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七年级下语文课内古诗词
真的很想把所有知识一股脑的塞到脑子里,只可惜时间是有限,这就是所谓的无奈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七年级下语文课内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语文课内古诗词1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主题】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写法】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抒发了诗人报国和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写法】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奇斗艳。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诗人通过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
【写法】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七年级下语文课内古诗词2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
【主题】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写法】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主题】这首诗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峻雄奇,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写法】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2)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3)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上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鸡鸣时分可见旭日东升。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上。
【主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诗人不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诗歌借登峰所见景象之阔大,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写法】“浮云”这一意象象征困难、挫折、障碍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含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七年级下语文课内古诗词3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丰收年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箫鼓的声音接连不断,春社日已临近了,村民们衣冠简朴,村子中古风尚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也可能随时会手拄拐杖半夜前来叩门。
【主题】这首七言律诗围绕一个“游”字铺开,层次分明地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表现了农家热情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写法】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满怀无限离愁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落,化作春泥愿培育更多的新花。
【主题】这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想为国家效力的奉献精神。
【写法】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句展开联想,以新奇的比喻,移情于物,借“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主题】这首诗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写法】后两句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咨询被放逐的大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可惜汉文帝深夜在虚席上向前移动靠近他,不是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主题】这是一首托古讽今诗,借贾谊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写法】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万重山的围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主题】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寄寓着一个具有简单意义的深刻哲理: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写法】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江南的梅雨季节雨水非常多,长满了青草的池塘里,处处蛙声不断。已过了半夜,约的客人还没有到,闲着无事,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主题】全诗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表现约客未至时孤寂、惆怅、无奈。
【写法】(1)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地烘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2)对比手法的运用: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古诗词
三年级课内阅读
(一)1、《剪枝的学问》这一课,以“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 ______→ ______→ ______为线索,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知道剪枝的学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子成熟了,一个个 ______,仿佛 ______。
“______”和“好像”的意思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把 ______比作______。这一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揠苗助长》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我生待明日,()。世人若被明日累,(),朝看(),暮看(),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二)1、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 ______,______,似 ______,一片 ______。有的槐花 ______,远看像 ______()有的槐花______ 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 ______。A、在()中加上正确的标点。
B、从这段话中的______ 和 ______可以看出槐乡的槐花真多呀。从______和______看出槐花的形 态真美。
2、“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______,酿出了______。“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______,心里装着______。中午,桌上就摆出了______的槐花饭,______、醇香、______……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 ______,整个槐乡都浸在 ______。写出课外积累的ABB式的词
语:______、______、______、3、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______,她们的衣襟上______,发辫上戴着 ______,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______。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 ______,不时就朝嘴里______,甜丝丝、______的,可真有口福呢。
4、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______,只是我们听不见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 ______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 ______ 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______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______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a、根据课文内容,在______上填上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b、在()里家上合适的标点。c、用“~~”划出具体描写水下动物发出声音的句子。第______句讲有些动物在 ______ 不同情况下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5、根据谜面打一花名。
叶子像葱又像蒜,根儿像蒜不分瓣。寒冬腊月花盛开,阵阵清香送人间。
(三)1、保护环境,______。______,空气清新。绿了大地,______
。______,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______。
治山治水不栽树,______
。植树造林镇风沙,______。
我来设计环保广告语:军()。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平明”、“白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陶行知用商量的______说
把它放了 好不好
说着 把蜻蜓还给翠贞 翠贞看看小伙伴们 孩子们 ______说
放了它 放了它 让它回家去
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 蜻蜓展开翅膀向空飞去
a、根据课文内容在“
”填上词语。并给短文加上标点。
b、文中陶行知的话应用______的语气读,孩子们的话应该用______ 的一起读。c、这一段话主要写了______和______两层意思,这样写出大家______美好心灵。
3、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
小树
嫩枝
树皮
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
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a、文中哪句话具体写出森林成了“鹿的王国”,用“~~”划出来。b、给第四句话加上标点。
c、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d、“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更大的灾难”是指 _______。这句话中把 ______ 比作 ______.4、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a、那晚的情景之所以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爸爸的话语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小骆驼感到很自豪,因为它知道自己的脚掌 ______,知道自己的两层睫毛 ______,知道自己的驼峰能 ______。它还明白了 ______的道理。
2、骆驼被人们称为“ ______”。沙漠的环境是恶劣的,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语来形容。假如有一天,你走进沙漠,遇到困难,你会用______、______等词语或“______ ”等诗句或名言来鼓励自己,克服困难,走出沙漠。
3、水上飞机有许多兄弟,有的可以 ______ ;有的可以 ______ ;还有的能从海中汲水,______。
4、台风暴跳如雷,像 ______,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这是一个 ______的句子,是用 ______ 比作______。
(五)1、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a、三三两两:
自由自在:
b、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2、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a、用直线画出文中写荷花的句子。
b、这段话除了写荷花还写了______,用曲线画出句子。你知道它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荷花的姿态有 ______、______、______。
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作者是()代大诗人(),他和()被并称为()。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等景物,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其中描写颜色的词有()()()()等。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林暗草惊风,________________。平明寻白羽,__________。”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诗中的“将军”是指()代将
2、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田边轻轻地飘荡……
a、读着这秋景,你会想起一句诗句()。少年王勃写这句诗时是()、()、()。
b、让你来表现王勃很有才气,写文章非常生动,你会用上哪些词?
(七)1、信鸽是不怕任何______,它能飞越______,忠实地为人们 ______,所以人们称它是______。
2、啊,我为雪儿 ______!你看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 ______,在蓝天中划出 ______弧线。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______ 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 ______ 地方。”我把雪儿 ______,______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 ______,然后向蓝天飞去。
(八)1、长城东起______,西到______,像 ______在大地上,________________。大运河北起 ______,南到______,像
______在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b、作者在文中把()比作(),突出了()的特点;又把()比作(),突出了()的特点。
c、写两三句话,用上“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这四个词。
2、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a、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并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b、为了说明南沙是巨大的蓝色宝库,作者从()()()等三方面来说明的; c、南沙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是为了说明()。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
a、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这句话是围绕 这个词来写的。
b、这段话中多处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将庐山云雾比作()()()()。c、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用“‖”给这段话分层。
(九)1、我知道朱德同志是 ______;李广是 ______时期一位 ______;少年王勃是 ______;萧伯纳是 ______
;杜甫是______。
2、《清明》作者 ______,全诗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日田园杂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滁州西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赞美母亲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珍惜时间的诗句或格言:______ ;______ ; ______。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
词语。
驾驶 奇异 谱写 诗篇 绸带 飘落 辽阔 岛屿 宝库 资源 姿势笼罩 庐山 体操 国际 试跳 马箱 固定 询问
治疗 承受 剧痛急切 康复 屈服
剩下 哀伤 悠扬 任何 传递 盼望 施展 清晨
惶恐 绒布 懂事 集市 俯视
休整 整修 露面 翻译 藏胞 糊涂
糟蹋 挨饿 感激 春耕 描述 边境 疾风 警惕 随从 惊呆 巡逻
猎物 宴会
探望 文章 庆贺 都督 访问 预料 口吻 感触 谦虚文豪 趣事 退潮 寻找 究竟 武将 俘虏 沐浴 海鸥 舅舅
胡须 饱胀 破裂 自豪 丝毫 委屈 疼爱 松散 脚掌 沙漠 足够 旅行陷进 海鸥 迅速 救援 究竟 遥远 输送
货轮 佩服 谈话 监视
狂怒 泄气 跟踪 划破 鱼钩 钓鱼 低沉 允许 铭刻 必须 规定鱼竿 提防 捕杀 居然
传染 复杂 慈爱 抚摸 结构 保持 苍蝇
掌握 凶猛 漫游 轻型 谜团 匕首 披散 蒜泥 芝麻 饥饿 肌肉 危险
遇到 漆黑 商量 英雄 伸缩 剪枝 躲藏 寓言 疲劳 疲倦
纳闷 充饥 味道 满意 关键 赞许 浪费 评理 挥舞
盼望 红润
成熟 依靠 仿佛 疯长 瀑布
成语连连看。
气象万千 风云变幻 奇峰异岭 若隐若现 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
白云苍狗 瞬息万变 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根有底 有始有终
有口难言 有恃无恐 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 风华正茂 出类拔萃
才思敏捷 后生可畏
文思如泉 手不停挥 笔下生花 笔走如
飞力透纸背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难以计数 用之不竭 神勇无比
大汗淋漓 不知所措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水天一色 水天相连
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变幻无常 四蹄生风 云遮雾罩 拍案叫绝
斩钉截铁 流连忘返 惊喜万分 束手就擒 精妙绝伦 炉火纯青活灵活现 波涛汹涌
梦笔生花 浑然天成 斗酒百篇 鬼斧神工 无边无际 铺天盖地 暴跳如雷 谈笑风生 沙漠之舟 自强不息
忍辱负重 始终如一 飞沙走石 志在千里 义无反顾 坚定不移
坐观成败 按兵不动 操之过急 轻举妄动
兴风作浪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展翅高飞 望而生畏 青山环抱 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
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烟波浩渺 游人如织 风平浪静 鸥水相依 海波不惊 筋疲力尽 喜笑颜开 聚精会神 争论不休 不以为然
无影无踪 两全其美 揠苗助长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鹬蚌相争郑人买履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黔驴技穷
拈弓搭箭 ☆银光闪闪 气喘吁吁 小心翼翼 生机勃勃 兴致勃勃 青烟袅袅 ☆平平展展 挨挨挤挤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千姿百态 千辛万苦 ☆一碧万顷 一帆风顺
☆蠢蠢欲动 窃窃私语 栩栩如生
三、多音字。
挨 āi ái 少 shǎo shào 都 dū dōu 教 jiāo jiào 似 sì shì 行 xínɡ hánɡ 散 sǎn sàn 难 nán nàn 提 tí dī 泊 bó pō
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我()着飞机()在()的蓝天,一个()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在大地,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是谁()了这()?是我们()。
南沙是祖国()。她拥有()的()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的(),贮存了用之不竭的()。仅(),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 ”的美誉。
()的南沙(),连()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是()的人群在()着花束。可以(),将来的南沙群岛一定会是一个()魅力的()。
庐山的云雾()。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的一缕(),转眼间就变成了()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它又变成了()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有一天,雪儿()飞起来了。啊,我为雪儿()!你看它那双()被春风(),在蓝天中()一道美丽的()。
一只()正()落日的余辉(),()的()在天边轻轻地()……()与()齐飞,()天一色。像一条小河,永不()地流淌。()的人,从“小河”里()无穷的(),懒惰的人,只能捞起()。(《时间》)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的,像一个个()。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有的才()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嫩黄色的()。有的还是(),看起来()得马上要()似的。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雪白的衣裳()。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风过了,我(),()地站在那儿。()飞过来,()我清早飞行的()。小鱼在我()游过,告诉我()做的()……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比作()。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句中的画家指的是(),表达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的赞叹。
12、端午节又称()、()。每年农历()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13、()的鹿在林间()。
14、五月,()开花了。()的(),(),似(),一片()。有的槐花()一起,远看像玉雕的();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近看如()姑娘()在()上的()。
15、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了,她们的衣襟上()槐花,()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小小子呢,衣裤的 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的、()的,可真有()呢。
16、五月,是()的季节,是()的季节。
17、(),明日()。我生()明日,万事成()。世人若被(),春去秋来()。()水东流,暮看()。百年明日能(),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18、()的庐山,有(),有(),有(),有(),那()的云雾,更给它()了几分。
19、说说广告(请写出5条广告语):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背诵”检测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背诵”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幽篁()平姜()渝州()涧边()....
岐王()杳杳()荷笠()风骚()....
二.文学常识填空
1.《山中杂诗》的作者是南朝文学家。
2.《竹里馆》选自《》,作者,是朝著名诗人。
3.李白,字,唐代著名诗人,有“”的美称。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有《》、《》、《》等,本册语文书中我们又接触了两首,它们分别是《》和《》,两诗均出自《》。
4.《逢入京使》是(填朝代)著名(填派别)诗人(填名字)的思乡怀亲之作。
5.韦应物,唐代诗人。《滁州西涧》是他诗中的佳作。其中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
6.素有“”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有《》、《》、《》等,本学年我们又学了一首《》。
7.赵翼,字,号,阳糊人,朝著名史学家,着有《》。本次我们学的《论诗》出自《》。
三.完成诗词填空
山际见来烟。《山中杂诗》(吴均)
深林人不知。《竹里馆》(王维)
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歌》(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韦应物)
有约不来过夜半。《约客》(赵师秀)
江山代有人才出。《论诗》(赵翼)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对的打“Ο”,错误的打“×”
1.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其中最有趣的诗句“云从窗里出”说的是云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2.王维的诗《竹里馆》是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全诗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3.《峨眉山月歌》是杜甫的作品,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分别为峨眉、平姜、清溪、三峡和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
4.《春夜洛城闻笛》是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而作。()
5.《逢入京使》是诗人赴安西途中所作,全诗率兴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淳厚隽
永。()
6.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的是赵师秀的《约客》。()
7.赵翼的《论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五.古代诗文里经常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试判断下列诗句哪些运用了对偶?
1.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4.歧王宅前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运用了对偶句的有:
六.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谁家玉笛暗飞声()何人不起故园情()...
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凭君传语报平安()().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野渡无人舟自横()()..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各领风骚数百年()...
八.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 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著名诗人,学者。
2. 诗中的“李杜”是指代诗人、。
3. “万口”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4.对“至今已觉不新鲜”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
b)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俗的、旧的、陈腐的东西了。
c)李杜的诗与现今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
d)李杜的诗篇尽管精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也会逐渐不适合后
世读者的口味。
5.这首诗的名句是:。
九.试赏析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我们对诗句中的名句不但要能背,能写,能理解;而且还要能够作简单的赏析,也就是说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它之所以成为名句说出自己的理由来。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方法进行:首先指出诗句的出处和相关的背景;然后分析诗句的表面意思,再进一步挖掘其内涵。其内涵可以从其思想意义、哲理性、意境和字句锤炼等方面进行)
十.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50字左右),把下面语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十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草原送别》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提示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的自然规律,这就是(用自己的话说):
十二.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词(刘禹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我言秋日胜春朝。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十三.课外诗歌阅读赏析
(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胡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浩瀚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用双竖线将原文划分为两部分,然后说明理由。
2.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一个新奇的联想,这个句子是什么?
3.请用简练的文字表达诗人产生联想的思维过程。
4.之所以说这联想新奇是因为什么?
5.这首诗中有一处对仗工整的对偶句,把它找出来,写在下面:
6.紧扣诗题的分别是哪两句?从诗中找出,写在下面。
(二)再品王维的《汉江临眺》,完成7、8题。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7.“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主要特点,请就“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作点品析。
8.比较本诗和他的另一首《使至塞上》,说一说两诗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huángjiāngyújiànqíyǎohâsāo二.1.吴均梁2.《辋川集》王维唐
3.太白诗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蛾眉山月》《春夜洛城闻笛》《李太白全集》4.唐边塞岑参5.山水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中有画,景中有情6.诗圣《绝句》《春夜喜雨》《春望》《江南逢李龟年》7.云崧瓯北清初《廿
二史札记》 《瓯北集》三.略四.○○○○○╳○五.234567
六.对偶.夸张 / 借代 / 对偶.拟人 / 拟人七.山与天相接的地方从缝隙中看幽深的竹林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悄悄故乡.家乡路途遥远形容流泪不止,这里是沾湿的意思托捎口信爱树阴深处野外的渡口深青色深远的样子背着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人才”的崇高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八.1.《论诗》赵翼清初2.李白杜甫3.众人,说明李白杜甫的诗在当时得到了众人的交口称赞4.d5.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九.略十.极目四望,一叶扁舟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能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水天相接处奔流而去。十一.随着季节变化,植物要发生生理变化。生命的力量是非常旺盛的。(意思大致对就可以)十
二.D十三.1.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前一层描写了北方边塞的雪景与极其冷的天气状况。第二层:雪天送友。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漫天飞雪,纷纷扬扬,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他的颜色与形状都与梨花相似,尤其是满树的雪花,远远望去,就像盛开了满树的梨花,煞是好看。4.把满树的雪花比作盛开的梨花,将边塞的雪景描绘地极其美丽。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6.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7.这两句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江水流汹涌向天地之外奔腾而去,远山在水气中若有无,时隐时现。(把文宇换成画面,意对即可。)8.写《使至塞上》时是受朝廷排挤,单车去边塞慰问,此诗的感情基调是孤寂.悲凉。写《汉江临眺》时是受朝廷重托去黔中.岭南等地选拔官员,路经汉江,此诗的感情基调是开朗.欢快。(抓住两诗不同点即可。
第四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内阅读及答案
(一)《三棵枸杞豆》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划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画儿说:“这画的是我一生中的三个理想,下面的‘○’是我一生的成绩。第四个理想还没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1.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述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2.三叔画的三幅画代表了三叔一生中哪三个理想?(2分)
3.文中把太阳比作“一个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2分)
4.请你写出对三叔说的“是呵,„„所以才这么亮”一段话的理解。(3分)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联系选段中三叔说的话,写出你的感悟。(不超过100字)(3分)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
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匆匆》)
(二)《柳叶儿》
(1)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2)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3)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4)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5)柳叶,自然在嫩的时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难以下咽。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风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几天。(6)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7)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一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8)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鞋子()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过来,()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下树来。便是家里人知道,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9)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10)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11)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山来-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12)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1.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仔细研读第2小节,你认为该小节中哪些词语应重读?并简要阐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小节中连用3个“吃光”,文中多次出现“抢”这个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8小节,把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后面的括号中()(3分)A. 甩 飞 摆 溜 抱 弹 B.抱 弹 甩 飞 摆 溜 C. 摆 溜 抱 弹 甩 飞 D.甩 飞 抱 弹 摆 溜
4.第10小节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此处描写在起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研读下面一首诗及赏析文字,结合12小节内容,写出从中你得到的结论。(3分)咏柳(贺知章)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这首诗构思奇巧,通过柳来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 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工巧: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 不知细叶谁裁出,多姿,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你可知这细嫩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巍巍中山陵》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 ]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 ]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
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 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1.在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4分)
近义词:()—()()—()反义词:()—()()—()2.在文中[ ]内填上适当的标点(2分)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分析这句话的作用。(4分)
4.在这段文字中,涉及了哪些说明对象?(2分)
5.作者描写眼前景物时使用了哪两个比喻。(2分)(1)(2)
6.对于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B.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C.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摹状貌。D.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南往北。
7.结合你自己的登山经验,分析文中加点的词语如何理解?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四)《我们家的男子汉》
没有男人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写谁呢?想来想去,想到了我们家里的一条男子汉。那是姐姐的孩子。他们夫妻两人本不愿要孩子,他的出生完全出乎不得已。因此,生下他后,他年轻的父母便像逃跑似的跑回了安徽,把他留在家里。从此,我的业余时间就几乎全用来抱他。他日益地沉重,日益地不安于在怀里,而要下地走一走,于是便牵着他走。等到他不用牵也能走的时候,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不愿多走,时常要抱。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
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
1、假如把“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改为“他却偷懒起来”好不好?为什么?
2、小男孩由抱到牵着走,再到“要抱”的过程,你有没有经历过?自己“能走”,为什么却“时常要”抱?
3、“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这句话富有哲理吗?想想它给你有什么启迪,简要把体会写下来。
4、说一说第三段中“男子汉”和“男人”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
(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阅读2-5自然段,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再归纳一下,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总体上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给我们读者的?
2.到了“平台”仔细瞻仰,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碑文和造型的?
3.十块汉白玉大浮雕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4.本文在说明十块汉白玉大浮雕时,除过运用到了说明,还运用到了哪些主要的表达方式呢?
5.在下面两句话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各句分别运用到的主要说明方法名称,并说说其作用。⑴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⑵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万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
(六)《凡尔赛宫》
①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接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笼的园林中。
②凡尔赛宫内部装修的突出特点是富丽奇巧,糜费考究。宫中最为富丽堂皇的殿堂要算著名的镜廊了。镜廊长73米,宽10.5米,高12.3米。左边与和平厅相连,右边与战争厅相接。拱顶上布满了描绘路易十四最初18年征战功绩的彩色绘画。吊灯、烛台与彩色大理石壁柱及镀金盔甲交相辉映;排列两旁的8座罗马皇帝半耳雕像、8座古代天神整耳雕像及24支光芒闪烁的火炬,令人眼花缭乱。最为吸引人的,还是与长廊左侧面对花园而开的17扇巨大拱形窗门相对应的17面巨型镜子,这17面大镜子,每面均由483块镜片组成。白天,人们在室内便可通过镜子观赏园中美景。夜宴时,400支蜡烛的火焰一起跃入镜中,镜内镜外,烛光辉映,如梦如幻。
1.这两段文字都介绍了凡尔赛宫的镜廊,但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所表现的镜廊特点也并不完全相同。想想看,这两段文字在介绍镜廊时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相比较而言,你更喜欢这两段文字中的哪段文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写三叔对我诉说自己一生的教训、悔恨和对我的期望。(2分)。
2.分别代表三叔的三个理想是:做一个建筑师;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当一名生物学家。(2分)。
3.把太阳比喻为“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2分)。
4.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想要真正做到捉住时间、捉住生命是不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但只要捉住了时间、生命,他的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他就能为社会作出辉煌的业绩,使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意思对即可)(3分)。5.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能言之成理,言之有序即可。(3分)。
(二)1、不设统一答案,如“每当看到、总忍不住、嚼着、慢慢品尝”这些词语能表达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词语至少两个,1分,理由2分
2、写出了当时饥荒的严重,更可以看出柳叶儿确实是起到了救命的作用。(3分)3.D
4、特点:十分的安静。作用:突出了时间的早,说明当时生活的艰难。特点2分,作用2分。
5、结论: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看法并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3分
(三)1.近义词:眺—望,犹—若;反义词:晨—夕,远—近。2.; ——。3.无论 都 作用:与上文呼应,总结上文的景色描写。4.石阶、平台、祭殿。5.„„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6.C。7.“垂直”意味着从入口处的石坊到平台之间的纯高度差是70米,但因为在实际游览中,中山陵是依山势而建,逐渐攀升的,所以游客可能不一定能感受到如此之大的高度差,这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所以“垂直”一词不能删去,否则会产生歧义。
(四)1、意思相同,但原文用语好,因为它幽默风趣。这种明褒实贬的话耐人寻味,令人忍俊不禁,比直说他“偷懒”要含蓄有趣。
2、自己虽“能走”,但因脚力不大,让人抱着既不用自己费力,又舒服。
3、作者从小男孩由抱到要走再要抱的经历中,感到事物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向前的,而是曲折的,这就像小男孩能走后并不就从此永远自己走,还“时常要抱”一样。人类前行的历史也是曲折的,但向前的趋势是永恒的,就像小男孩最终还是要自己走一样。
4、“男孩子”侧重的是“孩子”,“男人”侧重的是“男子汉”的刚强性格。
(五)1.是按照作者活动顺序来介绍的:先“进入广场”,再“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然后“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阶”,而后“到了平台”。
2.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如“台阶——平台(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是由下而上说明的;碑身是从正面到背面说明的;“碑身四周——碑身——碑心石”是从四周到中间说明的。
3.是按照方位顺序加以说明的:从碑身的东面起,依次到南、西、北,这个顺序正好与浮雕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吻合。
4.还运用到了叙述和描写等两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5、⑴打比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点。⑵列数字、作对比。通过列数字、作对比,具体、清楚地写出了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点。
(六)1.相同点:都是先总说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然后分别介绍镜廊的长、宽、高及它的作用,介绍与17扇拱形窗门相对应的17面巨大的镜子,最后写人漫步其中的感受。不同点:第一段文字还着重介绍了镜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画,第二段文字介绍了镜廊的其他陈设并详细介绍了17面镜子。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不一样,一个是为了突出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一个是为了突出凡尔赛宫内部装修的富丽奇巧、糜费考究。2.略。
第五篇:2017年七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2017年七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一、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3分)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答案】
(1)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2)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二《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
玉笛:
折柳:
故园:
闻:
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
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二、《春夜洛城闻笛》
1、解释词语: 玉笛:精美的笛子
折柳:《折杨柳》笛曲。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故园:指故乡,家乡 闻:听;听见
2、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思念家乡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三、《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解释词语:
故园:
漫漫:
龙钟:
凭:
传语: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三、《逢入京使》
1、解释词语: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龙钟:沾湿 凭:托
传语:捎口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四、杜牧《泊秦淮》鉴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杜牧《泊秦淮》鉴赏
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4.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五、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 “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2.“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可惜;诗人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5.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自伤之意尽在言外。
六、《约客》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2、“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
六、《约客》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答:“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2、“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淡淡的孤寂。
七、晚春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参考: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八、《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②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1)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3分)
(2)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释悬念后,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到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你赞同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3分)
答:
参考答案:(1)“赚”字明显带有一种白嘲和调侃的喜剧色彩,富有幽黙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此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3分)
(2)“放”、“拦”两个字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行人从意外、惊诧,到恍然大悟的心理,也都在这一“放”、一“拦”中透露出来,诗人如实的反映了自己在面对错觉时的可贵思考,绝没有因此而沮丧不振。(言之成理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