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案例《花手帕》杨秀梅
湘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教学案例
《花手帕》
陕西省城固县 集灵小学 杨秀梅
一、案例主题:
《花手帕》是湘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课,主要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染制出一方纸手帕。怎样运用不同的折法染制出不同变化的花手帕以及染制技巧是本课的难点,折法单一染制出的作品就千篇一律,染制时的时间控制不好作品就容易失败,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容易受到打击。
二、案例背景
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齐放,其中历史悠久的“染缬”就是奇葩之一,是唐代最为发达的一个印染品种,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并通过点、浸、接等方式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不同纹样的一方纸手帕。在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活动,尝试了各种纸材的折叠染色效果,我发现生宣纸在染色干透后色彩会变淡,而皱纹纸吸水性较差,纸面不平整的缺点,就想到了用餐巾纸试试,不料效果非常好,干后色彩丝毫没有变淡,再说餐巾纸在学生身边随处可取,失败了还能反复尝试,所以我让学生多带点餐巾纸和少许的生宣纸。四年级的学生们对任何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都很感兴趣。他们对如何设计制作将身边常用的餐巾纸染制成美丽的花手帕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但是,到底如何折染出不同的图案变化效果呢,学生们一般都只是折染出
一、两种常见的图案变化效果,因此染制出的作品就会是千篇一律了。所以,这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学习障碍。另外,如何在米字格,田字格,井字格的折法基础上进行变化,以及在色彩的搭配和设计如何更有新意,这是需要学生们开动脑筋去思考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制纸手帕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及图案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四、教学要求与重难点:
要求:让学生设计染制各种图案变化效果的花手帕。重难点:启发学生发现各种图案的折叠方法,运用不同折法、染法设计制作出漂亮的花手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餐巾纸、生宣纸、彩色墨水、优秀染纸作品。2.学生准备:餐巾纸、生宣纸、彩色墨水、抹布。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想不想看?
1、教师表演变花手帕魔术
2、教师小结:刚才老师表演的这个魔术是借用了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染缬的制作方法,不过是把传统制作中的布换成了纸。
3、简介民间手工艺——染缬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制作花手帕的游戏。板书课题:花手帕
(二).学习染制步骤和方法。
1、大家看,这就是老师变魔术的神奇道具:好玩的彩色水、调色盘、餐巾纸。
2、通过刚才观看魔术表演,谁能说一说老师在变花手帕用了哪些步骤?(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并板书:先折—再染
3、学习折法:
怎么折呢?有哪些折法呢?老师这里有几幅图案,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折法染的,谁能找对应的折法。(田,米,川,州,井的折方即对应染出的作品)
⑴、师生共同总结并练习田,米,川,州,井的基本折法, ⑵、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挑战智力的游戏,比比谁最聪明,请同学们拿出餐巾纸折一折,在看谁找出更多不同折法?
a.学生练习折纸,b.学生说一说自己找出的折法。c.展示不同折法对应的作品
4、学会了折法,那要怎么染?有哪些染法呢? ⑴、教师示范浸染学生观察回答。⑵、教师示范点染学生观察回答。
⑶、学生练习不同染法,感受彩色墨水与餐巾纸的性能。
(三)、欣赏不同折法染制完成的作品。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些不同折法和不同染法染制出来的花手帕作品。(出示欣赏图片)
(四)、学生初次尝试制作。
1、看到这么多美丽的作品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那就让大家来一展身手试一试,用我们学到的步骤方法染制一张花手帕并注意找一找你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播放音乐)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说一说自己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学生自由发言)
3、选择不同效果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学生评一评,不好的作品问题在哪?
(五)、学生再次自主创作。
经过第一次的制作有的同学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有的同学作品不理想。不过没关系,别灰心!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我们再来制作一次,记住制作中的注意事项,争取染制出更美丽的花手帕。
1、制作要求:每人制作2~4张作品,用先折叠再染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张有特色的花手帕,在做以前,你要想一想可能出现什么效果?哪些颜色搭配才好看呢?说不定会有 意外的收获!看看谁的制作最有创意。
2、学生制作,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六)、作品评价交流与拓展。
1、展示作品,学生评一评:你喜欢哪幅作品?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还可以再变魔术把这些美丽的花手帕变成够多有趣的东西。(展示用花手帕制作的各种创意作品)
3、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染制美丽的花手帕,大家表现都非常出色,从中我们也得到一个启示
我们只要有一双灵巧的手,一个善于创新的脑,就能将平凡幻化为神奇!
七、教学自我评价和反思
本课我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最优化教学导入,从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这节制作纸手帕是成功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出乎我的意料。在课题导入我运用了魔术表演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帮助学生进入到好奇的兴趣探索中去,为后续教学环节开创了良好局面。纸手帕的制作步骤我并没有讲解,而是通过观看魔术表演学生总结得出。折法是本课的难点,为了启发学生有哪些折法时,我先在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和教师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折法,然后采用了挑战智力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自己寻找更多折法。学生分组讨论折的方法并试着折叠,很多学生都找到了不同的折法,有的学生反映非常快,说:老师,不用折可以吗?我直接把餐巾纸的当中和两端用手捏紧,这样也可以染出很好看的花纹的。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很开心的制作起来并且做的很认真。其实这学生在后面一部分染制过程中都体现出了一种自信和主动性。再染法学习中我没用占用过多时间,只是采用教师示范后学生学生感知体验以及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直观视觉感受以激发想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初次尝试和再次创作的递进式教学,通过初次尝试后师生的互动分析,学生都能主动去发现找到问题,很多同学在打开花手帕时美丽的图案出乎他们意料时满脸异常兴奋,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的花手帕好漂亮啊!也有个别同学对我说:老师我的花手帕怎么打不开了?……等等。因此,此时课堂气氛最为活跃。但种种情况都是在我预料之中,我并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们一起总结出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学生在成功的喜悦和充满信心的状态下饶有兴趣的投入到再次创作中。由于有了前面的经验这次提高了学生再次创作时的成功率,涌现出很多精彩的作品。在作业评价和拓展环节我采用了用展板展示出优秀作品后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共同分享成功。为了让这花手帕不仅仅只是好看还能发挥更实际的作用,拓展环节我又用变魔术的方式展示出用花手帕作品制作的书签、窗花、服饰设计、纸花等生活中可用的工艺作品,启发学生课后再创作的兴趣。我觉得在本课成功之处在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孩子们愿意去探索,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值得改进的地方是课堂中还应该以学生为主,用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我认为在美术课中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向一条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效果我想应该会更好一点。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从而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兴趣,能大胆作画,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第二篇:中班美术活动:花手帕
中班美术活动:花手帕 中班美术活动:花手帕 活动目标:
学习用点、线组合的方法装饰手帕,感受和表现对称的美丽。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印染的和有左右对称图案的花手帕或图片资料。
2、幼儿用书《花手帕》、水彩笔、收集的手帕等。活动重点:了解对称的排列规则
活动难点: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手帕。活动过程:
1、欣赏、感受:
幼儿交流展示收集的各种手帕,并欣赏图案的对称美:“谁愿意介绍自己收集的花手帕或美丽的图片?”
2、讨论、交流:(1)“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块手帕?为什么?”
“手帕上的花纹怎样排列比较好看?”
“手帕上的花纹颜色怎样搭配比较好看?”幼儿操作实践: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手帕花纹。(2)实例交流演示:选择幼儿设计的不同花纹、色彩的手帕进行演示,交流不同手帕的设计和印染方法。(重点讨论中心花纹和四边花纹的排列规则和色彩搭配)。(3)幼儿继续绘画,教师巡回知指导。
3、作品展示:
把手帕图案展示在教室的区域内,幼儿互相学习和欣赏,并评选哪块手帕最漂亮。
第三篇:花手帕教学设计
《花手帕》教学设计
老城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学校
张龙凤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教学难点:启发多种折叠方法,染制出色彩鲜明,图案漂亮的手帕。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花手帕范作、课件、磁铁、裁好的纸、折好的示范折纸、剪刀等。学具准备:生宣纸、彩笔水、毛笔、调色盘、盛水的工具、抹布、报纸等。教学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
一、认真读清并了解《学习任务单》的全部内容和学习流程。了解教材内容。
二、仔细观看微视频《花手帕》,最后按暂停键有些地方多看几遍。
三、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总结花手帕的制作步骤。
四、准备好有关的材料并尝试制作。
一、激情导课
1、师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块漂亮的手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平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图案简洁质朴、色彩鲜艳明快、有深浅变化、有浸润之美、具有对称美)。
3、那么这些花手帕是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了。课堂合作学习:
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
染缬工艺有哪些特点?花手帕的制作步骤有几步?
二、尝试折法,交流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折,汇报能折出花手帕哪些不同的形状?你还能折出哪些不同的形状?
小组合作、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三、尝试染法,探究展示
选择一种方法进行染色尝试,在尝试染制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染制 花手帕的方法有哪些?
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四、学生创作,展示成果
观看视频示范,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尝试。学生创作并展示。
五、梳理困惑,拓展延伸
梳理再次制作的困惑,观看微视频拓展延伸。
六、总结表现,评价反馈 推送下一节的《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
检测导结
1、交流评价
欣赏学生做的花手帕,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说说自己的理由。
2、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染制美丽的花手帕,大家表现都非常棒,从中我们也得到一个启示:只要有一双灵巧的手,肯动脑,我们就会创作出更多美丽的作品!
《花手帕》说课稿
老城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学校
张龙凤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中国的印染工艺历经千年,生生不息,独树一帜,鲜明的色泽,简洁质朴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本课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本课既能提高儿童学习美术的爱好,又能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累的图案形成学有所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美术知识和民间传统艺术。
2.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愉快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发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2).把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启发多种折叠方法,染制出色彩鲜明,图案漂亮的手帕.难点:折法多样,色彩搭配合理.4.说教具学具预备
根基教学内容的需要,本课需预备以下教具学具: 教具预备:花手帕实物、花手帕范作、教学录像等。学具预备:纸、麻布、丝绸、包装布、颜料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法分析
教学本课我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练习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所把握的一些基本折纸方法,和对色彩的搭配的 熟悉,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参观法”、“评价介绍法”等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法”、“讨论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教师发下的范作进行探究、讨论,互相启发以获取制作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更客观、更全面的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我采用了“参观法”和“评价介绍法”。
2、评价交流
我主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1)、自评。让学生发现自己作品的闪光点。
(2)、互评。让学生们在共同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师评。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有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3、小结延伸
(1)、延伸:“课将尽,但趣无穷”,展示不同的材料(出示实物:皱纹纸、麻布、包装布等。)以及染纸在生活中的运用,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下,不单只是学习,把握技能,还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有所用。
(2)、总结。将染制的书签作为小礼物奖给优胜组。
第四篇:花手帕教学设计稿
《花手帕》活动二教学设计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课《花手帕》活动二。我今天的说课将采用“五说”的说课模式。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教学效果五个方面。
一、说教材:
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运用吸水性很强的棉布吸收广告色的效果,通过扎、染等方法制作出美丽的纹样。本课教材从“艺术与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头巾、手帕,以此来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以及美术技能技巧。通过对扎染艺术的了解,使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所教授的四年级学生好问好动好奇心强,具有初步的绘画能力,对与色彩和纹样的认识也是初步的,特别是本课涉及到的不同色彩的层层渲染等知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同时他们也没有接触过国画,对于棉布这种媒介的运用还是第一次。对此,我将以引导探究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学生自然轻松地掌握、领悟其表现技法,并使之有创造的成就感,产生我要参与而非要我参与的现象。.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实践操作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初步了解扎染制作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扎染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配色和染色能力,能制作一块美丽的花手帕。
3、情感目标:感受扎染花手帕之美,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习惯增强民主自豪感。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重点确定为:掌握基本的扎染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配色和染色能力。难点设定为:能制作一块新颖、富于美感的花手帕。
二、说教法:
下面我来说一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最佳的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认知现状,本课以探索发现扎染的步骤为主线,重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了:
1.启发——引导法
以丰富的实物资料和多媒体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如何探索扎染的步骤是本课的重难点,这就需要在学生的思维中搭建引导学生探索的桥
梁。教学中我让学生先从实物花手帕中找找花纹和颜色,这是对扎染花手帕进行本质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分析扎染的步骤,循序渐进找到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在多媒体动态实例的启发下,学生对图片由纯欣赏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学会分析的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运用课件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问不同层次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培养了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自我探究的意识。通过实际教学,也证明了这个环节是成功的。
2.演示法
怎样扎和怎样染这两个重要技法都需要在课堂中落实。让学生和我一起来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看清楚扎法的变化和染法的变化,比如染比较大的色块怎么办?染小色块怎么办?还可在色块处点清水渗化出奇特的效果等。
三、说学法:
新的美术课程标注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
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探究学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为此本课需要以下的教学准备:课件、白色棉布、颜料、塑料绳、水粉笔、范作花手帕等。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是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是情景导入,吸引学生
1、欣赏用扎染制作的花手帕。揭题“扎染”,并对扎染做简单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他们想了解扎染,学习扎染这一民间艺术的欲望。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营造一个环境,非常刺激他们的思维,使学生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中。
第二环节是欣赏感受云南周城扎染艺术,拓展思维空间。
首先请学生感受云南周城扎染艺术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在此基础上提醒学生思考“什么叫扎染?怎样制作扎染?”学生在短片中了解了扎染的历史和制作
工艺,也进一步感受扎染的色彩美、纹样美,用来装扮生活更美,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分析得出,扎染花手帕可以运用单色也可以运用渐变色和对比色进行染制,为学生的配色和染色能力做了一个很好铺垫。
[设计意图]直观形式呈现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作品中基本元素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受了扎染产生的奇妙效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探究。
第三环节是演示扎染和探究扎染
1演示扎染
在学生探讨扎染作品后,教师和一名学生进行扎染示范操作,并讲解了扎染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绳子扎的不紧可能就没有白色的花纹
2、染色要大胆,把整块布浸到颜料里可以形成大色块,用笔点布可以形成小色块。),并让学生交流“如果你想让花纹更漂亮些,还可以在扎线和染色上有什么不同的方法。” 2探究扎染
教师把已经染好扎好的花手帕样品分发给学生,认真观察后再拆开,同时回答以下问题:
1)扎布的绳是活结还是死结,容不容易打开?
2)绳扎得紧不紧?
3)打开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你打算制作一块什么样的花手帕?怎么做?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扎好的实物,在观察的时候都非常的认真,小组都围在一起观察讨论,学生的思维空前的活跃,紧接着我就提问:这些白色花纹是怎样形成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去判断、联想,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给学生一个探究尝试的机会,看一看、拆一拆、扎一扎、评一评,了解扎染的基本步骤,认真去看教师的示范,提高学习效率,使教与学都有的放矢。
第四个环节创作与评价。
在创作表现时配以背景音乐将学生引入轻松愉悦的情境,激发大脑的活力。两人小组一起合作,主动探究,巡回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帮助鼓励。教师综合评价时,我送给学生一副对联“鸟语花香神奇之师,心灵手巧创造之美”同学们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设计意图]评价的环节是在一个欣赏情景中进行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到艺术的美,同时其他学生在欣赏别人和被别人欣赏的过程中,更是获
得了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锻炼了学生审美能力,同时展现了评价发展性功用和激励功用。第五个环节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放在课余时间进行。让学生课余了解蜡染的制作方法,尝试在白布上用蜡染的方法制作出一方漂亮的花手帕。
五、说教学效果:
扎染花手帕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充满挑战性和神秘感,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和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扎染,也深深地喜欢上了扎染。
扎染是我国传统印染工艺的一朵奇葩,它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很高。两名学生合作的花手帕作品比单独完成的花手帕效果要好得多。在两人配合时,扎的时候需要用力,单独做时会有困难,出现绳扎不紧,上色效果不太好。
第五篇:花手帕教学设计
花手帕教学设计(活动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制作花手帕的基本方法与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3、学生自主完成一张花手帕。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手帕的制作方法与步骤。教学难点;
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的培养。教学准备
1、学生:水彩颜料及生宣纸。
2、教具及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中的手帕与我们平时的手帕有什么不同?然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得老师手重的手帕非常的漂亮,那你们想制作一张这样的手帕吗?(想)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制作一张这样的手帕吧!老师板书:花手帕
二、欣赏感受
1、在同学们制作话手帕以前,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以下其他同学制作的手帕吧!并边看边想怎样才制作成这样的话手帕?
2、同学们欣赏。
3、抽学生说一说制作话手帕的步骤。
教师小结:制作花手帕需要两个步骤,一是折纸,二是染色。
三、方法指导
1、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折纸,看一下这里边有那些学问。
我想知道同学们能用几种方法把这张纸折起来。每个同学试一试,然后老师抽同学起来折给大家看看,希望同学们想到的方法不一样。
2、学生展示自己的折法。
3、教师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折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折纸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等会儿同学们在制作花手帕时,请同学们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法。
4、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染法。
染法的种类很多,根据教材,我们今天着重介绍两种,一种是浸染,一种为点染。
(1)我先为同学们介绍浸染。浸染就是把折好的纸放入调好的颜料中浸一下,其具体的操作方法请同学们看课件。(课件展示)老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什么是浸染了吧?(明白了)那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种染法,点染吧!
(2)点染就是把水彩颜料直接滴在折好的纸上,其具体的操作方法请同学们看课件。(课件展示)
5、老师小结并提出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花手帕的制作,但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一些事。
(1)颜料自己要先调好,画面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变化。
(2)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越长则纸帕吸收的颜料越多,面积越大。反之则少,面积越小。
(3)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纸在吸收水分后会十分的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接破前功尽弃,希望同学们尽量控制水分的吸收和展开时小心一些。
四、自主表现
1、学生分小组制作花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4张美丽奇特的花手帕。
2、教师巡视指导,即使发现问题及纠正。染得好的叫学生适可而止。
五、评析交流
1、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2、提问,你喜欢那一张,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老师小结结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