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间的计算》教案和说课稿
《时间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好吗?
二、学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秒 600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二)时间计算
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件出示)
三、析:
1、观察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3.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4.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5.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 3
6.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7.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8.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做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四、练
1.填一填。
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4时○24分 1分15秒○65秒 3时 ○200分 140秒○2分 1时30分○90秒 2.做一做。
小明去给外地打工的妈妈打电话,电话亭的营业时间,早上9:00开门,晚上8:00关门。小明8:40到达,他还要等多久呢?
3、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4、作业:课本第7页第8题。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说教材:
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出示情境图“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分离家,7:45到校,求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通过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计算一段时间长短的方法。
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游戏法和情境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动手操作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说教学设计
一、导。通过用开学后,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来学习时间的换算。
/ 3
二、学。在学习单位换算时候,先分小组互相讨论,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最后同学间相互说一说。学习时间计算时候,让生根据出示图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三、析。首先通过观察让学生从中获得了数学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候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交流想法。最后学生汇报,写上答语。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时间单位换算。
/ 3
第二篇:《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加60(分),等于120分。再通过例2及“做一做”第2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题编排的是一学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动的画面提供了两条信息,即商店的营业时间和该学生到达商店的时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时间。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四、说教学法:
1、教法:
1)游戏法:儿童的生活是快乐无邪的,学习也应该是美好、愉悦的。这节课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用游戏、活动、童话吸引学生,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例如:本节课开始的猜谜语游戏,口答竞赛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知无疑起着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节课中,学生处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例如,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最后回顾一节课40分钟的经历,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学习例1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在已知1小时=60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这样子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高效的。
2)动手操作的方法。课上可让学生在在黑板的钟面上拨一拨,学生轮流操作,验证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及算法的多样性。
五、说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六、说教学流程设计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11时20,12时05分,4时15分,5时25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2
教材分析
时间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秒的认识”以后,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的基础上,对时间进行的简单的相关计算。本课包含两个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
说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的换算。
2、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前两个目标在课上出示了,虽然最后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上没有出示,但是渗透在我讲课的过程中。
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中,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学,再通过后教环节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包含两个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所以我采用了两学两教,先学时、分、秒的换算,再学时间的计算,这样有利于分别总结归纳方法。
教学过程分析
一、板书课题
二、一学
㈠出示教学目标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明确第一个学习目标,知道要学会什么。
㈡出示自学指导1
认真看课本62页例1:
思考:1、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⑴大单位→小单位
怎样把“时”化成“分”?怎样把“分”化成“秒”?
⑵小单位→大单位
怎样把“分”化成“时”?怎样把“秒”化成“分”?
(自学时间:3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例题,边看书边思考,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归纳总结做题方法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问题搞懂了,理顺了,做题方法自然就会了。
㈢先学
、生看书,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坐姿端正。
㈣检测1:
3时=()分240分=()时
5分=()秒180秒=()分
设计意图:学生做完后检测自学效果。书上例题只讲了大单位如何化成小单位,反过来小单位如何化成大单位没有讲,但在练习中又经常出现,有些学生两种类型会都做,但有些学生只会大化小,不会小化大,所以我认为两种类型都要讲,让学生先做,先思考。最后在后教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
三、一教
1、更正
2、讨论:若对,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若错,错在哪里?
3、评正确率,并让改错
4、小结:
时60分60秒
大单位→小单位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小单位→大单位看前面包含了几个60就是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不断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左边2道是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右边两道题是小单位化成大单位。从而引导学生分别发现和总结出大单位化小单位的方法,小单位化大单位的方法。
四、当堂训练2(书上62页做一做第1题)
3时=()分4分=()秒
设计意图:巩固刚才学的知识
五、二学
㈠出示教学目标2: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第二个知识点要学什么。
㈡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2页例2,思考:书上用了几种方法计算时间?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自学时间:5分钟)
设计意图:提倡算法多样性,鼓励学生还想出不同算法。
㈢先学:生看书,边看书边思考。
㈣自学检测2
做数学书63页第4题
设计意图:这道题比较直观典型,有钟表的模型,在计算时间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多种算法,有些看钟表数格子就可以解决,还有些用减法和加法都可以算时间。
六、二教
1、更正
2、讨论。若对,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方法是什么?若错,为什么错?
3、评正确率,并让改错
4小结计算时间的方法:
1、数大格:乘法
2、减法(后面时刻-开始时刻)
3加法(把不同时间段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算不同的经过时间,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算法,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计算时间的几种方法。
七、当堂训练2(做一做第二题)
设计意图: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全课总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时间,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合理的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三篇:计算时间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
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学难点:
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 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8:10播出,8:40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8:10,应该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用减法算:13-12=1(时)17-15=2(时)1+2=3(时)
2.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4.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的8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时。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该怎样计算?
(2)指名交流,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经过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作业设计:补充习题。
六、板书设计:
简单的时间计算
小华7:00---8:00从家到学校。花了1小时
方法:(1)推算(2)减法计算
第四篇:时间的计算教案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会通过观察、数格子、计算来知道所经过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教学重点:
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计算。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时、分、秒进率
板书:1时=60分
1分=60秒
2、填空题
时=()分
分=()秒
180分=()时
120秒=()分
1时40分=()分
2分20秒=()秒
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2)看一场电影要2()。(3)小东跑一100米要用16()。
二、探究新知
1、小学作息时间表: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学作息时间表”学生自读问题,依次解决问题(1)上午第一节课是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这一节课上了多少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一节课的时间,你有什么方法?你会不会列算式。(老师讲解列算式计算)
板书:8:50 – 8:10=40分
:5 0
-8 :1 0
答:这节课上了40分钟。
(2)反馈练习:学生板演,说说自己怎么想的。下午第七节课上了多少时间?(3)深入探究,10:50~11:30
第四节上了多少时间?
学生先试做,问在计算中发现有什么问题? 重点讲解分不够减,到时退一作60分。
(4)反馈练习:1.小明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路上经历了多长时间?先看钟表,再请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学生板演并订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
1.王老师看一场电影时刻表如下,请问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2.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他一天在学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学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第五篇:时间的计算教案
时间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五册P62-63 教学目标:
1、会根据1时=60分,一分=60秒进行简单计算。
2、使学生能掌握换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PPT 1.同学们,秒钟转动一圈是60秒,也就是一分钟,那分钟转动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呢?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2.1小时等于多少分?一分等于多少秒?
板书:1小时=60分钟,1分=60秒
3、演示拨钟,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4、我们已经学会了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棵我们就来学习
“时间的计算”。
二、讲授新课
1.师:那2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呢? 2小时=()分钟
学生自主探究后回答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 3时=()分 4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 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4)练习,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3练习十四的第4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完成P64练习十四的第5题
提问:晚点25分钟是什么意思?
3、填一填
A、夏天午睡大约1()B、小芳吃饭大约用了25()C、一节课的时间是40()
D、写五个大字大约需要25()
四、拓展提升
(1)上午第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2)下午2:10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3)如果你在这所小学读书,从家学校要走10分钟,你最晚什么时候起床?说说你的理由。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五、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