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世襄著作有感[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08:4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王世襄著作有感[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王世襄著作有感[小编推荐]》。

第一篇:读王世襄著作有感[小编推荐]

读王世襄著作有感

祝大同

最初,我是从《中国烹饪》这本杂志上看到王世襄先生大名。因为内子对烹饪有些兴趣,所以多年来一直订阅《中国烹饪》,手边有一本1988年的刊物,王先生便与于光远、王利器、许姬传、李一氓、沈治平、费孝通七人为此家刊物的顾问。

十五岁那年,我赶上文化大革命,等到1976年文革结束,已经是二十五周岁。文革那十年百业凋零,在我的印象里,除了来访的基辛格、尼克松,还有那些同席的陪客,谁还能奢谈什么美食。那时传说基辛格在中国几天的时间里,就增加了多少磅的体重。还传说请尼克松到北京饭店吃了一盘炒鸡舌头,还吃了一盘炒鸭掌蹼,用了多少只鸡,用了多少只鸭,怎样不可以想象,怎样让尼克松夫妇惊讶。于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有那样值得自豪了,文革那些年太原市的市民到粮店买粮食要前一天下午就开始排队,整整排一夜,熬到第二天才能买到这一个月的粮食供应。要是冬天,天寒地冻,家里的几口人轮流替换,那罪不好受。那时候太原市民白面是百分之十五,然后按人口供应一人一斤或者两斤小米大米豆类几种杂粮,其余就是两种粗粮,一种玉米面,一种高粱面。后来的几年连玉米面都少见,多是高粱面,这种高粱有个挺政治化的名字,叫“反修高粱”。这种高粱面粘性很差,根本就团不到一块儿,商店里还卖一种榆皮面,据说是用榆树树皮磨成的,因为有树胶,将它按比例掺进高粱面才可能成形。后来也有技术能手发明了一种钢丝面机器,将高粱面直接放进机器,经过高温高压,把高粱面挤压成一根结实的面条,老百姓管它叫钢丝面,难吃而且不好消化。

文革结束以后,改革开放,政治社会日渐宽容,物质生活也日渐丰富,在一些人当中便有了一个精神上向传统文化的续接,饮食文化也在其中。梁实秋那些平淡从容的《雅舍谈吃》就有不少人喜欢,后来还有出版社出版了几种学人谈吃的书籍,也受到了同道的欢迎。八十年代中国商业出版社还整理出版了《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出版说明称:我国的烹饪技术,是一份至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就在这几年在《中国烹饪》中读到了王世襄先生的一些饮食文化的小品,也在汪曾祺等人的饮食文章里读到了王世襄先生厨艺的趣闻。

1990年第11期《中国烹饪》有汪曾祺的一篇《食道旧寻》,里面写到了王世襄先生:“学人中有不少是会自己做菜的。但都只能做一两只拿手小菜。学人中真正精于烹饪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世襄以此为一乐。有时朋友请他上家里做几个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据说过去连圆桌面都是自己用自行车驮去的。”后来,引得先生自己出来声明,转过年1991年第4期的《中国烹饪》发表了先生的《答汪曾祺先生》,说去朋友家做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这确有其事。说去朋友家做菜连圆桌面都是自己用自行车驮去的,这是传闻之误。但此事也不是无中生有,真有热心此道的人,把圆桌面像梨园武生扎靠旗似的绑在背上,骑车到亲友家担任义务厨师,不知怎地,将此韵事转移到先生身上。

十几年前我见到了王世襄先生编撰的一本《明式家具珍赏》,如果没有记错,那本图册里的大部分明代家具应该是先生自家的收藏,最让我难忘,居然其中还有一只四条腿的小板凳,我真不知道先生怎样一双慧眼从市井之中拣出了这样一只明代的小板凳。因为,小时候自己家里的陈设也多是些紫檀、香樟的传统家具,所以看到此书,便有一点儿怀旧的心情。当时书店的主人把书价让到一百块钱卖给我,阮囊羞涩,终于没有舍得买。至此才知道先生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热爱。

1994年,《读书》杂志第5期和第7期分别发表了朱家晋《读〈说葫芦〉说葫芦》和黄裳《“葫”中日月长》,知道香港壹周刊出版社出版了王世襄先生的《说葫芦》。几年后见到了内地版的《中国葫芦》,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天然、勒扎、范制、火画、押花、刀刻六章,下卷则

是分述鸣虫种类及捕捉蓄养之道。让读者真正见识到了葫芦的学问。

去年,王世襄先生出版了自选集《锦灰堆》(全三卷),正文前面印有先生自序手稿:“元钱

舜举作小横卷,画名‘锦灰堆’(见《石渠宝笈初编》、《吴越所见书画录》),所图乃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等物,皆食余剥剩,无用当弃者。窃念历年拙作,琐屑芜杂,与之差似,因以《锦灰堆》名吾集。”第一卷有家具、髹漆、竹刻、书画等章,第二卷有雕

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等章,第三卷选收先生历年所作诗词120首,由他和夫人袁荃

猷手书影印。另外,共有线图234幅,黑白图424幅,彩图255幅。这三卷承友人的美意赠

送给我一套,在灯下坐稳了细细地读,非常喜悦。

十几年前第一次见到先生编的《明式家具珍赏》,记得书后附有先生的著作目录,印象里先

生文革以前多只有自己刻印的油印本存世。《锦灰堆》里收有先生的著作目录,八十年代以

前先生编撰正式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古代音乐史参考图片》(1--5辑)1954--1957年人民音

乐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音乐书目》196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高松竹谱》(手摹明刊

本)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广陵散》(书首说明部分)195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共四种。另有自刻的油印本三种:1958年自刻油印《髹饰录解说》,1959年自刻油印《画学

汇编》,1963年自刻油印《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八十年代以后,至今已经

出版再版了图书二十余种。想想大陆改革开放前后五十年风风雨雨,感慨万千。

读先生《回忆抗战胜利后平津地区文物清理工作》一文,从附录中知道了一点儿先生1949

年以后的经历,便从书页中生出许多苍凉。1951年在“三反”运动中,想是因为1949年以

前在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任平津区助理代表的那段经历,先生成为重点审查对

象,在东岳庙集中学习后,又被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拘留审查十个月,多次被戴上手铐脚镣,还染上了肺结核病。审查结果,没有问题,释放回家,却被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开除公职。

一年以后到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这样才有那几种古代音乐资料的出版。1957年在“反右

斗争”中又被划为“右派分子”,更是被打入另册。1966年开始,又是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启功记述王世襄先生的文章《玩物不丧志》中有这样一句:“他爱收集明清木器家具,家里

院子大、房屋多,家具也就易于陈设欣赏。忽然全家凭空被压缩到一小间屋中去住,一住住

了十年。”还有:“家具也由一旦全部被人英雄般地搬走,到神仙般地搬回,家具和房屋的矛

盾是不难想象的。就是这样的搬走搬回,还不止一次。”启功文章写得含蓄。在王世襄先生

“忆往”的短文里有两处提到文革抄家的事情,也仅只一句带过:“幸而如此,十年浩劫,未随许多成扇,被人抄走。”(《五十年前书画缘》)。“这本目录一直放在我家中,十年浩劫,连同我的藏书、手稿等一并抄走。”(《梁思成和〈战区文物目录〉》)。至于“忽然全家凭空被

压缩到一小间屋中去住”,我是有亲身经历的,那时候北京的私宅,让主人挤一挤,腾出房

子给别人住,根本没有什么商量,别说文化革命期间了,就是文革前,早已如此。

“忆往”一节里收有《怀念梦家》一文,记述了先生与陈梦家的友谊。陈梦家长王世襄先生

三岁,他们认识得很早,可以追忆到1934年,那时陈梦家已经是新月派后期颇有影响的年

轻诗人,三年前便与徐志摩等人创办《诗刊》季刊,当时正在燕京大学攻读古文字学的研究

生。而先生自己不过是燕京大学大一新生。他们虽然同住一园,照先生自己的话:“只有邻

居般的寒暄。”文章有陈梦家的夫人赵萝蕤的一段回忆:一个深夜,他们听到有人叫门,人

声嘈杂,把他们吓坏了,以为有强人到来,接着听到一连串的疾行声、嘘气声,随即寂然。

原来是先生和一帮人牵了四条大狗半夜去玉泉山捉獾,拂晓回家,没有人开门,自己爬墙进

来,惊了陈赵二人的好梦。三年以后,1937年26岁的陈梦家就被聘为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

副教授,而王世襄先生1941年6月才从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1947年陈梦家自美归国后,因为两人对明式家具共同的热爱,“彼此串门才多起来”。

我以为王世襄先生从1980年出版《竹刻艺术》,开始了自己著书立说的黄金时期。1983年

早年自刻油印的《髹饰录解说》正式出版了增订本,1985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明式家具

珍赏》,此书中文、西文、香港、台湾、内地共有九种版本。而后,出版了《明式家具研究》,《北京鸽哨》,《中国鼻烟壶珍赏》,《说葫芦》,《蟋蟀谱集成》,《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等等,至我案头的这套《锦灰堆》三卷。先生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正在被愈来愈多的同好

所了解所尊敬。

今年先生八十六岁,1985年出版《明式家具珍赏》时,先生七十一岁。有句老话:“人寿多

辱。”其实不尽然。有人议论到政治家的命运时,以为长寿是一个先决条件,举出英国政治

家丘吉尔为例。邓小平又何尝不是如此,到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他的党政军

领导职务,他已经是七十三岁的老人。

如今,回头看王世襄先生八十六年的人生,也几乎是在七十岁以后,才得以释放蕴积多年的瑞霞。看来,在那种人治的社会环境里,就是有悖于主流社会趣味的一点儿个人爱好,一点

儿被主流学术视为“琐屑芜杂”的著述,同样需要以长寿来度量暴戾恣睢的时代,以整个生

命的长度来期待那种人治风格的演变。顽强地活下去,或许就有机会。那是多么让人忧伤的人生信念。

可惜陈梦家,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收藏家,1947年从美国芝加

哥大学讲学归来,即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时年三十七岁。1966年9月,五十五岁的陈

梦家不忍文革法西斯迫害,自缢身亡。五十五岁的学术人生,尚没有真正地收获,便已经死

去。呜呼哀哉。他没有能顽强地活下来。活下来不容易。《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20日

载:1969年文革期间五个插队辍学的中学生自己办了一本数学刊物《中学生》,是一种只有四、五页厚的手抄本,第一期有一个刊头,刊头下边是一句简短的发刊词:我们是富于创造

性的,因为我们一无所知。但是第一期被他们自己亲手毁掉了,因为害怕。“因为害怕”,简

简单单四个字,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是根本无法想象那种彻骨的恐惧。自然,即使经

历过那个年代,也有不少的人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并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体验的只有欢愉。

那时候,我自己也被恐惧笼罩着,我们这些人中间有这样一句话: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承受着一切屈辱和厌倦,固执地活下去。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专访了王世襄先生,先生着一件中式外衣,儒雅而温和,让我很难想象先生当年牵着四条大狗抓獾归来逾墙而入的样子,也完全找不出当年那个大顽

童的一点儿旧痕。在节目里,聊到烹饪,问及曾被黄永玉称赞的“烧大葱”,先生以为那不

过是一品极为简单的菜式。记得内子王瑞庆还曾冒昧地写信给王世襄先生,讨一份“烧大葱”的菜谱。信寄出去,希望能收到先生的回信,要是果真没有回信,心里虽然有些失望,自然

也不会抱怨,总觉着各各方面都离先生实在太远。后来居然收到了先生的亲笔短札,倒让内

子惊喜。

先生的“烧大葱”菜谱刊于1991年《中国烹饪》第4期,摘要抄录在下面:

黄酒泡海米,海米泡开后留残酒少许,加入酱油、盐、糖。大葱十棵,越粗越好,多剥去两

层外皮,切二寸多长段,每棵只用下端的两三段。素油将葱段炸透,火不宜旺,以免炸焦。

待葱段炸透,夹出码入盘中。等全部炸好,推入空勺,将泡有海米的调料倒入,烧至收汤入

味,即可出勺。

内子借鉴此法,在烧鱼的时候也多加一些炸好的葱白。我自己觉得烧好以后,葱比鱼还要好

吃。

2000/3/2/

山西省太原市南华门山西省作家协会030001

电话:0351-3070034

第二篇:观王世襄有感

观《大家》“王世襄——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有感

被誉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的王世襄是一个少年玩家,在视频中说道:“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全部都玩了”。可就是这么一个玩儿出来的“大家”,让我倍感钦佩。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充满了先人留给我们的温暖而又熟悉的气息。不说远的,就是我们小时候玩儿的那些东西,至今回忆起来,依然让我们感到温暖,那是我们童年最真切,最宝贵的一部分。

在视频中,王世襄老人的第一句话就是不喜欢《大家》这个名字,因为他认为自己在古典艺术或科学方面都没有涉猎,能够成为“大家”的应该是在20岁之前就已经打下坚实基础的人。而自己只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在做挽救中华传统文化的事。

王世襄在故宫工作期间,曾追回了几千件国宝。他对这样的工作乐此不疲,他说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就像儿时玩儿的一样。后来在三反运动中,他被开除出故宫。即使这样,他依然在做着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挽救中国传统文化。他用了十年的时间著关于中国漆器方面的书,完书后又自费印书,随后发给福建漆器厂,被福建漆器厂当做教科书一样的研读。他说:“不管事情大小,我应尽我的力量做对国家有利益的事。由此我看到了王世襄老人那种坚持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他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总会被世人所承认。后来,他的确成功了,是人终于认识到了他的价值。从他的身上我能够总结出,要做好一件事所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至少有这个能力去完成这件事;第二,坚持自己的信念;第三,把握及创造时机。

王世襄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当你有能力做一件事时却没有做,那等于是犯罪。我相信,我会记住这句话,也会做到这一点。

用王世襄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感想:但悟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分析,有所发现,有所会心。

第三篇:王丽茜 读李镇西著作有感

读李镇西著作有感

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王丽茜

近来,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和《做最好的班主任》,受益匪浅。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尤其是他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的耐心教育,更让我望尘莫及。

李老师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6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对于自己的学生,我其实更多的还是爱。但对照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躁,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感,产生了代沟。学生本身有一种压抑感,快乐不起来。我还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扣分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学生有抵触情绪了,那怎么办?突然之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作为老师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职责难道只是每天看着他们,批评他们的错误吗?好像老师与学生之间除了批评就什么也没有了?难道师生之间的感情连几分都不值吗?这种思考给我的冲击力很大,我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长期以来我总是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而批评他们,却很少表扬他们,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们表现不好的一方面了。现在我明白对学生的教

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学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通过读李镇西老师的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现在,读了这些书后,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我努力这样做:首先,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生气有害健康,也解决不了问题!”其次,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和学生交流犯错的原因,换个角度把自己当做孩子;想想自己小时侯的犯错经历和当时的感受。最后,在学生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再趁热打铁真诚、耐心地和他制定改错目标。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得稍微讲点技巧:“你今天的态度很真诚,我非常感动,如果你能让我看到实际行动,我一定要在全班表扬你!”“以后,你觉得自己该怎样做,才不辜负老师对你的信任呢?”“那我们一言为定!如果你有时忘记了,需不需要我提醒呢?”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学生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学生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次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学生一点宽容吧!让我们用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第四篇:读魏书生教育著作有感-王凌云

读魏书生教育著作有感

——十二中

王凌云

在特岗岗前培训时就听师范专业的同事经常讲到教育名家魏书生,听着他们介绍魏书生丰富而又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我真的是感到佩服、羡慕又向往。参加工作后,我陆续阅读了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向魏书生学什么》等书籍,并且我一直关注《湖北教育》《成才》《黄陂教育》等教育刊物上与魏书生有关的文章,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觉得学习到很多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这令我感到充实而快乐。下面就谈一下我学习之后的感想。

第一,班主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魏书生先生认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说:“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他进一步指出:“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服务不仅关系到一种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找到事业的基点,不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基本手段,也不是简单从事知识传播的过程,而是为了一个人如何从自然过渡到社会,所有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丰满精神、懂的规则的具有生活能力的人。这里的服务不能简单等同与服务行业的服务行为,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一种物质交易而所产生的单纯的服务,教育中的服务观点是要让教师眼里有学生,而不仅是成绩的排列和作业的堆积,学生必须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独立的人。那么所谓的服务就是在处处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而从事有目的的培养。

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那班主任首先应表明这一观点,告诉学生在这群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而已,这样说更应这样做。班级大事大家拿主意,然后集体作决定,切不可专制独裁,为追求一种所谓的威严而失去人心。比如班规的制定,大家出谋划策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严格执行。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班干部或班主任是执行者。这样一来,谁也不愿去违反自己作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慢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形成。

第二,班主任应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更应重视差生。

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当教师的一定要善于发现后进学生心灵深处藏着的那个先进的自我,发现打架学生脑子背后躲着的那个不想打架的自我,发现自私学生偶尔表现出的关心别人的自我。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

魏书生在谈到转变差生问题时有六字秘诀:尊重、关心、感化。他提出的理念是发展学生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抑制淘气的细胞。他说对待差生千万不要总提醒他“差”的那根神经,要想办法发现差生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要想办法找出他的优点。人人内心深处都有真善美的一面,要学会从正面去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真善美,守住自己的真善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后进生也可能有几点长处,有的长处还是优秀学生所不具备的,老师正确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发现后进生的长处。魏书生说:“只有找到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助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他还说过:差生的内心世界也有日月星辰,所谓的差生其实也有和优生一样的内在潜质。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要力求在批评学生的同进表扬学生,在指出他的一点不足时指出他和这一点不足相对立的长处。这样做绝不是怕学生不高兴,怕学生不接受批评,而是这样做符合学生实际。批评孩子时,想一想糖衣良药,想一想让自己的忠言顺耳,想一想在指出他的一点不足之前,能不能先指出他的一点长处。对过多责备孩子的家长,要跟他们谈谈孩子在学校表现好的方面,找孩子的优点,劝家长在批评孩子的同时,肯定孩子几条优点,这样孩子愿听,用优点战胜缺点,取胜的希望也大。

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的心灵。因而

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第三,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魏书生说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我认为完善的人性就是每个人既有低层次的需要——衣、食、住、行,也有高层次的需要——劳动、学习、创造、亲情、友情、爱情、责任感、义务感,直到具有最高层次的需要,追求人类的理想社会。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界,因此每个人心灵世界中既有人性的成份也有兽性的因素。猿终于进化为人这一事实,又决定了人一定离至善至美的人性社会越来越近。教师的责任就在顺乎这一趋势,发展学生的人性。做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作的那部分人性。即使对这些需要不那么强烈的同学,我们也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不管这种需要多么难找寻,有的甚至压迫为潜意识,也要叮嘱自己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中,历尽曲折,也要把这种需要找寻出来。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四、增强管理意识使班级更上一个台阶。

魏书生重视效率约束自己,效率管理班级及学科教学,效率管理学校。他做每件事情都要事前想好此事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最切合实际,节省时间,效率最高。他对学生说:“假如我们学生都懂得劳动前分析一下劳动产生的效率如何再做,就知道计算时间的利用率,做到四点:一减少犹豫时间,明确任务;二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三利用生物钟的规律;四定计划做总结。全校教职工通过民主讨论后,制定出分门别类的各项计划、各种职责,然后把这些规章制度公布于众,让大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

成自己的任务,进一步提高效率。

1、完善班干部队伍。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加入了新鲜血液,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明确班级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环境。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努力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在适当的范围内放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做到事事有总结。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这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

3、开好班会。

第五、有细心,有耐心,有爱心——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工作中遇到不利环境和问题时主观努力解决是关键。魏老师说得好:“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读过魏老师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由此我也深深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由此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班主任的言行有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让学生钦佩,又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细心,洞察一切,先做后说:首先,班主任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身先士卒,如发现玻璃没擦干净,我先把抹布要过来,然后去擦,一直到擦干净为止,再如,地面有杂物时,我会亲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班主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成效是无穷大的。身教重于言教,我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2、有耐心,班主任必须有百分之两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差生的转变工作,要准备打持久战。

3、有爱心: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

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读教育著作有感

读教育著作有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这句名言当我读它的时候,不自觉自己就拥有了一种读书的欲望。书籍能给你巨大的力量。不读书的人是不会有进步的,我们要在书籍中汲取知识。读最基本的书,从头学起。选来选去,我选择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本月,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虽然这些文章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是至今我觉得仍有指导意义。我的体会是: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

所谓教育,我认为就是“替学生定个方向,使他们对准方向,充分发挥他们的可能性。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我们的传统教育也好,现行的素质教育也好,都是面对学生的未来人生,要我们这群教师“着眼学生整体人生和终身受用,培养能够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

他说:要养成某种好习惯,就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免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他进而指出,”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读了叶圣陶先生的著作之后,自己反思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一些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把德育也紧紧看作是有关知识传授的过程。德育却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而我们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各有分工,任务是很明确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这只能渗透而且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每一位教师、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从多角度总结丰富的经验,使我们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认识。

也许,我永远成不了一个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只能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但为了一班一班学生的“人生”,也为了我的教育人生能出点彩色,我要坚持自觉修炼多读书、读好书的各种素养,提升自己,要让我的教育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教师:胡苗苗 2012年2月24日

下载读王世襄著作有感[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王世襄著作有感[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史铁生著作有感(合集)

    读史铁生著作有感 《说死说活》探讨人生的意义,谈论生死的界定,谈论人生的价值 《给盲童朋友》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

    读李镇西著作有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突泉三中 张志辉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作为教师的我们读书就是学习,充实自己,在书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

    读毛泽东著作有感

    、《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著作,激情满怀,感触 今重读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万千。 当今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商品社会,曾有一个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叫得少了、叫......

    读魏书生教育著作有感

    读魏书生教育著作有感 ——我与我的书论文 在师范读书的时候就听上《教育学》的黄老师经常讲到教育名家魏书生,听着老师介绍魏书生丰富而又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我真的是感到佩......

    读李希贵著作有感

    读李希贵的《放弃百分之百》有感 在育人工作的第一线,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理论,实施新课改,学习专家的理论,学习名教师,名校长的著作,使每一个教师与时俱进。通过读李希贵......

    读《俗世奇人》有感

    不平凡的凡人 ——读《俗世奇人》有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各行业的佼佼者,对自已的职业了如指掌;有这样一群人;心不高,气不傲,却骨气犹存;也有这样一群人,每日漫步于百姓之间,不食......

    读《俗世奇人》有感

    《俗世奇人》这本书是我偶然读到的,在这里,集市大街可能胜过皇宫内院;在这里,大内御医可能自叹不如游方郎中;在这里凡夫俗子却有不同的境遇。读过之后,心中不再是唯一的敬佩,而是对......

    读《世有桃花》有感

    看这书是因为我曾经读过她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虽然安意如的书大多抄袭严重,但是当时不妨碍这本书让我对古代诗词产生了懵懂的好感。而桃花,又是我很喜欢的花之一,所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