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地理铁路线知识
铁路网是由相互联结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构成的铁路网系统。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全国以北京为中心,各省以省会为中心伸展线路的铁路网骨架,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地理铁路线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铁路线知识
1:南北交通的中枢:京广线
从北京南下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直达祖国南大门广州。沿途纵贯六省市,跨越五大流域,途经华北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穿越南岭山地,连接珠江三角洲,沿线人中稠密、物产富饶、经济发达、城镇密布、运输十分繁忙。南运货物主要有煤炭、钢铁、木材及出口物资,北运货物主要有稻米、有色金属及进口物资。
2:东西沿海地区交通大动脉:京沪线
京沪线始于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直抵我国最大城市上海。贯穿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冀、鲁、苏、皖四省,跨越四大水系,连接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京沪线北接京沈线,南接沪杭。京沪线沿线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煤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南运的货物主要是煤炭、钢铁、木材、棉花等;北运货物主要有机械、仪表、百货等。
3:纵贯南北的第二大交通中枢:北同蒲——太焦——焦柳
全线北起山西大同、经太原、焦作、枝城达柳州。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沿线经过五省(区),跨越三大流域,纵贯黄土高原、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和两广丘陵。全长2395KM,沿线盛产粮、棉、油、烟叶等农副产品及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该线对改善我国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分流京广运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4:纵贯南北的第三大交通中枢:京九线
京九线始于北京,以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直抵香港九龙。全长2538KM,沿线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大别山、井冈山、两广丘陵。沿线地区不仅是我国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重要产区,也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该线对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的繁荣,都是有重要作用。
5:纵贯西南地区的南北干线:宝成——成昆线
北起宝鸡,翻越秦岭、大巴山,穿越川西平原、飞越岷江,横跨金沙江,到达昆明,全长1754KM,沿途多崇山峻岭、急流险滩,有许多“地下铁路、空中车站”。成昆铁路桥、隧道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40%,工程之艰巨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所罕见。该线在宝鸡与陇海线衔接,在成都与成渝线相接。沿线是我国特产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铁路的建成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了民族团结,也是连接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6:横贯中原和西北的大动脉:陇海——兰新线
东起黄海之滨的连云港,经郑州、西安、兰州进抵乌鲁木齐,途径六省区,横贯黄淮平原、豫中平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穿过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翻越天山山脉到达北疆,全长3652KM,是我国最长的一条铁路干线,沿途经过我国许多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沿线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和棉花、蓄产品等。这条铁路的修建,对于沟通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正在发展的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巩固边防有重大意义。另外由此铁路西行经中亚地区可直抵波罗的海沿岸及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条“亚欧大陆桥”,是我国通往中亚、中东、欧洲的捷径。这条陆桥的沟通,对发展我国外贸事业,加速沿边开放将起重要作用。
7:京包——包兰线
京包线自北京西行经呼和浩特至包头,全长833KM,包兰线自包头西行南下经银川至兰州,全长980KM。该线东起北京,越冀北山地、跨张北高原、内蒙古高原、过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至兰州,连接六省(市、区),沟通华北和西北。沿线煤、铁、池盐、磷矿等资源丰富,又分布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西运货物主要有钢铁、机械、木材等;东运货物以煤炭、矿石、畜产品为主。该线对促进华北和西北经济联系,分担陇海线运输压力,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重要意义。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8: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全线东起上海,经浙江、江西、湘、黔、滇等六省市,连接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全长2677KM。是横贯江南的东西大动脉。该线东段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西段煤、铁等资源丰富。东运的货物主要有粮食、木材、有色金属等,西运的货物主要有钢铁、机械、水泥、日用百货等。这是一条与陇海经和长江航线平行的密切联系东西部的铁路主干线,对加快赣、湘、贵、滇的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9:自成体系的东北铁路网主干线:哈大、滨洲——滨绥线
东北铁路网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由哈大、滨洲——滨绥线相接构成“丁”字型骨架,联接全区70多条干支线,独具一格,自成体系。哈大线北起哈尔滨,经长春、沈阳、鞍山到大连,全长944KM。哈大线联结东北三省主要的工业中心、政治中心和最大海港,通过重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地带,是我国通运能力最强、客货量最大的主干线之一,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滨洲——滨绥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全长1483KM。两端都与俄罗斯的铁路接轨,是一条重要的国际铁路线,沿途特产极为丰富,是我国木材、粮食、畜产品供应基地,也是石油、煤炭、木材等产地。
10:沟通关内外的干线:京沈线、京通线
京沈线南起北京,经天津、秦皇岛出山海关,沿辽西走廊到沈阳,全长850KM,沿途是我国重要城市以及煤炭、钢铁、机械、石油等生产基地集中的地区,是我国客货运密度最大的铁路干线之一。也是联系关内外的最主要通道。
京通线自北京郊区昌平,以内蒙古赤峰至通辽,全长870KM,是晋煤出关和东北木材外运的重要铁路,也是沟通华北和东北的第二条铁路干线,对减轻京沈线的运输压力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开发有很大意义。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小专题:
⑴第三世界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①自然灾害频繁,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长期受殖民统治掠夺,经济基础差;(历史根源)③长期内乱,社会动荡不安;④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根本原因)
⑵我国(发展中国家)如何吸引外来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①持续的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商;②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③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④争取国内、国际稳定的政治局势。
⑶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①当前世界国家、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②可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改善出口商品构成;③利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提高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⑷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⑸跨国公司:
国外组织生产的原则(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①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金;②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③在物资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
跨国公司进军我国的利与弊:
利:引进资本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利于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弊:对我国传统工业造成冲击
⑹阿以冲突和平解决步履维艰。主要原因是:
内因:①巴勒斯坦问题;②耶路撒冷问题;③被占领土问题;④水源问题。
外因:⑤帝国主义国家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插手中东事务。
⑺欧盟问题:
①欧盟的成立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欧盟成立后,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多足鼎立的局面,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欧盟的成立说明了什么?欧盟的成立说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迅速增强,从而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⑻西亚地区倍受西方列强关注,原因:①西亚石油资源丰富,是西方列强主要的能源供应地;②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战略位置重要.高三地理复习技巧
一、抓住一轮复习,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能力为主导,知识为基础”是高考永恒的话题。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一轮复习正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盘点的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阶段的复习,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
二、重视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高考试题也往往以地图为切入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采点甚至出现微观、局部地区,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读图能力和区域定位能力。因此,同学们平时应注重读图、填图、默图、甚至描图训练,只有把所有的知识都落实到地图上,才能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三、关注时事热点、联系生活实际
地理时事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都是地理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理想切入点。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了解某些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某些时事与相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等。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经常看报,学会发现时事中隐含的地理信息,不妨可以自编一些地理时事题与同学交流、互相考查提高。
四、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地理高考说明中要求“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有的同学客观性试题做得相当不错,但进行文字表述时却常常不能到位,不守键字抓不住,就是语言逻辑出现问题,使本该得到的分丢失。关键在于,平时就没有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记忆与表述。课本是我们学习规范地理语言的重要工具,从现在起,同学们应尽量使用课本语言进行表述和记忆,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述习惯。
第二篇:地理铁路线归纳
一、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
(一)五纵 1.京沪线
跨越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苏、皖、沪。
经过的城市: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与长江交汇的城市:南京。2.京九线
跨越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
经过的城市:北京、霸州、衡水、菏泽、商丘、阜阳、麻城、九江、南昌、赣州、深圳、九龙。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重要意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与长江交汇的城市:九江。3.京广线
跨越的省市区:京、冀、豫、鄂、湘、粤。
经过的城市: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陵、珠江三角洲。
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与长江交汇的城市:武汉。4.焦柳线
跨越的省市区:豫、鄂、湘、桂。
经过的城市: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经过的地形区: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重要意义: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能力,分担京广线运量。与长江交汇的城市:枝城。5.宝成-成昆线
跨越的省市区:陕、甘、川、滇。
经过的城市: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
经过的地形区: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重要意义: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与长江交汇的城市:攀枝花。
(二)三横
1.京包-包兰线
跨越的省市区:京、冀、晋、内蒙古、宁、甘。
经过的城市: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中卫、兰州。经过的地形区:冀北山地、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重要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2.陇海-兰新线
跨越的省市区:苏、皖、豫、陕、甘、新。
经过的城市: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经过的地形区:黄淮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
重要意义:沟通东部和西北,促进西北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大陆的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
3.沪昆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跨越的省市区:沪、浙、赣、湘、黔、滇。
经过的城市:上海、杭州、鹰潭、萍乡、株洲、怀化、贵阳、六盘水、昆明。经过的地形区: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重要意义: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东、东南、西南、中南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二、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北京:位于京哈、京沪、京
九、京广、京包等铁路汇合处。郑州: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的交汇处。徐州: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处。商丘: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处。兰州: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的交汇处。怀化:焦柳线与湘黔线的交汇处。
三、与沿海港口相联系的铁路线
1.铁路线-沈大线,焦日线,鹰厦线,大秦-京哈线,陇海线,龙汕线,京哈线,新长线的支线,广深-京九线,神黄线,京沪线,京广-广三线,蓝烟线,萧甬线,黎湛线,胶济线,来福线,南防线
2.海港-大连,日照,厦门,秦皇岛,连云港,汕头,天津,南通,深圳,黄骅港,上海,广州,烟台,宁波,湛江,青岛,福州,防城港
四、通往边境口岸的铁路线
1.铁路线-沈丹线,集四线,长图线,滨绥线,滨洲线,集二线,北疆线,南疆线,昆河线,湘桂线,2.边境口岸-丹东,集安,图门,绥芬河,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喀什,河口,凭祥,3.相邻国家-朝鲜,朝鲜,朝鲜,俄罗斯,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
第三篇:中国铁路线
京哈铁路
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黑龙江哈尔滨的铁路,于1881年动工,1912年建成,全长1388千米。其中的唐山至胥各庄段原为开滦公司所建,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京哈铁路连接中国的华北与东北地区,是东三省的核心铁路干线。
1,京通铁路
自京包铁路的昌平至内蒙古通辽,全长804千米,1972年10月开工,1977年12月通车,1980年5月交付运营。是沟通关内外的第三条铁路干线。
2,集通铁路
> 集通铁路自内蒙古集宁的贲红车站至通辽,全长995千米。途经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盟(市)、13个旗县,是最长的地方铁路,现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铁道部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享盈利、共担风险、联营性质的合资铁路,是国内最长的合资铁路。全线采用蒸汽机车牵引,是世界上最后使用蒸汽机车牵引的主干线铁路.3.哈大铁路
哈大线是中国铁路的一段,连接黑龙江的哈尔滨和辽宁的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交通命脉。
4,长图铁路
长图铁路自吉林省长春至图们,全长529千米,是通向中国与朝鲜国境线的一条铁路
5,滨洲铁路
自黑龙江省哈尔滨至内蒙古满州里,全长935千米,是中国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的一条干线。
6,滨绥铁路
滨绥铁路自黑龙江省哈尔滨至绥芬河,全长548千米,是中国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的一条干线
7,烟大铁路轮渡
烟大铁路轮渡指山东省烟台市至辽宁省大连市之间的铁路轮渡,新建铁路引线34.35千米,海上运输距离约86.28海里,将成为我国最长的跨海铁路轮渡,也是世界第37条跨海铁路轮渡。北部通过旅顺支线连接到哈大铁路,进入东北铁路网,南部通过蓝烟铁路,与山东的铁路衔接。2004年开工,预计于2006年底建成运营。
8,蓝烟铁路
蓝烟铁路自山东省蓝村至烟台,全长183.710千米,是烟台连接到胶济铁路的一条铁路线
9,胶新铁路
胶新铁路自山东省胶州至新沂,全长306.6千米,是连接胶济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一条铁路线。
10,新长铁路
新长铁路自陇海铁路上的新沂至浙江长兴,全长561千米
11,萧甬铁路
萧甬铁路是中国浙江一条连接杭州和宁波的铁路。起点是杭州钱塘江南岸的萧山站,终点在宁波南站,全长147.32千米,建成于1937年。
12,甬台温铁路
甬台温铁路自宁波至温州。全线长268千米,是一条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国家一级铁路。建设技术标准为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为200千米,预留时速可提升到250-300千米。投资约为170亿元。近期运量货运1090万吨,客车46对;远期运量1450万吨,客车60对。2005年10月动工,预计于2009年建成通车。
13,温福铁路
温福铁路自浙江省温州市至福建省福州市,全长320.97千米,2005年动工。
14,京沪铁路
京沪铁路(1968年)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上海的铁路,于1968年建成,全长1462千米。原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为京山铁路的北京至天津段,建于1897年至1900年。中段从天津到江苏南京的浦口(长江北岸),称为津浦铁路,于1908年动工,1912年建成,山东及以北段系德国投资建设,江苏、安徽段系英国投资建设。南段从上海到南京下关,称为沪宁铁路,于1905年动工,1908年建成,系英国投资建设。1933年在南京下关与浦口之间的长江上建成火车轮渡,开通从上海直达北平的快车。在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两条铁路接轨,并改名为京沪铁路。京沪铁路连接了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沿途大都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因此成为中国目前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并正在筹建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以缓解运输压力。
15,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计划是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建设高速铁路的计划
16,京九铁路(连接北京及深圳,经九广铁路东铁到香港九龙。)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香港九龙的一级双线铁路,于1993年2月全面动工,1996年开通运营,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香港等10个省、市及特别行政区,全长2397千米。加上两条联络线,总长2536千米。
17,京广铁路
京广铁路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广东广州的铁路,于1957年建成,全长2324千米。原分为北南两段。北段从北京到湖北汉口,称为“京汉铁路”(1949年以前称“平汉铁路”),于1897年4月动工,1906年4月建成。南段从广东广州到湖北武昌,称为“粤汉铁路”,于1900年7月动工,1936年4月建成。在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两条铁路接轨,并改名为京广铁路。
广深铁路(连接广州和深圳,经九广铁路东铁到香港九龙,全长146公里。广州至深圳段是中国大陆最早达到200公里时速的铁路线,分为上、下行两条客运专线和一条120公里时速的客、货车混跑线。)
18,同蒲铁路
同蒲铁路自山西省大同,经太原至风陵渡口,全长865千米,以太原为界,分为北同蒲和南
同蒲。南同蒲段513千米,于1933年5月开工,1935年12月竣工。北同蒲段351千米,于1933年11月开工,修至朔县到大同段,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1951年8月,同蒲铁路全线恢复通车。
19,焦柳铁路
焦柳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河南焦作通往广西柳州的铁路,于1978年建成,全长1639千米。原分为北南两段。北段从河南焦作到湖北宜都(原名枝城),称为焦枝铁路,于1969年动工,1970年建成。南段从湖北宜都到广西柳州,称为枝柳铁路,于1970年动工,1978年建成。1988年两条铁路合并,改称焦柳铁路。
20,粤海铁路
粤海铁路自广东省湛江至海安,经琼州海峡跨海轮渡到海南省海口市,沿叉河西环铁路途经澄迈县、儋州市至叉河车站,全长345千米,与既有线叉河至三亚铁路接轨。是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
21,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是中国一条从陕西宝鸡通往四川成都的铁路,全长668.2千米,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它是沟通中国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2,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自四川省成都至云南省昆明,全长1134千米,原为国防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1958年7月动工,在修了61千米后停建。1964年8月复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一度停工,1970年7月1日全程贯通。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之一。
23,丰沙铁路
丰沙铁路自北京丰台至京包铁路的沙城,全长106千米。1952年9月开工,1955年6月通车。1955年11月交付运营。这条铁路是避开原京张铁路关沟段33‰大坡道的另一通道,是当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所选的几条线路中认为较好,但因造价较高而被迫放弃的路线。丰沙线一直担任煤运的重任。1963年初增建第二线。1972年,丰沙线复线改建完成,1984年电气化。现在很多客运列车亦已改行丰沙线。
24,京包铁路
京包铁路自北京至内蒙古包头,原为京张铁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詹天佑设计并主持修建,1909年9月24日通至张家口市。1921年5月1日又修建了张家口至绥远路段,全线更名为京绥铁路。1923年延伸到包头,改称为京包铁路,全长810千米。
25,包兰铁路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1954年10月开工,1958年7月通车,1958年10月交付运营
26,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青海省西宁至西藏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2月8日宣布修建,200
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2005年10月12日全线贯通;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庆祝大会于10月15日在拉萨火车站举行;预计2006年7月1日试运行,2007年通车。
27,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晋煤外运的专线铁路。
28,神黄铁路
29,新月铁路
30,石德铁路
31,胶济铁路
胶济铁路是位于山东境内,连接济南与青岛的铁路线。胶济铁路全长393千米,于1904年建成通车。
32,陇海铁路
中国一条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的铁路,于1905年动工,1952年建成,全长1735千米。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33,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自中国甘肃省兰州市至新疆乌鲁木齐,全长1903千米,是陇海铁路向西的延长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的铁路干线。
34,北疆铁路
北疆铁路自新疆乌鲁木齐市至中哈交界的阿拉山口,全长460千米,是兰新铁路的西延线,是欧亚大陆桥的一个部分。
35,南疆铁路
36,宁西铁路
宁西铁路自江苏省南京至陕西西安,经安徽省合肥、六安、湖北省随州、河南省信阳、南阳、陕西省商洛、渭南,至西安市新丰镇编组站,目前已经修通合肥至西安段,全长1030.2千米,是八横八纵之一。
37,宁启铁路
宁启铁路自江苏省南京,途经六合、扬州、泰州、海安、南通至启东,全长365千米,是八横八纵中宁西铁路的一部分。
38,武九铁路
湖北省武汉至江西省九江,全长261千米,是国家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等级为一级复线。
39,宁芜铁路
40,沪杭铁路
沪杭铁路是中国一条从上海通往浙江杭州的铁路,于1906年动工,1909年建成,全长189千米。它与沪宁铁路相连,并与浙赣铁路、湘黔铁路和贵昆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南部地区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该铁路全线都是复线并正在实现电气化改造。
41,浙赣铁路
浙赣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浙江杭州通往湖南株洲的铁路,于1899年动工,1937年建成,全长946千米。浙赣铁路与沪杭铁路、湘黔铁路、贵昆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南部地区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目前已全部实现了复线,正在进行客货共运铁路电气化改造
中国十大主要铁路干线
作者:林启栋
铁路网是由相互联结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构成的铁路网系统。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全国以北京为中心,各省以省会为中心伸展线路的铁路网骨架,连接着许多不同规模的铁路枢纽,枢成我国铁路网骨架的主要干线:
1:南北交通的中枢:京广线
从北京南下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直达祖国南大门广州。沿途纵贯六省市,跨越五大流域,途经华北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穿越南岭山地,连接珠江三角洲,沿线人中稠密、物产富饶、经济发达、城镇密布、运输十分繁忙。南运货物主要有煤炭、钢铁、木材及出口物资,北运货物主要有稻米、有色金属及进口物资。
2:东西沿海地区交通大动脉:京沪线
京沪线始于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直抵我国最大城市上海。贯穿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冀、鲁、苏、皖四省,跨越四大水系,连接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京沪线北接京沈线,南接沪杭。京沪线沿线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煤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南运的货物主要是煤炭、钢铁、木材、棉花等;北运货物主要有机械、仪表、百货等。
3:纵贯南北的第二大交通中枢:北同蒲——太焦——焦柳
全线北起山西大同、经太原、焦作、枝城达柳州。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沿线经过五省(区),跨越三大流域,纵贯黄土高原、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和两广丘陵。全长2395KM,沿线盛产粮、棉、油、烟叶等农副产品及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该线对改善我国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分流京广运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4:纵贯南北的第三大交通中枢:京九线
京九线始于北京,以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直抵香港九龙。全长2538KM,沿线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大别山、井冈山、两广丘陵。沿线地区不仅是我国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重要产区,也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该线对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的繁荣,都是有重要作用。
5:纵贯西南地区的南北干线:宝成——成昆线
北起宝鸡,翻越秦岭、大巴山,穿越川西平原、飞越岷江,横跨金沙江,到达昆明,全长1754KM,沿途多崇山峻岭、急流险滩,有许多“地下铁路、空中车站”。成昆铁路桥、隧道
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40%,工程之艰巨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所罕见。该线在宝鸡与陇海线衔接,在成都与成渝线相接。沿线是我国特产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铁路的建成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了民族团结,也是连接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6:横贯中原和西北的大动脉:陇海——兰新线
东起黄海之滨的连云港,经郑州、西安、兰州进抵乌鲁木齐,途径六省区,横贯黄淮平原、豫中平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穿过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翻越天山山脉到达北疆,全长3652KM,是我国最长的一条铁路干线,沿途经过我国许多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沿线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和棉花、蓄产品等。这条铁路的修建,对于沟通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正在发展的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巩固边防有重大意义。另外由此铁路西行经中亚地区可直抵波罗的海沿岸及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条“亚欧大陆桥”,是我国通往中亚、中东、欧洲的捷径。这条陆桥的沟通,对发展我国外贸事业,加速沿边开放将起重要作用。
7:京包——包兰线
京包线自北京西行经呼和浩特至包头,全长833KM,包兰线自包头西行南下经银川至兰州,全长980KM。该线东起北京,越冀北山地、跨张北高原、内蒙古高原、过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至兰州,连接六省(市、区),沟通华北和西北。沿线煤、铁、池盐、磷矿等资源丰富,又分布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西运货物主要有钢铁、机械、木材等;东运货物以煤炭、矿石、畜产品为主。该线对促进华北和西北经济联系,分担陇海线运输压力,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重要意义。
8: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全线东起上海,经浙江、江西、湘、黔、滇等六省市,连接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全长2677KM。是横贯江南的东西大动脉。该线东段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西段煤、铁等资源丰富。东运的货物主要有粮食、木材、有色金属等,西运的货物主要有钢铁、机械、水泥、日用百货等。
这是一条与陇海经和长江航线平行的密切联系东西部的铁路主干线,对加快赣、湘、贵、滇的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9:自成体系的东北铁路网主干线:哈大、滨洲——滨绥线
东北铁路网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由哈大、滨洲——滨绥线相接构成“丁”字型骨架,联接全区70多条干支线,独具一格,自成体系。哈大线北起哈尔滨,经长春、沈阳、鞍山到大连,全长944KM。哈大线联结东北三省主要的工业中心、政治中心和最大海港,通过重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地带,是我国通运能力最强、客货量最大的主干线之一,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滨洲——滨绥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全长1483KM。两端都与俄罗斯的铁路接轨,是一条重要的国际铁路线,沿途特产极为丰富,是我国木材、粮食、畜产品供应基地,也是石油、煤炭、木材等产地。
10:沟通关内外的干线:京沈线、京通线
京沈线南起北京,经天津、秦皇岛出山海关,沿辽西走廊到沈阳,全长850KM,沿途是我国重要城市以及煤炭、钢铁、机械、石油等生产基地集中的地区,是我国客货运密度最大的铁路干线之一。也是联系关内外的最主要通道。
京通线自北京郊区昌平,经内蒙古赤峰至通辽,全长870KM,是晋煤出关和东北木材外运的重要铁路,也是沟通华北和东北的第二条铁路干线,对减轻京沈线的运输压力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开发有很大意义。
第四篇:高考地理.资料
城市化
该地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XX高,XX低。城市务工经商人员多的原因: 1.城市第二三产业发达。2.就业机会多。3.收入水平高。
4.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高级住宅区位于该地的原因: 1.靠近风景区,风景优美。2.交通便利。
3.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4.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清新。工业区选址:
1.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2.河流下游,水源充足。
3.靠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
4.地租较便宜
5.靠近原料地,工业基础好。6.政策支持
7劳动力丰富,靠近市场 金融商务区形成原因: 1.早期就是金融商务区
2.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
3.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高。4.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新区开发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2.土地利用率提高。建设新区的积极作用: 1.分散城市功能。
2.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3.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逆城市化原因:
1.城区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混乱、环境恶化、就业困难。2.乡村小镇环境优美,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缩小了城乡差距。铁路线路选择
利:1.所经地区地形平坦 2.施工难度小,投资少。3.所经城市较多,人口密集。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经过山区带动落后地区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6.改善山区交通状况。7.占用耕地少,路程远。不利:1.地形崎岖。2.施工难度大,投资高。3.占用耕地多,征收费用高。4.路程较远。
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利:1.减少空气污染,美化城市环境,2.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为该地产业升级制造条件。
弊:因产业迁出,带来该地就业压力。产业转变带来的影响:
1.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4.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
5.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不利影响:
1.城市污染加剧,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2.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水循环,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的运动发生变化。
3.加剧城市热岛现象。
XX国城市主要分布在某地的原因: 自然原因: 1.该地海拔低,气候温暖。2.该地自然资源丰富。
3.位于XX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水源充足(靠近河流)。4.XX河流经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5.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山能起到防风避寒的作用。人文原因:
1.XX(就是所在地)开发历史悠久。2.工农业发达。3.交通便利。
地形对巴西城市分布的影响:
1.地处热带,广阔的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热,2.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地区
农业
梯田耕地类型:水田(降水充沛)、旱地(降水较少)农业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位于XX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平原面积广大,地势起伏相对和缓。2.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3.地处XX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4.XX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有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5.农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
6.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糖分)积累。7.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小。社会条件
1.劳动力充足。2.机械化水平高。
3.(有利于人体健康~~农作物的好处)市场广阔(需求量大)。4.临近XX交通线,交通便利。5.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6.国家政策支持。7.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水稻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1.气温年际变化大,冬春季节易出现低温冻害。2.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等气象灾害。3.夏秋季节易出现伏旱。稳定水稻生产措施: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2.培育推广优良品种。
某地水稻面积达到最高的原因: 1.降水处于多雨期。
2.政府重视水库、灌渠的建设。
3.机井数量急剧增多,地下水开采量增加。4.人口增加快,市场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是否赞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赞同
1.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2.农村人口众多,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3.促进不合理的工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工业用水。4.南水北调,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
5.加强水力资源的建设,可保证水稻种植的用水。农业生产部门地区差异: 1.渔业在湖泊区发展。2.种植业在平原区发展。3.林业在山地丘陵区发展。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海拔较低,热量丰富。2.湿润水汽可达到降水丰富。3.地势地平,光照充足。4.有良好的灌溉水源。种XX水果有利条件: 1.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3.采摘时间晚,生长期长。4.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农作物产量低的原因: 1.该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2.地形崎岖,不适合该农作物种植。3.受盛行西风影响,阴雨天多。
4.光合作用弱,纬度高,热量条件差。
乳畜业
乳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2.草原广阔,草质优良,畜牧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3.靠近城市,便于就近加工。
4.当地人吃乳制品习惯,奶制品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广阔。5.生产历史悠久,奶制品品质优良。6.国家政策支持。
乳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饲料(也就是牧草)和市场 区域农业生产: 地中海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宜种植葡萄 柑橘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亚热带柑橘产量高。
季风区 距海远 气候干旱 降水少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适宜枸杞生长。
工业
区位优势:
1.位于江河(海洋)沿岸,铁路线(公路)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2.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3.临近大城市,人才多,科技力量雄厚。4.工业发展基础良好。
5.位于河流下游,水源充足。6.靠近XX原料产地,资源丰富。7.经济贫困,有大量廉价劳动力。8.地价低廉,国家政策扶持。9.工业协作条件好。10.市场广阔。11.地理位置优越。
限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位于XX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
2.矿产资源与能源面临枯竭,水源不足。3.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加剧。4.用地紧张。
可持续发展措施:
1.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原有工业部门,加强对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资源附加值。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3.治理污染,美化环境。4.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5.加强教育研发投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6.因地制宜,发展农牧渔业。7.发展生态农业。
8.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9.发展生态旅游业。
河流
河流中上游:冲积平原 中下游:河漫滩平原 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落差大(小)、汛期长(短)。
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流程、流向、流域、支流。夏汛:冰川融水、降水。春汛:冰雪融水。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XX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1.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
2.河流总落差小,流速平缓,易于航行。3.河流封冻期短,通航时间长。
4.流域内人口和工农业集中,运输需求量大。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1.禁止陡坡开荒。
2.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3.修水库,合理安排农林牧渔业。
水利枢纽的作用:拦沙、防洪、发电。河流水量减少的原因: 1.降水量的减少。2.上游水库的拦蓄。
3.上游工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增加。
4.人类生活规模扩大,沿途过度使用水资源。5.全球变暖,冰川退缩
6.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季节性积雪融水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水量减少。河流航运开发有利条件:
1.植被覆盖率较好,河流泥沙含量少,便于通航; 2.全年降水较为丰富且均匀,航运价值大、后果:
1.工农业生活用水紧张,影响工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2.加剧土地沙化。3.水利设施功能丧失。4.生态环境恶化。
湖泊对城市的影响:
1.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调节气候,减弱城市热岛效应。3.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4.保证城市蓄水安全。
5.蓄洪防旱,减少自然灾害。入湖泥沙逐渐减少的原因:
1.河流径流量下降,入湖水量减少,携带泥沙减少。
2.中上游山区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河流输沙量。3.河流中上游水库使一部分泥沙在库区沉积,入湖泥沙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1.人口增加,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利用水资源。2.入湖河流修筑水库蓄水,淡水汇入减少。3.地下水位下降,补给和湖水渗漏。4.气候变暖,干旱加强蒸发旺盛。影响:
1.湖面迅速缩减,对湖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2.水量迅速减少影响周围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用水。3.影响湖内水产养殖等产业。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
2.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3.采用节水灌溉技术。4.调整农业结构。海港的优势:
1.所处海湾优良,港阔、水深、避风。2.地处XX气候区终年不冻。
3.陆路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全国各地。4.物产丰富,港口吞吐量大。5.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港口的变迁: 1.货运量增加。2.船舶大型化。
3.工业企业向郊区搬迁。特点:向更深水域迁移。港口闲置的区位因素:
1.地处XX边境,远离大城市。
2.交通落后,缺少铁路公路与其它地区联系。3.腹地为荒漠地区人口城市较少。
4.本地区工农业生产落后,缺少货物运输。湿地的作用:
1.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4.增加地表水下渗,缓解城市内涝,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沼泽形成的原因: 1.气候湿润,降水多。
2.坡度平缓,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自然灾害:
暴雨、暴雪、风暴潮、沙尘暴、冻害、干旱、滑坡、泥石流、洪涝、火山、地震…… 北疆地区暴雪的原因:
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来年春天带来的危害:
1.大量的融水使河水暴涨,形成红水灾害。2.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
3.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暴雨产生及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1.位于冷暖空气交汇处。暖湿气流带来充沛水汽。2.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3.城市化导致的热岛效应。4.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5.城市地面下渗能力弱。6.降水量大且集中。7.防灾意识不强。
8.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预防措施:
1.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2.退耕还林,植树造林。3.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4.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5.参加水灾保险。风暴潮:
美国东部沿海地区易发生飓风,飓风引起风暴潮,风暴潮造成海平面的异常上升。东部沿海地带,地势低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造成损失大。沙尘暴
1.冬季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3.地表缺乏植被保护,疏松物质多。4.距离沙漠较近。5.气温回升快。冻害
我国冻害发生频次自东向西逐渐递减,长江中下游最严重,四川盆地最轻。治理措施:1.加强对冻害天气的预报和监测。2.选种和培育耐寒农作物品种。3.用稻草薄膜对农作物进行覆盖。干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风成地貌广泛分布。
2.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3.多荒漠。
4.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
5.多内流河,河流短,水量不大。6.植被稀少。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生物数量极少或灭亡、水资源短缺、干旱加剧、酸雨、雾霾。
石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1.降水丰沛集中。2.山高坡陡。
3.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
4.人为原因:乱砍乱伐,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工矿建设。5.关联灾害:滑坡、泥石流、山洪、旱灾。荒漠化加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1.气候干旱。
2.地面土质疏松,沙质沉积物多。
3.XX风为风沙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3.不当的工程建设。措施:
1.退耕还林、还草。2.合理放牧。3.合理利用水资源
4.工矿交通建设注意环境保护。土地盐碱(渍)化原因:
1.过度种植XX农作物。灌溉增加,2.下渗增强,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盐分积累地表,形成盐渍化。不利影响:
1、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解决措施:
1.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
2.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 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 4.化学改良(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全球变暖对高原环境的影响: 1.冰雪融水减少,加剧干旱程度。2.地表遭风蚀加剧。
3.影响植被生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1.全球变暖,热量增加,生长期延长,土地可耕的范围扩大,有利于农业生产。2.全球变暖加速冰川消融。3.滑坡、泥石流现象增多。
酸雨
某地酸雨严重的原因:
1.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酸性气体。2.该地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3.位于XX带降水多。
4.地处处山地丘陵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受酸雨影响较轻的原因: 1.降水少。
2.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3.土壤呈碱性。雾霾
北方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污染物比较多,因此多雾霾,北方降水少,酸雨少。不利影响:
1.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2.加剧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3.加速全球变暖和酸雨的危害。措施(通用):
1.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2.加大科技投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提高能源利用率。
4.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污染。5.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6.集中供暖减少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7.发展清洁生产。
8.公交优先,控制私家车数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气温降水特征:冬XX夏XX,年温差X,年降水量X。
地形特点:地形以XX为主。地势XX高XX低。海岸线平直(曲折)。年温差向南突出的原因:
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海洋上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洋流
1.该地位于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域,大洋东(西)侧洋流为暖(寒)流。2.水温低(高)于同纬度附近海域,等温线凸向低纬。3.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向南北递增 4.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等高线密集且数值较大的原因:
1.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因板块挤压导致地形隆起明显,造成等高线数值大。2.由于流水侵蚀强烈河流下切明显,造成河谷地区起伏大,等高线密集。
南水北调的影响: 1.缓解水资源紧张。
2.减轻因超采地下水所导致的环境问题。3.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4.促进经济发展。
5.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可以看出渔场成因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寒暖流交汇,另一种是上升补偿流。)成因
1.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离岸信风,沿海表层海水随风远离海岸。2.深层海水上升补偿。
3.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饵丰富,形成大范围渔场。
4.温带海区,冬季海水上泛,寒暖流交汇地处河流入河口附近,带来丰富营养物质。5.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有利于微生物生长,饵料丰富。能源
坑口电站的好处:1.为该区域发展工业提供充足的廉价电力供应。2.减轻煤炭交通运输压力。
3.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能源开发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1.大量开采煤炭造成地面塌陷。2.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3.造成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的措施: 1.开发新能源。2.降低能耗。3.调整产业结构。4.能源跨区域调配。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1.缓解能源紧张状况。2.优化能源费结构。3.减轻环境污染。4.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1.交通条件更加完善。2.政府支持力度加大。3.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大。
4.农业生产和冷藏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吧。5.工业化的带动。6.农业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
①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电力设施等)。
我国东北地区
东北农作物(热量)1.夏季热量充足。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3.冬季低温,病虫害少。
4.冬季低温有利于积雪保墒缓解春旱。5.热量不足,水稻只能一年一熟。6.经常有低温冻害影响其生长及收成。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1.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2.地势低平,河流、沼泽多,排水不畅。3.温度低,蒸发微弱。
4.植被条件好,涵养水源能力强。
5.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于下渗到地下深处。宁夏平原
宁夏平原处于断层下陷地带,形成谷地。流水的搬运和堆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自然原因: 1.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2.土壤肥沃。3.灌溉水源充足。
4.位于贺兰山以东,受山脉的阻挡冬季风影响小。5.多地形雨,降水较多。
6.山脉遏制了西部沙漠的东移。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条件:
优: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
劣: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人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地处连系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2.马六甲海峡是亚非欧和大洋洲之间海上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3.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4.土层薄 土质结构松散 植被覆盖率低 海冰的不利影响:
1.封锁港口、航道,阻碍船舶航行。2.损坏海上设施。3.损坏船体。
4.影响海洋渔业生产。冰雪资源丰富的原因: 1.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2.冬季XX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遇山地抬升迎风坡降雪多。
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及其影响: 1.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出现过度开垦现象
2.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泥石流现象多发。
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升温降温均快于海洋。
2.冬季(夏季)陆地气温低(高)形成高压(低压)中心。伦敦七月均温高于周围地区的原因:
1.机动车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大量热量。2.大气污染物浓度大,保温作用强。3.形成热岛效应。
煤矸石过多的危害及措施: 1.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2.造成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室。
3.或在雨季崩塌,淤塞河流,造成灾害。措施:
1.回收劣质煤炭发电、供热。2.作化工原料。
3.制造煤粉灰建筑材料。
4.利用煤矸石作为塌陷区的填充材料。南极磷虾丰富的原因:
1.极地东风将表层海水吹向远洋,大陆周边海域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丰富营养物质。2.南极冰川融化,增加海水营养物质。
3.南极的地区昼长达九十天有利于海洋微生物大量繁殖。中俄石油合作好处:
有利于双边贸易,增进友谊,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实现共同发展。对中国的意义:
1.利于缓解中国能源消费紧张的局面。
2.利于实现石油进口地区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
3.有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俄罗斯的意义:
1.有利于俄资源开发将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2.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再就业。
旅游地理
某地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1.旅游资源数量多,旅游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景区景观集合程度高,种类齐全。3.地域组合好。
4.地处XX,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5.周边地区经济发达,距离客源市场近。
6.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齐全,地区接待能力强。7.景观追求精美,观赏价值高。某地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1.发展交通,改善交通条件。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3.开发和创造新的旅游项目。4.扩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
定理
定理一:温度高向高纬度突出,温度低向低纬度突出
温度与纬度呈负相关,随着纬度的升高,温度降低。
适用于在等温线图上判断陆地或海洋、寒流或暖流、或在地形图上判断温线的弯曲。定理二:温度高向高空凸出,温度低向近地面凸出
气压高向高空凸出,气压低向近面凸出
第五篇:2018高考地理
2018年高等地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主干内容,以能力考查为重点,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凸显立德树人价值导向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通过人地关系,传递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培养可持续发展观,促进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凸显。
1、传承生态文化,树立动态平衡的人地协调观
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蕴含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内容。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精选地理学科中生态文化内容,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如全国Ⅲ卷第44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典范——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堑秋湖”为案例,要求考生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2、遵循自然规律,树立因地制宜的环境修复观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以区域开发和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修复观,增强学生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全国Ⅰ卷第43题,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为案例,要求考生对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意义的认识。全国II卷第44题,以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为案例,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考查白洋淀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3、倡导绿色发展,树立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观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产业生态化”典型案例,倡导绿色发展、引导学生崇尚低碳的生活方式。如全国IV第24题,要求考生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表明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
突出学科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服务人才选拔功能
2018年地理高考通过加强试题综合性,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扩大试题开放性,提升学生发散思维品质;提高试题探究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加强试题综合性,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2018年地理高考试题考查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以及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特征的分析与综合,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依存关系等的观察、有条理的推理、概括与归纳。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地理学科独特视角。例如全国II卷37题以美国龙卷风为案例,展示龙卷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的影响,通过对地理空间动态过程的分析、规律概括等学科思维模式的运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使考查的综合性得到增强。
2、扩大试题开放性,提升学生发散思维品质
2018年地理试卷扩大开放性试题比例,考查内容与方式具有多样性,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既保证学生思维的发散,充分表达;同时又能使所考查的能力目标可测,答案可控。例如全国II卷43题第2小题要学生设计依托“佛手山药”的旅游项目。考生通过信息提取和加工,可以从旅游的游览、饮食、购物等多方面思考,旨在引导考生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策略、建议等。该题设问及作答要求指向不唯一答案,留给考生充分发挥的空间。3、提高试题探究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精选材料,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全国Ⅱ卷9~11题以汾川河流域异常降水为切入点,提供气象、水文资料,探究在极端条件下,水、沙、植被平衡关系被打破后,降水、径流、含沙量、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意在对通过地理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认知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和谐”这一命题,并对其进行深化和升华。
优化材料选取情境创设,引导教学重基础重应用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根据考查要求裁剪素材、选择主干内容,不刻意回避热点,也不刻意追求新奇,力求与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紧密相连。
1、围绕主干内容选材,发掘地理内涵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围绕考生较熟悉的主干知识提供材料,既不偏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情绪体验考查学生的水平,也不超出学生的理解程度设计情境。引导教学重视课堂,让认真学习的考生面对试题似曾相识有获得感。例如全国Ⅲ卷第37题,涉及的锋、气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生比较熟悉。但本题在一般模式外,将来自西北、快速东移南下的冷锋与气旋相叠加,要求考生不但掌握所学的气旋知识,同时还必须有空间想象力,对目前气旋中锋面分布特征异常进行解释。内涵丰富,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重视地理实践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情境设计中突出反映当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考查学生应对实践问题的素养。力求在学与用之间搭建桥梁,避免学习和社会实际脱节,避免考试和学生生活脱节。如全国Ⅰ卷9~11题,以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为情景,其中提及的线路分布、走向及里程信息均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获取的。如全国Ⅱ卷4~5题,选择澳门半岛地图信息为主创设情境,文字材料介绍了澳门半岛的地形特点和不断填海造陆的事实,地图重点显示澳门半岛山丘、街道分布和几条街道的名称,引导考生认识地名蕴涵的历史发展、环境变迁等信息。
3、紧扣新时代主旋律,开阔地理视野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结合学科实际,通过精心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典型案例设计情境,深入挖掘其中的地理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合作共赢等观念融入地理能力的考查,使地理试题试卷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开阔地理视野的重要途径。如全国Ⅰ第36题依托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创设情境。引导中学地理教学注重“用地理的眼光”观察时事、认识世界,促使考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和世界的重要地理意义,体现地理在现代经济建设和国际合作中的应用价值。全国II卷文综43题、全国III卷文综3~5题体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产业扶贫,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等精准扶贫举措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