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课时 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2页例1,练一练1、2,练习八1~4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归纳、评价,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寻找切入点
1、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就学习过分数,你们还记得吗?
2、教师出示,这是什么数?你已经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3、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我们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分数的意义。(揭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单位“1”
那我们一起来看老师给的材料上的例题,用分数来表示每个图中涂色的部分,写好后再想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课件出示图片,巡视学生答题情况)谁愿意和大家说说是怎样填写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分数
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看来同学们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都很好。哪谁来说说表示什么呢?(板书:平均分)
表示什么呢?又表示什么呢?又表示什么呢?
你们看,这里的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也就是()。
那么这些分数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呢?
第四幅图和前三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呢?和同桌说一说。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你们看,一块饼是一个物体、长方形是一个图形、一米的线段是一个计量单位、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作:单位“1”。(板书单位1)你们看这里的“1”,老师给它加了双引号,它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它和我们以前所学的1有什么不同呢?小组里交流一下。
谁能和大家说一说?(以前所学的1只能表示1个,现在学的1可以表示许多许多)
看来单位1很神奇,它可以表示一块饼、一个长方形、一个一米长的线段,还可以表示6个圆组成的一个整体,8、那你认为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学们说的这么多,我们都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2、探究分数意义
看来单位1的本领可真大,那你能说说黑板上这些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呢?(板书:4份、8份、5份、3份)(1份、5份、3份、1份)
像这样的分数你能再说出一个吗?并能说出它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吗?(板书其中两个分数)
像4份、8份、5份、3份,我们能说的完吗?(用省略号表示)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一下呢?(板书:若干份)表示其中的多少份?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表示?(板书: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作分数)
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那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各表示什么?
3、认识分数单位
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过小数,小数有计数单位,那分数有计数单位吗?请同学们看老师发的那张打印的材料。
谁来给大家说说什么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那你们看,黑板上的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他们的分数单位,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说说这些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深化认识,巩固练习过关练习第一关
1、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是否正确。
()()()()
2、练习八第4题。第二关
看打印纸上的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第三关
1、把单位“1”平均分成a份,表示这样的b份的分数是(),分数单位是()。
2、分数单位是 的分数你能说出几个?
3、观察上面图形,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占正方形的()占整个图形的()。
为什么同样是1份,却有三个不同的分数呢? 第四关
完成练一练第2题。
这里的数表示呢? 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当平均分成6份后又可以用什么分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师生共同回忆总结。
六、游戏:分糖果。
盒子里有一些糖果,让其中一个学生拿出它的三分之一,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让一位同学拿出剩下的三分之一,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
最后问学生:两位学生都拿了三分之一,为什么这两位学生所得糖果的颗数不一样?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分数单位
一个物体 4份 1份
一个计量单位 8份 5份
5份 3份
3份 1份
„„ „„ „„ „„ 第二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为什么用除法算?
3、说出下面分数的含义
1/4,3/5,5/8
二、引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发现除法和分数都和什么有关系?
三、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情境图: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说明: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这块饼的1/4,就是1/4块。学生填写书本。
2、教学例3(1)学生说说题意。
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2)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求: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 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完成板书。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学生口述算式
提问: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3、独立计算:
(1)出示:如果把这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分得多少块?(2)学生独立填写练一练第1题
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算式的?
为什么用1÷5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4、归纳关系:
(1)学生集体读一读上面三道除法算式和得数
(2)引导: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又可以怎样表示呢?b可以是0吗?
谈话: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板书 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
四、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口答: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
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
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3)学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填写得数,校对。
追问:分数和除法是不是一回事?区别在哪儿?
5、揭示课题:
6、完成试一试
想一想是怎样换算的,结果怎样用分数表示,独立完成。
7、填写练一练第3题 完成后交流。
五、练习巩固
1、练习八第6题 学生看图填写后,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7-9题
六、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第三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1、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体会分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展对分数的认识,发展几何直观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同桌相互举出一些分数,说明意义,并说说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2、根据要求表示分数。
二、新授。
1、教学例4。
明确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把哪条彩带和哪条彩带比?
把谁看作单位“1”?
黄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
汇报交流。明确:把红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红彩带的1/4。黄彩带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红彩带的1/4与黄彩带一样长。(贴出答案)
同桌相互交流。
追问:怎样看出黄彩带是红彩带的1/4?为什么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2。教学试一试。
贴出 红彩带:
蓝彩带:
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学生小组讨论:把谁看作单位“1”?蓝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 汇报交流,明确答案。
追问:算式里的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这里用哪两个数量作除数? 改题: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
明确:把蓝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红彩带的长与其中的4份一样长,也就是4个1/3,即4/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1 让学生看一看图中有些什么,互相说一说。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填空。
交流结果并呈现,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一练2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交流:求公鸡只数是母鸡的几分之几,把哪个看作单位“1”?除法算式怎么列?
3、完成练习八10 学生天空,交流并呈现结果。
提问:这两个问题比较时,各是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可以怎样列式求这两个问题的结果?各用哪个量作除数?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练习八第9、11题。
第四课时 分数的意义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加深对除法与分数关系的认识,并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进一步学会联系图形或具体情境解释分数,能体会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操作、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辨析实际问题里的率和具体数量对应的不同分数。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大家回忆一下,学习了分数的哪些内容?
提问:什么是分数?举一个分数,说说它的含义。
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
2、揭示课题
二、实践巩固:
1、做练习八第12题
引导:请大家先观察直线上的“1”怎样平均分?再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上面的分数。
学生在直线上描点。
交流并呈现直线上的表示的分数,订正。提问:在直线上要怎样表示分数?
2、做练习八第13题
提问:题里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填空。
交流:第一个问题结果的分数怎样填?是怎样想的?第二个问题呢?为什么要填1/2?
3、做练习八第14题 学生填空,交流呈现结果。提问:这两题是怎么想的?
4、说说下面分数的含义。
(1)足球队里五年级的学生人数占2/7.(2)一块地的3/5种番茄。(3)一杯果汁,喝了4/9.(4)红花朵数是黄花的3/4.三、拓展意义认识
1、做练习八第15题
学生填空,交流结果。提问:填空的依据是什么?
2、做练习八第16题
学生换算、填空、交流。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3、做练习八第17题
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思考答案,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练习小结:
通过练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深刻的理解?还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能判别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
提问:什么叫做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你能说出一些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二、教学新课
1.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1)教学例5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
问:把每个圆都看作单位“1”,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分之几?图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 里有几个1/4? 生答师板书。
要表示5个1/4,该怎样涂颜色?明确:用一个圆最多只能表示4个1/4,表示5个1/4要用两个圆。5个1/4就是5/4。
问: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2)教学例6 学生涂色。引导学生看图,讨论:要表示每个分数,各要涂几个1/5?分别用了几个圆?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例
5、例6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概念 真分数、假分数。
问:和1相比,谁大,谁小? 学生举例说明真分数和假分数。2. 练习(1)做“练一练”(2)判断。
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1。小于7/8的真分数只有6个。集体订正。说明理由
三、课堂练习1.练习九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结果。
提问: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3、练习九第2题
指名读一读,学生把真分数圈起来。
要通过描点、观察、交流,使学生在直线上直观地看到:真分数集中分布在0和1之间的这一段上,而假分数则分布在从1开始向右的部分,进而体会到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3、练习九第3题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结果。
4、练习九第4题
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大小的?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作业
第六课时 假分数化整数、带分数
教学目标
1、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是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
2、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3、使学生经历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重点: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难点:探索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思考过程。教学流程:
一、复习“假分数”,导入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教学:
1、板书:假分数
问:怎样的分数叫假分数?请你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分类说)(1)等于“1”的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相同,不为0)(2)分子是5的假分数。(分母是1-5,一共有5个)
(3)分母是5的假分数。(分子从5开始依次加1,说不完,说5个,然后加“……”)
2、请依次说出分母是
5、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学生说,老师板书)5分之5,5分之10,5分之15,5分之20…… 问:5分之5也就是多少?(板书:=1)那5分之10呢?你是怎么想的?(方法一:想除法,10÷5=2
方法二:想5分之10也就是2个5分之5,1个5分之5是1,2个5分之5就是2。
方法三:画图理解。可以用方块图,也可以用数轴等表示。……)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容易呢?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5分之15和5分之20分别等于几? 指名交流所用的方法。
3、教学例7 小结:这几个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想一想,怎样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 你能也说几个这样的假分数吗?
指名说几个这样的分数化成整数。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结方法:可以把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就是要化成的那个整数。
二、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1、板书4分之11。问:这个假分数能化成整数吗?为什么?
2、探究方法:那应该怎么算? 方法一:11÷4=2……3
商2就是整数部分,余数3就是分子,分母不变。
板书该带分数。指出:这样的分数叫带分数。前面部分叫整数部分,后面是分数部分,只能是真分数。读成:二又四分之三
方法二:把4分之11改写成4分之8加4分之3。4分之8就是2,2加4分之3,加号不写,就写成2又4分之3。
3、练一练:把3分之12,6分之30,5分之8、3分之8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指名交流。说说为什么前面两个能化成整数,后面两个只能化成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5题
2、练习九第6题 先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再读一读。
3、练习九第7题
在直线上面的□里填假分数,下面的□里填带分数。交流写出的假分数和带分数,订正。
比较:观察上面的假分数,等于整数的假分数有什么特点?怎样可以直接化成整数?
观察下面的带分数,各个带分数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4、练习九第8题 学生填空后交流结果。
5、练习九第9题
判断大小。要求学生依次说明判断理由。
四、全课总结。
第七课时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目标:
1、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把分数与小数进行互化的心理需求,并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2、培养学生培养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流程
一、理解4分之3米:
1、问:“4分之3米”有多长?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吗? 画法一:把1米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3份就是4分之3米
画法二:把3个1米的线段对齐后,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有3个4分之1米也就是4分之3米。
理解:4分之3米可以是1米的4分之3,也可以是3米的4分之1。
2、联系生活理解: 生活中的4分之3个苹果,可以是1个苹果的4分之3,也可以是3个苹果的4分之1„„
二、比较4分之3和0.5:
1、出示情境图:看懂图意,讨论“怎么比两条彩带的长短?” 方法一:估算的方法。4分之3大于一半,所以比0.5大。方法二:4分之3=3÷4=0.75,0.75大于0.5 方法三:在直线上描点表示这两个数,再比一比。
2、揭示课题:
分数和小数有时都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有时就需要互化后进行有关的比大小或是计算等。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学习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方法一:可以用除法,分子除以分母
方法二: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改写成10、100、1000后再转化成小数。
三、掌握并记忆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的转化:
1、要求学生拿出自备本,有条理的记一记,算一算。分母是2的真分数:2分之1=0.5 分母是4的真分数:4分之1=100分之25=0.25 4分之2=2分之1=0.5;4分之3=0.25×3=0.75 分母是5的真分数:5分之1=0.2;5分之2=0.4 5分之3=0.6;5分之4=0.8(依次加0.2)
分母是8的真分数:8分之1=0.125;8分之2=4分之1=0.25 8分之3=0.375;8分之4=4分之1=0.25;8分之5=0.625 8分之6=4分之3=0.75;8分之7=0.875 分母是9的真分数:(略)
2、记一记: 上面这些分数转化为小数,你觉得哪些特别好记?你是怎么记的?
依次说一说,尝试背一背。
3、试一试 把25分之9、6分之5化成小数 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一个分数:也可能会有学生把它转化成100分之36,再改写成0.36 第2个分数:是循环小数。读题目要求“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指出: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时候,有时能除尽,有时不能除尽,那就根据题目要求保留。
4、教学例10 学生填一填。掌握:一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分之几;两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0分之几;三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00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掌握:一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分之几;两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0分之几;三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00分之几。
2、练习九第11题 填空
3、练习九第12题 把小数化成分数。
4、练习九第13题 把分数化成小数。
重点讲解:(1)除不尽时的处理方法,注意“≈”和四舍五入的使用(2)假分数,先要转化成带分数,然后再转化成小数。或直接除。
5、练习九第14题
6、练习九第15、16题的比较)
(1)掌握该类题的书写格式:先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把两个小数比一比,最后写出完整的比较结果。
(2)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该选大数还是小数,如速度快,可以看工作量大或是看工作时间少。
7、思考题:a 和b 都是大于0的整数,当a(数。
当a()时,a分之b是假分数。当a(数。
填空时,请学生说说思考的依据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时,a分之b是真分a分之b能化成整18)时,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1.分数的意义。2.分数与除法。3.真分数和假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5.约分。6.通分。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共8部分内容。教材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分,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书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互化;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教学具准备:米尺,挂图,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课件 课时安排: 18 课时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优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资料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姓名
一、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则这两个分数()。
A.分数大小相同 B.分数单位相同 C.所含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2、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1122A.B.米 C.D.米
33333、小明把5个梨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个梨。
451A.B.C.5444、把15米长的铁丝锯成相等的5段共用20分钟,平均锯一段用()分钟。
A.4 B.5 C.2 D.3 125、()kg的是kg。
33A.2 B.1 C.3 6、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每段占全长的()。
3311A.米 B.C.米 D.101010107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个。A.3 B.4 C.5 D.618、10里面有()个。A.10 B.20 C.40 D.50 5899、要使是真分数,是假分数,X应取()。A.8 B.9 C.10 D.11 xxm10、如果(m、n均不为0)是真分数,那么()。
n A.n>m B.m>n C.m≤n D.无法确定
711、在分数中,X不等于()。A.0 B.2 C.3 4X12712、把的分子加上7,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A.7 B.8 C.9 836513、与 表示的分数相等的分数是()。A.B.C.424125114、3里有()个。A.5 B.15 C.29 8815、在3、5、7、8中,只有公因数1的有()对。
A.3 B.4 C.5 D.6
16、数a是数b的倍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a B.b C.1 D.ab
17、下列叙述的几组数中,()的最大公因数是1。
A.两个不同的数 B.两个不同的奇数 C.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D.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18、最大公因数是1的一组数是()。
A.7和14 B.12和20 C.15和35 D.13和5
19、a=2×5,b=3×2×5,则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A.12 B.10 C.42 D.30 20、三个连续自然数之和为18,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A.18 B.54 C.210 D.180 21、96是16和24的()。
A.倍数 B.公倍数 C.最小公倍数。
22、任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
A.1 B.2 C.积 D.和 23、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A.8 B.16 C.24 D.32
2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一组为()。(a、b、c均不为0)
bbbcbbbbb A.= B.= C.=
abacaaaab25、在下面各组数中,最小的分数是()。
5555 A.B.C.D.12131416
二、动动小脑瓜,一起画一画。
1、用你喜欢的颜色为下图涂色,并设计出一个美丽的图案。
2、在直线上找到下列各数所表示的点。
131579
552101010
3、看图填充数。
①线段ac是线段af的()。
②线段cd是线段ch的()。
③线段fh是线段ai的()。
4、涂色
5、有一个长方形菜地,要用它的1来种菜,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请你用阴影表示出来。(至少设计4两种)
6、在下面数轴上标出下面各数。
8351
41101210254
二、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1、小明的课外书的本数是小新的5倍,那么小新的课外书的本数占他们总课外书本数的几分之几?
2、五(2)班有男生37人,女生比男生少2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8千克苹果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平均生人分得多少千克?每人所得的苹果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4、一周休息两天,算一算两周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各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5、某家具厂有木材80m3,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做家具,剩下的做课桌,剩下的占全部木材的几分之几?
6、有甲、乙、丙三个小队去栽树,甲队9人栽10棵,乙队7人栽10棵,丙队7人栽6棵。各小队平均每人栽多少棵?哪个小队平均每人栽的树多?
7、小明把一块蛋糕平均切成4块,吃了一块,亮亮把同样大小的蛋糕平均分成16块,吃了5块,他们谁吃得多?多多少
8、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求X。
(1)1616323x19x72=,求X=?(2)=1,求X=?(3)=,求X=? 3030x82059、一个分数,用2、3、5分别约分一次后得
7,这个分数是多少? 9110、一个分数,把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这个分数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扩
5大或缩小了多少?
111、一个分数的分子加上1后,其值为1,分子减去1后,其值为,这个分数是多少?
12、同学们去植树,按15人或18人一组都能正好分完,参加植树的至少有多少人?
13、一些文具分给同学们平均分给12人多3个,平均分给18人也多3个,这些文具至少有多少个?
14、2路汽车每隔10分钟发一次车,5路汽车每隔15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汽车同时从早上5:30发车,到中午12时共有多少次同时发车?
15、兄弟三人同一天从家出发上山去采药,老大10天回来一次,老二8天回来一次,老三6天回来一次,兄弟三人至少需要多少天后能同时回来?
16、甲、乙、丙三位工人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甲每小时加工32个,乙15分钟加工13个,丙6分钟加工5个,谁加工得快?
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知识点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知识点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用字母表示:a÷b=(b≠0)。因为除数不能是0,所以分母不能是0。
4、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5、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乘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6、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7、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8、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是互质数。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相邻的两个奇数是互质数。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是互质数。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是互质数。
9、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1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1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13、特殊情况下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①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②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14、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1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推理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2 1)
2、以21 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5-46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习题如下:
(1)71、92、53 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①小陈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②小青的妈妈买了一盒饼干,里面有12块,每块是这盒饼干的()
③127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自我检测。
组织学生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解答。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
1、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独立完成。习题如下:
(1)填空。
①把15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草莓的(),其中3份是这些草莓的()。
②72里面有()个71、154里面有()个151。
(2)小佳计划7天看完《米老鼠学数学》这本书,平均每天要看全书的几分之几?5天能看全书的几分之几?
2、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3、教师抽查2-3个小组发言并评价。
4、教师归纳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的第3、4、5、6、7题。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一个整体
→
单位“1”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49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7/8是什么数 它表示什么 ?(板书:7/8)
7÷8是什么运算 它又表示什么 ?(板书:7÷8)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 ?
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1)试一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2)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2、教学例2:
(1)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怎么表示?
(2)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3、师出示自学提示:
①例题1中,每人分得多少个蛋糕?
(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的1/3,就 是1/3个.)
②例2中,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③讨论这两个例题中的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④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汇报分享:
1、小组汇报。
2、其它组帮助释疑。
3、讨论验证。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51练习十二第3题,再集体订正。
2、填空。(指名口答)
7/1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还可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
3、独立完成P51练习十二第4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当两个数相除除不尽时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1:1÷3=0.333„„(个)=1/3(米)例2:3÷4= 3/4 被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 除数
(分子)(分母)
a÷b=b/a(b≠0)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教材第50页例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渗透“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大家知道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b不等于0),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自学例3,试着去解决问题。
2、求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
3、怎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三、汇报质疑
1、说说通过自学学会了什么?
2、说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讨论:
(1)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用谁作标准数,该怎样计算
(2)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说说你的理由。
四、交流汇报
1、小组汇报。
2、其它组帮助释疑。
3、讨论验证。
4、师引导归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都可以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六、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6、7、10题。
七、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
7÷10= 7/10 20÷10= 2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材第 53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区分的读写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带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对假分数实际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分数,但是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总会有分家的时候,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帮分数分分这个家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学例1,什么叫真分数?
(2)自学例2,什么叫假分数?什么叫带分数?
(3)分数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分成那几类?
2、汇报质疑
(1)说说通过自学学会了什么?
(2)说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讨论:
①什么叫真分数?它有什么特征?真分数有什么意义?
②什么叫假分数?它有什么特征?假分数有什么意义?
③真分数与假分数各有什么特征?1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呢?
④什么叫带分数?怎样读写带分数?
3、交流分享
(1)小组汇报。
(2)其它组帮助释疑。
(3)讨论验证。
4、精讲点拔
在数学上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也就是说有一些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它们实际上是整数;而有一些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带分数。
(板书:真分数和假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54“做一做”的第1。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0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
„(小于1)
假分数: 分子等于分母的:
„(等于1)
分子大于分母的:
„(大于1)
有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带分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材第53页例3)
教学目标:
1、会把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化成整数。
2、会把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整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以下:
11/
4、11/
12、5/
5、7/
4、13/8说一说哪些是假分数?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有一些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它们实际上是整数;而有一些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带分数。那么大家知道怎么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吗?(板书课题: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二、新知探究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54页相关内容,学完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假分数怎样转化成整数?
(2)假分数怎样转化成带分数?
2、汇报质疑
1、引导学生总结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2、想一想:6/5=()独立练习,指名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1、小组汇报
2、全班交流质疑修正
3、根据学生的交流质疑情况教师归纳
(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它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要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只要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54做一做第2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3=3÷3=1
8/4=8÷4=2
7/3 是 6/3(就是2)和 1/3合成的数,等于二又三分之一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三第2-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进一步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熟练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教学重难点:利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课件出示)3/5 13/8 21/2 70/35 74/7
2、明确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练习
1、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要求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实际,做出判断,说明理由。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第4题。
组织学生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写出带分数。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第5题。
指导学生从左往右看,从左往右填。让学生感悟所填假分数、带分数的大小。
2、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三第6题。
要求学生用假分数、带分数表示途图中的涂色部分,让学生巩固带分数是假分数另一种书写形式的认识。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三第7题。
引导学生回顾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写出答案,也可以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写出答案。
4、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三第8题。
组织学生独立写一写,再指名回答。
5、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三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比较大小,师巡视,观察学生们比较大小的方法。
再引导学生先把题目中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比较大小。
组织学生讨论:带分数和假分数哪个更容易看出数的大小?
三、课后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
四、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相应练习)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第57页例1)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根据分数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7/
6、23/
9、3/
15、6/
8、9/12 谁来说说以前上分数的分数意义、分数单位及它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同学们初分认识了分数,那么分数有什么样的基本性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自学设疑
1、自学57页例1并尝试完成它。
2、观察并找出它的变化规律。
3、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4、什么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探究释疑
1、通过例1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说说你看不懂的地方?
3、小组讨论:
(1)说一说例1三幅图表示的分数的意义?(2)讨论总结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3)小组内说说你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4)小组讨论并举出像例1的分数等式。
4、自学57页例2并尝试完成。
(1)思考如何将2/3和10/24化成不同分母的分数而大小不变呢?
(2)思考怎样将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呢?试着总结转化的方法?
(3)说说通过学习例2懂得了什么?
(4)你还有什么疑问?
(5)小组讨论:
(1)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要使分数2/3的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化,要使分数10/24的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化?
(2)小组归纳总结转化方法。
四、交流分享
1、小组汇报
2、全班交流质疑修正
3、引导归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巩固练习练习十四第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2/4=4/8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最大公因数(教材第60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什么是因数?
2、写出12和16的所有因数。
二、新知探究
1、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课件出示例1)
(1)同学们找一找8和12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交流指出8的因数,同时师板书(8的因数有:1、2、4、8。12的因数有:1、2、3、4、6、12)
提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学生讨论,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集合图)
指出:1、2、4是8和2公有的因数,叫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适时引出课题:最大公因数(板书)
(2)练一练(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①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
②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题
3、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3)小组讨论,互相启发。
(4)指名汇报。
4、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1页的“你知道吗”,指导学生自学分解质因数的短除法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短除法
指出:求两个所有的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练一练(教材第61页的“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三、巩固练习(教材练习十五第2、3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完成课堂练习册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教材第62页例3)
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的应用。
课前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小文家的贮藏室是长方形,这几天正忙着装修,他把李师傅请到家里,帮助他装修,他会整么装修呢?小文的爸爸要求选用正方形的地砖,选用几分米的才能不用锯分又能整齐地铺满呢?自学60页后再告诉老师吧?
二、自学设疑
1、装修的要求是什么?
2、可以用纸片摆一摆,用笔在纸片上画一画。
3、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三、探究释疑
1、说说通过学习例3懂得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小组讨论:
(1)选用边长几分米的刚好铺好?如果用1分米的地砖,沿着贮藏室的长边要铺几块?宽边要铺几块?2分米和4分米呢?
(2)正方形的边长1、2、4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4)怎么找16和12的公因数?怎么找最大公因数?
(5)归纳总结找公因数的方法。
四、交流分享
1、小组汇报
2、全班交流质疑修正
3、学生总结归纳
五、巩固练习(教材练习十五第5、6题)
六、全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检测(课堂练习上的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16和12的公因数:1、2、4 16和12 的最大公因数:4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约分(教材第60页例4)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对分数进行约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24和32(2)40和85(3)70和90
二、自学设疑
1、自学例4相关内容。
2、什么是最简分数?
3、思考怎样化简分数?
4、什么叫约分?怎样进行约分?
三、探究释疑
1、说说通过学习例4懂得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小组讨论:
(1)4/5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你还能举出最简分数的例子吗?
(2)怎样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
(3)什么叫约分?(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4)约分还可以怎样写呢?
(5)总结约分的方法。
四、交流分享
1、小组汇报
2、交流论证
3、归纳总结出约分的方法。
五、精讲点拨
1、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2、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六、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的“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可以把不是最简分数的通分约分化成最简分数,然后比较找出相等的分数连起来。
七、全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八、课堂检测(课堂练习上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
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约分练习课(教材第66-67页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的理解,能熟练应用约分的方法正确地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约分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
教学难点: 运用约分和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提问: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怎样约分?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说一说,然后在班上汇报。
二、练习指导
1、教材第66页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口头回答,回答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哪个多些?为什么? 体温:这两个图的分数还可以化简为几分之几?
2、教材第66页练习十六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教师指名订正。
3、教材第66页练习十六第3题
学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体订正 师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4、教材第66页练习十六第4题
让学生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哪些已经约成了最简分数,哪些没有约成了最简分数。然后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继续约成最简分数。
5、教材第66页练习十六第6题
让学生先约分,写在教材上,在连线。
6、教材第66页练习十六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再班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先把这几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哪些分数相等,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然后直线上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6页练习十六第5、8题
组织学生读题,审题,理解题意,然后指名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66页第9题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两个时钟,求出睡眠时间,再和全天24小时比较,写成分数并约分。
四、全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课堂练习上的相关练习)
六、课外作业(教材第66页练习十六第10、11、12、13、14题)
板书设计:
约分及巩固练习
约分时通常要配合数的整除特征进行,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最小公倍数(教材第68-69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什么叫倍数?
2、从0、2、5、9这四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三位数。
(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有:()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的有:()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回答自己的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方法。(4)自学课本第68页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①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又叫最小公倍数?
②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5)学生汇报得出结论: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怎样求6和8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
(2)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试着找出6和8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
(3)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
(4)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5)明确: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8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订正。
2、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公倍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那个数叫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教材第70页例3)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会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前面我们学习的给贮藏室铺地砖的例子吗?已知贮藏室的长和宽,要求用边长为整数的长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求选用地砖的边长,也就是求什么?(学生回答)
对,也就是求长和宽的公因数。现在我们反过来,如果已知一种墙砖长3分米,宽2分米,要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必须都是整块),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哪?(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情境图
(1)师: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必须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法,分小组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呈现边长为6分米、12分米„的正方形。
师:正方形的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组织学生再小组内说一说。
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只要找出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就知道所铺正方体的边长了。
3、找出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然后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和3的公倍数:3、6、9、12、15、18„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最小可以是6厘米。
4、回顾与反思
5、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上画一画,看答案对不对。
归纳总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吧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七第6题。
使学生明确这是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做出解答。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问什么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七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2和3的公倍数:3、6、9、12、15、18„
正方形的边长最小可以是6厘米。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通分(教材第73-74页例
4、例5)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问题。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通分的方法,掌握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陆地占地球的多少呢?海洋又占多少呢?请把书翻到73页去学习一下吧!
二、自学设疑
1、自学例3,试完成:以地球为单位1,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
2、归纳两组分数中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怎
么比较?
三、探究释疑
1、说说通过学习例2懂得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小组讨论:
(1)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
(2)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
四、交流分享
1、小组汇报
2、交流论证
3、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五、二次探究通分的方法。
自学并讨论:
1、自学例5,并试解决并找出比较出黄豆和蚕豆哪个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2、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怎么比较?
3、什么叫通分?怎么通分?
4、归纳总结:
像例5一样将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时可以利用通分的方法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比较分数的大小。
六、巩固练习
1、教材第7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教材第7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七、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通分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材第77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培养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两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从山脚到山顶甲用了5 6 时,乙用了0.8时,那位同学爬得更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1。
(1)想一想:用分数和小数分别该怎样表示?
(小数表示为3÷10=0.3(m)、3÷5=0.6(m);用分数表示为3÷10=310(m)、3÷5=35(m))
(2)表示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
明确:分数和小数之间是可以互化的。
2.怎样能较快地把小数化成分数呢?
(1)思考:0.1、0.01、0.001„„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2)把0.3和0.6化成分数可以怎样写?
(3)尝试转化0.07、0.24、0.123。
(4)把小数化为分数时需要注意什么?(明确:能约分的要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3.怎样将分数化为小数?(出示例2)
(1)思考:该如何进行排列?
(a可以把所有的小数化成分数,通分后再进行比较; b把所有的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2)观察化简前的分数,分母和小数有什么关系,有规律吗?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
(3)请再观察分子和小数有什么关系?(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4)学生独立转化 910、43 100 为小数分别是多少?(预设:学生会发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
(5)学生尝试转化725、11 45 为小数,说说分别运用了什么知识?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教材第7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小数和分数的互化
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第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练习课(教材第78-79页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对分数和小数互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会判断某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会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请你回忆一下,小数怎样化成分数?分数怎样化成小数?
学生回忆并回答互化方法。
二、练习指导
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十九的第1题。
学生观察图,结合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思考并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十九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十九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审题,使学生明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是用除法计算,然后用分数表示所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十九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审题,除不尽的要保留两位小数。
提问:你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吗?请你自学教材第79 页的“你知道吗”。(学生自学,看教材质疑。)
小结: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请你应用这个规律,判断一下教材第99页练习十九的第5题中的各数,看看与我们刚才计算的情况相同吗?
5、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十九的第6题。
让学生在直线上面的框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在直线下面的框里填上适当的分数。投影仪展示结果,集体订正。
6、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九的第7题
引导学生审题,弄清题意,完成第1 行的两个空,说一说思考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表中其它各空。
7、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九的第8题。引导学生先审题,再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九的第9题.引导学生审题,再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1)统一成小数比较:6/5 ≈0.83 因为0.83 <0.9,所以 5/6<0.9
(2)统一成分数比较:0.9 =
9/10,9/10 = 27/30,27/30 ﹥25/30,所以 0.9﹥5/6
2、完成教材第79 页练习十九的第10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方法。
(1)统一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2)统一成以分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提醒学生注意:速度相同,谁用的时间长,谁家离学校的路程就远成小数有什么规律?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通过复习,我们能够更加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并能应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五、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教材第80页,教材第81-82页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
二、归纳提高
1、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
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试着归纳出来吗?
学生自己试着归纳,然后请学生汇报发言,集体补充。老师随着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应用知识练习。
(1)完成教材第80页的第1 题。
先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然后讨论:分数意义是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用到了本单元学习的哪些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二十的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二十的第5、8题。
组织学生读题,弄清题意,理解问题的实质是求什么,这两个题有什么区别。
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二十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怎样分别比较分数的大小。
4、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二十的第7、9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二十的第10、11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五、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