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2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兼顾精读课例的教学,让学生深入文本,实现文本、教师、同学间的平等对话,品析词句、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并渗透、领悟一定的学习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又兼顾略读课例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自学,起到“反三归一”的作用,旨在通过大量阅读,最后让孩子们感悟点什么,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这样,整合课文内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大大节省了学习时间,真正做到轻负高效。

学习目标:

1.掌握“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并领悟“写人的文章”如何写作。

2.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一般方法。3.进一步走近鲁迅,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学习流程:

一、精读《少年闰土》,以例悟法 1.结合已有知识,导入新课

(出示鲁迅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对他你有哪些了解?谁来简练地谈一谈。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地认识鲁迅,走近鲁迅。(板书:走近鲁

迅)谁来说说这一组有哪几篇课文组成?老师对这位伟人的了解,还是从读他的作品开始的。我们就先来学习鲁迅的作品,学习小说《故乡》中的一个片断《少年闰土》。(师边说边板书:《少年闰土》)

2.预习汇报,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前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3.理解感悟,领悟方法

顺着学生思维而导,抓住重点段落理解感悟,领悟方法。(1)学习“瓜地刺猹” a.读书思考。

师:为什么“瓜地刺猹”时,闰土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请大家读读瓜地刺猹的句子,边读边思考。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出示句子:

b.学生班内交流。

如果学生抓住自己和闰土的不同,比较着来谈闰土的勇敢,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思想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来谈,教师应鼓励学生“抓住词句”体会思想的学习方法。若学生谈不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师:闰土“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同学们,把“捏”换成“握”行不行?为什么?

(让学生分别做“捏胡叉”、“握胡叉”刺猹的动作,进行比较。学生体会到用“捏”更能说明月夜的静、动作的轻、刺猹的灵活准确,从而感受到闰土的机智勇敢)

师小结:一个动作“捏”,就把闰土的机智勇敢、月夜环境的优美写得活灵活现。听了你们的交流,老师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你能给幅画面配音吗?(出示画面和句子,学生配音自由练习诵读,指生读)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

逃走了。

c.评价读。

引导学生读出捏胡叉的轻、刺猹时的猛、色彩的美。d.积累语言。

同学们,三十年过去了,闰土刺猹时的画面依然深深地定格在文中“我”的脑海中,如此美好的画面,让我们也深深地记在心中,好不好?

(2)学习“雪地捕鸟”

“雪地捕鸟”也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闰土是怎样来介绍雪地捕鸟的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尝试一下?现在你们就是闰土了,请你仔细读读捕鸟的句子,一会儿给大家介绍一下,好不好?

a.出示句子(学生练习,指生介绍捕鸟):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b.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加深对闰土人物的了解。

师面对表演者:请问闰土,你为什么非得下了雪才去捕鸟呢?(在老师带动下,引导学生提问题,学生做解答,从“为什么这么做”中体会到闰土的能干)

小结:这一段作者通过闰土“语言”的描写,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跃然纸上。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师:其实,闰土知道的还远不止这些,他还知道哪些?(学生找到:“海边拾贝”、“看跳鱼儿”。)正如书中所说,出示句子,齐读。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四角的天空。”

“往常的朋友”指的是谁?“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怎么理解?(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少爷”身份来谈,体会到“我”对农村自由自在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小结:看来,要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既要联系上下文,又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板书方法)

4.总结板书,归纳学法

同学们,非常感谢大文豪鲁迅,是他,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我们再来回顾一个他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他抓住少年闰土的四件事来写,在介绍时紧紧扣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当然还有外貌、神态等等,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那么鲁迅的侄女周晔、陌生的青年读者阿累,他们又是怎样来描写鲁迅,鲁迅在他们眼中又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用这节课学习的方法,自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

二、略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依法自学 1.下发《学案》,学生自主合作完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学案 概括内容

作者周晔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哪四件事?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个小标题。

1.2.3.4.体会品质

在周晔眼中,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书中的句子回答.在青年读者阿累眼中,鲁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请你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意思。

学习表达

1.在“救助车夫”一事中,作者侧重鲁迅哪一方面的描写?

请你找到相关句子多读几遍。

2.请你找出《一面》一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这些句子和

鲁迅先生伟大品格有什么关系?

2.交流学案

(1)交流“内容概括”。指一小组同学汇报“内容概括”一题的学习成果,注意提醒学生“概括小标题”一定要简练。

(2)交流“体会品质”。指另一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3)重点交流“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指另一小组同学谈理解。师出示段落:“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若学生谈不好,师补充背景: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鲁迅先生曾用过一百多个假名字,多么不容易呀。所以在这儿“四周黑洞洞”指的是?“碰壁”指的是?

这一故事中,伯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交流“学习表达”。找另一组同学交流,当学生找到《一面》一文中外貌描写的句子后,师投影出示所找句子,让学生谈: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鲁迅的外貌,从他的“瘦”中知道了什么?最后,出示句子,让学生齐读。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三、诵读《有的人》,升华感情

师:学习了这几篇课文之后,现在让你用一句话来评价鲁迅先生,你怎么说?他虽然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很多很多,人们永远怀念他,永远记住他。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写的一首诗。

出示《有的人》,自由读。思考:鲁迅先生是哪种人? 对鲁迅先生这种人,人们是什么样的态度?(崇敬、爱戴)对待“虽然活着,但是已经死了”这种人呢?(痛恨、鄙视)

指生有感情地读,读出对“虽然活着,但已经死了”这种人的恨,读出对“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这种人的爱。

四、作业:

下节语文课,我们一起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第五本《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课纪实】

《少年闰土》的教学,毕老师先让学生交流初步感受,然后由学生的回答“月下刺猹”,直奔重点,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难能可贵的是在感悟人物形象时渗透了学习方法。她用了词语比较法“捏”“握”感受人物形象,进而听朗读配音的方法,使闰土形

象更立体化,接下来背诵段落,让闰土活在大家头脑中。“雪地捕鸟”请孩子们讲捕鸟方法,且和下边孩子之间互动,体会闰土的能干。接下来,又抓重点句“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特别是老师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高墙上四角天空”的含义,这样在少爷和农家孩子的对比中,凸显闰土形象,该抓的基本上都抓了,该练的都练了,渗透了学法指导,比如怎么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怎么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等等。

接下来,用法自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用学案来引导学生自学,学案就是自学提示,就是自学提纲,起到了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拐棍儿,我非常倡导用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在学案里边,她要求学生做了四件事:第一件,给伯父生前的四件事加个小标题,这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这项能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到目前为止,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是最缺失的,是衡量学生阅读水平非常重要的指标;学案第二点,让学生说说在周晔眼中伯父是怎样一个人,在青年读者阿累眼中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抓了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又和国际上要求培养对人物做出评价能力相吻合;第三个题目,让学生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培养学生对重点词句做出解释的能力;第四个题目,关注文本里“动作”“外貌”的描写,引导学生学习表达。这四个题目非常好,既有层次,又直指高年级阅读能力的重点,渗透了理解、学法、表达的指导。既得意,又得言;既学文,又悟法。在用最少的课时内,把精读课上得最实,理解内容,习得方法,不是蜻蜓

点水,给了我们许多的提示。要速度,还要质量。

第四篇,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用一句话评价鲁迅,培养评价能力,使学生对鲁迅的了解由“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到“敢和黑暗旧社会作斗争的战士”,最后上升到“把一生交给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到活在我们心中的伟人”,人物丰满起来,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学习写人的文章,是应该关注人物形象的。

总之,精读课文还是要抓一些东西,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培养点,要在读中习得方法,培养能力,受到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实实在在的训练。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单元整体备课

走近鲁迅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课文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这样使鲁迅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的回忆,展示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读起来使人历历在目。《一面》文中的对话及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了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臧克家的《有的人》赞扬了鲁迅。总体构想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与理解内容

模块二:领悟表达

模块三: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部分:整本书阅读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生字与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在事例中深刻解读人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3.读懂课文,要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总结各种描写方法,感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 预习与理解内容

一、解读单元导语

自读单元导语,想一想,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习要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二、自主合作学习按预习提示要求预习课文

(一)预习提示:

1.遇到生字、新词要记忆并用各种方法理解。2.读文时要思考每段讲了什么,全文讲了什么故事。3.读文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

4.读完板本单元四篇课文,想一想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生自主学文

不再出示目标,以提示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再来自主学习。1.教师辅导学生学习一个片段。

(1)朗读《少年闰土》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闭目倾听,然后给自己眼前的画面命名,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并想想作者写作时的情感。(2)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3)分组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那些画面? 2.各小组学生交流后分别排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三、自由学习《一面》《有的人》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说说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习《有的人》。(1)激情导入。

(2)诵读全诗,自由表达。

四、预习与理解检测

1.字词检查,由组长考核。

2.课文大意:写在练习本上,各组交流,一名代表全班交流。3.质疑与解疑。

各组将不能解决的疑问提出来,全班交流,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统一讨论。

4.人物初印象

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结合学习过程,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模块二 品味语言 领悟表达

一、回顾人物特点。

闰土: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二、归纳描写人物的方法。

1.出示《少年闰土》中的第一自然段,引出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自由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找出描写人物最精彩的一段文字,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他的面孔黄里透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虽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4.进一步梳理描写人物的方法。

作者通过刻画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闰土给“我”讲的趣事,以及“我”与闰土相处时的感受,使少年闰土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三、以《一面》为例,深入探究。

1.跳读课文,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收获什么。2.学生读书,仔细体会。

3.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了什么?

四、随文练笔,进行仿说。

1.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五、积累语言。

1.讨论:如果把这一单元描写人物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应该怎样分类。2.按照讨论的分类方法,把词语分别积累到“读书笔记”上。3.交流读书笔记,进行点评。

六、朗读设计

1.在体会到描写的好处后,进一步认识人物的内涵,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人物

或作者的情感。

2.读四篇文章中的精彩语段。

模块三 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将事情讲清楚,讲具体,提高表达时的自信心。

2.写身边的人物,能写清楚人物的特点。3.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4.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打动人心。教学过程: 板块一:口语交际

一、话题切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与很多人打过交道,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深处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中的印象。板书:留在心里的印象。

二、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生活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很深?你们初见面时是一番怎样的情景。2.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在后来的相处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要求:叙述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专心,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讲述人提出来。选出讲的好的同学,全班展示。

4.集体评议。板块二:习作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一课,课文通过几件事来刻画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在你身边的小伙伴也一定与你发生过很多事,你想写一写什么?

2.谁来简单讲一讲你伙伴的事? 3.指名讲。

4.同学们你们最想听哪件事的详细经过?

二、拟题写作

1.出示习作要求。2.选择角度,并写习作。3.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同学。

三、习作讲评

1.内容是否叙述具体 2.详略是否得当。3.语言流畅。4.书写是否规范。5.有创意。

先小组内互评,然后推荐同学的作品参加班级交流。

第二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

走近鲁迅

一、搜集资料

利用各种方式,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通过鲁迅的成长过程、斗争历程,让学生初步了解鲁迅的革命思想。

二、阅读

阅读《故乡》等较浅显的鲁迅作品。

三、影视鉴赏

观看影片《阿Q正传》《孔乙己》

四、写观后感

结合这单元的课文、所读的拓展材料和观看影片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理解。

第三部分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读书交流

一、内容简介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也就是鲁迅的往事。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

本必读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二、阅读要点

1.了解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长妈妈:又愚昧迷信的一面,但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学生的学业。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但是鲁迅从未指责过自己的父亲。2.体会鲁迅先生作品的特点。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2)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对现实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3)多用讽刺手法。

三、阅读问题提示

1.阅读完《后记》后,你有什么感受? 2.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有那些人物?

3.读了《朝花夕拾》,你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4.如果你生活在鲁迅的时代,你想对他说什么?

5.看了《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你想对哪些人物说点什么?

四、活动设计

1.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顾经典,竞猜人物形象。2.评价人物。3.总结活动。

第三篇:走近鲁迅教学设计

走近鲁迅

——《故事新编》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同学们下午好,我姓黄,是兰化四校一名语文老师,大家现在可以叫我一声黄老师,叫的不够亲切,再来一遍(黄老师)唉,有些同学从我一进入教室就上下打量着我,即然这样请你们来说说在你眼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2 这么多的赞美之词,看来你们很喜欢我,其实我也特别喜欢咱们六年三班的同学,喜欢你们灿烂的笑容、端正的坐姿和专注的神情,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上课~~ 3(幻灯出示)这是我们熟悉的一句话,谁想读一读?我们向他学习,一起来读一读 4 看到这句话你想起了谁?没错这就是鲁迅先生在其诗作《自嘲》中的一句话。5 幻灯 通过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我们已经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结合课文想想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6 那么在大作家臧克家眼里鲁迅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毛泽东主席曾对鲁迅先生作出过高度评价,那么鲁迅在他眼中是什么样的人呢? 7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都没有说完整,我们一起看看毛泽东是如何评价鲁迅的 幻灯这就是鲁迅先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幻灯 他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斗争,揭露社会的黑暗,拯救国人的麻痹心灵,将一生都奉献给人民。先生一生作品众多主要以小说、杂文、散文为主,谁来说说你了解的鲁迅作品有哪些?你们真是爱读书的孩子,我为大家整理了鲁迅一生的主要作品 幻灯 读一读,记一记 9 鲁迅曾说我的小说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因此一个又一个

鲜活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跃然纸上入木三分,幻灯

比如小说阿Q正传中的农民阿Q受了屈辱不敢正视自我安慰说自己是胜利者,又如小说孔乙己中的穷困秀才孔乙己丧失读书人的尊严成日在咸

亨酒店骗酒喝,而小说药中的麻木父亲华老栓为救儿子竟买了用革命者鲜血做成的人血馒头,再如小说祝福中的农村妇女祥林嫂勤劳能干却最终无家可归惨死在大雪纷飞的祝福之夜,这样的小人物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还有很多 幻灯 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八个字,一起读,既同情他们的遭遇又希望他们应该拥有做人的原则 10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鲁迅 板书 感受鲁迅小说的独特魅力 幻灯

二 采薇 请你们先快速读读一读节选材料一二三,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想一想这三段材料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读完后同桌之间交流交流。读书习惯 谁先来说说主要人物 板书 聪明极了,你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我们要读懂一部小说首要要知道主要人物是谁 谁再来说说三段材料的内容大意?板书 这个问题有点难,知道了主要人物只要想想他们做了什么,结果如何,连起来就是内容大意了。孺子可教也,我一说完你就明白了。现在请你们再仔细读一读这三段材料边读边想文中的伯夷叔齐是怎么样的人,并勾画出相关词句。可以在空白处做些批注 谁想说一说,先说说你勾画的词句再说说你的体会。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板书语言),感受到了人物形象的特点,真了不起。你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描写,感受到了人物形象的特点,也很棒。你不仅抓住了语言描写还抓住了人物的心里活动描写,掌声送给他。同学们找得又快又准,知道原因吗?其实在刚才阅读的过程中你们已经学会了一种阅读小说的方法。只要你先找出主要人物,再了解内容大意,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展开想象,那些人物就一定会在你的脑海里甚至是眼前出现。幻灯 既然你们已经学会了这种方法,那接下来我就要提高问题的难度了?怕不怕?请听题:究竟是谁害死了他们?四人组成小组讨论并解决屏幕上的问题 8 你通过人物的语言分析出了原因,你通过人物的动作分析出了原因,你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出了原因。你们越说越精彩,关于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然而我们仅仅通过

手中的只言片语就分析出了这么多的原因,这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阅读小说的方法,你们真是最会读书的孩子。读完这三段材料你一定心中还有疑问,伯夷叔齐为什么骂周国,他们又为什么要在山里吃野菜?想知道吗? 幻灯 其实伯夷叔齐是一对亲兄弟,原本都是商朝统治下一个小国的王子,过着锦衣玉食般的生活,但他们都不愿意继承王位辅佐残暴的商纣王,所以先后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来到了当时治政严明的周国,而后的故事汉朝史学家司马家在其著作中有过记载,我们一起看看。幻灯 11 自由读一读,有读不懂的地方请告诉我。你们真是善于提问的孩子,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在我把司马迁的文字用白话文为同学们讲一讲,请你仔细听并解决心中的问题 兄弟两人来到周国后没过多久,周武王就率领军队攻入了殷商的首都,逼死了残暴的商纣王,而伯夷叔齐觉得武王作为臣子杀害自己的君主是件羞耻的事,所以决定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从此隐居在首阳山,天天吃一种名叫薇的野草。这个故事就是成语不食周粟的由来 幻灯 听完我的介绍你觉得司马迁笔下的伯夷叔齐又是怎样的人?为什么? 以往人们认识到的伯夷叔齐就是忠诚爱国的,但在节选的三段材料中我们却看到了他们贪心的一面。谁能猜一猜这三段材料的作者是谁?没错就是鲁迅。我们手中的这三段节选材料就是出自鲁迅的短片小说《采薇》 幻灯 请跟我一起把题目写在你的材料上 板书采薇

16这篇小说共1万多字是鲁迅根据《史记伯夷列传》中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不仅如此在1922-1935年这十三年间鲁迅先后将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老子出关等八篇远古神话或历史传说重新编著,完成了他人生中耗时最长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他的名字就叫 幻灯 一起读 在这部小说集中鲁迅先生打破传统,彻底颠覆了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圣贤和英雄形象,比如采薇当中的爱国忠诚的伯夷叔齐就变成了贪心顽固的人,这就是对圣贤人物的颠覆也正是故事新编的新意所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故事新编看看 幻灯 先看目录,读一读这八篇小说的题目,看完题目,你最想读一读哪篇小说?看来大家都很想读一读这部小说集,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其中一篇的精彩部分,请跟我一起把题目写在节选材料四上。板书奔月 三 奔月

1聪明的谁告诉这部小说是鲁迅根据哪个故事改编而成的?

2看来你们平常很爱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这个故事我们曾经学过相信大家对内容已经了如指掌,想一想故事中的嫦娥和后羿是什么样的人? 幻灯 3 力大无穷的后羿是男同学的偶像,美丽善良的嫦娥是女同学的目标,那么在奔月这篇小说中的他们又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带着问题请你们认真读一读,边读边勾画出相关语句,注意运用我们刚才提到阅读小说的方法 美丽善良的嫦娥变成了刁钻古怪的泼辣妻子,力大无穷的后羿变成了唯唯诺诺怕老婆的小男人。读完这段材料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哪些语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几个词来形容奔月的语言特色 没错幽默风趣的语言正是奔月的最大特色,也是故事新编这八篇小说共同具有的特色,所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故事新编的又一新意所在 幻灯

7其实在小说奔月中嫦娥和后羿还发生了很多变化,另外故事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后羿的徒弟逄蒙并未在这段材料中出现,那么他的出现是否会改变夫妻二人的生活,奸诈狡猾的他在鲁迅的笔下又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8 答案就在这本书里,回家之后自己读一读吧,当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八篇小说各具特色,鲁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实现了对古代圣贤英雄人物形象的彻底颠覆,以此暗讽当时病态的社会,所以鲁迅先生将这部小说集命名为故事新编,请跟我一起将它的名字写在你的材料顶部 板书故事新编 四 总结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一转眼就快到说再见的时候了,我心中还有很多不舍,最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这堂课的收获吧 这节课我们一起又一次走近了鲁迅,选读了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两篇小说,感受到了鲁迅小说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使你们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但是有了乐趣,再兼顾有效的阅读方法,你的收获才会更大。

好书就像一把钥匙,开启我们成功的大门,好书就像一轮太阳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我想你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去读一读这本故事新编了,更多故事,更多惊喜,更多精彩,尽在故事新编 板书。。。谢谢同学们,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下课 幻灯

第四篇: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八组《走近艺术》一组教学设计

优选教育资料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走近艺术》一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玩游戏:同学们,我们在上课之前先做一个游戏,好吗?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配乐玩〈蚂蚁上树〉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运动,真是一种享受。

图片导入:(出示一组图片)下面,老师请大家来欣赏这样几幅图片。这几幅图片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将走进艺术的百花园,感受艺术带给大家的无穷魅力。本组课文有几篇文章组成?我们先来学习一个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的故事。板书《伯牙绝弦》

一、精读《伯牙绝弦》,渗透方法 1.预习汇报。

(1)通过查资料,对俞伯牙和钟子期了解多少?

(2)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很难读。课前已经让大家读了,我听听你能不能读正确。纠正读书的停顿、字的发音。(查资料,文读通)

2.请你借助下面的注释,试着理解文章的意思。学生小组内自学解决。(借注释,知大意)(若理解不到位,针对理解不到位的句子让其他学生谈不同理解。若理解比较到位,就质疑,让大家谈哪个地方理解不了?)

3.提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他俩一个擅长“弹”,一个擅长“听”,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俩技艺非凡呢?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会怎样赞叹?(肯定学生想象力丰富)

优选教育资料

读出你听琴后的感受,读出泰山的巍峨与河水的浩大。(若生读得好,师:仿佛看到了巍峨峻拔的高山,泰山海拔1545米;奔腾不息的江水。若读得不好,师:我看到的山不是很高,水流量很小。另请同学起来读。)(伯牙弹琴出神入化,子期听琴水平同样高超)

伯牙的琴声不止是高山、流水,如果“志在明月”,钟子期会怎么说? 出示: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所以文中说“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哪是一般的朋友呀,这就叫“知音”哪!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伯牙在子期墓前写诗一首,悼念知音:(投影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ǒ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请你怀着这种心情来读最后一句。

想意境,悟文情(抓住联想或想象,来感受艺术的魅力)。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于是俞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4.感情诵读,积累语言。

同学们,这个故事经典感人,如果不把它记在心中,会留下遗憾的。让我们感情朗读,记在心中好不好? 5.小结学法。

优选教育资料

同学们,通过学习《伯牙绝弦》,我们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一、查资料,文读通;

二、借注释,知大意;

三、想意境,悟文情;

四、感情读,记心中。同时,我们还知道了要抓住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艺术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通过抓联想和想象来学习《月光曲》

二、略读《月光曲》,依法自学。1.出示学案,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 概括内容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品词析句 理解内容

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穷兄妹俩弹第二首曲子? 请你在课本上划出相关句子,想一想。抓住联想 感悟文情

请你用“

”标记出兄妹俩听到琴声联想到的句子。并试着和同桌谈谈你有哪些体会和感受。2.交流学习情况

(1)概括内容: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2)出示句子“弹得多纯熟啊……”,理解贝多芬找到了知音。(3)读联想到的句子,谈感受。

优选教育资料

若学生谈到乐曲的变化:志在明月;志在云朵;志在巨浪;感受知音,感受对音乐的酷爱,感受技艺的精湛。读出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背诵。贝多芬的创作灵感来自何处?(来自当时的情景)

小结:艺术的确能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抓住联想能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精彩。

三、欣赏《高山流水》。让我们静静地欣赏一下美妙的音乐《高山流水》。第二课时

四、略读《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仿写爱因斯坦肖像。1.出示学案 默读课文 概括内容

读《我的舞台》一课,想一想:课文中从哪四个方面,写出艺术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2.3.4.抓住联想 感悟文情

《蒙娜丽莎之约》: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读一读,看看作者写了蒙娜丽莎的哪几个方面?哪些句子是实实在在的描写(用

优选教育资料

出),哪些是引发的联想和想象(用

划出)。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交流学案

(1)《我的舞台》,感受艺术家们献身艺术的伟大情操

(2)《蒙娜丽莎之约》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及联想的写作手法。3.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对“爱因斯坦肖像”进行描写。

五、拓展阅读《艺术的魅力》一书。

第五篇: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五组

少年闰土

知识与技能: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过程与方法:

1、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3、根据画面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健康、机灵、纯朴和勇敢。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课前了解旧社会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了解文中提到的动物;多媒体图片;网络教室。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叫闰土。板书:闰土(出示课文插图)

2、打招呼:与朋友初次见面,谁能与闰土打个招呼?指名说(过渡:看来同学们都会打招呼,想不想赶快了解我们的这位朋友?)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

静静地音乐声中听老师讲述闰土刺查的故事。说说听了故事之后的感受。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方案一:由学生问题进入第一自然段教学。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的孩子)

3、老师给大家捎来一顶绍兴的小毡帽,我们找个小朋友戴一戴。仔细观察,戴上毡帽的小朋友像闰土吗?

区分紫色──又白又嫩,体会闰土的健康。

4、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再读读课文,你们能不能根据闰土的形象特点来想象一下“我”会有怎样的形象?注意: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

5、学习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将大家对“我”的设想用几句话写一写。

6、反馈交流,师生评价。

7、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样想的缘由,我们到下节课可以继续研究。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一)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学: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2)教师点播:在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3、指导背诵本段。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续下去?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2)闰土很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3、小结:综合闰土给“我”讲的这四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4、小结:由于环境的不同,闰土和文中的“我”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

5、争辩研读,深入理解课文

作者鲁迅是如此的向往闰土的生活,那闰土和作者相比,谁的生活有意思呢?同学们!如果要你选择,你是向往闰土的生活还是课文中“我”的生活?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也可以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以及鲁迅的作品来谈。

6、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A、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B、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C、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D、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内容。)(明确目标)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预设: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语句。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别人想的多

爱戴 为自己想的少

19* 一面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课前准备:鲁迅的照片。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什么。

3、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4、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出示鲁迅的照片,自己观察,对照课文的描写,对作者的描写作出评论。

5、引导思考: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6、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到了什么?

7、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1)默读讨论: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的、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2)真情朗读。(范读──个人读──集体读)真情朗读,升华感情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探讨:题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你还有其他有新意的不同理解吗?(还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一个侧面,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有的人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课前准备:鲁迅的诗《自嘲》。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题上,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

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

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3、听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小组合作,阅读研讨

1、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每节诗的后两行)

2、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感情。指名朗读诗歌,读出各节的真情实感。(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感情)

对比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歌中使用对比,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冲突。这首诗每一小节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细读诗歌,体会诗歌对比的写法。

口语交际•习作五

学习目标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指名回答: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上述两组问题。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出示选题,选择习作 课件出示:习作一:《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习作二: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以上这段话很简略地讲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从以上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

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书写是否工整美观;结构是否比较严谨;是否有创意;是否切题。范文引路

课件出示一篇中等水平的学生习作。学生快速朗读。

合作学习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评价、讨论。

小组派代表予以点评,宣布本组成员所给分数及理由。合作批改

同桌交换阅读对方作文。

用修改符号批改,按项目评分。汇报交流

指名读自己或他人所写的优美语句。

课件出示几名程度不同的学生的作文,同桌读眉批、总批,汇报批改意见。作者谈收获。课堂总结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下载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导读课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导读课的教学设计 六上第五单元“初识鲁迅”,这个单元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一位伟人,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本是用怎样的表达方法来体现鲁迅的......

    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整合教案

    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整合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七课《少年闰土》 一、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7 少年闰土 【课文分析】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七组教学设计

    第七组 人与动物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三组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9、穷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4.有感......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说课

    第五组 要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本文通过“我” 17 少年闰土 与闰土的对比,流露出“我”对生活在“高墙大院”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少年闰土》是义务教中的不满......

    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整合教案(五篇材料)

    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导读设计 宜昌市猇亭区高家店小学林云平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