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材教案(7、8课)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材教案(7、8课)
第七课 有了苦恼会倾诉 ——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
一、引:
如今,“郁闷”竟成为不少孩子的口头禅。在衣食早已无忧的今天,他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幸福,体会不到快乐?在通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孩子们为什么依然感到孤独和郁闷?这是一个值得家长朋友们思考的问题。
案例1:我为什么总是不如他
案例2:考试综合症
我们孩子是不是也存在不乐观的问题呢?我们来检测一下:
二、测:
我们先来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有乐观的情绪:请打开书让第92页,我们对照书中的12道自测题进行检测:
1.在校运动会上你的孩子所在的班取得了好成绩,孩子的表现是()。○1很高兴 ○2高兴 ○3无所谓 2.你的孩子对学习成绩()。○1很在意 ○2在意 ○3无所谓
3.对于发生在学校的事情,你的孩子()。○1常主动向你提起 ○2问起才说 ○3从来不说 4.如果孩子心爱的玩具不慎被摔坏,他()。○1虽然心疼但并不十分在意 ○2毫不在意 ○3暴跳如雷 5.孩子与你()。
○1经常说悄悄话 ○2不怎么说悄悄话 ○3从不说悄悄话 6.孩子如果一次考试没考好,他()。
○1会难过几天 ○2无动于衷 ○3会难过很长一段时间 7.在家庭生活中,对于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你()。
○1总能自觉克制 ○2有时能够克制 ○3真情流露,从不克制 8.对于孩子带小朋友到家来玩,你的态度是()。○1支持和欢迎 ○2不太欢迎 ○3非常反感 9.当孩子向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
○1认真倾听 ○2告诉孩子你很忙,没时间听他唠叨
○3训斥他没事找事
10.对于孩子。做家务劳动,你的观点是()。
○1非常赞同,很有必要 ○2只要学习好,其他无所谓 ○3没必要,还是自己干好
11.对于孩子的一些物质要求,如买小食品等,你的态度是()。○1区分合理性,适当满足 ○2不予满足 ○3无条件满足 12.当孩子生气时,你的反应是()。
○1对他说:“我知道你在生气,告诉我原因好吗?”
○2不理他 ○3告诉他:“你给我高兴点。”
上面的小测验可前后分别计分,得分较高说明孩子有比较良好的情绪反应,而家长也有较正确的教育理念。反之,则说明孩子的情绪反应不良,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待改进。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了。
三、议:
得分低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不够乐观,请您说说您的困惑。得分高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在乐观方面做得不错,我们找代表来谈谈你的做法;(让家长畅所欲言)
四、点:
刚才家长们都说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乐观的做法,我在这里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来说说,孩子为什么会苦恼,会不乐观。主要是:
1、学习单调;
2、课业繁重;
3、家庭沉闷;
4、不会倾诉等。
我们就以最最常见的学校恐惧症来说,几乎每个孩子在一定阶段都会出现这种恐惧反应。
这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其成年时期发生适应不良、精神疾病和违法犯罪。所以家长务必要重视起来。
策略:
既然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我们该怎样消除孩子的苦恼情绪,帮助孩子形成乐观的情绪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有气氛——要保持家庭中和睦愉快的气氛。
有气氛——要保持家庭中和睦愉快的气氛。
河南洛宁县的贾容韬,原是该县服装鞋帽公司的经理,为了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忍痛关掉生产红火的工厂去陪读,潜心研读了数百本教育专著,终于将一双儿女送上了重点大学,他自己,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教育专家。
在此之前,贾容韬夫妻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俩人还去过民政局闹离婚,只是因为贾容韬的一个离了三次婚的朋友跟他说起离婚后的生活的时候,说是“如狼似虎”——走了一只狼,又来一只虎,一届不如一届,家庭才没有解体。为了给孩子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贾容韬下决心和妻子建立友爱互助的关系。为此,贾容韬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坏脾气,他在床头写了一句话:“愤怒过后是后悔!”每当他要对妻子发火时,就赶紧往屋里跑,对着床头大声吼:“愤怒过后是后悔!”坚持一段时间后,贾容韬的脾气不再暴躁了,心胸也宽广了,而且变得越来越理解妻子,甚至发现她很美丽。
一天,妻子试穿新买的红色毛衣,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贾容韬看得呆了:妻子身材苗条,在红毛衣的衬托下,脸若桃花,看上去温柔妩媚。他红着脸“吭哧”了半天说:真好看!结婚十几年,妻子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的称赞,笑着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当天晚上,妻子一口气给贾容韬做了四个拿手的好菜。贾容韬吃得很高兴,说:以后天天让太阳从西边出来!自此,夫妻俩又找到了初恋的感觉。也从此,十几年的家庭烽火岁月结束了,一双儿女星期天都愿意回家来,他们一进门就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不光夫妻间要讲和谐,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和颜悦色,使孩子感到可亲可敬,心情舒畅;不要经常厉声厉色地斥责孩子,以免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心情老是处于不舒畅的紧张状态。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从尊重孩子的愿望出发,以理服人,要让他们自然滋生出积极的情绪。例如,孩子迷恋于看电视,但睡觉时间一到,家长便马上把电视机关掉,责令孩子立刻睡觉。开始时,这种简单的方法激起孩子的大哭大闹。后来,家长以商量的口气对孩子说:“ 再看5分钟,你就上床睡觉,好吗?”这就给孩子留有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也就渐渐适应成人的要求了。
2.有活动——在家庭生活中,应该经常有孩子喜爱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
孩子经常处于愉快的精神氛围中,情绪自然开朗、活泼。比如,吃饭时、睡觉前,全家人听听轻音乐;茶余饭后,带孩子散散步,与孩子一块讲讲故事、唱唱歌;节假日可带孩子搞一些手工制作,开展一些打球、下棋、书画等陶冶性情的娱乐活动。这样,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欢乐愉快的情趣,可保持孩子积极健康的情绪和心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轻松、愉悦创造神话
拉斯洛·波尔加,一个普通的匈牙利心理学者,他和太太对三个女儿的教育,至今已成为犹太教子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却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他的三个女儿——苏珊、索非亚和朱蒂,是三位国际象棋史上的世界冠军!由波尔加三姐妹所组成的匈亚利国家队,在1988年的第十三届国际象棋女子团体赛中,夺得了世界冠军,结束了苏联队垄断30年的国际象棋霸主地位!
什么样的家庭,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和神话?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拉斯洛·波尔加认为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女儿索非亚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玩象棋排局。一次,大家都睡了,拉斯洛先生却发现索非亚还呆在浴室里。这孩子在干什么呢?拉斯洛先生走了过去,发现索非亚在膝盖上摆弄着小棋子儿。拉斯洛先生幽默地对女儿说:“你怎么还不让小棋子儿‘休息’一下呢?”女儿撒娇地说:“亲爱的爸爸,要是它们‘休息’了,我就变得孤独了!”
又有一次,拉斯洛先生正和一位记者谈工作上的事,索非亚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一下子扑到拉斯洛先生的膝前,坐在了他的腿上,非要他看她的棋局。拉斯洛先生没有生气,他顺着索非亚的话题,向客人夸奖了她的进步,而且真的让索非亚展示了她的“作品”,然后,再继续他和记者的工作。正是在这样一种和谐、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下,波尔加三姐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她们幸福地学习并成长为出色的人才,他们的家庭也成为几个世纪以来共同的神话!
3.要经常引导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其体验“成功”的欢乐。
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在满足于吃、穿、用时才产生喜悦的情绪,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劳动任务中,或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心情。尤其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更应注意这一点。有这样一位孩子,已经6岁了,家长仍舍不得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让他同邻居的小伙伴一块 玩耍。孩子不高兴时,家长就让他吃好点心,玩高档玩具,可孩子仍是默默无语,经常发脾气。后来,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让孩子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帮助家长做些简易的家务劳动。这样,孩子的生活内容充实了,在完成各种任务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愉快感,孩子的情绪也得以转化,变得乐观向上了。
4.孩子一旦有了不愉快的事情,家长要设法尽快消 除其不良情绪,恢复其愉快的心境。
俗话讲:“悲伤心,怒伤肝,不悲不怒活神仙。”倘若孩子长期情绪不佳,就很可能引起某种神经性病变。所以,家长一定要设法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利于身心健康。假如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可以严厉地对其进行批评教 育,但要速战速决。当孩子认识了错误并表示改正时,家长应马上收起指责的态度,使孩子 尽快恢复正常的情绪。又如,当孩子受到委屈而不高兴时,家长应设法转移孩子情绪,即用一种孩子喜欢的事物去吸引他,使孩子注意这一事物而忘掉不高兴的事情,转忧为喜,恢复良好的情绪状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在具体方法上,父母们可学习借鉴古代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家教也有“兵法”,不可乱了阵脚。针对上述这个例子,家长应相互配合,可以参考下列做法。
1.调虎离山。爸爸应和颜悦色,找个借口,立即带孩子出门,使孩子暂时脱离情绪对抗的情境,也避免爷爷奶奶的“保护伞”过度的呵护。
2.声东击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淡化其物质需求。爸爸可以说:“你看,为了保护环境,街上卖羊肉串的都没有了。你看,那个人那么胖,走路都喘,咱们吃多了羊肉串,也变得那么胖,多难看……”
3.暗渡陈仓。妈妈也可告诉孩子,自己学会了做羊肉串,可在家里自己做炸羊肉串,既卫生又好吃。家中其他成员都应持同样观点,充当不同的角色,共同在孩子眼皮下做戏,以缓解冲突。
4.以逸待劳。让孩子尽情发泄,但家长不对他的要求做出任何回应,以冷漠说明自己的反对,沉默是金,岿然不动,家人照样都吃饭;孩子自己闹得没劲了,再给他一个台阶下:“你饿了吧,快吃饭,吃完要看精彩的动画片了!”家长们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以淡化冲突。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或愤怒,或无奈,缺乏科学有效的办法。
5.保有一颗平常心
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世界。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
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失败了一次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
乐观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痛苦与幸福。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分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用:我们回去之后具体该怎样做呢?
1、讲故事,解读乐观。
讲《拿破仑的故事》《姜太公钓鱼》《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故事》 等让孩子知道乐观的态度对成功的重要影响。
2、订计划,培养乐观情绪
按照书上99页大作业中的步骤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
拓展阅读: 《拿破仑的故事》
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非常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
可此时的拿破仑浑然不顾,内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打赢这战斗。只听他大吼一声,“冲啊!他手下的士兵见到他那副滑稽模样,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但同时也被拿破仑的乐观自信所鼓舞。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激昂,奋勇当先,终于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 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 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 己的注意,建立功业。太公常在溪边垂钓。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 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 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 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 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 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 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 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 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故事》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
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够乐观的了吧!
第八课 班级是我快乐的家——培养孩子的合群性
一、引: 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即便不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的地位也很重要,家长的过度呵护造成了一些孩子的孤僻、自私、暴力等不合群的倾向。有这样一个案例:小英在班上是年纪最小的孩子,而且比较木讷内向。有时候她会被别的同学戏弄,比如总有同学把她的橡皮擦铅笔等文具藏起来,让她找不到。妈妈心疼之下,这么教育小英: “以后别理他们了。”“如果别人推你,你就立刻打回来!”慢慢地,那个被欺负的小英变成了一个“欺负人”的小英。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她,她会一言不发一拳头打过来,小英越来越不受欢迎,越来越孤独。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呢?我们先来检测一下:
二、测:
我们先来看看你的孩子在合群方面做得怎么样:请打开书第106页,让孩子对照书中的16道自测题进行检测:
1.我经常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
○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2.我有许多经常交往的小朋友。
○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3.我讨厌集体活动。
○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4.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与别人在一起的时候。○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5.见到陌生人我总是感到紧张。
○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6.我在众人面前讲话,感到大方、自然。○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7.我认为同学们不喜欢我。
○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8.我乐意为班集体做些事情。
○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9.在与别人相处时,我会发现他很多地方不如我。○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10.我发现自己说错话或做错事时,能够向对方道歉。○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11.我不喜欢和别人聊天。
○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12.我见到老师或同学总是先打招呼。○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13.我觉得赞美别人的话很难说出口。○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14.我经常主动到同学、朋友家串门。○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15.我不习惯借别人的文具,也不希望他们借我的。○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16.我经常主动帮助别人。
○1非常符合 ○2有点符合 ○3不符合
以上奇数题如果孩子选○1的多,说明孩子的合群性较差,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提高交往能力。如果偶数题选○1的多,说明孩子比较合群,善于交际。
三、议:
奇数题孩子选○1多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合群性较差,有些行为让您头疼,请您说说您的困惑。偶数题孩子选○1多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在合群方面做得不错,我们找代表来谈谈你的做法;(让家长畅所欲言)
四、点:
刚才家长们都说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合群的做法,我在这里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孩子为什么不合群。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可能是:
1.心理压抑
父母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造成孩子孤僻性格不愿接受人。2.依恋成人
一部分家庭把孩子抚养和寄养在私人家里,因为从小没离开过成人的怀抱,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平时不和孩子们玩耍,情愿一个人,适应学习生活比较困难。尤其是放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里,老人为了让孩子不要乱跑,常编一个被坏人带走或被可怕动物吃掉的故事,结果老令孩子睡觉做噩梦,害怕外出,以致变得离群、孤单,对其心理发育造成不利影响。3.环境束缚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保护过严,不准串门。由于孩子长期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显得很胆怯,见以陌生生人就态度不自然,更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耍。有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长溺爱,养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这些因素共同的一点是缺乏交际的机会。所以,父母应激发孩子活泼的天性,让他有一定时间和伙伴们玩耍。
一般说来不合群的孩子社会性发展差,群体性弱,长大以后,很难适应社会,更难以和他人友好相处,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友情。即使本人有一定的能力和远大理想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严重者则形成孤僻、怯懦、抑郁的不良人格。
怎样教育孩子合群呢?
策略:
1.创条件——家长应该创造条件促使孩子与同伴交往。
让孩子从一个玩伴开始孩子不合群总是独来独往,不懂交往能力。可以尝试着让孩子从一个玩伴开始锻炼交往能力,让他懂得去享受交朋友的乐趣,慢慢地,孩子就会自然融入了。开始时,家长要主动地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来作客,并带着孩子热情地招待小伙伴,鼓励孩子把糖果、玩具拿出来和伙伴分享。家长应逐渐要求孩子自己找伙伴玩耍,还要教育孩子在与同伴接触中主动地招呼同伴,接近同伴,帮助同伴。当外出游玩时还要嘱咐孩子与同班小朋友结伴同行。
2.做榜样——家长应该做孩子交友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家长要用自己对邻居和周围同志的真诚感情影响孩子,还要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到邻居和朋友家去作客,使孩子体会到和别人交往是件愉快的事。
故事:
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一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3.肯吃亏——家长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怕吃亏。
如新的玩具、图书等应让孩子请自己的同伴先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严格要求,不纵容包庇。当自己的孩子有拔尖的表现时,应该启发诱导、教育孩子多听听伙伴的意见、当自己的孩子和伙伴发生争吵时,不可偏袒自己的孩子,要进行调解;当自己的孩子对伙伴表现出宽厚、谅解时,应该予以肯定表扬。总之,要使自己的孩子懂得和同伴应该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故事:
院子里有3个孩子正在玩奥特曼的游戏。松松也想跟他们一起玩,可明显这3个孩子并不希望多来一个队员。其中一个说:“你不会玩!”妈妈想带松松离开,可是松松舍不得走。只见松松站在3个男孩中的“头目”身边,不吭声,但在等待加入的机会。过了一会,“大古队长”随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下电脑!看看怪兽在哪里!”松松立刻假装敲键盘,然后汇报说:“怪兽在A地区!”“冲啊……”胜利队队员们,包括松松,都向“A地区”冲了过去……
如果妈妈当时把松松拉开,孩子将丧失一次多么宝贵的解决社交矛盾的锻炼机会。而坚持留下来,并最终用自己的人际智慧得到了进入集体的机会,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多么大的鼓励!
4.重合作——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1)、接受他人。
所谓接受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而不是被逼无奈的忍受。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一个人总能在某一方面胜过别人。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同伴间的不同,包括性别、个性、能力、兴趣、爱好、成绩、家庭背景等,对这些不同能够合理地评价并接受。比如鼓励孩子说些这样的话:“他太好动,不过挺有趣,常常有好点子。” 教会孩子从小会欣赏他人,愿为别人喝彩,这样会使他获得更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
2)、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
父母可以让孩子玩一些诸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协作的活动,还要鼓励孩子参与如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团体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又有团体内部的协调与一致,这就更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合作精神。
3)、学会分享。
假若孩子凡事都只考虑自己,那么他就注定难以与别人进行很好的合作。因此,父母有必要让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大方,体会到分享的乐趣。这里面有些父母值得注意的原则和技巧问题,比如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他所喜爱的玩具,但此时一不要强迫孩子,二不要讲一些让孩子一头雾水的大道理。不妨可以这样跟他说:“你玩一会儿,让他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高兴,不是很好吗?”父母正确地引导孩子,多给他鼓励,他就会感到分享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快乐。如此,孩子便逐渐学会了互惠与信任。
5.亲自然——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外出旅游、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
旅游是一种开放性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是相通的。交际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动和热情,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不爱活动、自我封闭的人,怎么会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呢?在旅游中,有的要买车票、住旅馆、进饭店、购门票,假如父母有意识地要孩子去做这些事,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触到一些新的对象,了解新的交际内容,旅游结束,见识广了、谈资多了,这又给以后的交际增加了话题。
用:我们回去之后具体该怎样做呢?
1、讲故事,解读合群。
讲《两驴吃草》《山羊过河》《小和尚挑水》等让孩子知道合群即团结协作是美德,自私自利很可耻。
2、结合作业,训练培养孩子合群。
按照书上113页的大作业,训练培养孩子的合群性。拓展阅读:
给孩子讲的小故事: 《两驴吃草》
《两驴吃草》画的是两头驴,被一根绳拴住了,它们的两边各有一堆草。它们反向走各去吃自己这边的草,可是绳子不够长,两头驴吃不到各自方向的那堆草。经过思考,它们共同协作先吃一边的草再吃另一堆草。它们能看到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协作,如果它们互不相让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将谁也吃不到草。
秋战国时期,赵国优秀将领廉颇以英勇善战闻名立下无数战功,地位很高。蔺相如当时是一位赵王身边宦官的门客,被推荐完成送和氏璧换取秦国十五做城的任务。当时秦国强大,大家都知道送去和氏璧也得不到秦国的城池,不送又怕得罪秦国,蔺相如肩负国家利益和荣辱,冒生命危险以聪明才智和胆识完壁归赵,得到赵王赏识和封赏。不久秦赵两国国君在滇池相会,蔺相如又立大功为、找国挽回面子。赵王封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不满,觉得自己在沙场上为赵国拼命,攻下无数城池立下汗马功劳,蔺相如动动嘴皮字就比自己功劳还大,很不服气。蔺相如得知廉颇对自己有意见处处忍让,别人说他是怕廉颇,他却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能怕廉将军?现在秦国不敢入侵,因为赵国有得力将相,一旦我们不和,就会削弱赵国力量,秦国趁机入侵怎么办?我不论功争权,为的是国家大局,将相的共同利益!”此话传到廉颇耳里,廉颇也是身明大义之人,主动负荆请罪。将相和的佳话流传至今。如果两人争权夺利,只顾自己利益,国家都有可能因此灭亡,更别提两人自己的利益了,所以说团结协作使他们将相都吃到了“草”。
《山羊过河》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山羊过河的寓言。写的是两只小羊在一座只能走一人的独木桥中间相遇,它们互不相让最后一同掉进河里。本来只要有一只羊肯协作,两只羊都可以过河的。可是它们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只能是没“草”吃,眼睁睁的“饿”死。
团结协作不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道德品质。它体现了人们的智慧,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就像有一根无形的线把人们都串起来。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可能会什么事都做不成。学生要和老师协作,工人要和管理人员协作……
总而言之,在一个人曲折漫长的生命之路上,少不了遇到坎坷,这时就需要和别人团结协作才能渡过难关吃到你眼前的“青草”。
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推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
第二篇: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材教案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材教案
第五课 我是诚实的好孩子
——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
藁城市常安学区里庄小学 杨琴凤
一、引
最近有很多家长反映同一个问题:孩子经常跟家长撒谎。老师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星期一检查作业,有的孩子说丢家里啦,有的孩子干脆星期一上午不上学说肚子疼在家里赶作业,我们都知道孩子在撒谎。面对撒谎的孩子,我们家长们该怎么办呢?
二、测
我们先来看看你的孩子在诚实方面做得怎么样:请打开书62页,让我们对照书中的15道自测题进行检测:
1.有时买了新玩具,却向家长说是向同学借的,自己玩两天。2.拿了同学的玩具或小文具说是自己在路上捡的。3.以买文具的名义要钱买零食吃。4.自己“拿”钱买零食吃。5.考试成绩差时涂改成绩。6.模仿家长笔迹在作业本上签字。
7.有时放学路上贪玩回家晚了,说帮同学做值日。8.不想上学了说自己头疼或身体不舒服。9.不想做作业说老师没有布置。
10.没有完成作业,对老师说忘在家里了。
11.学校开家长会,他没有告诉你老师要求你去参加。12.打碎了瓷器或易碎品,说是小猫撞翻的。13.因自己磨蹭而上学迟到,却告诉老师路上堵车了。14.考试时偷看同学答案或有其他舞弊行为。15.自己想玩时,就说做作业累了。
如果答“是”计1分,如果答“否”计0分; 如果得分较低,说明孩子比较诚实;如果得分较高,说明孩子不太诚实,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了。
三、议 得分高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的撒谎行为让您头疼,请您说说您的困惑。
得分低(5分以下)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在诚实方面做得不错,我们找代表来谈谈你的做法;(让家长畅所欲言)
四、点
刚才家长们都说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诚实的做法,我在这里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孩子为什么要撒谎。
1.避免受罚(撒谎就不挨打挨骂了)如孩子考试不及格,回到家里之后,可能跟家长汇报说:考了七十多分或八十多分,因为孩子明白,如果说考试不及格,就会受到家长的打骂,为了逃避惩罚,只有说谎。
2、敷衍家长。如孩子放学回家之后,有时书包一丢,就打开电视机。家庭作业都抛到了一边,而家长过问时,就回答:今天老师没有布置家庭作业,或者说已经在学校做完了。这时孩子说假话的目的就是敷衍家长。
3.满足欲望。(如孩子羡慕同伴有一件好玩具,自己非常想买,但又怕父母不给钱。于是就在父母面前说假话,说学校要交资料费,要赶快交钱去等等。孩子通过说假话,满足了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再如撒谎说自己写完作业了,就可以看电视了;撒谎说自己肚子疼,老师把自己送回家就可以玩电子游戏了。)
4.家长影响。(不停的承诺,不停的落空。耳濡目染孩子也学会了撒谎。)
策略:
既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言传身教。(不欺骗孩子)
言传: 俗话说,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父母除了要给孩子讲诚实守信的故事,同时必须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如不拿别人的东西、不应说谎、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等。一旦孩子养成诚信的好习惯,那么诚信的品质就自然会形成。《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2.赞美诚实(孩子有了诚实的行为要肯定)
庄园中有一个很大的果园。每到收获的季节,一只只硕大的苹果、一个簇簇红色的樱桃垂挂在绿叶丛中,真是逗人喜爱。一天,小乔治在家里发现了一柄爸爸新买来斧子。很快,他就成了这把斧子的“主人”。带着它跑进花园,用它削小草、砍树枝,玩得可开心啦!玩着玩着,突然他想到:“父亲能抡起斧子砍倒大枝,我能不能抡起斧子砍倒小树呢?”正巧,在他的前面不远处有一棵小樱桃树,于是小乔治跑上前,抡起斧子向小樱桃树砍下去,一下,两下……刚砍了七下,小樱桃树就倒下了。黄昏时分,当父亲发现花园被弄得乱七八糟,他十分喜爱的那棵小樱树也被人砍倒了,非常生气。他怒气冲冲地走进屋里,厉声问道:“谁把我的樱桃树砍倒了?” 小乔治这时明白自己闯了祸。但他仅仅犹豫了片刻,然后突然抬起头看着爸爸,态度诚恳地说:“爸爸,我不能说谎,是我用斧子把树砍坏了。我愿再栽上一棵,以后再也不砍了。” 小乔治的话音刚落,他父亲满脸的怒气顿时烟消云散,并称赞小乔治“那诚实的行为胜过一千棵樱桃树的价值。后来,小樱桃树的故事传开了,“我不能说谎”也成了小乔治为人者写照。
3.不贴标签。(不轻易给孩子贴上你爱撒谎的标签,自证预言。)
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发现。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另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
4.及时纠正。(不姑息纵容孩子的撒谎。)
例如,某7岁男孩想看电视,不想做作业,父亲叫他先做好作业再看电视,他却虚报“做好了”。当父亲叫他把做好的作业本拿出来看时,他着急起来,又编了一个谎话,说作业本子找不到了。有教育经验的父亲就严肃而亲切地对他说:“你把作业本藏起来了,是吗?”男孩还想抵赖,父亲又对他说:“你不要说了,你是否想看电视?”男孩承认想看。父亲就告诉他,如果他讲实话,那么明天让他提早做完作业再看电视,也可以今天做完作业以后再看一会电视,现在因为说了谎,就要罚他在两天内不许看电视。男孩垂下头来懊丧地说:“我下次再也不说谎了。”这样的惩罚就收到了效果。5.出谋划策(用好的办法疏导孩子那些不能满足的不正当的欲望)孩子喜欢偷吃糖果,牙都坏掉了,父母可以协助孩子、给予建议,比如问他:“把糖果放高一点好吗?还是妈妈把糖果放到柜子里锁起来?”与孩子一同想些解决的方法,以克制住原始的欲望;或者孩子喜欢玩电脑,家长可以跟孩子商定周六时用漂亮的作业换张电脑票玩一小会电脑。这样孩子就不会想着花招的撒谎来满足这些欲望了。
五、用 实践应用
我们回去之后具体该怎样做呢?
1、讲故事,解读诚实。
讲《列宁小时候的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狼来了》等让孩子知道诚实守信是美德,撒谎骗人很可耻。
讲《列宁小时候的故事》《木偶奇遇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狼来了》等让孩子知道诚实守信是美德,撒谎骗人很可耻。
2、定规则,实践诚实 跟孩子共同制定诚实规则:
不许说谎;许诺要兑现;不欺骗老师、同学和朋友;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勇于承认错误;不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不作弊。
3、做记录,肯定诚实。
按照书上68页制作诚实评比卡给孩子做记录,并进行肯定奖励。
第三篇: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一)马伟英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一、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 合„„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 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
如今,我们应该重视把孩子培养成为机警的人。这是因为机警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对外界作出的迅速反应,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稀里糊涂的“马大哈”怎么能搞出一番事业?!要让孩子成为机警的人,家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如果大人整天恍恍惚惚,做事丢三落 四,那么要求孩子“机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培养孩子机警,不妨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要求孩子上学时不要遗失书本或文具;上街购物得算清每一笔帐;去公共场所须谨防小偷窃去钱包;晚上就寝前应关好门窗等等。孩子是否机警,与责任心的培养也大有关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神、处处关注,尽量不出什么纰漏。平时,大人可从帮助其树立责任感着手,也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机警。如,父母让孩子晚上独自在家处理诸如关好门窗、检查水源电源火源、接听电话等事,然后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加以评述。再如,等孩子一人在家时,让朋友装成陌生人敲门,看孩子如何应付。甚至父母与孩子外出时,可有意与孩子走散,然后在远处关注孩子会作出什么反应。
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意外事件,也能培养其机警的素质。如,放学回家路上有生人想认识他(她)或给他(她)吃东西;外出游玩时小伙伴突然发病倒地;发现有可疑的人在家门口徘徊„„看看孩子能不能找到各种方法巧妙地应付。
机警的孩子不仅善于保护自己,还会因此而充满自信。在孩子的“人生之舟”上,“机警”犹如加添的一面“风帆”„„
五、怎样使孩子消除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怎样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呢?
(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了。
(二)、不要贬低孩子。我们有些家长爱用大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他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三)、不要滥贴“标签”。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都不能随便作出“没有出息”之类的负面判断,也不能任意给孩子贴上“窝囊废”之类的灰色标签。因为这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四)、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当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五)、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平时要注意教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务远,以免挫伤成功的积极性。
(六)、要注意扬长避短。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当中具有多种才华和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长项,取得更大的成绩
六、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家长学校教案
(二)马伟英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不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一个透彻明白、高度凝练而又极富智慧的教育理念。
“下一个路口”是什么?说得直白些,就是下一个问题,下一节课,下一个学期;说得宽泛些,就是下一次参与,下一次拼搏,下一个轮回;如果说得“实质”些,“下一个路口”就是人生的下一步,人生的下一站。
教育理应这样,但事实又并非如此。把一次考试作为“试金石”,把一次排名作为“分水岭”,这种陈腐极为残酷的评价手段,曾长期盛行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近些年虽遭“口诛笔伐”,却是“死而不僵”,在不少学校不仅“有处藏身”,而且依然唱着主角,甚至愈演愈烈。要求“人人成才”,“一帆风顺”,要求“成方阵、齐步走”。考试称作“为荣誉而战”,排名次叫“危机激励”。一次落后为“愚笨”,二次为“差生”,三次为“弱智”。继之是“歧视”并振振有词:谁拖后腿就是“丢脸”,“甩掉落后才算好汉”,常使白眼叫做“恨铁不成钢”。最终是顺理成章的“淘汰”:“毛病太多,不可救药”,“如此大脑,朽木难雕”,公然“逐客”,或是打入“另册”,不再理会。
教育理应是最具人文关怀的崇高精神活动,而在某些人的理念中,学校教育就是无情的“擂台”,就是庄严的“法庭”,人与人就是要分个前后高低。其实,“擂台”尚能“下次再来”,“法庭”尚给“上诉权利”;而以人的完善为宗旨的教育倒可以赤裸裸地挥舞“终审裁定”的大棒,却貌似公允。
富有“人情味”的教育应当留给孩子,尤其是那些“智力晚发”的所谓“差生”以一方晴空,一片希望,一条后路,以强烈的期盼之情,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
能在下一个路。“等”孩子,你就舍弃了“苛求”,具备“宽容”。你会严守孩子的隐私,呵护他的尊严;你会检讨自己,承担责任;你会给他机会,给他希望。能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你就远离了“歧视”,学会了“包容”。你会告诉孩子: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起点;你会为地填平路上的坑坑洼洼,并在他困惑时指点速津。能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那你就抛却“淘汰”的理念,对孩子满怀“期待”之情。会像度格马利翁一样深情凝视并呼唤美女雕像的复活,告诉她“你的明天可以更好”。
只要你真诚而耐心地等待,孩子就会来到你身边,走进你心中;这个“路口”不行还有“下一个”,还有“下下个”。教育的神圣就是引领着孩子到达一个个“驿站”,教育的艺术就是“不下结论”,“永远不作结论”。
,为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所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开创了教育行业教育顾问的先河,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教育项目。我们还特别推出“教师教研和亲友创富计划”,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科研和创富的平台,在网站上增设了教师资源专栏,大家可以共享彼此的课件、教案、教学论文、教育案例、教学案例、试题、学科总结等教学资源。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创中国的学习顾问业。』
第四篇: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第一课
高高兴兴上学去
――――培养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家长明白孩子的适应能力很重要。
2、通过教学,使家长掌握一些方法,能够帮助孩子适应新生活。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教学方式:交流讨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呢?
首先,父母应做一个入学前准备时间表,准备内容应涵盖入学的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两大部分。
生理准备包括:培养早睡、早起的作息生活习惯;能吃足量、丰富、营养的早餐;不挑食,洗漱、洗澡能自理,会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能定时足量喝白开水。
心理准备包括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
学习适应包括阅读能力培养,前书写能力培养、数学准备等;社会性适应包括培养孩子参与各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孩子的任务意识与规则意识,增强孩子完成任务与遵守规则的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往能力;
以上准备内容中生理准备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两方面需要家长多花心思和时间参与,而学习准备在教学质量高的幼儿园基本可以完成。
2.家长们看课本中的案例,说一说,案例中的孩子、父母是怎么做的,他们这样做好不好?
3.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第二课时
1.家长们互相讨论案例。2.教师跟家长一起来分析。
3.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看书中的提示。
4.学前准备固然重要,但绝不可将上述时间表作为“课程表”一样机械、僵化地执行而不顾孩子的兴趣与承受能力。学前准备也决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作业”,家长应积极参与其中,并做出正确科学的表率,给孩子以持久、坚强的心理支撑。
5.布置大作业,希望家长认真完成。
第二课
《我的手绢我来洗》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方法。教学重、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有一个18岁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成绩优秀,被指定为留法预备生。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他在语言学院学了半年,就休学了。原因竟是他生活不能自理。一想到“马上就要到国外去,离开了
父母生活怎么办?”他就失眠。结果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只得休学。
家长同志们,当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问题。
二、明确培养“自理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1.“自理”是生存的基本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年和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跨进独立的劳动生活时,往往会感到精神颓丧,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一只虎皮鹦鹉被主人养在鸟笼中,每日衣食无忧。后来,主人看见其他的鸟儿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觉得虎皮鹦鹉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于是就打开笼子将它放回了大自然。主人以为鹦鹉从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几天后鹦鹉却死于饥寒交迫。因为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寻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自身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孩子长大后,要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否则,他们就会像那只虎皮鹦鹉一样难以适应。
2.“自理”是创业的基本前提。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二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借鉴。
3.“自理”是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如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小皇帝”似的生活也越来越让我们担忧。比如:入睡和起床的能力,吃饭和排泄的能力,着衣和穿鞋的能力,洗衣和做饭的能力,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上街过马路、买东西的能力等等,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基础的能力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是当今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
4.“自理”是“五自”的基础。依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江泽民同志为少年儿童提出了“五自”要求。即要求少年儿童一代做到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今天的少年儿童能否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学会生存与创造,能否驾驭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和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理是少年儿童的一个必备素质,做到“五自”,起点应当是“自理”,只有学会了自理,才可能逐步达到“五自”要求。因此,学会“自理”是“五自”的基础。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家长同志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呢?然后各自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可以适当记录一些好的意见)
2.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⑴在家庭劳动中培养。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从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在美国,多样的小型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如组织缝纽扣、洗衣服、刷鞋,叠被子等各种比赛;会同家长让孩子“当一天家,理一天财”;还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在迎接年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贺年片、手包饺子等。这些都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孩子的能力。
⑶在鼓励中培养。有人说:“孩子为赞赏而生存。”家长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孩子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孩子就能看到希望,奇迹也就创造出来了。如果孩子扫地扫到鞋子上,拖地把脏水泼到衣服上,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的兴趣被打消了,今后他还会再做吗?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自理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
⑷培养自理能力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自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自立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想自立了,那么他就会去努力地自理,就会积极地尝试,去培养和提高自理能力。而自立,这就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自立精神,那么,孩子就会有这种精神。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四、总结
21世纪是能力的社会,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吧!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点、每一滴,都会在孩子未来的生活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与家长谈谈国外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中国父母眼里,外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总是很强,事实上就是如此。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们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请看外国人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美国美国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近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青少年从小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嫌钱。
德国德国家长从不包办或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日本 日本家长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它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去外面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中国的父母太娇惯孩子,都上初中了,上补习班或学乐器等活动都得有父母接送,什么家务也不让干,只要孩子学习好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答应,有的孩子都上大学了,换洗衣服还拿回来让妈妈洗,普遍存在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有一部分大学毕业了,不急于找工作,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白天睡觉,晚上上网,养成了“肯老族”的坏习惯,看着父母每天起早贪晚的工作,他们没有一点愧疚感,认为父母养他们是应该的,可是他们不想想父母能养他们一辈子吗?
国外孩子为什么比中国孩子自理能力强,因为父母不娇惯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咱们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教育好下一代,不能再娇惯孩子了。
第三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爱因斯坦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授课目标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是在心里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通过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兴趣。
授课背景
目前,很多家长为了让子女长大成材,不输在起跑线上,除却在学校紧张的学习外,不断地为孩子创设学习的环境,可是,效果甚微。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不踏实、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反正总是有事,这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要让孩子学习好,首先就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根本。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落后陈腐的教育观念,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得苦不堪言,令学生望而生畏。其实让孩子快乐学习也不是一件难事,家长只要善于引导、有耐心,是可以做到的。让他们从本应主动地探究变为了被动的接受。家长迫切的盼望和殷切的希望让他们忽视了对孩子本性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孩子的学习需要,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压抑他们的个性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过程:
一、学习兴趣与人的终生发展。
1、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学习内容或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2、学习兴趣是远大理想的起点。教育的核心就是做人。当今社会,孩子学会做人至关重要。“做人”教育就是首先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孩子就没有成材的动力。即使暂时有动力也难以持久。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志趣是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而兴趣就是实现理想的起点。
3、学习兴趣是人的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古到今有多少有所创造的人,他们的成果最初都是靠兴趣的力量来启动的。
二、内在直接兴趣和外在的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就是孩子对事物本身感动需要而产生的兴趣。每个孩子的直接兴趣因为不同的性情都会有所不同。(举例)
2、间接兴趣:就是孩子对事物本身没有兴趣,但由于外界刺激他去接受而使他产生了兴趣,它来自于外界因素的影响。
3、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换。(举例)
三、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的时期
1、“最佳时期”的启示。孩子在某一年龄段,特别容易建立和发展某一意识或行为,0—9岁是儿童敏感期,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耐心观察,细心引导。
2、小学生兴趣的特点
(1)敏感、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新奇的事物可以立即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直观性。(2)孩子的兴趣大多持续时间段,而且容易转移,有不稳定性。孩子的兴趣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们往往从一种兴趣发展为多种兴趣,并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兴趣,或主导兴趣。
3、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要从生活中开始。根据他们有意注意和无意识记的特点,要不断地,不失时机地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小结: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家长给予肯定和支持。家长常常在孩子衣袋里发现几颗小石子,揉皱的纸片等,此时作为家长,不要简单指责他们,或干脆把东西统统扔进垃圾箱。应借机问他们为什么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分享孩子的快乐。时间长了,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兴趣的萌芽的倾向,进而加以引导和扶持,孩子们兴趣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就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家长培养孩子兴趣的十条建议
1、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
2、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就有求知欲,对感兴趣的事要刨根究底。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从孩子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着手,开始给他讲好笑的故事,逐渐的讲些中外成功人士的故事。等他兴趣浓了就告诉他,这些故事都是从树上看来的,人那个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通过读书还可以知道许多非常有趣的事。
3、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他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从而不断进步。相反,如果孩子学习成绩总是不好,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孩子会一步步地走下坡路。因此,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的鼓励和积极地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没什么可表扬,实际上不是孩子真的一无是处,而是家长比较的角度不正确和对孩子的期望、要求过高。在评价爱还是免不了比较,表交友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较,而纵向比较则拿孩子的现状和过去相比。家长在比较时,特别喜欢把孩子的不足与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这样的结果不仅无法使家长了解、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还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自卑。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纵向比较,及时看到孩子的进步、成功的乐趣,对学习、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4、善待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由于孩子年龄小,对有兴趣的事情,往往只凭一时的好奇和热情。作为家长,紧紧唤起孩子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引导他们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切忌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无动于衷,这样容易使孩子的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小结:家长要通过引导,使孩子的兴趣与他本人的智力特征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兴趣,挖掘他的潜质;通过发展潜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兴趣,把孩子的兴趣和他的特征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适应,最终才能找到结合点。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既要多样化,又不能泛滥。
5、引导动手,在实践中诱发兴趣。俗语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由于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务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举例:日常生活和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兴趣)
6、在玩中发展兴趣。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中常常表现出某种兴趣的萌芽与倾向,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使玩与学相结合,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举例:语文课本中《玩出来名堂》、留美博士周峰小孔成像。)
培养孩子玩的习惯,启发孩子领悟玩的价值,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去远足、去打球、去感受多种的生活情趣,在玩中让孩子接触新事物,从中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7、积极配合孩子的兴趣。我们培养兴趣方面,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例如:家长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还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知道什么重要,往往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学英语、学琴、画画早晚不闲结果,孩子反而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产生深深地厌恶。事实证明:只有孩子有兴趣的事,孩子才会潜心去做好。没有兴趣,就没有孩子的热爱执着和追求。
家长自己有某方面的高雅兴趣,影响孩子,成为家长与孩子共同兴趣,像许多世家:相声世家、音乐世家就是潜移默化受到家族的影响。(举例著名翻译家傅雷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儿子傅聪受其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兴趣请注意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太难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
8、发挥赏识教育在培养孩子兴趣中的作用。
举例:周弘把哑女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的事实。举例:刘艳敏曾写过的一篇文章:《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举例: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小结:对孩子浓厚兴趣的事物,家长们不能简单地去看待、去评价,站在大人的角度,却是不值一提的东西,在孩子看来,却是很了不起的。这就是说,作为家长,要从关注孩子的未来成长着眼,赏识孩子的兴趣。
9、创造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举例:幼儿涂鸦)只要你诚心去发现、创造,孩子就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我们除了给孩子创造学习的小天地,更应该重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排得满满的,使孩子的兴趣才能的生长失去必要的土壤、阳光和水分。
10、营造爱的家庭氛围。“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教育不能没有爱,培养兴趣同时不能没有爱。爱的表现形态归结为四个方面:关心、尊重、理解、责任。
关心:对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身体等都加倍呵护。不但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需要。
尊重:尊重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愿望,不压抑他们的个性。理解:要对孩子深入了了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责任:对孩子更高层次的爱,无论孩子智商是高还是低,身体是否健康,我们都要努力营造关爱风味,对孩子尽心尽责
第四课
今日事今日毕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针对孩子写作业拖拉的现象,指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案例。
2.提前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3.课件准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选几名同学表演课本中的案例。2.家长谈一谈观看后的感受。
3.说一说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这种现象。4.想一想,怎样改变孩子这种不良习惯。5.各位家长各抒己见,随意交流。第二课时
1.办什么事都要只争朝夕,“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养成拖拉作风,当天应做完的事,决不要放到明天去做。
2.“今日”你做的每一件事,对“明日”都会有影响。3.教师跟家长一起分析案例并从中得到启发。
4.让家长明白,造成孩子拖拉现象,不只是因为孩子,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5.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你想用哪些方法。道理是什么?
6.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学习习惯,天长日久,也就习惯成自然。
7..向家长布置本课大作业
第五篇: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 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不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一个透彻明白、高度凝练而又极富智慧的教育理念。
“下一个路口”是什么?说得直白些,就是下一个问题,下一节课,下一个学 期;说得宽泛些,就是下一次参与,下一次拼搏,下一个轮回;如果说得“实质”些,“下一个路口”就是人生的下一步,人生的下一站。
教育理应这样,但事实又并非如此。把一次考试作为“试金石”,把一次排名作为“分水岭”,这种陈腐极为残酷的评价手段,曾长期盛行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近些年虽遭“口诛笔伐”,却是“死而不僵”,在不少学校不仅“有处藏身”,而且依然唱着主角,甚至愈演愈烈。要求“人人成才”,“一帆风顺”,要求“成方阵、齐步走”。考试称作“为荣誉而战”,排名次叫“危机激励”。一次落后为“愚笨”,二次为“差生”,三次为“弱智”。继之是“歧视”并振振有词:谁拖后腿就是“丢脸”,“甩掉落后才算好汉”,常使白眼叫做“恨铁不成钢”。最终是顺理成章的“淘汰”:“毛病太多,不可救药”,“如此大脑,朽木难雕”,公然“逐客”,或是打入“另册”,不再理会。
教育理应是最具人文关怀的崇高精神活动,而在某些人的理念中,学校教育就是无情的“擂台”,就是庄严的“法庭”,人与人就是要分个前后高低。其实,“擂台”尚能“下次再来”,“法庭”尚给“上诉权利”;而以人的完善为宗旨的教育倒可以赤裸裸地挥舞“终审裁定”的大棒,却貌似公允。
富有“人情味”的教育应当留给孩子,尤其是那些“智力晚发”的所谓“差生”以一方晴空,一片希望,一条后路,以强烈的期盼之情,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
能在下一个路。“等”孩子,你就舍弃了“苛求”,具备“宽容”。你会严守孩子的隐私,呵护他的尊严;你会检讨自己,承担责任;你会给他机会,给他希望。能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你就远离了“歧视”,学会了“包容”。你会告诉孩子: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起点;你会为地填平路上的坑坑洼洼,并在他困惑时指点速津。能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那你就抛却“淘汰”的理念,对孩子满怀“期待”之情。会像度格马利翁一样深情凝视并呼唤美女雕像的复活,告诉她“你的明天可以更好”。
只要你真诚而耐心地等待,孩子就会来到你身边,走进你心中;这个“路口”不行还有“下一个”,还有“下下个”。教育的神圣就是引领着孩子到达一个个“驿站”,教育的艺术就是“不下结论”,“永远不作结论”。
,为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所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开创了教育行业教育顾问的先河,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教育项目。我们还特别推出“教师教研和亲友创富计划”,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科研和创富的平台,在网站上增设了教师资源专栏,大家可以共享彼此的课件、教案、教学论文、教育案例、教学案例、试题、学科总结等教学资源。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创中国的学习顾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