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师大四年级语文上教案第五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文《礼物》,《那只松鼠》,《哥哥的心愿》以及一篇阅读课文《一幅难忘的画》和积累与运用五.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幸福的道理。2.抓文中的关键词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学会尊重生命。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4.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课时安排:
《礼物》
2课时 《那只松鼠》
2课时 《哥哥的心愿》
2课时 《一幅难忘的画》
1课时 积累与运用五
2课时
共计:九课时
第二篇:西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编了
篇课文和
个“积累与运用”
。其中《迷人的九寨沟》《五月的青岛》是讲读课文,《华山的险》是批读课文,《松坊溪雪景》是略读课文。走进这5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九寨沟》秀丽隽永,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大自然的奇特。《五月的青岛》展现了青岛海滨的迷人风光。《华山的险》则是一首磅礴的壮歌,歌咏大自然的力量,展现了大自然的非凡和震撼人心的气魄。《松坊溪雪景》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还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趣、大自然的乐,同时也尽情抒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的确,大自然不同季节的景色有着不同的韵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趣、大自然的乐。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措施:
1.充分引导学生用心品读词句,边读边想象。
2.先学后导,当堂训练
情景教学法
3.在读中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从而激起他们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课时:十三课时
课时安排:
5.迷人的九寨沟——————————————————二课时
6.五月的青岛———————————————————二课时
7.华山的险————————————————————二课时
8.松坊溪雪景———————————————————一课时
9.古诗两首————————————————————二课时
积累与运用————————————————————四课时
单元习题内容:
1.各课后习题
2.同步练习
质量检测形式:
1.听写字词
2.小测验
5、迷人的九寨沟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段。
过程与方法:
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教学准备:小黑板,搜集有关九寨沟的资料。
教学时间:2
课时。
2—6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
(板书:九寨
”
沟)生齐读课题。
2、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字词,初步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注意“棘”“脊”和“绚”、字的读音。
2、你读了课文,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景,有什么感受?
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三、理清结构。
出示自学指导二:
1、找出中心句,读一读。
2、哪些段具体描写九寨沟是仙境呢?同桌互读第二至四段,在读中正音。
3、思考第二到四段分别写了九寨沟的哪些方面。
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四、练习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板书设计
5、迷人的九寨沟
1段
总2、3、4
段
分
5段
总
2—7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点名读重点词语。
2、说一说本文的结构。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深入学习
1、学习第二段,感受九寨沟水的色彩斑斓。
出示自学指导一:
(1)小声自由读第二段,思考:九寨沟的海子给你怎样的印象?
(2)你觉得九寨沟美在哪里?“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
学生互相评议、交流,有感情的朗读并相机引导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九寨沟山林的绚丽多彩。
出示自学指导二
(1)这里山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从哪些地方展现出来的?
(2)怎么理解“绚丽多彩”
。你还知道什么颜色呢?
(3)
“点染”是什么意思?
(4)朗读体会树林色彩绚丽多彩。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学习第四段:
出示自学指导三:
(1)“天气多变”表现在哪里?
(2)“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什么?
(3)“天气变,感觉也变”表现在哪里?
(4)用“像??像??又像??”说话。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三、知识延伸
1.查找资料。
(1)九寨沟的水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2)九寨沟为什么会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
2.学做小导游。
为课后的风景图片配解说词
四、强化感悟。
朗诵全文,畅谈此时对九寨沟的感受。
五、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5、迷人的九寨沟
海子
美
山林
瑰丽
深秋景色
多变
6、五月的青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巧妙的结构安排和优美的语言描写,掌握文章写景的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课文,从把握作品的构思、意境和语言特色入手,初步学会赏析散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青岛的喜爱、赞美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品味语言的韵味
教学难点:
文章末句抒情包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3---1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人入胜。
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五月青岛的美景图(远处是蔚蓝色的天空和海水,近处一片翠绿掩映,沙滩上游人尽情玩耍……)。请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遇到生字查字典学习,独立感受:五月的青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次感受青岛的美。分组分段读,在读中正音。
三、细读课文,感受五月青岛的特色
1.学习第一、二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介绍了五月青岛怎样的特色?
(2)理解“娇艳”,学会运用。
(3)再读,边读边想象五月青岛的花海,说说它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4)有感情地朗读,同学相互评议。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说说五月的青岛山上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一、学习三、四段。
(1)读三、四段,思考“春深似海”的含义。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春深似海”的?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2)勾画表示颜色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3)赛读,引导积累好词佳句。
(4)第四段描写了人,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请学生再读课文。
二、学习融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手法
1.老舍用他的妙笔向我们展示了五月青岛的独特风光,那作者对青岛怀着一种什么感情?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2.我们以后写景的文章应该注意什么呢?
3.教师小结:我们以后写这类文章也要注意紧扣景物特点,注意用词的准确,可适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方法。
三、朗诵,强化感悟
1.朗诵全文。
2.畅谈此时对五月青岛的感受。
3.试着用不同层次的颜色描绘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五月的青岛
花
五彩缤纷
海
春深似海
人
充满朝气
7、华山的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批读语,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框架,整体感知华山的险。
过程与方法:运用赏析词句的方法,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进一步感受华山的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
2.从文中得到启发,感受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会有所超越,品味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1、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中感受到华山的险。
2、在关键词句旁试着批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具准备:
有关画上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3—2
第一课时
一、介绍华山,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领略华山的险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工具书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全班交流。
本文课分成几个大段
第一段(1)开门见山,直接点出华山的险。
第二段(2、3)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具体写了华山的险。
第三段(4)登上峰顶后的惬意额开阔。
3---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引入课题。
2.回顾批读文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批读,理清脉络
1.问:
齐读第一处作批,体会问的精妙。
2.第二到五处作批:
抽生读,谈这几处旁批的发现;教师点出这是概括式旁批,渗透作者的写法。
3.交代学习任务:
这节课将重点用赏析词句的方法去批读。
4、师范读全文,学生勾画好词好句。
三、赏析旁批,体会情感
第二段:
1.自读第二段,思考:哪些词句能体现华山的险?用相关符号做记号,在结合上下文写感受。
2.交流展示,重点理解:“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夹,龟缩”,体会山路的险,相机指导朗读。
3.教师小结。
第三段:
1.继续运用刚才的方法赏析描写华山险的词句。
2.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抓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第四段:
1.激情谈话创设情景:当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征服华山时,你想说什么?想喊什么?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
2.作者怎么写的?齐读最后一段。
3.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华山美景。
4.齐读课文已有的旁批。
5.写自己的感受、想法,交流。
四、总结升华
在生活中做强者,去品味更多挑战的快乐。
板书设计
7
华山的险
华山天下险
山崖险
山路险
峰峦险
赞叹
热爱
作业:积累文中妙词佳绝。
8、松坊溪雪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
课时划分
一课时
3-4
教学过程
一、欣赏雪景,质疑导入
1.配乐欣赏松坊溪雪景图,导入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3.带着你的疑问,让我们和作家一道去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松坊溪的雪景,让作家郭风印象深刻,他用非常优美的文字记录了那片雪景。让我们来读读他的作品,读了课文,松坊溪的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雪的?先写(下雪)时的景色,再写(雪止)时的景色。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开始欣赏美文吧。
3.课文哪些段写下雪时的景色?哪些段写雪后的景色?
三、研读课文,感悟景美
(一)研读“下雪了”一层。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雪中美景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最好能讲讲喜欢的原因,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感受。
2.朗读、交流。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交流得也不错,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咱们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分别投影重点句子点拨: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带着你们的体会再来读句子。抽读。学生相互评价,是否读出雪花的美、雪的大。再全班读。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还会像什么呢?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谁想得最美妙。
(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4)你们看,置身于这么美的雪景中,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下雪了……落在松坊溪上了”,读出欢快喜悦之感。
(二)研读雪后美景一层。
让我们来看看描写雪后景色的有关段落,把你喜欢的句子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读出你的感受来,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来。
重点研读:
1.“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这样的山倒映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的句子。这样美丽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真是“画意在眼前,诗情在心中”啊!诗一般的文字怎么能让它只躺在书里呢?让我们美美地读读吧。
配音乐朗读第9段(诗情画意,无限深情)。
2.水中还有小生灵呢,溪鱼又有什么特点?(多、美、活。)
小鱼儿们是那么漂亮,那么活泼。同学们,如果将你们自己想象成这一条条小鱼儿,那么你们在这么美丽的溪水里畅游,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你最想对你的家园松坊溪说什么?
3.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呢?
这样描写使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鱼儿们使这原本恬静、雪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鱼儿们,你们继续向前游吧,去饱览松坊溪周围无限的冬日风光吧。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又能听到什么呢?请写下来好吗?
4.交流赏析。
5.同学们写得真棒,让老师身临其境了,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四、积累拓展,读写迁移。
1.这么美的雪景,这么生动的文字,让我们牢牢地记在心里吧!选择你最喜欢的句段读背。
2.教师配乐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写雪景的诗文或作家郭风的作品,课后可办成小报。
作业:摘抄文中的比喻句
板书设计
8
松坊溪雪景
下雪了:雪花
轻盈柔美
溪石
千姿百态
石桥
洁白如玉
雪止了:村庄
溪水
溪鱼
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划分
二课时
3-5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读通诗句
1.大家还记得《春晓》吗?
2.其实,描写春天的诗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两首。
3.请大家自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4.抽生读,在评价中点拨字音。
二、学习《绝句》
1.结合注释,说说“迟日”的意思。
2.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讨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
3.查字典,理解“融”、“暖”的意思。
4.小组讨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意思。
5.抽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余学生补充。
6.有感情地诵读《绝句》,注意读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联系诗句,结合插图,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全班交流该怎样读。教师范读。
(3)学生带着感情自由诵读。
(4)试着背诵。
板书设计
绝
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6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春日》
1.学生按学习《绝句》的方法自学《春日》。
2.教师点拨“胜日”、“寻芳”、“泗水”、“等闲”、“东风面”等词语的意思。
3.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4.、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5.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1.享受春日
古诗短而精,间接而含蓄,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细细品尝。
教学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
古人写诗,往往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景寓理、借物寓理。
诵读古诗,不能“千诗一面”,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抑有扬,有急有缓。
2.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能背诵该首古诗的学生给同学示范背诵,其余的学生尝试背诵。
四、交流资料,拓展延伸
同学们还搜集了有关春天的哪些诗句?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积累与应用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两种形式(有比喻词和没有比喻词)。
2.积累俗语和成语。
3.能清楚、明白地介绍自然风光,并能学习课文的写法,用语言文字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比喻方式的多样性;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
课时划分
三课时
3-7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句子,自读自悟。
2.合作交流,发现特征。
(1)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2)指名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3)分别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总结特点,拓展延伸。
4.教师小结:比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主要看是否把一个事物比作了另一个事物。
二、语海拾贝
1.反复读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
2.读完谈体会。
3.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谈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4.熟读成诵。
4-1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三、点击成语
1.自由练读,读通顺,想想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把读懂的内容与同学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阅读体会,说说成语的意思。
4.说说自己从成语故事中受到的教育、明白的道理。
四、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伴随着作者的足迹,领略了华山的险、九寨沟的美、五月青岛的秀……在生活中,同学们也游览过不少的地方吧,也许你也有新奇的发现和奇妙的见闻。下面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清楚、明白地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2.小组合作,多向交流。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所见到的奇妙的美景,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把美丽的景色描述清楚。
(2)小组内评比,看谁说得最清楚、明白。
(3)小组汇报交流的情况,推选一位讲得最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4-2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五、习作百花园
1.读懂题意,明确目的。
(1)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2)小组合作,互相解决疑难。
(3)教师引导梳理习作要求,明确选材范围,提示本次习作目标。
2.读写结合,扩展视野。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再次品读与本次习作有关的文章,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及表达方式。
(2)教师向学生推荐几篇范文学习。
(3)启发学生联系自己所见到的自然美景选材。
(4)学生练习作文,写完后反复修改。
3.评价修改,乐于交流。
与同桌或四人小组内交换作品读一读、评一评(从两个方面评价:作文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再次修改。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选合作伙伴和阅读方法阅读短文。
2.边读边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生生互相质疑,释疑,交流体会。
4.勾画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或语段,可做记号,做批住,记一记,背一背。
第三篇:四年级(上)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备课
备课时间:
总第课时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在读中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时安排:
16《说勤奋》 2课时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2课时 18《维生素C的故事》 2课时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2课时习作5 2课时 练习5 3课时
备课时间:
总第课时
16.说勤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钢笔描红。
六、作业:
第二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
六、作业
板书:
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备课时间:
总第课时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质疑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
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
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六、朗读课文
七、生字教学
八、布臵作业
第二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流程:
一、研读课文感知苦
1、读题导入。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交流:主要内容)
3、是呀,为了编写《本草》,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引读课文第一小节)
4、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
5、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难道修订《本草》真的只要吃一点点苦吗?
6、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13小节,找一找。(生读文)
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交流一:课文第2——4小节(他们住的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1、(卡片出示:破败)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第四小节,体会体会)
2、学生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3、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点评: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5、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交流: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6、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7、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出示,齐读)
8、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
9、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
交流二:课文5——7小节
1、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
2、学生继续交流。(吃得苦,行得苦……)
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
师补充: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
出示: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4、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然而李时珍在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5、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
交流三:课文8——13小节
1、你们知道吗?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8——13小节,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
2、学生交流:(整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种都要仔细地观察其颜色、形状,回忆它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亲自品尝草药)
3、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
4、通过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深情,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对李时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写下来。
5、交流
6、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臵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二、认识《本草》
1、读到这儿,我们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
2、学生发言。
三、凸现人物形象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四、作业
备课时间:
总第课时
18.维生素C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路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经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C。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一定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
1、播放光盘,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齐读。
(2)指名说说本课的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有什么应该注意的。
(3)理解了哪些新词,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3、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在得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读思考。
3、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被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反馈。(故事的时、地、人和事)3、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也常常有不速之客,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泥?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3、读后讨论。
4、指导朗读。
5、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 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C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6、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五、作业
第二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
2、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齐读。2、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因为“海上凶神”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任何一支船队。那一年,哥伦布的船队刚出发不久,就面临了“海上凶神”的灾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阅读理解
1、播放光盘,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讨论交流。
一份感动 一份悲伤 一份伟大 一份无私……
(1)你是从段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指名反馈。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份感动、悲伤、伟大……
3、小结: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茺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个什么奇迹呢?
4、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自读第6自然段。
5、指名反馈。
6、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指导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一起。
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1)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2)改为陈述句。
7、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7、8自然段。
8、读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存活的秘密。
9、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三、总结课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针对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结合实际,劝导大家要均衡饮食。)
2、总结:是啊,《维生素C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不仅有饮食习惯方面的,还有做人方面的。老师祝福你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作业
备课时间:
总第课时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以了解有关互联网的知识,指导学生朗读为主。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教学重点
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播放光盘,出示自学要求
1、同学们, 你们家有电脑吗?上网了吗?
2、板书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齐读
4、学生质疑:国际互联网是怎样一种事物?它又奇妙在哪里呢?
5、让我们再次读课题, 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
(1)生字卡片正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3、出示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学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5、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第二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4、用“奇妙”“甚至”造句。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
(7)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8)“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9)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理解“地球村”,说说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1)情境体验,了解关系。
学到现在我们也比较累了,来轻松一下。
(2)现在老师不是你的老师了,角色变一变,就当一回你们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几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纸,准备写回信。我儿子在一旁就嚷嚷开了:“妈,都什么年代了,干吗不上网,发电子邮件啊?”“年轻人什么都爱赶时髦,什么网不网的,写封信,老朋友照样能收到。孙子、孙女们,是奶奶有道理呢,还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网发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写信了,打个电话,也只要几秒钟就能听到老朋友的声音了?
(如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是吗?那可太奇妙了,我还真想看看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样了?我年纪大了,出门诸多不便,我能在国际互联网上看到我最喜欢的京剧吗?我能买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吗?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能在网上学到英语吗?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怪不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齐读)
3、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
可以和……(这是休闲)
可以和……(这是学习)
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这是生活)
“……”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4、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四、作业:
板书:
纵横交错
巨大无比
奇妙的 构造神奇
传输迅速
国际互联网 信息快捷
生活方便
极大方便
巨大作用
备课时间:
总第课时
习作5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教学流程: 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互相交流
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 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在齐读例文,并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
读后同座、小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
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芊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自己确定写作素材
教科书小书包课桌电视机电冰箱等等
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
班级中交流
备课时间:
总第课时
练习5 教学目标:
1、通过猜谜语,创作谜语这种游戏形式,培养处处留心,在生活中学习语 文的习惯。
2、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3、熟记八个词语和《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4、写好钢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紧凑、匀称。
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做一名主持人。
6、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语言积累 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认真读短问,补写小主人的话,明白文中蕴涵的道理,并体会用上成语的好处。
2、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写好捺。教学难点:
补写小主人的话,明白文中蕴涵的道理。教学流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导入: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脑,那你知道电脑包括哪些部分吗? 可是今天它们却争吵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文题)
2、读短文,初知大意。
(1)认真地读—读短文,短文共写了哪几个“人物”?它们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2)指名读,分角色读。
(3)从它们的表现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读好有关句子。
5、最后,小主人会怎么说?先同桌讨论。
6、交流、评议。
7、将小主人的话补写下来。与完后再交流、评议。
大致意思:要说功劳,我看是主机,可它一句话也没有说。其实,无论少了你们中的哪一个,电脑都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你们就不要再争功了,都好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吧!
8、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我们都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团结,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才能发挥这个整体的最大作用。
9、体会成语的好处。
(1)找出文中画线的部分读一读,能否替换成成语?(2)换上成语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3)朗读换上成语的句子。
(4)用上成语,可以使句子更简洁明了,更生动。
10、感情朗读。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题、起、迈”这三个字,认读。(2)观察三个字有什么特点。(3)指导书写(4)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和仿写。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5)集体反馈交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1、熟背八条成语和鲁迅的名言。
2、小练习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知道天才出自于勤奋。
教学流程:
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出示本单元的成语。(2)指导学习。
①学生自由读八个词语,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②指名读,纠正错误渎音。
③再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感觉上这些成语与什么有关?
④交流。(学生大体上能说出词语的意思即可,教师给予讲解)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著作等身:著述之多,和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背诵。②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熟记名言。
(1)自由读名言,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正音。
(3)说说你是怎杆理解这句话的。
鲁迅的这句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4)学生自由练读,练习背诵。(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3、你还知道相关的词语或名人名言吗?自由交流。
第三课时(月 日)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在别人遇到难题的时候,要学会帮别人想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学重难点:
在别人遇到难题的时候,要学会帮别人想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学流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
1、导入:你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吗?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揭题:帮他出主意。
3、指导。
(1)创设情境:过几天,我班要举行“神6”的主题班队活动,中队委员们正犯愁呢!你能帮他们出点子,想想办法吗?(2)指名说。
教师指导(提醒学生,要动脑筋,想出切合实际的办法,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说话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4、集体交流,评议。(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是否把注意说明白)
5、刚才小朋友们都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做法,对于这些做法,你们都同意吗?为什么?
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办法有简单有效才行。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1、当别人遇到难题时,你是怎样帮别人出注意的,那个注意管用吗?自由谈一谈。
2、假设别人遇到什么难题,你会怎样帮他?
三、面对班级实际谈谈
1、班级最近正在选“我与奥运”美文征文,大家都觉得是一个表现自己文采的好机会,但却没有人将文章写好,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2、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自由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师生交流,确定方案。
第四篇:2016版七上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学习相关文体知识,借鉴写法。⑵积累词汇,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⑶接触郑振铎、蒲松龄文章,理解其深刻的思想。2、过程方法目标:
能快速阅读-------默读课文,概括大意、标记文章;能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来感悟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单元教学重点
1、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写法。2、积累词汇,理解概括文章内容。3、作文训练:突出中心。
三、单元教学难点
1、课文内容探究,方法掌握。
2、初步掌握写作顺序、线索,写作方法。3、《狼》的诵读默写,词句理解。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以围绕着有关表述动物。共安排了四篇课文 1、《猫》,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感知郑振铎作品风格。1课时
2、《动物笑谈》,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运用课文中的语句感情。学习正确处理与动物的关系。1课时
3、《狼》,学习品味文章准确的语言,学习其整散结合的句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2课时 6、作文训练,如何突出中心。2课时 7、单元测验及评讲。3课时
18《猫》导学案
|郑振铎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安排:预习文本 教学目标:
1、品析语言,体会作家用语的准确性,重点品味强调句的用词方法。
2、通过“我”与家人对三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来理解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教学过程:
(课前幻灯)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苏东坡
一、教学导入:
播放(一分钟)小猫视频,影片中这些小猫可爱吗?是啊,猫是我们人类的亲密伴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先生笔下的《猫》,看看文中“我”的养猫的历程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会。
二、整体感知文本: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了是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花3分钟时间迅速的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自己昨天所预习的内容,可以在标划一些自己认为深有感触的句子。
2、文章一共提到了几只猫,“我”养的三只是怎么样的猫,你能不能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与学生共同研读对四只猫的描写,细读文本中的精妙语句)
a、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的?(从同学们找出的句子中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样两个句子。)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这个句子为什么用“滚来滚去”这个词语,能不能把它换成“跑来跑去”?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的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把消耗换成消磨好不好?
明确:消磨是因为无聊,打发时间,消耗是主动的乐意花时间,并且得到了享受。
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相比怎样?
明确:更活泼、更可爱、还会抓老鼠„„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从哪些词看到它非常的活泼,特别的可爱)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老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到讨厌的吱吱声了。
明确:居然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小猫不仅可爱,而且有用。c、第三只猫也可爱吗?从那些地方看出不可爱? 我们来看个句子,句中哪个词体现它在家中的地位? 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若有若无?
3、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作者及家人对这三只小猫的喜好程度,你会怎样排列他们的顺序:从这样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与家人养猫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第二只小猫>第一只小猫>第三只小猫,明确:人们之所以要驯猫、养猫,就是因为猫可以供人赏玩、为人所用,这是人伟大之处,也是人的贪婪之处。人类养猫是有目的性、自私心的。第三只猫,既瘦弱、又难看,似乎还有病。作为一只家猫,它已失去了在大自然中独立生存的能力,但人养猫,不是为了保护动物,而是为了赏玩、捉鼠。这样一只丑而瘦的小猫,怎么会被喜欢呢?它只是张嫂的热心、大家的怜悯,才收养的。注定在家里是不受欢迎的,当它有意识地跟大家亲近时换取的也是一副冷脸。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当你没用时,他绝不理睬你,对人类自己是如此,动物之类更是如此。
19、动物笑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3.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劳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的第一部通俗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行全球已经近半个世纪。这本书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用生花妙笔向一般大众讲述动物故事。作者之所以取名为《所罗门王的指环》,是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即便与动物不同种,也能和他们建立互相理解而亲密的关系。”作者认为如果有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同情,便能和周围的动物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真正融入它们的种群,甚至不惜为野生动物朋友作出巨大的牺牲,完全无需借助所罗门王的魔戒,便能与动物心灵相通,倾听它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动物笑谭》就是《所罗门王的指环》中若干生动动物故事的一篇,我们今天学习它,能感受到怎样“至美至真的故事”呢?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校正语音,积累词语,理解结构。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关键语句,用序号标出意义段。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滑稽(jī)蜥蜴(xī yì)河豚(tún)两栖(qī)脊椎(jǐ zhuī)鳃(sāi)鳍(qí)嗔怪(chēn)敛翼(liǎn yì)孜孜不倦(zī)母凫(fú)匍匐(pú fú)差事(chāi)禁锢(jìn gù)鹳(guàn)蹒跚(pán shān)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注意就采取行动。怪诞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
禁锢:①关押;监禁。②束缚;强力限制。③把人束缚在椅子或床上。④囚禁,强行把某人关押,束缚在某物上。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撒旦:主要指《圣经》中的堕天使,曾是上帝座前的天使,后因骄傲自大妄想与神同等而堕落成为魔鬼,被看着是与上帝的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
结构探究1.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2.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精读课文,理解中心。
1.我很少笑话动物的原因是什么? 2.我笑两栖鱼的原因是什么?
3.“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妙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作者有哪些逗笑的行为? 4.你认为作者的行为可笑吗?为什么?
5.作者第三次差点被送进疯人院里的原因是什么?
6.“袖子上的扣子做一堆,背心上的做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做一堆。” 鹦鹉的行为为什么让老教授生气? 7.鹦鹉与作者的母之间发生了怎样的趣事? 8.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读写结合。
1.以《我与——(补充一种动物名)之间发生的趣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所罗门的指环》。
答案:
结构探究
1.第一部分(1-2):我很少笑话动物 第二部分(3-4):动物确有可笑之处 第三部分(5-7)我研究动物行为可笑 第四部分(18-30)鹦鹉引发的趣事
2.明确:以“笑”贯穿全篇,从动物引发的人的行为可笑的角度切入,显得新颖有趣。精读课文,理解中心。
1.明确:因为我们自己做的事也像动物一样荒唐可笑,我观察到动物的奇形异相,往往会升起一股惊奇的笑意。
2明确:其中有一条鱼忽然从缸里跳到缸沿上,是鱼却像金丝雀一般“坐”在缸沿上,还用两只眼睛看人,它的模样像人。
3明确:①学母水鸭的叫声,让小鸭子跟着自己走,自己也蹲着走。②为了给穴乌套环,而把自己化装成魔鬼。
4明确:不可笑,因为他是为了探究真理而委屈自己的行为,不仅不可笑,还值得敬重。明确:在大庭广众之下,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模仿黄冠大鹦鹉的鸣声)的叫声。6明确:鹦鹉的行为太像人的恶作剧了。
7明确:将母亲织毛衣的线绕到柠檬树上,让人怎样也没法子再解开来。对作者的母亲一往情深,它热烈地追求她:在她的身边用各种古怪的姿势跳舞,无论她到哪儿去,它都跟着;如果她不在,它一定像初来时找我一样,孜孜不倦地去找她。为了到母亲跟前像个直升机一样掠过桌面,将糖粉扇得涂满了七个老太太的脸。
8明确:动物之所以可笑,是因为它的行为像人;为了追求真理,有时可以委屈自己;人如果将自己融入动物的种群,会产生与家人一样的情感。
《狼》 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 3 5
教学难点:目标4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八、作业
[说课精要]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疏通文意,进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
老师讲述另一则狼的故事,(见课后)让学生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过度:这则故事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狼具有相似处,狼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性,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
三、分析课文
1.独立思考: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问后交流评价归纳:
(l)开端:遇狼。(2)发展:俱狼、御狼。(3)高潮和结局:杀狼。
2.独立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问后归纳:
(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
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3.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交流后归纳:(l)心理描写 :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自由发言: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归纳: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片断写作练习:《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100字左右)
要点: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作业
第五篇: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团结、合作力量大”这个主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识字5”选了几组谚语,这些谚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故事《称赞》,让学生懂得对别人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称赞的道理;故事《蓝色的树叶》,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故事《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让学生懂得要要记得关心帮助我们身边的人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7个生字,会写50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知道团结的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含义和道理。
3、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和愿望,把自己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连起来并写出来。
四、课时安排:
识字5
2课时 称赞
2课时 蓝色的树叶
2课时 纸船和风筝
2课时 从现在开始
2课时 语文园地
3课时
识字5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情感目标:有积累谚语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书写中“绞丝”的书写(线、绳)指导: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一次性木筷。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朗读感悟(小组合作)1自己读谚语,读准字音。
2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组内成员听,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喜欢所读谚语的原因。
3教师示范朗读谚语,学生模仿读。(课件出示)
4师生、生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5齐读谚语,感悟谚语的含义。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用实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说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8采用范读、对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谚语,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如,移动电话(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叠(折),搓手,搓绳(搓、绳),一斤重(斤)等。(课件出示)2在朗读谚语的过程中认清字形(整体认识),读准字音。注意“柴、折、绳”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谋”的韵母是ou。3通过组词巩固认读生字。
第二教时
一、写字指导。
(1)仔细观察(组内仔细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同偏旁、同部件:折—挑线—绳斤—折
形相近:挑—桃根—跟钱—线(2)写正确。
“挑”字的笔顺:扌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线”字不要少一点。(3)写美观。
把“斤”字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斤:第一撇要平,第二撇要“竖”,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重点指导“绞丝”的书写(线、绳):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二、完成”看看写写”部分。(小组之间评比书写优胜的小组)
三、搜集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每个同学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我通过用实例,学生亲自实践,来阐述道理,学生兴趣高涨,效果很好。称赞
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动物图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
师:(你表现得那么好,的确该得到称赞;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是该好好称赞一番啊!)真为你们高兴,得到了那么多的称赞!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让学生问)
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
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
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
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
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
点击这两个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都是反犬旁。
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三、认读感知(组内检查自读效果)
1、我能认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气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
(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认读没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我能记
出示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我能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名读。
四、书写指导。
1、我发现(组内探索发现)
出示本课的8个生字,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
2、我会写,组内自学笔顺,不清楚的举手示意。
3、练写,每个生字写三个。
五、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知道了课文讲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的事,那他们为什么事而称赞对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大森林,讲了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他们为什么而称赞对方呢?今天我们去大树林弄明白好不好?
(出示课件)你瞧,这是一座美丽的大树林,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小刺猬和小獾在欢迎我们呢,他们身上背着五个生字,原来他们也爱学习呀。我们来读读字,跟他们比比看。(点击身上的字)
二、学习课文
(一)师:这篇课文老师自己也很喜欢,我在这读一读,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记:小刺猬和小獾是怎样互相称赞的对方的?组内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句子。(小组合作探讨)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再请同学来读读)(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二)那这样的称赞会起到怎样的神奇效果呢?请同学再细细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语句。(同桌口头交流两句称赞作用的句子)(三)简短的几句称赞的话,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呢?我们来看看小獾是怎样说的?(出示小獾的话)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理解“泄气”,给“泄气”找一个近义词来说说它的意思。(灰心)
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再齐读。(四)请同学快速读读1-7小节,找找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了?
出示课件和有关句子。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理解生字“粗糙”(看图理解:粗糙的小板凳会是怎样的呢?)(出示三个板凳的粗糙程度要不一,打乱顺序给学生看,先让学生直观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排列一下,哪个是他做的第一个板凳,哪个是第二、第三个,引导学生从刺猬的话中“一个比一个好”体会)。小组自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然后齐读。
(五)看着这样一个个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当时会怎样想呢?
师:是啊!小獾虽然做得并不怎样,但当时的他却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啊!
这时,是谁发现了小獾的优点?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称赞的话)引读:所以小刺猬——————(六)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它接着会怎样做呢?出示课件,想想再说。
师:是啊!别人做得好我们需要称赞,当别人做得并不理想,有困难时,我们就更应该称赞,因为称赞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
(七)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出示课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能吝啬对别人的称赞,因为称赞有着巨大的魔力:(出示)
因为
称赞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是啊!称赞多有魅力啊!综合刚才小朋友说的,我们一起来听记这样一句话:称赞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出示)
齐读这句话。
三、组内分角色读,在分角色表演读。
四、总结: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
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五、练习说话:
1、举例: ——最近写字写得很端正,我想对他说:“你进步可真大啊!”
学生说话训练、交流。
2、做心情卡 教学反思: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红色)那同学们见过蓝树叶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内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组内探讨)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3.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
绿铅
笔惹人爱
吞吞吐吐
桌子
盒子
注意
皱眉头
风景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描红
3.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5.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五、作业设计 1.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
一()树叶
一()同学
一()椅子
一()刺猬
一()板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二、朗读感悟
小组合作探讨: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5)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小组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4.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三、指导完成“读读说说”中的练习1.读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2.说一个问句,用上“吗” 3.读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4.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后,以纸船风筝来修补“裂缝”,发展了彼此的友谊。本课包括8个会认的字,会写8个生字,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使学生学会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准备: 1.挂图
2.学生朗读课文。
3.纸船和风筝(课前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板书课题、齐读。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小组自学汇报: 1.自读课文。2.检查生字、词。3.汇报接读课文。4.谈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
1.(出示挂图,师动情讲故事)。
挂图①:小松鼠聪聪住在山顶,小熊可可住在山脚。山上有条小溪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挂图②:松鼠聪聪折的纸船漂到了可可的家门口,看可可多开心呀!小组合租探讨,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这幅图的内容 2.快来读读第4自然吧?指导读“快乐”的语气。3.小熊会想些什么?读读5、6自然段。
4.师述: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可是(出示句子)“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5.这是为什么呀?
6.是呀?老师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难过,小熊和小松鼠呢?你是从哪知道的?
7.组内学习9-12段,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8.出示最后一段:(出示课件)
(1)指名读
(2)聪聪和可可会想些什么?
(3)指导读。
四、扩展升华: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如果你是聪聪,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3.可可会在风筝上谢谢什么呢?
4.再你准备的风筝或纸船上对你的好朋友协商一些话吧!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屋顶 门口
幸福 快乐 愿意 漂流 飘荡 1.自由读,同位互读 2.开火车读 3.用词说话
4.你还喜欢本课中的哪些词语?
二、指导书写:
1.组内学生观察字贴,说说难记的字、易错的字、发现特点。2.指导写字:
(1)写正确:
①幸:区别“幸”“辛”的字形。“幸”上面是“土”,不是“士”
②抓:右边不要写成“瓜”
③祝、福:左偏旁是“礻”
(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3.学生练习,师指导。
三、实践活动:
1.把这个故事读熟,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朋友表达心意。教学反思:从现在开始
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有趣而又令人回味的童话故事。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苦不堪言,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照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课文蕴含着与人相处要尊重别人的道理。学习目标:
1.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重点:
1、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
2、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难点:
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课前准备:CAI 课件、字词卡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1. 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二、示范朗读
1.提出听的要求: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谁最适合当首领呢?
2.教师范读。3.指名学生交流: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书,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检查自学
1.我会读:课件出示读句子识字,指名学生读句子。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轮、之、期)(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第、任)(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惯、式)(4)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 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眯、郑)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把你喜欢的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五、教学生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后,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学生扩词。
(2)说说你的发现,是让学生把生子进行归类,提高识字能力。
(3)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教师用开火车等方式检查。
(4)做摘果子的游戏。2.我会写:
(1)课件出示,学生读要写的字,正音。
(2)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
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现(最后一笔是竖弯勾)”等,这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
(3)指导把字写好时,可有重点地指导。“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第”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紧凑。
(4)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在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旁边画上一个笑脸娃娃。
六、拓展学习
结合自己实际,用“从现在开始”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下令、公布、一直、当心、第一名、现在、星期、轮流、走路。
3.出示课题读一读,结合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如:猫头鹰让大家从现在开始白天睡觉,夜里做事。
二、讲读课文 小组合租学习、探讨:
你觉得谁最适合当首领啊?为什么适合?
1、讨论
2、交流
3、有感情的朗读。
三、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在旁边画个笑脸娃娃。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四、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说说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铜
铁
钉
衤 被
裙
裤
袄
疒 病
疼
痛
疯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一个()
一盘()一把()
一块()
一条())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
一座()
一本()一幅()
一架()
一间()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本领
习惯
宣布
称赞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配乐)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合 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的图片。
2、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3、板书课题《合作》
4、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6、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要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