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筛选和分类汇总数据》评课稿
高中信息《筛选和分类汇总数据》评课稿 亭湖区八中陈娅
我首先谈谈陆峰老师的《筛选和分类汇总数据》这节课。
1、我认为陆峰老师选择导入课题的事例比较好,是有关“身高体重指数”的。这类信息抛出来时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陆老师的课堂语言很注意引导学生观注对象之间的联系。比如,“我们刚才都是与数据打交道,所以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都是选择数据菜单的命令”,这样使学生联想到如何将完成任务与菜单发生关联。提醒学生以后自己在解决问题时,会自发去找相应的菜单,万变不离菜单,这点很好。
3、学生在完成“学生活动二”和“拓展任务二”之间,将数据恢复到筛选前全部显示的那一步,陆老师向学生介绍的方法是“编辑”菜单中的“撤消”命令。我建议也可选择每个字段后面都有的下拉菜单选择“全部显示”,这种方法用的频率还是蛮高的,可强调两次。
4、有关分类汇总的步骤问题,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分类汇总首先要分类,所以陆老师先引导学生对数据按性别排序。我觉得这步可以跳过去,直接在“分类汇总对话框”——“组合依据”选择“性别”,这步其实就能实现分类排序的效果。
5、陆老师在课结束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是怕问题出现,是希望问题出现”。说实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特别真诚,不像走过场。另外原本在教学设计中设计的用average函数解决分类汇总的部分,陆老师发现学生互动不够理想时,立即放弃了这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陆峰老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信息教师具备的素养,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篇:《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1本节课教学目标具体明确,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统计和图表功能制作出研究性学习中的图表,使用事实来说话,提高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从教材处理上来看,刘超老师对这部分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把握的比较准确,重点和难点把握的比较到位,将新授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一份调查报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刘超老师在上课开始的时候通过一份调查报告引入课题,通过让学生带着思考问题去看这份研究报告来调动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刘超老师从上课开始到11分钟左右将电子表格的基础操作知识点使用讲授法讲授给学生,避免了学生使用过多的时间在基本操作上为后面的重点操作留下足够的时间。刘超老师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数据的输入问题还是比较好的方法。全体学生从14分钟才开始动手操作,通过电子表格画函数为后面制作图表作一个铺垫。但刘超老师在这里没有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这是本节课里不够严谨的地方。刘超老师从16分钟直接开始利用实际的案例研究,使用已经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获得现场学生的数据,通过利用这些现场的数据进行制作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最后从32分钟开始本节课小结。对于小结这部分我觉得有以下值得商讨的地方:1、小结时间过长;2、而且小结中有不少内容(如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本节课上课过程中没有涉及到;3、小结的内容和顺序不够严谨,不少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无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量偏大,从教学方法来看,刘超老师使用讲授法将一些次要的操作直接演示给学生看,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基本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任务,但也是由于本节课内容的量偏大所以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少了。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2听了刘老师的一节《表格数据加工》课,感触比较多。刘老师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的`更新上,对教学内容的驾驭与处理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上,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刘老师用表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一段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并且用“我觉得”和“通过数据,我发现”进行比较,说明对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这个例子不仅能很好地说明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更能让学生反思,体会网络成瘾症对青少年危害。
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该教师在学生练习阶段突出了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首先,选择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然后作统计。
其次,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可以在多个主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如:教师画抛物线,学生可以自主画其他函数图象。
第三,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使学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同完成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协调的能力,培养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三、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刘老师将插入图表、排序、分类汇总的教学融合到画函数图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任务”中。
通过教师“展示任务”、“讲解演示”,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老师提问学生得出结果的方式,使他们有成就感,更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
四、值得探讨的问题:
1、时间有点紧迫,学生自主练习讨论时间有点短,气氛不是太活跃。
2、最后总结时也比较仓促如果与学生一起总结效果会更好些。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3今天我们学习了刘超老师的《用事实说话—表格数据加工与数理统计》一课,使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对这节课作一些简单的点评。
一、教学目标内容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一是使学生了解数据统计的一般过程,二是学会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他没有盲从课本,而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通过即时调查获得到班级上网情况调查数据,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由于这些数据来自学生实际,所以这样精心设计的教学范例更符合学生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1、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有很强的独创性,学生新鲜感强,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虽然教学容量较大,但时间紧凑,分配合理,学生活动还是比较充分的。
2、刘超老师一开始用“xxxx年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引入新课,在调查报告时“通过我对…的了解,我觉得…”到“通过数据统计,我发现…”的转变,使学生意识到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数理统计的重要性,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转变为理性,从而帮助学生生成学习数理统计动机,这样的导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3、在介绍分类汇总时候,由于数据来源生动真实,与自已相关,学生兴趣很高,在评价自已的统计数据时,学生思维明显活跃,而且在分析过程中,不时传来其他同学的认同的笑声,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也作了充分的肯定,师生之间交流充分,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培养了师生感情。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刘超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任务驱动、学生引领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刘超老师通过现场即时采集数据,然后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地学习,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
四、教学素养
刘超老师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态自然,举止从容,显示出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
刘老师能够尝试将Excel抽象至一般的数理统计分析工具,再将数理统计与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并深深体验到数理统计之于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最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第三篇:《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
本节课教学目标具体明确,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统计和图表功能制作出研究性学习中的图表,使用事实来说话,提高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从教材处理上来看,任课老师对这部分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把握的比较准确,重点和难点把握的比较到位,将新授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一份调查报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在上课开始的时候通过一份调查报告引入课题,通过让学生带着思考问题去看这份研究报告来调动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任课老师从上课开始到11分钟左右将电子表格的基础操作知识点使用讲授法讲授给学生,避免了学生使用过多的时间在基本操作上为后面的重点操作留下足够的时间。任课老师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数据的输入问题还是比较好的方法。全体学生从14分钟才开始动手操作,通过电子表格画函数为后面制作图表作一个铺垫。但任课老师在这里没有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这是本节课里不够严谨的地方。任课老师从16分钟直接开始利用实际的案例研究,使用已经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获得现场学生的数据,通过利用这些现场的数据进行制作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最后从32分钟开始本节课小结。对于小结这部分我觉得有以下值得商讨的地方:
1、小结时间过长;
2、而且小结中有不少内容(如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本节课上课过程中没有涉及到;
3、小结的内容和顺序不够严谨,不少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无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量偏大,从教学方法来看,任课老师使用讲授法将一些次要的操作直接演示给学生看,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基本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任务,但也是由于本节课内容的量偏大所以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少了。
第四篇:如何用自定义筛选数据
自定义自动筛选
如果要使用同一列中的两个数值筛选数据清单,或者用比较运算符,可以使用自定义自动筛选功能。例如,想筛选出“工龄”大于4的记录,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
1、单击要筛选的数据清单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格。
2、选择“资料”菜单中的“筛选”命令,从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自动筛选”命令。我们就可以在数据清单中每一列标记的旁边插入向下箭头,如图1所示。
图1 使用自动筛选操作后的数据清单
3、单击“工龄”旁的向下箭头,从下列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选项,出现如图2所示的“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
图2“自定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
4、单击第一个框旁边的箭头,然后选择我们要使用的比较运算符。
5、在第一行右边的框中单击第二个框旁边的箭头,然后选择要使用的数值。在例中我们设置的条件为所有工龄“>4”的客户。
6、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看到如图3所示的筛选结果。
图3 使用自定义条件的筛选结果
提示:如果想筛选出“工龄”在4~6之间的记录,可以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选中“且”单选按钮,然后单击第二个比较操作符的向下箭头,从下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操作符。例如,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小于”,关在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6”即可。
第五篇: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
教学设计
【课题】: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
Excel电子表格是信息技术会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以后工作中一个基本的技能。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学会一些Excel的基本操作,并且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处理。本节课学习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是学习Excel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不管是对会考还是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首先从课堂上获取一些数据后,让学生输入数据,然后用公式和函数计算一些数据,最后讲述排序和筛选,并且演示操作。【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进校快半个学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并且在学习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和Excel的基础知识之后还有一定的操作基础,但对一些概念性的理论知识不是很感兴趣,理论知识相对欠缺,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特别高且乐于探索,但学习中易受网络、游戏等影响,注意力不够集中,另外因各种因素,学生的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设计思路】
首先,教师创设情景,从学生自身出发,获取要处理的数据。其次,演示怎么对数据进行排序,给学生时间自己动手实践。
然后,再演示怎么筛选(包括高级筛选),给学生时间自己动手实践。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对数据进行排序操作;(2)熟练对数据进行筛选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课堂讲授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2)通过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 难点:高级筛选中各个区域的选择。【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初次见面给大家准备了一点见面礼(播放赵本山的小品片段)。
放完之后„„
师:既然说到了钱的事情,那我们就现场来做一些小调查。师:你们平时都在哪些地方用钱呀? 学生:„„
师:最近我在网上看了一个小调查(打开电子表格),看了一下目前中学生使用零用钱的情况,你们是不是也差不多啊。
活动:课堂上抽取一些学生简单的互动。
二、创设情景,复习巩固,接着进入新授课程
师:同学们都已经学过了关于电子表格很多操作,那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现在大家利用函数计算出“总计”和“平均值”。(下发作业)
活动:课堂巡视学生的情况,指导。几分钟之后„„
师: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了,那没有完成的同学等下继续努力。现在我们要请这节课的闪亮登场——对数据来进行排序和筛选。学会了排序和筛选之后,同学们就可以来分析一下,你们在哪些方面用的钱最多或者最少,而且还可以筛选出哪些同学很节约等等。好了,现在我就用我手边的数据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我们的主角!
教师边讲授边演示操作。
师:首先呢,我们可以简单的对数据进行升序和降序。方法就是:选中你要排序的那一列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格之后,利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升序”按钮和“降序”按钮。
师:很简单对不对,接下来,同学自己来试试看。把零食那一列升序排列。
活动: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学生情况,指导。
师:我看同学们都很棒,那我们接着来学习更复杂的排序,多条件排序。方法:执行“数据”→“排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定多级排序的条件,就
可对数据进行多条件排序。同学们还是来自己动手,看看它是不是没有这么复杂。
活动,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学生情况,指导。
师:大家做的都非常好,那下面我们再来点难度大一点的,来对数据进行筛选。筛选也有两个内容,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首先来看自动筛选: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Excel便在数据清单中每个列标题的右边插入了一个下拉箭头,单击列标题右边的下拉箭头,打开下拉列表,选择。如果筛选的条件不是下拉式列表中的一个值,那么可以在下拉式列表中选择“自定义”方式,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输入筛选条件。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一下。
活动,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学生情况,指导。
师:看了大家做的情况,同学们完成的都非常好,现在我们退出自动筛选(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退出)来学习今天最复杂的一个内容——高级筛选。方法主要是定义三个单元格区域:一是定义查询的数据区域;二是定义查询的条件区域;三是定义存放查找出满足条件的记录的区域。注意步骤:第一,要在工作表的任意一个空白区域,输入筛选的条件,输入条件时,如果在同一行,表示条件需要同时满足,在不同行表示满足其中之一;第二,执行“数据”→“筛选”→“高级筛选”,打开高级筛选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师: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接着把刚刚的数据在处理一下,用高级筛选找出电话费大于30元的同学。
三、实践巩固,分层辅导
教师课堂巡视,进行辅导。挑出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辅导。【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Excel电子表格给人们带来的一个很大的便利就是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这对于同学们以后的学生和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大家下去以后有时间多多练习,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的学习重在操作实践,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辅助教学,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除了传授新知识外,留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己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此外,挑出比较突出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促进他们的感情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