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22:5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孙浩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前小故事

两只小熊去野餐的故事。

2、引出新课

谈话:“野餐的时候,熊大和熊二遇到了一个问题,瞧他们带了不少的好吃的!能帮他们分一分吗? 谈话:在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什么? 二 教学例题——认识1/2

1、提问:面包呢?(一半)

提问:“一半应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可以表示一半儿的数字——分数”(板书课题)引出分数1/2:课件演示!平均分(分数线)成2份(分母2),其中的1份(分子)。

2、读写1/2(1)指名读一读

(2)强调1/2是怎样得出的!(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3)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

(4)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各个部分叫什么,看看谁写的更标准、更漂亮。

3、试一试(长方形纸折一折1/2)

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1)明确要求:拿出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有没有不同的折法?

(4)提问:折法不同,为什么都用1/2表示呢?

(5)小结:无论是一个面包,还是一个图形,只要把他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每份都是它的1/2.(强调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重要前提)

4、想想做做1 谈话:还想不想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

(1)想做做第一题: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2)学生在书上99页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可以适当的复习每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表示。)

5、想想做做2 谈话:咦?怎么没有1/4呢?我有点糊涂了„„

(1)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那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在()里画√

(2)学生自主完成

(3)全班交流,说说选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其他的不是?

三、深化理解,比较大小

谈话:也学习了分数,他正和大熊分吃月饼呢,我们呢一起来看看!

1、教学例题2(1)课件示情景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他们分别要吃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到底谁吃的多谁吃的少呢!我们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就知道了。(3)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意见。

(4)谈话:究竟谁说的是正确的呢?需要大家动手验证一下。(5)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6)全班交流

(7)提问:妈妈要吃这个月饼的1/8.你能不动手操作就判断出1/8和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8)指名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

3、课件出示,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么样?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

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4、想想做做第5题

指名读题目,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四、生活中的分数

1、想想做做6题

2、国旗

五、全课小结

1、说说这节的收获

2、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题。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分数》

执教教师:武曲中心小学

高玲玉

指导教师:武曲中心小学

缪存安 执教教师简介:

高玲玉,女,1999年参加工作,现任教于武曲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曾获得“教坛新秀”、“寿宁县优秀教师”称号,课堂教学轻松、愉悦。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1.此课为名师与大多一线教师执教过,此次再上,是向经典致敬。2.容量极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能做到高效、省时、省力? 磨课要点: 1.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分数的教学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才是系统的学习分数知识。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小数等知识以及分数应用题是十分重要的。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不懂用分数来表示,分数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既新鲜也容易犯错。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分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数的意义。3.教学策略:利用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能力。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7——89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板书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在哪儿呢?他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这节数学课上,看谁先找到他。

二、情景导入,体验分数的产生

1、认识一半

谈话:眼下正值秋季,金风送爽,秋色迷人,这么好的天气,小明和小丽相约去了郊外野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用上数学思维,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这么多好吃的,开吃时得分,那你觉得怎样分,才能使两个人都满意呢? 那谁愿意来分分看。

呀,坏事了,一个蛋糕,怎么分哪?这下老师可犯难了,谁来帮帮我? 找出:一个蛋糕分给两个人,每人分一半、半个。

2、操作一半

分了蛋糕的一半,你还会分他们的一半吗?指名分梨、橘子。

3、归纳一半

我们找了这么多物体的一半,这一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 得出:平均分,分成两份,都是其中一份。

整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引入分数

一半该怎样表示呢?用符号?数字? 认识:你们刚才说的数在数学上我们叫分数。平均分前提下,2份当中的1份可以用1/2表示。半个就是1/2个,左边的1份是这个蛋糕的1/2,右边的1份也是这个蛋糕的1/2。也就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4、读写1/2 1/2这个数该怎么写呢?请生写。

到底谁写的是对的呢?记得我们刚刚找一半时先做的是平均分,就是这样——,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分数线,分成了2份,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分母,1份,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分子,是他的1/2,读作二分之一。生自写一个。

5、深化认识

把一个蛋糕()成()份,()是它的()。完成填空。

你填的字眼对我来说很重要。瞧瞧这些个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吗?完成想想做做2、1.。

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揭课题)

三、动手寻找,比较几分之一

1、找身边数

刚才都是我找你写,现在你能不能找找.几分之一呢。

拿出正方形纸折折,找出它的1/

2、1/4.,涂上颜色。展示作品。说说。

2、比几分之一

师也动手在圆形纸上折涂出1/

2、1/4。

在我们的认识中2是比4大的,那1/2和1/4也是这样吗?

拿出我们的杰作,凑在一起比比看,你有什么发现?怎么会这样呢? 得出:同样的一件物体,分得的份数多,每份就小了。所以1/2大于1/4。那我加个1/8,怎么填? 什么也没有,怎么填?告诉我你的想法。完成想想做做3

四、运用提高

那你能又找分数又比较吗?完成想想做做4。这分数太好找了,你能完成这道吗?完成想想做做5。难的还在后头呢。完成想想做做6。

五、拓展说话

看看,这就是分数,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紧跟老师步伐,我们一起说分数。

六、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的朋友叫(几分之一),这个朋友有条件,他得平均分,分成了几份,就叫几分之一,这个朋友很特别,分的份数越多,它就越小。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分子平均分 ——

分数线

分母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例1,例2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迁移等能力。

3.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 明天,小明要和同学们去秋游。出示小明和小丽:这些东西是他们俩合买的,请你帮他们分一分。4个苹果 2瓶水 一个月饼

2、师:怎样分才能做到公平合理呢?(板书:平均分)我们就一起来用击掌表示分的结果。”

1.)把4个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掌声表示。

2.)把两瓶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瓶呢?掌声表示。3.)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呢?掌声表示。

3、分月饼时引导: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有的同学可能知道,但不能用掌声表示出来,是不是这样呀?好,别急,先用语言告诉我每人分多少?

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这块月饼的一半。

板书:一块月饼

一半

让我们用圆纸片代替月饼,看看这块月饼的一半是怎么得来的?展示学生折的。

4、师紧接着问:他们分得的这半块月饼还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学生会回答:不能。老师告诉大家可以用分数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境教学,在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前两个问题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后一个问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所以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一半”。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

(一)操作感悟,体验“1/2”的含义。

1、师:如何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呢?请看屏幕。(课件动态演示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平均分”)刚才我们看到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几份?(两份)每人得到了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那么另一半呢?(也是这个月饼的1/2)。这个分数怎么写呢?下面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1/2。师:先写中间的小短横(-),把月饼怎么样?(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几份?(2份)再写小短横下面的2,每人得到月饼的一份,最后写小短横上面的1。这个分数读作二分之一。(板书)

2、师: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你想知道它各部分名称吗?(想)师:那老师给你们一个自学的机会,把书打开,翻到90页,1/2这个分数各部分名称在90页,请同学们自己看一看,它各部分名称都叫什么,知道了以后把书合上,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指名回答

师:请问小短横叫什么?(分数线)(师边板书边说:分数线它表示把物体平均分。)

师:小短横下面的2叫什么?(分母)(师边板书边说:它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

师:小短横上面的1叫什么?(分子)(师边板书边说:它表示取了其中的一份)

3、师:你们认识二分之一了吗?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了吗?

1/2除了可以表示月饼的一半,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桌上的图形找一找,看看自己能否找到这些图形的1/2?用斜线涂

上颜色并写上1/2。请前3名的同学上台汇报。(播放音乐,音乐结束,学生停止活动)

学生演示汇报:

生1:我将正方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生2:我将圆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圆的一半。

生3:我将长方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

„„

4、师:同学们把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些图形的1/2。)

师:1/2不仅可以表示半块月饼、半张纸、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个苹果呢?

师:以上所分的物品不一样,所折的图形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都是平均分成两份)

5、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请你们当当小裁判,(课件出示)

(二)继续体验1/4的形成过程。

1、我们刚才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如果又有两个同学吃,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使他们每人得到的同样多呢?我们用圆形代替月饼,请谁上来分一分。

2、谁来说说,他是怎样分月饼的?(他把月饼平均分成了4块),小明分了其中的一块,(涂色),这一份是月饼的多少?请学生上来写1/4.3、课件演示月饼的1/4.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小明首先分到月饼的1/2,现在分到月饼的1/4,现在分得多些还是少些?为什么?

4、表示正方形的1/4.抽取不同的折法到台上展示: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1/4)让学生在自己的涂色部分写上1/4。

5、观察:上面都是正方形纸,每一份图案不同,为什么都用1/4表示?(都平均分成4份)

(三)体验几分之一

1、师:像1/

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创分数。师:同学们你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吗?能用你喜欢的学具表示出更多的几分之一,请你动手折一折,表示给大家看。(学生折一折,涂一涂)请画得最快的几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写上你所表示的分数。教师表示出1/3.(教师选取部分,一起评价,并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应用刚才1/2的得来,推导得到1/4,再到几分之一。这一环节可以说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再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知识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只靠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公式、意义和法则。学生的实践操作安排,其最大的特点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本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的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三、巩固拓展,应用促学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由简到难,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生活性、研究型和参与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全课总结,疏理评学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你对自己课上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课后把自己新认识的“分数”朋友或者折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介绍给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和父母好吗? 【设计意图】总结部分好比一幕话剧的结尾,其意义与序幕、高潮一样,画龙点睛更是丝毫不能忽视。让学生疏理一下在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和收获。把课堂内容和课堂总结融为一体,使课堂的开始引人入胜,总结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完美。教学反思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三一班 李婷

一、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课基本的数学知识和与技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四、教法与学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教学准备:

教材第91页主题图,含有4个月饼的图片,图形纸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出示主题图,谈话:夏天来了,三(1)班的同学们在野外玩耍。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你发现的信息在小组内说一说。(组织学生反馈信息)

1、认识平均分。

出示4个月饼的图片,把4个月饼分给小明和小强,可以怎样分?如果要分得公平,怎样分?每人分几个? 板书:平均分

出示2个月饼的图片。提问: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强,每人分几个?

出示1个月饼的图片。提问: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强,每人分几个?

二、实践探究。

1、教学例1。(1)认识。

小明和小强每人分到2个月饼时,我们用“2”来表示月饼的个数,分到1个月饼时,用“1”来表示,那我们用什么表示半个月饼呢?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讨论。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指导学生认、读。

(1)认识。

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多少呢?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说每块月饼是多少? 指导学生认、读。(2)小结。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2、教学例2。

请各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折出,折好同学之间交流。指一名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折的?在哪里?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3页“做一做”第一题。并作出巡视、指导。

4、教学例3。

(1)出示例3,第一组图和。

想想哪个分数大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2)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完成例3第二组图片,和的比较。跟小组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14***2141414121212(3)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分组交流)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93页“做一做”第2题。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1.出示例1第一组图1/2和1/4。(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闪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讨论合作。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4.完成第91页“做一做”第2题。

四、小结。

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分数?

2、你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我执教的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与遗憾。

1、内容偏多,有些冗长。教学几分之一中,由1/2到1/4 中,是否显得有些拖沓?

2、细节之处,有些粗糙。语言不够准确,有点啰嗦。讲述几分之几所设计的长方形,也没有能物尽其用。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实验小学

杨尚来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现实情境,根据4只小猴平均分4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是几分之几的问题。这里是每份1个桃的情况,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感知,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理解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1/4”来表示。“想一想”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在集合图的帮助下,让学生说出每只猴分得“这盘桃”的1/2。通过例题和“想一想”的教学,学生初步体会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刚才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的基础上突破到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来的单一的“一块”突破到 由一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份”。使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的区别开来,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准备】水彩笔一支、桃子图片4个、12根小棒。【教师准备】班班通设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桃子图片4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班班通出示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喜欢春游吗?今天,猴爸爸也带着4只小猴和好吃的桃子上山游玩来了,瞧,他们正在吃桃呢!只有一个桃怎么分才公平呢?(板书:平均分)你知道每只小猴吃了一个桃的的几分之几吗?(板书:1/4)

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导入:同学们说得真好,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使学生对已学过的分数勾起回忆,感知平均分在分数中的意义,为下面学习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埋下伏笔,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

二、操作比较,探究新知

1、认识一些物体的1/4。

谈话:小猴们吃了1/4个桃,越吃越想吃,眼睛都盯着猴妈妈的盒子,还要吃。你们猜:猴妈妈肯定会把盒子里的桃子怎么分?„每只小猴可以分到的一份桃子,是这盒桃子的几分之几呢?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小朋友说说,好吗?

提问:看来,盒子还没有打开,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小猴可以分到这盒桃子的1/4了。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指名汇报:因为把一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袋桃子的1/4。课件出示:盒子里有4个桃子,每个小猴子分到这4个桃的几分之几,是几个桃子呢?

请同桌两个同学用学具桃子图片,分一分,数一数。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班班通插入课件演示:刚才分桃的情况。】

教师小结:原来把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也可以用1/4表示。1/4这个分数中的分母“4”表示什么意思?分子“1”表示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也可以表示1个物体。】

2、认识一些物体的1/2。

谈话:吃完桃子小猴们出去玩了,猴妈妈又拿出了4个桃子和猴爸爸平分着吃,那每只猴子可以分到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如果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吃,那每只小猴可以分到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可以分到几个桃?】

给学生一分钟思考,用学具挑子图片分一分,数一数,然后同桌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组织讨论:分数的分母“2”在这里表示什么?是2个桃还是平均分成了2份?

仔细观察一下刚才两次将这些桃平均分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讨论,交流。小结:把4个桃子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用来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也不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可以是多个物体。】

3、认识一些物体的1/4。

谈话:前面我们把4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如果,猴妈妈采回的盒子里有8个桃。将8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那每只小猴分得这篮桃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盒子里有12个桃,那每只小猴分得这篮桃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盒子里的桃再多些,将这篮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篮桃的„„?

仔细观察一下刚才两次将这些桃平均分的过程,你又有什么发现?讨论,交流。小结:它们桃子的个数不同,但是,我们只要将这些桃看作一个整体,它们平均分成的份数一样,用来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也相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利用班班通和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若干份,不管每份多少个都占整体的整体的几分之一。“无论每份是多少个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点上的跨越,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实现这个跨越,我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台阶,让他们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来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从而抽象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无论每份是多少个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有关。】

三、小组合作,内化新知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分桃,得到了四分之一这个分数。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分一分,得到你喜欢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呢?

学生动手操作,将12根小棒平均分,小组合作记录所得的分数,思考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分数呢? 教师巡视并进行辅导。

谈话:同学们,刚才通过小组合作得到这些不同的分数,你觉得分数的分母与什么有关?分子1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分母就是指平均分成了几份,而分子1是指其中的一份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学生齐读一遍)

如果说以前我们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分数的话,今天我们平均分的对象和以往又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进一步认识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的分数的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应用巩固,拓展延伸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特别出色,对分数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有几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解决?

1、填一填。

【班班通电子白板出示教材“想想做做”第1、2两题。】

第1题,学生完成后,指名口答,选择两个填空,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第2题,明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提问:同样是12个小正方体,同样是平均分,为什么左边是四分之一,而右边是三分之一呢?

2、涂一涂。【班班通电子白板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3题。提示:先分一分,再涂一涂,集体点评。讨论图片:这样分对吗?这样涂对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充分的比较,讨论,加上我的概括归纳,学生能更好地感知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表象: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不管每份是多少个,每份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分数知识,在生活中找一找,用“谁是谁的几分之一”说一句话吗?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仔细观察,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六、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反思】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对分数的一次新的认知,是对原有分数内涵的一次丰富;但是由于受以往学习经验的影响,学生往往很少会主动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并认识这些整体,我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和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体会,对一些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有了自己的认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整体的把握还不到位,需要引导学生对比感知“为什么同样是1/2,分得的结果却相差这么多?”,初步引导学生感受到所分物体的不同,再引导学生谈谈“这些整体还可以是那些物体?”,应该始终围绕体验认识“由一些物体所组成的整体”进行教学,将“整体”观念贯穿课堂始末。

本节课学习中,认识 “由一些物体所组成的整体”是一个重点,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难点;学生往往容易受每份分得的物体的个数和整体个数的影响,为了排除这些物体个数所带来的干扰,在教学中巧妙地应用班班通多媒体辅助,突出了这个重点。比如,在学生极易出错的把1/2理解成2/4的地方,利用班班通电子白板适时插入多媒体课件巧妙地将桃子全部以色块挡住,让学生看不见这些桃子,学生所看到只是被平均分成两份的色块,为学生有效地避免每份分得的物体的个数和整体个数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所以,合理的运用班班通设备,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下载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