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分的认识》评课意见
《时分的认识》评课意见
王老师:
总体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也充分体会一分钟。但是,老师还是比较着急,不少环节没有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而是老师替代。比如在观察钟面时,没有让学生观察说出钟面上的大格、小格,而是老师急于提出这两个概念。
刘老师:
本节课存在一个问题是老师没有充分利用课堂生成,学生产生很多有价值的资源,老师没有及时给与肯定或展开,而是一掠而过。有时学生回答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都没有给予评价。
程校长:
首先这节课最大的问题就是设计理念有偏差,没有整体架构,这一节课设计得很散,把一节很简单的课设计的很复杂,教师人为的将内容分割,将知识点切得很碎。
第二是一节课没有让学生整体认识钟面,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一开课就是糊涂的。
再是用自己班的学生上课,却对自己的学生缺乏了解,没有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去设计这节课,把所有的学生都看做是零起点,基础较好的学生缺乏兴趣,也浪费了课堂时间。
青年教师应该多思考,多尝试。徐业华老师:
在上这节课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做一个前测,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后在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盲目的把学生全都估计成零起点。《时分的认识》一课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少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教师却没有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学生明明会了,却一直在手把手的教。
第二是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一定是要整体认识钟面,让学生弄明白钟面上的3根或4根指针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排除秒针的干扰。
三是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每一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学生出错时没有发现出错的根本原因,因此没能及时解答。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演示,为学生排除疑惑。
第二篇:认识时分评课稿
认识时分评课稿
认识时分评课稿1这节课,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情境教学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中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在课的一开始,彭老师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让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秒和分的关系和规律。实践也证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在使用教材教学时,应注意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彭老师仍然注重密切联系生活,考虑到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借助学生一天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直观地明白了在钟面上分针走一大格是5小格,就是5分钟,钟面上共12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小格,就是60分。并且能够初步学会二者之间的转化这几个知识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巩固新知的练习中,彭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真正体验有用的数学。
提倡“生活化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数学生活化,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认识时分评课稿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纬度》中提出:
1、扎扎实实的.,学生能够学会的课是一节好课。
2、情景创设得好,学生学习积极高的课是一节好课。
3、教师的教学环节清晰,教学重点突出的课是一节好课。
4、教师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并予以适时引导,点拨,形成动态生成的课是一节好课。
今天,我的同事梁老师的课《认识时分》让其中的理念贯穿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学一开始,教师便以“猜谜语”的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渴望认识时间,了解时间,从而学会科学利用时间。教学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时,教师又创设了“手动拨钟面”和“课件演示时针与分针同时走”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发现1时=60分。
二、教学环节清晰有效。尤其在感受,体验1分钟有多长,教师让学生经历了“静坐——听音乐——做活动(可做口算题、写字、画画等)”这几个环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分钟虽然短,但合理利用可以做很多事情,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三、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并予以适时引导,点拨,形成动态生成。在认识整个钟面有几个大格,几个小格时,教师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自己观察,数一数,然后汇报交流。通过这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知识自然而然地刻进学生脑海中了!在探讨1时=60分时,第一次播放时针与分针同时走的课件,只有一个学生发现分针走得很快,其他学生沉默不语。这时,教师手动慢慢拨动一次,再让学生汇报。生依然处在模糊状态,只有两生发言。生1: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生2:分针走一大圈,时针走了1时。在这关键时刻,教师不厌其烦,重新组织课堂:“同学们,咱们再观察一次,看谁的眼睛最亮,可以看清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久?”课件重复播放,刚播放结束,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看见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他学生点头示意他们也发现了。在这个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1时=60分
四、叶澜提出“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是好课的标准之一。梁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真实的课,课堂中除了以上的亮点外,但也要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在操作课件时的技巧有待加强,课堂上对学生激励性的评语我们不该吝惜。要知道,学生的自信心来自老师对他们的肯定!
第三篇:《时分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
《时分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
听了李老师主任的课我有以下反思: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 宋芹老师讲的《时分的认识》,课始先猜了一个谜语,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进而促进其思维。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四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二、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第三、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次参加赛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四篇:时分的认识 说课
《时分的认识》说课稿
黄帅帅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在这里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时分的认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小学阶段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中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会读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本课将在此基础上认识时分。本课内容是学会以后相关课程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编排体系是情景图——合作探索——问题口袋——自主练习——知识长廊。青岛版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系,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图入手,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而进行合作探索,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认识时、分,有效地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教材将时分放在一起,是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认知时间,为以后学习秒的知识打好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依据课标要求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及年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认为: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理解时分之间的进率。
二、学情分析
钟表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学生都熟悉,也已经学会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了,但是要准确的读出钟面的时间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观察和动手操作,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课上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制作钟表,知道钟面上有12个小格、60个大格,知道1小时=60分,知道指针是怎样转动的。学生喜欢学习直观形象的知识,在教学时,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和形象的场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模式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可能蕴涵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教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新课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生疑引探,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时分的进率以及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自主进行探究与合作交流。
四、教学设计(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是:闹钟)
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我以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小谜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每组发一个圆形卡片,小组成员一起制作小钟表。在制作的过程中,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钟面的知识:数字、指针及其转动方向等。(顺时针转动)(设计意图:制作小钟表这一教学活动是本环节的一个亮点,既新颖又有思维含量,学生兴趣极其高涨。这一活动既是对旧知识的梳理,同时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利用自己制作的钟面,复习整时、几时半。出示8:01,让学生试着去读,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引出新知识。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和发现钟面中蕴含的新知。学生从钟面上的“数”与“格”两个层次完成钟面知识的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了钟面,掌握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2、认识时、分 认识几分
让学生试着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读后教师进行小结:分针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钟。接着认识5分、10分、15分„„(板书: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认识几时。
让学生明白时针走一大格经历的时间是1小时。(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观察时针和分针行走时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拨动模型钟表,边拨边观察: 在钟面上,分针转动时,时针会不会跟着转动? 通过分针和时针的转动,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1)分针转一圈,走了60个小格,也就是走了60分钟。
2)分针在走这一圈的时候,时针也在慢慢地走,走了一个大格,也就是走了一个小时。
(板书:分针走1圈,时针走1大格 1时=60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拨一拨、数一数、想一想,发现1时=60分,亲自经历、体验、感悟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构建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获得心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体验时间
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1)、学生静坐一分钟。(2)、教师计时一分钟看学生能做多少道做口算题,做好记录。活动结束后,汇报成果,说说感受。
课件出示相关信息,一分钟的时间里都可以做些什么事儿,如:新闻联播播报员一分钟能播报300多字。大型客机一分钟飞行40000多米。
让学生在对1分钟认识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一节课的时间有多长,再回忆一下课间活动10分钟有多长,然后计算:用40分钟加上课间10分钟再加一个10分钟就等于60分,就是1小时。
小组讨论交流:在1小时里你能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知道了一分钟究竟有多长,在体会的过程中感受到时间的飞逝,虽然一分钟很短暂,但是只要我们好好珍惜,善于利用,它也能为我们创造巨大的价值,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4、认读时刻
课件出示学生在校一天的时间安排,大家一起看看每个时刻在干什么。学生试着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同时介绍时间的两种记录方法。【设计意图:“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这一环节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觉亲切,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还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教育他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智力冲浪”!
1、火眼金睛判对错。
2、连线:将钟面与对应的时刻连接起来。
3、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争强好胜,乐于接受挑战,我在安排练习时,除了注意实效性、层次性,同时更注意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通过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使学生对所经历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再认识,并适时进行惜时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书面语言,它通过学生的视觉奇观来传递信息,比语言富有直观性,板书表达形象直观,显示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中,我主要板书重难点。在激情引趣,导入新课环节,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在自主探究,获取新知环节,板书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圈,时针走1大格 1时=60分
时分的认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分针走1圈,时针走1大格
1时=60分
六、课堂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把学生划分成6个小组,给在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学生加星,包括课堂坐姿、课堂纪律、课堂展示、课堂作业等方面,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小组才能获得更多的星星。通过这种办法控制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主导学生的课堂行为。
无论什么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尤其是小孩子,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教师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或者一个简单的手势,都会触动孩子敏感的心灵,甚至可能让他们终身受益。可见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对孩子的触动是巨大的。
七、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标中指出,要大力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结合本节课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开发。
1.文本资源
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教师用书、辅助材料等资源,研读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也为课堂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情境图,便于孩子们发现信息,展开讨论。
2、信息技术资源
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我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教学手段,而应该成为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便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多媒体教学贯穿于整节课堂。
3.生活资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钟表,熟悉了钟表,会读整时半时,这样的生活经验,都为本节课提供了生活资源。
4、课堂生成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是本节课的生成性资源。在练习时,学生的错题资源也是本节课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五篇:认识时分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81页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
2、认识钟表,掌握看几时几分的方法,能正确读、写钟表上表示的时刻;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4、结合情境,感受时间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钟表,能正确读写钟表上表示的时刻。知道1时=60分。教学难点: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钟面。学具准备:钟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这是谁呀?(懒羊羊)这都什么时候了,懒羊羊还在睡觉。谁能试着把钟面上的时间读一读,现在是几时几分? 师:刚才这些同学到底读得对不对呢?不要着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时、分。板书课题:认识时分
师:你们知道吗?待会懒羊羊有场很重要的演出要参加,你们说懒羊羊现在是不是该起床了呢?来,我们一起把懒羊羊喊起床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① 数大格
师:这又是谁?慢羊羊村长今天出了个题目考考大家,他画的钟面还少了什么? 好,让我们一起把它们添上去吧!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
师:钟面上这12个数字把钟面等分成12个大格。让我们一起数一数。② 数小格
师:每一个大格里面又有多少个小格呢?请你拿出你的学具钟面数一数。师:我们来数一数,(数一个大格)再看看这个大格里是不是也是5个小格呢? 师:整个钟面有多少个大格?你是怎样数的?
师:刚才同学们想的办法都非常好,既快速又简便,下面我们就一起5个5个一数,看钟面上是不是一共有60个小格?
师:你们可千万别小看这60个小格,正是这60个小格能准确的告诉我们时间是几分?那它到底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请继续看。
(二)认识时、分
1、分的建立 ① 1分的建立
师:这根长针是什么针?它马上就要出发了,它在钟面上走了多远? 师:分钟走一小格是几分? ② 5分的建立
师:请你继续看,现在分针走了几分钟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通过刚才分针的走动,我们知道分针走几格就是几分。③ 假如分针从12走到6,会走多少分钟?拿出钟面拨一拨。
④ 刚才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半圈30分钟,现在分针想走一圈给大家看看,分针走一圈会是多少分钟呢?
2、理解时、分的关系
师:对,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60分)
师:其实,分针和时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们总是同时开始转动,那么分针走一圈时针会是怎样走动的呢?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的变化。师: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分针走一圈时针正好走一大格。师: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呢?(板书:1时)
师:现在是3时,如果分针再走一圈,你试着想想时针会怎样走动? 演示验证。
师:看来分针只要走一圈,时针就正好走1时。那现在谁知道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板书:1时=60分)师:我们一起把你们的发现读一读。
3、认读几时几分 ① 认读8时15分
师:时针和分针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的走动,这是你们非常熟悉的时刻8时整,说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师:现在时针和分针马上就要出发了,你看到了什么? 师:时针由原来正指着8变成了什么?
师:的确,时针走过了8,我们就说8时多了,多了几分?你怎么看出来是多了15分呢?
师:现在我们知道懒羊羊还在睡觉时的时间了吧!② 认读9时5分
师:懒羊羊现在在干什么呀?懒羊羊在大家的帮助下,没有迟到,及时赶到演出现场,现在轮到懒羊羊演出了,它演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师:电子表示法表示时间的符号后面有两个数字宝宝,如果分钟没满10,就在前面添0占位。③ 认读10时45分
比赛结束了,颁奖的时刻到了,现在是几时几分?想不想知道懒羊羊得了第几名?
师:我们以掌声向懒羊羊表示祝贺。我们小朋友今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帮助懒羊羊遵守了时间,没有迟到。我们也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单位:临丰学校
执教:陶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