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爱这片热土范文
我爱这片热土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是——,我叫——,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大氛围中,我非常荣幸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同时对各位评委今天的辛苦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爱这片热土”。
你是一块古老奉献的土地,你是一颗与时俱进、充满希望的“新星”,你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凝结着人民的智慧,你拥有秀丽的山川,蜿蜒的河流,点缀着你特有的风光; ”……而我愿意这样称呼你——我的家乡,每次站在这片农村土地上,内心总会油然而生无数的感动,……因为,我爱这片热土!
眼下,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热爱昌邑、奉献昌邑的工作热情,为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昌邑而努力奋斗。为贯彻这一精神,我们最好的行动就是建设自己的家乡。让这片土地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大家的心愿;让家乡和谐进步,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家乡的兴旺,匹夫有责;家乡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开创。如果家乡是一株繁茂的参天大树,那么我们就是片片叶子,给家乡增添着一丝丝新绿;如果家乡是一条奔腾的大河,那么我们就是朵朵浪花,为家乡的奔涌向前推波助澜;如果
家乡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那么我们就是缕缕阳光,共同支撑起家乡的灿烂与辉煌。
刚刚毕业的我,同样对建设自己的家乡充满了热忱,从而一无反顾的选择了到家乡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要孜孜不倦地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加文明、富裕、幸福、美好的未来,要阔步前进在建设经济强镇的征途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在飞扬的青春里,忘我地工作,志存高远,乐于奉献,让人生收获快乐与希望。让家乡的建设史上,默默记住我们平凡的履历;让家乡的文明路上,深深留下我们坚实的足迹。
山川有情织锦绣,大爱无言起丰碑;
建设家乡展宏图,青春奉献誓无悔。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母亲,家乡是我的根;家乡维系着哺育我教导我的亲情,家乡是我的魂;家乡寄托着我无限的情思,家乡伴随着我成长的感动。
鸭通河水冲击着河岸奔向松花江的途中滋润万物,马虎头山静默着用她温柔的眼波抚摩着发展中的小镇,我的家乡就是这样毫不招摇地美丽着。我爱这片绿色、和谐、文明的土地!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为了这片热土分析
爱在 这 片 热 土
——记王英水库管理局防汛救灾先进典型事迹
(黄佳)王英水库地处幕阜山北麓,位于黄石市阳新县和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三县(区)交界处,系拦截长江南岸一级支流富河分支三溪河与蔡贤河而成,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兼有灭螺、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由王英水库(大Ⅱ型)、蔡贤水库(中型)和阳武干渠灌区(大型)构成,简称“两库一渠”。它既是富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骨干工程,也是“东水西调”,保证咸宁市,黄石市阳新县、大冶市,鄂州市,武汉市江夏区五市(县、区)21个乡镇农田灌溉和咸宁市50万居民饮水的主体水源工程。然而自入梅以来,库区连续遭遇持续降雨,降雨量突破历史记录,水灾即刻而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情,王英水库的领导员工们焦急如焚,出点子、想办法,如何才能抑制险情?如何才能保住我们的家园?。。因为爱在这片热土,我们将奋不顾身。
于是,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汛工作。首先调整充实
防汛工作领导组,编制完善防汛预案、层层落实责任,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其次强化排查隐患,汛期来临,对库区内所有容易发生隐患点进行一次全面排查,严格落实领导班子联系点制度和干部职工包段包片负责监控制度,重点地段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然后建立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干部职工在岗待命。
在7月1日-7曰5日”防汛抗灾工作中,全局干部职工在局党委的领导下,上下一心、团结合作,以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全力以赴迎战”98+”洪水,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科室负责人始终坚守一线,对防汛任务亲自办、工作亲自抓、关键时候亲自上,真正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在关键时刻,领导干部树立了行动标杆,成为党员群众抗洪救灾的“主心骨”。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
一、危急关头,周密安排巧部署
7月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王英水水库防汛指挥部灯火通明,在接到第四轮强降雨可能带来暴雨的预警信号后,局长王文凯第一时间召集党委班子成员,在指挥部主持召开了防汛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局属单位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切实增强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做到“查、防、调、管”和“紧”,即:查险查患、防灾减灾、科学调度、管理管控;思想绷紧、行动抓紧、责任压紧。特别强调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跟踪水雨情信息,加密水位预报频次,加强24小时巡查,严格遵守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局长王文凯、纪委书记吕忠军负责王英枢纽管理站防汛工作,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方永旭和副局长李毓华负责蔡贤水库管理站防汛工作,副局长吴裕勇负责阳武干渠管理处防汛工作,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王英局严阵以待。
为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局长王文凯彻夜未眠,在调度值班室里,他表情凝重,时刻注视着预报屏幕上数据,而预报屏幕上数据不断的跳跃着,75 m3/s、120 m3/s……,此时的局长王文凯在调度室眼神是那么专注,表情凝重……他不停地走来走去,烟吸完一根又一根,思绪不停地在脑袋里运转,他深感责任之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然而谁也不会想到,他已经连续三天高烧不退,他却依然坚持在防汛一线。其实,早在暴雨来临前几天,他就因为冒雨实地检查防汛工作情况而感冒发烧。手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既有源源不断的水雨工情数据的汇报,又有水库下游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站在雨里,巡查实情,接着电话,不停咳嗽。面对这艰难复杂的局面,王文凯显得格外冷静。
他是学水利出身,在水利这块沃土上摸爬滚打多年,实战经验已经让他临危不惧,处之泰然。查看实地后,他随即拿起手中电话,跟班子成员一一打电话,要求“倾肠倒肚,分兵把守”。立即实施层层落实责任制,所有干部职工实行包保责任制,把库区和渠道所有范围划分不同的片区和段点,要求每一人包保一片或一段,24小时巡防死守。同时立即召开会商会,研判汛情,并向省防指报告,要求开闸泄洪。
二、勇于担当,深入一线战洪魔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主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求我们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王英水库时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把人民
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践行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检验。
7月2日-4日王英水库库区平均降雨量211.7mm,蔡贤站最大24小时降雨达146.0mm,王英水位于7月2日19时至68.03 m,超汛限0.03m,7月4日16时,蔡贤水库水位达到70m,开敞式溢洪道开始溢洪,这也是建库以来首次溢洪。而7月3日8点到5日8时阳武干渠境内普降暴雨,降雨量120至208mm,面对着如此严峻防汛形势,王英局党委班子不等不靠,不赖不依,冲锋在前,奋不顾身。
副局长吴裕勇手拿着一只手电筒和一把满是泥水的铁锹带领全处干部职工冒雨在百里长渠上巡查水位、清障查险排险,他们一身汗一身雨一身泥,日夜在百里长渠上穿梭巡查,哪里最危险最紧急,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为的是百里长渠的工程安全和沿渠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雨淋湿了他们的头发和衣服,雨水没过了他们的脚踝,他们不畏惧,不退缩,直到险情除掉为止。
一次渠道发生滑坡,副局长吴裕勇得知,带了几个技术骨干,深入险
处,记录滑坡塌方,当时水位没过了道路,道路视线全看不清,他趟着水走了过去,被一块石头磕绊,脚拇指被磕伤,血流不止。他仍然忍着伤痛完成塌方测量任务。在这次防汛救灾中,他就是一根标杆,指引着我们前进!
副局长方永旭和李毓华负责蔡贤水库防汛工作,蔡贤水库防汛任务更加严峻,水位达到70.75M米,开敞式溢洪道首次溢洪,水库下游许多良田、道路、房屋被淹,面对水库水位持续上涨,人民群众财产遭受损失的压力,副局长方永旭和李毓华带领全站干部职工奋战一线,坚持24小时驻守大坝,雨水打湿了他们衣服,他们将就着,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们还是穿着,心里想的只有险情,饿了吃碗方便面,渴了喝点矿泉水,瞌睡来了,他们尽力驱赶睡意。他们脑海里有的只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有一次,副局长方永旭在给当地群众做思想工作,劝说不要到深水区域去捕鱼作业,当地群众不但不听,更是不理解甚至还有谩骂。方副局长不但不生气,反而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直到说服他们。老家来电话说淹了水,他还是坚守岗位,不分心不分神,舍小家顾大家,因为他知道,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水库水位猛涨,所有船只停泊不许通行,库区内农户切断了对外交通,为帮助当地政府做好安全转移工作,副局长李毓华带领水政人员一起租了一辆船深入库区内的的农户作思想动员工作,当时水库风高急浪,一般船只是不敢航行的,唯独副局长李毓华不为艰险,劈风斩浪,不辱使命,顺流而下,完成安全转移工作,可以说安全转移就是和时间赛跑,有一次,遇到一个很棘手的事情,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不肯转移,因为她惦记着家里的财产。”面对此情景,副局长李毓华耐心的解释,苦口婆心劝说,终于老大娘想开了,肯配合安全转移。
三、风雨同舟,昼夜奋战保安全
7月2日20时,省防指以37号调度令同意王英水库于4日10时开闸泄洪。收到省防指调度令后,王英水库防办即刻向黄石市、阳新县两级防办发出泄洪通知,提前通知做好水库下游安全防护等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泄洪安全。7月3日8时,王英水库泄洪闸门现场,局长王文凯、纪委书记吕忠军在周密安排,指导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调度令执行,强调注意事项,做好与电力公司沟通,关闭发电机组。10时,王英水库根据省防指调度令,王英泄洪闸一孔开启,下泄流量45m3/s。此时,库水位68.17m,入库流量40 m3/s。7月4日5时,水库迎来此场降雨的入库洪峰流量272.5 m3/s,库水位急骤上涨,汛情就是命令,王英水库防办立刻向省防指请示加大泄洪流量。8时,省防办以183号文给黄石市防办下发了“关于加大王英富水水库下泄
流量的通知”,12时,省防办以第47号调度令同意王英水库加大泄洪流量,16时,王英局经过与黄石、阳新两级防办会商,根据下游的行洪能力,将水库下泄流量调整到75 m3/s。但水位仍然居高不下,下降速度十分缓慢。上下游泄排矛盾问题很突出,此时,纪委书记吕忠军心里打了一个寒颤,因为他知道这必将是一次疲劳战和持久战,谁坚持到底,谁将取得胜利。
于是他将主汛期暴雨、超汛限及泄洪三种情况以明文规定的形式
作为水库应急响应状态,并逐条逐项强调应急响应状态期间工作纪律,把防汛纪律挺在最前面。在他的监督和带领下,内勤人员负责每隔1小时的水雨工情(测)上报、上下联系、资料收集、统计和归档等;外勤人员轮流值守,负责大坝(含测压管)、副坝、溢洪道(含行洪渠)、渗流堰、进口闸出口段等部位的巡查,大家分工合作,毫无怨言,不喊苦、不喊累,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队员彭青松,乐进风家里进了水,也坚守自己的岗位,有些队员刚参加工作,出校没有一两年,没有防过汛的经历,但大家表现出的是毫无畏惧,向前再向前。7月6日5时王英水库水位开始回落,7月7日降雨停止,一缕阳光穿过乌云照耀大地,给大家带来了好的心情,总算拔云见日,沐浴在阳光下,大家将湿了捂干,干了又湿的外衣脱下来晒一晒、透一透,坚守了4天4夜,顾不得几天没合眼的疲劳,立即又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他们知道洪水还没有退却,防汛依然严峻。他叫梁瑛,他叫张东方,她叫吴畏,她叫费凯,她叫陈周,他叫方浩,他叫邓亚峰......这是一群带有显著特点的人群,因为他们是80后、90后,这个年代的人常常被社会强迫贴上标签:“80后是星星一代,90后是垮掉一代,00后是无知的一代”,但实际上,他们的表现与文艺理论家灌输解说的现象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有成熟的思维主见,有独立的生活态度,他们吃得苦,意志力坚强,勤于学习和上进,这些人刚刚工作没几年,有的刚走出校门不久,但是在防汛救灾的过程中,他们处之泰然,临危不乱,充满激情,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风里来,雨里去,无所畏惧,他们大多数来自外地,常常忍受着防汛救灾漫漫长夜中的煎熬与孤独,但他们不抱怨,不推脱,有情况总是冲在前面,但看到的还是他们的阳光。常常听到他们开玩笑的说:“新常态就是要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确保队伍拉得出,材料写得出,数据报得出。”
一名党员,一个标杆,一面旗帜。王英局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的誓词,履行着人民的承诺,灾难无情人有情,在防汛的日日夜夜里,王英局党委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每个人从没有忘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注意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事情,保护好群众的利益舍小家,顾大家。灾害来临时,党员干部职工是群众的贴心人。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危难关头冲锋在前的党员本色,诠释了党和人民的血肉之情,保护着群众的每一片土地,把爱洒在这片热土上。
。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噙有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着深沉。”
第三篇:《我们这片热土》说课稿
《我们这片热土》说课稿
各位评委:
各位老师大家好!
听这清脆的鸟鸣声,汩汩的流水声,我们的思绪是否回到热恋中的故乡呢?脑海中是否回荡着故乡的山山水水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这片热土》。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活动主题解读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构想
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实施过程及成果
六、教学反思与感悟
为什么确定这个为主题呢?首先根据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去采风”,针对学生盲目追逐时尚的现状,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发掘乡土文化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素养,我们确立了这个主题。
我们的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穿新潮服饰,看青春文学,提起自己的故乡——团风却总是满怀鄙夷神色,认为土里土气的县城完全跟不上时尚的步伐,难道团风真地一无是处吗?其实不然,团风 它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曾有多少英雄豪杰在此争雄,它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曾有多少革命烈士为它抛洒热血,它是 一片人才辈出的土地,曾有多少风流人物在此云集,它是一片物产丰饶的土地,曾有多少人陶醉于此,团风,这样的一片热土怎么不值得一说呢?于是我与学生共同商讨,去挖掘团风,了解我们这片热土的真实内涵,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来确立的:
知识能力目标:
1、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2、了解“团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概貌等各方面知识,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等方面的能力及合作精神。
2、让学生发挥自己个性、兴趣与经验优势,积极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民间采风中,探究故乡历史文化、名人事迹,激发热爱家乡之情,从名人故事中吸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定活动主题后,我有产生了疑问:我们应该从那几个方面来体现“我们这片热土”呢?,全班同学出谋划策,展开大讨论,最后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古迹历史,地理概貌,名人事迹,风土人情,物产,团风现状等
活动内容明确,可活动又该如何开展呢?我决定向全班同学征集活动方案,学生们反应十分踊跃,有的同学甚至发出感慨“我的活动终于我做主了﹗”,同学们的讨论十分热烈,我也参与其中,与他们商讨,气氛融洽,最后,从几十份活动方案中选出一份最佳方案,大家一同商定,决定采用这个方案
第一阶段:各小组根据选定内容进行全面搜集材料及信息。
第二阶段:筛选整理信息,采用适当形式整合信息内容。
第三阶段:采用各种形式展现活动成果进行交流。
第四阶段:对小组内容、形式、组织能力进行恰当评价。
有了这个基本活动方案,学生们在活动中就有了参考的模版,而不至于迷失方向而不知所措,并且活动时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方案确定了,我们开始做活动前的准备,大家首先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自由组合研究小组,他们共组合成五大组:古迹探寻组、名人荟萃组、风土人情组、物产丰饶组、真情展望组,各小组推选出小组长,以下就是他们的名单。
各小组围绕小组主题讨论,明确重点探究方向、方法。
讨论可以同学之间进行,也可与老师讨论,如古迹探询组,名人荟萃组同学就与历史地理老师讨论:了解团风的历史、名人,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知识?也可与父母,乡邻讨论,如风土人情组,王红梅同学就向本村的老人询问农村一些古老的风俗,就这样同学们明确了活动的方向与方法。
同学们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VCD、报刊杂志、画册、相册等资源搜集资料
一切准备就绪,3月4、5是双休日,各小组开始按照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一步步开始实施了。古迹探寻组的同学根据活动内容又进行详细分工,成立三个小组
第一组探究古代历史第二组探究名胜风景 第三组探究地理概貌
3月4日,天,阴沉沉,却丝毫不减第一组同学们活动的热情,他们兴致盎然,走访团风县城的大街小巷,对每个街道的名字以及由来进行调查,如:乌龙镇,粮道街,马坊桥,得胜桥,霸王台等地,查询到相当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第二组同学相约来到杜皮乡烈士陵园,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同学们静静的站在墓碑前默哀,祭奠革命先烈们,表达他们的哀思,也拍摄了相关图片以及革命先烈资料,接着,他们又来到团风著名风景区——贾庙的大崎山,雨中的大崎山,淡淡的雾,稀疏的云,朦朦胧胧的,别有特色,他们简直陶醉了,回来就写了一篇优美散文。
第三组同学来到团风电视台查找鸟瞰团风的短片,收集团风地理知识,了解地理概貌
回来后又利用各种方法查找资料。
名人荟萃组的同学,首先就向熟知团风名人事迹的曹老师请教,曹老师给他们进行了一次小型的讲座,讲到了回龙山的地质学家李四光,首译《资本论》的经济学家王亚南,哲学家熊十力,文学家秦兆阳,革命家鲍惠僧,还有著名的军事家林彪,以及他的兄弟,林育南,林育英等,同学们听了之后深感自豪,热情高涨,他们想不到我们团风居然有如此多的名人,于是他们有的进行实地调查,有的走进图书馆查找团风县志,查询各类名人信息,其中最典型的是邵雁飞同学,在家长陪同下,来到团风回龙山镇的林家大湾,参观林氏祠堂,林彪故居,还买下有关书籍和碟片,拍摄所有景点的照片,以下就是他们拍摄的照片,他们的行动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风土人情组的同学,他们主要是对团风的民俗民风节日进行了探询,如团风夏夜街头的“竹床阵”﹑民间剪纸艺术,端午节吃粽子,插菖蓬,划龙舟,婚丧嫁娶的礼仪及禁忌,元宵节的对联﹑谜语﹑诗句等内容,都做了深入研究。
物产丰饶组的同学是由对本地物产十分了解的学生组成,因此活动进行十分
顺利,如朱迪同学就是淋山河镇,吃着谢河辣椒长大的,叫他说出辣椒的种类、形状、营养价值及种植方法,他如数家珍。生长在马蹄之乡的周文强,对马蹄也是了如指掌。还有团风的其它特产如上巴河的莲藕,团风的狗脚,大崎山的苦荆茶,马鞍山的烟叶等都做了深入调查。
真情展望组
他们主要是对团风展开了社会调查,这组同学的家长都是土生土长的团风人,大部分是机关单位的职员,相对而言,对团风的经济发展和各个领域都十分清楚,同学们借助这些社会力量,调查团风有关厂矿,企业,农业,教育,政治等各方面内容,这些就是他们搜集到的资料。
阶段二 :资料收集了,涉及面之广泛,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可如此之多的资料堆积在学生眼前,该如何去筛选呢?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整理呢?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我们进行活动的第二阶段
学生辛苦收集的资料,谁都不想任意删掉,于是他们五大组的小组长,将各组成员组织起来进行讨论,对材料进行逐一筛选整理,他们将较原始材料变得精致,将浩繁的文字变得简单,明了,清晰,将图片材料,配上解说词,将枯燥乏味的文字用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来展现。
活动进行到这里,我也困惑过,同学们讨论出来的形式总是唱歌、跳舞、朗诵、那几种,太单调,没有新意,而且内容也很肤浅,不足以体现他们收集的成果,这时有同学建议说:“老师,物产丰饶组的同学收集的资料,让小组长讲解,那不是太呆板、枯燥了?我想,如果采用综艺娱乐的形式会轻松些,我们可以叫这一小组同学把这些特产都带来,让大家尝尝,再来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这样岂不更好?”乐嘛,”我连忙称赞道:“这主意好在吃中长学问,在玩中学知识,这才叫寓教与乐,”另一个同学还说道:“老师,古迹探寻组的同学,在展现团风历史这一内容的时候,采用音乐剧形式,我觉得,这种形式不够严肃,不足以体现我们回顾历史时的那种庄严神圣的心情,如果采用历史教授讲座形式,更庄严,内容也会有深度。”我说道:“你的想法很好,应该与古迹探询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他们一定会很乐意的接受,”结果这组的同学真的采用了这种形式,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同学都在为本组或其它组的出谋划策,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尝受到探究历程的艰辛,也体会到果实成熟的快乐。
最渴盼的日子到了,历经半个多月的艰辛劳动,终于在三月二十号这一天,要展现各组的硕果了,成果交流过程,由同学们推选男女两名主持人,展现过程采用擂台赛的形式,红队与蓝队分五轮进行对决
第一轮对决“历史回顾”
红队和蓝队分别采用“历史教授讲座”与配乐诗朗诵进行对决,他们对团风历史进行回顾,也对端午节的由来进行探究,赞颂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同学们对他们进行了评价:认为历史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思路清晰,但诗朗诵更精彩,他们感情激昂,朗读时有节奏,抑扬顿挫,而且诗歌还是自己亲手创作的,大家聆听时引起心灵的强烈震撼,得到一次洗礼。
第二轮对决“名人荟萃”
两队分别采用展版,及名人访谈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对团风名人事迹,思想轨迹,精神品质进行探讨,左边的展板“林氏三兄弟”是邵燕飞这组同学花了俩个星期精心制作而成的,同学们观看后,对他们设计精美的展版赞不绝口,也被他们执著的精神感动着。名人访谈栏目对团风的名人李四光,熊十力,王亚南,秦昭阳,包惠僧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认为这个访谈的内容有深度,对我们的学习和人生有启迪作用,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三轮对决“热土探访”红蓝队分别采取开心辞典和导游带队游山玩水的形式展示,让同学们对团风这片热土有一次全面的了解,同学们觉得这俩队的形式都非常新颖,内容十分广泛知识面较宽。
第四轮对决“美食让你尝”这组的同学让俩队的队员分别品尝美食,再来回答问题,他们还取了一些好听的名字,如踏花归去马蹄乡,狗脚润心田,河水莲藕香,对这些物产的各方面知识进行探究。学生们真的在吃中玩,吃中学,下面的同学也参与其中,这一环节气氛最为热烈。
第五轮对决:“风土人情”
这轮对决分别采取小品和演讲的形式展示,小品反映的是吃年夜饭时的禁忌,演讲的内容是现代社会人们对亲情的漠视而呼唤亲情的归来,有的同学认为小品表演的精彩,特别是孙浩强扮演的爸爸,表情丰富,神态逼真,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演讲激情昂扬,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内容引发人深思,真是各抒己见,俩对不分高下。
五轮结束我们俩队实力相当,不分伯仲,这时我们真情展望组的县长走来了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给我们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回答了来自各个报社记者的提问,谈到了我们团风的现状,给团风作了十年的规划,让我们看到了团风辉煌的明天。
整个活动结束了,同学们集体讨论,总结出以下评价结果:
我对这次活动产生了这些思考与感悟:
一、活动形式新颖、活泼,有创新性,活动内容扎实而有深度,充分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和道德得到了熏陶,帮助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本课题围绕“团风”这个课题开展,融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电教、音乐为一体,多角度的展现团风,有利开发了地方文化资源,实现了课程结构上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五、值得反思的这类型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的开展对于我们一年之后面临的中考又有多大作用,这两者如何和谐地统一。
最后让我们在家乡美的歌声里再一次回味自己的家乡吧,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建议:
1.在初中的基础上要有深度。
2.板块设计上主要有两个板块:一是突出家乡特色。古迹历史,地理概貌,名人事迹,风土人情,物产,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一种认同感。二是家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了解家乡的变化,树立学好本领,建设家乡的信心。
3.形式设计上不能太儿童化。可以采取问卷调查、上网上图书馆查资料、走村入户实地采访相关人士、分组对抗、知识抢答、小记者采访等形式。请历史老师、查找团风县志、实地考察摄影
4.设计要体现“综合实践”。一是知识的“综合”。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电教、音乐为一体,多角度的展现团风,有利开发了地方文化资源,实现了课程结构上的综合性和选择性。二是校内外的结合。体现出实践性。
借助学校现有资源,询问、请求其他科老师帮助,拓宽了语文综合阅读层面,激发了师生的兴趣。
2、遨游社会大课堂――学生行为探索《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出路只能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主要是通过他人示范,亲自观察、模仿和感悟习得。综合阅读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为链。所以通过综合阅读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就得将学生放出课堂,让学生遨游社会大课堂。
学生在社会中的活动能力有时是超乎老师想象的,老师严密组织,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才能真正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学生的独有阅读体验。如我们的综合阅读主题都来源于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到县志办查找县志,实地拍摄,采访老师、名人,撰写材料,编辑读本,组织成果展示,都是学生唱主角。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只要老师指导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进行综合阅读,家长有一点支持或适当引导,生活处处是学生的语文课堂。
当然,学生是年幼的、不够成熟的,他们需要老师引导,但老师不能包办代替,只能扮演好自己组织者的角色。
第四篇:小学生“学校因我而精彩”演讲稿:我爱这片热土
小学生“学校因我而精彩”演讲稿:我爱这片热土
小学生“学校因我而精彩”演讲稿:我爱这片热土
当你漫步于xx小学的校园里,欣赏着美丽、和谐、富有韵味的校园文化,陶醉于清幽的校园环境时,我想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联想到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主席台前,浑然有力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几个大字,连同学校东墙描绘的雄伟壮观的长城图,浑然一体,形成校园中一抹靓丽的风景。“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不仅反映了校园的外表美,更体现了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更是深深地承载了学校领导对老师的关怀、欣赏与殷切希望。
在这个大家庭里,时时让我感受着来自“家”的温暖。当老师们取得了可喜的荣誉,学校宣传栏中就会有一份喜报向全家人传达中这份欣喜,让大家一起分享这份荣誉的喜悦;当哪位老师生病了,哪位老师需要帮助了,我们总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关心和帮助。在工作中,大家一起交流工作,交换心得,探讨教育的思想、方法,寻求培养孩子的有效途径。工作之余,大家也会开开心心的打羽毛球、乒乓球等等。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将工作中一身的疲惫融化在欢声笑语中,我喜欢这个大家庭,也深深的爱着这个大家庭。
在迎小的这几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自己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职业,越来越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得益于学校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海空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要属于自己的博客,我们在博客中记录了教学中、师生间的点点滴滴,在博客中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每学期一次的听评课活动,更是给大家提供了一次互相学习的机会,在讲评课中,不仅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而且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不断反思中,获得更大进步。
| 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学校不仅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同时也大力支持教师们大量阅读,在这个环境的熏陶下,我喜欢上了读书,并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我的教学风格。
唐代韩愈曾经为我们老师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起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个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无奈,今天叫无畏,明天叫无悔。花开有声,师爱无痕,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的专心志致,爱的无私无畏!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在这片热土中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学校因我而精彩,我因学校而自豪。
第五篇:《钟情于这片热土》演讲稿
《钟情于这片热土》演讲稿
各位领导、评委、朋友们: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钟情于这片热土。
“如果说,园丁的梦是绿的,那么教师的梦是甜的;如果说,园丁的汗水在花瓣上吐艳,那么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人民教师就是凭着一颗至爱之心,一种至诚之情,以美的语言、美的风范,美的情操、塑造了一代美的灵魂。”这是
三年前,××小学新任校长在就职演说中的一段话。原创:wenmi114.com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位带领百尺小学教师实践“三个代表”,勇创佳绩的校长——周老师。
他是一位三十出头,才思敏捷、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是浙江省名校长培养人选、省级教坛新秀、省优秀青年教师、是全县小学中屈指可数的中学高级教师;是县级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是他一步一个脚印在他钟情的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的回报。
一校之长,身负重任,很不容易。学校要建二期工程了,建设的规划、资金的落实、材料的购置……哪一样不都得亲力亲为。在兴建二期工程期间,周校长,早出晚归,到处奔走。学校的经费紧张,周校长决定自行解决新教学楼的窗帘,亲自去许村购置窗帘布和辅料,并带领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一针一线精心缝制,而且他不仅自己参加劳动,还带家属来帮忙,为学校节省了千多元的经费。那劳动的场景让人感动不已,至今难以忘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崭新的教学楼顺利落成了。当周校长看着拔地而起、漂亮美观的教学楼;看着学生们欢天喜地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看着学校拥有了设施一流的语音、电脑、美术等专业教室、……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久积的劳累也已荡然无存。
学校要发展硬件是基础,然而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周校长深明此理,自从她上任以后,就确立了“为每个孩子积蓄成才的力量”这一办学理念。他认为,不管学生的先天条件如何,来到我们学校就要让她得到最好的教育,为她未来的成才积蓄力量。她深信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兴校”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学校飞速发展,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教师论文有二十多篇获省级以上奖、五十多篇获市、县级奖,学生获奖更是不计其数,这都和周校长重视教师的培养密不可分。
周老师作为百尺小学的校长,不但在学校的管理上成绩显著,而且也是一线教学中的精英。在当校长后,他仍坚持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并在数学教学中卓有建树。我们常常看到她认真研究教材精心备课的情景;常常看到她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风采;常常看到他忙于教学改革,不断实践探索的身影……
周老师爱学校爱工作但他更爱学生,记得去年九月的一天,周老师正在上课,突然一位学生脸色苍白、呼吸困难,不能言语,原创:wenmi114.com周老师见状立即抱起这位学生从四楼冲了下来,直奔我校东侧的城西卫生院,当周老师正想喘口气的时候,医生却说,我们这儿设备不行,得马上送人民医院。周校长二话没说,再次抱起学生就往外跑,在医院门口拦了一辆出租车,将学生送进了人民医院急救室,这时周老师已是汗流浃背,但他顾不得这些一边守在急救室门口焦急地等待,一边给学生的家长打电话。经过近一小时的抢救这位学生才苏醒过来。医生说:这是心脏病发作,幸亏送得及时。周老师一直陪伴着她,直到她完全脱离危险,才回到学校。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周老师用爱播洒着希望,无怨无悔钟情于教育这片热土。”今天,他正以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在党的“十六”精神的指引下,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扎根教育这片热土,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