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悔的边缘》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22:4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上《悔的边缘》集体备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上《悔的边缘》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篇:九上《悔的边缘》集体备课教案

九上《悔的边缘》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机缘巧合—悔的边缘

实验区优秀教学设计——《悔的边缘》

悔的边缘

一、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句话概括)

2.理解题目的含义。

(“悔的边缘”不仅表现了“悔”,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它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在两种思想之间徘徊。)

3.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小伙子和老人怎样性格?

二、探讨《悔的边缘》在“情节”方面的特色

.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传统的模式来说,课文具备了哪些环节?

(只有开端和发展。开端:老人以主动的带路争取陌生人的信任,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发展1:小偷偷了老人的钱包,是出于对世界是否有真善和信任的怀疑;受到老人的热情帮助,在“悔的边缘徘徊”,因为觉得世界上善意信任太少。发展2:老人发现钱包丢了,也在“悔的边缘徘徊”。)

2.小说的情节结构不完整。但是读者并没有感到不完整,是什么因素产生了整个效果?

(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老人的内心活动恰恰是回答了小偷的问题。小偷因为人世间乐于助人的太少,才没有真正的悔悟;而老人恰恰是觉得自己的善意不够,还要继续努力。这样就连贯起来了,而且构成一种因果关系。可以说,这样的小说完整,是一种内心动作的完整。)3.试学习前两篇的写法,给本文加个出乎意料的结局,看看能否比原故事好。

三、思考讨论

如果把精神、思想上的馈赠也看作送礼,《麦琪的礼物》《艺术品》《悔的边缘》分别送了什么礼,都送到了吗?

(送到了。《麦琪的礼物》中夫妻两个都把最宝贵的财物卖掉,这一外部动作表现的是内心的深层的爱情。《悔的边缘》中年轻人已有浓酽的悔意。至于他还未改过自新,并不因为老人,而在社会。《艺术品》中萨沙的礼没有送到,因为他们对女性的肉体有着难以启齿的顾虑。)

四、总结本文写作特点(从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结局特点上来谈)

.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形象。

2.设置悬念,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第三段:转了两个弯,出现岔口,那年轻人说“谢谢啦,您自便吧”,年轻人煞住脚,这回不知怎么绷紧脸,挺不高兴的样子,挺生硬的说。

3.内心动作式结局。

第二篇:九上《百合花》集体备课教案

九上《百合花》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机缘巧合—百合花

实验区优秀教学设计——《百合花》

百合花

一、熟读《百合花》,完成下列课堂练习或课堂讨论。

.通讯员牺牲后,明知已无实用意义,为什么新媳妇还缝补通讯员衣服的破洞,把结婚用的新被子垫放到他的棺木中?这和《麦琪的礼物》中主人公的行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是无法控制的深挚情感的倾泻。

一是无法补救的歉疚之情;

二是对舍己救人的英雄战士无比崇敬、悲痛的感情;

三是对这个年轻可爱生命骤然离去的痛惜之情、深情悼念。从文学作品怎样表现人们的真切情感的角度,这是情感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矛盾问题。他们之间的反差越大,实用价值越小,往往越能突出情感的价值,情感的动人,这就是两篇小说主人公行为的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在:《麦琪的礼物》的主人公是先有他们至诚至极的爱情,导致后来实用价值的全部丧失,并且主人公欣然接受这种结果;而《百合花》是明知这样做、这样想已毫无实用意义,但女主人公却偏偏这样做、这样想。

2.小说中贯穿着令人难忘的细节描写,思考这些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如:通讯员步枪筒里插着的树枝和野菊花;两个干硬的馒头;军衣上的破洞;百合花被子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在塑造人物方面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3.仔细阅读通讯员进包扎所后的结尾部分,这部分中的不少细节前头已有伏笔,请一一指出。本单元已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篇也有这样的写法?体会这样写法的好处。

这些伏笔有:

(1)衣服的破洞以及新媳妇欲缝补这破洞;

(1)馒头;

(3)新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门板上;

(4)新媳妇尤其害怕近身护理男伤员。

以上这些伏笔、呼应的好处,就是使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行动、人物情感前后更为紧密的联系起来,贯穿起来,使结构更为紧凑,文字更少闲笔。

二、本单元此类伏笔、呼应的写法还有:

.《麦琪的礼物》不断描写德拉秀发之美、吉姆金表之贵重,就给文后失去秀发、金表埋下伏笔;

2.《艺术品》的收购古铜器、给烛台配对;

3.《悔的边缘》开头年轻人把老人撞了一下,为末尾老人发现钱包没了作了伏笔。

(参见练习一第2小题解答)

4.本单元的各篇故事是否都有一个核心的道具?你认为哪一个题目取得最好?哪些题目具有象征的意义?

(各篇的核心道具为:《麦琪的礼物》是美丽的长头发;《艺术品》是烛台;《悔的边缘》是钱包;《百合花》是新被子和衣服破洞。最具象征意义的是“百合花”,文中已言:象征纯洁与感情。这感情本是指男女爱情,百合即“百年好合”,这里可理解为天长地久的军民鱼水情。《麦琪的礼物》象征着双方所送礼物的圣洁、完美。)

5.结合“词句品味•积累”栏目,认真感受、体味《百合花》一文中用语的精妙,试着再从文中找几处进行赏析、品味。

第三篇:九上《麦琪的礼物》集体备课教案

实验区优秀教学设计——《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一、自己认真默读,然后小组接力朗读感知课文。1.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板书故事内容。

3.找本文的主旨句(或作者是怎样赞美如此圣洁的爱的?)进而完成课后第二大题。

(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4.这样的结局令人感到遗憾吗?

(遗憾:两位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不遗憾:因为夫妇都送给了彼此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间最珍贵的礼物。)5.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或作者为什么圣赞他们为麦琪呢)?

(作者借此比喻赞美主人公的互赠爱情礼品就像三位贤人送给耶稣的礼物一样圣洁、完美,令人钦羡和赞叹。)

二、品味细节描写。

1.一元八角七分的反复出现;每周8元钱的房租;无人投递的信箱;无人按响的电铃;迪林厄姆的变化;一面壁镜等。

(渲染了家庭环境的窘况;为后文夫妇二人无奈卖掉金发、金表埋下伏笔)

2.站在镜前,两眼晶莹透亮——为自己想到卖头发的办法而高兴;20秒内她的脸色失色了——金发毕竟是自己心爱的,舍之不能不心痛;解开,泼撒,神经质地起——一连串的动作。(表现内心极度的痛苦)

3.眼睛残留着晶莹的泪光,飘然走出。

(做出抉择后的轻松等句这些心理描写细腻而富有层次,将德拉卖掉金发前的复杂心理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

4.壁镜及吉姆见到卖掉金发后的德拉的细节描写等。(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语言特点。

作者精心构思情节的同时也不忘在语言上下功夫,请体会文中语言特点。

四、总结。

欣赏了欧•亨利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走进了纯洁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无私奉献的男女主人公,可以用一副对联对本文进行总结。

五、拓展提升。

第四篇:《悔的边缘》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刘心武,学习本文生字词。

2、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情节构思、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

4、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重点:

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情节构思、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展示、辩论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境导入

大家看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没有?(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这是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此剧一播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甚至饰演男主人公的演员冯远征走到大街上,也不断有人朝他扔石了。不仅如此,此剧的篇名一时成为人们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甚至在网上还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信任危机的争论。在如潮的人海中,我们到底要不要信任、帮助陌生人?难道陌生人都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位老人热情地为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带路引发一系列碰撞的故事。)

2、读第1----4自然,理清事情发生过程中小伙孑和老人行为或心理活动。

(小伙从侧面撞问路又问别人表情复杂惊讶婉拒不让带路

老人并不在意回答慨叹帮助热情带路理解体谅叮嘱)

3、叙述故事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悬念、对比)

4、悬念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使故事情节更能吸引人)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5、小伙在老人如此此信任的举动中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

(悔)

6、老人知道钱包被小伙偷走后心理如何?

(悔)

7、两人都有过后悔的心理,他们各为什么后悔?

(小伙良知示泯奉还钱包

老人好心相助遭人偷窃)

8、题目能否改为“悔”?和“悔的边缘”有什么不同?

(不能。“悔的边”不仅表现了“悔”,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它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在两种思想之间徘徊。)

9、在短暂的徘徊后,两人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悔小伙继续偷窃报复社会

老人助人无错多做好事)

10、你怎么看待这两个人最终不悔的行为?

(各抒已见)

11、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态度吗?

(人与人之间应真诚信任、乐于向善)

五、拓展延伸

讨论:湖南岳阳火车站侯车室的治安岗亭旁,树立着这样一块警示牌: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说话。并在高音喇叭里广播,此举引起了不少旅客的强烈不满。你怎么看这一社会现象?

六、教师总结

二千多年前的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也提出“性善说”。我想

二、学习新课

(一)情景导入: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害人之心是防不胜防的,尤其是那些心地善良者,常常被那些害人者伤害,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该丢弃善良呢,还是该以德抱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请一位学生朗读教学目标)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四)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1、第一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三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补充。

(1)简介作者刘心武

(2)整理文中的生字词

(3)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2、第二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第四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4)课文(1——4)段的一些描写已经为我们暗示了年轻人的窃贼身份,请找出一两处加以分析,并想一想这些暗示在情节构思上有何作用?

3、第三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第五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5)在给年轻人引路的过程中,老人为什么始终没有意识到年轻人是个窃贼?知道钱包被偷,老人还不由自主地为年轻人排解,还想继续用十二分的善意去帮助陌生人,这个老人是不是很傻?

4、第四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第六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6)文章的题目能否改为“悔”,为什么?

(五)总结归纳

多媒体出示板书设计

三、拓展延伸:

(一)组织辩论

1、多媒体出示材料

湖南岳阳火车站侯车室的治安岗亭旁,树立着这样一块警示牌: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并在高音喇叭里广播,此举引起了不少旅客的强烈不满。我们到底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

对此问题,五六、七八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准备了一场辩论会,现在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精彩陈辞。

2、组织辩论

正方观点:不应该和陌生人说话

反方观点:应该和陌生人说话

3、教师小结

(二)仿句练习

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谈谈你对新人的认识

例句:信任是清澈的甘泉,可以给人带来清凉的慰藉。

仿句:信任是(),可以()。

四、配乐诗朗诵《让世界充满爱》

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相信任、以真诚感化他人,社会才能真正达到文明和谐。

第五篇: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九

年级组)

课题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授课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3、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用具

试管、药匙、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铁架台、集气瓶、木炭、铁丝、木条、砂纸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空气中约有1/5体积的氧气,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纯净的氧气,如何获得呢?

新课讲解:

一、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1](1)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燃烧?

(2)向上述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1)木条不复燃

(2)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讨论:

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次使用?

备注(补充)

[实验2]

向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实验可重复多次,好象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

小结1、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有关催化剂:

1、催化剂的本质:“一变两不变”

2、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

3、催化剂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也可使之变慢

4、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5、离开化学反应就不存在催化剂

三、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把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

1、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观察高锰酸钾是什么颜色?当它加热时能否产生氧气?

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讨论] 上述三个制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四、分解反应的概念

分解反应就是一变多的反应。

A

B

+

C

四、总结反思

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和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应注意它们间的异同点,记住各物质的化学符号。另外通过比较,得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2、催化剂概念:一变两不变

二、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1、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加热

2、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三、分解反应

1、概念:

2、形式:

A

B+C

教学反思

下载九上《悔的边缘》集体备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上《悔的边缘》集体备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集体备课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2.......

    集体备课教案范文合集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 第五单元 找规律 年级:四年级 学 科:数学 备课时间:2011年10月22日 主 备 人:章仁军 参备人员:陈雪 杜培菊......

    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董红梅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爱花之心、摇花之乐,思乡之情。3、随文入境,想象桂花雨飘落时情景,......

    集体备课教案

    国培计划---2010年中小学教师远程项目 培训甘肃高台初中语文一班集体备课教案 时 间:2010年7月28日 地 点:语文组办公室 主 备:王富国 参与人员:语文组全体成员 作文:为心灵寻找......

    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组名称:三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时间:5.19 参加人员:三年级语文老师课题名称: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主备人: 记录人: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材分析: 《我家跨上了“......

    集体备课教案

    《是乐谱错了》教学片段(初案) 五、锁定重点、品读感悟1、画一画: 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描写这位大指挥家自信的语言、神态和表情的句子、词语,从中体会出小泽征尔过人的......

    集体备课教案

    初备教案: Unit 3 Asking the way 教学目标: 1 掌握问路句型的使用和一般过去时的复习。 2 掌握四会单词 stops, turn left /right , post office ,get on /off, along, stree......

    集体备课教案)

    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2014.12.5 内容:《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爱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