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教教案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但保存时间不长。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四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的唐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三)合作探究 安史之乱——盛转衰
材料一 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 3
材料二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材料三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学习与探究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哪些。(2)简单概述安史之乱的路线。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黄巢起义——致命击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学习与探究
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五代十国——相延续 学习与探究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2.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 3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
/ 3
第二篇: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知道五代十国的形成和实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诗句导入、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延伸概括、比较分析,使学生对安史之乱和唐朝走向衰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2)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 重点:安史之乱
难点:五代十国的更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杜甫的诗《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学生齐读)
引入:“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描绘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惨状。那么,这场**为什么会发生?它所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让我们在今天的新课中探索出答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一)背景(原因):
学生探讨: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1.开元末年唐玄宗 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多媒体展示唐玄宗爱妃杨玉环图)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多媒体展示天宝十大节度使图)
(二)经过:
史料解读: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学生结合课本和材料回答: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 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被平定。(多媒体展示安史之乱路线图)
知识延伸:马嵬驿兵变:唐玄宗一众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杨国忠的意图。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 多人围堵杨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挑着竖在驿站门口。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后世史家称为“马嵬驿之变”
(三)影响
自主学习:读教材,归纳安史之乱的影响。
答案提示: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目标导学二 :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一)黄巢起义
(多媒体展示黄巢起义图)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答案提示: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二)唐朝灭亡
(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教师讲述: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知识回顾:唐朝兴亡的过程(多媒体展示:唐朝兴亡过程图)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自主思考: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总结出五代十国的形成、实质和发展趋势 1.(多媒体出示问题:五代十国的形成)
答案提示: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2.(多媒体出示五代十国形势图,提出问题:五代十国的实质)答案提示: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
3.(多媒体出示问题:五代十国的发展趋势。)
答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四、总结延伸: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 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几百年的混乱,我们 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五、板书: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第三篇:第5课 《唐朝衰亡与五代十国》教案
第5课 《唐朝衰亡与五代十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找出并记住以下知识点:“安史之乱”的原因、时间、发动者、危害。五代十国的政权名称。
2、学习唐朝灭亡后中国所形成的的南北局势——五代十国时期,思考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学生掌握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8世纪中期的“安史之乱”到10世纪中期北宋建立,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从“安史之乱”到唐朝灭亡时期;第二个阶段:五代十国时期时期。“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衰亡是本课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历史学习,有了一定的历史判断能力,但是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仍然欠缺。
四、教学过程
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两个重点学习内容“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评价任务一
一、安史之乱
方法分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1、“安史之乱”的原因(1)唐玄宗后期重用奸臣,朝政混乱。
(2)各地方镇称霸一方,不停中央指挥,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
2、“安史之乱”的危害
(1)安史之乱从755-763年,长达8年,百姓流离失所,昔日繁华的城镇沦为废墟,唐王朝也从此一蹶不振,进入藩镇割据时期。唐朝虽然结束了安史之乱,但随之而来的是藩镇割据的局面,9世纪后期爆发的唐末农民起义,给唐朝致命打击。(2)907年,唐朝灭亡。评价任务二、五代十国
1、五代的形成
907年,朱温建立梁朝,史称后梁,定都开封,唐朝灭亡。此后,中原地区先后建立的政权有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
2、十国
与此同时,中原以外还出现了十个政权,史称“十国”,他们是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前蜀、后蜀和北汉,除了北汉在山西外,其他九国均在南方,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小结: 作业:课后作业
第四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2016新编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大一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
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写了一首《忆昔》诗,称赞“开元盛世”,同学们还记得这位诗人的名字吗?(杜甫)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内容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答得很好。尽管这首诗不无溢美之处,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这么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宝年间竟从顶峰急剧地跌落下来。唐朝由盛而衰从衰落到灭亡。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
一、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板书)
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内部兵力空虚。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
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戌边。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称为“节度使”,仍不是正式官名。到公元710年,睿宗开始设置节度使。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虽然一般还接受唐政府的命令,但是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封建割据势力。安禄山是胡人,原来位卑官小,由于他以财货贿赂奸相李林甫和玄宗宠爱的杨贵妃,甚至于甘当杨贵妃的干儿子。还无耻地对唐玄宗表白,他的“大肚皮里只有一颗忠心。”取得唐玄宗对他的极度的信赖,不断给他加官晋爵,先任平卢节度使,后来兼范阳和河东节度使,掌握北方三镇的大权。他有近20万军队,成为“兵雄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
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析可知,一场节度使企图夺取中央政权的叛乱已是不可避免的。提问:安史之乱是以何人为叛乱首领在何时何地起兵?(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是一场地方节度使发动的对中央政权的叛乱,它对人民来说是一场大灾难。安史叛乱集团代表分裂割据的势力。这就是安史之乱的性质。
安史之乱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使北方生产遭受摧残,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长安城内曾是一片火海,黄河中下游“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洛阳周围几百里变成一片废墟。二是导致了藩镇割据(下面要讲到)的局面。总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唐朝便一蹶不振了。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原因(板书)
唐诗《山中寡妇》对此有过描述,它的大意是:丈夫当兵战死,她只能守在茅屋里,身穿麻布衣,鬓发枯黄。养蚕的桑林已经残尽,田地已经荒芜还要交丝交粮。吃的是野菜、树根汤,烧的是带叶的枝条。即使躲到深山无人处,也难逃脱赋税和徭役。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唐后期,统治者腐朽贪婪,土地兼并严重,天灾税重,战火连绵,农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1)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在山东,河南爆发。
(2)转战大半个中国(讲时突出流动性),进入长安,国号大齐。黄巢不愧是一位农民起义的英雄。
(3)起义军没有乘胜追歼唐军,唐僖宗反扑,起义军撤出长安。(4)884年,黄巢在泰山附近兵败自杀。影响(板书)
唐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瓦解了唐朝的统治。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讲明加“后”的原因)。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那时候,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五代十国的皇帝,大多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为争夺一顶王冠,他们依赖骄兵悍将频繁登场。50余年间,中原换了5朝8姓14个皇帝。唐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走向了公开分裂。谁兵强马壮,拥有重兵,谁就当皇帝,那么,这种政权的实质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藩镇割据继续扩大。教师总结:正因为如此,军阀之间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疾苦,渴望统一,到了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第五篇:安史之乱对唐朝诗人的影响
安史之乱对唐朝诗人的影响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起到了极大的破坏。在文化方面,由于社会的动荡,战争的磨练,对唐朝诗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下面将就几位重要诗人的作品对比,从题材、风格两个方面来浅陋地说一说安史之乱对唐朝诗人的影响。
一、对这一时期诗人作品的简要分析
(一)杜甫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包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忧思,因而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这是现如今众所周知的。然而,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由于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745年,即他中年之后,因此诗风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早期诗歌现存仅二十余首,从这二十多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的早期生活内容主要是读书壮游,相对来说比较衣食无忧。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青年杜甫游览五岳之首泰山,看见高大的泰山,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岱宗夫如何?苍翠的青绿无尽绵延在绵延齐鲁大地上。语句中尽显仰慕惊叹之情,有高山仰止之感。泰山的神奇秀丽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挺拔的山峰竟将南北分成昏晓。杜甫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描写仰望见泰山的高大与磅礴,颈联笔锋一转,开始描写登上泰山看到的情景:云雾缭绕使得诗人胸怀荡漾,归鸟如山使人眼眶欲碎。至此,杜甫从远近两个不同角度描写泰山的高耸雄壮,把泰山的高大壮阔衬托得淋漓尽致。然而诗人如此不遗余力地描写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要亲自登上绝顶。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青年杜甫的胸襟和气魄,要登上最高峰,俯视一切的大气度。只有登上了“凌绝顶”,才能尽情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整首诗洋溢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豪情,是青年时代的杜甫展露的锋芒。然而,杜甫毕竟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很快,杜甫的着眼点就转到了日渐衰退的国家与艰辛生存的人民身上,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同样是望,此时的杜甫望见的景色与之前已经大有不同。眼中曾经雄壮壮丽的河山还在,但眼中只见江山破碎,草木幽深,一片凄凉,满是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曾经被层云激荡的胸怀因“感时”而酸楚,连鸟鸣声都引得一阵阵的心惊。可以看见,诗人的着眼点已经完全由自己的雄心壮志转入人民的苦难,只想着这烽火连天,要如何才能与家人互通音讯。登上高峰抱负,一览众山的豪情,终究化作了深深地忧虑郁积在心。于是“齐鲁青未了”变成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于是“卓立天骨森开张”变成了“老病有孤舟”,于是有了“少陵野老吞生哭”,有了“,有了“牵衣顿足拦道哭”。社会的**,使少年慷慨的高歌渐渐变成了老人沉重的叹息,使得杜甫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底层广大民众。杜甫由早期的眼大心雄,踌躇满志,变得专注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忧思满怀。描写的内容由游历河山所观之景,变成动荡的社会状况,悲苦的人民生活。
(二)王维
王维被称为“诗佛”,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人。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造诣极高。王维生于比杜甫早的盛唐时期,国家正处于极为繁盛的时期,因此王维也一直过着舒服自在的生活。但是此时王维并不是心如死水,波澜不惊的,作为一个年轻而有才华的青年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有所作为。前期仕途顺利的王维,政治热情高涨,充满济世之志。写下了很多咏政诗,边塞诗,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进步意义。例如《观猎》一诗,激情洋溢、豪兴遄飞地描写了一次出猎活动: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简单的狩猎活动,却让诗人写的激情洋溢,豪放有力。开篇描写强劲的角弓弦声与风声齐鸣,未及写人便极力突出其影响,侧面烘托出人物的英勇神武,先声夺人,让后面人物的出现使得读者有眼前一亮之感。然后便转而写景,“草枯”“雪轻”点名明时间是冬季。然而这里的景色描写不单单是写景,更是为了引出“鹰眼疾”“马蹄轻”,突出狩猎队伍的装备精良,猎物似乎唾手可得。而颈联用两个相距甚远的地点,说狩猎队伍刚过了新丰市,转眼之间便到细柳营,体现了策马驰骋速度之疾,其实是侧面描写人物的意气风发。最后写猎归,用了“射雕”的典故突出“将军”的臂力过人,英姿勃发。而“暮云平”则与开头“风劲”形成强烈对比,体现出猎归内心的平静,这种平静却更使得先前的狩猎场面历历在目。从这首诗描写的题材——打猎,就可以看出此时的王维正是年轻气盛,因此将打猎这种体现武力与精神的活动描写得精彩纷呈,也能够看出诗人对这种力量与精神的追求和崇拜。也能看做是对成就和作为的追求与崇拜。体现着一种昂扬与进取,是积极向上的。而诗人在诗中描写人物的英姿飒爽,狩猎的紧张精彩,则表达了自己的渴望:希望自己也能在战场上一展雄姿,建功立业。年轻的王维政治热情十分高涨,对于政治的态度也是积极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政治局势已经越来越显露出衰颓之势,由较清明开始日趋黑暗。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的王维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被卷入了意外的波澜之中。积极地政治抱负与成就大事业的希望就这样因为变幻无常的政局而消沉下来。这个时候,“佛”开始主导王维的人生,佛家的淡薄、宁静、与世无争成为了王维此时最主要的人生追求。身居辋川别业的王维所写的题材从之前的社会现实,变成了眼前的山水景色。回避政治斗争,追求的闲适的生活道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比如“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反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之意,表达对闲适自在的山居生活的渴望。“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表达了诗人爱田园,爱自然地情感。“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则通过幽静空灵表达对官场尘世的厌倦。不再有逸兴遄飞的描写,不再有激情豪迈的语句,不再有紧张精彩的场面,不再有英姿勃发的人物。对力量与精神的追求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描写,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对恬淡生活的追求,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的主调相比之前已变得低沉而颓唐,消极避世的观念开始浓重起来。也出现了内容多不足道,语言亦多陈词套语,或是枯燥乏味的佛理宣扬诗,这是王维作品中最不足取的部分。
二、安史之乱对唐朝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社会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富庶、强大的唐王朝至此开始走向衰败。人口的减少导致劳动力不足,战争导致了耕地的减少,它对唐王朝的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唐王朝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使得建立在之前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文学作为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受到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直观的。
(一)创作题材
从上文对两位的诗人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创作题材上,诗人的创作题材在此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杜甫的早年生活以读书壮游为主,作为一个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中国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因此这时题材也多为歌咏名山大川,抒发理想抱负。然而安史之乱使得整个唐王朝天翻地覆,诗人的生命轨迹至此开始发生变化,因此这时的杜甫将目光投向民间,开始广泛地接触人民大众,创作题材也多为对政治的批判,对人民悲苦命运的同情。自己的颠沛流离,历尽磨难,更是给了他最直观的体验,这些反应民间疾苦的作品,将国家命运个人的命运紧紧地结合起来。然而由舒适生活被卷入混乱的王维则与杜甫恰恰相反,早年仕途一帆风顺,安史之乱的爆发却打乱了这一切。个人生活环境的突变使他再也无法继续在盛唐时期的一路高歌,当时所描写的盛唐气象现如今已不复存在,社会的状况与之前大相径庭。或许是对目前的社会状况不忍卒睹,于是王维生命中“佛”的那一面开始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他更像一个看破红尘的高僧,不再参与纷扰世事,只静心于山水,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通。不论是杜甫还是王维,两人截然相反的变化轨迹体现的是同样的社会现实,创作题材的变化也是这一时期的诗人们进行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二)作品风格
由于创作题材的变化,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也与之前有了明显不同。无论是杜甫后期的沉郁顿挫,还是王维后期的空灵清净,这样风格的形成都与安史之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安史之乱之前较为清明的政治环境下,诗人们的风格也大多显得明快活泼。虽然这一时期杜甫的诗作较少,但我们也能从其仅有的二十多首早期作品中看得出气象宏阔,语调激昂,充满进取精神,具有盛唐诗的典型特点,而俊健的笔力,凌厉的诗风更是与杜甫在我们心中留下的那个苍凉悲悯的老者形象大相径庭。早期的王维仕途一帆风顺,诗作更是形象鲜明,情韵深长,以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勾勒出山水画卷,或是传递了当时生活的闲适满足。而安史之乱后政治的腐朽,社会的黑暗,不可能成为孕育激昂蓬勃、清新雅致风格的土壤。诗人们的人生如海浪浮沉,困境不断,心态的变化使此时的诗歌风格已经有了极大的蜕变。于是我们可以看见杜甫的批判反思风格最终成型,王维也看淡了名利,选择在孤独与沉静中感悟自然。此时的诗歌创作也因此少了慷慨之气、蓬勃之态,显得情绪低沉、苍老衰颓。诗人们的情绪逐渐由高昂转入了低沉,更多的是一种对现状的反思。
100112011025
李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