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
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
教育技术通讯记者
李谨
引言
“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探索,但大多是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上的改革,而没有真正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信息技术课是一种工具课,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也将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内容,信息技术课作为工具课将会和其他工具课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存在。”
“目前的网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平等和普及,是一件好事,也是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当前的大多数网校依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缺少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在这方面需要有新的思路。”
“在信息时代,有很多问题是传统理论所不能回答和解释的,需要我们具有探求新知识、新理论、敢于向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挑战的勇气和精神。”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02年7月,我们有幸请到了国内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导、北京师范大学知名专家何克抗教授做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并对何教授进行了专访,何教授的每一句话皆是掷地有声,现笔录如下,此飨读者。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为什么要实施课程整合?我认为要将这个问题说清楚,首先应该了解一下我国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在基础教育领域,自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校长、老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这些改革实验,往往都只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的层面,而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到教学结构的改革。
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编了不少新教材,体现“一纲多本”,这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说这是非常需要的。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教学设施上,很多学校都配置了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功能厅等等。这些教学手段的更新使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也是非常需要的。教学方法的改革那就更多了,每个学科都在进行探索,单以语文学科为例,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有二十多种。应该说在这方面各个学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可见,从内容、手段、方法这三个方面来看,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我觉得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结构的改革。不是说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不重要,但是我认为应该在教学结构改变的前提下来进行内容、手段与方法的整体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际效果。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学结构。
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传统教学结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关系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CAI就是起这种作用;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我们多年来进行了很多的改革,有多少是在改变教学系统的结构?或者说在改变这四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应该说是凤毛麟角。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为了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即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不可否认,在对前人知识经验的继承、掌握,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等方面,我国基础教育具有自己的优势,这方面的成绩决不应低估,决不容抹杀,更不应妄自菲薄。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基础教育的不足: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比较缺乏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正像江泽民主席所指出的“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江主席还进一步提出:“要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为什么?因为不创新就要被动挨打,就会被任人宰割,就没有我们生存的权利。那么,我们的教育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大批地、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呢?这就要依靠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中有关e-Learning概念的权威论述。综合该白皮书中多处论述的观点所得出的关于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的完整内涵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这个内涵实际上包括下面三个要素:
² 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数字化学习的条件;
²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数字化学习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
² 教学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 ——数字化学习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
现在,很多人总将CAI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起来,这是一种误区。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大约是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只提计算机教育,还没有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大约是从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并存。
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此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
从国际潮流来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在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实际上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改实验很少涉及到教学结构的改革。往往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因而不能触动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这类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在教学结构改革的前提下进行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体改革,才能触动教育思想、观念、理论这类比较核心的本质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学校教学的深化改革。
CAI仅仅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它基本上没有改变教学内容,更没有改变教学结构。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如上所述,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所以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当然,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CAI课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某种工具,所以“整合”也并不完全排斥CAI。不过,整合过程中运用CAI课件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CAI运用还是有所不同。
四、“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而且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进行整合。但是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则,否则将会事半功倍、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所以认识并遵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条件。我认为至少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换句话说,整合的过程是革命的过程(而不仅是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推广过程),既然是革命,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这是当代一种较新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作指导,并非因为建构主义十全十美,而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就没有今天的广泛影响,所以这种理论“天生”就对信息技术“情有独钟”,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换句话说,在一节课里,不见得你用了电脑,用了CAI,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至多也只能算是进行了浅层次的整合。
我听过一节英语的网络课,尽管这堂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的,有真正的互联网环境,但这一堂课教师上得还是很传统,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在讲,他并没有真正在进行课程整合。因为首先是教师地位、作用没有改变,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教师地位没有改变,学生的地位、作用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尽管每个学生面前都有计算机,都有网络环境,但计算机和网络并没有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40分钟时间大部分还是老师在讲,计算机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所以我们不能光从形式上看问题,不是说用了电脑或者用了CAI就是整合了。一堂课达到了整合的目标没有?我认为每个老师都可以自己给自己打分——看看四个要素的地位作用改变了没有,哪些要素改变了,哪些还没有,以及改变程度的大小等等。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因此,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4.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国外也有不少免费教学软件),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但“拿来”以后只能用于教学,而不能用于谋取私利)。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发展很快,全国已经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网络学院,高校主要是通过网络实施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社会上也有一些直接针对中小学的“网校”,如“101远程教育网”、“四中网校”等。“校校通”工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建设起了自己的校园网,有很多地方还在积极建设城域教育网。
我认为网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平等和普及,里面有很多丰富的资源,是一件好事,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教育的量的扩展方面,网校将优秀师资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不同的地区,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极大地缓解了地区差异所导致的教育差异。但是有许多网校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局限于“同步练习”和“课后补习班”形式,在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上与传统教学相比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
从目前的内容来看,网校在结合学科做研究性学习、探索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欠缺。网络教育不仅要注意“量的扩展”,更应该追求“质的提高”,即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现在从国内外的网站上都可以获取到不少资源,但不是全都免费,有些是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可以通过购买得到;有的则可通过上网浏览、查询、检索,经过筛选以后,将教学需要的资源直接下载到自己的服务器上。所以并不是要每个教师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开发课件。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一般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教学方法或策略。这是因为后者往往只是指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或策略,而前者(教学模式)则要涉及若干种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例如建构一种新型教学结构)或取得某种教学效果,老师们往往将多种教学方法、策略结合在一起,加以综合运用,如果这种运用方式趋于相对稳定,这就变成一种模式。换句话说,教学模式是指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稳定结合。能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最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两种教学模式就是“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本来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有区别的——“学习”泛指所有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在教师指导与帮助下的学习);而“教学”则特指在教师指导与帮助下的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即“教学”可看作是“学习”的某种特殊情况。这样一来,只要在该学习过程中有教师的参与,那么把学习模式当作教学模式来看待也就没有什么不妥了。
五、“我们倡导的新型教学结构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而且老师越主导,学生就越被动。我们现在倡导的新型教学结构则是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国外的建构主义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往往忽视教师的作用。我们在引进国外建构主义的时候,没有盲目照搬,而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与运用。
2000年,我到美国加州看了几所当地较好的中小学,其中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四则运算,老师没怎么讲,主要让学生自己上机,学生用的都是苹果机,苹果机里有很多四则运算的例题,并能自动判分,老师坐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我认为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不一定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利,因为这样的以学生为中心,并没有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
众所周知,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等。可见,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另一方面,由于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这就要求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调动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呢?这就要靠自主学习策略,包括支架式、抛锚式、启发式、自我反馈等等策略,这些自主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因。
我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也就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要抓住内因和外因这两大块,这两大块中的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学习诗词,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内涵、意境,这就需要创设和该诗词相关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这样的情境靠谁创设?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创设,得由老师来完成。信息资源的提供也是这样,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垃圾也很多,反动的黄色的都有。老师如果不事先去仔细挑选,不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那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有用的东西却没有学到多少。又如合作式学习,如上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很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多种方法,有讨论、有辩论、有角色扮演等等。以讨论为例,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初始问题如何提出,怎样提出后续问题,从而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等等,这也得靠老师去设计,也即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所以,实际上建构主义提倡的以学为主、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统一的具体体现就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发挥得够不够,靠什么来检验?就靠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由于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发挥在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而不是板书、讲授和满堂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结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任重道远
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由于国家在政策上的有力推动使我国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面对当前全国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何教授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目前何教授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层次研究,该研究项目的名称是“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探索”)。在何教授慷慨激昂的谈吐中,我们感觉到面对方兴未艾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他豪情满怀,大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概。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未能将读者关心的所有问题一一罗列,其中给我们感受最深,也是何教授最为强调的是:“在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摆脱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与禁锢,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与张扬。我们必须不断探求新知识和新理论,要有破旧立新,敢于向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挑战的勇气和精神„„” 的确,没有创新,我们的素质教育无从谈起;没有新的思想观念与挑战传统的勇气,我们将无法超越现有的模式。实践是以理论为指导的,而理论之花需要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来浇灌。我想,何教授的话虽未说完,却已激起了我们思绪的浪花。以前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浇水”,而现在,教师的任务不仅需要给学生浇灌适量的基础之“水”、知识之“水”,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发现哪里有“水”,如何去找“水”„„
附:“中小学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简介
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由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此后,在不断的实践及引进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单位逐渐引入“课程整合”概念。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把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与计算机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计算机应用”四结合。该项目历经近10年,初步建构起全新的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地提高了试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000年8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发文将“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扩展到其他学科并要求原课题组将试验课题继续深入开展下去,课题负责人不变,项目名称则相应地改为“中小学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此时,“四结合”的内涵相应变为:“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目前该项目试验校已由最初的13所发展到600多所,分布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验学段由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和高中(包括十多所中等师范学校);试验学科由语文扩展到中小学所有学科。
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第二篇:何克抗教授10年探索
何克抗教授10年探索“跨越式教育”
2011年03月10日 09:44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小】
“跨越式教育”海原课题组
用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结果公平,可行吗
“跨越式教育”,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坚持了近10年的一项科研课题。如果以教育部的“新课标”为参照,“跨越式教育”实施后,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课时的前提下,就能实现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在教育学界,何克抗一度饱受争议——教育搞“跨越式”,不就是拔苗助长吗?
“跨越式教育”的课题进展,可用“墙内开花墙外香”来概括:在国内,敢放胆参与这项试验的中小学校不多;而新加坡等邻国,闻讯后纷纷向何克抗伸出了橄榄枝……
2月末,北京市郊,杨庄中学。
操场上,积雪未化,空气中透着刺骨寒意。一个年过七旬的老者只穿着一件单薄外套,和身边几个年轻教师交谈着。
老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几分钟前,他刚为这些老师做了一次培训讲座,主题仍是“跨越式教学”。算上今年,何克抗在这里“做实验”已进入第8个年头。连杨庄中学的校长,也已经换了一任。
何克抗,是改变杨庄中学“命运”的人物。如果没有这位大学教授,杨庄中学至今都可能为招不满学生发愁——过去,即便是对口地区的小学生,也不愿意来这所薄弱学校上学。
何克抗带来的“跨越式教育”实验,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就让这所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验班学生的成绩较原来大跨度提高,一些消息灵通的家长甚至不惜跨区择校,把孩子塞进杨庄中学的实验班;这所学校的校长,眼下再也不愁招学生,反而要担心学校的教室不够用„„
神奇的跨越
一些基础很差、甚至大部分未上过幼儿园的农民工子弟,在接受“跨越式教育”后,无论是学业成绩还是综合能力,都达到了城镇优质中小学学生水平。
入读杨庄中学的学生,小学基础知识很薄弱。这里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很低。谁都没想到,有一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2006年上学期,全区17所中学举行统一初三中考,以班级为单位排序。杨庄中学两个试验班学生的英语成绩,获全区头名,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试验班的平均成绩也进入全区前5名。
用试验班英语教师高彦的话来说,“这在杨庄中学,简直史无前例!”
转折,缘于2003年7月。学校在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展开了“跨越式教育”实验。
杨庄中学,正是何克抗领衔的“跨越式教育”课题组所布设的一个实验点。准确来讲,所谓的“跨越式教育”,并不是一种教学理论或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技术。何克抗是国内首位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博士生导师。此前,他曾撰写过多本理论著作,集中探讨儿童语言发展、儿童思维发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等领域。他的研究,在教育学界独树一帜,颇具口碑。
很多人最初听何克抗谈“跨越式教育”,均被它的目标所“震惊”:在不增加学生课时与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小学语文学科要力图通过两年左右时间,让上完二年级的学生“能读会写”——认读2500个以上常用汉字(手写汉字能力不提前),能阅读一般报刊和青少年读物,并能用手写或用电脑写出几百字结构完整、通顺流畅文章。如果拿教育部“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对照,这就相当于达到了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水平。小学英语学科,四年级学生的词汇量、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要达到“新课标”初一以上水平,而到六年级时,学生的英语水平要与“新课标”高一以上水平看齐。
在中小学所有其他学科中,“跨越式教育”的目标,从达到“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深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三方面衡量,实现学生素质与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双主教学模式’,加上认知工具支持,是实现跨越的前提条件。”何克抗的理论,在不少中小学教师看来,算不上新鲜。不就是强调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鼓励学生多从事探究性活动吗?
真正新鲜的,是何克抗所倡导的“认知工具”!在语文、英语等文科学科,认知工具就是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大量拓展阅览听说材料。为此,教师课前必须充分备课,让学生在课内快速阅读。电脑环境下,阅读材料由学生上校园网检索浏览,随后现场用电脑写作小文章。没有电脑环境,则采用纸张版印刷材料与手写形式;在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认知工具必须借助于电脑软件。传统的几何课上,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老师往往得分三节课讲授。而现在有了几何画板软件、模拟实验软件,图形可随学生主动操作任意变动,参数即时显现。作图的连续变换,学生在单节课里就能把所有判定定理学透,老师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本世纪初以来,多数参与何克抗“跨越式教育”试点的学校,纷纷“被点石成金”。
何克抗不想以应试为目标,但几乎所有样本跟踪比对数据显示:试验班、试验校、试验区学生的学业成绩突飞猛进;日积月累,其阅读量与知识面,呈几何级数增长;整合信息能力、自我拓展能力与综合素质,有了质的变化。
何克抗最得意的,并不是试验之初那些电脑网络条件、生源师资条件均优越的名校,而是位于深圳南山区远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广州远郊沙湾镇和北京昌平区4个农村试验点。当看到基础很差、甚至大部分未上过幼儿园的农民工子弟,在几年试验后,无论学业成绩还是综合能力都达到城镇优质中小学学生水平时,他调整了方向。
“教育起点不公平,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何克抗最大的理想,就是把他的“跨越式教育”实验推广到偏远山区的农村学校。
“拉郎配”改革
任何一所学校,从头开始做一件没有先例的事情,都会比较困难。重点中学肯定不愿尝试,郊区薄弱学校则多少有心理障碍。
历时7年,杨庄中学终于尝到了“跨越式教育”的甜头。但回想当初,无论是学校的教科研主任还是各科的一线老师,很多人对这项实验的第一反应是——抵触!
杨庄中学教科研室主任曲建德记得很清楚,10年前,石景山区被列为北京市教育信息化率先区,杨庄中学遂搭上了这辆信息化的“快车”——每个教室有一台电脑,实现了“班班通”。此后,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建立联系,打算利用信息化环境、将杨庄中学作为“跨越式教育”试点学校。
“多个课件,加台机器,就能把学习学好,可能吗?”将信将疑的曲建德,曾专门去同区的古城四中跑了一趟。这所学校在1998至1999年也抽出一个班,使用电脑设备辅助教学。古城四中的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诉曲建德:那玩意儿没效果!没多久,古城四中的试点班无疾而终。
杨庄中学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上了!一开始学校确定了两个试验班,每班25名学生。由家长出资,给每名学生配备了电脑。接着,问题就一茬茬地来了。
首当其冲的是师资选配。当时,让学校老师做个像样点儿的PPT演示课件都难,更别提建网站、做网页了。何克抗的课题组团队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给教师做培训,不光教他们怎么做主题网站,还得教会他们怎么用。
到日常教学时,来自一线教师的抵触更大。“以前用一节课时间拼着命和学生讲,他们都还没整明白呢。现在是半节课讲解,再拿出半节课时间做拓展,能行吗?”有的老师甚至怀疑,这些孩子光学打字就得学上一年呢!
备课过程中,习惯了传统授课方式的教师,没了现成教案,一切重新来过。在一节课里,既要加入电脑等网络辅助设备,又不得不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有的青年教师累坏了,哭着对校长说,自己不想干了,希望回到从前状态。
最初拿着“跨越式教育”的教案给学生上课,高彦认为自己也是“混混沌沌地过了半年”。直到她和其他教师跟随何克抗的团队到广州、深圳等开展“跨越式教育”试点较早的学校听了公开课后,才豁然开朗。
随着课题组青年教师心态的微妙变化,教学起色也慢慢显现。
“任何一所学校,要做一件以前没有先例的事情,都会比较困难吧。”曲建德有些感慨,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不能较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但至少是最不坏的选择。改换成全新模式后,能否保住原先的教学效果,老师心里没底。重点中学肯定不愿尝试,就是杨庄中学这样的郊区薄弱学校,也有心理障碍。“当初若不是区教委拉郎配,学校很可能会与‘跨越式教育’擦肩而过。”
如今,何克抗的“跨越式教育”实验,大有“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味道。国内虽已建立一些试验区与试验学校,但碰壁次数绝不少于成功次数;而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他的教育理念却引来关注。
新加坡教育部科技教育司以何克抗的实验为蓝本,在新加坡中小学校推行“十分华文”教学实践。该机构曾主动邀请何克抗为新加坡的200多名中小学华文教师做专题讲座,还率专家团到北京和广东等地观摩、交流。到去年为止,新加坡参加“跨越式教育”实验的学校数量已增至24所。【“跨越式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2-1-1”教学模式
教师先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再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入到第三个释疑解难环节,则突破重难点,包括示范朗读、关键问题讲解及学习方法介绍、组织相关活动促进理解课文等。紧接着以学生为主体扩展阅读,并最终学用结合,以打写或手写表达结束。
前三个教学环节以发挥主导作用为主,占20分钟。后两个环节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主,各占10分钟时间,即“2-1-1”模式。
英语学科:“交际为中心”教学模式
第一个步骤为师生对话。完成新授课内容,同时,教师分层次递进做到新老知识结合、与情景结合。
第二个步骤为邻座俩俩说(必须有适当“辅助性策略”支持)。低学年段要有师生对话做示范才能实施。
第三个步骤为扩展听读。扩展材料可有适当对话,但应以段落篇章为主。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另可备以看图说话或角色扮演等环节作为补充活动。数学学科:“探究性”教学模式
先由教师引导创设能引起“认知冲突”的情境,再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与知识点,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启发思考。
在自主探究或小组探究环节,辅以认知探究工具即基于计算机的软件工具,在此基础上作探究活动交流。这两项活动,必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最后总结将学生带入提高环节。
第三篇: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当前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并指出了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次整合理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跨越式试验
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乃至整个教育界)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例如,有少数教师至今还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一种时尚,不清楚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什么目的,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应用信息技术,或者是上级号召应用信息技术而不得不应用。还有不少的教师只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看作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比方说,有这样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在中学计算机教师中颇为流行,甚至在一些信息技术教育专家中也不鲜见)——“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即要实现两门课程之间的融合),以便在学习其它学科课程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就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有效学习信息技术方式的一个典型例子,这种观点显然是不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更多的教师则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种看法不仅反映出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也表明他们对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还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没有掌握。凡此种种,都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错误或是片面的认识。归纳起来,这些错误或片面的认识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意义)不清楚——即不清楚为什么要整合? *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不了解——即不了解什么是整合? *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途径)不掌握——即不知道如何进行整合?
任何一种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都必须能够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并要能够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的检验,尤其是想要达到深层次整合的要求,就更要能经得起这种检验。下面二、三部分的内容就是力图从这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如何实现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作一扼要的介绍。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涵
(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自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究出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以来,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在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是从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只提计算机教育(或计算机文化),还没有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② 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是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此阶段逐步从辅助教为主转向辅助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答疑、自我测试、以及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自主地学。这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并存。
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起步较晚——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试验研究(1982年有4所中学成为首批试点校),比美国落后了20年;加上我国教育界历来受“以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自主的学,所以尽管国际上自80年代中期以后信
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要模式逐渐由CAI转向CAL,但是在我们中国似乎并没有感受到这种变化——不仅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是如此,甚至到了今天,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模式仍然主要是CAI。
③ 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教育界非常关注、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以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模式。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或计算机文化)概念已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正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的素质教育目标所要求的(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我们必须贯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则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见美国教育部2000年“教育技术白皮书”[1])而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则是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2]。这说明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既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才有可能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才能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定义)
目前有关论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章与论著汗牛充栋,但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与内涵却一直缺乏较有深度的研究,因而至今在这方面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说法。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涉及到成千上万教师的教学实践,长此下去必将使广大教师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来认识与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整合的内涵实质尚且缺乏了解,又怎么可能找到实施整合的有效方法(更不用说深层次的整合了)!由此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及损失可想而知。为了尽快结束这种局面,显然需要有一个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科学认识。通过以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到,我们对整合目标的确定,是首先从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性质、功能入手,在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再自然地(而非人为地)导出其目标。因此只要稍加精炼与加工,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从上述关于整合目标的分析过程中,引伸出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或内涵。经过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或内涵可以表述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由这一定义可见,它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或建构)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应当指出,这三个属性并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逐步递进的关系——新型教学环境的建构是为了支持新的教与学方式,新的教与学方式是为了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则是为了最终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即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可见,“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我们认为,只有从这三个基本属性,特别是从变革传统教学结构这一属性去理解整合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由于“环境”这一概念含义很广(教学过程主体以外的一切人力因素与非人力因素都属于教学环境的
范畴),所以上述定义就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言,和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仅仅看成工具、手段的CAI或CAL相比,显然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其实际意义也要重大得多。
CAI主要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涉及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它基本上没有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更没有改变教学结构。所以它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者之间绝不能划等号。当然,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有时候也会将CAI课件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整合”并不排斥CAI。不过,整合过程中运用CAI课件是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这种场合的CAI只是整合过程(即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局部;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把CAI课件作为辅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的直观教具、演示教具,并且这种场合的CAI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全部内容(而不是其中的一个局部或环节)。可见,这两种场合的CAI课件运用,即使不从其内涵实质而仅从其应用方式上看,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认为,必须依据上述三个基本属性来认识与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实质才是比较科学的、全面的;而且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真正有效的能实现深层次整合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从目前全球的发展趋势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正在日渐深入地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由以上分析可见,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实际上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通过新型教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建构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使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即大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正因为如此,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与不可逆转的潮流。
三、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出路何在(敢问路在何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创新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1)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自2000年10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以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就基础教育领域而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与4年前相比,增长了十多倍。例如,中小学已经建立的校园网数量,在2000年10月召开那次会议的时候只有3000个左右;2003年3月基础教育司的统计已达26500多所;到2004年底尚未有新的官方统计数字发表,但据部分教育信息化专家估计,目前这一数字应在40000至45000之间。不仅中小学校园网的数量有了极大的增长,校园网络的带宽与传输速率也有大幅提升——4年前校园网络的普遍情况是百兆主干、十兆到桌面;而现在虽说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情况还不能算普及,但也正以很快的速度在发展,与4年前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大幅增长,本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花费了几百亿元建设起来的几万个中小学校园网,目前却绝大部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状况又着实让人为校园网的应用状况担忧。据我们对南方局部地区的抽样调查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状况大致如下:
◆ 80%以上只用于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没有其他的教育教学应用。
◆ 在其余20%已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以外的应用中,有一部分用于教育行政管理(如校长办公系统,电子图书馆,财务报表,学生成绩统计„„等);另有一部分则用于辅助教学(大多停留在多媒体加PowerPoint的应用水平)。
◆ 真正能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实现教育深化改革的学校(即能够真正围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形成“主导——主体相结合” 新型教学结构这一目标来进行整合的学校)不到5%。
由于上述调查统计是在南方某个经济比较发达、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水平也比较高的地区进行的,所以就我国当前绝大多数地区而言,其应用状况实际上还达不到上述水平。
(2)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校园网建设需要很大投入(少的几十万,中档的一百多万,高档的二三百万以上,有些学校投入更多)。“大投入应有大产出,高投资应有高效益”。学校的产出是高素质人才,学校的效益应体现在各学科教学
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而目前的实际状况与这一目标有较大的距离:“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未能体现高效益”。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只用于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而没有能促进教育的深化改革,没有能导致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用说大幅度的提升)——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瓶颈”(关键所在)。
当然,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开设,无疑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但是校园网工程的大量投资若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门课的效益上,那样的效益与投入相比就太不相称了(如果只是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每所学校建一两个联网的计算机教室就够了,不必花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资金去搞校园网)。
所以,能否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实在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需在提升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方面狠下功夫。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问题,不仅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从2003年12月召开的ICCE(计算机教育应用)国际会议的主题“ICT教育应用的第二浪潮(Second Wave)——从辅助教与学到促进教育改革”,以及微软于2004年11月举办的信息化国际论坛中也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并实现教育的蛙跳式发展(Leapfrogging Development)即可看到这种发展趋势。
怎么办——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出路究竟在哪里? 2.敢问路在何方?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只有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才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有效的整合又该如何实施?整合的途径方法(尤其是深层次整合的途径方法)又在那里?在本文的开头部分曾经指出:任何一种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如果称得上是科学理论的话)都必须能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方法等三方面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在本文第二部分我们已经对前两方面的问题(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涵)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下面再来寻求第三方面问题(即整合途径与方法)的答案。显然,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中最核心、最关键、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来探索一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1)发达国家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
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章、论著在国际会议和国外有关文献上不胜枚举,但是真正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研究却不多,能对上述三方面问题给出全面而深刻论述的文章就更是凤毛麟角。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我们发现在众多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中,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2000)报告比较系统、完整地从上述三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就其撰写人的研究水准与资历来说在美国乃至国际上都称得上一流,因此最具有权威性与代表性,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借鉴。该报告指出:
“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这里所说的“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在国际上这两种说法是完全等价的-——因为数字化内容不论就其产生、存储、加工、传输或应用的哪一个环节而言,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最为系统而权威的论述。它阐明了整合的目标——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也揭示了整合的内涵——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能从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意义(而不是像传统观念那样,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意义局限于改进教与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者只是为了提高信息素养),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表明作者对整合的目标具有科学而客观的认识;能从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角度来界定整合的内涵(而不是像传统CAI或CAL那样,只是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手段),这种看法是入木三分的,表明作者对整合的本质具有深
刻而全面的洞察。可见,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确实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借鉴。事实上,在本文第二部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的阐述中已经直接引用了上面的观点;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分析,则是在上述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们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以补充、深化与拓展而形成。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2000年)报告还为此开出了 “处方”——提出了进行有效整合的步骤方法如下:
步骤 1: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
步骤 2: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
步骤 3:依据步骤 2 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2000年)报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所面对的三大问题(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内涵、整合的方法)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其中,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相当中肯,甚至切中要害(尽管有些观点还缺乏充分的论证与展开);令人感到不足的是,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整合的步骤方法)似乎缺乏深入的研究。因为这样的步骤方法既不涉及“整合”的指导思想,又不涉及“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就事论事,我们感觉对老师们可能没多大帮助(事实上,我们也曾经将上述所谓有效整合的“处方”,拿到我们的一些试验学校去让老师们试用,结果不出所料,效果并不理想)。
(2)发达国家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效果
其实,上述“处方”是否管用,不一定要让我们的老师去实际试用,只需看看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状况及效果,就可以一清二楚。下面所举的几个事实,就是想通过几个侧面来说明这一问题。
①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找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而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一般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还是要靠教师去言传身教[4]。在这种主流观念的指引下,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及课后下功夫,而较少在课堂上(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我们中国则相反,我们历来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显然,在这方面难以从美国或西方找到现成的经验。
②从美国目前实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上看,也确实可以看到上述主流观念所起的作用。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Just in time,WebQuest,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其中Just in time主要应用于课前(教师利用这种方式在课前将讲授内容、相关资料、重点难点以及预习要求,事先通过网络发布;使学生在上课前能作好充分准备,若有疑问还可随时和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和WebQuest则属于同一类模式——“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由于这类模式是围绕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而展开,往往是多个学科的交叉,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要进行大量的实际调查、访谈或测量,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只能利用课外活动来完成,所以不适合作为课堂上的常规教学模式。在2003年12月由美国“Teaching & Learning”杂志评选出的全美十佳“教育技术应用项目”中,无一例外都是属于“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由此即可看出上述主流观念的深刻影响。
③2003年11月英国有十所名校的中小学校长组成访华团到我国访问。在他们逗留广州期间,偶然观看了我们跨越式试验校小学二年级的两节现场公开课(一节语文一节英语),学生们的自信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汉语和英语能力)以及熟练的电脑操作,给英国的校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仅全神贯注地听完总共80分钟的两节课,还连连表示赞叹,并说:“英国的小学虽然大部分都建立了网络教室,但是很多老师还不知道怎么用到教学中去。真没想到中国的同行们能在小学低年级把网络用得这么好!”。
④在微软于2004年11月举办的信息化国际论坛上,新加坡的一所中学展示了一堂基于电子书包的“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示范课”。在这节课上,学生实现了基于资源的探究性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必须有电子书包的支持(每个电子书包价值3000新币,相当于15000人民币);而且由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似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⑤美国教育部一位高官在2002年6月曾对我国教育部的一个高级访美代表团坦率地谈出了他对当前美国教育的看法——“近几年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当时该官员把质量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受极端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以上种种事例表明,尽管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在中小学建立了信息技术环境(例如1999年就已经是美国中小学基本实现网络化的“网络年”),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他们的基础教育质量并未因此有明显的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极端建构主义理论固然难辞其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未能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整合,从而使信息技术环境未能真正发挥作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证明西方的上述整合理论还有缺陷,还未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西方的先进经验要借鉴,但未必拿来就能用,路还要靠我们自己走。(3)中国学者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理论力图全面地、科学地回答本文开头所提出的有关整合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整合的目标、内涵和方法问题)。如上所述,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是直接引用了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三(2000)报告的观点;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是在借鉴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们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以补充、深化与拓展而形成;而要解决第三个问题,则基本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去探索。
有效整合的方法必须在对整合的内涵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我们对整合内涵与本质的认识尽管源于西方的观点(即从建构新型教学环境的角度来理解整合),但我们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补充、深化并拓展了这一观点。换句话说,我们对于整合的内涵与实质有更为切合实际的深刻认识,因而完全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有效整合乃至深层次整合的独特途径与方法。
由于“教无定法”,谁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包医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学科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的老师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应的学科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来。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学科的整合都应遵循的共同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种宏观的实施方法或途径。下面五条就是我们经过多年的整合实践和深入的理论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都必需遵循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这也就是我们为广大教师开出的实施深层次整合的“处方”,即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① 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换句话说,整合的过程是教育革命的过程,既然是革命,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并非因为建构主义十全十美,而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②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在前面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与内涵的过程中,曾经指出:“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既然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当然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否则将会迷失方向——把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变成纯粹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操作。如果进行这样的整合,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实质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结构相比发生某种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那些要素改变了?
那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实现有效的深层次的整合。事实上,这也正是衡量整合效果与整合层次深浅的主要依据。
③ 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所以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支持“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课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正好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④ 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也就无从说起。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
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应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国外也有不少免费教学软件),都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但“拿来”以后只能用于教学,而不能用于谋取私利)。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⑤ 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一般是指单一的方法或策略,而教学模式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的稳定组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某种预期的效果或要求(例如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与策略,当这些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联合运用总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要求时,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能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和教学单元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并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去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模式的类型通常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从最高层次考虑,大致有三种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教学模式:即“探究性模式”、“专题研究性模式”和“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探究性模式”适用于每个学科的每个知识点的常规教学(这种模式可以深入地达到各学科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要求,且文理科皆适用);“专题研究性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则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这三种教学模式都有各自不同的实施步骤与方法。我们许多试验学校的大量实践证明:如能掌握这三种模式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都能取得深层次整合的理想效果。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由前面给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见,整合的实质是通过新型教学环境的营造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设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以便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认为,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这一实质,不仅是形成深层次整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的必要前提;也是帮助我们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育改革具有何等重要意义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只有深刻理解这一实质,才有可能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分析这方面的问题。
(1)多年来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忽视“教学结构”改革
多年来,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并没有大的突破,其原因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教学结构的改革。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固然很重要,但却不一定会觸动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这类深层次的问题;只有教学结构改革才能觸动这类问题。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媒体、教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传统教学结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关系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用耳朵听,并用手记笔记,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突破教学中重点、难点的演示教具、直观教具(传统CAI就是起这种作用);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这种教学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地体现出来。不难想象,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均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创新型人材。这正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最大弊病;也是忽视教学结构改革最为严重的后果。
如上所述,“整合”的实质正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以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于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具有何等重要的现实意义。
4.通过教育创新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才能实施。如前所述,教育信息化需要较大的投入,大投入要求大产出,高投资要求高效益。所以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有效运用来实现各学科教育质量与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在微软于2004年11月举办的信息化国际论坛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主题就是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并实现教育的蛙跳式发展(Leapfrogging Development)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次信息化国际论坛中,几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与新加坡等)的典型介绍虽有很好的经验,但都还谈不上实现蛙跳式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人(包括西方学者)都未认识到实现蛙跳式发展必须要有两个先决条件:首先是要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科学理论(尤其是深层次整合的理论),除此之外,还要有相关学科的教育创新理论,二者缺一不可。例如:
“一年级小学生(6—7岁儿童)能不能看懂通俗读物? 一年级小学生能不能写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
小学阶段若不增加课时能不能基本解决英语的听、说、读、写问题? 能否大幅度提升中小学其他学科现有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 ”
这些看似不切实际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在网络时代都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看我们是否具备上述两个先决条件,即能否冲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实现教育理论创新并坚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近年来,我们在几十所不同条件的学校中实施的“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已基本证实上述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既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又坚持相关学科的教育理论创新——我们不仅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整合”理论,还提出了和语文及英语的学科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觉论”。实践再一次印证了“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理论创新”这一朴素的真理。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书,2001年4月。
[2] Richard W.Riley,e-Learning:putting a World-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Dec.2000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 http://www.xiexiebang.com/学者专访/何克抗,2004年8月。[6] 何克抗,语觉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第四篇:何克抗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
何克抗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
(一)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国当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支点和基础。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就是教育逐步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在近20年波澜壮阔的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中,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数字时代教育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教育理论,以及创新的数字化学习支持环境开发是两条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两条发展的主线中,何克抗教授的学术思想及其研究实践起了里程性界碑作用,引领了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方向。
1.理论研究成果
在20年的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何克抗教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学术思想,不断引领着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研究的方向。
阶段一:教育技术深化认识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初,数字技术开始在教育领域渗透,电化教育的实践基础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迁移。在这种迁移过程中,特别需要正确的方向引领,何教授敏锐地觉察到了当时教育技术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发表了《当代教育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一文,在对教育技术94定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还从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网络化、教学模式应用多样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领域,分别介绍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何教授这篇文章是AECT’94定义在我国的最早译介传播者之一,对当时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专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引了电化教育实践工作的转型,丰富和完善了电化教育的内涵,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技术发展的全新内涵与发展方向由此鼎定,关注和研究教学过程,致力于在创新教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成为何教授后续十几年研究工作的主旋律。
阶段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引进与发展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并广泛的进入校园,教学工作者与学习者拥有了功能强大的认知工具,这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成为可能。何教授是国内最早介绍和引进建构主义的学者之一,在96年发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系统介绍了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环境的基本内涵和特征。随后几年,何克抗教授持续关注和研究建构主义,逐步从引进、介绍走到了调整、发展和应用。他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发展,在反思中对理论进行了创造和创新,为建构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赋予了新的内涵。
阶段三:“中国式”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何教授对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贡献不仅仅在于介绍了国外教育技术94定义和建构主义,更是在大量、广泛、深入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现中国教学特色,可概括成“中国经验”的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核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教学结构理论;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
阶段四:信息时代教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学术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对学习/教学理论的认识也是在否定之否定式的螺旋上升发展,每历经一次否定,学术就要推前一步,我们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会更深一步。何克抗教授在长期深入进行中小学教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网络时代的创新教育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名家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创新思维培养、儿童思维发展、儿童第二语言形成的原理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三种独树一帜的理论观点,分别是:创造性思维理论(专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专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专著)。
目前这些理论观点正在全国开展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中,进行实践验证,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何教授的勇敢探索,标志着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深化发展的方向,也就是技术与认知过程的新结合,这种结合,是当代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前沿和制高点。
(上述五种理论的具体内容及有评价在下面的(二)、(三)部分将会涉及,此处从略。)
2.实践研究成果
何教授是个注重实践的研究者,工作勤奋、投入和务实,强调理论工作要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应用于实践。正是在这种信念下,他和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近二十年的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史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具有创新意义的开创性实践工作,实践研究是何教授理论创新的源泉和灵魂。
(2)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研究成果
何克抗教授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试验中,率先倡导并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甚础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何教授从1994年就开始在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试验。94开始与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开展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2000年,在“四结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又携同他的弟子余胜泉等人开展“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先后在700多所试验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教育技术标准的制订与研究
从2002年4月开始,何克抗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在接受这一任务后,何克抗就向教育部建议制定“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此建议很快被教育部领导采纳,并随即委任何克抗负责主持这一标准的制定工作。两年后该标准制定完成,并于2004年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这是我国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一标准的颁布与推行对于我国上千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对于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贯彻与实施,特别是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深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并起重大的推进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教授:何克抗
教改“开拓者”试验区覆盖全国多个城市,力促教育均衡发展。
十七年来,何克抗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足迹遍及祖国大河南北,上世纪九十年代,何克抗就开始着眼基础教育教育技术改革,自2000年开始,何克抗开始“跨越式教学法”试验,探索如何在起点不公平的前提下,实现结果相对公平的操作模式。历经十余年教育实践,先后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试验区,试验学校也发展到400多所,为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学均衡发展解决了技术难题 他非常注重基础教育的人文性。他将这种人文思想和情怀贯穿于跨越式的教育理念中,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升腾了他们的希望。他培养的学生已经开枝散叶,现在均已成为国内几所著名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领导和学科带头人。
第五篇:何克抗与跨越式教学
何克抗与跨越式教学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了110个亿,效果也很难说有多好,我们这个项目,只要几亿就可以在全国开展下去,而且效果很好,为什么就没人看到呢?”
74岁的何克抗教授说不下去了,在宁夏永宁县的一所小学里,面对着现场的上百位听众,他流下了眼泪。
此前一天,何克抗还在宁夏海原县的山区里穿行。这是他第三次去海原。
在从银川通往海原的路上,汽车减缓了速度。10月里早至的白雪掩盖了海原缺少植被的山岭。也只能依靠覆雪,海原的光秃山头才能分出冬夏两季。“海原就是靠天吃饭。”海原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梁文深说。而大多数时候,天,在海原是靠不住的。“今年雨水还算好了,前几年太旱了,都没有什么收成,农民吃的粮食都得花钱买。”
梁文深和他的同事们做过简单的统计,海原县城里有两万多学生,而整个海原县城的人口总数不到6万。县城里租房子的大都是陪孩子来县城读书的家长。家长的希望是孩子能离开这个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在海原,能出去一个学生就是给家庭减轻了困难,教育移民是一条重要的出路。”
在银川,有些中学是面向海原招生的,“大多数成绩好的孩子都到银川的学校上学去了。”没能去往银川的孩子,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又少了一些。
31岁的田虹来自海原县关桥乡,高中毕业之后考上了师范学校。在她们村里,能在高中毕业后继续升学的人屈指可数,村里人大都是文盲。
和田虹同样31岁的许海英是海原县西安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多年前,她在银川读幼儿师范的时候,有一次去当地最好的一所幼儿园学习,她根本没办法听进去老师在讲些什么。“那次的经历让我印象太深了,那里的孩子才3岁,英语说得那么好,画也画得好,我们海原的孩子根本没办法跟他们比。”
当时她脑子里反复出现两个画面。一个画面来自海原农村:3岁的孩子们正在太阳下刨土坑呢。另一个画面来自她最喜欢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田晓霞到矿井去看孙少平到底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看到的是流动的黑暗。“不是我看不起那样的工作,而是觉得人和人的境遇反差太大了,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也许就像孙少平那样下矿井去了。” 许海英毕业之后回到海原,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田虹在毕业后的7年里,都是靠打零工为生,直到2009年,才当上了关桥中心小学的“特岗老师”。“特岗老师”是因为缺乏师资而招聘的没有编制的老师。
刚成为老师,田虹面对的就是一堂公开课。
“我怎么也忘不了这堂课。”田虹说到这里时感到不好意思。来听课的是海原县教育局的人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何克抗带领的团队。
梁文深也在现场,现场的情况让他很难堪,因为他发现,田虹上课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学生居然睡着了。“我上前去把这个小孩扶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睡着了。”
田虹觉得这堂课真是把脸丢光了。
这是一年前,北师大团队在海原刚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项目时的情况。海原在他们所选择的实验点中条件最为落后。这并不重要。何克抗所做出的努力就是为了达到他所希望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具有实际意义的是教育结果公平,可以通过好的教学方法,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什么是跨越式教学?
10月25日早上,关桥中心小学的主教学楼正在进行加固,海原在1920年曾经发生过8.5级地震,山川易貌,死伤二十多万人。汶川地震后,这里的教学楼被要求加固至能抵御9级地震的强度。
学生在临时教室上课,屋里没有暖气,挺冷的。田虹早上有两节二年级的语文课。她要上的课文是《酸的和甜的》--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第17课。前20分钟,她给学生讲课文。按照我们惯有的经验,后面的20分钟将会是前20分钟的延续。许多老师在40分钟课程结束的时候,还会觉得这一节课太短,没法讲完这些内容。
进行到20分钟左右,田虹停了下来,让学生读手上的扩展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是北师大跨越式教学团队所编,与这一课相匹配的有10篇阅读材料。10分钟后,田虹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谈谈自己喜欢哪一篇文章,并写下对这篇课文的感受,无论长短,写多少,算多少但一定得写。
田虹所采用的就是何克抗带领的团队所进行的跨越式项目中语文教学的“211”模式。前20分钟讲解课文,中间10分钟扩展阅读,后10分钟进行写作。重要的是,跨越式项目没有课后作业,所有的一切都在课堂上完成。没有作业的语文教学,是许多家长和孩子难以想象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过诸多对于中国语文教育的批评讨论。1997年11月的《北京文学》上,刊登过3篇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文章。其中一篇是编剧邹静之写的《女儿的作业》:
我不是个好父亲,我先是没有头悬梁,陪女儿深夜写作业的精神;再有,她的作业,我也大多不会,陪也帮不上忙。我没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词典内部去了。女儿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如:“翁”是什么部首,它的第七划是点还是折,它的声母是什么,它的韵母是什么,它有多少义项……我不知道学得好的同学是否已经是半个文字学家了。我曾对女儿说这没用,你学会查字典就够了,字典是工具,而你不必成为工具。
何克抗对这篇文章印象深刻。他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我们片面地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词语和句式上兜圈子,语文教育就会失去灵魂,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对语言符号进行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若脱离语言文字的具体表达与运用,抽象地去讲人文性,就会使有血有肉、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变成僵死的教条。”
他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项目论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语文的跨越式教学方法其实并不难,只是很多老师不敢那么做。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负担,让二年级学生识字阅读写作水平达到现在四五年级学生水平,一般人一听根本不相信。”
对于语文的跨越式教学,何克抗认为,“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大进步,主要是后面10分钟的扩展阅读和10分钟的写作。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两年下来,学生每节课看四五篇的阅读材料,阅读量可以达到七八十万字,这么大的阅读量支持着,比如识字量,能不上去吗?我们在集中识字上花了太多的无用时间,而且枯燥乏味。”
“儿童在五六岁入学前,只要是正常智商,不聋不哑,已经有了3000多个口头词汇,有强大的„音‟跟„义‟的基础,几百种常用句型都能理解和运用,这些能形成他们的逻辑思维,你到幼儿园大班去,讽刺挖苦他都懂,但是,我们小学一二年级还每个字都解释。”
目前的中国语文教育,更像是用语言学家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普通学生。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以语法分析为中心。中国第一本语法书是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没有语法书之前,中国人就不识字了吗?其实,语法是语言学家研究语言规律的方法,我们把语法作为少年儿童学语言的方法,这是很大的误区。” 1949年之后的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大致是这样的:一二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三年级开始注重阅读和写句子,四年级开始写完整的文章。
何克抗的语文教学方法里没有先后顺序,他从一年级开始就把这几项结合在一起。“在学拼音阶段就应该把识字、阅读、写作相结合,我们的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是不应该相同的,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是把母语当成外语来教。”
何克抗的这些想法大概在2000年开始形成。从2003年开始,他的团队先在深圳南山区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子弟学校白芒小学做实验。随后的7年当中,从南到北,在200多所学校做了实验。宁夏的海原和永宁是跨越式项目最新的实验区。这些学校所处的地区是有所不同的,大致有四类:发达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山区。“选不同的地区,做这么多的学校,做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项目是有效果的,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实验阶段了,可以做大规模的推广。”
跨越式教学的效果
海原地域广阔,各所学校之间相距甚远。何克抗去海原那几天,早上6点钟起床,7点钟出发,听课评课,晚上9点钟回到住处,还和学生讨论一天的情况。“惟一的休息就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海原跨越式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曹培杰说,“这次在海原听完课以后,回到住处,等服务员来开门的时候,他找了一个桌子倚在那里,累得连站着都很困难了。”
何克抗到各地去,当地的领导会请他吃饭,他总是吃完了马上走人。他走后,学生得赶紧向满座的领导解释:老先生一向如此,请别介意。“我不喜欢应酬,有这点时间还不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何克抗说。
何克抗平时很沉默,让人感觉很难沟通。不过,“谈起教育,就眉飞色舞,停不下来了。”曹培杰说。
根据近几年教育界论著被引用的统计,引用率排在第一位的是何克抗,也经常接到各个大学让他去做报告的邀请。“到大学去做报告是有钱又轻松的,还能去玩一玩,但许多大学都请不到他。而对于小学、中学,不用请,他自己就去了。七十多岁的人了,还全国各地到处跑,我们这些年轻人还说什么辛苦呢?”
曹培杰又坐到了海原关桥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他每个月都会来这里。2009年,他第一次在这里听田虹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一个大个子女生旁边。“那时候实验才刚开始,扩展阅读的时候,这个女生完全读不下来,她的眼神看上去很浑浊,呆呆的,整节课都不说话,老师说她智力上有问题。”这位女生11岁了,已经读了3次一年级。一年之后,同样是扩展阅读的时间,曹培杰看到这个女生能读一两页的文章了,这让他高兴。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她举手了,并且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将来她可能还是考不上大学,但至少她能阅读、能交流,生活没问题了。”
类似的惊喜在跨越式实验班里还有许多。
梁文深在听许海英给跨越式实验班上语文课时,课堂上有让学生口头作文的环节。这一次的主题是:太阳。“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要送给奶奶一个黑色的太阳。我当时听了心里很担心,担心他怎么把黑色的太阳说下去。结果他接着说,我想用这个黑色的太阳让奶奶的白发变成黑发。我非常激动,这才是孩子内心真正的动人的表达。”
在一些实验多年的地方,效果更为明显。比如,北京延庆的农村实验点跟西城区的名校相比,广州番禺沙湾的农村实验点跟越秀区的名校相比,在统考成绩上不相上下,远郊农村校有时甚至超过城区名校。“这些都有具体的数据对比的,”何克抗说。
北京石景山郊区有一所杨庄中学,2002年之前,由于教学质量不佳,经常招不满学生。2003年7月,杨庄中学加入了跨越式实验,“2006年,全区初三中考,杨庄中学跨越式实验班的英语成绩全区第一,其他科目全部进了前5名。”如今,杨庄中学开始为教室不够而发愁,因为许多学生跨区来争读这所中学。
“我们搞跨越式教学从来不强调应试,但我们的学生考试分数都很好。”何克抗说。
2007年,新加坡召开了一次华文教育研讨会。当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的人辗转找到何克抗时,他也感到有些惊奇,因为他从来不认识新加坡教育部的人。
何克抗到新加坡参加了研讨会,做了两次主题报告,介绍了跨越式教学方法。新加坡人告诉他:报告令他们震惊。
同年9月,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副司长带着一些校长到北京和广州考察了10天,看了5所实施跨越式教学的实验学校。
回到新加坡后,他们开始挑选学校进行实验,发现效果很好,便逐步扩大试点。到了2010年9月,新加坡开始在全国推行以何克抗团队跨越式教学为蓝本的华语教学方法。他们不用“跨越式”这个名称,而是称为“十分华文”。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的许多华人,包括内阁资政李光耀、总理李显龙在内,祖籍都是广东大埔县。而何克抗就是广东大埔人,他认为这纯属巧合。大埔是广东为数不多的贫困县之一,孩童时代所目睹的家乡落后的教育状况,可以视作何克抗执着于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远年缘由。
艰难的推行
何克抗对新加坡的做法非常推崇。新加坡首先认识到了华文教育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搜索到何克抗是这方面的专家,听了他的介绍,觉得有价值,就迅速来中国考察,然后迅速地回国做试点,实验一段时间后,确认效果确实很好,随即开始在全国推行。从开始接触到全国推行,只用了3年时间,每一步都非常稳健、务实、有效率。
当一种来自中国的教学方法在另一个国家全面推行时,在中国,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教学方法呢?
从2003年至今,跨越式项目的实验已经做了7年,中国还没有重要部门的大领导到现场看过这个项目。
在何克抗看来,要了解这个项目,是一定要到现场观看的。“你如果没有到过现场,我就不会在这里跟你聊了,有一个记者没去现场,让我给他寄材料,我没理他。”何克抗说。
何克抗曾经想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他的方法。他给重要的领导写过信,甚至有部级官员主动帮他转信,也没看到相关部门的重要领导给他回应。做过几回后,他再也不给领导写信了。他去请过重要部门的领导到他的实验点去看现场效果,也未能如愿。
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晓燕在得知跨越式项目后,今年5月亲自到河北丰宁的实验学校看了看。“原本只是听说有这个项目,大家都不知道是怎样的做法。”
丰宁跨越式项目已经做了6年,主要负责人之一是北师大老师吴娟。丰宁的条件同样艰苦。吴娟记得自己怀孕5个月的时候,仍然去丰宁听课评课,她在讲台上评课,孩子在肚子里乱窜。那天的饮食也让她记忆犹新--一个仿佛可以用于洗澡的大盆子煮了十几包方便面,大家围着盆子吃,“吃得还挺香。”
6年下来,有的老师因为跨越式项目成为了“名师”,从山区调到了县城。
梁晓燕5月份参加的是在丰宁举办的跨越式项目的现场会,有一堂课专门检验六年级学生的现场写作能力,来访的老师各自出题,随机抽取。当被抽到的纸条是“理解”时,“我感到有点紧张。”吴娟觉得这个题比较抽象,有难度。大部分学生在一个小时里写到了1000字。“孩子们自由地表达,想到什么写什么,文字流畅。”这让梁晓燕很惊讶,“你让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1小时内写1000字还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从河北丰宁回到北京不久,西部阳光基金会决定在甘肃成县引进跨越式项目。6月份,梁晓燕带着成县教育局长去宁夏海原看了跨越式项目的现场会。在会上,那位原本对这个项目持怀疑态度的海原县教育局领导也来了。他盯着孩子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并无做假痕迹,从此相信了这个项目的效果,现在成为这个项目的大力支持者。
曾在大学当过老师的梁晓燕对跨越式项目团队非常欣赏。“现在大学里还有这样的团队太难得了,全都扑在教育第一线,每个月去一次,不管多远,每次10天左右,听课评课,集体讨论,回来后还通过网络、电话和老师进行交流。”
梁晓燕看好这个项目,这是在中国进行改革的好思路,在不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情况下,获得了令人惊叹的改革效果。“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语文教学十分糟糕,都在骂,但骂完之后呢?”梁晓燕觉得,何克抗和他的团队埋头默默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试验,找到了一个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被更多的人了解。
梁晓燕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在全国都推行开去的教学办法。她想着为跨越式项目建立专门的基金会,有了充足的资金,就能聘用固定的人员,经费问题也可以解决,这个项目就能持续推广开去。何克抗认同梁晓燕的想法。
这些年,何克抗都靠着他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来做跨越式项目。由于公费研究生名额极少,需要招收自费研究生,他就替非公费的研究生交学费。跨越式项目团队所做的事情,从学校那里是没有经费支持的。经费的来源是与进行跨越式项目实验的学校签约,收几万块钱不等的费用,这些钱用做差旅和研究生的学费,有时还不够。“一些人认为我们是在赚钱,我们哪赚得了钱啊。”吴娟说。
何克抗74岁了,按理在60岁就应该退休。由于他是国务院批的博导,可以工作到65岁,到了65岁,学校继续延聘他。到了2009年,他没有被评上一级教授,就得在今年退休。他没被评上的原因是没有标志性成果。“标志性成果就是要拿到国家级的奖项,在国际期刊发表足够的论文。”何克抗做的这些事情更多的被归为农村教育的范畴,而农村教育是没有国家级奖项的。
今年,作为北师大跨越式项目骨干的吴娟也没有被评上副教授。“她的主要精力都用来做跨越式项目了,这对评副教授是没有多少帮助的,评副教授看的是发表的论文,她的实践做得很多,但论文发得少了。”何克抗为自己的弟子抱不平。何克抗不在乎在岗教授和退休教授几千块钱的收入差距,但重要的是,他没有招生权了。这意味着他的项目人员面临着短缺问题。好在几年前,东北师范大学把他聘为终身教授。“在北师大招不了生了,我还可以在东北师大招生。”
74岁的何克抗把跨越式项目作为自己目前的最大爱好,他大部分时间在外边跑,回家就写论文。“我写论文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从文献到文献。”对名利,他早已无所求,他只是想着10年之后还能再继续干这件事情。“我现在还能用我的名声和地位顶着做这个项目,万一我不在了,其他人能不能顶住?”
国家一直在说教育创新,何克抗一直在思考什么叫教育创新?他这些年做的是不是教育创新?他认为是。但为什么做了教育创新又不被重视呢?国家在强调教育均衡发展,跨越式教学是不是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了比原来好得多的教学质量,和城里的孩子不相上下?他认为是。这7年来在200多所学校进行的实验,详实的对比数据,和摆在眼前的效果已经说明了问题。“农远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了110个亿,效果也很难说有多好,我们这个项目,只要几亿就可以在全国开展下去,而且效果很好,为什么就没人看到呢?我们已经为教育均衡发展找到了好的办法,为什么就没领导来找我们呢?新加坡的人都找来了,身边的人为什么不来呢?”他很无奈,甚至感到难过和悲伤。
那天在宁夏永宁县的那所小学里,在听完一节公开课后,何克抗开始上台评课,他已经在全国各地听了几千节课,他用7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所做实验的效果,他几乎让所有到过现场的人感到信服,但跨越式项目的推行仍然艰难,他希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教育,他希望教育是公平的,他希望这个项目不会因为他生命的终止而终止,“我不想把这些带到棺材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