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简析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种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其中教师的教起着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教师传递教学理念和信息的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准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事先的教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其实任何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出台,成功与否关键要看人们是否尊重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使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得到了挖掘与发展。下面就简析一下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一、将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各个年龄段的认知特点相结合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整体结构,作为该阶段行为模式的主要特征。按照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皮亚杰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始青春前期)。这4个阶段具有连续性、交叉重叠性、次序不变性和整合取代性等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的内容要以儿童认知发展的限度为依据,即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的实施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因此,依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和了解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
2、按照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安排教学进度; 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对后进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和激励;
4、落实以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和需要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思想。
当然,课堂教学设计依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作为参照外,只是我们教学设计的一个参考坐标。
二、注重教学设计的原理和学生的自身条件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搞清楚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他的著作《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指出:“学习最好被想象为一组个体内部的过程,这些过程把来自个人环境中的刺激转换成多种形式的信息,循序渐进地建立起长时记忆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为个人提供了完成各种人类行为的性能”。个体的学习“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8种”。
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正因为学有了许多顺序和阶段,教才有这些阶段。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行满足了某些阶段的要求,则教的这个阶段就可以不出现。因此应该是为学而教,而不是为教而学,这样才能体现出尊重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教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所应具备的内、外部条件,鉴于以上两点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需要以以上两点作为参考坐标以完成完美的教学设计,下面笔者以《林冲风雪山神庙》为例根据以上两坐标简单勾勒出教学设计
首先说一下《林冲风雪山神庙》的内容:林冲由于被高俅陷害私自带刀入白虎堂,被发配到沧州。由于朋友柴进的关照在沧州他被安排去看守草料场。高俅要对林冲斩尽杀绝,派陆虞候到沧州谋害林冲。陆虞候在多次谋害不成的情况下便想一把火烧了草料场并把林冲烧死。哪知一场大雪却救了林冲的命。这天林冲出门打酒,下着大雪,当他回到草料场时见屋子被雪压塌了一块没法住了,想起离草料场不远有处山神庙,便投向那里过夜。在山神庙中林冲忽然听到外面有爆响,一看是草料场起火了,便要去救火,刚要出门见得陆虞候等刚放了火过来,嘴里还说着要烧死林冲如何如何,林冲见状明白了原委,将陆虞候杀死。后林冲在众兄弟的劝解下,无奈上了梁山。
其次,我们知道学习这篇课文需要交给学生关于小说的基本知识、林冲性格发展、整篇课文的景物描写等内容。在我们教师明确了这篇课文的这些要求之后,也就是“教什么”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教”的问题。如何教取决于学生特点也就是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而我们首先知道现在高中生在这一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次高中生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最后,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
最后,以上高中生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怎么教”,我们认为鉴于以上高中生基本特点,我们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方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
最后我们教育是一种理想,教育也是一种实践,需要思考、探究与重新。教师的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一大内容,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和遵循教育规律办事,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及个体在每个学习阶段的认知特点。
第二篇:2年级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特点
◆一般心理特点:
1、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太会用文字表达思想。
2、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3、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4、二年级学生已经能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活动比赛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
5、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时,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做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学习心理特点:
1、在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时,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
2、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同时注意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
3、二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逆反心理)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对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依然像一年级一样需要家长投入更多的指导与监督。
◆说谎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学生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学生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同时,需要家长和学校教师密切沟通,了解真伪。
第三篇:了解初中学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4、学习完课程后,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说说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中学生生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了解初中学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教学
通过一个月的教学实践和一个学期的实习支教后我对中学生生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我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工作总结:
一,深入分析学情,使加强教学针对性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具体策划时,必须研究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愿望,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发展的研究能力的学科,初中生的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建构将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分析学生的目的,可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
初中生正处于由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心理特征很不稳定,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他们一 踏进中学大门,往往会不自觉地感到:“我是一个大人了!”他们开始不屑与小学生为伍,渴望加入成年人行列,遇事开始独立思考,不再一味盲从教师和父母。谁要是再仅仅把他们当作孩子,称呼他们为“小朋友”,那么谁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谁也就别想再进入他们的世界——“小大人”的世界。
他们不仅想与同龄人交往,而且也想与成年人交往,与教师、父母平等相处。由于身体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这种“独立意识”却带有与生俱来的幼稚性和片面性。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对师长们及其他成人的意见,也似听非听。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因而在交往过程中容易与成年人形成“代沟”。然而学生此时尚未完全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独立自主”的能力仍很弱,也非常在乎他人,尤其是教师对他们的看法。
伴随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自尊心迅速增强,喜欢结交朋友,重“义气”,喜欢结成松散的小团体,以提高自己的归属感,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判断能力不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多数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缺乏自知之明,甚至妄自尊大,结果一遇到挫折,就迅速出现自我否定的现象,陷入自卑的泥潭,甚至走向极端。
由于性的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之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了解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往往会感到一些冲击和压抑。此时初中男女学生间的交往,开始表现出与性成熟有关的情感,如见异性就害羞或回避、在异性前好表现自己、内心互相仰慕等。
总之,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极其重要的时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多理解学生“成长的烦恼”,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第四篇: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的
浅谈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我和八年级的学生相处两周后,我借助网络、实际调查、阅读资料查询等渠道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八年级学生的一些语文学习心理特征,并根据这些心理特征笔者简单的勾勒出了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首先,由于知识经验的日渐丰富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学习语文的意义、作用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不过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点学生因感兴趣而学,有的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学,有的学生因为家长的期望而学„„
其次,正处于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度的他们,使他们不敢和同学主动交流、害羞和不知所措,而语文学习中交流是作为一大学习目标的,并且语文学习中一个“读”字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然而有些学生不好意思朗读,特别一些小女孩更不好意思和男生交换着读,读时总觉得尴尬、脸红、不好意思。这为语文教学中带来了问题,同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品质的影响而不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由于他们自尊心敏感而又争强好胜使他们在面临失败时常感到压抑和自卑,不知所措。
最后是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已经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并且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渴望独立的心态越来越强。针对他们的学习心理特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我在实习期间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藤野先生》的教学设计时我根据以上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制作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笔者以为通过以上目标的设定,特别对人物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第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我在课堂上会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做出回应,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关系融洽,逐渐他们便对语文“爱屋及乌”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尽量做到有一个活泼生动的前提。第四、巧用成语、诗词、谚语等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比喻、模仿广告、使用歌词、讲故事等方法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到诗词曲五首之一的《赤壁》时我就给同学们听林俊杰的歌《三国》,让同学们在歌声中感受历史的理论以及诗歌的表现力量。
第五、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实施自主探究。探究性学习不仅仅可以提高智力,动手能力,参与等能力。语文教学离不开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设计探讨《赤壁》真意辨析时我在设计中写道:对于赤壁之战中以火攻大败曹军的周瑜,世人一向十分推崇。晋人陈寿称他“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三国志·周瑜传》)宋人苏轼也曾极力称美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儒雅风姿,及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豪迈气度(《念奴娇·赤壁怀古》)。然而,晚唐诗人杜牧却唱了一曲空前绝后的反调。这是why?同学们一听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讨论异常激烈。
第六、针对学生情感情感心理进行设计。同样教学设计必须具有人性化,具有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学习心理特点。所以我们在做语文教学设计时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首先需要突出特点,抓住关键。能否抓住教材的特点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头戏。其次化繁为简,变易为难。如果我们注意了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就为上好成功的课打好下了基础。而这是古今名师的共同特点。最后需要传授方法,提示规律。无论是从文选式教材的角度,还是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说,把规律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传授方法并不单纯指上学法课。更多的时候是在日常的上课过程之中。
当然,语文教学设计方法多样,作为教学的一大环节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好好把握。
第五篇: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的
实习感悟
---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
在丰宁二中,和八年级的学生相处两周后,我借助网络等渠道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八年级学生的一些学习心理特征。
首先,由于知识经验的日渐丰富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学习生物的意义、作用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不过他们学习生物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点学生因感兴趣而学,有的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学,有的学生因为家长的期望而学„„
其次,正处于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度的他们,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变化使得他们好奇、害羞和不知所措,当学习到有关生殖、受精作用等内容时,甚至在提到精子、卵子这些名词时,有些学生会觉得尴尬、脸红、不好意思。同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品质的影响而不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由于他们自尊心敏感而又争强好胜使他们在面临失败时常感到压抑和自卑,不知所措。
最后是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已经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能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但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提出假设往往缺乏充分的根据和正确性,其记忆的结果也不一定正确。
针对他们的学习心理特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我在实习期间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绪论时,我对绪论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理,从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生物学对人类的重大影响、生物学面临的重大问题三个方面,运用基因工程、物种改良、性别遗传、遗传与变异、免疫与预防等事实和资料来说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欲望。又如讲到动物的进化历程,虽然已经有科学结论了,但是这离现在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学生是观察不到的。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了动物的进化历程,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学生的学习激情顿时高涨。
第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学习活动顺利进行。教会学生做笔记并定期检查,将优秀笔记进行展出,树立榜样;对笔记做的糟糕的同学采取措施进行督促。通常我还会在导入过后给学生留2~3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去预习,在课堂上有目标性地吸收知识。并且根据记忆曲线对他们的记忆知识进行检查,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我在课堂上会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做出回应,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关系融洽,逐渐他们便对生物 “爱屋及乌”了。
第四、巧用成语、诗词、谚语等生物形象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比喻、你人、模仿广告、使用歌诀、讲故事等方法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引用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等。又如,在讲到“有性生殖的生物为什么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时,我向学生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英国大作家萧伯纳在他82岁那年,收到了年仅20岁才貌双全是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的求婚信,心中说:“如果我们结婚后,生下的孩子一定是世上最完美无缺的,他会有你一样的智慧和我一样的相貌”。萧伯纳写信婉言回绝到:“如果生下的小孩有我一样的相貌,像你一样的智慧,怎么办呢?”学生听后都笑了起来。我趁势问:萧伯纳的回信有道理吗?人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可能呢?这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习起来也热情高涨。
第五、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实施自主探究。比如在进行一些探究性的试验活动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袭击去选择探究问题后,再有学生自己作出假设去设计试验方案,作出预测,解释试验事实等。就拿例如我在讲到《人的性别遗传》的时候,提前和几个主动的学生准备了课本上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的材料。在课堂上以小组进行了实验,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上,很容易理解了人的性别遗传的特点,同时感受到了探求到知识的喜悦。
第六、针对学生情感的矛盾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学习“人的性别决定”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与生俱来的冠军,因为来自父亲的几百万的精子去争夺来自母亲的一个卵细胞,在这场殊死的斗争中,只有一个最健康、最具活力的精子才能和卵细胞相结合,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时生命才开始孕育,在那一刻,你就是冠军!所以,每一个来到世上的生命都是最优秀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以此来树立学生的自尊心,消除自卑感,也自然地引入到了人的性别决定。
当然以上仅是我截止目前所做所想。学生的心理是动中有定,定中有动的,教师需不断总结实践沉淀,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不断合理有效更新自己的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