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高分答题模板术语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地理高分打击模板术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辩证评价类
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
评价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1.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给出限定条件,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从-方面进行评价”。
二:意义类
要注意两个方面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五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三:对策措施类
设问形式: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全面,有针对性、合理性。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
-发挥区域自然条件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
-防止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防止生态问题出现的主要措施。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
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四:成因分析类
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自然原因(地形地势、地质、气候、水文等);人为原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
例: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和措施??
①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
③人(社会因素)—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调蓄能力。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
4.空气密度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气温或气候特征成因分析:
-不同纬度(大范围)------太阳辐射差异;
-同纬度地区(局部地区)----下垫面性质差异(地形、海洋、洋流的影响);
人为(植被破坏、城市热岛)
地形成因分析: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降水特征成因分析:
-不同纬度(大范围)------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
-同纬度地区(局部地区)---下垫面性质差异(地形、洋流),人为(植被破坏、湿地破坏)
沼泽的成因分析:
(天)降水或河流:降水多,河流多,河流有凌汛,河水泛滥漫溢。
(寒)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地)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
(冻)土层:冻土层广泛发育,不利地表水下渗;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或背风坡)、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冬季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成因分析:
1.地表起伏大(或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降水丰富(或流域的汇水区域广),河流水量大。
以“来多去少”原理来分析洪涝成因、湿地(沼泽)成因类问题。
沼泽成因一般规律:
(来水多)降水多;河流多;凌汛(去水少)排水不畅;蒸发弱;多冻土,洪涝的治理措施:
(减少上游来水量)修水库;植树造林。
(加大去水量)疏浚河道;裁湾取直;建分洪区;开挖新的入海口。
以“供小需大”原理来分析水资源不足、能源短缺、粮食短缺类问题。
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的原因:
(供应量少)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少;降水的变率大;水污染较严重。
(需求量大)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解决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增加供应量)跨流域调水(增加区域外供应量);合理开采地下水;兴修水利工程;海水淡化(增加区域内供应量)。
(减少需求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以“你大我小”原理来分析水污染、大气污染类问题。
渤海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污染物来源量大)环渤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排入渤海的废水等废弃物多(区域外来源);海上石油生产和海洋运输造成油类等污染物的泄漏(区域内来源)。
(净化能力小)较封闭海域,海水与外洋交换少;面积较小,海水较浅,水量较小,净化能力弱。量)跨流域调水(增加区域外供应量);合理开采地下水;兴修水利工程;海水淡化(增加区域内供应量)。
(减少需求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高中地理高分答题模板术语
第二篇:高中地理答题5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五)五、能源问题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
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
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4、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5、调整措施:
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工业发展;利用乙汽油。
6、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
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中国而言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7、去年我国西南部能源输出省却出现能源紧张原因:
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8、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有利于改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和能源地域分布;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缓解农村生态压力。
问题及其影响:
管道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工程建设可能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工程难度大,要注意环境保护。
第三篇:高中地理的答题模板
想学好高中地理,除了认真听讲,理解和记忆外,你还需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模板,有了模板的帮助,你才能在地理考试中获得更高分哦。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的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的答题模板
一、自然地理部分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二、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四、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五、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六、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
七、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八、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九、社会人文地理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包括: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
十、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十一、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
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
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
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
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
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
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
十二、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原理
1.哪些内容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
②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对这类概念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经济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2.怎样高效地掌握上述学习重点内容
⑴用理科思维的方法学习自然地理。
①充分运用图解法,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②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⑵注重各类地理图表的表达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⑶用文科思维方法学习人文地理。
所谓人文地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自然地理的学习有较大的差异,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生产活动,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沿着这样的轨迹发展,人类目前面临的怎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的角度多因素的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这部分可能与政治课的内容有较多的联系,同学们应该把政治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上来。
高中地理的答题的技巧
高考中,地理试题类型分五类:特征描述(或简述)、成因分析、区位分析、意义罗列、建议罗列。
在答特征描述题时,首先要明确该题问的是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与状态特征,或者是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描述。
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试题设问形式通常为“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等。
在答此类题时,学生首先要明确区域位置和图文信息,抓住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征,并运用地理术语表述出来。
根据变化要素,预测未知
区位分析既要说明某地理事物的位置,又要说明其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联系即是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三大因素。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技术条件是保障,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答区位分析坚持四个原则:
一要点全,如分析影响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对比分析既要找出两者的相同也要找出不同。
二是主导因素突出,避免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三是回答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
四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区位因素。注意根据变化的要素,推知变化的方向。分析区位因素的思路一般是:在何处(即经纬度位置或相对邻位置)→有什么(即有哪些地理事物)→为什么(即影响地理事物的因素有哪些,主导因素是什么)→怎么样(即怎么变,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把握因与果的联系
成因分析类试题,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指出--形成的影响因素,简述理由,说明--原因等。
答题的基本思路是:在哪里(位置)——为什么——形成--结果。即第一步说明位置,以明确讲述的是哪里,第二步根据要回答的内容解释原因,第三步得出结果。
在回答原因类试题时,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第四篇:初中语文答题常用术语总结
初中语文答题常用术语总结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八部分
一、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二、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未来.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试题解读
2014年安徽中考作文题是全命题作文,相信很多考生第一眼看到作文题后,都会会心一笑,因为几乎每位考生,都不止一遍地写过这个作文。这说明2014年的中考作文体现了一贯的命题要求,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对考生思辨能力要求不高,给出了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独立审题,写出真情实感,从而避免了脱离生活实际,胡编乱造的弊病。对于这个题目,任何一个考生都有话说,很容易入手。
然而,入题容易出彩难,作文题容易写也就意味着不容易得高分。要抓住某一方面或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展开,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要得高分,要打动人,就一定要说真话,感情真挚。
“好写”不等于“写好”。从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很容易写成简单的自我介绍,没有个人的鲜明特点。写过类似的作文,也看过诸多范文,恰恰容易千篇一律,难有新意。另外,学生容易写成说明类的文章,将自己的一些方面逐一罗列,很轻松地凑够字数,但得不了高分。
在500字的篇幅内,要让“自己”在阅卷老师面前立起来,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突出个性,写出新意,如同漫画和速写,勾勒出人物轮廓的同时,要将最具特色的地方予以突出和强调,这才是决定得分高低的关键点之一。
能否升华主题,也是高分与低分的分水岭。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寓意,初中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作文要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笔下的自己是否积极健康向上,也会影响得分。
高分作文应该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佳作,即形神兼备、文质俱佳。考生只要在两个方面注意,一般都能获得高分。
一、表达方面:作文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都要有清晰的结构、流畅的语言,这样才能给阅卷老师一个最初的好印象。
二、内容方面:各个不同的自我,都要有新颖的角度、真挚的情感。
但凡能得高分的考生,或叙述个人成长的经历,或描绘自己独特的爱好,或提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独到的见解;而那些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的文章得分就很低。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炼作文的主题,写出一篇实实在在、情真意切的文章。从“新”字上做文章,在“情”字上下功夫,方能与高分握手。
满分作文
说说我自己
窗外,细雨纷飞,寂寥的心流浪在六月灰暗的天空下。数载寒窗,临近毕业时,却倍感失落,总觉优秀离我相距太远太远。我问自己:我是否真的很失败?我何以为我?
是的,我相貌并不出众,可我勇于面对。少了与同龄人相互攀比的资本,我却有很多的时间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少了物质上的满足,我却以另一种方式陶醉于西域的大漠风沙,流连于三月江南的杏花之中,出身的贫寒,并不是我自卑的根源,头脑的空虚与青春的虚耗才是真正的悲哀。
是的,在茫茫的人海中,我并不出众,但我一直在努力。梦醒来了,心中活着,只要心活着,便有梦的延续与重圆,我没有过人的天资,在通往金字塔顶的途中,我甘愿做那只慢性的蜗牛。没有青山的伟岸,我却有平原的开阔;少了大海的波澜,却多了小溪的娟秀。我以袭击的方式努力,并不在乎最终的收获。
是的,尽管现在我不被人重视,我却始终充满激情。我也曾梦中乘舟横绝千山,可现实总是无奈,可这一切并不能浇灭心中向上的火焰。那只是黎明之前的黑暗,成功彼岸附近的风浪。我相信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
是的,在别人的眼中,我是无足轻重的存在,可在我心中,世间却因我而多了一分精彩。我迷恋于天空中飞鸟的自由,飞鸟存在的美丽,从此多了一个人理解。我迷恋于海面上的千帆竞逐,那撑帆的舵手,便多了一个喝彩。
于是,我方明白,在世间,没有永远的成功,更没有绝对的失败。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我存在,只要存在,一切都可以改变,只要存在,一切都可以创造。没有喝彩的现在,我为自己喝彩,在我心中,我就是一道不败的风景,可掌控自己的步伐。
风景这边独好,一切还待明朝。
名师点评
不因平凡而自弃,不为挫折而气馁,心里洒满阳光,便能活出精彩。文章立意深远,语言明丽,可谓佳作!
作者开篇设问:“我是否真的很失败?我何以为我?”引出了下文中就自己不足之处所表达出的自信。作者在表达自信的过程中,先肯定不足,再表明自己的独特之处,令人信服。结尾两段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衔接自然流畅,体现出了作者良好的谋篇技巧。
一、审读关键词
作文题也是有“题眼”的。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词语。考生在审题时如果能够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词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够避免离题、扣题不紧等常见失误。如2014年浙江金华卷作文题目“热门话题”,关键词是“热门”,考生要写的不能是学习或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话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
二、审读限制词
我们说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但不能置其他于不顾,导致偏离题意。如2014年浙江温州卷作文题“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一定要注意限制词是“另一个地方”,写作时既要表现出“另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也要突出“去”后有什么见闻、感受或启发。题目中的副词,往往是审题时容易忽略的,考生要重视作文题目中诸如“最”“也”“还”“更”“其实”“原来”等副词所隐藏的信息和要求。如2014年浙江绍兴卷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副词——“也”,这个副词规定了文章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献了“阳光”。又如2014年浙江台州卷题目二“原来________还在”,“原来”这个副词就强调了其实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引导我们从发现或顿悟的角度来写作。只有审读时抓住了这些限制词,我们的作文才能切准题意。
三、审读隐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注意了限制词,还要审读它的隐含义。有的题目用的是比喻义或象征义。考生在理解题目时不能只停留在其本义上,要仔细推敲,挖掘出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如2014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题目中的“阳光”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应是比喻义,考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太阳的光芒。这个“阳光”可以指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品格或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
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4年宁波的中考作文题很符合新课标对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并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对学生来说,不会造成审题障碍,都有话可说,但又必须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初看这个题目,是一个极容易让学生发挥写作的题目。但作为应试作文题目,命题老师的用意并不会那么简单,我们要仔细品读题目,挖掘出新意,这样作文才更有价值。
首先,从常规思路看,同学们极易走上已有老题目的思路,如在审题时,将题目补为“心灵深处”“记忆深处”“细微深处”“我心深处”“深处的风景”“深处的爱意”“深处的真谛”等等,很容易写深处那些美好、感动、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样的思考和理解,使得这一作文显得非常常规化,在中考的考场上,绝大多数同学会这样作文。
但细细品味题目背后给出的材料,“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这里只是“也许”有,那么怎么样知道确实“有”呢?就要敢于挖掘深处,题目的侧重点就放到了“行动”上。俗话说,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就是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从一定层面上讲,今年的题目有一定的时效性,题目从一定程度上隐含着,我们做事做人不再只求表面工作,而是要真抓实干,具有务实精神。
因此,《深处》不是简单地写某种存在,而是要通过自己发现深处“宝藏”的经历,告诉读者,要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要付诸行动,用心感知深处,在过程中感受真谛的价值。如,要懂得母爱、父爱、师爱,就要让心灵开始旅行,在点滴生活中,挖掘深深的爱意。不再注重表象,而要追求实质。不再简单告知生活中的美,而是要挖掘美深处的故事。
简单地讲,“深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
满分作文
深处
时光在悄悄地移动着,一步一步,像一个不肯停止奔跑的孩子,无声无息地镌刻在青春洋溢的画卷上。繁杂的城市喧嚣、窗外的车水马龙和跳跃的霓虹灯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努力地想要挣脱条条框框的约束,却发现自己心中的烦恼揪成一团乱麻,似乎无力回天。却有一股清风徐徐吹来,使尘埃自由落体到了心灵深处。
和煦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心田,顿时像一块经受不住高温的糖果融化掉,身体内外都被这甜蜜的水蜜桃味道环绕着,这淡粉色的气息敏捷地跳过心灵,沁人心脾,用它独有的甜蜜勾勒出了一幅精致、幸福的画面。
记忆深处的那个场景,是在那个平凡而又质朴的农家小院里开始的。满天的星辰镶嵌在夜幕里,透过花草还可以看到一股偷偷溜出的微弱的、细小的光芒。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和我共同在游戏中度过童年。奶奶慈祥的笑容,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微笑,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气息,陪伴我不知不觉中从温暖洋溢的白天不留一丝痕迹地过渡到了安详静谧的夏夜。
童年从奶奶家的那个小院子里悄无声息地展开,混合着春的生机勃勃,夏的绿意盎然,秋的飒飒落叶,冬的白雪皑皑缓缓地推移着,像荡秋千一样温馨却又短暂,蒸发在那浓浓的夏夜里。
忘不了野花野草的淳朴气息,忘不了小虫在草丛里弹奏的歌谣,忘不了灿烂晚霞下不舍回家的目光,忘不了雨后架起的斑斓的七色桥梁。那静谧的一卷流云掩盖了夕阳,一缕红色的光芒不安分地透出云层,混杂着笑容,不加渲染地告别白天。
忧伤的乌云被夏夜的美丽冲刷,留在心底的是那像风铃一样轻盈悦耳的歌谣,像绚烂晚霞似的温暖袭人的微笑。
离别乡村的我回到家继续着我的童年,继续着我的欢笑,却再也没有像野花野草一样的气息,再也没有属于大自然的最原始最独特的味道。它化作一股暖流在身体中流淌,混杂着青草味的清香和金色暖阳的味道在心间荡漾。
一路风景,繁花似锦,再多的艰难险阻也都将在我的生命中消逝得不留痕迹,童年啊,因为有你的陪伴,未来的道路,更加美丽!
名师点评
“深处”不光有风景,更重要的是感受。可以说,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文章的主题是写童年的。作者大可选取一两件童年的趣事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用素描的笔法简单地勾勒了童年的一幕幕场景,将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和对童年渐逝的淡淡忧伤浓缩于字里行间,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结尾笔锋一转,写童年永留心间,伴我成长,使文章的意境得到进一步升华。审题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这是歌曲《蜗牛》里的一段歌词。诚如歌曲唱的那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个大大的梦,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
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首先,认真审读题目,题目“圆梦”,应理解为为实现理想而行动。这里的“梦”并非是做的梦,而是对理想的诠释。理想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了理想,我们的生命就会索然无味。“圆梦”还应体现在行动层面,演绎圆梦的过程,而非名词概念的阐释,所以题目的隐含意思不能忽略,“圆梦”是有过程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波折,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才紧扣题意。
其次,在行文选材的过程中,大题小做,就是将“梦想(理想)”具体化,选择小角度写。“梦想”就是自己的目标(大目标、阶段目标、小目标)、理想(远大理想、阶段性理想、小理想)、愿望(大小愿望)、发展方向(阶梯),如: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发表文章,等等。
最后,要写出我(自己)的情感变化,一开始的渴望、实现过程中的失败与沮丧、灰心继而不放弃到实现后的欣喜与自豪之情,这样文章才真实动人,从而打动读者。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试题解读
2014年绍兴卷作文题的独特之处是将学生视角引向“自我”,发现自我之美,自我之长,抒写自我之价值,这是对引导学生关注外在世界的传统教学思维的一种突破。
从作文题的形式上看,2014年和2013年一样,回归到命题作文这一传统的考查方式。从命题思路和风格上看,题目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审视自己。而且文学色彩较浓,富有诗意,这也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
但是,在延续2013年的形式的基础上,2014年又有了些许创新,即提示语的使用。前几年的作文题,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基本上是直接出示作文题,而2014年在作文题前增加的一段提示语:“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优美雅致的提示语,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考生的审题思维,便于考生打开思路,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搜寻和组织写作材料。同时有利于考生克服考试紧张心理,调整考试情绪,使他们渐进作文思维的亢奋状态。
这个命题在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注重了正能量的宣扬。人间处处温情在,社会处处有阳光,它反映了社会的温暖和谐。而“我”也参与了其中,享受阳光的同时奉献阳光。引用到文中,结合现实,就是旨在倡导学生要有爱心,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献出爱心,有自信,乐于助人。
审题时,从“阳光”这个意象中,考生不难联想到光明、快乐、温暖、爱心、奉献、力量、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活力……从而进一步联想到“阳光”可以是生活中具体发生的事、存在的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指代,甚至可以引申到平凡、微小和伟大等。当考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时,文章的立意和选材可能就会有新意了。当然,关键在于学生从哪个角度切入进行写作。
在审题过程中,考生还不能忽视“也”这个关键词。“也”表示同样,蕴含了所写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考生独特的感悟、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这个意思。一个“也”字,要求在具体文章中有考生认识的转变。整体而言,这个作文题能引领考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从身边小事中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成长,在写作中完成一次对自我及身边人、事的观察与体悟。
作文想拿高分,除了要审准题外,还要有新意、有特色,具体来说就是选材独特、寓意深刻、文字具有表现力。选材上要新颖,不要仅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可以活用社会热点中的材料。材料丰富鲜活,视野更开阔。当然要记住最核心的一点:无论用何种文体,考生都要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应展开具体细腻的情感体验描写,或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一目的的思考认识。
满分作文
我也是一束阳光
亲爱的自己:
你好!
当你启封读到这封信时,你也许是富可敌国,你也许是穷愁潦倒;你也许是功成名就,你也许是默默无闻;你也许是才高八斗,你也许是碌碌无为。但无论你处在何种境地,请在内心相信:
我,自己,虽然没有天分,但努力也会是一束阳光。
未来的自己,你是否记得那个雨天。老师在讲台上宣告每一个人的成绩,却迟迟不见我的名字,你心里发虚,像窗外的蓝天被乌云袭卷吞噬。终于,那时刻到了,老师瞥了下试卷,嘴里哼笑了声,格外大声地叫了我的名字。恰在此时,外面打了声闷雷,教室里的灯忽地一闪,我拖着双手去讲台上拿卷子,眼睛重重的,只看见老师一脸的不屑与怒气。额头的筋突显得根根分明。接过试卷,雨开始哗哗地下,一直下,下进我的心,心越积越沉,落到了尘埃。
太黑了,乌云笼罩了一切,透不出一缕阳光。
我把试卷塞进书底下,同学都走光了——这时刻,还会有谁愿意留在这闷热的教室里呢?在这时,我发现教室格外的大,映照着空虚的自己。
想想,我到底是不是一块读书的料,自己也曾努力过,仔细听老师的一字一句,不会漏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自己也曾付出过,认认真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难题也会尽量去弄懂;自己也曾发愤过,清早爬起来记单词,深夜亮着灯鏖战到底。但我还是失败了。
但是,母亲说过没伞的孩子,只能奋力奔跑!只要努力,自己也能变成一束阳光,穿过乌云!
于是,在七月,这个本该是充满童心与色彩的月份,我的眼里却只是满片的绿荫和过分的知了声。我在家里,身旁台灯上贴满了注意事项和备忘录,一边是期末没有完成的练习册,那张期末阶段的时间计划表贴在墙上没有撕去,四周微微翘起。要是让那几个死党看见我暑假还这般模样,定会认为我吃错药了呢!上次我就认真地看了会书,那些人说我的样子怎么看都是会拿出武士刀切腹自尽的样子!
我知道——
没伞的孩子,只能奋力奔跑!努力也能使自己成为一束阳光,和别人一样一起去经历。
终于,初三的开学考,老师又在讲台上宣布每个人的成绩,很快轮到了我的名字。我成功了,我等着这一刻,等了很久!
巴尔扎克说,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我说努力可弥补天赋,我也是一束阳光!
未来的自己,你记得那首歌吗?“虽然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付出青春不留遗憾!”
所以无论你现在怎样,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变好,变成一束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祝
永远阳光!
自己
2014年6月14日于考场
名师点评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与挫折,但只要能保持一种乐观、阳光的心态徜徉于这大而又小的社会,生活必将充满爱和希望。
本文最大的闪光点在于它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选材视角。用书信的形式,给未来的自己写信,也是为梦想和希望写信,既鼓励了现在的自己,也为未来的自己展开一片灿烂的天空;以自己一次考试失败和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为材料,告诉未来的自己“努力也会是一束阳光”。
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的语言清新凝练,且不失对生活的独到的感悟。无论是环境描写的衬托,还是细节描写的贴切和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非常的精当。如结尾部分引用巴尔扎克的话,突出文章主题,深化文章的中心。
首尾简洁凝练
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成败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中考作文中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西晋文学家陆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充分说明了开头的重要性。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
1.运用题记,总括中心。题记可以拉近话题与内容之间的距离,表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独到看法,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可引用经典诗词名言,也可将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语句提出来运用。
2.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这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如朱自清的《背影》。
3.设置悬念,引起下文。设置悬念,或用设问、疑问破题,引起叙述或议论。
4.描写环境,渲染氛围。描写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如《变色龙》开头的环境描写。
5.言语入手,先声夺人。开篇先用语言或心理活动等起笔,然后再写人物及事件。
二、结尾同样重要。锤炼一个精当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顺序发展,自然收束。不论采用哪种文体写作,在将内容表达完之后,就应该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
2.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能让阅卷老师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3.总结点题,深化中心。在文章结束时,运用简洁的语言,将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大部分文章都用这种方式。
4.抒情议论,引起共鸣。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阅卷老师情感的波澜,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鲁迅的《故乡》。
5.提出问题,引人深思。结尾时,就全文内容提出问题,一般运用反问句或疑问句,引人深思。
真题再现
请以“只是因为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试题解读
2014年南京中考作文题目是“只是因为(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任选其一写作。看到这个题目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审题。
首先,作文采用了半命题的形式,这样同学们的思路可以更开放。另外,题目中“只是因为”四个字其实暗含乾坤,“只是”强调了“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的唯一性和重要性,所以同学们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另外,“那本/那条/那个”提示我们不要写成“几本/几条/几个”。其次,以“只是因为那本书”为例,同学们可能面对题目打不开思路。那么我们在构思时就可以在脑海中为题目作补充工作。例如:我们可以思考只是因为那本书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出现了什么情况。这样就可以将思路打开,化难为易。
二、构思。
1.那本书:近几年中考作文经常紧密围绕着“书”来命题,的确,中学生对于书本应该是最熟悉的了。这里再一次写到书,首先要注意所写的书格调要高,最好是名著。另外要着重写书对自己成长、进步的积极影响,切忌写成内容简介。
2.那条路:这个题目看似抽象但首先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其一,“那条路”可以是我十分熟悉或偶然发现的一条真实的路,在某次经过它时带给了我触动;其二,“那条路”可以是我某段时间以来的心路历程,这段心路历程使我产生了怎样的转变或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3.那个人:为了避免写这个题目时以身边人物为素材,落入语言过于平淡、内容没有新意的俗套,可以将视角落在古人身上,写古人的经历或事迹对自己的教育意义。例如写屈原的爱国精神或陶渊明不慕名利的品格对自己心灵的洗涤。
满分作文
只是因为那本书
书桌上的台灯闪着微醺的灯光,照亮了桌上静静躺着的书。底色纯净的封面,交织着高贵的深蓝与单纯的浅蓝——一片遥远的夜空。群星明灭,夜幕下,一个小男孩,戴着一顶圣诞帽,翘首仰望天空。他昂着脑袋,帽尖圆圆的小球触及他的后背。他不知,小小的身影,将体验一场生死之旅。这一切,都源自那本感人至深的“小书”——《天蓝色的彼岸》。
小男孩哈里因为一场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他在天国排队,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然而,他还在挂念着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还有一堆他没有写完的作业。他不知道如何去向这些人吐露心声。一个叫阿瑟的幽灵帮助了他。阿瑟带哈里偷偷溜回人间,向亲人告别,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意……
不止一次被这本书感动。它让我思考:拥有的一切,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我们该如何在属于自己的时候,将拥有化为永恒呢?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享受着季节更替、星际交汇、明月清辉……甚至细微到一阵花香、一股柔风……生活中不乏享受,但是,更不乏爱。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爱的包围中,暖暖的爱多得都要溢出来。我们是否想过,在时间夺去自己亲人的青春、年华与生命时,一切会变得怎样?就像哈里离亲人而去,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哈里,我们爱你”。然而,哈里不存在了,生活还在;亲人不存在了,你还在。生与死,从来由不得我们抵抗,只有在逝者还在时好好珍惜,才能稍稍缓解失去的痛苦。
因为这本书,我忽然也变得“小气”起来,不再浪费亲情,开始用心,去珍藏生活中或明显、或潜藏的爱。坐在小书桌前,抚摸着光滑的书面,怔怔望着封面中的小哈里,就有一股感动碾过心头。书桌干干净净,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木头的清香。桌面古色古香的纹理,被擦拭得光彩照人。旁边白瓷的水杯,盛着半杯温水。窗台上绽放的小花,默默倾吐着幽芳。这样的阅读氛围,不能不让人沉醉。而我知道,这都是妈妈用心整理的。书架旁贴着一张张心形小标签,上面写着的,都是些“看书久了要休息”“起来活动活动吧”之类的温馨提示。我望着这些心形纸,正如望着妈妈温柔的心。
因为这本书,我接受了一次生死启蒙;因为生命有书,一切的爱与美好,都有了存在的印记……
名师点评
小作者选择“只是因为那本书”显然想强调阅读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文章之高下既在所选之书,更在于书对人的影响。小作者选了一本小众的书《天蓝色的彼岸》,强调了书对自己在生死启蒙、亲情体悟方面的影响。行文流畅自然,内容丰富细腻。
文章开头用书中的环境描写引出标题中的“那本书”,同时为文章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结尾点明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文题练习
请以“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点拨
这是道半命题作文,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散文。牵动“我”的情思的,可以是一个难忘的人,可以是一件感人的事,可以是举世瞩目的巴西世界杯,可以是一处迷人的风景,可以是一件精美的物什……可以通过某一个“点”写单一的情思,也可以通过几个“面”写综合的感受。
从语言的运用来看,关键是要以情感人。这就需要在语言表达上多下一点功夫。具体来说,一要做到叙述含情。这就要求所写的内容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使读者从叙述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浓浓的情愫。二要做到描写融情。就是要将情感融入描述的文字之中。比如景物描写,就不能为写景而写景,而是要做到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让一切“景语”变为“情语”。三要做到议论显情。恰切精粹的议论往往能画龙点睛,以一当十,它可以用在段首,可以用在段中,可以用在段末,使文章意蕴丰厚,情感浓郁。但是,那种像贴标签一样生硬地粘贴上去的抒情议论是不可取的。
第五篇:广州小升初英语听力答题高分技巧
升初英语听力答题高分技巧,听力测试是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的重要形式。对待听力测试除了平时加强听的训练之外,还应具备一些技巧。把握好听力技巧能增强听的判断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良好的听力技巧是听力测试取得理想效果的催化剂。
英国听力教学法专家MaryUnderwood根据听力理论和记忆的心理规律设计了听的三个步骤,即“听前(pre-listening)”“听时(while-listening)”和“听后(post-listening)”。这三个步骤概括了听力理解全部过程的思维活动,它们不仅适用于平时的听力训练,也适用于应试听力的全过程。听力理解方法和技巧实际上就是这三个步骤的具体实施。
第一步:听前(pre-listening)——阅读题干,预估题意
如果自己对题目了如指掌,答题时就会从容不迫,有的放矢,不会因来不及读题而错过答题。因此,同学们应尽量利用“拿到试卷”到“播放听力录音”这段时间迅速预读题目(包括题干和选项),对可能设计的内容做出粗略的猜测和推断,同时也需进行联想,即可能会出现的内容与自己具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想介入到要听的内容中去。小学英语试卷中的听力题多数是以图画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同学们根据图片猜测图片中所蕴含的潜在信息进行预测。如图画中出现不同的人物、动物、数字、时间或动作,同学们要比较各个图画的异同,从不同点入手,预测听的内容,以便在听时抓住听取的关键信息。必要时也可以先对时间、数字等内容做一下标记以便在听录音的时候能够提高答题效率。
例如在做《PEP小学英语活动手册三年级下册》17页的listenanddraw时,我会让学生先数出图中所画的文具的数量,记下来,再听录音,这样学生一听到录音就能马上算出还需要再画几件文具,大大提高了答题效率。
第二步:听时(while-listening)——集中精力,听看想记
听音时思想要集中,但情绪不可过度紧张。在听音中要利用预测时得到的潜在信息把握听音的重点。听录音时,仅凭大脑的短时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借助笔记,简明扼要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听短文或较长的对话时更是如此。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听力测试中的记录应是速记,不是听写。因此考生在听时,只需要用自己认识的,最简便、最迅速的办法(例如:字母、缩写、符号、图示、甚至中文)记录下来要点以促进有效记忆。如:“January”可以简单记成“Jan.”,“fifteen”可以记成“15”,“schoolbag”可以记成“书包”。
听录音时,既要不断输入、理解、存贮信息,还不能中断听的过程;既要集中精力听,又要注意用心记,紧扣话题把握说话者的思路,捕捉信息词,连贯记忆主要信息。对于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切不可因为一个词听不清,就停下来琢磨一阵,这样,等反应过来时,录音的播放已经过了好几句,弄得顾此失彼。在听音过程中,必须眼耳并用,也就是一边用耳听,一边用眼浏览选择项进行分析和归纳,做到听与浏览相结合、听与思考及记忆相结合。这一过程必须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
如果听音材料读两遍的话,最好第一遍听大意,边听边记,记录要简明扼要,第二遍再做题。如果第一遍没听清,可在第二遍放音时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捕获相关信息。
第三步:听后(post-listening)——分析推理,修正答案
听完试题后要前后联系,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补充前面漏听或有疑问的信息,并对听前、听中的预测、判断加以推理、分析、修正,迅速整理所记下的东西,根据记忆和题目完成未做完的单词、句子和选项。听力测试通常是放在笔试之前,这就要求学生在听力测试结束之后,不应急于做笔试部分,而应凭着刚刚从录音机上听到的所有信息的短暂记忆,再次对整个听力试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修正错误的答案。
总之,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听力训练中,我们应该制定目标,坚持不懈,进行系统的听力训练,夯实语言基本功,掌握良好的听力技巧,认真体会,不断实践,这样就一定能提高听力水平。
暑期:语法开始第一轮学习,并进行词汇积累。将语法体系按词法,句法,时态语态及综合能力进行系统学习,如果自己复习的话可以买一本初中系统语法总结的书进行学习,并做专项练习,六年级的孩子在自学语法上有一定难度,需要家长或教师进行辅导;暑期要开始词汇学习,词汇学习可以以中考考纲为范本进行系统梳理,掌握生词除了要掌握拼读,词义外,还要掌握其用法,如动词要掌握单词各种时态的变化,固定搭配等。通过阅读文章等方式培养语感,可以选择英文的小说来阅读,或者是通过看英文的电影或电视来培养语感,但是务必选择标准的英语,比如选择好莱坞电影,迪斯尼的电影等。
秋季:完成第一轮语法学习及词汇积累。继续语法学习,争取在12月份完成第一轮的语法学习。根据往年的经验,最先进行小升初考试多在12月份开始,这一批考试的学校仅是少数,完成第一轮的学习对于应付第一批的考试非常必要。同时要继续词汇学习及语感培养,并做部分英语练习。
寒假:进行语法复习同时进行系统的单项训练。在小升初考试的过程涉及到的题型约有20种,其中以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为最常考且所占比重最高的题型,因此寒假期间应该重点练习以上题型,辅助进行其他常见题型练习。
春季:进性语法复习同时进行综合模拟训练。春季为小升初最后冲刺阶段,这个时间考试机会比较少,也是各个区重点学校及民办校考试集中的时间,因此本阶段备考要点在于综合掌握各项题型,并提高得分率,争取抓住最后机会,这一时期的复习要点为进行练习考查较少的题型的同时进行综合的模拟题,市面上没有专项的小升初训练,如果需要在家进行自学的话,可以选择初二初三的期中期末题进行综合训练。
英语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以及专项的题型训练,想要通过短期突击取得英语好成绩是不可能的。在备战小升初的关键阶段,需要前期详细的规划及长期坚持学习,为小升初英语考试及初中开学前的分班考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