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循环的基本思想
2、while、do-while和for
3、三种语句特点
4、孰能生巧 【教学重点】 三种循环语句的使用。【教学难点】 三种循环语句区别。【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练习
第一课时
一、循环的基本思想
1、循环就是找规律,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讲解案例灰太狼抓羊问题
3、分析抓羊规律,引出循环概念
二、while、do-while和for
1、分析灰太狼抓羊问题,提出解题思路
(一)设灰太狼每次抓羊i只
(二)设灰太狼一共抓到羊sum只
(三)设灰太狼每天抓羊后笼子里有羊sum + i只 其中:i为循环变量,sum + i为循环体
2、介绍while循环的一般形式
3、一边分析一边编程
(一)主函数
(二)定义变量
(三)运算过程
(四)输出结果
4、编写循环程序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循环控制变量必须有正确的初值
(二)在循环体内应有改变其值的语句
(三)其值的改变应使得表达式的值最终趋向于零(循环结束条件),否则将形成死循环
5、引出do-while循环
6、介绍do-while循环的一般形式
7、使用do-while循环解决灰太狼抓羊问题
8、说明:while与do-while相似点
9、引出for循环
10、介绍for循环的一般形式
11、使用for循环解决灰太狼抓羊问题
12、说明:for循环中三个表达式使用方法
第二课时 一、三种语句特点
1、while与do-while的区别
2、两语句与for的区别
二、孰能生巧
1、提出问题姜太公钓鱼
2、分析题目中可用循环解决的规律问题
3、分析姜太公钓鱼问题,提出解题思路
(一)设太公每次钓鱼数量n = n + 2条
(二)设一共钓到鱼的数量sum条
(三)设每天钓鱼后鱼的数量sum + n条
4、一边分析一边编程
(一)主函数
(二)定义变量
(三)运算过程
(四)输出结果
5、课程小结
课后练习
1、概述三种循环语句while、do-while和for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计算无理数e的值,直到1/n!<10-5(P44,第4题)。
3、输入任意字符串,把字符串中小写字母转换成大写字母,并输出结果(P44, 第3题)。
4、输入5个整数,计算其中正数的和(P47,1)
5、编程显示100以内所有能被3和7整除的整数(P47,6、输出用户输入的两个整数之间的所有偶数。
7、编程求1!+2!+3!+…+n!的和。
2)。
第二篇:循环结构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3)
第四课时 循环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把握循环结构的三要素;能识别和理解循环结构的框图以及功能;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探究与应用循环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抽象能力;参与运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精确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循环结构的概念、功能、要素、框图及应用。
【教学难点】
描述和应用循环结构时,三要素的准确把握和正确表达。
【教学方法】
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具】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过 程】
复习:请同学们回顾已学算法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并画出结构示意图。
情景:1.视频(邢慧娜2004万米长跑金牌)
2.在学校的万米长跑测试中,你每跑1圈(400米),会想是否跑完了全程。如果没有跑完全程,那么又会想离终点还有多远。
学生活动:1)引导分析情景2中关键词
2)学生小组讨论,然后黑板板书(情景2算法及流程图)3)教师点评:引出循环类型、循环三要素。(建构知识)
建构知识:循环结构
1.定义:
注:1)循环体
2)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止境的“死循环”,因此,循环结构中_____________。高一数学(必修3)
2.分类: 注:
典型例题
写出1+2+3+4+5+…+100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变式训练
变1:步骤B更改为: i←i+2 ;则流程图表示一个什么样的算法?
变2:步骤A和步骤B交换位置会怎样?要达到预期结果,应做怎样的修改?
变3:若表示算法1×2×3×···×100,则流程图应如何修改?
练习:写出求1×3×5×···×99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1变4:步骤A更改为:ss ;则流程图表示一个什么样的算法?
i
思考
若表示算法1
课堂小结 作业 11111,如何画流程图? 23499100 P14:练习1(至少两种形式作答),2
第三篇: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组 吴涛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第五节《分支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重点介绍循环结构For…Next展开的。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问题比较简单,算法也不复杂,不画流程图也能比较清楚的描述出来。引入分支结构后,需要根据条件的真假,从两条路径中选择一条执行,算法逐渐复杂,流程图愈发显得重要,所以在介绍循环结构处理问题时时一定要配以流程图介绍。
本课内容设计很多程序的分析,以及讨论程序执行结果,如果在教室里面上,写板书的时间就浪费了,但如果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学生只有简单的理性和感性认识,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一环就缺少了,相应认知效果就不明显了,利用网络课件,学生可以自己浏览学习,自主下载认知分析。所以本课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以网络课件为辅助,以问题为导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故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1.掌握For-Nex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理解For-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3.结合分支结构的内容学会使用For-Next语句实现计数循环。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并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本课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作为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的For…Next语句,其格式、功能、执行过程、执行结果、并利用它来解决问题、编制简单程序都是本课内容。
学习重点:学会For…Next的格式及其含义,理解由For…Next编写的程序的过程、结果。
学习难点:For…Next的格式及其含义,由For…Next编写简单的程序。
三、教学对象分析
1、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高一时学习过在网络环境下浏览、搜索、下载等知识,但很久不接触网络,操作已经生疏了,所以事先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针对性训练,能把网络上的文字数据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如把VB程序段复制粘贴到VB程序环境中执行看结果等等。
2、分支结构的内容只有上过一次课,所以要求学生事先对上次课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复习。
四、教法设计
演示法:把制作的网络课件所在的网址告诉学生,引导学生通观本次课所有内容;并从旧知识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复习、提问、新知识的讲解。
成果展示法:将学生通过对网页上程序下载到VB环境中执行的正确结果在全班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五、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1、使用自己制作的主页―――VB循环结构(http://或http://wga/new/wt/ wangluoke /index.htm),集中了课本上关于“分支机构”的复习以及“循环机构”的For…Next的整体讲解、学习、练习、思考、作业的内容,以便学生对本次课的整体把握。
2、学生的计算机上面都装有Microsoft Visual Basic软件,可以把所制作的网页上的程序复制到本地计算机上面执行。
3、通过Top2000教学控制系统向全体学生转播自己的观点、依据、学习成果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言(教学目标)每个学生进入网页(http://wga/new/wt/ wangluoke /index.htm)浏览复习提问中的背景知识以及三个问题;
2、播放《分支结构》的多媒体课件以供复习之用;
3、学生回答复习提问中的三个问题;
4、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课内容自主学习;
5、讲解新课,指出重点;
6、思考并回答新课中的三个问题;
7、进行思考练习阶段,要求学生先看懂程序,并可辅以下载运行得出结果;
8、思考题要求学生自主编写程序;
9、给出参考程序;
10、课后作业思考
11、下课
七、思考
对于适合的内容,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环境教学手段都要比在原有普通教学下的效果要好,但各个学校的网络条件也有差异,机房的合理利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VB对于编写简单的可视效果程序,应该来说完全可以完成,也因为配以可视化界面效果有亲切感,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作为一门计算机入门语言,也应该是不错的。VB的循环结构作为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如能熟练掌握,那么对于以后的编程就又多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第四篇: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感受分支结构程序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程序的分支结构。(2)了解编程思路。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解力和注意力。(2)能根据问题设计界面和编写程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从无到有的探索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独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使用visual basic语言的条件语句来实现分支结构,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学生用机需要安装好visual Bastc语言环境。任务卡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演示导出课题“分支结构”通过链接到“体型判断”小程序,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推荐同学来测试是否偏胖或偏瘦或正常。学生的兴趣度很高,积极的配合。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名课题。2.讲授新课
(1)给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并简介如何评判体型。
(2)列举生活中需要进行条件选择的例子来讲解,帮学生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概念。(3)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简介。(4)画出if语句流程图,了解简单的if语句。
(5)教师操作“体型判断”的案例,介绍框架控件的使用,编写部分程序,回忆旧知。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构思,写出“体型判断”源程序,让学生对分支结构的理解更深刻。
3.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以书本上的典型案例“体型判断”让学生操作,有不懂的看书本或任务卡。(巡回指导,及时帮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归纳总结,加强记忆
先让学生们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教师总结,让学生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并强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
整节课以学生动手为主,学生的兴趣浓厚,课堂充满活力,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学生基本上都完成了课堂作业,但是已经做好的同学还没能形成先预习下节课要讲的内容的好习惯,总体来说这节课是相对成功的。
第五篇:数据库循环结构教案
数据库公开课教案
【教学课题】
§5.4 指定次数的循环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2课时(90分钟)
【授课时间】 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下午第1、2节课 【授课班级】
职高应用1202班 【授课教师】
普靖
【教学内容分析】循环结构是程序中的三大结构之一,指定次数的循环是第三种循环结构,是整个循环结构中命令格式最紧凑,最常用的一种,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指定次数循环的命令格式和各参数的应用; 2.学会分析程序题目,理解流程图。情感与价值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循环结构在程序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循环结构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指定次数的循环
【教学难点】怎样在程序中应用指定次数的循环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讲练结合、自主探究 【教具及媒体使用】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
二、复习旧知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前面两种循环。
三、导入新知
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循环次数已知,可否用前面两种循环结构,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四、讲授新知
(一)指定次数循环的基本命令格式
FOR <内存变量>=<初始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语句序列> ENDFOR
(二)参数说明
◆For表示循环的开始,endfor表示循环的结束,必须成对出现
◆语句组也称为循环体,由一组语句组成 ◆变量指定循环控制变量
◆初值指定循环变量的初始值,终值指定循环变量的终止值 ◆步长指循环变量两个相邻值的间隔值
(三)流程图及执行过程
1、将“初值”赋给循环控制变量;
2、判断循环变量的值是否满足循环条件,若满足,执行第3步,若不满足执行第4步;
3、执行循环体语句,再根据步长的值改变循环变量的值,然后执行第2步;
4、退出循环结构,执行其后的语句。
(四)程序举例
例1: 编程计算1+2+„„+100的值 合作探究思考:
1、用基于条件循环编程输出100之内所有数的和,并区分指定次数循环
2、编程输出100之内所有偶数之和
3、编程输出1*2*3*4*5之积
例
2、编程输出下面图形 ********** 例
3、编程输出1---100之间所有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7整除的数 合作探究思考: 编程输出下面图形 ********** 班级,姓名 **********
五、课堂小结:
1、讲述了指定次数循环的命令格式,参数说明,流程图及执行过程
2、在掌握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后,通过举例来学会应用这一种循环结构
3、通过合作探究思考让学生初步有程序的思想
六、布置作业:
1、区分三种循环相同点及不同点
2、理解流程图,并自己画出,然后根据流程图写出程序,下节课上机实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指定次数的循环,学生在以前循环结构的基础上理解起来比刚解除循环结构容易些,但因为内容较难,所以学生在程序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下节课在上机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程序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