在生产过程中,奖罚过后,人们往往只是记住了奖罚了多少钱,而忘记了教训,请问对方辩友做何解释?
反方:这只是对方辩友自己被奖罚后的反应吧,我所接触到的工友们罚钱后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为什么要扣我钱”,这样就明白了奖罚的原因,避免了同类错误的发生,达到了奖罚的目的。教育有这种效果吗?如果有效的话,为何还有习惯性违章行为? 正方:对方辩友这是以偏概全,习惯性违章在职工中所占比例能有多少呢?大部分职工在经过安全教育后,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程,保护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而处罚过后不也是有人继续犯错误吗?
反方:之所以有人继续犯错误,正是处罚力度不够的原因啊,比如我国的煤炭是高危行业,但是在美国煤炭行业安全系数相当高,正是由于美国对于违章的处罚力度相当大,一般性违章的处罚就高达5.5万美元,远远高于制止违章的安全成本。而提高教育力度有这种效果吗?难道非得要百年教育之后,等职工安全意识提高了再去雇用他们吗?
正方:完全不用等到百年之后,只要安全培训合格就能上岗操作。教育是伟大的,他可以改变人的身心,提高人的素质,教育让我们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防患于未然的价值,远远大于发生事故后的吸取教训,事前的努力远大于时候的追悔莫及和追究责任。要在安全时抓安全,不要在事故后去埋怨。
反方:防范于未然当然好过追悔莫及,但真正起到防范效果的正是奖惩制度,而不是教育。就以操作规程为例,没有奖罚的话,都没有人背,说明教育也是在奖罚的作用下才能进行下去,而且即使背会了操作规程,你拿什么保证他会切实的执行?还是靠奖罚嘛。
正方:我们提倡的是通过职工走自主管理之路,自我激励才是职工的真正动力,正如厂部一直提倡的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方向转变,进而来保证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而对方辩友却一直在夸大奖罚的作用,奖罚是片面的,指标不治本,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反方:难道对方辩友在你头痛的时候希望让医生看你的脚吗? 正方:我会做全身检查。
反方:请对方辩友不要引开话题,如果教育有用的话,那为什么醉驾会纳入到刑法当中? 正方:如果教育没用的话,那还考驾照干什么?请问对方辩友你还敢上街吗? 反方:现在这么多酒驾醉驾现象,这么多交通事故,不正是教育没有起到作用吗? 正方:醉驾都进刑法了,但还是有,这也不正好说明奖惩也没有起到效果吗?
反方:既然出现了醉驾,那对这个人教育是失败的,但处罚他就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就达到了处罚的目地
正方:杀一儆百不正是对其他人进行了教育吗?你处罚的目的不也是教育吗
反方:对方片面理解了我方的观点,处罚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育,而且还包括了防范他人犯同样的错误。正方:我方并不否认奖罚在安全工作的的作用,但是奖罚只对已发生违章的行为进行处罚,是一种马后炮,而教育起到的是预防作用,难道非要等到血流成河后才能显示出处罚的作用吗?
反方:对方的理解又片面了,起到预防作用的并不只是教育啊,奖罚制度起到的作用更大,处罚并不只是在血流成河后才显示作用,在事故发生之前,制止违章行为,才是惩罚的重点。另外奖励也可以提高积极性,增强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
正方:奖罚说到底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一个人奖了,别人不知道,就没有多少意义,要让别人知道必须通过宣传,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教育,对于新进设备使用前是先进行教育学习使他学会操作设备呢,还是先奖罚他?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反方:我方很无奈,对方的辩题理解又错了,首先,虽然通过宣传让人知道了奖罚的事例,但他知道后,约束他行为的依然是奖罚制度的威慑力。其次,对于新设备问题,我们今天辩论的是奖罚与教育谁是工作重点,而不是谁先谁后。比如说本次活动,领导最后入场,你能说领导不重要吗?
结束陈词
听了对方辩友滔滔不绝的陈述与慷慨激昂的自由辩论,对此我深表敬佩,不过我很遗憾的告诉对方,在你们的阐述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错误:
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教育的普遍性,长期效果,强调我要安全的观点。其实,教育就如同锻炼身体,奖罚就如同药物治疗。在职工意识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目前,相当于身体处于带病的状态,现在的重点是用药物来治病保证健康,而不是带病去锻炼身体,难道你让一个发着高烧的病人去跑步吗?
对方辩友还提到了治标与治本的观点,认为奖罚只治标不治本。在这里我不仅想到了中药与西药。当西药刚进入中国时,国人都说,西药是治标不治本的,没有用。而实际情况是西药不仅治本而且见效也比中药较快。今天无论你到哪一个医院或药店,西药是比比皆是,试问对方辩友及在坐职工朋友你生病时是吃西药多还是中药多。
刚才我方辩友从多方面论证安全工作应以奖罚为主,我将作进一步的阐述。
首先:我方从来就没有否认教育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但是一只木桶限制其容量的就是最短的一根木片,因此我们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奖罚这块短板上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整体提高。
其次:以前我们一直追求的是安全教育,对安全奖罚给予了一定的忽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屡教不改,而没有屡罚不改,可以说经过这次精彩的辩论我们也可以看出,职工的安全意识都是比较高的,安全理论也很充实,但是为什么偏偏会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来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落实。而奖罚则是最有效的保障。否则,无论你对职工教育得多么好,最终也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我方观点:安全工作应以奖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