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相见欢》教案

时间:2019-05-12 22:2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下册《相见欢》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下册《相见欢》教案》。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相见欢》教案

《相见欢》教案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作写愁情的绝妙之处,积累写愁词句。

2、能力目标:学会品析鉴赏诗词。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3、情感目标:了解词人的身世,体会词人的愁苦情绪。学习方法:

朗读法、合作赏析法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学习过程:

一、导出词人。(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带有伤感背景音乐的幻灯片:公元975年的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在一座金碧辉煌

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里,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的 君主,泪眼朦胧面容苍白地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 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 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开始了三年的囚禁生活。(过渡语: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二、走进词人。幻灯片投影: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蓬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公元975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违命侯。后公元978年七月七日(李煜的生日)的夜里,因李煜作《虞美人》被宋太宗毒死。李煜政治上无能,但他诗词曲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他所创作的歌词,几乎首首都上了那个时代的“最流行金曲榜”,其中有些歌词至今都是脍炙人口。所以有人评其“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三、播放视频。摘自百家讲坛一段概述。教师顺势引出《相见欢》。

四、朗读词文。

(一)、读准节奏。学生自由朗读。

(二)教师播放朗读视频,学生观之听之。

五、读懂词意——品味语言,感受词人情感。教师抛出问题:

这首词提到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学

生合作探究,把握词人的特殊感情。)

意象1.西楼——表达一种离别之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许浑《谢停送别》)师补充:以上诗句均含有“西楼”,它已是古人登高抒发悲怀的 “楼”,一处伤心地,一处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 人的伤心地,并非“位于西面的楼”。就像我们在《望江南》中的 “肠断白蘋洲”,白蘋洲专指情人离别之地。西楼又会使人联想 到飒飒西风、夕阳西下,这些景象都是人产生悲情愁绪。

意象2.残月——表达人事的缺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意象3.梧桐——隐含家国之悲

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也是一个表现愁情的物象。齐读(幻示例句)。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

“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陆甫之《清平乐》)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

这些诗句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秋天又是个萧条悲凉的季

节,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何况李后主已由君主沦为囚徒,所居之地却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钩”,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

意象4.深院——体现寂寞、孤单之身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让学生想象词人的表情动作等。)

六、读出赏析——体会写情的绝妙之处,积累写愁的名句。

你认为这首词哪个地方写得最好?简要做些赏析。学生合作交流心得感悟。教师幻灯投影:

最后两句,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词人的愁重,愁浓。运用这种手法的诗词佳句很多: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重量

2、无边丝雨细如愁。—————————— 愁有了质感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了长度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愁有了范围

5、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有了深度 6.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愁有了生命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难以梳理

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难以消除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愁难以排遣

七、读出积累——李煜佳句欣赏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八、小结本词。

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有主要是追昔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力大大增强。近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对李煜的词有这么一个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被称为“词中之帝”。(视频播放)

九、名作推荐。在李煜的创作中,浸染着这种泣血之愁的词作还有很多,请就你最喜欢的一首试加赏析,(参考篇目:李煜的《浪淘沙》、《子夜歌》、《虞美人》、《望江南》、《破阵子》------)体味李煜词的不朽魅力。

第二篇:《相见欢》教案

《相见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所流露出的愁绪情思。

3.提升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学习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学习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作品所流露出的愁绪情思。

2.提升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学习方法】

资料查阅,吟哦讽诵,讨论交流,读写结合。【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时刻激励着我们。其实,有许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单说“先天下之忧”中的一个“忧”,不是谁都能解,谁都能堪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唐“李后主”李煜的一首词《相见欢》,它可以让我们对一个人的“忧愁”有一深刻认识。

二、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1.学习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写作背景,才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课前布置大家收集词人李煜的相关资料,你所了解的李煜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交流,师生随时予以肯定,补充,小结)2.大家都读过他的哪些诗作?

(学生自由交流,作相应笔记积累)(教师作整理板书或出示幻灯片)

三、吟哦讽诵,感知文本

(一)自由朗读,正音释义

1.学习古诗词当从吟诵开始,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词作。(学生大声朗读)(教师行间巡视,关注学生的读音、停顿等)

2.刚才大家在自由朗读时,我发现有个别同学还有读错字音,读错停顿的现象,我们大家一起看看这些字该怎样读,词中的一些句子都是什么意思,朗读时应如何停顿。

(师生明确一些字的读音)(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解释)

(二)指名朗诵,方法引领

1.了解了作品的意思,有助于我们正确诵读作品,下面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大家把这词朗诵一下。

(学生朗诵。学生评价。师生共同探讨诵读应注意的问题)

这首词诵读时节奏要缓慢,调子要低沉,要读出压抑,哽咽,悲痛。

首句叙事,可用较轻松的语调读出。第二句可用缓慢的语速读出沉思。第三句用疑问语气读出留恋企盼。第四句用降调一字一顿读出无可奈何。[小结,投影]

(三)名家范读,模仿借鉴

1.了解以上朗诵注意点之后,再让我们来听听名家是如何朗诵这首词作的。(在上一项小结幻灯上,播放朗诵录音)

四、质疑交流,感悟愁思

1.请同学们再读词作,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反复阅读词作,思考质疑)(教师巡视)

2.请同学们把自已的疑问、感悟说出来,我们一同解决、分享。(学生交流)(师生共同释疑、赏析)

学生质疑预设: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句中的“无言”真的是“无言”吗? “月如钩”,词人所见只有月吗,为什么一眼所见就是“如钩”的残月,我们以前所学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写月的句子?人们常用月亮来寄托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同样一轮明月,为什么不同人寄托的情感各不相同?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寂寞”的是梧桐吗?“寂寞”还是词人,那么,词人用“梧桐”自况,可见词人虽为囚徒,却还不肯放低自己高贵的身份,难怪他格外愁苦。佛说“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可怜的李煜可能还是放不下他的帝王身份啊!

“秋”字之前可冠“金”“深”“晚”“暮”等字,词人为何选用一个“清”字?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词人将“离愁”比作什么啊,要用“剪”“理”?这一比喻写出“离愁”什么特点? 故人常用哪些东西来比喻自己的愁思?这种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应该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倒底是什么“滋味”?为什么要说作“别是一般”?

学生感悟预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无言”照应“独上”也开启了下文的“寂寞”,“独”可以想见词人的孤独。可以联想到八年级时所学的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里的句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初贬的苏轼在孤独寂寞感到“无与为乐者”时,还有一个同病相怜的张怀民为伴,而此时的李煜的孤独寂寞就可以想见了。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锁”的不是秋,锁的是词人,是词人的自由身。“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古人常将“愁”比作丝缕,比作流水,李白还比作“白发”。“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让人联想到后者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轻时的“愁”,是涉世未深故作深沉的矫情;现如今的“愁”,是饱经磨难故作轻松的无奈。

2.现在大家对这首词作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大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词的意境。

(学生练笔、交流)(师生评价、肯定)

五、归纳小结,俯瞰全篇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文学之美在于思想与感情的真实流露,在于将人类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以文字形式酣畅淋漓、毫末必现地加完美表达。让我们感谢李煜,给我们以人类真情的熏陶,让我们感谢中国文学,给我们以艺术的滋养。

六、音乐熏陶,咀嚼余味

感谢我们的音乐家,把词人的作品谱写成歌曲。让我们一边欣赏歌曲,一边体会李后主的词作所带我的那种“余意绕梁”的艺术魅力。

(播放歌曲《独上西楼》)读完这首词作,让我再次吟诵范仲淹的那两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范仲淹所说那种境界真的非常人所能及了,就让我们向着这一崇高的人生境界不懈努力吧,哪怕是“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们毕竟“飞过”。

(宣布下课,布置作业)

第三篇:相见欢教案

《相见欢》

文学体裁:词 创作年代:五代时期 作品出处:南唐二主词

作者简介:李煜(937——978),五代时期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隐。继位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已经称帝三年,宋朝已先后灭掉后蜀、南汉,南唐形势岌岌可危。继位十年后,自贬国号为江南,改称国主(世称李后主),派遣使臣朝宋。李煜好声色,迷信佛教,只希望通过每年向宋朝进贡来苟延求存。974年(宋太祖开宝七年),宋朝派遣曹彬率师南伐,次年攻占金陵,将李煜俘获到汴京。978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被毒死。李煜善于写词,词作内容大部分都是描写宫廷的腐化生活,风格浮靡。进入汴京以后,他的词作多寓身世感慨,情致凄婉。后人将他的词作与其父李璟(南唐中主)的词作合刻为《南唐二主词》,《宋史》、《五代史》有传。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词牌:相见欢,词牌名,又作“乌夜啼” 格调

此调有多种格体,俱为双调。这里只列举一体36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以此词为例,如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3]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①。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②。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③。

注释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②离愁:指去国之愁。

③别是一般:也作“别是一番”,另有一种意味。[1] 译文: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2]

第四篇:《相见欢》教案

《相见欢》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的结晶,千百首诗词也有着千百种情感,苏轼曾经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些抒发愁绪的诗句。大家列举了这么多抒发愁绪的诗句,那么这些写愁的句子都有个共同点,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它们将抽象的感情写得生动、形象、具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一下作者的体验之深,愁情之苦。李煜的《相见欢》。

作者、词牌相关知识及写作背景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仅在位14年,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史称李后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词作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人之情感,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阕:是词的段落,也叫片。分两段的第一段叫上阕;第二段叫下阕;另外词的一首不分段的也称一阕。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失守,南唐国主李煜(世称李后主)赤膊出城投降,虽然被封为‚违命侯‛但却一直被囚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上,过着每天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这首《相见欢》就是写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亡国前耿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内容解析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无言地独自一人登上西楼,天上寒月残缺如钩。梧桐遮蔽的寂寞幽深的小院,关锁着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

2、‚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

3、‚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3、上阕:李后主眼中之景,色彩冷落凄清。‚无言独上西楼‛,既是‚独上‛,自然无人共语。这里的‚无言‛更表现了李后主内心的情绪,他的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意与人说,说了又有何用?又有谁能理解自己?

4、板书:上阕——写景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是紧紧缠绕人的离愁。唉!别是一种滋味压在我的心头。)

6、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

7、‚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8、下阕:直抒胸臆。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一人孤居,尝尽了‚离愁‛的滋味。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缠绕着人,真是苦恼。要和它一刀两断,永远不再去想;可是不成,再快的剪刀也是剪不断的。那么,索性就去想个透吧,把它整理出头绪来,可是越想越烦,越理越乱了!这种滋味很不好受,又说不清楚,只好说‚别是一般滋味‛了,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抒发了作者一种深深的怀念故国的愁绪。

9、板书:下阕——抒情

10、那么上、下阙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1、小结课文: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对故国山河深深的眷恋相思之情。这首词写得极其自然,没有一丝刻意修饰的痕迹,却将那份亡国之后的愁苦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那让我们重新饱蘸一份浓浓的深情来再次聆听后主那愁肠的心曲。

第五篇:相见欢 演讲稿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翻译: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创作背景: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赵炅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赏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全词情景交融,字字传情,无人尝过亡国之痛,通过一个画面和一个比喻,把诗人复杂的内心表现的极为真实。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本词流传千古之句。

下载九年级语文下册《相见欢》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下册《相见欢》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实录《相见欢》

    课堂实录《相见欢》 师:请一个同学作为李煜的代言人,来读一读《相见欢》,我们请一位同学。 [学生朗读] 师:请坐。我们请其他同学说说看,他有没有读出《相见欢》词人的心情?(学生摇......

    相见欢说课稿

    《词二首》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选自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古代诗词更是中国璀璨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历尽千百年岁月的淘洗......

    相见欢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作写愁情的绝妙之处,积累写愁词句。 2、能力目标:学会品析鉴赏诗词。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浪淘沙令、相见欢教案

    福安二中教务、教研文档——电子教案 《浪淘沙令》《相见欢》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

    《相见欢》、《浣溪沙》教案(大全5篇)

    词二首—《相见欢》、《浣溪沙》 预习提示 1、 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或者上网,了解词人李煜、晏殊的生平; 2、 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情,初步感知内容; 3、 试着体会内涵,尤其是名句......

    相见欢改写作文(合集)

    相见欢改写作文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

    《相见欢》导学案

    《相见欢》导学案 设计者:闫晓梅 课时:一节课 教学目标: ㈠知识能力:落实文学常识与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㈡过程方法:通过合......

    《相见欢》教学设计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作者介绍: 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五代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他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