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合集五篇]

时间:2020-12-17 11:2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

第一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

读一本好书,胜过万两黄金;赏一本好书,宛如鸿运缠身;品一本好书,恰似幸福重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⑶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⑸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⑹“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3分)

小题2: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3分)

小题4: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2分)

小题5: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参考答案:

小题1: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用文中原句答不给分)

小题2:前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后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小题3: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小题4:开门见山,照应题目,通过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引起下文。

小题5:C

小题1:试题分析: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的表述思路是:谁+怎么做+结果。因为选段是课内现代文阅读,课上讲解分析时已经讲解,考生应该比较快速的解决此问题。但要注意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不要直接引用原文的句子即可。

小题2: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所做事件和细节描写)、作者感情(感情色彩)以及上下文(结构上)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解题方法: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二、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人物的细节描写;三、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此题就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小题3:试题分析:赏析句子首先确定赏析角度,此题题干中有提示:细节。当然这个句子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个句子主要是为了体现闻一多先生的治学态度。

小题4:试题分析: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本文赞扬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开头就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的名言,结构上:开门见山,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将先生与别人的行和说做了对比,体现了先生的品质。

小题5:试题分析:此题对选项所涉及的内容逐一分析,选项C与文章的内容有出入。“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文章没有提到《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比较顺利,况且研究学问是很艰苦的过程,从后文对闻一多先生的描写也可看出。

第二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结构的严谨和选材的精当。2.感受文章诗化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的热情赞美。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音乐:《七子之歌》

教师介绍: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闻一多。投影介绍作者。

二、检查字词预习

以投影的方式,解决字词和四字短语的学习

三、学习活动一:说说清晰的结构

1.从题目看,本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初读文章,课文写了闻一多先生哪两个身份的说和做的?(学者和革命家)3.教师提问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 “说 ”和 “做 ”的特点是什么?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2)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 “说 ”和 “做 ”的特点是什么? “说”了,跟着就“做”。(3)你能从文中的一些过渡句、总结性的语句中看出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吗? 4.活动总结:文章结构上的特点(投影):分总结构,结构严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结尾总结,深化中心。

四、学习活动之二:说说文章的内容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些什么呢? 2.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了什么,“做”了些什么呢?

五、学习活动之三:说说诗化的语言

教师讲解:诗人臧克家的语言———诗一样的语言。1.用词典雅,多四字短语,形象鲜明,极有韵味。教师举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连用四个四字短语,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时的勤奋刻苦、呕心沥血。

师问:找出这样有韵味的四字短语,并在书上也用四字短语做点旁批。2.抓住特点,善用比喻,极具形象感和动态感。教师举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把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这一行为比作工人钻探寻宝。比喻贴切,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的研究是主动积极的钻研探求。师问:文中还有哪些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多用短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有音乐的美感。

教师讲解:这个环节,我们通过“变形”的方式来体会短句对人物表达的作用。“变形”的要求:将句子在逗号处分开,分成一个个短句,用诗的形式分行朗读。教师举例:如第 16 小节“变形”为:

他说了。说的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集体朗读体会语言的铿锵有力和对闻一多的高度赞美。师问:你还能用这种方式为其他段落“变形”吗? 生成:

如 17 小节: 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

前脚跨出大门

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朗读体会闻一多的一身正气、言行一致。如 20 小节:

他 是口的巨人

他 是行的高标

要求:学生朗读并比较,与“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效果有何不同? 朗读、比较体会对闻一多的高度赞美。

教师追问: 你是否能在其他段落中提炼一段或几段的内容,写成这样的诗行? 教师举例如第 4 小节: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四方竹纸本上,密密麻麻,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成《唐诗杂论》!

生成:如第 3 小节: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头发零乱,废寝忘食,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以上“变形”活动,既可以感受文章诗化的语言特色,又可以加深对闻一多精神的理解。

4.活动总结 :四字短语,典雅而有韵味 ;善于比喻:形象而有内涵;多用短句:铿锵而有诗意。5.总结人物,结束学习。

(1)师问: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闻一多?

生成:如: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2)结束语,谈谈收获。臧克家先生在文中从两个方面高度赞美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文章无论是严谨的结构、精当的选材还是如诗一般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

体会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有一个人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同学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闻一多)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衰微(shuāi)赫然(hè)迭起(dié)卓越(zhuó)锲而不舍(qiè)小楷(kǎi)沥尽心血(lì)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迥乎不同(jiǒng)目不窥园(kuī)

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全部精力。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一。

心会神凝:精神高度集中。

一反既往: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慷溉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

目不窥园:比喻埋头苦干,不为外事分心。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2)作家简介:臧克家、闻一多。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后在回家的路上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臧克家与闻一多的关系:臧克家是闻一多的高足,常向闻一多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此文表示悼念。

二、整体感知

思考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明确: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三、内容研讨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

明确:“做”了再“说”、“做”了也不 “说”

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

2、闻一多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作为革命家的的闻一多是说了紧跟着就是做(说了就做,言行一致);那他做了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

教师总结(课堂小结):综合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四、品读闻一多

1、研读第一部分(1~7段)

(1)在课文(1~7段)中哪些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第1、2句)

(2)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明确:目的:①“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意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探求振兴我们民族的方法表现为: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饭,几乎忘了吃”,“夜间睡得很少”„„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明确:“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像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新课学习。

品读闻一多,研读第二部分

(1)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他说了,是怎么说的?(“起先,是小声说,”“后来,声音越来越大”)

(2)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叫人民起来,发对独裁,争取民主。)

(3)表现了闻先生什么精神?(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革命斗争精神。“大勇的革命烈士”)

(4)播放录音资料《最后一次讲演》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说说闻一多先生的前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总结: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伟大的爱国斗士

三、品读语句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明确:这是比喻。比喻闻先生研究学问是为了救国,是企图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明确: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明确: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这一句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乐。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明确:“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5、“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

明确: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

四、问题探究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描写: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作用: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五、体验反思: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的美德和实干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知道:闻一多先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一位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他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传颂他,学习他!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2、完全突破32页

板书: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口 行的 的闻一多巨 高

起稿政治传单人 标

革命家方面群众大会演说说了就能做

参加游行示威

附《最后一次演讲》片断。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

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第四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汨罗市白水中学:吴定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课文,我零零总总执教过十几次。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课件设计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是怎样施教的。

一、教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争做优秀人才”,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只有一千多字,但所选事例典型,语言诗化,抒情性的议论也洽到好处,使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文章结构严谨,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作者以议论结构文章,前后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形成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此文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同学是学习写作的好范文。

二、目标

结合单元目标,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

4、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之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对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对文言词语的准确把握。

四、教法

(一)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标,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等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具体表现为:

1、采用先学后教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通过设疑、讨论、朗读、理解,教师适当点拔,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感悟。

3、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体会“做”的最最重要性。

(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学法

我们学校正在学习杜郎口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大都表现欲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文章主旨明了,而部分字词一定让学生学扎实,这一环节可留给

学生8至10分钟时间,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释疑。

六、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臧克家,导入新课

(二)走近闻一多

学生自主介绍闻一多,教师补充总结。

多媒体显示: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诗集《红烛》、《死水》。组诗《七子之歌》。为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在昆明遇刺身亡。

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

引导学生立足课文内容,结合课外资料全面了解闻一多。

(三)理解闻一多

1、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咬准生字词读音。

②学生自由朗读,思考:文章从哪两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分为几部分,?

③注音解词,分正音,读写,词语积累,区分形近字。此为基础,应予重视。

2、师生互动:

(1)课文中处处流露了闻先生的人格魅力,总结出闻先生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

(2)课文的两个部分怎样划分?部分之间怎样衔接,作用如何。

教师点拨: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句分别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又注重彼此的关联,因而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教师点拨: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凌乱”“长须飘飘”。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这些描写再现了闻先生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3、合作探究: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内涵,体会激情。

(1)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教师点拨: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闻先生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治国。

⑶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写了几件事,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学者—革命家;六件事;治学严谨、成就卓越学者——言行一致民主战土。

⑷怎样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明确∶他的说,也是他的做,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做

⑸有感情朗诵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精彩片断。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限于教材,应向课外延伸,体现对教材超越的课改理念。同时应给学生的感悟、体验、交流提供一个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创新的摇篮。

七、课件设计

新课标下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我校作为汨罗市课改实验学校,已经将导学案建模,通过一年多来的课改实践,我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总觉得杜郎囗的教学实景我们不能照本重现,许市的小老师设置,也属多此一举,近期来我们学校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第四期《人民教育》的文章《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切实际.突出重点。本课多媒体课件就依此方法制作,在教学过程发挥了好的作用。

我们的课堂应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些精神的盛宴,去与那些伟大的灵魂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们应当遵循的课堂教学原则。

第五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的家里。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这些诗集里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激情。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积极参加反对独裁斗争。1946年在参加李公仆的追悼会后,遭特务暗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闻一多先生的一生是奋进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敢于向反动派说“不”,是当代青年争先效仿的榜样。臧克家先生所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我们再一次瞻仰了伟人风采,让我们深刻体会伟人之所以是伟人的原因,通过此“一斑”去窥“全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选择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杰出人物,如,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福楼拜、孙权。他们都为人类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单元就是要我们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本单元,要求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整篇文章字字珠玑,运用了大量优美形象的成语,读上去不但文采飞扬,而且有一种如虹的气势。其次,本篇文章结构严谨完整。首先,引用了闻一多先生自评的两句话开始“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然后紧紧围绕这两句话铺陈典型事例,写出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光辉形象,接下来用一个过渡句“闻一多先生还存在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开启下文,同样通过罗列典型事例刻画了一个言行一致,说了就做的革命家形象,最后通过一句简洁的语言“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结束全文掷地有声;再次,本文选材精当,充分选择了能集中反映作者品格风貌的典型事例,使人物形象丰满,却又不显雍肿,这些充分体现了作为文豪的臧克家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

新课标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结合新课标和单元目标,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章,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方法与过程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个性,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从旁引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感受伟人的风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中,领会本文生动、精练的语言;理解个别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感受闻一多的光辉形

象,并从中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本文有许多言简意丰的词语和诗句,不理解这些词句就无法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根据本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篇文章共需2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这一课时,主要是熟悉课文,感受作者在文中饱含的赞美之情,然后理清文章结构,分析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最后是初步理解文章选材精当的特色。

新课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结合新课标、本文的重难点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

1、朗读法。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反复读,让学生感受文中优美的语言以及闻一多先生的光辉形象。

2、合作探究法。语文应着重自我感悟。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凡教者必期达于不教”。学语文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及阅读能力,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的作用,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引导点拨法。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尚处于发育阶段,有些难点问题,光靠他们合作探究来达到教学目的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处在教学主导地位于的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样既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又能发挥单位时间的最大效用。

当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首先要积极朗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充分感受作者在文中饱含的赞美之情。其次要勤于思考、乐于交流,在集体的氛围里合作探究,化未知为已知。有人说:一种思想交换一种思想,得到的是两种思想。因此,如果学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就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就会感受到文章的美,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如下:

一、情境导入

放录音《七子之歌》。

同学们,你们听过《七子之歌》吗?哪位同学能说说这首歌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吗?这首词的作者是伟大的爱国者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就随臧克家先生一起走近闻一多,去了解作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的闻一多的言和行,去瞻仰闻一多先生的光辉形象。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好的导入方式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未开台先叫座。这一情境导入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直接入题,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大多数学生应听过《七子之歌》,因此分析歌词中所流露的希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不是难点,可能知道词作者的学生相对少一点,应该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在检查预习情况,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或朗读带的范读指导学生对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初步感知作者在文章中处处洋溢着的赞美之情。其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的?(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3)据此,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说了闻一多的什么特点?

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印象,培养学生初步分析能力,并培养他们思考的习惯。

学生在初一年级下册时,朗读习惯已基本形成,但对语气、语速、语调的把握还不能完全得心应手,因此,学生在注意教师或朗读带的范读的基础上,自己反复朗读,达到掌握朗读技巧的目的。其次,要逐步养成边读边疑的习惯,锻炼自己的文学思维。

三、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主要探究学生在朗读中产生的疑问,以及教师针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思考题。

(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这部分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思想高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

新课标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其次,教师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化整为零,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个问题,这5个问题涵盖面较广,既有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又有对具体语句的理解,以及对课文重点信息的提炼。同时这些问题注重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动手动脑。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去发掘埋于文字下方的宝藏,让学生有收获的成就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应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勇于质疑,积极思考,勤于探究,乐于发言,如果小组探究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可交于全班讨论,亦可请教师指点,形成激烈,有序的课堂探究氛围。

四、引导点拨

这一环节先指导学生找出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反映闻一多先生的学者形象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例可不可以用其它事例代替,为什么;最后师生共同小结从作者的选材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从而掌握本文选材精当的特点。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更要让学生从例子中学到学习的方法。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掌握如何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中心,为以后的写作作下铺垫。

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积极动脑,积极发言。对于文中所选的事例是否可以用其它事例代替,应该有见仁见智的说法,答案不拘泥一统,但要能自圆其说。

五、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读书的状态是怎样的,和闻一多先生相比有什么差距。然后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

文学源于生活。有人说“文学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文以载道”。通过这一个环节的比较,让学生领会伟人之所以伟大确在于拥有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从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在发言中可能谈自己的优点,也可能谈自己的缺点。这无需统一要求,只要能从闻一多先生身上找到一两点适合自己的好品质,能指导自己平时生活的言与行即可。

六、师生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一位治学严谨,不畏艰辛的爱国者,这只是他备受人尊的原因之一,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又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留给下节课再解决。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对今天这一节课的小结,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形象,这样既让本堂课有始有终,结构完整,又为下一节课埋下了渴求的火种。

学生要积极回忆闻一多先生的学者形象,对本堂课的内容在头脑中再次梳理,争取达到巩固的目的。

七、作业设置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师生小结后要求学生课后积累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增加文学储备,为写作夯实基础。

学生课后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抄在积累本上,每个学生的知识面不一样,因此,抄写的词句或许也不一样,这不作统一要求。

八、板书设计

新课标下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未知的课堂。课堂板书应视探究结果而定,力求简洁、突出重点、美观即可。

总之,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该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些精神的盛宴,去与那伟大的灵魂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在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下载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前互动:上之前,我给大家述说一遍来城关二中讲的经过,请大家评价。本周一上午,我接到来城关二中上的任务,翻看本、查资料、看例、写教案,好一通忙活。......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2.说和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新字词,正确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含义;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不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育才初中 王国平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味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夹叙夹议的写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写作思路。②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2、过程与方法: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新字词,正确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含义;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过程与方法:......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积累掌握双音节词和成语的读音与用法。2、了解臧克家、 闻一多。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清......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