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推荐]

时间:2019-05-13 00:3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推荐]》。

第一篇: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推荐]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初识鲁迅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识鲁迅,了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3、学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联系上下文及有关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5、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学习抓住人物的特点把文章写具体。

单元内容:

(一)课文:

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一面》

20*《有的人》

(二)《语文园地五》

1、口语交际:留在心里的印象

形式:回忆——小组交流——汇报(印象、后来相处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

2、习作:请选一个角度,完成本次习作。

(1)、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2)、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具体。

3、交流平台:(1)、回忆本组课文,哪些句子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谈谈你的体会?

(2)交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怎样克服解决;收获;

4、日积月累:

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5、趣味语文:

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感受少年鲁迅的机智聪慧和博学多才。

2、“语文园地”的专项训练点(1)口语交际、习作

(2)日积月累

17、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跨下、厨房、刺猬、畜牲、明晃晃”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5、初识鲁迅先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一、汇报交流,激趣导入

1、交流: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

生吧!(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材料并阅读资料袋。)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带着问题,深入探究

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此

如许 从来不知道

希奇 其中

单知道 无缘无故

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指生读第3自然段。看哪位同学能解释。理解“五行”的意思。(五行:指水、金、火、木、土)

2、就是这样一位少年,我们初次见面是怎样的情景?齐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清楚这是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议:作者抓住闰土外貌的哪个方面进行介绍?闰土的外貌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

3、闰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第二天他给“我”讲了好多“希奇的事”。(课件出示闰土给我讲希奇事的课文插图)他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自由读文,在课本空白处作批注。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雪地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儿)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

在这几件希奇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最感兴趣的事,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请有声有色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的感悟。(小组内读,相互评价;推荐读)

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 4

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和“闰土”相比,“我”是怎样的人?指读有关句子。(此处重点处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喜欢哪些段落?想读给大家听吗?自己先试一试。指名学生朗读。

二、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闰土讲的四件事中,哪一件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后发言。(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自圆其说即可)

再浏览全文,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闰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三、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1)重点处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两处对闰土的外貌描写。①月夜闰土刺猹的场景。

在优美的月夜田园景象中,通过对闰土刺猹时外貌、动作的描写,一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②“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这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见人怕羞。这与第1自然段的描写合起来,构成闰土的外貌特征。5

从这里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少年。指导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平缓的语气去读。

(2)闰土和“我”的对话部分。

这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可采用先自读、后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注意:闰土讲的这些事,“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读闰土的话可以干脆利索,体现他的聪明能干;读“我”的话时,可以读出好奇和佩服、羡慕的语气。

教师小结:作者是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去刻画人物特点的,通过这几方面的描写,一个天真活泼、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再读全文,拓展延伸

1、想象闰土与“我”分别的情景,同桌表演。

2、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闰土和“我”的交往过程,想象少年闰土的形象。

师:同学们,“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三十年后,一眼就认出走进来的人,灰黄的皮肤,尖长的脸,又肿又红的眼睛配着一张毫无生气的脸,他就是闰土。

“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历尽三十年的沧桑之后,“我们”还是那么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将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颈套银项圈

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

练习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的圆月()的沙地()西瓜()的圆脸()的经历()的事情()的银项圈

2、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2)闰土的心里有许多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修改病句)

(3)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改为“把”字句)(4)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闰土。(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5)河水流淌着。(扩写句子)

3、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近义词。(1)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3)他的心里有许多希奇的事。()..

4、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二、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三、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

四、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 8

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

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五、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鲁迅动作的词语,抓住 “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尤其重点体会“半跪”的意思,让学生做动作,你这样半跪着,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从课文的哪些文字的描写中能证明鲁迅先生半跪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那个凄冷的夜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但是他们都„„只有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引读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

六、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七、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伯父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

八、总结全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生字,积累语言。

一、复习导入: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回忆了伯父几件事?

二、学习生字词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 悼 逝 餐 枣 搞 冠

骂 嚼 悟 摊 奥 咳 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4、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三、拓展:交流搜集到的鲁迅的名言和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练习设计:

1、把词语补充完整.10

张()李()

囫囵()()()然大()

三()半()

()经风()()声()哭

难以()受

接连不()

2、照样子,写词语。

来来往往---------------------------------------------------各色各样

-----------------

--------------------------------------

3、把下列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4、按课文内容填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一面

教学目标 :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作者眼中的鲁迅。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4、勾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这三处外貌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1)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2)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

7、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小结: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五、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板书设计:

一 面

外貌描写——瘦 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赠书给“我” 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20*、有的人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今天,我们再来读读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有的人》,那 13

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听录音,朗读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请同学朗读。

请大家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

3、很好。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

【可以谈谈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思想内涵,也可以评点诗人的炼字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等等】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齐读诗歌。

(1)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如果将诗歌中涉及到的人直接点出,在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细读诗歌,对诗歌当中其他语言运用精妙的地方加以品味。

四、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的具体感情。

五、体会诗歌的写法。

1、同学们,读着这首诗歌,你发现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能举例子说说吗?(四人小组讨论)

板书设计:

20*、有的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永生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最深的人,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

3、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特点把文章写具体。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一、聊天回忆,引入话题

这一组课文,我们学习了鲁迅记忆中的闰土,作家周晔笔下的伯父──鲁迅先生,还了解了作家唐韬笔下的鲁迅。在你的生活中,肯定和不少人都打过交道,其中给你印象深刻的人一定不少,能举例谈一谈吗?

二、回顾课文,明确要求

1、回顾复习《少年闰土》:作者第一次看见闰土的时候,闰土给他留下了怎样的映像?闰土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是怎样变化、加深的?

2、确立交流对象与线索:

A、初次见面时的印象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等。

B、相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双方是怎样处理的。(注意把事情讲清楚、具体)

C、通过这件事情,你对他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分组讨论,组内交流

A、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B、相互评议,改进完善。

4、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A、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B、评议。

(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习作。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致很浓,都介绍了自己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个人。谈到了自己的小伙伴的特点。大家都有了强烈的写的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小伙伴。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复习指导,范文引路

复习《少年闰土》的写作方法,明确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来:抓住人物的的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人物,不仅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2、开启思路,确定对象。

我的写作对象是谁?他有怎样的特点?围绕这一个特点,可以用怎样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这几件事情可以怎样安排顺序?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重点注意是否写出了特点。

3、教师点评。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誊写本上。

回顾 拓展五

教学目标 :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2、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3、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交流平台

教学过程:

一、提取资料,交流印象

1、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些了解。让我们来谈一谈自己心中的鲁迅。

2、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谈一谈。

3、你在阅读鲁迅作品之后,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

二、联系课文,总结方法

1、在文章中多数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需要认真体会。

2、列举含义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怎样体会句子的含义。

3、全班回顾学习方法,共同交流。

4、师生共同小结:“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基本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还可以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5、师:希望同学们把习得的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日积月累;趣味语文。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自读句子,发现特征: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2、全班齐读,读通顺、流利。

3、自读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师给予帮助。

5、自由朗读,力争背诵。

6、检查背诵,全班齐背(不能背诵的可以读)。

7、你还搜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

8、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趣味语文

1、学生自由熟读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鲁迅?

3、这个故事的趣味性体现在哪里?

4、你还知道哪些内容类似的趣味语文故事呢?请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5、师出示一些趣味语文故事。(见教参185——186页)

单元练习设计:

一、组词。

胯()钮()猥()挽()搞()跨()扭()谓()搀()稿()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样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改陈述句: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

3、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三、选择正确的填上序号。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羞愧”“难受”的原因有:()

(1)“我”羞愧、悔恨,是因为“我”不该在伯父面前谈《水浒传》

(2)伯父委婉的批评太重了,我接受不了。

(3)和伯父相比,“我”读书太马虎了。伯父的话虽然没有直接批评“我”读书马虎,却比直接批评的分量还重,“我”感到羞愧、悔恨。

(4)“我”听了伯父的话,认识到读书不能马虎,应该认真。

2.在救助黄包车夫以后,伯父脸上“变得那么严肃”,其原因是:()(1)伯父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对“我”的纠缠不满。

(2)伯父在思考着很多重要而严肃的问题:穷人为什么这样穷,天下像车夫这样穷的人该有多少,他们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3)伯父可能在想,只有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才能有好日子过。

(4)伯父忧国忧民,同情穷苦人,痛恨不平等的旧社会,他无法控制这种情感。

四、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缩句)

2.天空中挂着圆月。(扩句)

3.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给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5.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闰土见人很害怕。

闰土不陪我,没有旁人的时候,变和我说话。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少年闰土》的作者是(),原名()。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被誉为(“

”),因为他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和(),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自嘲》中有一句话,体现了他崇高的精神,这句话是()。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与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在文坛上健步地奔 19

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1、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举目无亲(①抬起

②全

③推选

④举动)

一见如故(①原来的②原因

③朋友

④故意)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

“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

(2)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健步奔跑”是指

“汗珠”喻指

3、你认为文章歌赞的是()

①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② 萧红才华出众 ③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4、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篇:201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修改者:卢莉茹

单元教学主题:初识鲁迅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识鲁迅,了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3、学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联系上下文及有关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5、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学习抓住人物的特点把文章写具体。

单元内容:

(一)课文:

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一面》 20*《有的人》

(二)《语文园地五》

1、口语交际:留在心里的印象

形式:回忆——小组交流——汇报(印象、后来相处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

2、习作:请选一个角度,完成本次习作。

(1)、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2)、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具体。

3、交流平台:(1)、回忆本组课文,哪些句子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谈谈你的体会?

(2)交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怎样克服解决;收获;

4、日积月累:

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5、趣味语文:

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感受少年鲁迅的机智聪慧和博学多才。单元教学点:

1、随文落实的教学点:

(1)学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抓住理解关键词句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3)训练学生写小标题。(4)积累文中好词好句。

2、“语文园地”的专项教学点(1)口语交际、习作(2)日积月累

17、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跨下、厨房、刺猬、畜牲、明晃晃”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5、初识鲁迅先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点:

1概括段意(写小标题)和主要内容(内容合并法)。2学习抓住外貌、动作来描写人物。

3理解重点句:“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概括段意(写小标题)和主要内容(内容合并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一、汇报交流,激趣导入

1、交流: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材料并阅读资料袋。)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几个多音字,“正”“行”“佛”“畜”。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带着问题,深入探究

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此

如许 从来不知道

希奇 其中

单知道 无缘无故

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指生读第3自然段。看哪位同学能解释。理解“五行”的意思。(五行:指水、金、火、木、土)

2、就是这样一位少年,我们初次见面是怎样的情景?齐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清楚这是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

【落实教学点2】

议:作者抓住闰土外貌的哪个方面进行介绍?闰土的外貌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 【落实教学点1】

3、闰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第二天他给“我”讲了好多“希奇的事”。(课件出示闰土给我讲希奇事的课文插图)他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你能用小标题概括每一件事吗? 【扣点训练】

1、自由读文,在课本空白处作批注,写小标题。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雪地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儿)

2、你能根据小标题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这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叫段

意合并法。

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

在这几件希奇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最感兴趣的事,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请有声有色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的感悟。(小组内读,相互评价;推荐读)

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

再读读这四件事,从中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闰土是个天真、活泼、机智、聪明、见识广的农家少年)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落实教学点3】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和“闰土”相比,“我”是怎样的人?指读有关句子。(此处重点处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喜欢哪些段落?想读给大家听吗?自己先试一试。指名学生朗读。

二、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闰土讲的四件事中,哪一件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后发言。(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自圆其说即可)

再浏览全文,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闰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三、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继续落实教学点2】

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1)重点处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两处对闰土的外貌描写。①月夜闰土刺猹的场景。

在优美的月夜田园景象中,通过对闰土刺猹时外貌、动作的描写,一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对表达的作用,可以用舒缓的语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可以用略带兴奋的语气来读,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

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②“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这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见人怕羞。这与第1自然段的描写合起来,构成闰土的外貌特征。从这里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少年。指导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平缓的语气去读。

(2)闰土和“我”的对话部分。

这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可采用先自读、后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注意:闰土讲的这些事,“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读闰土的话可以干脆利索,体现他的聪明能干;读“我”的话时,可以读出好奇和佩服、羡慕的语气。

教师小结:作者是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去刻画人物特点的,通过这几方面的描写,一个天真活泼、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再读全文,拓展延伸

1、想象闰土与“我”分别的情景,同桌表演。

2、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闰土和“我”的交往过程,想象少年闰土的形象。

师:同学们,“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三十年后,一眼就认出走进来的人,灰黄的皮肤,尖长的脸,又肿又红的眼睛配着一张毫无生气的脸,他就是闰土。

“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历尽三十年的沧桑之后,“我们”还是那么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将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颈套银项圈

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 【扣点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的圆月()的沙地()西瓜()的圆脸()的经历()的事情()的银项圈

2、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2)闰土的心里有许多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修改病句)

(3)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改为“把”字句)(4)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闰土。(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5)河水流淌着。(扩写句子)

3、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近义词。(1)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3)他的心里有许多希奇的事。()..

4、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⑦

整个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有两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学生喜欢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教学中的重点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还原雪地捕鸟的趣味、看瓜刺猹的惊险、海边拾贝的浪漫、看跳鱼儿的神奇等,接着我事先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提炼出人物特点后,展示出捕鸟、刺猹、贝壳、跳鱼儿的画面作为奖励,学生十分感兴趣,学习出奇的好。

2、学生喜欢课内外相结合。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个相当有难度的问题。没想到学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来理解。当闰土雪地捕鸟,看瓜剌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时,“我”在干什么?在这样的对比中,他们很自然的理解:“我”与往常的少爷门成天关在院子里,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如井底之蛙,见识短浅。文章上到这里,我并没有满足,补充了《故乡》中“中年闰土”的描写。这似乎冲淡了本文的主题,改变了闰土在学生中的美好印象,学生一下子从美好的云端跌落了下来。但从长远来讲,有利于学生感悟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层次原因——医生只是缓解国人肉体上的病痛,而文学却可以从精神上唤醒麻木的国人——闰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彼时中国旧的社会制度造成了农村的凋敝、社会的落后、政治的腐朽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点:

1给每部分内容写小标题。2理解难解的词和句。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二、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落实教学点1】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扣点训练】:

按课文内容填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落实教学点2】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三、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四、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落实教学点2】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

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五、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落实教学点2】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鲁迅动作的词语,抓住 “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尤其重点体会“半跪”的意思,让学生做动作,你这样半跪着,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从课文的哪些文字的描写中能证明鲁迅先生半跪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那个凄冷的夜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但是他们都„„只有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引读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

六、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七、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伯父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第一部分和后面几个部分是什么关系?你会用一个什么关联词语连接起来?

八、总结全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生字,积累语言。

一、复习导入: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回忆了伯父几件事?

二、学习生字词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 悼 逝 餐 枣 搞 冠

骂 嚼 悟 摊 奥 咳 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扣点训练】 把词语补充完整,张()李()囫囵()()()然大()三()半()

()经风()()声()哭

难以()受

接连不()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三、拓展:交流搜集到的鲁迅的名言和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教学反思9: 一面

教学目标 :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点:

1概括主要内容; 2破折号(9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作者眼中的鲁迅。

二、自读自悟

【落实教学点1】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4、勾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这三处外貌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1)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

(2)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

7、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小结: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落实教学点2】

四、体会文中破折号的作用。

1、请同学们把文中运用了破折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其作用。

2、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扣点训练】

破折号的作用:1表示解释说明,2表示意思的递进,3表示意思的转折,4表示声音的延续。

1、一天晚上,我又听到酒瓶滚动的声音——酒瓶是我放在它旁边做记号用的。()

2、连树与树之间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开着各种的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五、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板书设计:

一 面

外貌描写——瘦 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赠书给“我” 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20*、有的人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点:

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今天,我们再来读读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有的人》,那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听录音,朗读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请同学朗读。

请大家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

3、很好。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

【可以谈谈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思想内涵,也可以评点诗人的炼字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等等】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齐读诗歌。

(1)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如果将诗歌中涉及到的人直接点出,在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细读诗歌,对诗歌当中其他语言运用精妙的地方加以品味。

四、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落实教学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的具体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能够读出各节的真实感情。

3、这首诗写了哪两类不同的人?他们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五、体会诗歌的写法。

1、同学们,读着这首诗歌,你发现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能举例子说说吗?(四人小组讨论)

2、进行对比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板书设计:

20*、有的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永生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最深的人,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

3、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特点把文章写具体。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一、聊天回忆,引入话题

这一组课文,我们学习了鲁迅记忆中的闰土,作家周晔笔下的伯父──鲁迅先生,还了解了作家唐韬笔下的鲁迅。在你的生活中,肯定和不少人都打过交道,其中给你印象深刻的人一定不少,能举例谈一谈吗?

二、回顾课文,明确要求

1、回顾复习《少年闰土》:作者第一次看见闰土的时候,闰土给他留下了怎样的映像?闰土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是怎样变化、加深的?

2、确立交流对象与线索:

A、初次见面时的印象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等。

B、相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双方是怎样处理的。(注意把事情讲清楚、具体)

C、通过这件事情,你对他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分组讨论,组内交流

A、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B、相互评议,改进完善。

4、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A、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B、评议。

(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习作。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致很浓,都介绍了自己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个人。谈到了自己的小伙伴的特点。大家都有了强烈的写的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小伙伴。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复习指导,范文引路

复习《少年闰土》的写作方法,明确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来:抓住人物的的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人物,不仅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2、开启思路,确定对象。

我的写作对象是谁?他有怎样的特点?围绕这一个特点,可以用怎样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这几件事情可以怎样安排顺序?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重点注意是否写出了特点。

3、教师点评。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誊写本上。

回顾 拓展五

教学目标 :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2、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3、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交流平台 教学过程:

一、提取资料,交流印象

1、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些了解。让我们来谈一谈自己心中的鲁迅。

2、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谈一谈。

3、你在阅读鲁迅作品之后,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

二、联系课文,总结方法

1、在文章中多数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需要认真体会。

2、列举含义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怎样体会句子的含义。

3、全班回顾学习方法,共同交流。

4、师生共同小结:“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基本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还可以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5、师:希望同学们把习得的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日积月累;趣味语文。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自读句子,发现特征: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2、全班齐读,读通顺、流利。

3、自读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师给予帮助。

5、自由朗读,力争背诵。

6、检查背诵,全班齐背(不能背诵的可以读)。

7、你还搜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

8、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趣味语文

1、学生自由熟读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鲁迅?

3、这个故事的趣味性体现在哪里?

4、你还知道哪些内容类似的趣味语文故事呢?请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5、师出示一些趣味语文故事。(见教参185——186页)

单元练习设计:

一、组词。

胯()钮()猥()挽()搞()跨()扭()谓()搀()稿()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样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改陈述句: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

3、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三、选择正确的填上序号。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羞愧”“难受”的原因有:()

(1)“我”羞愧、悔恨,是因为“我”不该在伯父面前谈《水浒传》

(2)伯父委婉的批评太重了,我接受不了。

(3)和伯父相比,“我”读书太马虎了。伯父的话虽然没有直接批评“我”读书马虎,却比直接批评的分量还重,“我”感到羞愧、悔恨。

(4)“我”听了伯父的话,认识到读书不能马虎,应该认真。

2.在救助黄包车夫以后,伯父脸上“变得那么严肃”,其原因是:()(1)伯父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对“我”的纠缠不满。

(2)伯父在思考着很多重要而严肃的问题:穷人为什么这样穷,天下像车夫这样穷的人该有多少,他们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3)伯父可能在想,只有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才能有好日子过。

(4)伯父忧国忧民,同情穷苦人,痛恨不平等的旧社会,他无法控制这种情感。

四、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缩句)

2.天空中挂着圆月。(扩句)

3.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给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5.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闰土见人很害怕。

闰土不陪我,没有旁人的时候,变和我说话。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少年闰土》的作者是(),原名()。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被誉为(“

”),因为他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和(),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自嘲》中有一句话,体现了他崇高的精神,这句话是()。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与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 18

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1、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举目无亲(①抬起

②全

③推选

④举动)

一见如故(①原来的②原因

③朋友

④故意)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

“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

(2)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健步奔跑”是指

“汗珠”喻指

3、你认为文章歌赞的是()

①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② 萧红才华出众 ③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4、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的训练点,使学生掌握好基本功。

第三篇: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4、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识字5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谚语,理解谚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激发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谚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初步认识谚语,激发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 训练点:

1、正确,流利地读谚语。

2、理解团结合作的谚语。

3、培养积累谚语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谚语吗?你能说说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条谚语。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谚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采取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特别读准翘舌音:柴、折、绳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同伴听。

4、指名读谚语。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谚语:想想每个谚语的意思。

2、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个谚语的理解,3、选择你喜欢的一条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条谚语?

4、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5、师生、生生对读:体会谚语前半句和后半句的对应关系。

6、全班齐读。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全班齐读。

4、背5句谚语。

五、读一读,填一填。

,泰山移。

人 计谋,柴 火焰。

不是春,春满园。

六、举例说说谚语蕴涵的道理,说说谚语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启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复习巩固,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认读生字,指名读谚语。

二、认读生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

2、齐读课本中的谚语。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三、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齐读。

2、仔细观察,找找相同之处。

3、写字知道:重点指导“挑、折、根、满”。

4、比一比,再组词。

术()挑()容()木()跳()荣()

跟()铅()根()沿()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多——()容易——()

6、“看看写写”:读拼音,写谚语。

7、补充资料: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教学板书:

识字5 难 容易

(团结力量大)

18、称赞

幸(辛(难——()))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学习通对话进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课通过对话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2课时 训练点:

1、训练课后的词句练习。

2、积累好词。

3、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读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称赞”是什么意思?你平时因为什么受过别人的称赞?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识字。

借助图片

一、幅图:感知“刺猬、板凳、椅子、粗糙”的意思,认读六个生字。“猬”在刺猬“一词中读轻声。

借助第三、四幅图:通过口语交际,感知“瞧、留下“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其中的两个生字。

4、在朗读词中认读生字。

(1)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

(2)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5、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板、椅、但、傍:都是左右结构,板—饭,换偏旁。椅—奇,加偏旁。但—旦,傍—旁,加偏旁记字。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l自然段。

(l)指名读,思考:这段讲的是谁在什么时候去干什么?(2)指名回答。

2、学习第2~4自然段。

(l)在小路上,“小刺猬”看到了谁在干什么?(小獾学做木工)(2)木工做的怎样?小獾态度怎样?(木工粗糙,但小獾很认真)

(3)小刺猬见到了,态度又是如何?(夸小獾:能干,做得一个比一个好)练习:(照样子,写一写)

看了看 闻了闻 了 了

一个比一个好 一 比 一 比(4)小小獾的心情怎样?(高兴)(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为加上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小刺猬背(bēi bèi)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2)今天我背(bēi bèi)诵了一首古诗。(3)今天老师教(jiāo jiào)同学们画画。(4)教(jiāo jiào)室里安静极了。

师:是啊!小獾虽然做得并不怎样,但当时的他却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啊!这时,是谁发现了小獾的优点?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称赞的话)引读:所以小刺猬——————

4、学习5~10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2)回家路上,小獾送给小刺猬什么礼物?小刺猬表情怎样?(椅子 不好意思)(3)分别扮演小刺猬和小獾,对话,说出送礼物的缘由。(小獾有点泄气时,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

5、自由读8~10自然段。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l)小刺猬怎样对待小獾的?小獾又是如何称赞小刺猬的?

(小刺猬以苹果互送,小獾 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

(2)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能吝啬对别人的称赞,因为称赞有着巨大的魔力。

四、阅读7—10自然段,回答问题。

1、我会连线。

小獾的心意 苹果 小刺猬的心意 椅子

2、小刺猬高兴地原因是()。A苹果香 B小獾的称赞

3、对方的称赞使小獾,使小刺猬。

五、讨论:我们应向小刺猬和小獾学习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复习巩固,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

二、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课文内容。

三、分析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特别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椅、傍、板、担”可利用“奇、旁、反、但”来区分。“背”是个多音字。

3、指导书写,并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在组词。

桃()()跟()()听()()沿()()还()()答()()

四、总结: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五、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夸一夸对方面军优点。

板书设计: 称赞

小刺猬(图)→← 小獾(图)消除疲劳 找到自信

教学反思之七:

教学生学做人。在本课教学中创设情景为主导,以情导情,步步铺垫,让学生进入角色,入情入境,与文本的主人公同快乐、共思考,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小獾由泄气到自信,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成了课文的小獾,充满自信的回答。你看,本课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小獾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小刺猬说:“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学生由知到行,体验到情。看来,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9、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了解按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重难点: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准备:图片,实物、生字卡片。教时安排:2课时 训练点:

1、积累好词佳句。

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意思。

3、读课后练习,仿说句子练习。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树叶一都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见过蓝色的树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班19课。(板书课题)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重点指导:“术、惹、桌、注、皱”的读音。(吐:t u 削:多音字,在本课读xiao)

3、利用加偏旁或换偏旁,记忆下列汉字。木—术 土—吐 住—注 沿—铅

4、给生字找好朋友(进行扩词训练)。

5、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

1)削好铅笔,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2)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我的笔弄坏了。”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名读。

2、指导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找出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重点指导左右结构“吐、注、课、铅”:左窄右宽。老师范写:上下结构的“笔”字。

4、学生自由练写。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5、比一比,再组词。

吐()注()课()肚()住()棵()铅()景()皱()沿()影()波()

四、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说说:蓝色树叶是怎么回事?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说一说:林园园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理由。(树叶那么绿,真惹人喜爱。)

二、观察第一幅图,想象一下他们说了些什么。

1、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2、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3、读一读课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体会说了什么?

4、角色读对话:读出语气。

三、观察第二幅图。

1、自由读课文:课文哪部分写的是图的内容?

2、李丽和林园园她们分别在做什么?

3、她们可能在想些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

4、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读出语气。

四、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1、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吗?

2、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吧。

五、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再加上标点。

1、蓝树叶 林园园 不由得 看着 脸红了 这些

2、大苹果 两个 背上 连忙 从 小刺猬 取下

3、团结合作 小主人 的 友好相处 新世纪 就 应该

六、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林园园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不由得脸红了”)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2、读完课文后,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板书设计:

19蓝色的树叶

绿树叶——惹人喜爱

互相帮助

蓝树叶——不由得脸红

20、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莓”等8个字。

2、通过看图和学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抓住小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心理变化,感受他们珍惜友谊的清感。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训练点:

1、培养说话能力,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友表达你的心意

3、积累好词佳句。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识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质疑)

我们就来学习《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拼音读准字音。

2、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观察一、二幅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的意思,并认读其中的生字。

3、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抓、莓、吵”三个声字。读准字音

4、理解字义。重点分析“坏、扎、抓、幸、福”。

5、读一读,把意思相近的词语连起来。

称赞 认真 连忙 高兴 心意 满意 漂流

心愿 仔细 立刻 表扬 开心 漂浮 满足

三、品读课文。

学习第 1~ 6段。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1~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1、自由读,思考,这几段写了什么?(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2、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用“——”画出相关句子。(松鼠:折纸船放在小溪里漂到小熊的家门口)。(小熊:放风筝到松鼠的家门口)。

3、总结:就这样,折纸船和放风筝使山上和山脚的松鼠、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给对方送去了礼物,送去了祝福,都感到高兴极了。

4、照样子,变一变。

例:松 松树 松果 松鼠最爱吃松果。、句。2、抓。3、幸。

学习第7自然段。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1、根据这一段说说小松鼠和小熊的心理变化过程。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同桌可边想象边做动作。

学习第8~11自然段。

1、对照第三幅图,读第8~11自然段。

2、现在小熊还给小松鼠送去礼物和祝福,小松鼠给小熊送去礼物和祝福吗?用“——”画出有关句子。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和好的?同桌扮演小松鼠和小熊,试运用多种方法。

4、小结:小松鼠和小熊又利用风筝和纸船和好了。

四、阅读课文9——11自然段,完成练习。

1、写出反义词。

难过—— 美丽——

2、松鼠和小熊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五、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图,指名上台讲故事。

六、教师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友表达你的心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复习巩固,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词语。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亮、飘荡

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互读。

2、指导观察生字,注意生字的简介结构。

3、指名汇报:我会写„„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范写,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重点指导:

幸:上下结构,注意下边不要写作“羊”字。抓:右边笔顺是:一厂厂爪。漂:多音字,漂流。

三、举行朗读比赛。先小组比赛,一人读,其他成员做评委。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那一只只传递友谊的小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教育学生应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五、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风筝

松鼠 小熊 和睦相处

纸船

教学反思之八:

这节课,我把有效的提问和指导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如:如果把这只纸船加上松果送给你,你会感到怎样?学生会说:“惊喜、高兴。”把这种感受带入文中读出来。再如指导“高兴地哭了”先让学生笑出声,再让学生哭一下,最后引导学生把这两种表情结合起来读一读,学生把握的很准确,读出自己的感受,达到预设的效果,避免了干巴地指导读,做到理解课文和指导朗读的无痕。

21、从现在开始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能成为“万兽之王”的原因。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

训练点:

1、熟读课文,进行讲故事表演。

2、假如让你当班长,你准备怎样做?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读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那究竟有哪些小动物来竞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现在开始》(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光荣之家、车轮、轮船、星期、日期、第一名、班主任、公式、郑州。

2、读句子识字。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

(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4)狮了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是万兽之王了!”

3、固识字: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效果。

4、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课文:有哪些小动物来当“万兽之王”呢?

三、指导学习2~4自然段。

1、自由读。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3、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相机讲解。

4、理解“上任”的意思,说说猫头鹰上任后的表现。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神气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5、动物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不得不服从,叫苦连天)

6、第二位上任的是谁,与猫头鹰相比,它又是怎么做的?(指导学生抓住“激动”一词,表现袋鼠上任后欣喜的样子)

7、这时动物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直摇头,又不得不服从,只好苦练跳的本领。)

8、前两位上任者都让百兽叫苦连天,接下来轮着谁了?学生找出相关段落,默读。

9、百兽面对第三任“大王”,心情如何?小猴子又是怎么说的?大伙儿表现怎样?(担心~吹呼)

10、照样子,写一写。

神气极了 极了 极了 极了 荡来荡去 来 去 来 去 来 去 立刻喊起来 立刻 立刻 立刻

三、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读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互相谈论。(1)学生默读,提问:为什么不再往下轮了?

2、“万兽之王”的评选结果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笑眯眯、郑重)

3、如果你是狮子大王,你会选谁当大王?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猴子前面打√)

3、指导朗读。

四、阅读课文2、3、4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一个上任的是,它喜欢。第二个上任的是,它让大家 走路。大家不喜欢 和。

2、大家喜欢,因为他说:“。”

3、当上了“万兽之王”。

五、朗读全文。感受课文中的道理。

六、熟读课文,进行讲故事表演。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复习巩固,指导写字,完成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回顾课文。

1、出示生字,小组比赛读。

2、分别说说三位上任者的所作所为及众兽的表现。

二、指导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齐读。

2、引导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

3、你觉得那个最难写?根据学生的提醒,教师进行范写。重点指导:

直:独体字,不要少写横。

期:左右结构,左边的“其”不要多写一横。第:上下结构,与“弟”加以区分。

4、学生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五、比一比,再组词

令()现()落()今()观()路()

直()第()其()值()弟()期()

三、指导完成“读读写写”。

四、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在旁边画个笑脸娃娃。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

五、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如让你当“万兽之王”,你准备怎样做?

3、假如让你当班长,你准备怎样做?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21、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图):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选万兽之王 袋鼠(图): 跳着走路 尊重别人

小猴子(图):照自已习惯方式过日子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根据偏旁认读字义,读写汉字。

2、积累词语。

3、练习口语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 训练点:

1、收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

2、练习口述与别人合作的事。

3、训练填量词,编儿歌。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过程:

一、熟读汉字,据拼音认读。

1、根据偏旁知道字义。

钢铜铁钉

金字旁,与金属相关。被裙裤袄

衣字旁,与衣服相关。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7、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二、填空。

1、学生试口头填空,比一比谁填得多。

2、同桌互相交流。

3、评议。

4、学生把填的词语写下来。

一只(鸭)

一个(杯子)一把(米)一块(玻璃)一条(河)

一盘(菜)

5、拓展: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五颗()

一座()

一本(一幅()一架()

一间(6、按要求填空:

(小鸟)

(人)

()

一只(小鸡)

一个(故事)

一把()(狐狸)

(书包)

()()

()

()一块()

一条()

一盘()()

()

()()

()

()一枝()

一粒()

一位()()

()

()()

()

()一座()

一排()

一棵()))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

()

三、读一读词语。

1、看清字形,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领读、齐读。

4、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四、“读读背背”。

L、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帮助读准字音。

3、交流,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

4、背诵。

五、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例:鸭子向前滑行。鸭子(轻快地)向前滑行。

1、老船夫摇船。

2、我们在操场上放风筝。

3、老园丁在修剪花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选择一件小事,让同学们合作完成。

2、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3、体会合作的意义。

二、口语交际。

1、想一想你在平时跟别人合作的事。

2、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3、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在头脑中理清头绪。

4、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5、全班交流。(1)指名说。(2)评一评。

(你认为他们哪件事做得好,谁的事生动,有条理,有意义。学生在班内发言)

三、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四、比一比,再组词。

斤()情()吐()折()清()肚()

课()但()由()棵()旦()油()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展示台。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举行才艺表演,看看谁展示的词语丰富。

二、展示台

1、展示词语。

(1)出示卡片:有关团结的词语。

同舟共济 风雨同舟 齐心协力 同心协力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患难与共 群策群力

(2)要求组成小组讲,看哪一组讲的多。(3)汇报。(4)评比。

2、展示谚语。

(1)出示卡片:收集谚语。念书不用功,等于白搭工。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2)组成小组讲,看哪一组讲的多。(3)展示。(4)评比。

三、小结。

多积累词语会让我们出口成章,令我们的语言生动起来,大家积累词语。

四、作业

读一读今天上课讲的词语。

第四篇: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4、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识字5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谚语,理解谚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激发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谚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初步认识谚语,激发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 训练点:

1、正确,流利地读谚语。

2、理解团结合作的谚语。

3、培养积累谚语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谚语吗?你能说说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条谚语。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谚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采取多种形式认读生字。特别读准翘舌音:柴、折、绳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同伴听。

4、指名读谚语。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谚语:想想每个谚语的意思。

2、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个谚语的理解,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3、选择你喜欢的一条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条谚语?

4、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5、师生、生生对读:体会谚语前半句和后半句的对应关系。

6、全班齐读。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全班齐读。

4、背5句谚语。

五、读一读,填一填。

,泰山移。

人 计谋,柴 火焰。

不是春,春满园。

六、举例说说谚语蕴涵的道理,说说谚语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启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复习巩固,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认读生字,指名读谚语。

二、认读生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

2、齐读课本中的谚语。

三、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齐读。

2、仔细观察,找找相同之处。

3、写字知道:重点指导“挑、折、根、满”。

4、比一比,再组词。

术()挑()容()木()跳()荣()

跟()铅()幸()根()沿()辛()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多——()容易——()难——()

6、“看看写写”:读拼音,写谚语。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7、补充资料: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教学板书:

识字5 难 容易

(团结力量大)

18、称赞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学习通对话进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课通过对话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2课时 训练点:

1、训练课后的词句练习。

2、积累好词。

3、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读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称赞”是什么意思?你平时因为什么受过别人的称赞?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3、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识字。

借助图片

一、幅图:感知“刺猬、板凳、椅子、粗糙”的意思,认读六个生字。“猬”在刺猬“一词中读轻声。

借助第三、四幅图:通过口语交际,感知“瞧、留下“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其中的两个生字。

4、在朗读词中认读生字。

(1)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

(2)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5、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板、椅、但、傍:都是左右结构,板—饭,换偏旁。椅—奇,加偏旁。但—旦,傍—旁,加偏旁记字。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l自然段。

(l)指名读,思考:这段讲的是谁在什么时候去干什么?(2)指名回答。

2、学习第2~4自然段。

(l)在小路上,“小刺猬”看到了谁在干什么?(小灌学做木工)(2)木工做的怎样?小灌态度怎样?(木工粗糙,但小灌很认真)(3)小刺猬见到了,态度又是如何?(夸小灌:能干,做得一个比一个好)练习:(照样子,写一写)

看了看 闻了闻 了 了

一个比一个好 一 比 一 比(4)小灌的心情怎样?(高兴)(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为加上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小刺猬背(bēi bèi)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2)今天我背(bēi bèi)诵了一首古诗。(3)今天老师教(jiāo jiào)同学们画画。(4)教(jiāo jiào)室里安静极了。

师:是啊!小獾虽然做得并不怎样,但当时的他却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啊!这时,是谁发现了小獾的优点?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称赞的话)引读:所以小刺猬——————

4、学习5~10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2)回家路上,小灌送给小刺猬什么礼物?小刺猬表情怎样?(椅子 不好意思)(3)分别扮演小刺猬和小灌,对话,说出送礼物的缘由。(小灌有点泄气时,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5、自由读8~10自然段。

(l)小刺猬怎样对待小灌的?小灌又是如何称赞小刺猬的?(小刺猬以苹果互送,小灌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

(2)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能吝啬对别人的称赞,因为称赞有着巨大的魔力。

四、阅读7—10自然段,回答问题。

1、我会连线。

小獾的心意 苹果 小刺猬的心意 椅子

2、小刺猬高兴地原因是()。A苹果香 B小獾的称赞

3、对方的称赞使小獾,使小刺猬。

五、讨论:我们应向小刺猬和小灌学习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复习巩固,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

二、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课文内容。

三、分析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特别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椅、傍、板、担”可利用“奇、旁、反、但”来区分。“背”是个多音字。

3、指导书写,并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在组词。

桃()()跟()()听()()沿()()还()()答()()

四、总结: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

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五、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夸一夸对方面军优点。板书设计: 称赞

小刺猬(图)→← 小獾(图)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消除疲劳 找到自信

教学反思九:

《称赞》是一篇很有启迪意义的童话故事。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它,使它有了自信,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所以称赞的效果多么神奇啊!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这篇课文,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自然揭题,营造气氛

课始,我对学生积极准备上课的状态进行了称赞(你坐的真端正,你们的学习用品摆放得多整齐啊等)。这样,课堂上让孩子们感到轻松,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地分析、讲解课文,而是充分创设情境,以情感为纽带,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重点词句,采用自由读、同桌对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指导朗读,使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这两句话。通过抓重点词“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等指导学生朗读。同时还抓住了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其它句子,培养学生从朗读到感悟。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进而抓住“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学生从中学会了欣赏和称赞,体验到了称赞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三、拓展延伸,入情入境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让学生称赞称赞周围的人。如:同学、老师、父母等,体会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学会感恩。

19、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了解按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重难点: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准备:图片,实物、生字卡片。教时安排:2课时 训练点:

1、积累好词佳句。

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意思。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3、读课后练习,仿说句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树叶一都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见过蓝色的树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班19课。(板书课题)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重点指导:“术、惹、桌、注、皱”的读音。(吐:t u 削:多音字,在本课读xiao)

3、利用加偏旁或换偏旁,记忆下列汉字。木—术 土—吐 住—注 沿—铅

4、给生字找好朋友(进行扩词训练)。

5、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

1)削好铅笔,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2)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我的笔弄坏了。”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名读。

2、指导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找出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重点指导左右结构“吐、注、课、铅”:左窄右宽。老师范写:上下结构的“笔”字。

4、学生自由练写。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5、比一比,再组词。

吐()注()课()肚()住()棵()铅()景()皱()沿()影()波()

四、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说说:蓝色树叶是怎么回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说一说:林园园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理由。(树叶那么绿,真惹人喜爱。)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二、观察第一幅图,想象一下他们说了些什么。

1、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2、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3、读一读课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体会说了什么?

4、角色读对话:读出语气。

三、观察第二幅图。

1、自由读课文:课文哪部分写的是图的内容?

2、李丽和林园园她们分别在做什么?

3、她们可能在想些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

4、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读出语气。

四、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1、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吗?

2、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吧。

五、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再加上标点。

1、蓝树叶 林园园 不由得 看着 脸红了 这些

2、大苹果 两个 背上 连忙 从 小刺猬 取下

3、团结合作 小主人 的 友好相处 新世纪 就 应该

六、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2、读完课文后,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板书设计:

19蓝色的树叶

绿树叶——惹人喜爱

互相帮助

蓝树叶——不由得脸红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莓”等8个字。

2、通过看图和学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抓住小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心理变化,感受他们珍惜友谊的清感。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训练点:

1、培养说话能力,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友表达你的心意

3、积累好词佳句。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识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质疑)我们就来学习《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拼音读准字音。

2、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观察一、二幅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的意思,并认读其中的生字。

3、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抓、莓、吵”三个声字。读准字音

4、理解字义。重点分析“坏、扎、抓、幸、福”。

5、读一读,把意思相近的词语连起来。

称赞 认真 连忙 高兴 心意 满意 漂流 心愿 仔细 立刻 表扬 开心 漂浮 满足

三、品读课文。

学习第 1~ 6段。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1~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1、自由读,思考,这几段写了什么?(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2、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用“——”画出相关句子。(松鼠:折纸船放在小溪里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小熊:放风筝到松鼠的家门口)。

3、总结:就这样,折纸船和放风筝使山上和山脚的松鼠、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给对方送去了礼物,送去了祝福,都感到高兴极了。

4、照样子,变一变。

例:松 松树 松果 松鼠最爱吃松果。、句。2、抓。3、幸。

学习第7自然段。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1、根据这一段说说小松鼠和小熊的心理变化过程。

2、同桌可边想象边做动作。学习第8~11自然段。

1、对照第三幅图,读第8~11自然段。

2、现在小熊还给小松鼠送去礼物和祝福,小松鼠给小熊送去礼物和祝福吗?用“——”画出有关句子。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和好的?同桌扮演小松鼠和小熊,试运用多种方法。

4、小结:小松鼠和小熊又利用风筝和纸船和好了。

四、阅读课文9——11自然段,完成练习。

1、写出反义词。

难过—— 美丽——

2、松鼠和小熊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五、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图,指名上台讲故事。

六、教师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友表达你的心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复习巩固,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词语。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亮、飘荡 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二、指导写字。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互读。

2、指导观察生字,注意生字的简介结构。

3、指名汇报:我会写……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范写,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重点指导:

幸:上下结构,注意下边不要写作“羊”字。抓:右边笔顺是:一厂厂爪。漂:多音字,漂流。

三、举行朗读比赛。先小组比赛,一人读,其他成员做评委。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那一只只传递友谊的小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教育学生应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五、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风筝

松鼠 小熊 和睦相处

纸船

21、从现在开始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能成为“万兽之王”的原因。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

训练点:

1、熟读课文,进行讲故事表演。

2、假如让你当班长,你准备怎样做?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读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那究竟有哪些小动物来竞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现在开始》(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光荣之家、车轮、轮船、星期、日期、第一名、班主任、公式、郑州。

2、读句子识字。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

(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4)狮了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是万兽之王了!”

3、固识字: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效果。

4、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课文:有哪些小动物来当“万兽之王”呢?

三、指导学习2~4自然段。

1、自由读。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3、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相机讲解。

4、理解“上任”的意思,说说猫头鹰上任后的表现。(神气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5、动物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不得不服从,叫苦连天)

6、第二位上任的是谁,与猫头鹰相比,它又是怎么做的?(指导学生抓住“激动”一词,表现袋鼠上任后欣喜的样子)

7、这时动物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直摇头,又不得不服从,只好苦练跳的本领。)

8、前两位上任者都让百兽叫苦连天,接下来轮着谁了?学生找出相关段落,默读。

9、百兽面对第三任“大王”,心情如何?小猴子又是怎么说的?大伙儿表现怎样?(担心~吹呼)

10、照样子,写一写。

神气极了 极了 极了 极了 荡来荡去 来 去 来 去 来 去 立刻喊起来 立刻 立刻 立刻

三、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读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互相谈论。(1)学生默读,提问:为什么不再往下轮了?

2、“万兽之王”的评选结果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笑眯眯、郑重)

3、如果你是狮子大王,你会选谁当大王?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猴子前面打√)

3、指导朗读。

四、阅读课文2、3、4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一个上任的是,它喜欢。第二个上任的是,它让大家 走路。大家不喜欢 和。

2、大家喜欢,因为他说:“。”

3、当上了“万兽之王”。

五、朗读全文。感受课文中的道理。

六、熟读课文,进行讲故事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复习巩固,指导写字,完成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回顾课文。

1、出示生字,小组比赛读。

2、分别说说三位上任者的所作所为及众兽的表现。

二、指导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齐读。

2、引导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

3、你觉得那个最难写?根据学生的提醒,教师进行范写。重点指导:

直:独体字,不要少写横。

期:左右结构,左边的“其”不要多写一横。第:上下结构,与“弟”加以区分。

4、学生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五、比一比,再组词

令()现()落()今()观()路()直()第()其()值()弟()期()

三、指导完成“读读写写”。

四、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在旁边画个笑脸娃娃。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

五、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如让你当“万兽之王”,你准备怎样做?

3、假如让你当班长,你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21、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图):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选万兽之王 袋鼠(图): 跳着走路 尊重别人

小猴子(图):照自已习惯方式过日子

教学反思十:

教学这篇课文,我在把握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通过“教”的方式引到学生“学”的方式,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情景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对话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尊重他人。教学的难点在于,以学论教,顺学而教,可能会出现文本价值与学生理解的矛盾冲突,也可能出现过于追求过程、方法、情感的引导,而忽视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根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要紧紧的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节课开始,我没有完全地放任学生怎么学,而且通过我的引导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兴趣是前提,问题是关键,方法是重点。所以我先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再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进而也唤起了学生自己想读书的欲望。儿童读书往往具有盲目性,抓不住重点和关键,所以教师提出读书的要求以及方式的指导尤为重要。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要力求把教的方式转化成学的方式。课堂关注的是学生怎么学的,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师顺学而教,并灵活的改变教学策略,把握课堂教学的脉络、节奏以及重点、难点、关键。这个环节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交流活动的,学生怎么理解就怎么说,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教师不仅是个倾听者,还是一个引导者,时时的评价与激励学生发现文本的价值,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体验的基本方式是朗读,教师要引导怎么读是关键,教师采取的策略是以学生自我尝试在先,自我评价在先,在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时候,教师再做必要的范读,这样做是以情激情,层层深入。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根据偏旁认读字义,读写汉字。

2、积累词语。

3、练习口语能力。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3课时 训练点:

1、收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

2、练习口述与别人合作的事。

3、训练填量词,编儿歌。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过程:

一、熟读汉字,据拼音认读。

1、根据偏旁知道字义。

钢铜铁钉

金字旁,与金属相关。被裙裤袄

衣字旁,与衣服相关。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7、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二、填空。

1、学生试口头填空,比一比谁填得多。

2、同桌互相交流。

3、评议。

4、学生把填的词语写下来。

一只(鸭)

一个(杯子)一把(米)一块(玻璃)一条(河)

一盘(菜)

5、拓展: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五颗()

一座()

一本()一幅()一架()

一间()

6、按要求填空:

(小鸟)

(人)

()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只(小鸡)

一个(故事)

一把()(狐狸)

(书包)

()()

()

()一块()

一条()

一盘()()

()

()()

()

()一枝()

一粒()

一位()()

()

()()

()

()一座()

一排()

一棵()()

()

()

三、读一读词语。

1、看清字形,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领读、齐读。

4、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四、“读读背背”。

L、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帮助读准字音。

3、交流,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

4、背诵。

五、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例:鸭子向前滑行。鸭子(轻快地)向前滑行。

1、老船夫摇船。

2、我们在操场上放风筝。

3、老园丁在修剪花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选择一件小事,让同学们合作完成。

2、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3、体会合作的意义。

二、口语交际。

1、想一想你在平时跟别人合作的事。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3、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在头脑中理清头绪。

4、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5、全班交流。(1)指名说。(2)评一评。

(你认为他们哪件事做得好,谁的事生动,有条理,有意义。学生在班内发言)

三、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四、比一比,再组词。

斤()情()吐()折()清()肚()课()但()由()棵()旦()油()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展示台。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举行才艺表演,看看谁展示的词语丰富。

二、展示台

1、展示词语。

(1)出示卡片:有关团结的词语。

同舟共济 风雨同舟 齐心协力 同心协力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患难与共 群策群力(2)要求组成小组讲,看哪一组讲的多。(3)汇报。(4)评比。

2、展示谚语。

(1)出示卡片:收集谚语。念书不用功,等于白搭工。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2)组成小组讲,看哪一组讲的多。(3)展示。(4)评比。

2012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三、小结。

多积累词语会让我们出口成章,令我们的语言生动起来,大家积累词语。

四、作业

读一读今天上课讲的词语。

第五篇:201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01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

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25、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二、整体读文

1、自由读,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三、初解绝弦

1、理解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

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四、再解绝弦

(一)何为知音

将文章再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学生研读课文后交流。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

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

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5、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6、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二)相遇相知。

1、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

2、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

3、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他一定忍不住在心里无数次地发出呼唤,他呼唤什么?

4、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

5、知我者,子期也!这时的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

6、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三)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3、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五、深悟绝弦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读课文。

3、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六、回味绝弦

1、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七、拓展练习

1、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里的人物是 和。

(2)从哪里能看出“钟子期善听”?(用文中的句子回答)板书:

伯牙

所念

伯牙绝弦 知音

子期

必得之

26、月光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学生能够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的人民音乐家。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真情

1、课件出示,营造氛围

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并随乐声简介贝多芬。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1)看来,同学们都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了,你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

二、庖丁解牛显真情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

莱茵河 入场券 蜡烛 盲姑娘

琴键 恬静 汹涌 安详 陶醉

(注意强调 “券”的读音,随机理解“恬静、安详、陶醉”的意思。)

(2)同学们刚才认真地读了课文,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的哪一个地方是直接描述创作《月光曲》的?(8、9自然段)

3、直奔重点,体会意境

(1)请大家自由地、深情地朗读这两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或老师听。

(2)借着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动的贝多芬开始即兴演奏了,当穷兄妹听到这首曲子后,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3)他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出示: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a、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试一试你能看到怎样的画面。

b、交流,读了这些句子,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c、穷兄妹俩听着这首曲子看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闭上眼睛放飞想象,再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月光曲》!(播放音乐,师感情朗读描写穷兄妹俩联想的句子)d、同学们都来读一读这些句子,你能体味到贝多芬琴声的旋律怎样变化?(播放音乐,学生读书)

e、学生交流读后体会。(师引导板书:轻柔缓缓 沉重刚健 高昂激荡)

f、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音乐的旋律变化,读出贝多芬的情感变化,读出兄妹的惊喜。(生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紧扣“三不”悟真情

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1、不期而听动真情

(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从“幽静”一词能想到什么?

(2)对,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在这淡淡的月光下,幽静的莱茵河畔,贝多芬听到了断断续续的琴声,想想他此刻的心情该是怎样的?

(3)读第三小节,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4)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姑娘的琴声和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还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2、不请而进遇知音

贝多芬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盲姑娘善良的品质和对音乐的热爱,让贝多芬为之触动,正如你们所想,他推门进去要为这位盲姑娘弹奏一曲,满足她的心愿。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五、六三个自然段。

(1)“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演奏不只是技巧,而是凭感情。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个能够多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知音,他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3)此时,贝多芬很自然地产生了“伯牙为子期而弹”的激情,他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生:为姑娘再弹一曲)

(4)再次欣赏《月光曲》。

四、读写结合抒真情

穷兄妹俩醉了,久久沉醉在动人的乐曲中,而贝多芬更是万分激动,飞奔回客店,连夜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由此成就了这首世界名曲——《月光曲》,贝多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一生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钢琴曲,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找一首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欢的其他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像你刚才这样展开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你想到的景象写下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也可以查找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将这位音乐家的故事记下来,再次感受他们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回顾课文内容,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二、再读第九自然段,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

三、突破难点,“两境”统一

1、《月光曲》这一经典绝唱醉倒了兄妹俩,我们知道,艺术家都是用自己创作的作品来抒发内心感受的,诗人李白观赏了雄奇的庐山瀑布,心中被壮丽的自然景观所感,他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这千古名篇;画家列宾看到艰苦挣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就用色块和线条描绘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世界名画;在这里贝多芬的《月光曲》难道是凭空想象吗?

2、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释放情感,朗读升华

四、仿写练习:给《荷花》这一段加上适当的联想

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 开的,姿态各式各样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

五、学生完成仿写。

六、全班交流。

七、练习设计:

1、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2、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时而,时而,时而。

板书设计:、月光曲

轻柔徐缓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沉重刚健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高昂激越 月亮照耀 波涛汹涌

27、蒙娜丽莎之约

教学目标 :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3、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交流。

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叹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全班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提问: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呢?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A:引导读句子“我随着队伍──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体会: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这幅画几经辗转,最后被收藏在卢浮宫。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

课件补充资料:

“它曾经先后被珍藏于不同的王宫,甚至还被拿破仑拿走,在自己的卧室里挂了好多年。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了意大利。二战期间,法国人为了避免此画落入纳粹之手,曾多次转移。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

等待终于变成了现实,“近了,更近了──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迫不及待的心情跃然纸上。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B、引导读句子“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体会:我们仿佛看到了她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更令人称奇的是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一切似真亦幻。

过渡: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引导读句子“那微笑──几分矜持”。

体会:当我们凝视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时,常常被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时隐时现,难以捉摸,引发人们无穷的猜测,她优雅的神态中闪 耀着母性的光辉,女人宽容丰厚的情感是那样令人动容,然而又是那样无法解读。

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资料。

(4)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5)达•芬奇的精湛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学生准备后做讲解员介绍)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句子“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

(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3)队伍移动很缓慢。

(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1、过渡: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出示第八自然段

2、指名读。

引导理解最后一句:蒙娜丽莎的生动、美丽、温柔、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写出了蒙娜丽莎给人心灵的震撼以及印象的深刻。

3、引导激情朗读。

4、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的资料。

(六)结语

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他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板书设计:

27、蒙娜丽莎之约

神秘的微笑

永恒的美丽

灵魂的一部分

28﹡、我的舞台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舞台”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结尾句)

(二)交流、讨论

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谁能读出有趣?

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 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那么,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

(三)引入资料

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四)小结

1、“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但是,“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全班交流。

3、为什么一向心疼自己的奶奶此时却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呢?其中包含着奶奶什么心愿?

4、全班交流。

(五)拓展训练

1、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说说自己在学习成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

3、展示自己课外收集的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

(六)总结全文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同时,课文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板书设计、我的舞台

神奇的吸引力

不解之缘

舞台→我兴味盎然

勤学苦练──练就了本领勇气、毅力

口语交际·习作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课前准备:单元导读后,可分组发放《“身边的艺术”调查表》,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边留心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读内容,明要求

1、自己读口语交际的内容.

2、说说有什么要求?(向家大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品.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二、创设氛围,激发交流欲望

如:张贴优秀画作,播放经典乐曲,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作品,或者多媒体演示与艺术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激发动机,学生想说的欲望.

三、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景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将学生分成三组:

艺术形式大观圆艺术品展览厅艺术故事大联播

2、把学生分好组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形式不拘一格,或找同桌.或小组.或班级,也可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

四、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身边的艺术”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要求:清楚,明白,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候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课前准备: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

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教师相机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

二、上台介绍

教师可请1到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三、小组交流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

2、组内交流,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四、指导选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如:回顾”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

五、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修改习作

教师引导学生赏识他人习作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修剪枝叶”甚至重起炉灶。

七、赏析评改

2、教师选择少量习作展示、点评。

回顾·拓展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交流平台 教学过程:

一、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明白要求

1、在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并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

2、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

二、找出课文中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1、找出有关的句段,并读一读。

2、读后体会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同桌互相说)

3、全班交流。

(1)《月光曲》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月光曲》那种不断跳跃的音符所蕴涵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使我们虽然没有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经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就像大海一样由弱到强,由轻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炫,并让学生明白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恰当地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更富有感染力。

(2)《蒙娜丽莎之约》一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对蒙娜丽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诠释得淋漓尽致,使蒙娜丽莎的永恒美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让学生明白恰当的联想和想象,会是文章充实,意境更深刻。

4、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习作,举一些运用得比较好的例子,或者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三、教师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流第二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说说自己课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小组说,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学生的成功做法,推广一些课外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有些学生课外阅读养成好习惯,有些学生生活中交际能力很强,有些学生是有心人,经常采用”采蜜本”摘抄好词佳句,有些学生坚持写日记或小练笔,有些学生注重生活中积累语文

1、学生修改完毕后,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知识。

3、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课外学习语文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读这些成语,说说这些成语和什么有密切的联系

(有关于音乐方面的,有关于绘画方面的,有关于建筑方面的,有关于书法方面的,有的成语可以同时运用到多个领域。)

二、自己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如查成语词典,还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三、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读到过或听到过这些成语,说说这些成语的出处,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同类的其他成语。

四、背一背这些成语,看谁先记下来。

五、学习成语故事。

1、学生自己读成语故事,并读懂内容。

2、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响是指声响;遏是指阻止,使停止;行云是指流动的云彩。想遏行云指声音高亢阻拦了天上的流云,多用形容声音响亮。)

3、再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下载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张庙小学 马刘影 1、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七课《少年闰土》 一、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7 少年闰土 【课文分析】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学设计

    201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者 郑永强 单元教学主题:初识鲁迅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识鲁迅,了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5篇模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材分析 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解放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礼教......

    XX—XX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XX—XX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8月31日--9月23日 备课类型:详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一、教学要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大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www.5y kj.co m 《山中访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瞧,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这大自然多姿多彩,有声有色,有......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教者 李彩英 2018年下学期 第一单元 1、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