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河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说课稿:《刻舟求剑》说课稿
2015河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说课稿:《刻舟求剑》说课稿范
文
2015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
《刻舟求剑》是小语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本课与讲读课文《称象》、阅读课文《黄鹂和山雀》构成一个单元,都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阐明了只有用科学的观察思考方法,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本课短小精炼,文字生动浅显,以对话为主,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水平,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文章的特点及教学大纲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具体可操作,力求体现讲练结合、文道结合,突出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
2.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朗读训练。这也是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整个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
3.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这实际上是一个想象推理思维的过程,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比较抽象。
二、说教法
1.根据本课拟定的“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2.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想象思维活跃的学习心理,采用了“想象描述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想象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品词品读,并进行说话训练。
3.针对本课教学难点,以直观教学法辅助教学,利用贴图动程演示,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教学本课,通过完成教学目标,着重教给学生①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换词理解法、朗读体会法、省词比较法、看图感知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阅读能力。②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习朗读技巧,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③学习预习和质疑,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说第一课时教学程序:
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1.开课伊始,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这种竞赛式的前提测评手段在最快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复习了旧知,找到了与新知的结合点,同时也是积累词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语的过程。
2.板书课题,书写生字,使生字的教学“化整为零”,符合九义教材在语言环境中分散识字的特点。
3.初读课文,贴图现境,让学生看图入境,弄懂成语字面上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质疑,并通过互相讨论得以理解,部分仍有不理解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理解。这样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学定教,能使教学目标的认定具体、准确,具有针对性,又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于学生愤徘时点拨引导”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扶助者”。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这一层次是教学的导学达标环节,主要运用图画再现、生活展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品味——想象说话——朗读体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一词,让学生想象描述那人是怎样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教学中,运用省读比较法体会“一点儿”在句子中所起的强调作用,“船舷”所指位置的准确,并通过“催”一词的品味,体会词语的妙用。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让学生学到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并进行朗读的训练。
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动程演示,学生便能清楚地看到了文中两个“这儿”所指的实际位置分别是“江中”和“岸边”。理解了句子,就明白了那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并通过学生的正确操作及解说进行达标测试。
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想象情境,续说故事的结尾,并且结合小学生好帮助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教育开导”的说话环节。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了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避免了生硬说教,使学生自然生动地达到课文的情感目标。
总结课文时,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刻舟求剑”的错误想法和做法,既促使学生知识和认识能力的迁移,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第二课时内容: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条理,利用副板书(掉——刻——催——说)进行背诵训练。最后巩固生词、生字,记忆生字字形,并完成课堂练习。
本课采用动态图文式板书设计〈见教学步骤〉,展现了教学难点突破的过程,并力求文字精炼简洁,画面精美、富有吸引力,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
评析(柳州市教科所唐丽)莫雪莲老师的《刻舟求剑》一课教案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目标教学的主体意识和训练反馈矫正意识,体现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思想,不乏一节成功的教学设计。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开课伊始,把竞赛引入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读课文之后,展示大幅贴图,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接着让孩子们自读质疑,在兴趣盎然之中开始了学习。在实施教学中,教师随机进行动程演示,并配以简洁的图文式板书,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课末,学生的注意趋于分散,此时再设计看图续编故事结尾和表演说话的环节,又一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质疑问难,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读讲之前,莫老师让学生自读质疑、小组讨论、互助解答,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在小组讨论中发表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学生们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老师提问,在教学过程中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相机插入解决。这样以学定教,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最有力的证明、课末的续说故事、表演劝说既拓展了语言训练的面,加大了思维训练的力度,又使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自然渗透。
三、多读少讲,精心组织学生导读达标
在教学中,莫老师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初读达到正确流利,精读着眼品析体会,熟读力求感情到位。在重点词句处则细细品读,并教给朗读技巧,乃至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样使得“满堂灌”化为学生大面积的、扎扎实实的读书活动。”
在充分读好书的基础上,莫老师还精心设计词句训练,教法求新求活,展示了“感知理解——品味赏析——积累运用”的语言训练达标规程。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先换词理解词意,然后想象说话扩展思维,训练语言表达,深化理解。教学第二自然段通过听、划、读、想、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品味“一点儿”和“船舷”等词的生动和准确。教学第三自然段则通过句式说话,进行理解句子的反馈检测,然后以读代讲,体会反问句所表达的强烈感情,培养语感。第四自然段教学,则在贴图上进行动程演示,化静为动,让学生把抽象的推理思维过程化为形象的直观判断思维过程,从而顺利地突破了难点。最后的续编故事结尾和劝导说话设计,则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
莫老师作为市学科带头人,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曾多次在省内外教学比赛中获奖。她肯钻研,勤探索,求创新,正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河南各地市招教备考QQ群:点击查看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http://he.zgjsks.com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第二篇:刻舟求剑说课稿
《刻舟求剑》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
《刻舟求剑》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二则》中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掉入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时他立刻从刻记号的地方找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自己的剑。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拘泥守旧,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学会变通。文章共有两层结构。第一层是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第二层是议论、反思这种糊涂的找剑方法。虽然这则寓言故事篇幅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有很强的震慑力和感染力。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善于交流。他们对生活也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走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备了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还不是很好,需要老师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以及所包含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读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生对掉剑之人错在哪里的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五、说教法
我主要采用了巧妙创设情景和精心设计问题法。
六、说学法 采取以“以诵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的方法。对文言文采取小组合作朗读、齐读、单读表演等方式。
七、说教学流程
我按照我校的五步十环节来进行教学的。
(一)、激趣导入新课
先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故事。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接着解题。然后小结寓言就是蕴含着深刻道理的短小故事。即短小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检测
交流《吕氏春秋》的资料,考察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初读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然后听范读,画节奏。再跟读模仿,然后个别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
(五)导学引领:讨论交流
我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对照译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再借助译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我采用把古文与译文对照朗读的方法,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为了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看图讲故事。
(六)讲评归纳,反思升化。
我让学生读文,理解楚人找不到剑的原因,激发了学习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然后借助一个“________已行矣,而剑不行“的练习,加深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及对寓意的理解升华。
(七)总结检测,拓展延伸。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身边不知变通的人和事例?通过身边鲜活的的事例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完美的统一。接着以填空的形式检测学生的背诵,这种半扶半放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背诵课文的难度。
(八)课后反思
我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快乐学习,采取了小合作的形式,尽量把学生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达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动手操作,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但是,由于本人教学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不足,比如,评价形式单一,缺乏激励性,教师语言较贫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向他人学习,扬长避短,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三篇:《刻舟求剑》说课稿
《刻舟求剑》说课稿
《刻舟求剑》说课稿1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材分析]
一、主题思想
《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下,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刻舟求剑》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之后,他立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这则寓言故事,用来调整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二、思路结构
《郑人买履》
第一层:郑人买履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层: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
《刻舟求剑》
第一层: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
第二层:议论、讥笑这种找剑方法是糊涂的方法。
四、写作特色
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查阅课外资料,掌握文学常识
提示:①准备以前学过的一两则寓言并能口述出来
②查找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2、课前须掌握的字词与句式
⑴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遽契其舟( )( )
⑵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置之市,而忘操之。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反复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故事情节。
[学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课堂学习]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读过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
(如“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寓意:骄傲使人落后、失败。 “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寓意: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读《刻舟求剑》时,要读出同船人催他时着急怀疑的语气和那个掉剑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语气。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买履 度其足 涉江 契其舟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 置之其坐
(2) 反归取之
3、请指出“之”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
(1) 置之市
(2)而忘操之
(3) 何不试之以足
4、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1) 何不试之以足
(2) 是吾剑之所从坠
五、翻译复述故事内容,并思考讨论
1、找出《郑人买履》中能反映那个买鞋的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就寓言的内容来看,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你有什么办法找到《刻舟求剑》中楚人丢失的那把剑?
3、《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映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想象“刻舟”时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用自己的话表述。
4、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六、共同完成“拓展练习”
①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里面凑数,或比喻以次充好。 ( )
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 ( )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多此一举,不但无益,反面有害。 ( )
塞住耳朵去偷铃,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 )
②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用“狐假虎威”造一个句子。
3、“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请列举出带“走”字的成语三个。
4、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说得生动流畅。
[巩固与延伸]
1、采取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2、展开合理想象,扩写《郑人买履》或《刻舟求剑》的故事
3、选择两则寓言中你喜欢的一则,小组表演,注意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刻舟求剑》说课稿2
一、主题思想:
《刻舟求剑》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二则》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之后,他立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这则寓言故事,用来调整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二、思路结构
第一层: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
第二层:议论、讥笑这种找剑方法是糊涂的方法。
三、写作特色
这则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
难点:难点是学生对那个掉剑的人错在哪里的理解。
解决办法:通过活动及投影演示突破本课的难点、重点。
[教学设想]
所选的寓言学生并不陌生。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查阅课外资料,掌握文学常识
提示:①准备以前学过的一两则寓言并能口述出来
②查找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2、课前须掌握的字词与句式
⑴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遽契其舟()
⑵翻译下列各句。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反复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故事情节。
[学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课堂学习]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读过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
(如“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寓意:骄傲使人落后、失败。“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寓意: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一则寓言:《刻舟求剑》,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刻舟求剑》时,要读出同船人催他时着急怀疑的语气和那个掉剑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语气。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划线字注音
shèqì
涉江契其舟
2、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是吾剑之所从坠
五、翻译复述故事内容,并思考讨论
1、你有什么办法找到《刻舟求剑》中楚人丢失的那把剑?
2、《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映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想象“刻舟”时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用自己的话表述。
3、楚国人错在哪里?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六、共同完成“拓展练习”
①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里面凑数,或比喻以次充好。()
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多此一举,不但无益,反面有害。()
塞住耳朵去偷铃,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②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用“狐假虎威”造一个句子。
3、“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请列举出带“走”字的成语三个。
4、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说得生动流畅。
[巩固与延伸]
1、采取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2、展开合理想象,扩写《郑人买履》或《刻舟求剑》的故事
3、选择两则寓言中你喜欢的一则,小组表演,注意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刻舟求剑》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刻舟求剑》是小语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本课与讲读课文《称象》、阅读课文《黄鹂和山雀》构成一个单元,都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阐明了只有用科学的观察思考方法,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本课短小精炼,文字生动浅显,以对话为主,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水平,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文章的特点及教学大纲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
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具体可操作,力求体现讲练结合、文道结合,突出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
2.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朗读训练。这也是整个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
3.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这实际上是一个想象推理思维的过程,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比较抽象。
二、说教法
1.根据本课拟定的“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2.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想象思维活跃的学习心理,采用了“想象描述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想象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品词品读,并进行说话训练。
3.针对本课教学难点,以直观教学法辅助教学,利用贴图动程演示,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教学本课,通过完成教学目标,着重教给学生①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换词理解法、朗读体会法、省词比较法、看图感知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阅读能力。②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习朗读技巧,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③学习预习和质疑,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说第一课时教学程序:
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1.开课伊始,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这种竞赛式的前提测评手段在最快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复习了旧知,找到了与新知的结合点,同时也是积累词语的过程。
2.板书课题,书写生字,使生字的教学“化整为零”,符合九义教材在语言环境中分散识字的特点。
3.初读课文,贴图现境,让学生看图入境,弄懂成语字面上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质疑,并通过互相讨论得以理解,部分仍有不理解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理解。这样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学定教,能使教学目标的认定具体、准确,具有针对性,又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于学生愤徘时点拨引导”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扶助者”。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这一层次是教学的导学达标环节,主要运用图画再现、生活展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品味——想象说话——朗读体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一词,让学生想象描述那人是怎样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教学中,运用省读比较法体会“一点儿”在句子中所起的强调作用,“船舷”所指位置的准确,并通过“催”一词的品味,体会词语的妙用。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让学生学到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并进行朗读的训练。
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动程演示,学生便能清楚地看到了文中两个“这儿”所指的实际位置分别是“江中”和“岸边”。理解了句子,就明白了那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并通过学生的正确操作及解说进行达标测试。
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想象情境,续说故事的结尾,并且结合小学生好帮助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教育开导”的说话环节。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避免了生硬说教,使学生自然生动地达到课文的情感目标。
总结课文时,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刻舟求剑”的错误想法和做法,既促使学生知识和认识能力的迁移,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第二课时内容: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条理,利用副板书(掉——刻——催——说)进行背诵训练。最后巩固生词、生字,记忆生字字形,并完成课堂练习。
本课采用动态图文式板书设计〈见教学步骤〉,展现了教学难点突破的过程,并力求文字精炼简洁,画面精美、富有吸引力,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
评析
莫雪莲老师的《刻舟求剑》一课教案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目标教学的主体意识和训练反馈矫正意识,体现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思想,不乏一节成功的教学设计。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开课伊始,把竞赛引入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读课文之后,展示大幅贴图,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接着让孩子们自读质疑,在兴趣盎然之中开始了学习。在实施教学中,教师随机进行动程演示,并配以简洁的图文式板书,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课末,学生的注意趋于分散,此时再设计看图续编故事结尾和表演说话的环节,又一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质疑问难,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读讲之前,莫老师让学生自读质疑、小组讨论、互助解答,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在小组讨论中发表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学生们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老师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解决。这样以学定教,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最有力的证明、课末的续说故事、表演劝说既拓展了语言训练的面,加大了思维训练的力度,又使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自然渗透。
三、多读少讲,精心组织学生导读达标
在教学中,莫老师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初读达到正确流利,精读着眼品析体会,熟读力求感情到位。在重点词句处则细细品读,并教给朗读技巧,乃至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样使得“满堂灌”化为学生大面积的、扎扎实实的读书活动。”
在充分读好书的基础上,莫老师还精心设计词句训练,教法求新求活,展示了“感知理解——品味赏析——积累运用”的语言训练达标规程。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先换词理解词意,然后想象说话扩展思维,训练语言表达,深化理解。教学第二自然段通过听、划、读、想、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品味“一点儿”和“船舷”等词的生动和准确。教学第三自然段则通过句式说话,进行理解句子的反馈检测,然后以读代讲,体会反问句所表达的强烈感情,培养语感。第四自然段教学,则在贴图上进行动程演示,化静为动,让学生把抽象的推理思维过程化为形象的直观判断思维过程,从而顺利地突破了难点。最后的续编故事结尾和劝导说话设计,则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
莫老师作为市学科带头人,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曾多次在省内外教学比赛中获奖。她肯钻研,勤探索,求创新,正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四篇:《刻舟求剑》说课稿
《刻舟求剑》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一、教学设计理念:
由于本节课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部分文言文的应用方法和意义,从而体会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23课《寓言二则》中的一篇,《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 察今》。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课文只有53个字,虽文字浅显但蕴含了一定的道理。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注意情况变化,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也用来讽喻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的行为。
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对这种纯文言文体裁的文章并不是太陌生。
2.学生对文言文中字音字义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诵读文章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示范朗读使学生整体掌握文章内容,特别是朗读的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
3.在教学中应运用看注释,观插图,查字典,找资料等方法学习文言文,注意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使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并用言语说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事件来进行故事道理的现实生活映射使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涉、遽、契、吾、坠、亦 2.能够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4.理解寓言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懂得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六、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默读课文,利用注释和所查资料初步感知课文 3.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③齐读课文。(“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主线,应注意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
4.合作学习
①两人一组利用课下注释和字典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文章,说一说文章大意。教师巡视并请学生翻译,予以指导和解释。
②播放影片,直观感受。
③再读课文,说一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④小组讨论,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楚国人为什么没有找到剑?)做人做事不能不考虑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死板的做事,要机敏灵活,随机应变。⑤你是怎样看待刻舟求剑这件事的?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如果有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第五篇:2015河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说课稿:《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2015河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说课稿:《北京亮起来了》说课
稿范文
2015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为专题,通过学习这篇教材,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激发他们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本文文质兼美,语言生动、优美的词语,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晚上的首都是多么的美丽。结合低年级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时,陈老师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下面,我把说课内容分成四部分:
一、教材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三、教法和学法
四、课堂教学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观看图片,增强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我是依据课程标准改革的精神,以及实验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目标。)
2、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我是依据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兴趣和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情。)
3、学习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2)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我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准备学具的)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课堂教学设计
一开始上课,陈老师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设计活跃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为了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陈老师依据课改教材的特点,配合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主要采取了直观、朗读、形象的程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用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五大环节:
1、引题激趣
整节课,我们用去北京旅游展开课堂教学,由于学生们对去旅游很感兴趣,就认真去学习课文,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学习课文
在初读课文前,陈老师先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如果在读课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文时,你遇到不懂的字,你会怎么办?”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方法。初读课文时,陈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景中,较好地完成熟读课文的教学任务。(这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的要求设计的。)在学习文段过程中,陈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进行学习,她采用了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学法,运用学法自读自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陈老师通过自制课件,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读课文,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这是根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的,这个环节能充分展示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力。)
3、在实践活动中,首先,老师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接着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最后说感受、说变化。这样安排,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4、在课外活动中,陈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给家长或小伙伴听,以及把收集的资料向小伙伴说说。以此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变化,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5、总结全文
总结课文时,陈老师用多媒体,播放新旧家乡建筑物等方面的图片,给学生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
河南各地市招教备考QQ群:点击查看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http://he.zgjsks.com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