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提升战略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X省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双升”战略)和《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X省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实施方案的意见》精神,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全县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融合升级,提高小微企业内部治理层次,优化小微企业外部治理环境,推动小微企业产业结构、治理结构升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小微企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水平,加快小微企业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四化”步伐,提高小微企业在整个市场主体中的比重和活跃度,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服务,构建有利于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到X年,引导支持X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其中新转公司制小微企业占比不少于X%(X户);“规下”工业小微企业升“规上”X家,“限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服务业小微企业升限上X家;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X家;推动X家小微企业在省内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实现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X家,小微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超过X万元;新增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X家,广告业小微企业X家,高端制造业小微企业X家,绿色环保业小微企业X家;培育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X家;引导小微企业申请注册商标X件,通过马德里体系等申请国际注册商标X件;组织小微企业专场(国内外)培训X场(次);组织X家小微企业参与“政银企”、“政银保”和“银税互动”合作。
二、强化小微企业基础数据支撑,明确培育对象
l.确定重点培育对象。以市场监管部门掌握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为基数,建立小微企业分类培育库,确定“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重点培育对象。(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科技局、县商务局、县金融办、县经信局、县民营办等配合)
X.完善小微企业名录信息平台。依托小微企业名录(X)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县级小微企业名录,打造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工作平台。积极拓展小微企业名录的社会服务功能,公开各类扶持政策、企业享受扶持政策的情况及小微企业市场监管注册登记、许可审批、税收缴纳、社保缴费等信息,进一步扩大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的知晓度。各有关部门应将出台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于政策出台之日起X日内推送至县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三、强化政策引领,优化小微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X.积极推进“个转企”。重点是支持转型后的小微企业继续使用原个体工商户的字号、商标,支持个体工商户成为转型后的小微企业的股东,对转型后财产、知识产权、不动产过户按规定给予优惠,扶持转型后的小微企业建立财务制度,明晰企业负责人同企业各自的权利义务。加大对转型后的小微企业决策层及管理层的培训。转型后的小微企业与转型前的个体工商户相比,一年内各种行政负担不增加。(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地税局、县国税局等配合)
X.加快“企升规”步伐。推进小微企业强化内部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产品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公司章程和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快速提升、快速发展。(县经信局牵头,县民营办、县住建局、县商务局、县统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金融办、县统计局等配合)
X.有序推进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引导企业明晰产权,避免股权虚置;明确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利义务,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品牌带动、质量推动和规模经济作用,为企业挂牌、上市打下坚实基础。(县金融办、县经信局牵头,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配合)
四、强化要素支撑,优化小微企业外部治理环境
X.加大财政直接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开展升级活动。对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且直接融资的小微企业,按规定分别给予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综合运用股权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助推“双升”战略实施。(县财政局牵头,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管局、县金融办、县经信局、县民营办、县工商联等配合)
X.提高小微企业直接融资能力。鼓励小微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私募股权等多渠道开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我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完善市场监管部门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股权登记信息对接机制,提高小微企业股权质押融资比重。(县金融办、县市场监管局牵头,人民银行X支行、县工商联等配合)
X.推进政银企深度合作。开展支持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服务专项行动,促进“政银企”涉企信息共享,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实施优惠的贷款定价。引导银行机构综合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展期续贷、分期还款等多样化手段,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积极推进实施市场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助推企业发展合作战略,由市场监管部门指导金融机构利用其网点、人员、设备等优势,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设立、变更、年报、代办业务。深入开展“银税互动”,将小微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等信息作为金融机构征信的重要依据,降低信贷风险,扩大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地税局、县金融办、人民银行X支行、县国税局、县工商联等配合)
X.积极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加强“政银保”协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放大保险增信对扩大信贷投放的促进作用,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农业种养殖大户、农村各类生产经营合作组织和城乡创业者提供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可以分次贷款、主要用于流动资金的不超过X万元单户贷款额度。财政部门按小微企业“政银保”贷款本金固定费率基数的X%计算保费给予X%的补贴,同时按照相关政策确定的比例承担超赔风险和贷款本金损失的补偿。同时建立“政银保”三方合作机制,广泛引导小微企业通过“政银保”模式获得贷款支持,对有订单、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可以在现行“政银保”政策对保险费率、期限及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由小微企业与金融保险机构自行协商确定保险费率不超过原费率(X%)一倍、贷款期限不超过X年、贷款利率上浮比例不超过X%的具体贷款合同内容。(县财政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县金融办、人民银行X支行等配合)
X.落实税收优惠。积极落实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自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X万元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X%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期限延长至X年年底;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创新政策,在税收服务上对小微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县地税局、县国税局牵头,县财政局等配合)
X.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强化部门联动,确保创业支持资金落实到位。对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正常经营并在创办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满X个月的创业者,给予不低子X.X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和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与其签订X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按月向招用人员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足额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满X个月以上的小微企业,根据申请补贴时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按规定给予每个岗位X元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对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X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规定给予最长X年社会保险补贴。(县人社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等配合)
X.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引导小微企业建立科技研发准备金制度,财政给予已建立研发准备金、先行投入自筹资金开展研发活动的小微企业研发经费后补助,对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X%以上的小微企业,按照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费用总额X%的比例给予最高X万元的后补助。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通过财政科技资金无偿资助,引导和促进银行、创业投资等各类社会资源共同支持,强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梯度培育和差异化扶持。鼓励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十个一百”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培育明星科技型小微企业。大力实施“一企一技术”工程,每年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转型小微企业。(县科技局、县财政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县民营办、县工商联等配合)
X.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完善人才流动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凝聚一大批首席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业人才、职业经理人和高技能人才。对优秀小微企业家所在企业,在其申报项目、资金、试点、示范企业和研发、试验中心时予以优先考虑;对诚信记录良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工程招投标、重点项目、资金扶持、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县民营办牵头,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商联等配合)
五、强化产业引领,优化小微企业产业结构
X.发挥大数据作用,精准推进产业升级。利用大数据分析现有市场主体在绿色环保、新兴战略、现代制造、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产业分布,在有针对性地推进市场主体升级的同时,推进其产业升级;产业升级要和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相一致,同企业承担的风险相一致。(县民营办、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统计局等配合)
X.推动特色重点产业升级。按照X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与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深入实施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推动小微企业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形成支撑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规范引导小微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培育壮大农业小微企业,推动产业升级。推进小微企业融入新旧动能转换工程,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扶持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小微企业做强做大。鼓励小微企业发展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医养结合、家政服务、社会养老等服务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发设计、融资租赁、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更多的X名牌产品和X服务品牌。(县民营办、县发改局牵头,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水产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配合)
X.鼓励创新产业发展。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小微企业进入核心技术、工业技术改造、制造业智能化、机器人、“互联网+等”关键领域,形成一批创新领军型小微企业。引导小微企业进入移动互联、软件开发、动漫创意、数字影响等高附加值行业,提升小微企业服务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实施发展“专精特新”小微企业“育苗扶壮”工程。(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科技局、县财政局等配合)
X.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支持小微企业培育自主品牌,鼓励小微企业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和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对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的小微企业,政府可给予适当奖励。加强小微企业在并购、资产重组、转型升级中的商标专用权保护。引导小微企业运用商标权进行投资入股、质押融资、许可使用、转让等,提升商标品牌价值。鼓励小微企业健全计量管理制度,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计量技术服务,提升小微企业的品牌效应。(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工商联等配合)
X.深入实施广告战略。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广告”等创新模式,提升广告策划和创意水平,通过广告推介产品、占领市场,不断扩大小微企业在国内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鼓励小微广告业企业集聚发展,积极打造广告业小微企业“双创”平台,支持建设广告业创新示范基地、研发基地和创业孵化器。(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小微企业整体素质
X.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以企业治理层次和产业结构水平为基础选择培训对象,以提高新型战略思维能力、适应新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为培训重点,细化培训方案,增加培训项目,倍增培训规模,确保到X年有针对性地将“个转企”小微企业、规模及限额以上民营企业,特别是股份公司法定代表人、高层管理和传承接班人员免费培训一遍。(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金融办、县民营办、县工商联等配合)
X.积极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X”工程,完善小微企业家培养体系,建成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熟悉国内国际市场、精通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国际化小微企业家队伍,为小微企业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以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为目标,以细分市场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龙头企业为重点,培养造就X名以上富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县内具有一定行业或区域影响力的小微企业家。健全职业经理人选用机制,加快汇聚企业家后备人才。(县民营办、县人社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县工商联等配合)
X.加强新升级小微企业培训。对“个转企”的小微企业,以提高从业技能水平、规范用工劳动合同等为重点开展培训;对“企升规”的企业,以强化内部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等为重点开展培训;对“规改股”的企业,以明晰企业产权、规范会计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为重点开展培训。加强对小微企业出资人、党务工作者的培训。以商标品牌国际化为基础,组织拥有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到国外培训,促进企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质量培训、夯实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基础。鼓励小微企业开展各种认证活动,通过认证活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创立品牌。(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民营办、县人社局、县商务局、县外办等配合)
七、加强公共服务,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X.放宽小微企业准入条件。县市场监管局应用好X市授权县区办理在所属辖区内冠“X”的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预先核准的登记权。在确保人身财产安全、无污染、不扰民的前提下,放宽小微企业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允许“一址多照”,可以采用“席位注册”,依法设立的具备商务秘书功能的企业可以登记多家市场主体。全面实行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在“三十一证合一”的基础上,逐步把更多的符合条件的涉企证照纳入“多证合一”改革范围。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取得的有效期内的行政许可证件或审批文件,不因升级导致的主体组织形式、名称的改变失去法律效力,由相关行政许可审批部门签署意见后延续使用。(县市场监管局牵头,相关行政许可审批部门配合)
X.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平台建设。坚持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本相结合,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特色小镇、科技孵化园区、众创空间、标准厂房和创业园、楼宇产业园、创业示范街、文化产业园区等建设,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发展需求的“双创双升”服务平台。“十三五”期间我县重点培育X-X个县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给予一定数量的财政补贴扶持其发展壮大。鼓励县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争创X市和X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鼓励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多层工业厂房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供小微企业进行生产、研发、设计、经营多功能复合利用。标准厂房用地按工业用途管理。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行只租不售、租金管制、租户审核、转让限制的,其用地可按科教用途管理。鼓励地方出台支持政策,在规划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盘活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物流设施和家庭住所、租赁房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和居住条件。(县民营办牵头,县财政局、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X.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X省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平台,完善企业信息基础数据库,形成覆盖小微企业及其投资人、负责人信息的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网络。建立完善联合信用约束惩戒机制,重点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库,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小微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进入。同时研究制订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监管评价体系,探索分地域、分行业容错机制,建立有利于小微企业成长的信用监管制度。(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X.加强小微企业监管。全面推进综合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全面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随机检查工作细则,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规范政府部门对小微企业的监管,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公平法治的环境。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房地产、金融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加大对无证无照经营、非法集资、网络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清理打击力度,维护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
X.加强政企联系沟通。按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小微企业活跃度、市场秩序评价等专题研究,准确了解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完善政策发布等信息公开机制和政企沟通机制,健全完善“鲁企通”、政务热线等平台,开展项目、科技、金融、人才与企业“四对接”活动和进小微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帮助小微企业解决项目申报、技术引进、融资贷款、用工管理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小微企业党建工作,引导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管局、县金融办、县工商联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
八、组织保障
X.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县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和县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领导“双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管局,发挥牵头作用,与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对“双升”战略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工作协调机制,统一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相关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政策措施的落实、评估。各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镇区办要把小微企业“双升”战略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X.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县政府各有关部门根据任务分解,立足职能研究落实配套政策;各单位、各镇区办立足当地实际,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制度保障,确保本年度完成总体目标任务。X年、X年,深入实施推进“双升”战略。在总结上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每个年度各完成总体目标任务的X%以上,确保到X年年底总体目标任务完成率达X%。X年,全面完成“双升”战略目标任务。在年度督查考核的基础上,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镇区办X年年底前统一进行评估,总结推广经验。(县市场监管局、各镇区办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X.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加大对小微企业“双升”战略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组织县内主要新闻媒体开展相关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典型报道,通过对小微企业创业典型剖析,分析小微企业发展过程,展示小微企业成就和社会贡献,用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激活创新激情,形成各方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县民营办、县市场监管局、各镇区办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X.加强督导督办。县市场监管局要加强工作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