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含5篇)

时间:2019-05-12 08:3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篇:2014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1月6日在宣城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宣城市市长 韩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克服诸多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五年并进”、“五城同创”为抓手,立足“干”、突出“抢”、抓好“实”,稳中求进、有效作为,实现了经济稳健增长、社会稳定和谐、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初步预测,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同比增长11.5%左右。财政收入157.8亿元,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1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970亿元,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增长14.5%左右。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30元,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达10350元,增长14.5%左右。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

过去的一年,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市经济指标增幅有所回落,但总体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好于去年位次的态势,绝大部分指标实现了争先进位。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五个年”活动,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年”深入开展。全市新签项目900个,其中与央企合作项目16个、知名民企合作项目82个。亿元以上项目到位省外资金590亿元,居全省第3位。实际利用外资5.3亿美元,增长20%。加强市本级招商力量,项目质量稳步提高。全市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46个、10亿元以上15个。新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占比达4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新签项目单体平均规模1.5亿元,创历史新高。“项目推进年”有力有效。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45个,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均超过预定目标。列入省“861”项目184个,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均居全省前列。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514个。累计争取中央和省项目补助资金超8亿元、国外贷款2.4亿美元,其中全国唯一的宣城开发区1.5亿美元世行贷款示范项目启动实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宣城电厂二期、南漪湖风电场一期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工业突破年”成效明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2户,总数达1091户,分别居全省第3和第5位;实现销售产值1450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突破300户。五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62%和16%,分别提高1.8和2.1个百分点。钢铁、铜加工产值占比较“十一五”末下降15个百分点。工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完成投资500亿元,增长24%。494个项目列入省工业投资导向计划。53个亿元以上项目投产。中鼎发动机和郎溪中讯通电子产业园、广德慈兴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企业44家,提前完成省下达的“十二五”计划。“城市建设年”稳步推进。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及彩金湖生态新区、环南漪湖区域总体规划编制,新编、续编和增编规划183项,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实现城市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控规全覆盖。市本级续建和新建项目117个,完成投资152.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及公共项目投资66亿元。续建、新建道路36条,竣工通车9条。宣中新校区建成使用。宛陵湖西湖景区基本建成。期盼多年的图书馆、规划馆、体育馆全面开工建设,主体工程接近完工。合工大宣城校区二期、北门棚户区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宣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楼和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检中心、市国防训练基地、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彩金湖生态新区建设揭开大幕。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城镇化率达48%以上。“交通建设会战年”高速起步。完成建设投资逾72亿元,超过“十一五”交通投资总和。新增高速公路46公里、一级公路61公里,改善国省道180公里、县乡道200公里,公路路况水平由全省靠后进入前五位。宣宁高速、宣狸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宁绩、宁千高速建设加快,宣南铜高速全面复工,溧广高速、宣泾线等一级公路和郎溪、宁国客运枢纽站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任务超额完成。芜申运河宣州段完工,郎溪定埠段进展顺利。合福铁路宣城段站前工程基本完成,26座隧道顺利贯通,三县车站站房建设全面启动。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芜湖至宣城段开工建设。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加强政银企对接,分别与省进出口银行、国开行、徽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行业新增贷款12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新增贷存比位居全省第一。融资性担保机构增资扩股1.7亿元。市国投公司15亿元公司债获得批准。6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或托管。江南化工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努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批准用地面积居全省前列。新建成标准化厂房突破150万平方米。创建国土资源执法和节约集约模范市(县)工作取得成效。加强供需对接、校企对接,缓解企业用工困难。

(二)扎实推进“五城”同创,城乡魅力进一步增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着力点,组织实施“七整治一提升”专项工作,市区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城市文明形象彰显。完成城市道路“白改黑”7条,改造老旧小区230个,清淤截污河道7条,治理背街后巷和主次干道186条,整治集贸市场和菜市场21个,整治小餐饮1158家,新增和改建垃圾中转站7个,机械化清扫率提高15个百分点。市区89台燃煤锅炉改造基本完成。大力整治二手车市场,皖东南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投入使用。强化社会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开放部分单位停车场。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入选中国好人榜7人、安徽好人榜13人,评选宣城好人106人。国家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步伐加快。宁国和绩溪成为全国生态县,泾县入选“中国绿色发展十强县”,郎溪、广德、泾县、旌德创建国家生态县已报环保部,新增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乡镇10个、生态村12个。实行了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和高污染排放机动车区域限行。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取得成效。市区新建城市公园3个,建设和提升6条绿带,新增绿化面积140万平方米,建成园林式单位、小区108家。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城镇10个、村庄26个。新造林18.8万亩,建设森林长廊示范段80.5公里。美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10条示范带建设,顺利完成35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建设任务,整治中心村、自然村223个。绩溪龙川村入选全国首批美丽宜居村庄。农村垃圾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95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试点,42个乡镇、177个村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7万户。城乡水利、电力、通信建设继续加强。水阳江开卡工程主体完工。双桥联圩宋墩排涝站试运行。完成青弋江灌区溪口闸、郎溪中斗闸改造和双桥联圩堤防除险加固一期工程。关庙水库开工建设。6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完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年度任务全部完成。12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顺利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全面展开。电网建设投入7亿元,居全省第5位。建成投产220千伏郎溪梅丰变等5项输变电工程,历经十年的110千伏市区中心变电站建成投运。广德500千伏变电站取得核准。加强“智慧城市”基础网络建设,3G网络实现全覆盖。

(三)扎实推进转型创新,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规划编制完成。第六届中国(宣城)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并荣获“美丽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文化艺术节”称号。新创4A级景区2家、四星级宾馆3家。敬亭山风景区建设管理持续加强。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创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5个、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9家。泾县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郎溪入选中国“十大休闲小城”。国内外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8%和15%。宣纸文化产业园入选全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8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文房四宝产业园建成开园。金融体系继续完善,全面完成农商银行改制,新增金融机构和网点8家。商贸市场持续繁荣,“五位一体”便民服务体系和“新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国购广场全面开业。淘宝网宣城馆、宁国馆成功上线。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具下乡”试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1家,总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发展家庭农场612个,郎溪家庭农场发展方式成为全国五种模式之一。宣州、广德被评为全省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省级6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场2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0%。新建良种茶园1.6万亩。烟叶、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2.3万亩和10万亩。泾县成功创建全省首家“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宣州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认真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收购粮食12万吨。新建市区保障性蔬菜基地1000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首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5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行列。12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5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3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17.6%。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6家。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新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85件,增长30.8%。在全省率先出台《质量发展纲要》。主导、参与制修定国家、行业、省地方标准30项。3户企业获得省质量奖。新增省著名商标26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个、安徽名牌产品15个。园区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宁国开发区成功升格国家级。宣城、广德开发区成为全省产城一体化试点园区。宣州、郎溪、广德开发区扩区获批。宣州、宁国开发区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广德开发区获批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港口生态工业园区跻身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双桥物流园区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新注册私营企业2843户、个体工商户15150户。9家企业进入全省民企百强。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6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产业集群专业镇5个。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宣城成为全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广德成为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在全省率先试行地票交易制度,率先开展森林保险试点。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郎溪、广德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宁国试行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四)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发展合力进一步增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1%;投入28.2亿元,完成省定33项民生工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城镇新增就业5.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5%。超额完成五项社会保险年度任务。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1319套,基本建成10675套,竣工7193套,建设进度位居全省前列。市本级开工建设安置房8251套,竣工3703套。商品住房价格基本稳定。市社会福利中心建成使用。新改扩建农村敬老院24所。马山生态陵园殡仪馆主体工程完工。文教卫体事业发展加快。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新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9处。泾县黄田古村落整体保护成为全国文物维修保护样板示范工程。绩溪仁里村、宁国胡乐村被列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全省最大的县级博物馆--绩溪博物馆落成开馆。210所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基本实现。宣城职教联盟成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疾病防控、卫生应急等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加强。宣城中心医院被批准为三级综合医院。成功举办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人口计生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出生人口性别比等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慈善福利事业迈出新步伐。统计、民族宗教、物价、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档案、地方志、扶贫开发、防震减灾、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继续加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推进社区“三化”建设,城市社区全部实现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成立市行政调解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六五”普法、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强化。郎溪、绩溪被评为全省司法所建设示范县。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开始实施。积极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活动,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化解。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打非治违”行动,关闭非煤矿山25座,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35.2%。6个县市成为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加强。建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工作不断提升,连续三届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驻宣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抗灾救灾、服务地方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扎实推进自身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依法行政。修订出台市政府工作规则,坚持市政府全体会、常务会、市长工作例会和规委会、土委会、重点项目评委会等制度,促进民主科学决策。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办理人代会议案和人大代表建议64件、政协委员提案和建议182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开通宣城政务微博,新闻发布和网络政民互动常态化。优化政务服务。实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73.1%,办理时限缩短65.2%。民主考评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继续深化,行政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配套出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三进三解三推动”和“进百家企业、解千个难题”等活动。完善推进机制。加强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分层分级调度、项目督查考核、联点共建等制度,实行制表上墙、挂图作战。健全征迁拆违工作机制,全面推开征迁拆违工作。强化应急处置。及时出台保龙头、保企业、保重点的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禽流感疫情冲击,促进了家禽业稳定发展。快速应对、有效抗击两次洪涝灾害,扎实推进灾民生活安置、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发动、科学应对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旱灾,有力保障了群众生活生产。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三十条规定”,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三公经费”下降18.2%。强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管,对497个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预算审核和决算审计,节约资金3亿元。市招投标中心荣获“全国建筑市场与招投标行业先进单位”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宣部队、武警和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宣城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意愿下降,部分指标和项目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落后、“大、优、高”项目缺乏等问题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进一步凸显;市本级总量不大、辐射力不强的状况依然存在;资源环境、生产要素约束偏紧,污染治理难度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和债务压力加大,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有待更好地解决;影响和谐稳定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少;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四风”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找准症结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早日化解。

二、201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宏观政策将趋于稳定,经济升级、转型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经济增长将在适度区间运行。我市加入南京都市圈后,对接长三角更为直接紧密,皖江城市带等战略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面对国际国内经济调整升级、增长换档调速的新态势,我们要认清仍可作为的宏观大势,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奋发有为,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弘扬改革创新主旋律,把握“好为标准,快字当先”工作要求和“11331”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六年并进、六城同创”活动,确保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为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建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确保完成省定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提质提效年”和“招商合作年”为抓手,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

大力推进项目提质提效。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市场动向,围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等领域,深入谋划和引进实施一批“大、优、高”项目,力求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盘子”。落实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预期亩均税收等要求,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坚持重点项目分级分类调度和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等制度,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列入省“861”项目数增长10%以上,投资计划完成比率居全省前列;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00个,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

不断提高招商合作水平。创新招商理念,优化招商方式,紧盯国内外500强、全球跨国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与港澳台等地区经贸交流,深化与央企和知名民企合作。优化、完善专业招商机构和招商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市场化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与全民招商的有效结合。强化信息摸排、跟踪、反馈和处置,制定“一对一”招商方案,开展“点对点”招商,确保重要信息不放过、重大机遇不错过。力争引进重大项目50个以上,其中到位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到位省外资金增长1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科学构建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项目准入标准,完善项目评审制度,引导项目合理布局,加快符合要求项目的落地进度,提高资金到位率和产业集中度。

努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强化用地保障。坚持争取增量和盘活存量并重,力争报批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上年水平,进一步盘活批而未用和低效、闲置用地。加强标准化厂房建设和管理,着力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开展国土资源执法和节约集约模范市(县)创建活动。全面推行地票交易制度。强力推进征迁工作,努力让土地等项目。强化融资保障。有效利用金融工具,大力推进政银企合作,做大做强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优化投放结构,力争新增贷款135亿元。加强企业上市、中小企业债券和股权、商标专用权质押等融资工作,发行市国投公司二期债券,力争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私募债发行有较大进展,3-5家企业在“新三板”和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完成直接融资30亿元。

(二)以新型工业化和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扎实开展“工业突破年”活动。以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开发区为龙头,加大工业投入,加强产业集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突出装备制造、新材料和食品医药产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择优确定一批终端产品,强化产业增链、补链。培育壮大企业群体。实施重点企业培育“136151”计划,力争培育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户、超50亿元3户、超20亿元6户,力争100家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着力培育50户专精特新企业和100户成长型企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重点建设100户“智慧企业”、8户“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2个“智慧园区”。加强开发区建设。进一步创新创优开发区体制机制,激发发展动力。坚持发挥开发区产业集聚、招商承接功能,促进要素、项目集中。加快推进宣城开发区世行贷款基础设施、中鼎发动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新签项目100个、开工50个、竣工投产30个。研究增强开发区综合优势的措施办法,加快县市区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宣城、广德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扩大工业有效投入。确保工业投资增长18%。实施重点项目“三百”计划,新开工、投产、达产项目各100个。市工业投资公司进入实体运作。强化企业帮扶。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帮扶措施,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开通96871企业服务热线,建立“企业服务日制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发挥宣城职教联盟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订单”模式,提高培训实效。开展与皖北等劳务输出地的对接,拓展劳动力来源。

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扎实开展“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活动,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增长18%。设立文化旅游发展引导资金,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一批文房四宝城市品牌提升、古建筑古遗址保护利用、休闲养生乡村旅游的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六个集聚区”。继续推进市本级旅游项目“6521”工程,启动敬亭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开展金梅岭、太极洞、大桃花潭、宣酒文化博览园等景区5A创建工作。加快宣州昆山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郎溪中华茶博园、广德卢湖竹海休闲度假区、宁国青龙湾、绩溪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旌德东黄山国际灵芝养生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创新营销方式,开展全域一体化营销,打造“山水诗乡、多彩宣城”城市形象品牌,创建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推进文教创意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有项目进度,招商新入驻一批项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修订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区、城市特色街区和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物流公路港。推进双桥物流园区健康发展,完善道路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羽绒产业园、农机市场等项目,加强错位引导,合理引入新项目。全面启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进菜市场、农贸市场的新建和改造。加强“新网工程”建设,改造提升日用消费品、农资等六大经营服务网络体系。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金融集聚区。引进2家以上金融机构,力争宣州、广德村镇银行开业,推进旌德村镇银行组建。促进农商行加快发展。提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水平。加强金融生态县创建。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壮大淘宝网宣城馆、宁国馆等主体,努力打造电子商务、实体商贸、物流配送相融合的电商产业集聚园区。举行首届工业品暨消费品展示展销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健康养老、信息服务等产业。

壮大提升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出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争创1-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家以上,争创省级示范社7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0家、市级100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新增流转面积18万亩。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30个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5%。积极开展“三品”认证,争创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5个以上。健全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市检验检测中心建成运行。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推进农超、农批对接和农业物联网建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稳定粮食生产。重点培育畜禽、蔬菜、水产、林特产品等优势产业基地。实施茶产业提升计划,新改建茶园2万亩,建成标准化茶园1万亩以上,重点培育2-3户省级茶叶龙头企业。新增烟叶种植面积3万亩,力争收购总量突破50万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成示范点10个。推进道地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新建1000亩市区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以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全面放开县城以下户籍和有序放开市区户籍的办法,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切实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扩大建成区人口规模。逐步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加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布局。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规划项目编研工作,强化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11134”工程,促进中心城市和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推进市区一体化建设,加快市本级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扎实开展宣城、广德开发区产城一体试点。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区域优化,积极培育县级中等城市。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县域承载能力,壮大县域经济。加快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和中心镇发展。坚持错位发展、传承文化、突出特色,加快培育一批美丽城、镇、村。

提升中心城区建设管理水平。着力“补功能、提品位、优环境”,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年”活动,打造山水相依、人文相伴、生态相连、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推进中心城区178个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50亿元。完善城市路网,续建和新改建城市道路79条。加快合工大宣城校区二期、市国防训练基地、北门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实施老旧小区和背街后巷综合整治、河道清淤截污等工程。启动宛溪河综合整治二期及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宝城路改造、水阳江大道闭合段工程建设。完善市区消防站布局,规划建设宣城开发区、宣州开发区和城东消防站。加快推进彩金湖生态新区建设,争取建成关庙水库,开工建设文景路、创业路、圣俞路、安置区和市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加快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数字城管”二期项目。进一步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管执法重心下移。实施市本级存量违法建设三年拆除行动。加大垃圾消纳和“牛皮癣”、渣土、噪音等城市痼疾治理力度,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健全文明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继续开展“交通建设会战年”活动。确保完成投资80亿元,加快构建“市县一小时”、“县乡半小时”交通圈。确保宁绩高速年内完工,加快宁千、溧广、宣南铜高速建设,开工建设宣狸、广宁高速和广德至祠山岗一级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宣泾线等10个国省干线一级公路续建工程。实施100公里以上国省道路面改善。完成芜申运河定埠段航道疏浚和港口工程,启动水阳江航道和宣州综合码头建设。加快宣城、郎溪、宁国等客运枢纽站建设。配合完成合福铁路宣城段建设扫尾和商合杭铁路前期工作。做好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征迁和服务工作。开工建设杭黄铁路和宣城火车站站场。力争开工建设芜宣机场。

加快建设美好乡村。完成县市区村庄布点规划,加强中心村规划建设,完成57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建设美好乡村示范带。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三线四边”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四治理一提升”行动。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健全垃圾处理全覆盖长效机制,实现减量化、市场化、常态化。

确保国家生态市等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技术评估,郎溪、广德、泾县和旌德创成国家生态县,支持宁国、绩溪开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创成省级森林城市2个、城镇18个、示范村庄30个。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新造林13.65万亩,建设森林长廊示范段60公里。全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年内基本达到创建标准。加快市区植物园、九曲公园、明镜湖公园、麒麟山公园及清溪河景观带建设。推进绿化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强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和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防治大气污染,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等治理。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大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继续开展环保绿剑行动,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加强南漪湖周边环境保护和控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节水和清洁生产。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加强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水阳江开卡、三板闸、双桥联圩城市规划区堤防除险加固等工程。开工建设城东联圩宛溪河治理二期、敬亭圩除险加固工程。力争开工青弋江治理、双塘排涝站项目。启动青弋江引水入城、水阳江拦河筑坝、城市内河整治三大工程。推进青弋江灌区、港口湾水库灌区和牛岭、郎源、汤村、扬溪源、粮长门、凤凰山、万家、浣溪等水库建设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以“八小”工程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加强河道采砂整治与管理。积极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机制创新。续建、新建18个110千伏以上主电网项目,继续加强配电网和农网改造,力争完成投资比上年翻一番。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动光纤入户工程,开通4G网络。启动市级政务云计算中心和党政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力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成效。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市县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继续支持广德“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创新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做好“营改增”扩围试点。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进程,完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运作制度,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工作。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支持宣州、广德省级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郎溪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巩固和完善基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有序疏导民生和资源价格矛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打造创新平台,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组建皖江禽产业研究院。加快宣城开发区科技园等孵化器建设,加快引进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和项目。加强与合工大等高校院所合作,确保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果。加强创新主体建设,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0个,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能力,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30%以上。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0件、安徽名牌产品10个、省卓越绩效奖5个以上。加强国家级、省级农业和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着力引进和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及高级技师。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落实国家、省支持政策,进一步放宽经营条件、降低门槛,促进全民创业,力争1000户“个转企”。积极争创省创业型城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集体资本融合。大力倡导尊重创业、尊重劳动、尊重企业家的风尚,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和支持创业者、褒扬成功者、宽容失误者的社会氛围。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对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建设与发展。积极对接、利用上海自贸区,主动承接产业和服务辐射。打造“宣城出口基地”品牌,实施外贸“双百”工程,重点扶持100户年进出口额超300万美元企业,培育100户新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加大国外技术、管理、资金、人才、团队等引进力度,强化与国际市场对接。力争宣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国外资源。

(五)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竭力保障改善民生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继续完善社保制度,强化基金扩面征缴,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加快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养老服务和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等养老保障工作。强化城乡低保、农村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启动市救助管理站建设。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584套,市本级开工安置房4100套、竣工交付6000套。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完善提取、使用、监管机制。认真办好面向社会征集的10件民生实事。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确保市图书馆、规划馆、体育馆建成。继续推进村级文化广场、农民文化乐园和重点示范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完成20个乡镇、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申创中国书法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加强“非遗”申报工作。加强皖南花鼓戏等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启动市博物馆新馆、中国文房四宝博物馆、美术馆“三馆合一”建设工程。开展“百场文艺下基层”和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市区中小学建设与发展,取消重点班、限制大班额,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成235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推进宣城中学打造皖南名校工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保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竣工。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力争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处置。建成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继续深化人口计生“村为主”工作机制,加强城市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网格化管理,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确保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继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和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加快马山生态陵园和烈士陵园建设。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推进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项目。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物价、防震减灾、档案、地方志、烟草等工作,推动妇女、儿童、老龄和红十字、慈善福利事业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十大体系”建设。深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社区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健全群众工作网络,推动“信、访、网、电”一体化。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代理、社情分析研判等机制,完善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制度,开展争创全省社区矫正示范县活动,进一步强化安置帮教工作,实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与信访工作协调联动,及时有效防范和化解争议纠纷。扩大“六五”普法覆盖面,积极争创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城市(县)和示范基地。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活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进信访积案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重视媒体、网络在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教育引导群众中的作用,增强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

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加大“打非治违”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国家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完善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防范和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平安宣城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六)以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为重点,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创造,创新政府管理,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做到少审批、少收费,实现高度透明、高效服务。接好中央、省下放的审批事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再精简10%。推行网上审批和“一表制”、“一费清”,完善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制度,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加强网络政民互动、市长热线和政务微博发布工作。完善新闻发布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帮办服务,完善乡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严格落实分管责任制、牵头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效能建设明察暗访和电子监察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听取意见、听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等制度。强化决策执行监督,完善决策实施后评估和纠错制度。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高人代会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实行市政府负责同志领衔办理议案和重要提案制度。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整合执法主体,推进综合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认真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加强政务督查督办、行政监察和投诉受理工作,强化行政问责,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尽责,做到令行禁止,严肃查处违反规定、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始终坚持务实勤政,做到知实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加强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加强对重点工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标后监管和工程量变更管理,继续加大对政府性资金使用情况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和顶风违纪的典型,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推进市直30家单位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把有限的公共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巩固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成果,实施公务用车改革。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奋勇当先时不我待。加快宣城发展,重任在肩;做好政府工作,责任巨大。让我们在中共宣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弘扬“千锤百炼、精雕细作、刚柔相济、百折无损”的当代宣城干部精神,坚定信心、进取作为,开拓创新、务实笃行,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宣城篇章!

第二篇:宣城市历史文化背景

安徽宣城历史文化背景

目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宣城概况 历史沿革 民间习俗 地方戏曲 民间歌舞 传统工艺 徽菜文化 诗歌文化 名人文化 书画文化

十一、红色文化

十二、佛教文化

十三、古建筑文化

十四、名优特产

一、宣城概况

宣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元封二年(前109)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路所在地,范晔、谢脁、沈括、文天祥等先后任宣城太守。宣城也是诗人梅尧臣、数学家梅文鼎、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徽墨名家胡开文、学者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书画家吴作人的故乡。宣城境内国家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众多的人文遗迹,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的赞辞,更因谢脁、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咏,而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所辖绩溪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徽文化的核心区,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截至2012 年底,宣城市博物馆,纪念馆9 个;宣城市图书馆7 个;宣城市文化馆7 个。87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后全部免费开放,结合当地特色组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宣州区文昌镇综合文化站举办“五月五庆端午龙舟赛”、郎溪县梅渚镇综合文化站举办民间节会,开展跳五猖、小马灯等非遗节目演出,深受基层农民群众欢迎与喜爱。

截至2012 年底,宣城市有文物点2392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9 处,含广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 处,不含广德,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7 处。宣城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 座,绩溪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 座,宣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3 处,水东镇、查济村、江村,中国传统村落4 处,查济村、黄田村、江村、龙川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13 处,泾县桃花潭镇、黄田村,广德县甘溪村、宣州区小胡村、郎溪县梅渚镇、姚村,绩溪县龙川村、湖村、磡头村、上庄村、冯村、石家村,宁国市胡乐镇。2012 年,争取国家和省级文物维修专项经费390 万元,争取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经费703 万元。

截至2012 年底,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 个门类,916 个项目。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4 个,宣纸、徽墨、宣笔制作技艺、皖南花鼓戏;省级名录30个;市级87 个。国家级徽文化保护试验区1 个,绩溪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 个,郎溪县梅渚镇、绩溪县伏岭镇。“非遗”专题博物馆、传习所7 个,宣酒文化博物馆、绩溪三雕博物馆、泾县中国宣纸博物馆、绩溪徽墨传习所、徽菜传习所、郎溪民俗文化馆、五猖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 人;省级传承人36 人。

二、历史沿革

宣城一带在商周时就有了古代文明,根据出土的古代石器和陶器,这里应属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扩张区。春秋时期,吴国兴起统治东南一带。越灭吴,楚灭越,吴越楚三国相继统治宣城一带。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宣城一带属鄣郡地。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丹阳郡,郡治宛陵(今宣州区)。西晋太康二年(281)析丹阳郡置宣城郡,治宛陵,隶扬州。此后宣城在大部分时间内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隋初废郡,改南豫州(南北朝时期侨置州,后期州治宣城)为宣州,不久又改称宣城郡。唐初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南宋乾道二年(1166),宣州改为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宁国府为宁国路,后更名为宁安府、宣城府、宣州府。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占领宣城后,复称宁国府,直至清末。民国元年(1912)废道州府,省直辖县。民国21年春设宣城首席县长,11月设行政督察区,宣城为第九区,署治宣城,抗日战争期间移驻泾县。民国29年第九区改 为第六区,抗战胜利后,署治移驻芜湖。

1949年5月,成立宣城专区,公署驻宣城,辖宣城、郎溪、广德、泾县、宁国5县和宣城市(析宣城县城关镇置,后于1950年3月撤销)。1950年6月,宣城专区、芜当专区合并为宣城专区,专员公署驻宣城,辖宣城、郎溪、广德、泾县、南陵、宁国、当涂7县。1952年1月,宣城专区撤销,辖县并入新成立的芜湖专区(1971年改称芜湖地区)。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1982年4月,地区行政公署移驻宣城。1983年6月,南陵、繁昌、青阳县和九华山管理处划属芜湖市,当涂县划归马鞍山市,宣城地区辖宣城、郎溪、广德、宁国、泾县5县。1987年,宣城县撤县建宣州市,1988年1月,绩溪、旌德2县正式划归宣城地区管辖,至此,宣城地区共辖6县1市: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和宣州市。1997年3月,国务院撤销宁国县建制,设立宁国市,为省辖县级市,由宣城地区代管。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省政府7月5日通知)撤销宣城地区、设立地级宣城市,原县级宣州市撤销,设立宣州区。2001年1月,宣城市正式成立。自此,宣城市辖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和宣州区,代管省辖县级宁国市。

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自古诗人地”。历史上范晔、谢脁、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继来此寓居、游览、歌咏,其中,李白7次来宣城游历,观赏江山美景,赋诗抒情,现存诗篇达43首。范晔任宣城太守期间,撰成了《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宣城还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是梅尧臣、梅文鼎、胡雪岩、胡开文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培育了胡适、王稼祥等曾影响或左右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进程的出类拔萃人物,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先驱恽代英、肖楚女等在此战斗过,向阳、王金林等一大批先烈为革命为人民在宣城洒下了他们的鲜血,成为永远的丰碑。

三、民间习俗

庙会 各县市区均有庙会。广德祠山庙会规模最大。相传张渤是东汉时故鄣县的治水英雄。传说他曾化作猪神拱山,引太湖水灌溉广德山田。他死后,老百姓在广德县横山为他建庙祭祀,历代供奉。唐朝天宝年间,唐明皇念张渤治水有功,封其为水部员外郎,并封横山为祠山,使得祠山庙香火日盛。后来,朱元璋兵败广德,曾避难祠山庙,躲过追杀,于是加封张渤为“广德灵佑崇德祠大帝”,并诏布江南诸县遍造祠山庙,大加祭祀。在其农历二月初八生日前后三天举办的祠山庙会,成为民间节日,流行于苏浙皖3省交界一带,甚为隆重。郎溪县庙会资源丰富,既有千百年历史的梅渚镇传统庙会,又有与九华山地藏菩萨诞日同一天举行的石佛山庙会,其规模与形式,在当地都颇具影响。绩溪原属古徽州,民间风俗具有“徽文化”的代表特征。该县仁里村“花朝庙会”规模盛大,热闹非常。此外,各地还有观音会、土地会等各种形式的庙会。近年来,庙会活动均由早期的以祭祀神灵与展示民风民俗等游乐为主,转向以集会游览、庙市交易和商品交流为主的庙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商业、旅游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放荷灯 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千年古镇水东都传承着一个古老的民俗活动——水阳江边放荷灯。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唐朝末年,皇帝来到江南,在乘船过水阳江时,忽然江水翻涌,一条恶龙正在兴风作浪,船上众人大声呼救。岸边一位16岁的劈柴少年杨泗见状,立即奋不顾身地跳入江中,挥斧与恶龙搏斗。最终恶龙被诛,船上的人得救了,但是杨泗却因伤重沉入江底。后来皇帝追封杨泗为将军,并建庙立像,在农历六月初六杨泗生日这一天隆重纪念他。乡亲们也在这天晚上用彩纸扎成荷花型蜡芯灯,满江彩灯顺水漂流,满天焰火绽放。

跳五猖 在郎溪县定埠、钟桥、梅渚等乡镇极为流行,而定埠镇的“跳五猖”最为出名。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庙会日,定埠镇都要表演规模盛大的古典民间舞蹈“跳五猖”,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表演中敲锣打鼓,长唢呐响彻云霄。五猖神各执双刀,上下飞舞地表演。据考,始于西周的 “跳五猖”,是在古代神灵出巡、祭祀的基础上衍变而成的一种古典民间舞蹈。所谓“五猖”,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五方神灵,也称五方帝君。传说这五路神各自司护一方平安清泰职责。旧时还要在道路要冲地带盖有五神庙,庙内供奉着泥塑金身或木雕面具的五猖神位。五猖是青、赤、黄、白、黑五样面孔,个个威严狰狞,令人胆寒。古人缺乏科学知识,迷信人间凶祸灾难,乃妖魔兴邪,鬼魅作祟,在路上塑造了五猖神像,妖魔鬼怪就不敢入侵为害。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安苗节 为绩溪地区在“芒种”节气之后,水稻栽插完毕时,由村中长老、士绅择定一个“龙”(辰)日或“虎”(寅)日举行。是日辰,在村前场坦或河滩设祭坛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下午日头西斜在村中巡田,旌旗开道。安苗节期间绩溪县汪村、余村等奉先祖汪华神像,抬着篾扎纸糊的汪公老爷到田间巡游,别称“汪公看稻”。户家以新麦面粉做包果当餐,谚云:“种田种得哭,享个安苗福”。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赛琼碗 是绩溪县为纪念越国公汪华举行花朝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在祠堂中举行。神像前摆着由6只长约8尺、宽4尺拼起来的大案桌,神像边顺次摆着清茶、美酒、糕点、3猪3鸡3鱼。再前是一行行琼碗,排成24行,每行12只,共288盆,都是选用大号描金画彩的景德镇瓷碗。瓷碗中盛着各类土特产、山珍海味为原料烹制的菜肴。全猪、全鸡、全鸭的丹凤朝阳、鱼跃龙门、芙蓉香鸡等佳肴,体现徽菜特色。列展的工艺品和盆景,件件别具匠心。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花车转阁 也称秋千,源于清代嘉庆年间,在绩溪湖村、长安镇、上庄镇广为流传,并成为迎神赛会和节庆盛会传统游艺项目,每年元宵节、中秋节举行活动。“花车”为风车形,用优质杂木制成,以五彩绸带、花朵装饰。车身以6根木柱连接底座与顶篷,两边相对的中柱中段横架木轴承载双杠木转轮。转轮十字四端悬活动彩椅,缚坐俊扮7岁左右的女童。“花车”紧随鼓乐队,巡游时由4壮汉推进花车,同时转动木轮,缓缓前行。女童手捧鲜花端坐椅上唱绩溪民歌、徽戏唱段。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抬阁 农历闰年二月二十九至三月初二,绩溪湖村举行观音会“接观音”时,抬阁是迎神仪仗队中最突出的亮点。抬阁底台用优质杉木制成,四方形,四角以荷花形柱与木条构连成框,四面镶雕花板,台面四周以狮子头柱连镂空花板构成高约15公分的栅栏,通体雕花彩绘,朱漆描金。抬阁左右安装铁环穿插抬杠,由4人抬行。装台由经验丰富的老手担任,根据剧情巧妙造型。抬阁造型有两层与三层之分,角色有两男两女、一男一女、两男一女、两女一男之别,由男女童扮演。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四、地方戏曲

皖南花鼓戏 原名花鼓调,为安徽5大剧种之一。清同治年间,湖北、河南移民大量迁入皖南,带来湖北花鼓调与河南的地方戏曲在民间流传。后这两种民间艺术与皖南民间歌舞融汇,并接受了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粗犷、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乡土色彩的地方剧种。该剧种流行于皖南与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皖南花鼓戏的剧目中,喜剧占多数,尤其是生活小戏的喜剧色彩更浓厚,塑造了各种风趣、勤劳、善良的喜剧人物。传统剧目原有147个,其中大戏43个、小戏104个。解放后,挖掘、整理、汇编成集的有大戏37个、小戏84个。1982年,宣城地区文化局创作小戏《春嫂》到省里汇演,获评全省最好小戏之一;随后在北京向党的十二大代表汇报演出。1987年,皖南花鼓戏《姐妹皇后》在中央和省电视台热播,掀起了皖南花鼓戏的又一次高潮。1990年,创作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新编历史剧《羯鼓惊天》,并受国家民委邀请晋京汇报演出。1996年,新编皖南花鼓戏现代戏《老板娘》获省第六届艺术节一等奖,同年,该戏入选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随着社会发展,受各种现代休闲和娱乐方式的影响,作为特定区域的地方剧种,皖南花鼓戏生存空间受到挤压。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振兴皖南花鼓戏,支持皖南花鼓戏剧团建设,创作编排了《送瓜苗》、《王婆卖瓜》等花鼓戏小戏。2004年,《送瓜苗》荣获第11届曹禺戏剧奖全国小品小戏大赛一等奖。2008年6月,皖南花鼓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两位艺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传承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专门艺术学校挂牌成立。

徽戏 前身是弋阳腔,大约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传入徽州。曲调除徽、昆外,主要乱弹,夹杂皮簧。每逢民间节日,当地都有徽班演戏。久之,村中一些青年与知识人士都学会唱徽戏。清代后期农村出现“吹唱班”,为宗祠祭祀与户家婚嫁喜庆吹打清唱。伏岭“童子班”演员自五、六岁即去看排练,六、七岁上台跑龙套,进而当配角,到十三四岁演技出众的当选主角,过了15岁就不参演了。清末民初,境内徽班演出以徽调为主,夹杂京剧成份。民国16年(1927)前后,巡演境内的徽班有庆春和、柯长春、新彩庆、新阳春等10余个,互竞技艺。1983年10月,全国徽调、皮簧学术研讨会在绩溪召开,当地艺人为会议献演了传统徽剧《龙虎斗》、《八阵图》、《二进宫》等剧目,获得文化部“老树奇花”锦旗。徽戏在绩溪民间繁衍延续不断,至今仍有一批剧本、曲谱、道具、行头存留。民间尚有许多徽剧老艺人,他们自幼学艺,至今尚能自演导演徽剧百余出;平时娱乐传艺,每逢元宵节则登台公演,至今不辍。绩溪“徽戏童子班”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皖南皮影戏 清同治年间,随湖北、河南移民传入境内,流行于宣、郎、广等县及毗邻的苏、浙一带。皖南皮影戏是用处理过的透明牛皮雕刻成人物形象,演出时,由演员在幕后操作,通过灯光显影于幕上。皮影戏人物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雕工比较细致、流畅,着色浑厚沉着,丽而不艳,通体透剔,四肢灵活,使人赏心悦目。唱腔高亢、圆润,韵味独特,加之采用渔鼓筒伴奏,增加了唱腔的音乐魅力。皖南皮影戏以它独特的个性自成体系,自成流派,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传统剧目有《封神榜》、《岳飞传》、《东周列国》、《三国演义》等40余个。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宣城广大农村地区看皮影戏早已成为劳动人民的传统风俗,尤其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五谷丰收的喜庆日子,人们都得搭台唱上几本皮影戏,那种热热闹闹的场面成为宣城地区一大民俗文化景观。

五、民间歌舞

绩溪民歌、民谣 绩溪古属吴越之境,民风习俗淳朴。县民聚族而居,崇尚教育和建祠祭祖,后来,又兴起徽剧和多种形式的演出。族人都将本土的历史文化和鲜活的生活题材,或写成文字剧本予以演出;或编成民歌、民谣予以传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民歌产生于战争年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内容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田歌、情歌、民间小调及器乐曲等,代表作有《苦媳妇》、《送郎》、《探妹》等。民谣有徽商民谣、生活民谣、劳动民谣、时政民谣和儿歌等。代表作有《接小姨》、《回娘家》等。2005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将《月亮起山一盏灯》、《送郎》、《货郎调》、《探妹》、《四季歌》、《蚕上山啰》、《庄稼汉》等7首民歌进行了录制播出,有3首收入央视编辑出版的《民歌•中国》书中。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云梯畲族民歌 居住在宁国云梯畲族人,无论是传统节日、红白喜事时,还是在山间劳动和走亲访友时都要唱民歌,以歌代话,相互对答。畲族人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请歌手对歌,能通宵达旦,甚至三天三夜。民歌曲调优美,歌词多为七字一句,四句一段,也有开关句是三字的,后三句是七字的。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云舞 又称跑云灯,流行在郎溪县姚村乡石佛山周围的几个自然村。由于石佛山庙宇耸立,敬佛香客甚多,且山峰海拔353米,常年云雾缭绕。于是,当地百姓在求雨时,就用竹片和硬纸做成云朵状,有手持云朵片,仰望天空布满的彩云,有手持香盘,跪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喜降大雨时,人们追逐蹦跳,嬉戏舞蹈,便有了云舞的雏形。当地民间艺人从中获得了创作的灵感,经创作加工成为独树一帜的民间舞蹈。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舞狮 俗称“玩狮子”,境内流行较为普遍。常在春节、庆典活动时表演。狮头用木雕漆塑或用桑皮纸糊制,绘彩描金,壮美威武,栩栩如生。狮身以动物皮披脊充作狮毛或以麻丝染彩披脊作狮毛,制成的雄狮威风凛凛。每张狮皮由二人操作,或单狮,或双狮。锣鼓声中,狮子摇头摆尾,蹦蹦跳跳,或窜桌凳,或滚绣球,气氛欢快热烈。结束时,狮子腾空而降,昂首摇尾,绕场欢呼。此时,围观者竞相燃鞭助兴。

舞“犭回” 古时纹川(绩溪伏岭村),相传每年冬季,皆有恶兽肆虐村庄,村人无以安宁。南宁年间,村人为镇恶兽“石狮火虎”行恶,故请法师绘制“犭回”的画图挂在各民宅堂前镇恶驱邪。此后村内人丁平安,六畜兴旺。于是,村人将“犭回”视作吉祥物,后为伏岭的图腾。明朝中叶嘉靖年间,伏岭村人于元宵节舞“犭回”镇邪保安。“犭回”身用麻布制成,类狮,两健男披舞。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火狮舞 “火狮”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源于明代,流行于绩溪岭北。它以篾片扎制,彩纸糊身,形象逼真,狮身内点燃蜡烛,通体明亮。两位舞狮人行鸭步,撑狮身底端的木柄表演。玩狮人持火把,不时地以松香粉向火把喷撒,火焰腾空,“火狮”跃舞,鼓乐铿锵。“火狮”踩着锣鼓点和唢呐奏的曲牌表演各种狮舞动作。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手龙舞 相传南宋中期起源并流传于绩溪。古时,当地农民为纪念晋朝小太子(因战乱隐居绩溪,繁衍子孙,后归朝登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家家包粽子祭祀,农家孩童扎制小龙集聚嬉舞,故称“手龙舞”。“手龙舞”形式独特,风格别具。玩舞时,时而翻滚,时而腾跃,时而盘绕。其场面生动而美观,具有颇高的寓意与观赏性。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六、传统工艺

宣笔制作工艺 笔为文房四宝之“先”,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宣笔是从秦始皇时期产生的。

宣笔选料严格,制作精巧,具有装璜雅致,毛纯耐用,刚柔得中,形成尖、圆、齐、健四德具全的独特风格。从魏晋到唐宋,一直被列为贡品。

一支高级宣笔,选毫尤为精严,主要是根据各种不同的用途来选择兔毛、羊毛、黄狼尾毛、石獾毛、山羊毛、香狸鬃等为毫,从选毫到制成笔,要经过选料、脱脂、水盒、修毛、装套、刻字等6大工序,100多道操作过程而精心加工制成。宣笔具有尖、圆、齐、健“四德”之美,劲、润、长、短“四长”之特色,被历代誉为“千年宣笔、掌上明珠”而弛名中外。宣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几年来,宣笔厂派人请国内许多著名的书画家指导,提出要求,创造一些好笔。有以画鸡出名的画家陈大羽设计的“安吴遗制”笔,采用了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创制的“安吴遗制”的笔法,用鬃为心,羊毛为被,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国画家亚明设计的北尾合毛斗笔,用几种名贵的兽毛组合而制成,具有“锐而健、健而韧”的特点;书画家赖少其设计的“古法胎毫笔”,笔毫用特细特嫩的山羊毛为柱,婴儿胎发为被,具有“圆润耐久”的特殊功效,若以象牙、玉等为管,又可与宣纸,歙砚比寿;当代书法家林散之设计的鹤颈、长颈鹿,是从山羊毛中精选的细、嫩、圆、直、长的细尖锋改的,这种笔写草书最宜。另外还有许多知名的书画家,如刘海粟、李苦禅、赵朴初、肖龙士、黄胄、范曾等用宣笔后,都留下了如意的作品。他们盛赞宣笔“笔妙如神”、“刚柔得中”。

现在宣笔厂所产之笔多达三百余种,选料严格,工艺考究,精益求精,都臻于尖、圆、齐、健的境界。它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

徽墨制作工艺 宋时,有了用松烟与油烟制墨两种方法,制作技艺大有改进。李墨的产地------歙州发展更快,几乎到了“家传户习”的地步。制墨地区从歙州扩及黄山黟州,再发展至整个徽州地区,“徽墨”之名就是这么来的。

徽墨以松烟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它原料,经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防蛀等特点;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美誉。“天下墨业在绩溪”。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有其二——绩溪人汪近圣、胡开文,尤以胡开文名冠海内外,久传不衰。1915年,他的地球墨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并获南京劝业会优质奖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绩溪的几家墨厂,不仅大量生产书画用墨,还恢复了一些优秀的传统产品,如“苍天珍品”、“廷王圭遗法”、“潇湘八景”、“八宝奇珍”、“十二生肖”、“宝剑”、“月精”、“金龟”、“玉蝉墨”、“十八罗汉”等等,都是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存的成套集锦墨。

宣纸制作工艺 宣纸的产生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东汉兴元年(公元105年)是由纸祖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造纸术发展演变而来的。传统的造纸方法有选料、挫捣、洗漂、烘干等工序,宣纸就是继承这些过程的精华而产生的。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宣纸的生产中心是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它生产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为主,配以部分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制成的宣纸按原料分为绵料、皮料、特净三大类,按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罗纹、十刀头等多种 “特种净皮”是宣纸中的精品,具有拉力、韧力强、泼墨性能好等优点,为广大书画家所喜爱。有人赞誉宣纸“薄似蝉翼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一幅幅图画,一章章文字,皆凭宣纸而光耀千秋。

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制作技艺不仅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宣纸制作技艺登上了北京奥运会舞台,向世界展示了宣纸的微妙和神奇。

宣酒纪氏古法小窖酿造技艺 源于唐代纪叟老春酒。唐上元二年(762)纪叟仙逝,李白哀作《哭宣城善酿纪叟》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宋末元初,纪氏传统酿造经验在传统黄酒的基础上发展为烧酒,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酒生产工艺。采用产自江南的优质籼米、糯米、小麦、高粱等为原料,酒体晶莹剔透,酒香醇和清冽。其技艺的核心为小曲培菌、大曲续糟、小窖发酵、香醅串蒸,是我国江南地区一项独特的酿造技艺,也是传统手工酿造的典型代表之一。纪氏古法小窖酿造技艺受到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高月明、高景炎、曾祖训等高度评价,誉之为:宣酒小窖酿造技艺巧夺天工,江南一绝。宣酒小窖酿造技艺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古南丰徽派本坊小缸酿造技艺 中国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迄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在我国大部分一脉相承的黄酒生产酿造技艺中,皖南徽派本坊小缸酿造技艺以其最传统的原生酿造技艺,保留徽派文化的特色。郎溪县南丰镇,耕地、水面、山场资源

充裕,是优质糯稻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当地潘氏继承了徽派本坊小缸酿造技艺,不断吸收结合绍兴及其他地方酿造技艺精华而丰富发展。解放后,这项技艺在当地黄酒厂得到很好的传承和运用。至今,古南丰徽派本坊小缸黄酒酿造技艺趋于成熟、独具特色。古南丰酒业有限公司支柱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认证,自主研发的“发酵型枸杞黄酒”顺利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皖南木雕 起源于版画。初期只是在版画的基础上逐步加深雕刻以增强层次感,到了明代初具规模。皖南木雕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传统手工平凿拉丝法,属皖南木雕中的一种绝技,具有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它是木雕作品成形后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也是皖南木雕区别于其它木雕的最为典型的特征。手工平凿拉丝法以笔代刀,技艺奇特,令人叫绝。皖南木雕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竹编工艺 作为民间特色工艺,旌德三溪竹编远近闻名,小到竹筒筷,大至竹篮、竹筛、竹笠,无一不凝聚着编织者的辛劳和汗水。竹编要经过编织、车花、拼花、穿珠、翻簧等流程,才能最终完成一件精巧的工艺品。

纸塑 由泾县民间艺人张学寅先生创造发明,为安徽一绝。纸塑以废纸浆糊为基本原料,经制胚、初雕、细雕、着色、上光等多道工序逐步形成。

七、徽菜文化

徽菜起源于宣城绩溪,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菜的形成与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徽州地处山区,历少战乱,自唐宋来中原大批移民南迁徽州一带,聚族而居,建祠修谱,形成严密的宗族制度。各族、派均有自己信仰崇拜的偶像,为祀神礼佛,民间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食用供品,最典型的莫过于祭祀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的“赛琼碗”活动了。这一年一度的祭拜活动在集中展示汪氏族人所精心烹制的数百碗供品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代代民间烹饪家。

明代晚期至清代乾隆末年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实力及影响力位居全国10大商帮之首,其足迹几遍天下,徽菜也伴随着徽商的发展,逐渐声名远扬。哪里有徽商,哪里就有徽菜馆。徽州人在全国各地开设徽馆达上千家,仅上海就有140多家,足见其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徽菜经过历代徽厨的辛勤劳动,兼收并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就地取材,选料严谨,巧妙用火,功夫独特,擅长烧炖,浓淡适宜,讲究食补,以食补身,注重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而成为雅俗共赏,南北兼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徽菜的代表莱肴:

徽菜历史上有五六百个品种,经过挑选巩固和创新,目前确定的有120多个新老品种。其最有代表性的莱肴有:

火腿炖甲鱼 以徽州山区特有的“沙地马蹄鳖”为主料,火腿及火腿骨等为佐料。菜成后汤色清醇,肉烂香浓,裙边滑润,无腥味。

红烧果子狸 以栖息山中的果子狸为主料,佐以净梨等原料,红烧成菜后,菜色金黄,汤汁稠亮,狸肉细烂浓香,味鲜甜带有微咸,是冬季时菜中的珍品。

黄山炖鸽 以鸽子为主料,佐以黄山特产山药,置砂锅中用炭火炖成。其汤色清白,鸽肉酥烂,山药鲜香,原味不失。

清蒸石鸡 以山涧石鸡为主料,佐以徽州山区特产香菇。成菜汤清见底,肉嫩味鲜。因盖碗清蒸,原汁原味不散,香郁诱人。

腌鲜鳜鱼 以淡盐水腌制的鲜鳜鱼为主料,佐以猪五花肉、山笋等。莱成后入口肉嫩白鲜美,为徽州著名的传统风味。

香菇盒 以两只大香菇相合,间夹猪瘦肉等佐料制成。整齐地排列盘中,型色悦目,入口芳香。

问政山笋 择著名的歙县问政山竹笋煮后,浇以麻油等佐料制成。笋色玉白,清香脆嫩,鲜甜微酸。

双爆串飞 以山鸡和野鸭脯肉为主料,以青豆、鸡蛋清作佐料,用民间特有的方法制成。菜白绿相间,形如麻花,肉鲜嫩,略带葱、姜和花椒香味。

虎皮毛豆腐 以屯溪、休宁一带的特产毛豆腐为主料,配以辣椒酱等佐料烧成。呈黄色虎皮条纹,鲜醇爽口,芳香诱人,有开胃作用,是徽州特殊风味菜肴。

香菇板栗 以山区特产香菇、板栗制成,呈黄褐色,两色分明,酥香脆嫩,清鲜爽口。

杨梅丸子 以肉、蛋和杨梅汁制成,呈玫瑰红色,入口香甜带酸,形、味皆如真杨梅,是徽州的民间菜肴。

凤炖牡丹 以整鸡代凤,猪肚切成牡丹花,火腿片作花蕊,用木炭火细炖。成莱造型美观,汤浓如乳,肉烂肥鲜,是体现徽州山乡特色的一道大菜。

双脆锅巴 以猪肚头和鸭肫为主料,调以香菇、笋、火腿片,用鸡汤做成汤汁,浇在刚起锅的油炸锅巴上,锅巴酥松中透出清香,其味格外鲜美,俗称“平地一声雷”。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双脆锅巴后赞不绝口。

徽州圆子 以生、熟猪肥膘肉和炒米、鸡蛋、白糖为主料,配以蜜枣、青梅、金桔等,炸成金黄色圆子,浇以汤料。圆子外观金黄,表皮酥脆,馅心味甜香浓,是徽州传统风味菜。

此外,还有“蛏干烧肉”、“荷叶粉蒸肉”、“清蒸鹰龟”、“青螺炖鸭”、“方腊鱼”、“当归獐肉”、“一品锅”、“中和汤”等名菜佳肴。

八、诗歌文化

以敬亭山为标志的宣城诗歌文化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的诗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座丰碑。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自南齐谢朓以采,先后300多位诗人墨客登临此山赋诗作画,留下诗文600多篇,为名符其实的“江南诗山”。谢朓在宣城作太守二年,死后人称谢宣城。至今中国古籍出版社编校的谢朓诗集还叫《谢宣城集》;李白在宣城留下了70多首瑰丽的诗篇,其中有很多篇被从古至今多种选集选录,多首写宣城的诗歌,被男女老少琅琅吟诵。在宣城生活多年的白居易,他的《红线毯》、《紫毫笔》,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到宋代,更是出现“宋诗开山之祖”的梅尧臣。梅尧臣写家乡的诗数以百首,流传极广。史载,少数民族的弓袋上普遍印有梅尧臣的诗歌。民国初年的吕碧城的词,海内女性无过其右,令康有为等须眉男子折腰叹止。宣城市敬亭山诗词学会于去年初编印了一部《敬亭吟萃》,古代近代部分选录了自谢朓到吕碧城的共565人1782首诗词,可谓洋洋大观。以敬亭山为代表的宣城诗歌文化光芒四射,敬亭山无疑对宣城文化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九、名人文化

以梅氏、胡氏为代表的宣城名人文化

宣州梅氏从宋代梅尧臣到梅鼎祚(明著名戏曲家)、梅清、梅庚、梅文鼎(清代著名科学家)到民国梅光迪,中国历史上这样代有杰出人才的名门望族,可谓凤毛麟角。这也给后人以极大的教益。

梅鼎祚(1549-1615),明代文学家,戏曲、小说家。字禹金,号胜乐道人,宣城(今属安徽)人。藏书印有“梅印鼎祚”、“梅禹金藏书”、“鼎祚”、“鹿裘石室之藏”、“天逸藏书”等。著述多种,有杂剧数种,诗文有《梅禹金集》20卷;小说《才鬼记》16卷、《青泥莲花记》13卷。又辑有《唐乐苑》、《古乐苑》、《宛雅》、《鹿裘石室集》等书。

梅清(1623---1697),明末清初画家。字渊公,号瞿山,瞿硎、梅痴,敬亭山农等,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初期绘画题材大多取自于家乡的山,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他善诗和书法,并著有《天延阁集》、《瞿山诗略》,画有《黄山纪游》册。

梅庚(1640—1722),清初著名画家、诗人。字子长,号雪坪,晚年号听山翁,安徽宣城人。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举人,官泰顺知县。史记梅庚“书善八分,画善山水、花卉,脱略风格,不宗一家,旷逸有雅韵”。善篆、隶,画山水、花卉,脱略凡格,不宗一家,偶尔落笔,韵致翩然。代表作有《敬亭棹歌图》、《山水图》、《秋林书屋图》、《山水册》等,梅庚传世诗文集有《天逸阁集》、《雪坪诗钞》、《听山诗钞》、《漫兴集》、《南雅集》、《玉笥游草》、《知我录》等。他同时是“黄山画派”和“宣城诗派”的干将。

梅文鼎(1633-1721),清初著名的天文、数学家。字定九,号勿庵,宣城县人。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著作一览《明史历志拟稿》、《历学疑问》、《古今历法通考》、《平三角举要》、《弧三角举要》、《几何补编》、《堑堵测量》、《几何通解》、《环中黍尺》、《历学骈枝》、《勿庵历算书目》。

而宣州吴氏(以吴渊、吴潜为代表)、贡氏(以贡奎、贡师泰为代表)、沈氏(以沈懋学、沈有容为代表)、施氏(以施闰章为代表),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显赫一时。

吴渊(1190—1257年),南宋官员。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宁国人。南宋政治家、军事家、词人。吴渊为官清正廉明,很多州县任职时都颇有政绩。史记吴渊“有材略,迄济事功,所至兴学养士”,诗词文论都很擅长,词的成就最大。他的代表作是作于采石矶的《念奴娇》,此外还著有《退庵文集》、《易解》、《庄敏奏议》30卷等;《词综》收其词多首,又辑于《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

吴潜(1192-1262),南宋爱国名相。字毅夫,号履斋,宁国市云梯乡人。吴柔胜第四子。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为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贡奎(1269—1329),元朝诗人。字仲章,号云林子。代表作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120卷。

贡师泰(1298年-1362年),元代著名散文家。字泰甫,号玩斋,宣城(今属安徽)人。元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曾任吏部待郎、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官至户部尚书。元史》本传说他“以文学知名,而优于政事”。其文学功底深厚,著作颇多。代表作有《东轩集》、《晚斋集》、《在遇集》、《诗经补注》等。

沈懋学(1539-1582),明朝状元。字君典,号少林,一号白云同樵,宣城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值张居正父丧夺情,与吴中行、赵用贤谋各上书。中行、用贤皆受杖去国,而懋学疏为人所持不果进,乃贻居正子嗣修书;又与工部尚书李幼滋书以争之。幼滋复书谓懋学所言为宋人腐语,居正不奔丧,得圣贤中道。懋学遂引疾归。卒,追谥文节。懋学作有《郊居遗稿》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沈有容(1557—1627),爱国将领。字士弘,又字瀛海,号宁海,宣城洪林人。少年时便立志从戎报国,万历七年(1579)中应天武试第四名,后北上投军,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等边防或海防前哨服役。因屡立奇功,由旗牌官逐步擢升为都督同知。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属安徽)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泾县茂林的吴氏,在20世纪涌现出吴作人、吴玉如、吴组湘在中国文化史上彪炳千秋的人物。

吴作人(1908—1997),现代画家。安徽泾县人。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间作国画富于生活情趣,不落传统窠臼。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的深厚造诣。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他在中国画创造方面更是别创一格,自成一家。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

吴玉如(1898-1982),现代书法家。字家琭,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安徽泾县人,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与周恩来同班,因娴熟古文,受校长张伯苓赏识。抗战胜利后,吴玉如曾在志达中学、达仁学院、工商学院等校任教,工商学院改为津沽大学后,任中文系主任,直迄天津解放。“文化大革命”以前,始终在北京以教书、鬻字、注释古籍、编撰《辞源》、《辞海》条目为生。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

[2]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

吴组湘(1908一1994),著名作家。原名祖襄,字仲华,泾县茂林人。1921年起先后在宣城安徽省立八中、芜湖省立五中和上海求学。在芜湖五中念书时曾编辑学生会创办的文艺周刊《赭山》,并开始在《皖江日报》副刊发表诗文,代表作品《一千八百担》。

隶属于徽文化的绩溪胡氏,分为两支,一是以明代胡舜陟、胡富、胡宗宪、清代胡雪岩为代表的著名历史人物,二是以胡适一支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代表人物。

胡舜陟(1083—1143),宋史名臣。字汝明,绩溪城东人。北宋元丰六年(1083)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大观三年(1109)中进士,任山阴主薄、调任会州、秀州教谕。后改宣教郎、御史台监察御史。

胡富(1446—1522),字永年,号龙峰,绩溪龙川人。七岁能诗,13岁中秀才,被时人誉为神童。成化七年(1471)27岁中举人,成化十四年(1478)34岁中进士,授南京大理寺平事。入仕后,政绩颇著。胡宗宪(1512年—1565),明朝名将。字汝贞,号梅林,明正德七年(1512年)出生于绩溪县龙川村。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胡宗宪二十六岁时中进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诿有力,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死后追谥襄懋。

胡适(1891-1962),文学家、思想家,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著有《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而谢朓、李白、范晔、汪伦等等名人都在宣城留下佳话。

十、书画文化

以宣纸宣笔为代表的宣城书画文化

宣纸 宣纸的产生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后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据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曹大三继承了前人的造纸技术,经过实践,遂步提高,终于造出了洁白纯净的好纸,因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宣城,故名宣纸。

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宋末元初,曹姓人迁徙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曹大三继承了前人的造纸技术,经过实践,遂步提高,终于造出了洁白纯净的好纸,因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宣城,故名宣纸。明清时期,泾县宣纸生产发展迅速,县东漕溪有汪六吉等大户、县西小岭曹氏世家,生产颇具规模。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宣纸的生产中心是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它生产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为主,配以部分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制成的宣纸按原料分为绵料、皮料、特净三大类,按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罗纹、十刀头等多种 “特种净皮”是宣纸中的精品,具有拉力、韧力强、泼墨性能好等优点,为广大书画家所喜爱。有人赞誉宣纸“薄似蝉翼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一幅幅图画,一章章文字,皆凭宣纸而光耀千秋。

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制作技艺不仅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宣纸制作技艺登上了北京奥运会舞台,向世界展示了宣纸的微妙和神奇。

宣笔 宣笔更是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作为文房四宝之“先”,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据记载,公元前二二三年,泰将蒙恬南伐楚国,路过中山(即现在宣城、泾县一带),得到毛纯质佳的兔毫,遂制造出第一批改良的秦笔。后人因称豪恬为笔工之祖师,那么,这种以中山之毫所制的亲笔,应该说就是今天宣笔的祖先了。

宣笔在宋代,一支竟价值千金,京城文人雅士无不为拥有一支宣笔而自豪,这在梅尧臣与欧阳修、黄庭坚、苏轼的诗赋对唱中有着生动的记载。从魏晋到唐宋,宣笔一直被列为贡品。宋代宣笔制作工艺更是日臻完善,名工辈出。宋代诸葛高是一代制笔名工。遗憾的是,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战乱频繁,宣城作为岳飞与金兀术的主战场,笔工无以生存,渐流于临安(南宋京城,今杭州)附近的湖州一带,加入刚刚兴起的湖笔制造,推动了湖笔的迅速崛起。但皖南各地的宣笔生产仍在继续,只是因外传受阻,鲜为人知。直到明清时期,宣笔逐渐恢复大规模生产,技艺重新得到广泛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当地失散的宣笔老艺人,认真挖掘传统工艺,弃陈创新,不断改革,先后组建了泾县宣笔厂、宣州宣笔厂等几十家宣笔企业,年产各种类宣笔150万支,所产宣笔先后获得省、部优产品称号和“国之宝”称号。宣笔选料严格,制作精巧,具有装璜雅致,毛纯耐用,刚柔得中,形成尖、圆、齐、健四德具全的独特风格。

一支高级宣笔,选毫尤为精严,主要是根据各种不同的用途来选择兔毛、羊毛、黄狼尾毛、石獾毛、山羊毛、香狸鬃等为毫,从选毫到制成笔,要经过选料、脱脂、水盒、修毛、装套、刻字等6大工序,100多道操作过程而精心加工制成。宣笔具有尖、圆、齐、健“四德”之美,劲、润、长、短“四长”之特色,被历代誉为“千年宣笔、掌上明珠”而弛名中外。宣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几年来,宣笔厂派人请国内许多著名的书画家指导,提出要求,创造一些好笔。有以画鸡出名的画家陈大羽设计的“安吴遗制”笔,采用了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创制的“安吴遗制”的笔法,用鬃为心,羊毛为被,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国画家亚明设计的北尾合毛斗笔,用几种名贵的兽毛组合而制成,具有“锐而健、健而韧”的特点;书画家赖少其设计的“古法胎毫笔”,笔毫用特细特嫩的山羊毛为柱,婴儿胎发为被,具有“圆润耐久”的特殊功效,若以象牙、玉等为管,又可与宣纸,歙砚比寿;当代书法家林散之设计的鹤颈、长颈鹿,是从山羊毛中精选的细、嫩、圆、直、长的细尖锋改的,这种笔写草书最宜。另外还有许多知名的书画家,如刘海粟、李苦禅、赵朴初、肖龙士、黄胄、范曾等用宣笔后,都留下了如意的作品。他们盛赞宣笔“笔妙如神”、“刚柔得中”。

现在宣笔厂所产之笔多达三百余种,选料严格,工艺考究,精益求精,都臻于尖、圆、齐、健的境界。它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

徽墨 作为徽文化代表之一的徽墨,亦在唐代名噪海内。唐初,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墨工人数和制作水平都有较大变化。这时,已开始用桐油等动植物炼烟制墨。主要产墨区移到多松的易水和潞州等地。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末战乱,易州著名墨师奚超、奚廷珪父子避乱于安徽歙州(宋改为徽州),见到黄山风景优美,遍山是适于制造好墨的松树,又有练溪新安江的水,遂又重操制墨生涯。由于奚氏父子积极专研,改进了捣松、和胶技术,终于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于是,不单廷珪担任了李煜的墨务官,而且全家“赐给国姓”改姓李氏。从氏,“李墨”名满天下,一度还形成“黄金易得,李墨难获”的情况。

宋时,有了用松烟与油烟制墨两种方法,制作技艺大有改进。李墨的产地------歙州发展更快,几乎到了“家传户习”的地步。制墨地区从歙州扩及黄山黟州,再发展至整个徽州地区,“徽墨”之名就是这么来的。

及至明朝,在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了一定程序萌芽的条件下,过去秘而不传的用“桐油烟”与“漆烟”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利用,墨的生产又向前发展一大步,并出现了邵格之、方瑞生、罗小华“四大名家”。这时,久享盛名的徽墨开始出口,行销日本、东南来等地。

清代,又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清代制墨,无论是墨的数量或质量,都要超过历代水平

徽墨以松烟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它原料,经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防蛀等特点;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美誉。“天下墨业在绩溪”。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有其二——绩溪人汪近圣、胡开文,尤以胡开文名冠海内外,久传不衰。1915年,他的地球墨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并获南京劝业会优质奖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绩溪的几家墨厂,不仅大量生产书画用墨,还恢复了一些优秀的传统产品,如“苍天珍品”、“廷王圭遗法”、“潇湘八景”、“八宝奇珍”、“十二生肖”、“宝剑”、“月精”、“金龟”、“玉蝉墨”、“十八罗汉”等等,都是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存的成套集锦墨。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宣纸、徽墨获得金奖,使宣纸、徽墨殊荣无限。改革开放以来,宣城书画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得到极大的重视。

十一、红色文化

以云岭为代表的宣城红色文化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8至1941年,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驻扎泾县云岭,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铁军驰聘大江南北,抗日救国。泾县茂林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云岭东接泾云公路,南依青弋江,西靠黄山,北望长江,风景秀丽。新四军军长叶挺有诗赞日:“去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试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7月陈毅元帅敬题“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名。宣州区的狸桥成为皖南事变后的重要革命根据地,粟裕、张鼎丞将军的指挥所至今犹在。陈毅元帅曾在宣州、郎溪率领新四军将士,叱咤江南。我党著名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故里就在泾县厚岸乡。章伯钧、恽代英、肖楚女在宣城师范开展了诸多的革命活动。

十二、佛教文化

以广教寺、小九华等为代表的宣城佛教文

宣城广教寺双塔位于敬亭山下,俗称双塔寺。建于北宋绍兴三年(1096年),是一对比肩而立的方形古塔,也即驰名全国的宋代双塔。双塔是唐代遗风的宋代砖塔,反映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和风格。塔高约20多米,各有七层,平面皆四方形,中间设有塔心柱,外观为仿木结构式。整个塔身大部用佛像砌成,每层每面用圆柱砖条分成三间,中间是圆拱门,有阑额,转角圆形,角柱有“巷杀”、“侧角”,檐为华拱出跳。墙面饰有宝相花,呈现着佛教特有的庄严静穆的气氛。塔内面积较小,原有楼板,可援梯而上。双塔对峙,直线距离26.90米。东塔稍大,每边2.65米,西塔每边2.35米。因建造年代久远,双塔顶已毁,残存七层。为保存古建筑和我国佛教文化,广教寺双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小九华位于绩溪县荆州乡东北部。山水幽奇,传“九华山地藏王曾在此苦修,故名”。小九华山势突兀,涧壑深邃,似游龙数条逶迤奔聚。

十三、古建筑文化

谢朓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谢脁楼位于宣城市区中心,是一座文化名楼。它不仅是宣城的地方标志,而且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处标志。谢脁传存的诗作有四分之一写于宣城,故其诗集名曰《谢宣城集》。他的诗被认为有“继汉开唐之功。”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沈约称谢诗为“三百年来无此作也”,诗仙李白竟然“一生低首谢宣城”,诗圣杜甫自称“诗接谢宣城”。宣城的青山秀水亦由于谢月兆吟咏而扬名于世。从此,历代名士贤达,慕名接踵而至。他们咏赋怀贤,游览湖光山色,留下了不少有名诗篇,宣城成了人文荟萃之地,故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称誉。泾县查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旌德江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村、茂林、翟村、黄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旺村、旌德文庙以及属于徽文化的绩溪龙川(胡氏宗祠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湖里、仁里、上庄等。这些古建筑,大多为祠堂、府第、书院、庙宇和民居,清一色的徽派外形,雄阔壮观,气宇轩昂,储存了大量的哲学、美学、宗教、民俗文化信息,是一部内容丰富、意境深远的巨著,其审美价值,艺术魅力令今人叹为观止。

十四、名优特产

古南丰黄酒 郎溪县古南丰黄酒厂生产的系列黄酒,以糯米、香米、黑糯米为原料,用传统工艺精心酿制而成。酒味醇和,鲜甜爽口。有陈年花雕、加饭酒、保健黄酒等系列。加饭酒又有元红、加饭、善酿、香雪等品种;保健黄酒有迎宾陈酿、乌米贡酒、参芪大补酒、男儿壮等。迎宾陈酿在全国黄酒质量检评中获“优质产品”大奖。

绩溪挞馃 绩溪挞馃(音译方言:ta guo),是绩溪当地民间的一种普通面食,也被戏称为:中国的比萨饼。其制作并非难事,和面擀皮,包裹馅料,拓成圆形,置锅中烙熟即成。吃味特点:入口芳香、硬软适中,独具地方特色。风味挞馃因馅料的不同而各具其味,干菜、鲜菜均可作馅料包入其中,常见的有香椿、萝卜丝、黄豆粉。挞馃现在不再做为主食,而是作为绩溪的一种小吃、早点,馅料有香椿、腌菜、南瓜、萝卜丝、黄豆、韭菜等,在绩溪县城随处可见到经营此类小点的餐馆店。

清明粑粑 宁国和广德的特产之一。每年清明时节,白蒿(又名茵陈,三月嫩芽,有一圈白毛)清翠,人们将其采摘,洗净和糯米参合一起,然后磨成粉,作为面皮。其陷有笋子,腊肉,酸菜,豆腐果然后加上蒜苗一起烹炒,其味美。然后包进面皮中,一个个做成馒头状,放进蒸笼里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清明将至,民间传统是要吃那个清明菜粑粑的。以示对先人的悼念之情。

中国土鸡之王 特殊的地理环境,优良的气候资源,使广德成为优良畜禽品种的发源地之一。在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61个地方优质家禽品种当中此外。有“中国土鸡之王”之美誉。广德鸡蛋大壳厚、善觅食、耐粗饲、抗病力强、屠宰出肉率高、肉嫩汤鲜。正在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吊瓜子 吊瓜又称栝楼,吊瓜子即栝楼子。栝楼亦称吊瓜、瓜萎、天瓜、苦瓜、药瓜,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攀援草本植物。在我国栝楼作为中草药种植已经历史悠久,栝楼始载于《本经》。宋代《本草图经》,明代《本草纲目》均有记载。

吊瓜子的药用价值:栝楼为常用大宗中草药之一,栝楼全身都是宝,栝楼的果实、根均可入药,果实叫全栝楼,果壳叫栝楼皮,种子称栝楼仁,根名为天花粉。栝楼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消肿排脓等功效。栝楼皮主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栝楼仁主治痰热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痈疮肿毒:天花粉主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随着现代医药水平的不断提高,栝楼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做中草药。栝楼的果实中含三匝皂甙、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丝氨酸等挥发油,饱和脂肪醇混合物,饱和脂肪酸混合物。栝楼子中含油脂、甾醇、三萜及其甙。根含有天花粉蛋白、多种氨基酸、肽类以及多糖等。栝楼对心知管系统具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耐缺氧、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对消化系统有抗溃疡、泻下作用。另外,栝楼还有抗菌、抗衰老、抗癌、抗艾滋病等作用。

吊瓜子的食用价值:栝楼的籽占栝楼果实净重三分之一以上,一个栝楼果实中含种子70~220粒。现代段对栝楼食用性开发主要体现在栝楼籽上。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瓜蒌籽含不饱和脂肪酸16.8%,蛋白质5.46%,并含17种氨基酸,三贴皂甙,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16种微量元素。食用瓜蒌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掏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有辅助疗效;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绿色食品意识的增强,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针对大多数老年人患有“三高”和便秘等疾病。食用栝楼籽必将成为中老年人群首选的休闲绿色保健食品。

栝楼籽炒熟后味道润绵、脆香特异、其外观褐色艳丽、籽仁饱满,被誉为“瓜子之王”,是食用瓜籽中的上品。目前,市场上栝楼籽货源奇缺,售价每公斤高达40~70元人民币。

吊瓜子产自具有特殊土壤和气候的竹乡广德深山之中,属纯天然休闲食品,产品经特殊配方用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其味润绵,脆香特异,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馈赠、待客、旅游休闲的理想珍品。

笋干 笋干,是竹笋经蒸煮、烘烤制成的一种干菜,为味鲜色美,脆香爽口,营养丰富的佐餐佳品,具有排除人体脂肪剩余物的功能,烹调方便,耐贮藏,易保存,易包装运输。宁国笋干系列产品有条笋、焙熄、肥挺、脱挺和小挺等五种。其中焙熄,是平均从100公斤上等债券笋中仅取5-10公斤笋尖经过精制而成的,为“宁国笋干”之珍品,畅销国内。远销港、澳地区及日本、欧美等国家。近年来又开发生产出小包装的五香笋片、笋丝,为茗品、旅游食品中佳品。宁国笋干加工工艺考究,主要工艺流程:采集——去壳——蒸煮——烘烤——成形——分级——装篓。用垫有箬叶的竹篓包装,具有清香味、保湿、耐藏、不霉变等作用,一篓为1公斤,25篓为一挺。宁国笋干竹基地面积大,笋干生产规模大,目前全市笋干产量达500吨左右,为宁国一大特色产品,位居安徽省第一。宁国笋干主产区位于天目山北麓乡村,以云梯畲族乡为最,其次有仙霞、杨山、万家、狮桥、庄村、南极等乡镇。

绩溪胡适“一品锅” 一代文豪胡适任北大校长时,用“一品锅”招待绩溪的女婿梁实秋先生得到“一品锅,三五七层花色多,品其味,离桌不离锅”的赞许。胡适在任驻美大使时经常以家乡的“一品锅”招待外国友人。也曾以“一品锅”宴请美国恩师杜威,赢得举座赞誉,成为美谈。它的做法是把各种原料、配料调制后,再用一只两耳大铁锅,分辅成若干层,最低层是萝卜丝、干角豆、笋衣、冬瓜、冬笋等,底层配料称为“垫锅”,“垫锅”之上,依次是肉、豆腐包、鸭子夹、肉圆、鸡块、野味等。又称“三层楼”、“五层楼”、或“七层楼”、“九层楼”。即一种菜一个花样为一层楼,楼数越多,层次越高越好。每层依次铺好后,开始时必须猛火烧一样,使其全锅滚沸几分钟,再用温火慢炖三四小时,并不时用瓢勺将原汤汗,从上而下的渗透其味。一品锅烧制得好,油而不腻,不老不嫩,烂而不化,熟度适中,热而不烫,冷而不却,保持色香味的统一,使口味一触即发。

茂林筵席“三绝 茂林人婚丧嫁娶摆筵席,三样主菜几乎是百年不变,即烧膀、粉渣肉、糊粉。茂林菜式无疑属于徽菜,重油、重色、重味,擅长用山珍做原料,不喜用海味。但是与流行于古徽州一带的正宗徽菜又有差别。大概是历经数代人的精心打磨,蕴籍一个特定地区的人文、风俗、文化、历史背景而创制出的一种独特精品。

蹄膀是猪肉中最实惠的部位,有皮有骨有肉,有肥有瘦,而且一般只有后蹄膀才可入料。烧膀有六七道工艺:水滚、抹红曲、上蜜、油炸、入锅放膏汤、急火烧开,加入十多种调料,改成文火慢炖,蹄膀上覆盖一张豆腐皮,保护膀皮完整美观,有助于入味。慢炖二三个时辰后,见豆腐皮成金黄色,蹄膀皮成酱红色,色香味俱全的烧膀就能起锅上席了。烧膀的表皮与肥膘部分筷至即起,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腿肉部分烧熟但有形,咸中带甜,老人也可大块朵颐。吴作人先生在家常听祖母提起茂林蹄膀,1985年寻根返乡,品尝了红烧蹄膀,赞不绝口。

粉渣肉,有别于当今不少土菜馆出现的“粉蒸肉”。一个“渣”字都有其传神之妙。茂林人过年必备一些灌心糖,为使灌心糖不软绵,就要用熟米粉“捂”糖。灌心糖吃完了,熟米粉不能弃之,而大块的肥猪肉也不好处置,于是,某天某位聪慧的家庭主妇把熟米粉与大脂肉拌和在一起,再加上调料,上笼屉蒸,这就发明了“粉渣肉”。粉渣肉其粉比肉香,口味绵长,回味无穷。

糊粉,主要原料是零碎肉、大骨头、山珍干果等。先文火将肉、大骨头炖烂剔骨,放入香菇、冬笋等再炖。将核桃或板栗或花生等研末投入,打入鸡蛋搅拌,还要有细香葱、姜末等调料,最后取厥根粉或葛根粉或山芋粉,用水化开后作芡料。糊粉集山珍精华之大成,爽滑可口,老少咸宜,养胃补气,是冬令不可多得的佳肴。

如今,茂林筵席“三绝”不再是茂林的独家之作了,全县各大宾馆、饭店每有宴席,餐桌上都有“三绝”出现,外来宾客品尝后都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绩溪菜糕 制法:先将糯米放在水中浸透,然后在乡间的水碓或石臼上捣碎,再用细细的铜细筛筛出,加工成米粉,晒干贮藏起来。食时将糯米粉盛放在木盆内,加入适量水和微量酒酿,然后搅拌成浆糊状,让其发酵,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当糯米粉糊发酵成蜂窝状时,遂按甜、咸两种蒸糕味道配料。甜蒸糕在糯米粉糊内拌入若干白糖、小红枣及红绿丝即可;咸蒸糕则将事先炒熟的豇豆干丁、豆腐干丁和瘦猪肉丁拌入糯米糊中。配好料倒入蒸笼内,厚度均约一公分。蒸糕时,将蒸笼一层一层地叠放在锅内,盖好锅盖后,温火先烧四五分钟,旋即转旺火烧十来分钟,等锅内蒸气上顶数分钟后,再用温火烧若干分钟。当锅内散发出特有的香味时,蒸糕便成了。

徽式两面黄 绩溪民间对炒面的称呼是“徽式两面黄”,该炒面不同于徽式炒面这种将面条与菜肴搁在一起共炒,而是采用菜肴盖浇的形式烹饪。为使这一主食达到“面色黄、面质脆、菜肴热”的要求,技术熟练的厨师常采用菜肴与面条分二锅同时进行的方法炒制。先将锅置火上入油烧至六七成热时,投入葱姜煸炒后再放入肉丝、酱油、白糖、料酒,经翻炒后,放入笋丝、加水盖上锅盖焖烧,至肉丝、笋丝七成熟时,投入香菇丝共炒至熟,勾芡淋上面油,起锅待用。取面条,入沸水锅中氽一遍后,立即捞起放入冷水中漂凉,漏勺沥干水份后,将炒锅入油,烧至五六成热时,将面条铺于锅底,不时滑动炒锅,待一面封皮时,再煎炒另一面,这样反复几次,待二面均呈金黄色时即可起锅装盘。并将之前炒好的三丝浇于面上即成。徽式两面黄吃味松脆醇香,在旧时上海的徽馆中,特别深受顾客的青睐。

麻酥糖 味甜而酥,口感松软,不粘牙,不粘纸。先将芝麻研粉炒熟,再加入白糖、少量的面粉等配料,用古法制成。麻酥糖传统的包装方法是用红纸包成小块,在宣城有很多制作麻酥糖的店家,包装的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精品是顶市酥。

伏岭玫瑰酥 安徽小吃。伏岭玫瑰酥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糕点,产于绩溪县伏岭村,因其内有玫瑰花作为辅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制法:以细白糖、芝麻、面粉、饴糖等为主料,辅以玫瑰花、青梅、桔饼、红绿丝。芝麻手工脱壳,炒熟后碾细过筛拌上细白糖烘干成麻屑,用小量的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面粉分层卷叠起来,按一定规格切成块后,表面再均匀地撒上细白糖、玫瑰花、切细的青梅、桔饼、红绿丝等。把已制成切块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块,然后包装,每盒10小包。制成的玫瑰酥,外观洁白如玉,丝丝点点的玫瑰花、桔饼、青梅等若隐若现,宛如翡翠玛瑙嵌于白玉之中。该产品始产于清代,经久不衰,1985年送京参加全国食品展览会并获奖。

旌德灵芝 旌德位于举世闻名的黄山北麓,是我国首个获“中国灵芝之乡”命名的县。近年来,通过“政府发动,企业带动,科技推动,农民行动”的发展模式,灵芝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灵芝栽培基地总面积已达6.2万亩,人工促进野生灵芝面积12万亩,带动农户3.2万余户,年产灵芝15000余吨,灵芝孢子450余吨。2007年全县灵芝总产值1.5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32%,产区农民户均收入2万多元,一些种植大户年收入高达10万多元,灵芝栽培已经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小香榧 小香榧作为干果中的珍品,向来被作为宴席上的上乘佳果之一。早在宋代,我国人民就将其加工成椒盐香榧、糖球香榧、香榧酥等,并被列为朝廷贡品。香榧果食用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香榧除了加工成干果作为美味食品外,还是名贵的中药材。香榧子性味甘平,入药具有杀虫、消积、润燥的功效。现代医学临床证实,香榧对驱除蛲虫效果显著,对治疗痔疮、小儿遗尿症也有一定的裨益。

香榧树寿命长达400-500年,故有“寿星树”之称。香榧树干高大,挺拔直立,侧枝发达,树姿优美,枝叶葱绿,四季常青,细叶婆娑,对烟尘的抗性较强,又很少被病虫害侵染,非常富有观赏价值,是优良的园林和庭院绿化树种。

健康食干果之香榧子。简介:榧子,又称香榧、赤果、玉山果、玉榧、野极子等,是一种红豆杉科植物的种子,其果实外有坚硬的果皮包裹,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头尖,呈椭圆形,成熟后果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实为黄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种香气。

香榧是我国特产的果树,而香榧子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干果之一。它那枣核般大小的种仁,吃起来香美、松脆,有点像花生仁,但比花生仁更有一种别致的香味。香榧子不仅味美,而且营养十分丰富,除含有蛋白质、脂肪。

泾县木梳 泾县木梳采用上等黄杨木、檀木、桃木、梨木、沉香木、枣木等天然名贵材料,继承了传统的手工制梳工艺,采用高温高压处理,结合现代磨齿抛光等技术精制而成。其色泽美观自然,梳齿圆滑、光洁,其造型别致,手感极佳。不拉头发,不伤头皮,且不带静电。长期使用可有效刺激头部穴位,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具有清脑提神、滋养头发、促进睡眠等功效。泾县是全国最大的木梳加工生产基地,年产木梳6000万把,年创产值4500万元,从业人员1900余人。

鸭脚包 宣城本土人士近年之发明。采用特殊腌制的鸭脚,每个鸭脚的中间裹以特殊腌制的鸭心,外面用特殊腌制的鸭肠缠绕。蒸熟后香气四溢,咬起来筋斗而生津。其特殊的工艺和上佳的口味令其远近闻名。

天山真香 产于旌德县庙首镇祥云村天山。该山距黄山主峰仅8公里。茶园分布在海拔700多米的深山峡谷中,云雾缭绕,土地肥沃,兰花杂生其间,为培育“天山真香”名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1988年,茶叶专家陈椽教授亲临祥云天山现场指导茶农制作名优茶叶,并命名“天山真香”。当年“天山真香”在安徽省名茶评比中居全省七个新创名茶之首;1992年在北京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银奖;1997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获一等奖,并在北京首届名茶拍卖会上,被评为中国首批6个极品名茶之一。

金山时雨 主产绩溪上庄镇金山一带的条形炒青绿茶。研制

于清末,后失传。1978年恢复生产,因形似珍眉,细若“雨丝”而得名。条索紧细有锋苗,色泽绿润,香高持久,具有花香,滋味醇厚回甘。1988年获国家部优产品奖,继而获茶博会银奖并经国家茶叶质检中心鉴定,符合规格要求,属无公害天然有机绿色饮料。

野兰香 产于宁国市板桥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具备“两优一特”的特点,即优越的生态条件,优异的兰花香内质,特殊的燕尾状外形。1997年5月,野兰香茶通过省科委组织鉴定。同年,在北京,97中国国际茶技术及茶文化交流会暨,97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上,野兰香茶被评为国际新名茶,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颁布的金奖。此外,野兰香茶还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太极云毫 产于广德县。久负盛名,190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广德云雾”茶,曾获国际金牌大奖。1989年经专家考证,为恢复历史名茶,“广德云雾”茶,更名为“太极云毫”,被评为省级名茶。“太极云毫”,茶形细洁,色泽深绿,冲泡后清香可口,回味悠长。

黄花云尖 产于宁国市青龙乡的黄花山等地,并以黄花山名之,故称黄花云尖。始制于1983年,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曾给予热情指导。1985年全省30多个样茶评比时名列前茅。同年在全国优质名茶评选上,被评为全国11种名茶之一,综合评价是“品质优异,风格独特”,获农牧渔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和奖杯。瑞草魁 产于郎溪县鸦山,又名鸦山茶,因其品种奇特,叶脉横生,故又称“横纹”茶。是安徽省最早载入史册的名茶之一,唐代已作为贡品。唐诗人杜牧作《题茶山》一诗曰:“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明代以后,因遭战乱制作工艺失传,1982年恢复生产,1986年7月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等鉴定后,认为“瑞草魁”茶叶堪称茶中珍品。1987年“瑞草魁”被评为省优名茶。

涌溪火青 起始于明末清初,产于泾县榔桥镇的高山密林区。采摘要求“两叶一心,朵朵明净”,制作工艺考究。成茶外形呈颗粒状,紧密细润,墨绿鲜嫩,银毫显露。冲泡后枝叶舒展,色泽嫩绿,有“头开香,二开甜,三开浓,四开五开不减味”的特点。1987年获部颁优质产品奖,被评为全国名茶之一。

笄山笋 广德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竹多笋多,而笄山所产的竹笋,又是竹笋中的佼佼者。笄山在芦湖风景区内,土质肥沃,土层较厚,故所产竹笋,壳薄肉厚,质嫩脆甜,而且个大兜小,通身金黄,外型十分美观。用笄山笋制成的罐头远销海内外。

汀溪兰香 汀溪兰香是安徽省泾县汀溪生长的茶叶,形如绣剪,色泽翠绿,香似幽兰,回味甘爽。它是在原有的汀溪提魁基础上,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精致而成的系列茶,其色、形、味别有特色,并具有特殊的兰花香味。这与汀溪大坑原始森林、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具有色泽翠绿、匀润显毫、嫩香持久、高爽馥郁、滋味鲜醇、甘爽耐泡、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匀整肥壮的优异品质特征。入杯冲泡,雾气结顶,兰花清香四溢,芽叶徐徐展开,清澈明净,品之鲜醇爽口。属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汀溪兰香已连续荣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有明目、清心、减肥、提神等功效。此茶形如绣剪,清香纯正,回味甘甜,是绿茶之精品。

工艺折扇

宣木瓜 宣木瓜产于宣州区的水东、孙埠、新田、周王、溪口、金坝等乡镇,泾县、宁国也有少量生产。宣木瓜性温,味酸涩,有舒筋活络、祛风湿痹等症。古代医药学家陶弘景、苏颂、李时珍都有较高评价。《本草纲目》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故有宣木瓜之称。宣州区种植的宣木瓜,已有1500 余年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已定为“贡品”。

南湖蟹 南湖蟹产于南漪湖、水阳江及郎川河水域,具有个体大、蟹黄多、肉味鲜,营养丰富等特点。尤以南漪湖被列为全省八大水产基地之一,引进“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技术”,1987 年已试产成功。

南湖银鱼 南湖银鱼产于南漪湖,是宣城市一大名特产品。它晶莹透明,肉细骨软,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可以鳝食、炒食或烧汤。以烧汤为上乘,味鲜而不腥,汤浓而不浊,肉肥而不腻,为淡鱼中的珍品。南湖银鱼,每年7月上旬开捕,年产量10-25万公斤。大宗产品均加工成干货,有“油条”和“汛条”两种,以“油条”为佳,畅销国内外市场。

琴鱼 琴鱼产于泾县的琴溪河,并因此而得名,远在唐、宋时已是名贵珍奇的特产。宋代诗人梅尧臣赋《琴鱼》诗一首,诗中曰:“大鱼人骑天上去,留得小鱼来按觞。吾物五乡不须念,大官常馔有肥羊。”宋欧阳修《和梅公仪琴鱼》诗,其中有“淡鳞佳味自可爱”句,对琴鱼的美味,备加称赞。据史志记载,历代王朝,都把琴鱼列为“贡品”,当地百姓岁岁都要捞制琴鱼送入官府。琴鱼在每年农历三月初前后捕捞,鱼长不盈寸,龙鳍果腹,鳞呈银白。琴鱼经过制作成鱼干,鲜美多味,细嫩酥脆,色泽明洁,不焦不黯,作汤或做饮茶佐料,都别有风味,如果置数尾于茶杯中,鳍乍尾曲,睁眼张口,背脊向上,鱼肚朝下,宛若鱼在水中蝶咏,栩栩如生,堪称奇观。

猕猴桃 猕猴桃产于宁国市的东岸、霞西、胡乐和泾县的汀溪、爱民、蔡村,苏红、黄田等地。全市年产鲜果45万公斤。泾县的汀溪、丁桥乡兴建了猕猴桃饮料厂,用优质矿泉水酿制猕猴桃果酒、果汁、汽水、香槟等饮料,销往上海、南京、无锡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广德、泾县试验人工育苗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由国家投资兴建了猕猴桃生产基地。

山核桃 山核桃产于宁国市的南极乡及庄村、洪门、大龙等11个乡的50多个村。面积达6.2万亩,产量100多万公斤,居全省之冠。宁国山核桃有厚壳、薄壳两种,以颗粒大、桃仁肥厚,含油量高的薄壳品种为优。加工后的山核桃,味美可口,具有补血养气、润肺化痰、润肠通便、治虚寒、消咳喘等功效,是广大群众喜爱的果品,远销到港、澳地区。

“大红袍”板栗 产于广德县的新杭乡、砖桥乡和流洞镇一带,以金鸡笼村的产品最著名。产品独具风味,结实饱满,粒大均匀,色泽鲜艳,果味甘甜,糯性强,耐贮藏。金鸡笼村的板栗,系清代贡品,据传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这又大又圆,红得发亮的板栗时,爱不释手,并指着管押运的官员说:“这栗子比你的大红袍还要亮”,这就是“大红袍”板栗得名的由来。“大红袍”板栗,不仅是国内市场的紧俏货,还远销日本、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宁国市也盛产板栗,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东津河西岸,以沙埠、三元为中心,包括桥头、狮桥等20多个乡,有10 多个品种,以“特早”、“二新早”、“软刺早”、“三元大红袍”、“九月寒”为最佳,产品畅销国内外。

“金丝琥珀”—水东蜜枣 水东蜜枣产于宣州区水东镇,附近的孙埠、杨林、宁国市的汪溪、港口、太平等乡镇也有出产。这一带种植枣树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所产尖、圆两种枣子,个大、核小、皮薄、肉厚、甜脆、制作蜜枣的历史也有一百余年。

水东蜜枣外形扁平,晶亮透明,金丝细缕,色似琥珀,故又名之“金丝琥珀枣”。水东蜜枣分为五级,其中特制“天香无核蜜枣”最名贵。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外销到东南亚和欧美等40多个国家。此外,郎溪县的凌笪、岗南、涛城和广德县的下寺等乡镇,也出产蜜枣,几地共有枣园1500亩,主要品种为牛奶枣和羊奶枣,年加工蜜枣约10万公斤,加工制作精细,产品品质优良。而郎溪的侯村蜜枣尤为著名,外销率高达70%以上。

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产于宣城敬亭山麓,该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已颇负盛名。其形如雀舌,色泽翠绿身披白毫,冲泡后汤清色碧,香郁甘甜,片片匀净,犹如绿雾结顶,雪片纷飞,故名之日“敬亭绿雪”。

明末清初,因遭战火破坏,敬亭绿雪采制失传,中断了生产。1972年始着手挖掘传统工艺,1978年恢复生产。1979年被列为全省名茶,1983年获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为出口名茶之一,1987年又被评为省优名茶。

第三篇:---宣城市第二幼儿园

以评促纠 以评促建

面向未来 开拓发展

----宣城市第二幼儿园民主考评工作方案

开展学校民主考评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维护教育系统良好形象,树立文明育人的风气,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措施。为了进一步贯彻宣城市教育局教纪(2009)4号文件精神,我园积极开展“以评促纠、以评促建、面向未来、开拓发展”为主题的民主考评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宣城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正确履行职责为核心,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规范教育收费为关键,以服务家长为目标,以社会满意为标准,以民主考评为载体,以评促纠、以评促建,扎实推进学校民主考评工作,面向未来,形成学校长久性发展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二幼新形象。

二、活动时间和参加人员

(一)活动时间:2009年3月下旬至 2009年12月底

(二)参加对象:全园教职员工

三、活动实施步骤及目标

(一)准备、动员和提高认识阶段(3月16日——3月31日)

1、成立民主考评领导小组

组长:夏俊峰 副组长: 李莉芳

成员:汲 红 李 勤 柯宣进 徐恒燕 洪俊

葛华菁 江 芸 徐雅娟 陈铭新

2、设立考评监督办公室:

监督电话:0563-3037598 监督信息电子邮箱:xc2y@sina.com

3、选聘行风监督员: 在各个班级、各个行业选聘优秀家长代表,担任我园行风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我园的考评工作进行明察暗访,认真查找我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建设性和合理性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监督,促进我园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进考评活动进程。

4、宣传发动,端正认识,统一思想,营造氛围

认真召开考评动员会,积极推进考评各项工作。深入了解考评活动的意义、内容及具体要求。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有关教育政策法规,重点学习《教育法》、《宣城市教师四项纪律和八项注意》等,进一步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责任和义务,统一思想,形成参评共识。积极利用幼儿园网站、二幼简报、《果果乐园》报、考评专栏橱窗等宣传阵地,向社会、家长宣传我园积极参评的态度以及具体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的考评参评氛围。

(二)具体实施、自纠整改阶段(4月1日——10月31日)

1、民主考评活动内容:

考评内容包括:学校安全情况;校务公开情况;规范教育收费情况;规范办学行为情况;教育教学管理情况;执行《宣城市教师四项纪律和八项注意》情况;学生和家长投诉办理情况;建立师德和校风建设长效机制情况。

2、具体工作目标:

(1)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努力构建平安校园。

幼儿园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认真落实上级安全工作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园安全制度;增强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立足本职,把安全工作做实、做细,杜绝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安全的因素,依靠扎实的工作、严格的管理和精心的关爱,把各种安全工作逐一落实,使幼儿在园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构建平安校园。

(2)实施“阳光招生、收费工程”,全面深化园务公开工作。

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招生、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招生、收费行为,实施“阳光招生”、“阳光收费”。强化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充分认识园务公开的重要性,增强推进园务公开的主动性。设立永久性的园务公开栏和意见箱,坚持真实、求是、稳定、方便的原则,对重点、难点以及教职工、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公开,接受监督;对家长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认真梳理、解答和改进,切实做到以评促纠,以评促建。

(3)科学管理、规范办园,提升办园水平,发挥引领作用。

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要求,规范办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争创省级示范幼儿园为目标,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机制,创建“乐群、精彩”的幼儿园文化,加大投入,加强幼儿园基础建设,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活动。加强家园联系,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开放的姿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辐射到乡镇、市区民办幼儿园以及幼师班,为我区幼教水平的整体提高做出努力。

(4)优化师德、端正师风,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讨论、《爱心宣言》、演讲等系列专题活动,大力弘扬和倡导热爱事业、锐意进取的思想作风;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学风;关爱幼儿、善于创新的教风。修订我园“教师行为规范”、“保育员行为规范”等,组织签订《宣城市二幼民主参评承诺书》,规范教职工的行为,提高她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的活动,达到满意和提升形象的效果,使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不断满足社会、家长和幼儿的教育需要。

(5)全面梳理、普查自纠、建章立制、整改落实。

通过组织专题座谈、发放征求意见书、设立考评意见箱、监督电话、电子信箱、园长知心箱等形式,广泛了解和征求幼儿园民主考评建设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汇总,着力抓好普查自纠。端正态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并及时向家长、行风监督员、上级主管部门反馈汇报。按照“以评促纠、以评促建”的原则,建章立制,做到事事有整改,件件有回音,推进考评活动取得实效。

(三)总结表彰阶段(11月1日—12月30日)

1、组织教职员工总结交流考评经验。

2、完善幼儿园各项制度,促进师德和学校管理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

3、根据教育局评比活动要求,做好总结工作。

4、评出幼儿园师德标兵,张榜表彰。

四、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将民主考评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建章立制,面向未来,建立学校管理长效机制。

3、端正态度,强化监督,保障行风监督工作有效进行。

4、齐抓共管,落实责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2009.03.26

宣城市第二幼儿园民主考评领导小组

第四篇:宣城市旅游简介

宣城旅游简介

宣城市位于皖东南,和江苏、浙江接壤,地处苏浙皖3省交汇区域,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辖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代管县级宁国市。2001年元月,正式挂牌。

宣城是皖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快速成长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皖赣铁路、宣杭铁路交会于市区,318、205国道穿境而过,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由东向西贯穿全境。宁(南京)宣(城)杭(州)、扬(州)绩(溪)、宣(城)铜(陵)等多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芜(湖)太(湖)运河宣城段、水阳江航道整治等工程启动。在新一轮国家铁路网规划建设中,途经宣城的合(肥)福(州)高铁,黄(山)杭(州)城铁、商(丘)杭(州)城铁、皖赣铁路扩能双线等多条高速铁路陆续开工。日益完善的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使宣城成为长三角地区连接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此外,航空运输也十分便利,宣城周边有6个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宣城候机楼和城市货站于2009年投入使用。

宣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元封二年(前109)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路所在地,范晔、谢脁、沈括、文天祥等先后任宣城太守。宣城也是诗人梅尧臣、数学家梅文鼎、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徽墨名家胡开文、学者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书画家吴作人的故乡。宣城境内国家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众多的人文遗迹,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的赞辞,更因谢脁、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咏,而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所辖绩溪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徽文化的核心区,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宣城地处江南,雨水充沛,山川秀丽,生态环境优越。长江下游2条一级支流水阳江、青弋江,由南向北奔流,三大湖泊南漪湖、青龙湖、太平湖东、中、西依次分布。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森林覆盖率近55%,部分山区森林覆盖率近80%,全年二级以上的空气指数天气达360天以上,是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3个省辖市之一。

宣城市位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地貌复杂多样,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复杂多样的地貌和四季分明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宣城特产。宣城市先后被国家有关机构认定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扬子鳄之乡;所辖宣州区是宣木瓜之乡、蜜枣之乡、香菇之乡、河蟹之乡;郎溪县是中国绿茶之乡;广德县、宁国市名列中国竹子之乡,同时广德县又是板栗之乡,宁国市又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泾县是著名的宣纸之乡、绿茶之乡、木梳之乡;绩溪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之乡、蚕桑之乡;旌德是中国灵芝之乡、苎麻之乡。矿产种类较多,尤其水泥用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已建成全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

宣城是环太湖旅游区和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被称为“天下四绝”之一太极洞、“江南诗山”敬亭山、世界珍稀动物扬子鳄自然保护区,还有新四军军部旧址、旌德江村、绩溪胡氏宗祠等大量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境内5A景区1个、4A级景区16处,已成为旅游观光的热点地区。全市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三大品牌,成为在苏浙沪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在2007年首届中国旅游论坛上,宣城市被评为全国“最佳旅游休闲城市”。2009年,宣城市被安徽省政府宣布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第五篇:宣城市人事考试网

安庆中公教育:安庆市菱湖南路201号(安庆二中隔壁)咨询热线:0556-5585658

宣城市人事考试网|宣称人民政府

宣城市人事考试中心简介

宣城市人事考试中心成立于2000年3月,是宣城市人社局直属的专门负责和组织各类人事考试的职能机构。

主要职能和业务:组织实施全市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承担全市各类执(职)业资格考试考务组织工作;组织实施全市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各项考务工作;承办全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选调考试;组织实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晋升考试;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快捷、高效的各类社会化考试服务;负责各类考试成绩的信息发布,颁发各类考试合格证书;为社会各界提供各类考试信息咨询服务。

2007年,我中心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心将紧紧围绕人事人才工作大局,用科学的人才观规划和指导人事考试工作,以“诚信、高效、务实、创新”为宗旨,努力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拔和任用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人事考试服务。

联系电话:0563-3036887 2719587

中公教育培训报名热线:0556-5585658

地址:宣城市叠嶂西路27号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院内

邮编:242000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安庆人事考试网

安庆中公地址:安庆市菱湖南路中公教育(安庆二中大门隔壁)

安庆中公教育祝您考试成功!

公务员考试辅导首先品牌中公教育安庆中公教育官网:anqing.offcn.com

下载2014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宣城市城市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16-12-16 【生效日期】2017-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宣城市人大常委会 宣城市城市管理条例......

    宣城市第十二中学2009

    宣城市第十二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级部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要求认真完成本学期七年级级部教学管理工作任务。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中......

    宣城市第十三中学文件

    宣城市第十三中学文件 政教 [2010] 8号宣城市第十三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德 育 工 作 计 划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指导,政教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通......

    宣城市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宣城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安徽省行政......

    宣城市地方税务局个体工商户

    宣城市地方税务局个体工商户 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管理,公平税负,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

    宣城市地税局深入学习实践

    宣城市地税局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文件 宣地税学组〔2009〕11号 ▁▁▁▁▁▁▁▁▁▁▁▁▁▁▁▁▁▁▁★▁▁▁▁▁▁▁▁▁▁▁▁▁▁▁▁▁▁▁ 宣城市......

    宣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依据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通知》、《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

    宣城市建设委员会文件

    宣城市建设委员会文件建办〔2008〕62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印发《宣城市建委宣传工作规定》的 通知委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为了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