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1月12日在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时间:2019-05-12 08:2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1月12日在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1月12日在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第一篇: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1月12日在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在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2012年1月12日)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满腔热忱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实践,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一是领导带头、组织有力。各地区各单位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把“走转改”活动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举措,摆在重要位臵,强化组织领导。一些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做出批示、提出要求,过问工作进展。宣传文化部门负责同志率先垂范,许多新闻单位一把手带头深入基层,亲自采写稿件,发挥了表率作用。二是全员参与、持续推进。“走转改”活动一开展,就得到新闻战线的热烈响应,无论是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还是都市类行业类媒体、新兴媒体,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播音员主持人,都积极参与,迅速形成了规模、形成了声势、形成了氛围。在此基础上,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拓展、深入推进。理论、文艺、出版工作者也都结合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活动,“走转改”在整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蔚然成风。三是成果丰硕、成效明显。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用心走、用情转、用功改,推出了一大批来自一线、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精品佳作,帮助解决了许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广大新闻工作者和理论、文艺、出版工作者心灵受到洗礼、作风得到锤炼、思想得到升华,涌现出一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先进典型,整个队伍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总之,“走转改”活动态势很好、效果显著,“走转改”走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天地,走出了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刚刚结束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对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化“走转改”活动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宣传部长会议部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

1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着眼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把“走转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推动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持,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一、以深化认识为基础,切实提高“走转改”的自觉性。“走转改”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深化“走转改”首先要在认识上有新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服务大局、深深扎根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是本色所在、职责所在、优势所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走转改”活动是响应时代召唤、履行崇高职责的必然要求,宣传文化工作者只有深入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入基层生活第一线,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生动反映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更好地担负起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要深刻认识到,“走转改”活动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体现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价值追求,必须牢固树立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宣传群众,以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去服务群众,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要深刻认识到,“走转改”活动是实现“三贴近”的重要举措,是改进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只有深入实际、植根实践,才能找到契合群众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才能不断提高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深刻认识到,“走转改”活动是宣传文化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继承优良传统、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成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关键要看深入基层的面有多广、扎到基层的根有多深。一切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宣传文化工作者,都应当把“走转改”当作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加自觉主动地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宣传文化工作者。

二、以作风锻炼为根本,不断增强“走转改”的针对性。作风反映的是党性、体现的是修养、展示的是形象,直接关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效。开展“走转改”活动,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在全战线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切实加强作风锻炼,实现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通信工具先进了,但无论条件怎么改善、环境怎么变化,都代替不了亲临现场、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只有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要带着感情“走转改”。感情有了变化,作风才能转变。许多新闻工作者表示,要拉近同群众的距离、真正融入群众,就不能做“蹲在机关”的“办公室记者”,不能做“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不能做“人在情不在、身到心不到”的“走形式记者”,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要弘扬“勿忘人民”、“用

双脚跑新闻”的优良作风,永不割断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脐带,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要带着问题“走转改”。“走转改”实际上也是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深入企业、农村、社区,深入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全面了解国情,深刻体察民情,感知最火热的实践,总结最新鲜的经验,思考最紧迫的课题,反映最热切的呼声,多方面看变化,多维度想问题,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着力排民之忧、解民之难,更好地造福群众、服务群众。要带着理想追求“走转改”。基层是锤炼意志品格的熔炉,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提升精神境界的镜子。要拜人民群众为师,经常想一想对照人民群众我们差什么、应当向人民群众学什么,用群众朴实无华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自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恪守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树立和维护宣传文化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三、以多出成果为目标,充分展示“走转改”的实际成效。衡量“走转改”的成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产生多少思想深刻、影响广泛、群众欢迎的作品。在“走转改”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好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和文艺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活动效果越好,人们的期待也就越高。要进一步做好“走转改”的新闻报道,在继续办好“走转改”专题专栏的基础上,用“走转改”的办法做好日常报道,把“走转改”的要求体现到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中,体现到所有版面和节目栏目中,使报道出新出彩。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理论文章、文艺作品,都要注重思想含量,从大局着眼、从基层落笔,用基层的生动实践来展示社会进步,用群众的真切感受来说明深刻道理,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更好地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益、给人以力量。要培育清新朴实的文风,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说短话、新话、实话,多一些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多一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一些泥土芬芳、雅俗共赏,避免程式化、概念化,使我们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文艺作品更加鲜活生动、耐读好看。

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实现“走转改”的常态化。“走转改”活动不是一时之举、短期之策,而是一项长期性任务、经常性工作,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活动深入开展、持续开展。要建立完善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宣传文化单位要把这项活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定期研究部署,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责任分工,充实工作力量,结合今年的整体工作计划,统筹考虑安排,一同推进落实。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深化“走转改”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继续带头深入基层,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建立完善联系基层、深入

基层的工作机制,加强社科调研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文艺采风基地建设,加强蹲点调研、基层挂职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对宣传文化工作者赴基层驻点、调研做出规划安排。要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刊播安排、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在业务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常走基层、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同志给予表彰,推动更多的理论、新闻、文艺、出版工作者到一线、到基层,发挥作用、展现价值,推动“走转改”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

最近,已经启动了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这是去年“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延续,也是“走转改”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中宣部通知要求,精心组织、精心安排,把活动搞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要突出报道重点,大力宣传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显著成就,宣传文化建设的进展成效,宣传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果,生动反映城乡群众欢度春节的和谐景象,反映各条战线干部职工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推出一大批温暖人心、催人向上的报道,开展“送欢乐下基层”、“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节日氛围。

第二篇:刘云山: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刘云山: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在新闻战线持续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大规模、多层次的学习培训、国情调研、挂职锻炼,开展整治低俗之风、虚假报道,有力地推动了新闻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今年春节期间,中宣部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聚焦民生,推出了一批群众欢迎的新闻佳作,锤炼了新闻队伍的思想作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为深化“三项学习教育”、巩固“新春走基层”活动成果,进一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宣部等五部门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各级各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自觉的行动,投身“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忠诚践行新闻工作的职责使命,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更应当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三项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在,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好地了解国情、掌握民意,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现在,我们党正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上,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致力于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也是一个需要广泛凝聚群众智慧力量的奋斗过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改革建设的关节点、抓住广大群众的关注点、把握服务人民的着力点,充分反映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反映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以卓有成效的新闻舆论工作,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2.“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新闻是时代变迁的记录,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群众实践的写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做好新闻宣传的不变法则和永恒主题。应当肯定,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贯彻“三贴近”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生动实践相比、与传播格局和受众需求的深刻变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落实“三贴近”要求依然是需要认真解决好的重要课题。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迫切需要

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激发思想的火花、激活创造的灵感,捕捉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队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新闻工作者的素养能力直接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成败。从总体上看,我们的新闻队伍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是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队伍,特别是在这些年的一系列重大考验面前,广大新闻工作者关键时刻冲得上、困难面前顶得住,展现出过硬的素质和顽强的作风。现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闻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任务越来越重,对新闻队伍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宗旨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加强实践锻炼,成为新形势下新闻队伍建设的紧迫要求。群众最智慧,实践出真知。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在改革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增进对现实的了解,才能在与群众的交流交往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在艰苦环境的磨炼中锻造顽强的品质和过硬的作风。在繁重的任务面前,更好地承担起新闻工作的使命,迫切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基层当做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做最好的老师,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在向实践、向群众学习中不断提高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

紧密联系实际,切实增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走”是途径、是载体,“转”和“改”是目的、是重点,只有在“走”的过程中实现了“转”和“改”,这项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各级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单位,要着眼于坚持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宗旨,着眼于把握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着眼于提升新闻队伍的能力素养,抓住重点、找准着力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推动新闻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1.在坚持党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见成效。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贯彻党性原则,就是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实践,坚持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根本性质,落实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实践最有说服力,群众最有发言权,我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新闻事业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正确性。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推动新闻工作者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城乡面貌的快速变化,感受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巨大进步。要通过走进基层、深入群众,让广大新闻工作者充分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充分认识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2.在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见成效。正确认识国情,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我国现实国情有一个全面了解和客观认识,才能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准确把握宣传报道的基调和尺度。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推动新闻工作者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刻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深刻认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深刻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就是要推动新闻工作者深入改革建设的最前沿,加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理解,加深对“战略机遇期”、“矛盾凸显期”的理解,加深对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的理解。在认清国情、认清大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定位,找准新闻工作的坐标,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多做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工作,多做解疑释惑、平衡心理的工作,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

3.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从根本上说,我们的新闻工作属于人民、为了人民。能不能以深厚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能不能以高度的自觉服务人民群众,是关系新闻工作者立场态度、思想作风的根本问题。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推动新闻工作者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摆正同群众的关系,落实服务人民的要求,进一步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走进群众内心世界,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生存状态,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进一步拉近同群众的距离,真正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要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弄清楚新闻工作服务大众还是服务小众的问题,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用到为民造福上来。

4.在接受社会实践锤炼、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见成效。深深扎根基层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写新闻,是新闻战线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工作必须倍加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现在,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工作条件大为改善,采访手段更为先进,但无论环境条件怎样变,深入群众“接地气”的传统不能忘,走进基层“抓活鱼”的做法不能丢。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大力继承和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倡导编辑记者沉下身心、走进基层,在实践的艰苦磨砺中感悟生活真谛、锤炼品质作风、增长本领才干。要真正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深入到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在火热的社会实践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把握时代脉搏。要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视导向为灵魂、视真实为生命,严肃认真地考虑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讲品位、讲格调,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展现人间温暖。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品格,用心采写新闻,精心编播新闻,靠新闻的内涵吸引人,靠思想的力量感染人,防止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更不能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努力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5.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新闻报道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群众是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有生活气息。只有了解掌握群众语言,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为群众所喜爱、所接受。关于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这些年我们反复强调,也有大的改进,但这一问题还远未解决。有的新闻报道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有的文件语言、刻板生硬;有的追求另类、离奇怪诞,远离普通百姓;更有甚者,有的随意拔高、虚假不实。这是影响新闻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的重要因素。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推动新闻工作者学好用好群众语言、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要善于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平等交流、平易近人,防止居高临下、自说自话。要多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多一些短话、实话、新话,少一些大话、空话、套话,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加强改进新闻宣传的重要

措施,也是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各新闻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加强组织协调、完善保障措施,推动这一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防止一阵风、走过场,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改进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媒体格局的变化、队伍结构的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编辑记者参与。要建立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机制,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1年8月9日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视频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第三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十几天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的理解了其重要意义对新闻工作有了再认识。实际上这次活动就是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国情教育。跟随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车间,深入生活,面对面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增进群众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最终目的不是为形式上“走基层”而“走基层”是要把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常态化、制度化。

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走出真情实感,转出踏实求真,改出清新朴实。跟随着《***报》的记者同志“走转改”采访学习,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这些不是材料改出来的报道让我觉得媒体离百姓更近了。百姓生活不光是喜事和好事,还有不少实际困难,所以“走转改”活动要落到实处,我们写新闻要多反映普通群众的利益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很感谢部领导班子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虽然过去也从事过外宣工作,但是所写的新闻多数都是材料改出来的“死新闻”,通过这次走基层,发现了不少好的新闻点,新鲜事,我想这次 “走转改”会不光成为我,也会成为每一名走基层同志贯穿终生的一课,基层意识、群众观点必将融入我们的新闻创作之中,成为始终坚守的价值理念。

通过这次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到《***报》工作期间也感触良多,过去去***报的次数不多,对好多记者编辑不熟悉,通过这次一起工作走基层建立起工作上的友谊。同时**总编和报社的同志们的兢兢业业的搞好新闻事业的奉献精神也深深感染教育了我,拥挤的办公环境、较为落后的新闻采访设备,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发挥力量,宣传基层,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想我应该把首先学习报社这种埋头工作服务群众的务实的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推动外宣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一定要真正转变自己工作作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该成为我作为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

第四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十几天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的理解了其重要意义。实际上这次活动就是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国情教育。跟随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车间,深入生活,面对面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增进群众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最终目的不是为形式上“走基层”而“走基层”是要把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常态化、制度化。

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走出真情实感,转出踏实求真,改出清新朴实。跟随着《科尔沁周迅》的记者同志“走转改”采访学习,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这些不是材料改出来的报道让我觉得媒体离百姓更近了。百姓生活不光是喜事和好事,还有不少实际困难,所以“走转改”活动要落到实处,我们写新闻要多反映普通群众的利益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很感谢部领导班子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虽然过去也数度从事过外宣工作,但是所写的新闻多数都是材料改出来的“死新闻”,通过这次走基层,发现了不少好的新闻点,新鲜事,我想这次 “走转改”会不光成为我,也会成为每一名走基层同志贯穿终生的一课,基层意识、群众观点必将融入我们的新闻创作之中,成为始终坚守的价值理念。

通过这次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到《

》工作期间也感触良多,过去去《

》的次数不多,对好多记者编辑不熟悉,通过这次一起工作走基层建立起工作上的友谊。同时总编和报社的同志们的兢兢业业的搞好新闻事业的奉献精神也深深感染教育了我,拥挤的办公环境、较为落后的新闻采访设备,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发挥力量,宣传基层,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想我们应该把首先学习系统内这种埋头工作服务群众的务实的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推动外宣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一定要真正转变工作作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该成为我们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

“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脚踩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这是一位媒体编辑在参加 “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后感慨,我想这也是所有记者的真实体会。其实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走基层”几乎是每天必备的功课,以厦门卫视《两岸新新闻》节目为例,我们的日常节目每天都在关注影响民生的种种社会现状,包括交通、住房、物价等等,而在我们周末版的节目中也会就本周民生最关注关心的话题进行探讨、议论,基层民众所观所感所想也是我们的关注焦点。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的记者同仁也会经常组织学习,了解“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但我们仍然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文稿有时流于表面,节目语言和百姓有距离,也就是存在着编辑记者主播对于稿件内容的消化不够等问题,因为群众才是真正的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要通过走进基层,消化经历,才能掌握和运用群众的丰富语言,养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遣词造句,或者走马观花的走形式,语言就会干瘪枯燥,节目就会索然无味,走不进群众心里。我们说的话群众听不懂,有距离感,怎么会有感召力?同百姓“唠嗑”,才能说出“家常话”、抒发百姓情。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本身就是一种作风,是彰显党性的具体体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既是对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旨在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高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所以,我深知,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因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我相信,如果我们媒体记者都能够以基层为念,都能双脚踩入土地,用心观察,作风与文风必有切实的变化,媒体与群众的感情必定更加亲密。

8月27日,云南省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昆明金马碧鸡广场面向公众举行了启动仪式。随后,报社领导也召开会议,传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精神,使我再一次感受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脱离群众的作品绝不会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作品、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要害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观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观众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

勿忘人民”,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为钟爱、写得最多的四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几代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如果说,在通讯设施匮乏的年代,靠脚底板跑新闻或是无奈之举的话,那么,在通讯便捷、信息极易复制的当今,新闻工作者还需不需要亲自扎到基层去“掘金”?我给出的答案是:生活和实践是新闻的本源,当记者就是要一辈子向生活、向社会学习。

我们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往往会遇到缺乏新闻线索,不知采访什么去哪里采访的难题。其实,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走进基层,没有走进生活。记得那是1999年的事,当时我和部门的一名记者刚采访完一个新闻,因为采访地点离报社不远,我们决定步行回报社写稿,在路过东风广场时看到有人在吵架,就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名中年男子在广场上不讲卫生,随地吐痰、擤鼻涕,环卫工人对其劝阻,中年男子不但不改正,反而向环卫工人大嚷:老子就要擤鼻涕,看你怎么办!那天因为前一个采访需要给采访对象照相,我俩刚好带了相机,于是我们将中年男子蛮横无理的样子拍了下来,由于当时的相机不是数码的,我俩商量后,一人回报社写稿,一人到相馆洗照片,当我们将图片和稿件交到主任手里时,主任决定在一版突出位置使用,第二天图片和稿件见报后,获得了报社领导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这一报道还获得了云南新闻奖二等奖。所以说,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将有效解决新闻线索缺乏从而形成新闻采访的良性循环。

同时,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还最大程度地拉近了读者与报社的距离,有利于报社知名度的提高。去年我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为使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我省启动了光明行动,可以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发布会结束后,我并没有就事论事,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能惠及我省白内障患者的一件大事,于是和涉及的几家单位约好第二天进行深度采访,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到了省残联,了解到因为我省属于贫困省,所以只要是我省户口的白内障患者都可以参与这次活动。为使白内障患者了解免费手术的情况,我又来到了省级白内障免费手术的定点医院之一的红会医院,通过对医生、护士以及来准备做手术和已经做完手术的患者的采访报道,将这一利民的好消息通过报纸传递给广大的读者。报道出来后,我接到许多读者打来的电话,纷纷感谢报社报道了这样一条好消息。还有一次,有位读者找到报社,称他打赢了官司,却多年未执行。我看了他提供的法院判决,知道他因为不服一工商局认为他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并对他进行扣押物品和罚款的处罚,他将工商局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判决工商局败诉,要求工商局返还他扣押物品和罚款,但工商局一直不执行法院判决。由于这件事发生在昭通,为了解事情真相,我到了昭通,采访了法院和工商局,回报社后发表了题为《生效判决岂能不执行》的监督稿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最终使得工商局执行了判决。事后这位读者很激动地给我打来电话,说报社为他申张了正义,他会从此成为报社的忠实读者,并说他的亲戚、朋友也表示本报永远是他们首要订阅的报纸。

平时我们感觉发行、广告、甚至报社的知名度与自己似乎无关仅有,只要认真干好自己的活儿就行了。其实不然,我们只要出去就是代表报社,代表报社的利益,通过以上的例子我感觉到,我们在基层一线采访,要时刻关心报社的利益,报社的知名度,只有这样我们的报纸才会在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打出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通过这么多年的采访,我真切地体会到,只有真正接触采访对象,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而也只有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中,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写出好的新闻。

深入基层的新闻报道不仅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还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走转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新闻战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问题。”只有敢于、乐于、善于为人民群众鼓与呼,才能赢得基层的信任。下面,是我对这个活动的具体的认识。

走基层:走到最基层去

开展“走基层”活动,就是要把这个活动在最基层贯彻好,切身地感受文化体系的强大魅力,由衷地去评价这个思想文化体系的正确与否。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评价”成为我们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活动的关键环节。

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的这个“最基层”,也是考验我们党员干部执政水平、为民排忧解难能力、与民关系融洽程度的标尺。只有走进这个“基层”,才能了解百姓所需,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做,党员干部才能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写出真正反映民情民意的新闻作品,才能起到监督和自省的镜子作用。

转作风:彻底转变观念

作风能够鲜明地体现出个人素质和信仰理念,新闻工作的作风亦是能够鲜明地体现出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信仰理念。现实生活中,由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总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由于主观认识的局限和不足,总会产生一些新的麻烦和困难。“转作风”活动,就是要试图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是要试图解决新出现的麻烦和困难。

新闻工作总是有受众群体的。受众群体就是人民群众。工作的时候,总要与人民群众打交道。让人民群众看到新闻之后觉得十分满意等方面。新闻工作者“官老爷”的态度和行为是错误的,是应该进行自我检讨的;新闻工作者“争名夺利”的心态和行为也是错误的,是应该进行自我反思的。新闻工作者应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关心百姓利益,反映百姓需求,新闻受欢迎,不骄傲,新闻不受欢迎,不气馁,进行反思,找出原因,再接再厉,为下一次能够产生受欢迎的作品去努力。

改文风:抓到点子上

写老百姓愿意看到的使用好“文风”这把钥匙,有利于新闻工作的持续、健康、有序、科学的发展;管理好“文风”这把钥匙,有利于新闻工作的受众群体——人民群众的接受、理解、喜爱、反馈。要进行“改文风”这个活动,就一定要“改”在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要不断学习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最基层的语言,提升语言的层次感和认识感。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这个活动的开展,要求我们能够“走基层”,在“基层”中最大化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转作风”,在“作风”重塑的条件下展示新时期的新闻成就;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改文风”,让“文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工作的作用。

第五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十几天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的理解了其重要意义。实际上这次活动就是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国情教育。跟随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车间,深入生活,面对面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增进群众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最终目的不是为形式上“走基层”而“走基层”是要把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常态化、制度化。

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走出真情实感,转出踏实求真,改出清新朴实。跟随着《科尔沁周迅》的记者同志“走转改”采访学习,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这些不是材料改出来的报道让我觉得媒体离百姓更近了。百姓生活不光是喜事和好事,还有不少实际困难,所以“走转改”活动要落到实处,我们写新闻要多反映普通群众的利益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很感谢部领导班子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虽然过去也数度从事过外宣工作,但是所写的新闻多数都是材料改出来的“死新闻”,通过这次走基层,发现了不少好的新闻点,新鲜事,我想这次 “走转改”会不光成为我,也会成为每一名走基层同志贯穿终生的一课,基层意识、群众观点必将融入我们的新闻创作之中,成为始终坚守的价值理念。

通过这次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到《

》工作期间也感触良多,过去去《

》的次数不多,对好多记者编辑不熟悉,通过这次一起工作走基层建立起工作上的友谊。同时总编和报社的同志们的兢兢业业的搞好新闻事业的奉献精神也深深感染教育了我,拥挤的办公环境、较为落后的新闻采访设备,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发挥力量,宣传基层,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想我们应该把首先学习系统内这种埋头工作服务群众的务实的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推动外宣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一定要真正转变工作作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该成为我们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

下载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1月12日在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1月12日在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十几天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的理解了其重要意义。实际上这次活动就是一次党的群众路线......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小结

    全省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以来,周口市高度重视,把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迅速传达贯彻落实,按照......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活动小结(初稿)

    中共射洪县委宣传部“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阶段总结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以来,射洪县高度重视,把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如果说,在通讯设施匮乏的年代,靠脚底板跑新闻或是无奈之举的话,那么,在通讯便捷、信息极易复制的当今,新闻工作者还需不需要亲自扎到基层去“掘金”?......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 ——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7日)今年春节期间,新闻......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工作总结5则范文

    当前,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逐步走向高潮,记者下基层的身影多了,版面上来自基层的声音多了;记者贴近群众的距离近了,版面上真切感人的报道多了;记者践行的......

    沂蒙晚报“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方案

    沂蒙晚报“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部......

    单位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中**省委讲师团《关于在全省**系统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