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共5篇)

时间:2019-05-12 22:3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进行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进行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一篇:如何进行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如何进行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文登一中 于庆莉

通过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初步的学习,认识了化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根据化学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化学用语为工具,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认识论为原则,紧密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依据学习主体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定。

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基础,学生的已有基础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知道了什么,特别是要找出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的生活概念,在此基础上,找出知识生长点,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在对学生已有经验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分析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程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确定单元和单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要根据具体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现代性与现实性,既是化学最基本的内容,又能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而且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次,要分析教材内容的类型,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是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教学方法。第三,要分析和研究所学的教材内容与前后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所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准确把握所学内容的深广度。第四,要分析和研究所学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间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的综合;要重视分析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尽可能全面的认识。

制定的教学目标,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应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行为变化,而且陈述应该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最后,要对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协调好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局,使学生通过学习确实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第二篇: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一、教学目标--------○

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

3指引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1知识(记忆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等)

{1}认知目标--------□

2领会 □(转换/复述--解释/说明/概述-推断/逻辑推理)

3应用---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

4分析----分解各种结构—要素、关系、组织原理

5综合---语言表达、处理事物、□

6评价—内外学习结果

{2}情感目标-----------○1接受----知觉有关刺激的存在,主动接受,有选择的注意

2反应---兴趣

3形成价值观念----态度和欣赏 ○

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5价值体系个性化 {3}动作技能目标--------○

1知觉

○2模仿

○3操作 ○4准确

5连贯

6习惯化

第三篇:如何进行有效化学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有效化学教学设计

一以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为例

摘要: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教学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设计;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关键词:化学

教学设计

目标 过程 评价

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教学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设计;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要进行有效的化学教学设计,必须围绕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一、我去哪里——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布卢姆以学习者的外显行为作为目标分类的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目标的依据,提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级分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克拉斯沃尔等人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类,并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两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做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例,《化学反应速率》这一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这样的: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2.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4.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水平,《化学反应速率》这课制定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其表示方法、表达式、单位,学会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尝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说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思维学习化学反应速率。

2、通过对影响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探究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兴趣,能够在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探究原理的动力。

二、如何去那里——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次要进行学情分析,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化学反应速率这节课本来是安排两课时完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以及影响速率的因素在高一必修2中已经学习过,将高一必修2中已经学过的内容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复习回顾知识,为新课学习提供应有的知识储备。如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数学表达式、影响因素等。

所以这节课的重点主要放在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以及从微观上用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解释这些因素的影响。

(二)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的意义就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最终形成特定的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

上述理论强调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建立在学习者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来完成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逻辑结构,将影响学习者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理顺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学习者更好地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根据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倡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有意义知识的建构,《化学反应速率》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形成教学思路

1、精心预设情境——激起学习的兴趣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了解了学生现有的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初步选定教学方法后,主要就是要在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基础和教学目标间,也就是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在这之间通过一个个情境设计逐步完成学生的知识、能力建构,这就是体现教室教学智慧的地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要设计出一道既有情景、探究,又有递进、开放的问题是较为困难的,但这是努力的方向。

(1)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从学生自身经历或认识出发,巧用生活中的素材或适当的形象比喻,以体现问题的科学性;在对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理论解释中,由于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比较抽象,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往纸盒里扔纸团,学生从这个游戏中体会到了有效碰撞的两个条件:足够的能量和合适的取向。

(2)利用学生经验与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时,课本是通过碳酸氢钠和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高锰酸钾和草酸反应以及双氧水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的三个实验进行探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由于学生在高一已经知道这些因素的影响结果,所以探究实验就变成了验证性实验。为了真正让学生体验的探究过程,笔者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整合。在学生做完碳酸氢钠和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后,让学生运用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来解决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反应的速率问题。问题解决:已知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8H2O+5O2↑,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双氧水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1)针对上述实验现象,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 的影响。

(2)若要证明你的猜想,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根据浓度得出的结论与实验结论相反,起到激疑、激趣,让学生产生“愤悱”之感,激起学生急于探究的兴趣,从而大胆提出可能是催化剂的影响。这个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形成结论的探究过程。

2、预设生成——了解学生的思维

埃德·拉宾诺威克兹在《思维·学习·教学》一书中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也许,我们只是自以为了解了他们。”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了解学生,其实不然。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过程》一书提出:智慧的技能学习的内部条件由下列因素构成:(1)已经习得的构成新技能成分的先觉技能;(2)回忆已习得的技能并将它们以新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过程。外部条件起着这样的作用:(1)促使下位技能的回忆(2)告知学习者行为目标(3)以陈述、提问、或暗示的方法引导新的学习(4)提供一个与新习得技能相关的心理咨询,以供学习者练习。

在《化学反应速率》案例中,学生需要习得的新技能是:通过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来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构成这一新技能的先觉技能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核心内容,学生生活中有打篮球、跳高等生活体验。教师在让学生生成通过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来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这一技能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要分析上述先觉技能是否已经习得,进而初步预设学生的思维建构过程。

三、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堂上的应用练习,也应结合课堂观察、对学生的访谈、作业分析等综合加以设计。通过比较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概念的建构、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如在《化学反应速率》一课既要设计一些习题,来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和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也要让学生通过自我小结、互评交流表现等手段来感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

教学设计是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诸要素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整体观认为,只有各组成部分和谐地统一、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达到整体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M].盛群力,献华,编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埃德·拉宾诺威克兹.皮亚杰学说入门──思维·学习·教学[M].杭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四篇:如何进行农村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农村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探究性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特别是实验探究的开放性。《新教材》中很多知识的生成是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的,例如:物质的变化、酸碱的性质等。

我校推行的“十六字”教学模式为:创设情境、目标引领、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其中“创设情境”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则处于抑制状态。因此,一个人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习,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思维也会活跃起来,不但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反而会感到是一种乐趣。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怎样观察现象,还应启发学生怎样利用这些感性材料去思考问题,看到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边实验、边讨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步步深入,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根据我几年来的教学心得体会,农村中学的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发挥教师的诱导作用

做化学实验,教师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性实验。给学生讲解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对学生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多方面并深入地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化学实验从设计、操作到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规律,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围绕实验层层设疑问,需要教师不断深入的教学讲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教给学生的思维方法比实验结论本身更为重要,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而思维的方法是有效的、长期受益。培根说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例如: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提前两周让学生按照实验的要求准备好仪器和物品,并要求学生每天观察铁钉锈蚀的现象,连续观察一周,认真做好记录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在实验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试管可以用小玻璃瓶代替,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像这样的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我校和大多数农村学校一样,学校的硬件设施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没有专门实验教师,实验条件差,资金投入不够等原因使实验教学滞后,分组教学的困难很大,不做实验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只要学生能够完成的实验,我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我采取的措施是:(1)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要学生课前做适当的准备,课中上台演示实验,以此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2)激励学生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以提高应变能力。(3)鼓励学生在课下自行设计实验,以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例如,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在课前我创设了问题情景: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如此激发学生猜想和假设,形成探究欲望。上课时,提供实验仪器、药品、锥形瓶、托盘天平、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烧杯、细沙、白磷等。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设计方案和实验操作步骤,并派代表到讲台上演示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结果有很多小组没有按课本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而是自己改进实验设计,关于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就出现了三种方案:(1)用玻璃棒引燃白磷;(2)用玻璃管系一个气球引燃白磷;(3)把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引燃白磷。实验探究后,学生评价不同实验设计的优缺点,最终所有学生享受了最佳方案。学生在课堂中的成功演示,也使他们产生了无比的自豪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浓了。观看实验的学生受到了同龄人的感染,争取做好实验的情绪更加强烈了。这样的实验既避免了演示实验的一家之演和瞬间之作,又拓展了演示实验的教育时空,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自主活动的内驱力。

三、适当的增加实验

实验虽然很重要,但限于篇幅,教科书上不能编制太多的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教学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时,可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现象明显。通过这个实验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出和掌握规律。又如,在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的教学中,除做好教科书上的实验外,还可增加用学生自制的指示剂来做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反应,特别是现象明显的自制指示剂,如紫卷心菜的酒精浸出液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教学中。可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先用软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再用滴管加入大约3毫升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观察软塑料瓶发生的变化,然后,把软塑料瓶中的溶液倒入试管,滴加稀盐酸,观察产生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按要求闻气味。通过实验,既可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同时说明,虽然有的化学实验会造成环境污染,但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事实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些实验,恰当地提出一些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和深刻化,还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观看实验录像

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近几年发展很快,各个班级都可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那些危险性大、实验条件要求较高、实验难度较大的实验,例如: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氧气混合气的爆炸,一氧化碳的燃烧,灭火器的原理,粉尘爆炸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实验,我从网络下载或制作相应的实验录像,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观看这些录像,也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同样能体验亲历实验的过程和喜悦。但缺点是学生实验探究的激情得不到诱发。

另外,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家庭小实验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体验到更多实验的快乐。比如:1+1是否等于2。家里没有酒精,我们可以用花露水代替,因为花露水中含有较多的酒精,量筒可用大号注射器代替;黄豆和绿豆混合的现象不明显,用小米或大米代替绿豆效果会更好。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若能注重利用已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真正做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各种能力包括科学探究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目标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目标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摘 要:新课程改革推出了新的课程目标,而要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推进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之间,我们既要考虑“新课程目标的内涵有哪些”,又要考虑“如何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等问题。所以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说走进了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能力设计;有效性

三维目标是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所谓三维目标就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理念。我们以前设计的就是: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或者说思想教育,它不是很明确的,和学生发展的具体化程度,相差很远。而这次三维目标的设计就非常具体:能力和知识相结合;过程和方法着重学生的发展;最后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完善每一个具体知识点和所要达到的人的情感方面的、态度方面的、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从“知识和能力”角度,谈课程目标的内涵。

这个“知识和能力”与以前不同的第一点,就是它们是紧密结合的,而且非常具体的。同时它还体现出多样性的要求。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新航路开辟”这个知识点,传统教材中简单说了几个知识点,而新课程则要求“ 概述哥伦布第二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这看起来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似乎在原有教学目标中也可以体现,但是其中已经有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我们翻开课程标准任何一页,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要求。比如说,“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还比如说,“简述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等等。都把能力与具体的知识紧密结合了起来,而且能力要求的层次也很明确。课程标准在这里的要求是很明确的,不过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还有两种非常困惑的情况:一种就是,知识点看起来太简单,不好处理;还有一种是,知识点看起来太复杂太繁琐,也不好处理。

在课程标准当中,确实有一些教学知识看起来比较简单的现象,那么这就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转换教学思路。我举个例子,在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句话“了解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个标准的知识目标就是前面的“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这两个知识点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已经涉及,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设计?我个人理解就是老师就需要转换教学思路,变换认识的角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这里涉及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历史基础知识大体是相对稳定的,初中的知识在高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重复。对这些重复的知识,高中教学如何重新设计呢?就这个案例来说,笔者个人认为,它的着眼点在后面这样一句话 “认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要求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制度层面上来进行教学。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看刚才始皇帝的例子。这个例子很多初中生都非常清楚。“了解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的情况”,这个目标设置的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当处理。学生的水平如果比较高,那么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些情境和史料,例如可以直接把《史记》当中秦始皇在设置中央机构中的一些内容拿出来让学生来分析,者我们也可以增加一些更深的内容,比如史学家的评论等等,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就知识本身进行必要地拓展和延伸。比如说,知道始皇帝的来历是比较简单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上升到皇帝制度,要求学生去了解皇帝独尊,皇权的至高无上,了解皇帝世袭等皇帝制度的最基本的一些特征?我认为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考虑问题。

2.从“ 宏观和微观”角度,谈新课程目标的能力设计

新课程教材是以专题范式编写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课程标准中有规定:“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到元,我们会遇到很多政治制度,比如说西汉的中朝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选官制度等等。怎样来把握这样一个问题呢?我们需要抓住两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个是君主专制,一个是中央集权。

从君主专制角度来看,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对他进行制约。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会影响政治的决策、立法、行政、司法。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从中央集权角度来看,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从这样两个角度来把握,就能很有条理的处理“从汉到元的具体的政治制度”。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是皇帝制度,就像是有些教材中用“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来体现和解释这个问题。第二个是中央和地方,中央如何控制地方?如果把握以上两点,这个问题就清晰多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可能就我们的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知识表述而言,要求是比较概括的,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课程标准相对是宏观的,而具体的教学设计需要微观的成分,需要对一些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界定。例如,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我们是掌握它发展过程中的发明创造,还是去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点?还是掌握其他内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设计中进行具体分析。

这就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都采用统一的标准,都掌握同样的知识。比如说,原来的教材上面以工业革命展现的内容为主,从背景到过程、到历史影响,一一俱全。而现在新课程在内容上则有了一个取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取舍,我们老师也可以取舍。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老师对历史问题理解的比较深。对历史问题当中的宏观的大问题要把握得很清楚。选择的细节如果太多,很多问题就不好解决。我们知道,一节课不可能涉及所有的制度,包括两次工业革命也是这样。工业革命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如何选取?这就需要对此有非常透彻的理解,才能选取恰当的知识。

下载如何进行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进行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四章 化学教学目标设计 学习活动

    检索文献,了解国内以及自己工作实践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化学教学目标的基础 一、化学教学目标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

    资源互助社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中的内容 《化学反应原理》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 5点......

    化学教学设计(共5篇)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培养学生创新......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太师一附小 张元芝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就今天的这节课和大家聊一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备课......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新教师培训材料 推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往往会抱怨“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工作是另外一回事”。他们无法将学到的理论或经验迁移到实际教学工作......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摘要: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关键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好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调动学生全面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

    讲义(四)把握精准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讲义四:把握精准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人手。而课......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