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计算公式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乘以等高距,大于等于(n+1)乘以等高距。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乘以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5、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
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
8、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
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乘以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9、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该地常住人口(人)/该地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10、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
11、人口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
12.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
13.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14青云花园(38°N)是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设施齐全,豪华典雅。小区由西区、东区及环绕区组成。西区分布有住宅楼8栋,每栋楼有20层,约80米高,楼距约60米;东区为一大型花园,设有游泳池及一些娱乐设施;环绕带分布有车道、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当地人们购买踊跃。然而一年以后,一些住户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并由于协商不好,将其告上法庭。纠纷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这些用户冬季室内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开发商百般狡辩,但住户们拿出了强有力的证据,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拿到了应有的赔偿。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及上述材料,你能说一说住户们拿出了什么强有力的证据吗?
(2)针对上述情况,如果从考虑让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的角度,你认为住宅楼群应怎样布局为好?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地面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在一年中,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冬至时最小。只要在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阳光能够照射到室内,那么在其余的时间里,房间内都会得到太阳光的照射。
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α,A楼高为M,楼距为N时,B楼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对于青云小区(38°N)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值最小时(冬至日)应为:
α=90°—纬差
=90°—(38°+23°26′)
=28°34′
那么,它的楼距应为:
N=M·cot28°34′
=80×1.837
=146.96(米)而青云小区的楼距实为60米,显然是由于青云花园的楼距太近(或者说楼层太高)造成了低层住宅的光照不好——这就是住户们打赢这场官司的有力证据。
如果小区的规划区面积足够大,可以考虑降低楼层(多盖几幢)、拉大楼距的办法;如果小区的规划区面积不允许,则可以采用错落有致的办法来布局。同时,也可以考虑把住宅楼的走向定为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的走向。
15、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乘以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乘以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
昼长=24小时乘以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16、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17.人口计算公式,与上面第11点呼吸版主有所不同。
什么是人口出生率高中化学?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什么是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什么是总和生育率?
是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为如果一批妇女按照目前各年龄的生育水平度过整个生育期,则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数。
18.外流区的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19.正午太阳高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20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21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22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乘以(23°26′乘以4/365)
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相差的天数,(23°26′乘以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4此公式用于锻炼观察力思维力计算能力,没经过验证。
23.人口总负担系数
什么是人口总负担系数?
指被抚养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
什么是被抚养人口?
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
24.性别比
什么是性别比?
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多少?106.74。
25.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26.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27.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第二篇:高中地理常用的计算公式1
高中地理常用的计算公式
1.有关时间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2 =图上面积/实地面积
=两地相对高度/(图上水平距离/比例尺)
陡崖顶部:H大≤H顶<H大+d(H大为陡崖相交等高线中最大数值,d为等高距)
陡崖底部:H小-d<H底≤H小(H小为陡崖相交等高线中最小数值,d为等高距)
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
5.同一条纬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111×cosa×两点经度差 同一条经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111×两点纬度差
6.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
①昼夜长短计算:
昼长=(12-日出时间)×2
昼长=(日落时间-12)×2
昼长=24-夜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昼长=昼弧长度÷15°(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北半球某地的昼长(夜长)=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②有关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纬度=90°
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直射点的纬度=90°
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夹角度数=直射点纬度
某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则 有H=2×直射点的纬度
③北极星的仰角=当地纬度(仅适用于北半球)
④最小楼间距:L=hcotH(其中L为最小楼间距,h为南楼高度,H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⑤太阳能热水器热量接收板与地面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角(H)=90度 ⑥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
8.潜水的埋藏深度=该地海拔高度-等潜水位线的高度
9.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
10.人口计算公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数量)/100﹪ 生育率=某时间段出生幼儿数量/育龄妇女数量
性别比=男性人口对应100个女性人口
人口密度=某地总人口/总面积
第三篇:材料计算公式
材料订货排版要求
在编制材料订货料单以前,必须进行材料排版。排版时,应对设计图杆件进行编号,排版图中应有对应的杆件号,以便为今后核查使用。最后将排版料单和排版图、图纸编号图一并提交。
现将一些材料排版、订货要求简述如下:
一、材料订货
材料订货的最大尺寸限制(考虑钢厂制作和运输条件)板材:
厚板(≥25mm)宽1~3米,长度2.5~12米;
中厚板(8~22mm)宽1~2.5米,长度2~12米; 薄板(4~7mm)宽1~2米,长度2~6米; 管材和型材:长12米以下。重量计算
钢材比重取7.85。
钢板单重公式:W=7.85t,其中:W: kg/m2, t: 板厚,mm。
钢管单重公式:W= 0.02466 t*(D-t),其中:W: kg/m, t: 壁厚,mm,D: 管外径,mm。
六角钢单重公式:W=0.0067983*h,其中:h为两对边垂直距离,mm。
锥台展开公式:锥台展开后为扇形。锥台制作时,先将扇形一分为二,分别压制后再焊接成锥台。设锥台大口直径为D,小口直径为d, 母线斜角为β,现求展开扇形一半的型长。
则:外半径L=D/(2Sinβ),内半径I=d/(2Sinβ),圆心角α=180º Sinβ。
锥台侧面积公式:S=Л(R1+R2)P, 其中,R1、R2为上下口半径,P为母线长。
二、部件展开计算
直径小于等于406的管材为无缝管;直径大于406的管材为有缝管,即直缝管,也称焊接管。有缝管和锥台是由钢板卷制而成的。
对于管材,直径小于3米时,一般按单道焊缝考虑;直径大于3米时;可考虑两道纵缝,即由两半制成。本项目的吸力桶分两半制造。
对于锥台,无论直径大小,均由两半制成。
1.管材展开
展开计算时,按管材壁厚的中心计算。
2.锥台展开
展开计算时,按锥台壁厚的中心计算。计算公式见上述。
三、材料排版
3.部件在钢板上排版时,一律从左上方排起,将余板甩在右下角,标出余板尺寸。4.板四周要求留有20mm 板条余量以便下料时整边。
5.切割线消耗掉的板宽按2mm(板厚50以下)和5mm(板厚50以上)考虑。6.给排版余量时,统一在排版后的右下角给出,禁止在部件间给出。7.同一张板上,如果排布的杆件数量超过50件,可以以杆件为单位适当给些余量。8.管材卷制和锥台压制,要留有压头余量。余量大小需要与制造厂确认,一般在周长方向要一共留300mm余量。H248项目的压头余量见附页。
9.管材排版时,在管长方向要留50mm余量。
10.管材最大卷制长度取决于管径和壁厚。最大长度需要与制造厂确认。H248项目的最大长度见附页。国内卷管最大长度一般不超过3米。
11.管材分段时,避开其他杆件焊缝,结构杆时按API RP2A, 附件焊缝时,避开50-100mm。
四、订货材料表
1、材料表格式。按业主制定的格式。
2、材料表的编排顺序按如下原则:管材、板材、型材、标准件单独列表。在同一类别中,要按照先材质高低,后规格大小的顺序。规格中,管材要按照先管径大小,后壁厚大小的顺序;板材要按照先板厚,后宽、长大小的顺序;型材要按照先高度大小,再宽度大小,后壁厚大小的顺序。
附表:excel计算常用函数
DEGREES()弧度转化为角度 RADIANS()角度转化为弧度 EXP(N)返回e的N次方
SUMSQ(n1,n2,n3….)返回平方和 SQRT()返回平方根
POWER(A,B)返回A的B次方
LOG10(C)返回以10为底,C的对数 LOG(C,D)返回以D为底,C的对数 LN(C)返回以e为底,C的对数 ABS(C)返回C的绝对值
惯性矩计算公式:
bh3矩形截面:Ix
12平行移轴公式:Ix1Ixa2A
yAiyii1nnAi1ibhb1h11b2b2h2222
b1h1b2h2IxIi
i1n
第四篇:银行信贷计算公式
信贷计算公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利息保障率=(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负债经营率=长期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净收入*100% 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净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收入—销售成本)÷销售净收入*100%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费用)÷平均总资产*100% 权益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或=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应收账款周转率=年销售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年销售净收入*360或=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率=流动资产额÷资产总额*100% 固定资产率=固定资产额÷资产总额*100%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销售成本*360或=360÷存货周转率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总资产周转率=年销售净收入÷年平均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期=年平均总资产÷年销售净收入*360或=360÷总资产周转率 本息保障倍数=(净利润+折旧+摊销—流动资金增加)÷(财务费用+银行短期借款+一年到
期的长期负债)
2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6、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27、流动资产周转率=年销售净收入÷年平均流动资产
第五篇:卫生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 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4.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 = 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 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年末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 5.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6.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7.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8.医护比 = 1:(年末注册护士总数/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
9.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 10.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100% 11.医疗收入构成 =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 12.门诊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收入×100% 13.住院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收入×100% 14.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100% 15.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16.资产负债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100% 17.流动比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100% 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
19.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100% 20.总资产增长率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总资产×100% 21.净资产增长率 =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净资产×100% 22.固定资产净值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l00% 23.公共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例 = 某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100% 24.非公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 = 年末非公医疗机构床位数/年末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00% 25.民营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数的比例 = 年末民营医院床位数/年末医院床位总数×100% 26.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27.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 = 年末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 28.医师与床位之比 =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数)29.护士与床位之比 =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30.设备配置率 = 年末配置某种医用设备的机构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 31.每床占用业务用房面积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32.危房所占比例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危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100% 33.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占比例 = 年末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乡镇卫生院数、村卫生室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 34.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 = 报告期末由主管部门审核达到建设标准的某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同期该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 35.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所占比例 =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数/年末村卫生室总数×100% 36.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 =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数/年末乡镇卫生院总数×100%
二、医疗服务:
1.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 = 报告期内入院人数/同期(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 2.非公医疗机构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比例 =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100% 3.平均就诊次数 = 年末总诊疗人次数/年末常住人口数 4.年住院率 = 年内入院人数/同年末常住人口数×100%
5.出院病人疾病构成 = 报告期内某病种出院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
6.非公医疗机构住院量占住院总量的比例 =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出院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 7.民营医院住院量占医院住院量的比例 = 年内民营医院出院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100% 8.病床使用率 =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9.平均住院日 = 报告期内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 10.病床周转次数 = 报告期内出院人数/同期平均开放病床数
11.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 报告期内诊疗人次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数/同期工作日数 12.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人数/365 13.急诊死亡率 = 报告期内急诊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急诊人次数×100% 14.住院死亡率 = 报告期内住院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
15.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 报告期内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100% 16.I类切口甲级率 = 报告期内医院I类切口甲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 17.I类切口感染率 = 报告期医院I类切口丙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 18.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 = 某年末城乡居民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人数/同年末同地区常住人口数×100% 19.千人口献血人数 = 报告期内献血者人数/同期常住人口数×1000 20.人均用血量 = 报告期内临床用血总量/同期常住人口数
21.血液检测不合格率 = 报告期内血液筛查检测结果不合格数/同期血液筛查检测总数×100%
三、医药费用:
1.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 2.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 报告期内门诊医疗收入/同期总诊疗人次数 3.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 报告期内出院者住院医药费用/同期出院人数 4.住院病人日均医药费用 = 报告期内出院者医药费用总额/同期出院者住院天数 5.病人医药费用构成 = 报告期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药费用/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医药费用×100% 6.病人医药费用增长率 =(报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100%
四、药品与材料供应保障:
1.基本药物配送到位率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入库金额/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订单金额×100% 2.基本药物回款率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回款金额/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100% 3.基本药物使用率 = 报告期末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同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和住院药品收入总额×100% 4.基本药物占药品费用比重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同期药品费用×100% 5.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覆盖率 = 年末省级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平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用户数/该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 6.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送率 = 某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该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采购金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