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惠州调研考历史

时间:2019-05-12 08:3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届惠州调研考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届惠州调研考历史》。

第一篇:2015届惠州调研考历史

广东省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014.7)

12.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

13.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成熟

C.贵族制度的衰落D.专制皇权的强化

14.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

A.唐朝B.南宋C.明朝D.清朝

15.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

1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晚期,作为中国对付外国问题的一项政策,比起六十年代时期来,已经变得大为多样化和复杂化了。中国国内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采用了西方技术,它开始使努力的中心从防务转移到工业化方面。”这“一项政策”是指

A.自强新政B.改革开放C.维新变法D.实业救国

17.“在1912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文中的“他们”是指

A.维新派B.革命派C.立宪派D.中国共产党

18.右图是某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宣传单,据此推断此宣传单最有可能出现于

(图注:毛主席语录下为外语喊话教材,用中文分别音译了英语、俄语的一些常用语,如缴枪不杀、出来、我们宽待俘虏、不要动、举起手来、跟我们走等)

A.解放战争时期

B.建国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9.“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

A.隋唐的科举制B.雅典的民主制

C.罗马的法律制度D.欧美的代议制度

20.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21.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一增长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B.民主制度的完善

C.殖民扩张的进行D.自然环境的改善

22.“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

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

B.二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

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

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

23.“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印象主义D.现实主义

38.(25分)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

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分析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千差万别”的原因。(8分)

(2)简述近代前期(1840—1919)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概述不利近代中国实现宪政的因素。(10分)

(3)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7分)

39.(27分)中产阶级是一个处于社会中间的阶层,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中世纪城镇出现以来,middle class(中产阶级)主要指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的工商业阶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middle class 变成一个职业概念,同特定职业的收入和生活方式相连,具体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白领)、政府官员以及知识分子等。

——肖瑛《不断演变的“中产阶级”概念》

材料二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搞工业化、现代化真能搞到“起飞”程度的,只有一个事例——他们都是由一个城市中产阶级领头搞起来的。西欧、北美带动于先,日本踵随于后。所以在一个中产阶级主政的国家,与生产发展并驾的则是衣食足(经济)、礼仪兴(教育文化),接着才有法治和民主。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中国以前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也觉今是而昨非,回头搞起了“个体户”来。什么是个体户呢?个体户就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细胞。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1)分析材料一中西欧中产阶级在14世纪以后越来越富有的原因。列举他们为改变“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现状而进行斗争的历史事件。(10分)

(2)日本开始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述中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不得摘抄原文)。(8分)

(3)中国“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的经济模式是什么?1978年后,促使中国中产阶级开始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9分)

第二篇:(2014惠州一调)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文综答案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政治参考答案

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分);图表二说明2007-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上升(2分);城镇化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2分)。

(2)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②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④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创新带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⑤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保护环境。⑥政府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科学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制定好相关配套政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备注:3分一点,答对其中任何4点得12分满分)

(3)①传统建筑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古村落传承保护,有利于展现、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地方色彩。(3分)

②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古村落传承保护,有利于增强村民对本民族和自己拥有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加村民团结。(3分)

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古村落传承保护,保留民居的传统风格,有利于传承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4分)

(备注: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2-3分,但本问总分不超过10分。)

37.答:(1)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国情决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4分)(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4分)(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4分)(或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

(备注:①每小点括号内原理与前面原理不重复计分。②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2-3分,但本问总分不超过12分。)

(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一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4分)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4分)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把中国梦与世界梦相对接,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即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4分)(备注:“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和世界多极化”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2-3分,但本问总分不超过12分。)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历史参考答案

航路的开辟,西方开始对美洲进行疯狂殖民侵略扩张,印第安人被大批屠杀、家园被毁、财产被掠夺,因此西方庆祝的是印第安人的苦难。(殖民扩张2分,印第安人的苦难2分。)

(2)原因: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平等交流之旅,密切了中国和亚非其它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2分,答出和平意思的即可给2分)

说明: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体制僵化;经济上,重农抑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不计经济成本的厚往薄来的做法,难以为继;文化上,八股取士、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造成思想僵化;对外方面,闭关锁国的政策、天朝上国的思维,导致中国逐渐落伍。(8分,每个要点2分,要求史论结合)(3)趋势:经济全球化。(2分)

原因:两极格局结束为其发展消除了障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疏通了商

品流通渠道;互联网、信息通讯技术(或者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成为其有力推动者;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9.(28分)(1)经济: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4分,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

(2)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或引进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康、梁维新派、孙中山等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分别领导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动摇或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陈独秀等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掀起新文化运动,后又接受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文化近代化进程。(12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每段4分,答出层次给2分,答出史实2分。答到实业救国也可给2分)(3)观点一: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答衰落给2分)

论证:史实——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观点二: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成功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答出成功字样即给2分)

论证:史实——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西方化进程加快。(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为二选一题,若两个都答,取第一种观点得分,满分6分)(4)政治上:成立新中国,颁布1954年宪法,确立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

三大政治制度,一边倒,抗美援朝,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美国封锁包围;经济上: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上:双百方针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

1—5 BACDD6—11 DCCDBD

二、综合题: 40.(28分)

(1)高原沿海(4分)(2)大热带沙漠(4分)(3)暖(2分)

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缓解南非常规能源紧缺;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每答1点2分,满分4分)

(4)中国(2分)矿砂、矿渣及矿灰(2分)

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价值较低;工业基础相对较弱,工业体系不完善,多种工业产品依赖进口。(每答1点2分,满分4分)

(5)较低的土地价格;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便利的海陆交通。(每答1点2分,满分6分)

41.(28分)

(1)热东南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6分)

(2)长景洪(4分)

(3)扩大橡胶种植面积(2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分)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每答1点2分,满分4分)

(4)环境问题: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加重旱季缺水;水土流水,土壤肥力下降;生存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每答1点2分,满分4分)治理措施: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每答1点2分,满分6分)

第三篇:惠州一中2014年高考实现历史大跨越

喜报:惠州一中2014年高考实现历史大跨越

[日期:2014-06-25] 来源: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2014年高考,我校实现历史大跨越。

一、重点人数首破800大关(包括国际生、港澳台生29人);

二、1人获得文科总分全省第3名(不含加分);

三、5人进入全省总分前50名(不含加分);

四、9人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其中傅浩悦、傅浩怡双胞胎姐妹双双确定被清华大学录取;

五、自主招生取得大突破,6人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

六、囊括全市文理总分第一名;

七、6人次夺得6个单科中5个单科全市第一名;

八、国际化办学取得进一步突破。

●傅浩悦总分678分,惠州市文科总分第一名,全省文科总分第3名。

●夏浩宇总分682分,惠州市理科总分第一名,全省理科总分第49名。

●重点上线人数808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201人,实现历史大跨越;本科上线人数1599人,同样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5人进入全省总分前50名。文科:傅浩悦,678,第3名;傅浩怡,669,第15名;黄晓婷,664,第20名;陈洁樱,662,第26名。理科:夏浩宇,682,第49名。

●市理科总分前10名被我校囊括,市文科总分前10名我校占9人。

●夺得全市5个单科第一名。语文,陈洁樱,139分;文科数学,傅浩悦,138分;英语,李宣锜、黄晓婷,144分;文科综合,傅浩悦,264分;理科综合,邓卓元,285分。

●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线9人。

●自主招生。傅浩悦同学获清华大学自主招生30分加分资格,确定被清华大学录取;傅浩怡同学获清华大学自主招生20分加分资格,确定被清华大学录取;唐家梁同学获北京大学自主招生20分加分资格,并有10分挑选专业加分,确定被北京大学录取。

●国际化办学。21人进入美国常春藤大学等世界名校,其中,黄楚玥同学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刘汉宇同学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录取;梁超同学被英国伯明翰大学录取。

●港澳台生8人被复旦大学等名校录取。

●美术、音乐过重点线14人,1人过清华大学美院录取分数线。

第四篇:2012成考历史冷战

五、冷战

(一)基本线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实力急剧膨胀。德、意、日法西斯战败,英、法等国的实力遭到严重削弱,美国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在欧洲,为了遏制战后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美国开始实施“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推行冷战政策。它还拉拢英、法等国,组织了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时,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后力量也得到迅速的增长;针对美国的遏制,苏联和东欧新成立的人民民主国家一起组织了华沙条约组织,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

2.在亚洲,美国发动了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侵略,侵入朝鲜和越南,使战后世界局势进一步紧张。

(二)知识要点

1.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二次大战中,美国由于本土远离欧亚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破坏;它又通过倾销军国、物质,发了横财。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膨胀。战后时期,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到1948年占1/2强;它的黄金储备,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它还是世界上首先掌握核武器的国家。

战后,在欧洲等地,陆续建立了许多人民民主国家,苏联在这些人民民主国家有巨大的影响力。美国不仅不能容忍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感到自己称霸世界的战略利益受到了挑战,于是,美国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办法,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政策声明,意思是美国要干涉世界各国的内政,这就是人们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政策。美国国会支持杜鲁门主义的政策,当即批准向希腊、土耳其先提供4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由于美国干涉,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遭到失败;西欧掀起了一股反共逆流。

1947年6月,美国国务马歇尔发表演说,提出了美国准备援助欧洲各国复兴经济的计划,这被称为“马歇尔计划”。尽管参加该计划的受援国要接受美国提出的政治、经济附加条件,但还是有许多国家接受了它。三四年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款达一百多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复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也随之加强。

2.北约和华约

1949年4月,美、英、法、荷、比、卢、加、挪、冰岛、葡、意和丹麦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公约内容:规定“进行集体防御”,当一国遭到“武装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组织机构及成员扩大: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它有统一的军队。加入北约组织的除签订公约的12国外,1952年又有土耳其和希腊加入,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1982年西班牙加入。到此时共有16个成员国。

为了对付北约组织,苏联和波、捷、民主德国、匈、罗、保、阿于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这项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使世界上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严峻局面。

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

日本投降以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南半部的北半部,朝鲜从此处于分裂状态。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关于朝鲜问题的提案,纠集了15个国家的军队,组织了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进攻朝鲜北部,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中国人民派遣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朝中人民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38度线附近。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越南战争

1954年以后,美国逐渐取代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地位。美国为了阻挠越南南北统一,长期霸占越南南方,在60年代把战争强加在越南人民头上。先是进行由美国军事倾向直线指挥南越军队的“特种战争”,后来又派部队到越南南方直接参战,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侵越美军逐渐增加到五十多万人,但仍然无法实现侵略目标。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最后取得了胜利。1973年,美军被迫从越南南方撤走。两年后,美国支持的南越政权被推翻。越南实现统一。

第五篇:3.27 历史周考

历史周考(中国近代史)3月28日

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5分,共计60分)

1.有史家指出,没有政治现代化,则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现代化往往是徒劳,这便是甲午失败的最基本的原因,至于多开两炮,少打两炮,那是小事也。依其观点,可能对以下哪一条建议的评价相对较高()

A.重筹国防,以图将来

B.惩处腐败,整顿吏治 C.抓住时机,全面变革

D.取缔洋教,传播国学

2.“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为解决这一问题,革命党人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召开北美大陆会议 C.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

D.成立中国同盟会

3.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4.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这一状况的出现最能说明()

A.封建专制思想销声匿迹

B.《临时约法》影响深远

C.民主科学思想成为主流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1924年国共革命统一战线和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社会的各政治阶层历来就具有团结合作、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 B.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目标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基本一致 C.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一致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6.流行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改编的时代背景分别是()A.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B.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C.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D.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7.遵义会议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力挽狂澜”的一次重要会议。其依据是: ①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③从军事、组织、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倾错误;④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④

8.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

9.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2010年7月7日,抗战大画《浩气长留》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93岁的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这里的“站起来”的含义是()

A.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 C.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

D.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

11.“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12.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在于()A.清朝主流经济本能的作用

B.英国商品的倾销仅限于五口以及东南沿海 C.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D.鸦片输入增加削弱了国人的购买力

1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4.以下选项符合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是()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B.拉开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 C.清政府展开了政治自救运动

D.资本成为列强经济渗透主要手段

1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人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进人,白银外流

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民国初年的天津,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民族企业有数十家,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此起彼伏 C.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7.台湾学者柏杨比喻得好,清朝就像一个被晚期癌症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优点的时候,不是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柏杨的比喻()

A.肯定了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优势

B.指责了当时资本家引进机器的做法 C.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深刻根源

D.批评了当时的“中体西用”观念

18.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9.1911年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丁文江参加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A.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B.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C.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仍然存在 D.中国传统因素融入到近代教育中

20.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的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方式受到冲击而造成的如此猛烈、痛苦的**。”以下历史事件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洋务派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

B.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C.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

D.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

21.在日本流亡期间,梁启超认识到,在政治制度背后实际有一种更广的文化支持,具体表现为国民素质或曰国民性。因此,他提出要造就“新民”,并以“中国之新民”作为自己的笔名。为此,他在1902年2月创办了《新民丛报》。对本段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梁启超对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认识上升到文化心理层面

B.梁启超由倡导君主立宪转变为民主共和,是历史的进步 C.《新民丛报》自此成为保皇派宣传君主立宪思想的重要平台 D.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关键在于国民政治觉悟尚未开启 22.1934年公映的影片《渔光曲》()

A.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B.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C.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

D.主题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3.中山装由孙中山创制,是由日本的学生装改进而成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依据“四维”内容而确定中山装前襟有4个口袋,依据五权分立而确定前襟有5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的涵义而确定袖口为3个扣子。据此,以下各项表述中正确的应该是()A.服饰属于意识形态

B.服饰体现国家意志 C.服饰变化受政治影响

D.服饰是西化的产物

24、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4分):

材料一: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向人民许下富强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当家做主。“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文盲遍地。“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均富与教育的承诺。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纪念辛亥革命九十九周年讲话》

材料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下令剪辫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剪辫运动的社会潮流,被人们称为“辫子革命”。到1917年,“民国成立,于今六载,南方人民久已将辫发剪除净绝,间有垂乘拖豚尾者,亦千百人中之一、二耳。”

——摘自《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和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不许府属官员坐轿。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大大减少。吸食鸦片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体面的事。

——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教科书

材料五:皇帝„„„加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

⑴上述两则材料表明《申报》对民主革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材料二中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民民”的用意是什么?(2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当时的时代要求是什么?(2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2分)

(2)马英九在讲话中称“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人民许下一系列承诺,请结合史实概括指出孙中山一生是如何实践这些承诺的?(6分)

(3)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剪辫运动”的实质。(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辛亥革命要采取剪辫子、改称呼、禁缠足等移风易俗的措施?(2分)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是怎样“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的?(6分)

26.2010年,“艰难的抉择”是网络流行语。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抉择”问题比比皆是。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于公是望!

——曹国藩《复李少荃中丞》

材料二: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弊,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克致乎?夫谓共和不能行于中国,则完全之君主立宪,其与共和相去一问耳。„„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既认为可以行君主立宪之国民,自应认为可以行共和之国民。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

材料三: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要设法使他不沉下去,而我们在河中被急流冲走。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河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只好抓住他。英国和美国在岸上向我大喊,千万不要那根稻草。但是他们不帮助我。他们只顾自己嘲笑,却又叫我不要抓苏俄这根稻草。我知道那是一根稻草,但是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孙中山集外集》 请回答:

(1)材料三中,曾国藩抉择了什么?(2分)据所学知识指出,迫使他做出这一抉择原因的主要史实。(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粱启超的抉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是如何抓住“苏俄这根稻草”的。(4分)

(4)综各以上材料,指出上述历史人物作出不同抉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01—05 CDCDB

06—10

ADACB

11—15AACBD

16—20 DDDDA

21—24 ACCA 25.(1)态度: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2分)

用意:强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强调主权在民。(2分)

时代要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2分)

理由: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2分)

(2)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并为维护民主共和发起“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斗争;倡导移风易俗,并采取一系列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措施;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8分)(3)实质:是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也是反清革命的举措)。(2分)

原因:旧的风俗习惯会阻碍革命。移风易俗会让人们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推动社会进步。(4分)

(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等人复辟帝制相继失败;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进攻;五四运动以后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的潮流不可阻挡。(8分)26.(1)抉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

史实: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2分)

(2)变化:从主张变法维新(或君主立宪)到认可共和革命。(2分)说明:民主共和逐渐成为时代潮流;梁启超顺应了历史的变化。(4分)

(3)说明:接受中共和苏联(共产国际)的帮助,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进行 国共合作。(6分)

(4)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2分)

下载2015届惠州调研考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届惠州调研考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惠州第三次调研考试作文分析 2

    2013惠州第三次调研考试作文分析 一、审题立意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我们是该追赶太阳呢,还是该守候它? 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

    2017-2018届高考历史模拟测试卷(推荐阅读)

    聪源教育周测试卷(基础卷)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人王室疆土,抢夺巳成熟的......

    历史时间线索(学考用)

    2012届高二学考历史时间线索(南方中学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以1结尾的年份大事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1年苏联解体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

    历史没考好检讨书

    历史没考好检讨书1 尊敬的历史老师:对于这次历史考试我的失利,我感到非常愧疚。其实这次的考题并不难,考出这样糟糕的分数全都是我自己的错误。考试前,我光顾着复习语文的文言......

    湘西苗族历史调研

    魏晓聪07生物工程20714312036 湘西苗族历史调研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华南及东南亚。在中国,苗族约为894万人,为中国人口占第5位的民族。中国境......

    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5

    历史街区调研内容 一、概况 1. 史料 1.1 名称 1.2 概要 1.3 保存人 1.4 存放地 2. 位置 2.1 所在城市(村镇) 2.2 周边 2.3 区域交通 3. 规模 3.1 人口规模 3.2 占地规模 3.3......

    高一历史必修一周考九

    高一历史第九次周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75分) 1. 战国时,各国官吏的任用一般都实行俸禄制度。俸禄制度代替了食邑制度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

    2012届高考历史本考总结

    2012届高考历史备考总结 竹溪二中 一、2012年高考基本情况 2012年我校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尤其是文综学科取得了全市同类学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这离不开政府、教育局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