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行政管理保证
1、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要持续加强对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创优意识、严格按有关标准规定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项目经理部将根据本项目的特性及组织机构的特点,施工机具的特点等因素,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及施工详图、文件的要求,编制本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保证检查、验收的具体要求和办法的实施细则,该文件的适用性、可操作性要具体,成为本项目最根本的管理文件之一。
3、项目部配备年富力强、精明能干、富有质检经验、持有质检员上岗证书的专职质检员,各作业队将参照相同的原则配备兼职质量员。
4、建立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来自对材料的检测、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等信息进行反馈。抓信息流转环节,使信息的流转速度快、效率高。
5、对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复杂部位,将由项目经理部组织质量跟踪小组,对施工的全过程实行24小时跟踪管理,跟踪小组将按质量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对每道工序进行把关。
6、加强对关键岗位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使其充分了解施工组织措施的意图和要求,并严格按措施和规范进行作业。
7、质检部门在每周生产协调会上,对上周的质量、进度状况进行通报,每月做出质量、进度月报,对全部施工部位进行质量统计分析,评出工程质量优良率、合格率,找出施工质量的缺陷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8、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活动。做到目标明确、现状清楚、对策具体、措施落实、及时检查和总结。
二、规章制度保证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三工三查”制,任何分项工程都要进行工前技术交底,工中指导和工后总结评比,并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坚持施工过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五不施工”是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建筑物未经复测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2、施工中严格执行各种技术管理制度,如:“技术岗位责任制”、“图纸会审制”、“技术交底制”、“技术复审制”、“技术档案制”、“测量复测制”等,使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3、对每道工序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与“联检制”。“三检制“即施工班组自检,施工队(项目部)质检员复检,公司质检工程师终检。
“联检制”是在三检合格后,由项目部质检员将检验合格证呈交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一起,对申请验收的部位进行联检,经联检合格,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合格证上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
4、严格执行以质量岗位责任制、质量否决制、质量奖罚制和质量检验制为中心,以生产技术、计划、财务、劳动安全和物资管理为辅助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以全员的工作质量保证施工质量。
5、严格按国家执行的操作规程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清理出场。
三、施工计划保证
1、充分考虑劳动力、设备、材料与生产任务量相平衡,科学安排工程进度。
2、要连续、均衡生产,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四、施工技术保证
1、把好测量关:测量是工程施工的“眼睛”。要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按照测量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耐心细致的做好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准确无误。
2、把好材料关:对工程中所用材料,使用前应进行抽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把好工艺关:土方填筑前,清基面必须经验收合格,土方填筑参数已经试验确定。填筑时,随时检查土料的含水量情况、土质、摊铺厚度、碾压遍数等。
5、把好质量检查关:充分发挥质量检查员作用,严格“三检制”,对质量不能达到合格要求的坚决予以返工。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由业主、设计、监理联合进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按检测频率要求,做好混凝土试块,及时试压。
6、把好施工操作关:工程施工中,将各工作落实到人,使各工程之间相互联接、相互监督,特别是土方填筑和混凝土浇筑每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