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透视当前尊老爱幼中的问题
透视当前尊老爱幼中的问题
【内容提要】敬老爱幼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双方双向关心、互相尽责、均衡互惠的平衡和谐关系;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革,家庭结构、成员关系等方面也随之发生着很大的裂变,“敬老不足,爱幼有余”,尊老爱幼的天平正在失去了平衡。本文对当前尊老爱幼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了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尊老爱幼;问题;原因
尊老爱幼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幼,爱护子女,关心后代。敬老爱幼本来是一种双方双向关心、互相尽责、均衡互惠的平衡和谐关系,父母抚养子女,子女成年后赡养年老的父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体制的变革,家庭结构、成员关系等方面,也随之发生着很大的裂变,在很大一部分的家庭中,只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而忽视对父母等老一辈的关心和照顾。孩子是中心,夫妇俩对孩子的要求是不加限制地满足,相反对老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却越来越忽略。出现了 “厚幼薄老”、“重枝轻根” 不正常倾斜现象,尊老爱幼的天平正在不知不觉中被打破了平衡。因此,我认为当前尊老爱幼中的问题:“敬老不足,爱幼有余”。这不再是一个个别家庭的问题,每个家庭都不同程度存在,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克服。
“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三个“缺少”和三个“过分”。
尊老不足:
表现
一、养老缺少物质。尊老首先是养老,父母老了就失去生产和生活能力,要生存就得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料,在目前我国社会大部分老人的养老物质是由子女供给,以家庭赡养为主。婚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从两个层面明确了赡养人:即通常情况下是子女,特殊情况下是孙子女、外孙子女。不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强调了后代对自己的老人必须提供养老的生活资料,晚辈对长辈必须承担着责无旁贷的养老责任。但是目前社会,事与愿违,不好好赡养父母的人还很多。有的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有的是“生了儿子丢了爹”,钱财多用在自己和儿女身上,因此对老人的生活资料不愿提供或不及时提供,使一些老人缺吃、缺穿、缺住,有病不能治。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报告反映,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的经济没有保障的,农村达到45.3%,城市为26.3%。据报载,在河南省西北部山区的某县,一位50多岁的方姓农民让孩子住进新房子,却寻出种种借口逼迫年逾八旬父母走出家门。据一些调查表明,社会一个普遍现象是,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住房最小、最旧的是老人。以上事实说明,养老缺少必要的物质资料是个普遍的问题。其原因,从家庭养老的角度讲,就是子女尊老不足。
表现
二、敬老缺感情。敬老就是在家庭、在社会各种场合对待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就是孔子说的要以愉悦的精神对待自己的父母和社会老年人,从精神上给老人以尊重和安慰。用什么敬老,主要靠感情。今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最大的问题,也许不再是缺吃少穿了,而是需要更多的精神上的安慰。一首“常回家看看”,唱遍大江南北,呼唤的是儿女对父母的尊敬孝顺。如果说“养老”,重在物质上赡养;那么“敬老”意在精神上慰籍。敬,是尊老的核心。子游曾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①对父母只有“养”没有“敬”,如同饲养犬马。孔子这里强调孝重在“敬”。目前社会一部分老人确实养身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养心的问题还存在,缺少子女的“报得三春晖”的感情。有的人很少回父母家,很少和父母交流沟通;有的人给钱不给情,认为尊老就是供钱财养老;有的子女还干涉父母再婚,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打骂老人、虐待父母等等。究其原因,尊老缺少感恩之情。
表现
三、助老缺时间。助老是做子女的帮助老人干些活、做些事。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身体机能也会逐渐衰退。行为不便的老人需要的是体力帮助,小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老人。现在相当一部分子女在帮助老人做事、照料老人生活确实不够。一家报社在200位读者中搞了一次“你曾经为父母洗过脚吗”的调查,经过统计,在寄回调查表的,仅有3位读者曾经为父母洗过脚。助老不足的确是一个普遍问题。有的子女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工作事务繁忙,无时间;有的忙于家务,照料孩子无时间;有的忙于交际、忙于玩乐,无时间;甚至有的不愿尽孝心、不主动不愿意照顾父母。我国许多伟人虽工作忙都能挤时间孝母,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去看母,陈毅元帅能亲自多次给母亲洗尿裤。只要有孝心,时间是会挤出来的。所以“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让漂泊的心灵回到永远的客栈,让心头的牵挂化作圆月高悬,让父母绽开欢喜的笑颜。”
爱幼有余:
心理上过分溺爱。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家里的孩子比以前少了,多数家庭一孩化,许多家庭出现了过于溺爱孩子的现象。把孩子作为自己心里的宝贝,掌上的明珠,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要星星,不敢给摘月亮,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一味地纵容迁就。这样过分溺爱,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害于孩子的良好发展。今天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母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比牛毛还稠,而孩子对父母的爱比牛角还稀。这也是尊老爱幼天平倾斜的重要原因吧。
物质上过分供给。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不少家庭,孩子是中心,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物质需求过分满足,孩子想吃什么买什么,想穿什么购什么,想要什么供什么,过分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欲,大把大把的钱花在子女身上心不疼,而用在赡养老人上就吝啬。现在许多子女比父母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用得好、玩得好。物质上过分供给,给孩
子造成优越感、富裕感,容易养成浪费、奢侈的会习惯,很难形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我们的家长再读一下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古训。教育上过分简单。由于家长对孩子的疼爱,再加上“望子成龙”心切,好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法、方式上,教育的内容上,过分的简单和单纯。教子缺乏艺术,只会护、只会疼,也有粗野的骂和偶尔的打;在教育内容上,轻思想、轻道德的教育,注重“应试教育”。不少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好分、考上大学就是孝敬父母,真正不懂尊老、敬老和孝老的涵义,很少有尽孝道的实践。由此还会滋生出许多方面的道德问题。
以上这六个方面,足以说明当今社会尊老爱幼的天平发生了倾斜,“敬老不足,爱幼有余”问题的普遍性,究其形成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社会的客观的原因,其二是家庭人的主观原因。
客观的社会原因。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老人比重达到一定水平就标志着这个社会进入老龄阶段。根据联合国制定的人口学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7%以上、或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即为老龄社会。按此标准,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3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并且以每年大约3%的速度增长,早已进入老龄社会。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老人最多、增长最快,如果和经济发展不同步,必然会给养老必然带来好多的困难。
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家庭结构逐渐形成倒金字塔的形状。目前全国三亿七千万个家庭,很多家庭都是“421”的家庭结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一切全为他服务。有人这样概括:“爷爷是仆人,奶奶是佣人,孩子是主人。”在这样家庭结构的环境中生活,父母双亲、祖父母、甚至外祖父母,全家所有的人都围着一个心肝小宝贝,孩子不被溺爱是不可能,老人被子孙渐渐冷落也是自然的。传统社会的家庭中心是老年人,而现代家庭的代际重心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孩子。重心的转移,导致子代对亲代的赡养、照料和慰藉却是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部分人不养、不敬、不助、不尊,或者有养无敬、有养无爱的情况。
家庭人的主观原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即内因。本文讲尊老爱幼是从家庭的角度谈的,是讲家庭内的尊老和爱幼。前面在分析问题时,在尊老方面存在着“缺物”、“缺情”“缺时”
等“三缺”问题,在分析爱幼方面存在着“三过”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思想教育问题。在经济较落后的封建社会,子路负米侍双亲、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他们想方设法获取物质来养老;黄香扇枕温衾、吴猛恣蚊饱血、黄庭坚涤亲溺器、包公辞官事亲,能以真情花时间敬老助老。试问在今天经济发达的社会,我们有些人为什么做不到呢?说到底是人们的尊老意识淡化,或者说孝道思想被遗弃,致使部分年轻人不太懂得什么叫感恩,什么叫回报,什么叫责任感,不知道孝敬老人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缺少这样的意识,必然缺少这样的实践,最后导致尊老爱幼天平的倾斜,出现“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社会问题。
有个笑话说:在一所公寓里,住着美国人、法国人、犹太人和中国人。一天,公寓失火了,结果,美国人首先救出了妻子,法国人首先抱出了情人,犹太人首先搬出了自己的保险箱。我们中国人呢?首先背出来的是自己的老娘。这则笑话形象地道出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因此这个传统美德不能丢,要发扬光大。孟子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一种社会责任,既要对父母养育之恩以泉相报,又要对幼小的子女做到慈父的关爱,正确处理好尊老和爱幼的问题,做到不偏不倚、不厚不薄,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爱的和谐社会。
第二篇:当前行政改革五大热点问题透视
当前行政改革五大热点问题透视
马宝成
2013-03-20 10:54:21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京)2012年10期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要求“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现在,改革进程已近过半,距离这个总体目标的实现还有7年多的时间。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保证这个总体目标的实现,对比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系统谋划。当前,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推进的具体改革内容,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将简要加以解析。
一、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重心,推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可以说,政府职能转变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目标。多年来我们在这个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际上,政府职能转变还远远没有到位,距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究其原因,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过强,对微观经济活动参与和干预过多,而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关注不够,导致多年来政府职能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在政府职能转变这个第一要务上实现重点突破,推进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首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继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这是当前和今后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此,要尽快明确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432美元,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从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情况看,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还没有完全明确。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具体步骤上,我们可以先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基本责任,尽管我们这些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然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我们要努力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努力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努力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
与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只有真正把这些分开了,政府才能把“不该管”的彻底不管,把“该管的”真正管好。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外,根本的途径是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为准绳,划清政企之间、政资之间、政事之间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割断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利益关联,实现政府责权的法定化,用法律的刚性手段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划清了这些权力界限,也就割断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联。政府职责明确了,各级政府才能自觉地把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也才能把更多的精力、物力和财力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
二、以大部制改革为突破口,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开始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但这一改革还远未到位,主要问题是:(1)已经实行大部门体制的部门,内部职能、机构和人员整合不到位,实质变动不大;(2)有的一开始就存在整合不到位现象,如交通运输部整合了原交通部和国家民航总局,铁道部至今未整合在内,使交通运输领域的大部制改革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类似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社会保障等领域。(3)在农业、文化、民族宗教等领域,应该实行大部门体制的,至今尚未实行。(4)大部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减少领导职数。但从已经实施大部制改革的部门看,有的领导职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明显增加。(5)在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中,有的上边未改,下边已动,导致上下不对接,运行机制不顺畅。[1]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对已经实行大部门体制的,要进行工作流程的优化再造、管理职能的重新分配和内设机构的整合调整,真正做到职能有机统一;在已经推行大部制但尚未整合到位的部门,如交通运输部,要继续推进并整合到位,真正建立起大交通管理体制;在应该实行而尚未实行大部门制的系统,应适时推出大部门体制改革;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精神和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明确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减少职责交叉;在推进大部制改革中,坚决贯彻中央精神,严格执行政府组织法,严格控制编制和领导职数,不能以“过渡期”为由,突破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在推进大部制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权力监督机制建设,尤其要通过科学的权责划分推进“行政三分制”改革,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科学分离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不能以大部制为借口,刻意强化部门权力和部门利益。
在地方层面,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级地方的大部制改革。近几年,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大部门体制改革,如广东顺德在优化组织结构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将党政机构进行统筹考虑,将原有的41个机构,大规模地整合为16个机构;深圳市积极探索建立职能有机统一、功能定位准确、部门数量精干的大部门体制,政府部门由46个精简为31个,精简幅度达三分之一;珠海市政府工作部门由36个减为27个,精简25%,力度也比较大;阳江市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37个减少为25个,精简30%。[2]今后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面,要鼓励支持各地大胆探索大部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三、以事权财权合理匹配为目标,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目前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省直管县改革。今后要以公共服务为重点深化改革,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真正调整好中央与地方关系。
一是继续以公共服务为重点推进省直管县改革。近10年来,党和国家重要文件和领导人重要讲话中,多次出现省直管县改革的内容。特别是近几年,中央批复了8个省37个县进行省直管县改革试点。截至到2010年,我国有20多个省份陆续进行了财政体制省直管县和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两项合计超过1000个县。[3]这一探索收到了积极成效,为新的行政体制突破和新的区划调整积累了经验。在这个问题上,要特别重视加强省直管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着重研究推行省直管县改革的条件,尽快制定相应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法》,真正推进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
二是以公共服务为重点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权限还不明确,比如说,我们的中央与地方在核心公共服务支出中还存在错位现象。根据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原则和国际经验,社会保障与福利总体上应属于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全国性公共服务,而我国中央政府支出的比重只占政府总支出的8%;教育和医疗卫生应属由各级政府共同提供的公共服务,其中中央政府支出的比重只分别占政府总支出的8%和3%;而地方各级政府支出则分别占到社会保障补助政府总支出的92%,教育事业政府总支出的92%,卫生事业政府总支出的97%。这种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造成“上级请客、下级埋单”现象,使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不堪重负。再比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公共服务事权与财权还很不对称。目前,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达到70%,也就是说,大部分公共服务是地方各级政府提供的。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地方各级政府收入占政府总收入的比重为45%,收支差额部分应由中央财政补助或转移支付弥补,而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层级过多、层层截留等缺陷,使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和欠发达地区政府实际得到的资金非常有限,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地方隐性债务越来越大,服务提供地区差别拉大,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4]为此,必须尽快合理确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事权与财权,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三是以公共服务为重点推进乡镇和街道改革。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地方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试点工作。广东省于2009年在佛山、东莞市开展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试点,选择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南海区狮山镇,东莞市塘厦镇、石龙镇进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试点。佛山市对容桂街道和狮山镇实行简政放权,扩大镇(街)管理权限,赋予其部分县级管理权限,顺德区属部门第一批就向容桂街道下放了316项管理权限。同时在规范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创新公务员和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也迈出了重要步伐。东莞市对石龙镇、塘厦镇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放权、调整派驻机构管理体制、内部调整放权的方式,下放事权、扩充财权、改革人事权。此外,这些试点单位还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简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将一些管理和服务事项放权给社会。[5]广东省的基层政府改革,加快了县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加强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了县镇经济社会发展。对这些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在今后的改革中要积极加以鼓励、扶持和推广。
四、以政府管理创新为重点,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当前,要真正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就必须通过政府管理的不断创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选择社会关注程度很高的两个问题作为突破口。
一是尽快完善内容和程序,切实推进政府预算公开制度。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经费,包括出国出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支出,都要详细公开。各类预算执行和决算的审计报告也要向社会公开。2011年,有92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90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决算,98个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全国审计机关向社会发布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等方面审计结果公告8000多篇。[6]今后,必须尽快完善这项制度,进一步细化公开项目,真正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办了什么事,真正使人民群众更方便地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真正发挥“三公”公开对于防治腐败的重要作用。
二是坚定信心、勇于改革,着力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防止干部贪污腐败的重要措施,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制度保障。因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可以真正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可以真正实现社会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可以争取民众信任,提升政府形象,可以强化政府官员的自我约束。近几年,一些地方,如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四川高县、重庆开县和江北区、上海浦东、湖南浏阳和湘潭所辖的湘乡等相继开展了领导干部财产监督的试点。但是,这些试点都是局部的零星的,而且具体的申报措施和内容还很不完善,除了采取公职人员申报财产和有限范围内的公示以外,相关的配套措施也不够健全,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有改革的勇气,有长远的眼光,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借鉴国外有关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逐步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要明确财产申报制度的功能定位。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采取由点到面的方式,恰当地选择切入点,自上而下逐步推行。同时要注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实施财产申报涉及的有关部门的执法权限、公众监督权、知情权与公职人员及其近亲属的隐私权等问题,通过法制建设来加以解决。
五、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应当说,当前推进的事业单位改革,是历次事业单位改革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这次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分类推进。所谓分类,大体上就是行政类、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在这三大类中,各自又有更具体、更细致的分类。基本原则就是,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行政职能回归行政机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公益类的事业单位或转为民间组织或转为“公立事业法人”。
一是行政管理类的划归政府机构。通过职能审核,明确哪些事业单位行使着行政职能;明确其行政职能是划归相关行政机关,还是将事业单位划归行政机关;明确是一次性将行使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回归行政机关,还是暂时保留在事业单位范围内;对暂时保留在事业单位范围内单位的人员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机构按照政府机关管理与运行。最终目标是实现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其行政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
二是生产经营类转企改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难度最大、最易引发矛盾的改革。同时,也是标志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否取得明显成效的改革。因此,转企改制绝不可简单地“一改了之”、“一卖了之”,事前、事中、事后大量困难的组织、协调、攻坚、安抚等工作必须科学设计、精心实施。
三是部分公益类转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向民间组织转化符合社会转型与公共事业发展趋势,可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民间组织的发展。推进事业单位向社会组织转化必须立足于社会转型、政府改革、公共事业创新,立足于事业单位改革与社会组织发展,必须明确方向,制定科学、现实、可行的战略目标与推进措施。
四是部分公益类转为“公立事业法人”。事业单位转为“公立事业法人”不涉及组织性质改变,但“公立事业法人”不是传统事业单位简单的现代翻版,体制重塑成为转化的核心问题:建立现代公共事业体制,使适应传统体制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向适应社会转型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传统公共事业体制转变,涉及事业职能调整、政事关系理顺、组织机构再造等多方面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转为“公立事业法人”面临的艰巨任务。
可以看出,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分类,它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去留和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事业单位中每个人的命运。改革过程中,既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一推了之。要科学分类、严格分类,稳步推进。既要关注每个事业单位的去向,通过改革,让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要重点关注事业单位中每个人的未来发展,不能因为改革而影响到个人利益。
参考文献:
[1]薄贵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1).[2]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介绍[J],2010.4.12.[3]张占斌.加强省直管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J],行政管理改革.2011(6).[4]沈荣华.纵向行政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思路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0(5).[5]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介绍[J],2010.4.12.[6]温家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J],求是,2012(8).
第三篇:浅谈当前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模版)
工程建设投入资金大,是社会关心的热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建筑市场工程承发包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到施工企业自己上市场揽取业务,再发展到今天在有形建筑市场参加竞标。由于建筑市场僧多粥少、市场竞争激烈,各施工企业或其代理人为了获取承包合同和利润,采用了许多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建筑市场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近几年查处的大要案情况分析,工程建设领域仍然是腐败的高发区,成为了反腐败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给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2001年以来,国家把建筑市场作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整顿活动,也查处了一些典型案件,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较为混乱的市场秩序。建筑市场整顿从1986年以来几乎年年进行,但没有起到治本的效果,只不过不同阶段发生在不同类别的人群中。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积重颇深,不是靠权宜之计和“运动战”所能解决的,必须从目前社会大背景及建筑市场运作的制度设计中寻找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有效规范市场的目的。
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焦点在政府投资工程上,特别是这些工程在招投标阶段“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剥夺了潜在投标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给一些腐败分子提供了“寻租”沃土。目前工程招投标中“违规操作”已经漫延到招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且单个环节行为执纪执法部门取证难,较难认定为违法违规。建筑市场经过多次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违规行为从公开到隐蔽,从个别人“一锤定音”到整个招投标过程不正当的“系列操作”,形成了程序上的合法而实质上渗透着腐败。这种状况不予以整治危害性更大,将使建筑市场处于非良性竞争状态,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且毒害党风和社会风气。针对当前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特点:
1、现有法规体系存在人为弹性空间
目前,建筑工程招投标依据的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招投标法》有些条款规定本身就留给业主或代理机构弹性空间,如第十二条赋于项目业主办理招标事宜的权力;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条有关不得对投标人有歧视性条款规定;第四十条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的条款等。对这些条款的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当事者的道德约束高于法律约束。目前,招投标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对手得分(综合评审法)差距非常微弱,法律提供的微小弹性空间都直接影响评标结果。《招投标法》作为指导我国招投标活动的法律,它应当给各方主体追求效率的空间,但作为政府投资工程,应有更严厉的规章,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平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弹性空间。
2、体制现状提供“操作”可能
现阶段我国的建设体制基本上还是条、块分割,各个法人单位承担项目业主,并按行政隶属关系接受其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为了解决各项目法人单位的专业素养问题,在招投标阶段引入了招标代理制,施工阶段聘请社会监理,并强制性地接受政府监督。从实践来看,建设市场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萌芽于招投标阶段,招标代理制引入并没有实现工程招投标过程的贯彻“三公”原则。究其原因,是体制问题。现有的建设体制,项目法人都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法人,它是各级政府的委托代理人,他们有法律上提供的弹性空间,这些代理人在选择招标代理、资格审查、评标、定标时,仅有道德的约束,来指导他们为所服务的机构决策。经济学上有个理性人的假设,当他们能以极小的风险获得个人利益较大的回报时,道德约束力就显得脆弱。实践中存在领导不干预,经办人员干预;项目业主不干预,招标代理人干预的状况,现实地说明了一切。
3、诚信经营社会基础尚显薄弱
我国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阶段,虽然市场经济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作用的结果及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仍衷情于“权力”。建筑产品虽然牵涉到每一位民众,但它不像家电产品,民众可以自主行使购买和监督的权力,致使家电业必须以诚信经营为本,取信于民,才能获得市场份额。现实中建筑产品采购权集中在招标人、代理人、评标专家委员会手中。由于建筑产品招投标的某些内容及过程需要保密,客观上造成了不便于社会监督,减少了投标人因为虚假信息导致投标失败的风险。还有,一个企业由于虚假信息在一个项目投标失败,并不至于遭到像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受到市场驱逐,所以,投标人提供虚假信息参与投标的现象愈演愈烈。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对投标人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核审,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全国统一信息平台整合工作滞后于现实监管需要,也给“暗箱操作”者提供了机会。
4、交易各方主体尚未成为实质上独立运作的市场主体
上面已分析现有体制下项目业主仅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实质上仅是各级政府的代理人。项目业主的价值取向与掌握的权力,决定着招标代理人不能纯粹从公平与效率角度进行招标运作,否则招标代理有可能失去市场。在这种体制约束下,招标代理人从某种意义上,仅是按照业主的意愿帮助业主完成符合法规程序的招投标运作,有的招标代理机构看业主眼色行事,使业主倾向的中标人合法化。
建筑市场交易各方中重要的主体承包商,在我国就更具特殊性。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存在一些个体“包工头”,以法人名义参加工程招投标,这也是中国特有的承包商体制所决定。建筑施工业作为完全竞争性行业,行业门槛并不高,但进入该行业有政策壁垒资质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施工企业尤其是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仍是国有和集体占主导地位,这些国有企业通过多年改革仍未形成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建筑行业政策壁垒的存在,行业内企业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令行业内竞争日趋残酷,为了生存不得不采用许多不当方式。作为目前国有(集体)企业管理者,他们对现有市场竞争态势必然作出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理性选择——选择对自身风险较小的经营思路。企业自主投标投入大,且有许多公关费用,这对国企来说,无疑是心头的痛,若多标未中,经营者自身就要面对许多公关费用而束手无策,同时令企业陷于困境;反之,通过投标代理人,企业开具介绍信,就有一笔收入,中标后还能收取管理费用,将投标风险转移给“挂靠者”。这样企业可以在举步维艰中生存,而企业管理者不承担个人风险,甚至还可以有隐性收入存在。对“挂靠者”而言,他们不一定具有能力(包括人力、物力)维持一家企业运作;即使有能力,他们也较难在起步阶段就创办一家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再有,即使创办成一家高等级施工企业,维持企业运转所需的管理费用,也令他们承担很大的风险。正是这种思维定势,造成了现在建筑市场中挂靠盛行,甚至出现专以投标谋利的个体。总之,现在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各方交易主体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都被“挂靠者”操纵着。
5、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招投标工作存在难点
从法规上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主要依靠《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等监督招投标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施细则。特别是法律规定的歧视性条款较难把握,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极易发生越位和缺位行为,也给招标人(招标代理人)“暗箱操作”提供可乘之机。就组织机构而言,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政府机关越发精简,配置人员更少。目前,我国处于建设高峰期,项目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许多建设项目法人作为一次性业主缺乏工程项目经验,建筑市场必然产生大量问题。面对此种状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的招标办及有形建筑市场,又人为割裂,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监管力量更趋削弱。从行政手段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建筑市场,特别是规范业主行为缺乏有效手段,而仅有的手段是惩罚性的消极手段,从理论上说,过多使用消极手段会伤及自身,最终会影响事业的繁荣。
6、评标专家委员会未能实现既定功能
《招标投标法》的颁布从法律上对招投标活动中评标专家委员会的地位进行了界定,减少了项目业主对项目定标的行政人为因素干扰,理论上体现了项目评标的民主化、科学化。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评标委员会并没有很好实现其预定功能。具体原因如:①按照《招标投标法》对评标专家资格的界定,只有在大、中城市方才有条件建立具有一定容量的评标专家库,合乎条件的评标专家在数量上显得不足;②评标专家从社会各行各业产生,评标专家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专业素养较难把握,特别在库容不足的情况下,合乎法律硬件规定的专家基本都入库,致使专家质量参差不齐;③社会化选拔评标专家的方式,对专家仅有法律的约束,行政上对其约束不力。但由于工作特殊性,即使触犯法律,取证也较为困难,法律约束也不硬。对评标质量而言,主要依靠评标专家对自身的道德约束,道德约束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在目前复杂环境下,道德约束往往显得苍白;④现在招标项目众多,项目规模专业差异很大。对大部分项目而言,代理机构从压缩招标成本考虑,评标时间仅仅有几个小时,在这么短时间内要求评标专家拿出高质量评标成果不现实,往往仅是履行法律上的程序而已。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现有评标委员会充当招投标活动中“橡皮图章”的功能,或评标专家参与“暗箱操作”,针对特定问题作出特定评判的现象就会有客观的认识。
建筑工程正是存在以上诸多法规、体制、社会环境、机制及建筑产品本身特性等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暗箱操作”。其操作行为具体体现在招标“游戏规则”的制定,这些规则从发布公告、接受报名、资格预审到投标文件都作出了一系列有倾向性的安排,并且发展到监管部门根据现有法规很难从书面材料上认定其违规行为。各地监管部门等针对这些问题虽然制定了很多规范性文件予以纠正,然而,由于以上深层次原因未能破解,往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场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仍然未能实现完全按照承包商实力或项目管理班子实力进行竞争。
建筑工程招投标行为成为社会热点,各级领导部门,特别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一定成绩。领导指定承包商、明目张胆“违规操作”现象得到扼制,但“违规操作”行为从公开到隐避仍然肆虐于招投标活动中并被披上“合法”的外衣,这些现象启发我们思考现有招投标制度的设计。笔者认为,由于建筑产品特性及招投标活动中人的因素较为活跃,要想从根本上扼制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减少活动中人为的干预,这必然会牺牲一些效率。从目前及发展来看,国有投资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将逐渐降低,政府完全可以将建筑业发展的效率问题交给市场,政府投资一般项目招投标在“三公”原则基础上,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在具体运作上对跨入门槛的承包商一视同仁,招投标“游戏规则”增加随机性,保证公平性。这样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使政府投资项目利益最大化。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问题透视
青少年犯罪问题透视:辍学少年成犯罪高发群体
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1日专电(新华社记者 张晓晶):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学生中,辍学少年虽然数量不多,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些孩子过早离开学校以后,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缺乏监管,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一项调查发现,目前在押一千多名少年犯中辍学生占70%左右,辍学与违法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辍学少年,家庭、学校、社会“三不管”
山东一位农村小学校长对记者说,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上初中要跑七八里路,有的孩子跑一年,再加上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回家了。有的女孩子十五六岁就出去打工了。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最近检查发现,目前因贫辍学现象大幅度减少,但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提前就业导致辍学的现象有所增加。全国人大代表、泰安市东岳中学校长宋文新在调研中发现,辍学少年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她说,导致辍学的原因很复杂,学习困难、厌学是重要原因,也有的孩子随父母流动造成辍学。
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犯罪研究室主任李康熙分析说,一些农民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佳升学无望,加上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觉得继续供孩子上学不划算,不如及早学门手艺挣钱实惠。随着农村逐步富裕和减免学生杂费等措施的实行,真正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很少
李康熙说,这些学生闲散在社会上,成了学校不再管、社会无人管、家庭无力管的“三不管”对象。由于他们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弱,绝大多数属于法盲,又失去了学校正面教育和管理约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环境的感染李康熙说,这些学生闲散在社会上,成了学校不再管、社会无人管、家庭无力管的“三不管”对象。由于他们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弱,绝大多数属于法盲,又失去了学校正面教育和管理约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环境的感以及不良小团体拉拢和坏人教唆而步入歧途。调查表明,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走向犯罪道路的辍学少年的行为轨迹。
辍学少年成为犯罪高发群体
一些孩子读完初中甚至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刚走出校园的青少年分流成两路:一路外出打工,一路在家闲着,或偶尔干点杂活
李康熙对在押少年犯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在押一千多名少年犯中辍学生占70%左右,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而辍学的未成年人成为犯罪主体。从其辍学时的年龄来看,10岁以前辍学的占3%,10岁-13岁辍学的占23%,14岁-17岁辍学的占73%。从其辍学时学业程度来看,小学期间辍学的占26%,初中期间辍学的占57%,高中、中专、技校期间辍学的占17%。大多数孩子是在初中二年级时辍学的。
李康熙说,这些辍学少年60%以上没有正当职业,既进不了城,又不安心务农,重活干不了,轻活、家务活又不想干,整日闲散在社会上玩耍取乐。在“辍学后具体干什么”的问卷中,有59%的在押少年犯回答是“闲着玩”。为了满足消费欲望,吃得好一点,玩得好一点,往往铤而走险,实施犯罪
济南市历下区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许莉长期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她介绍说,近几年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目大幅增长,其中盗窃、抢劫犯罪占70%-80%,犯罪主体以无业的少年居多,其中包括一些进城打工的青少年,也
有一部分初中毕业闲散在家的城市孩子,他们思维活跃,叛逆性强,由于失去监管导致犯罪。
辍学少年犯罪率高折射教育盲区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得不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同,导致情绪时有波动,行为失控,他们一般被歧视性地称为学习、品德“双差生”,尚存不多的进取心也受到严重打击。
17岁的小于家境富裕,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食品厂。他对记者说,以前也想好好学习考大学,找个好工作,后来因为与班主任老师发生冲突,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成绩不好,老师、父母、同学没人看得起我,我有时感到很孤独,越来越不愿学习,后来干脆不上学了。”因为犯罪被关押在少管所里的小于,对记者说起这些往事神情黯然。离开学校后,小于因为孤独和苦闷认识了不少“哥们儿”,羡慕他们潇洒,就开始和“哥们儿”一起混,最后因抢劫犯罪,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
许莉在审判工作中接触到许多辍学少年,她说,辍学少年犯罪折射了教育盲区。现在学校重点管尖子生,要升学率,学习不好,老师家长都会放弃,自己也放弃。有的孩子想,不被社会、学校和家长认可,不是好孩子,干脆就不做好孩子,实际上是对社会的一种报复。
李康熙说,中小学生辍学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危险信号。目前,对辍学少年管理方面,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空白。青少年犯罪看似具有较大偶然性和突发性,实际上,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他们行为失常,也有一个过渡期和累积期,这个时候,若有人拉一把,他们也许就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专家认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家庭教育应该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实行全方位监护,避免失控脱管。学校也应该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同时加强职业教育,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劳动技能,让这些学生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上找到认同感
17岁辍学少年成犯罪“老手” 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实施多次暴力抢劫,价值达7000余元;以借打电话为名,诈骗他人手机3部;踹门翻窗,入室盗窃价值2万余元财物;为琐事,故意持刀将表哥刺伤„„没有人能想到,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作案史竟发生在一个年仅17岁的未成年人身上。记者昨日从西夏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因犯抢劫罪、诈骗罪、盗窃罪及故意伤害罪,被告人小斌(化名)被判处十一年,蹦出罚金7000元,为自己拿青春赌明天的不羁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缀学后走上犯罪道路
在庭审中,小宾站在被告席上始终一言不发,在听到法院判决的一瞬间,作为法定代理人的小宾的父亲早已老泪纵横„„小宾原在西夏区某中学上学,上到初二时因厌学而执意退学。但因游手好闲,小宾渐渐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整日在街上闲逛,惹是生非。由于父母离异,忙于生计的父亲对小宾也疏于管教,对小宾的所作所为在屡次打骂无果后,只能听之任之随着年岁的增长,小宾的花销逐渐增多,上网、喝酒、蹦迪,样样都需要钱,小宾已不满足于向父亲伸手要点零花钱。于是,在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中,小宾的胆子也越来越大。2005年11月30日晚,在几个“哥们”的撺掇下,小宾等人来到银川橡胶厂生活区平房张某家,趁其家中无人时踹开门锁,将屋内的电视机、电冰箱、DVD、手机等值钱的物品洗劫一空,变卖后赃款全部挥霍。在随后的1年里,小宾多次伙同他人采取踹门翻窗的手段,在西夏区一带入室盗窃3起,作案价值达2万余元。抢劫
诈骗伤害他都干
2005年12月5日,16岁的小宾伙同他人来到西夏区西花园一水吧,向水吧服务员杨某索要现金,杨某称自己没钱,但其认识的另一个服务员曹某身上有钱。小宾等人遂指使杨某以买手机为由将曹某叫到杨某的宿舍,使用暴力手段抢走曹某600元现金及手机一部。2006年4月20日晚,小宾和同伙来到西夏区某宾馆,以借打电话为由,连续骗走3名客人的3部手机2006年11月14日凌晨,小宾因其姥姥家中失窃之事与表哥刘某发生争执,刘某坚称是小宾偷了姥姥的钱,小宾矢口否认,情绪激动之下竟抽出匕首将刘某刺伤„„未成年人犯罪与受害同在。
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有多大,行为人自己承担的刑事责任就应当有多重。而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是,由于年龄、智力、生理等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的成熟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远逊于成年人。因此,未成年人犯罪和受害同时存在,违法犯罪的情节有多重,其受害的程度就有多深,这一点相比成年人更为明显
作为小宾案件审判长的许法官告诉记者,在其审理的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这些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罪犯,而是在逐渐认知、了解社会的过程中,被社会中一些腐朽、阴暗的东西所吞噬,他们内心善良的一面并不是消除了,只是被遮挡着,依然存在。在法庭对这些失足的未成年人进行帮扶教育时,绝大部分孩子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和懊恼,表示愿意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因此,许法官表示,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刻不容缓,这一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
据宁夏青少年犯罪研究者袁纪介绍,父母不和、离异,教育不当,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些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因丧失了父母的爱抚和管理,逐渐与其父母感情淡薄,这时只要有人稍加引诱,就会使他们滑向犯罪的深渊。他们视打架斗殴为“英雄行为”,视冒险亡命为“快乐”,将好胜心的满足,建立在暴力与他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好胜心的扭曲和演变,是当前未成年任暴力犯罪的一大诱因。
辍学少年校园内与学生械斗 民警缴获大砍刀5把
5月28日上午,数名辍学少年身带砍刀,翻入合肥某中学校园内,与学生械斗。东七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现场抓获两人,缴获大砍刀5把。
当天9时许,东七派出所接到的辖区莫学校老师报警:五六个小青年从为情翻入校园,趁学校课间休息之机,找初三的学生打架。
民警火速赶到现场。几个气势汹汹的人发现警车后悄悄溜走,动作慢了点的两个人正想逃走时,被一群男生围住。民警立即冲进人群,并从其中一人鼓鼓囊囊的背包内查获长约50公分的大砍刀5把。将两个小青年牢牢控制住
经审查,身背砍刀的人叫张某,另一个是他的同伙王某,他们是受朋友刘某之邀来该校打架的。刘某原是该校初三学生,今年初辍学,在校期间曾与同班几名男生打过架。刘某辍学后在社会上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少年,当日上午,他邀集张某、王某等5人,携带砍刀翻越围墙进入校园,准备对几个“仇人”大打出手。目前,张某因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被处治安拘留10日,王某被处警告处罚(张振山、邓明惠、左兴东)
第五篇:课堂教学管理-当前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堂教学管理-当前课堂教学管理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3、组织教学能力不够强。课堂组织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学生、引起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在我校,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毫不讳言,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但遗憾的是,个别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个别课堂混乱不堪,甚至处于完全失控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4、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过度依赖经验系统,教法单
一、呆板。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多采用讲授式,重自己的讲解感觉,对学生接受与否关注不够,缺乏新颖和创造力。尤其是对学生学法指导不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5、课堂气氛较为沉闷。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情绪和钻研状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应该通过精彩的导入、精心的设计、丰富的语言、师生的互动等来创设生动活泼、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但在我所听的课堂上,这种场面很是难得一见。部分课堂是沉闷的,教师严厉的眼神、枯燥的说教,学生懒散的行为、漠然的表情,简直让人压抑、窒息,哪还有教与学的乐趣。
6、关注学生发展不够。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是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但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或面向全体不够,不敢或不愿把主动权还
给学生,要不就是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和情商的培养,比如在知识探究、分析问题、归纳小结等方面,本该大胆放手学生,但教师往往“包办”、“越位”,不留空间给学生,一节课几乎是教师的表演,少见学生的主动参与。长此以往,学生虽乐得“清闲”,荒芜了自主思维、创新思维这片片良田。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管理层面上来看。学校教学管理是促进课堂教学规范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多种原因,我校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工作缺乏思路和连续性,人浮于事而部分工作不深入,管理创新浅尝辄止,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如此种种,给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
供了生存的土壤。
2、从教师层面上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所以导致目前课堂教学中问题突出,教师自身的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首先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理解不够,而表现出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陈旧落后;其次是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认同不够,表现出主人翁意识和互助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第三是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不够,钻研精神和上进心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课堂教学管理
3、从学生层面上来看。由于我校生源结构复杂,生源质量差,大面积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效果不好甚至缺失,导致他们学习愿望不强烈、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低下、学习品质不良,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要彻底地扭转我校教学工作的不良局面,尤其是消除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真正赐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全校的各极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必须同心同德、思想重视、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勤奋钻研、务实工作,惟有如此才能把教学工作带入一片新的天地。
我认为当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1)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克服重常规、轻突破,重结果、轻过程,重督促、轻指导,重高段、轻低段,重谋划、轻落实,重情面、轻制度等缺点和不足,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首先,各级教学管理者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要站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管导结合、奖惩结合、点面结合、人事结合、量质结合”,要竭力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搭建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总之,对待教学管理工作,要敢于抓、勤于抓、善于抓、抓全面、抓重点、抓难点、抓深入,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把教学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构筑学校教学工作大厦夯好基石。其次,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管理者要克服“怕出丑、怕揭短、得过且过”消极思想,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全面而深刻理解所有学科课标精神,有针对性参加听课、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要注重对各层面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部署,要及时有效地总结和推广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勤于和善于与教师交流和沟通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要真诚地与有待提高的教师一道制定个人课堂教学成长计划,开创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成长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